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文明禮儀作文經典8篇 文集中的文明禮儀之典範

本期公文網站特推出“文明禮儀作文經典”,選編了一系列優秀作文,內容包括社交禮儀、學校禮儀、公共場合禮儀等等。通過閱讀這些經典作文,我們將深入瞭解文明禮儀的重要性,並以此作為指導,共同倡導和踐行文明禮儀,營造和諧社會。

文明禮儀作文經典8篇 文集中的文明禮儀之典範

第1篇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敗,因為明天時光會再來。

如果你失去了金錢,你不算失敗,因為人生的價值不在錢袋。

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徹徹底底的失敗,因為你已經失去了做人的真諦。

所以,文明是人類為維持社會正常生活而要求人們共同遵守的最起碼的道德規範,它既能讓人追求個人道德的完善,又能維護公眾利益的,體現公共秩序。

“劉備三顧茅廬”說明只有尊重別人,才能受到別人的尊重和信賴,在事業上才能獲得成功。偉人一生鞠躬盡瘁,為了黨和人民的事業貢獻了畢生精力,但每次外出視察工作,離開當地時總是親自和服務員、廚師、警衛員和醫護人員等一一握手道謝。周總理是尊重他人的典範,是青少年學習的榜樣。

戰國時期,趙國有兩位重臣藺相如與廉頗,因藺相如多次立功,趙王封他為相國,廉頗不服氣,認為自己的武功蓋過他的嘴,藺相如為了社稷,對廉頗多次避讓。廉頗得知他的良苦用心後慚愧不已,便揹負荊條向藺相如請罪。 還有一個故事。有一次,列寧同志下樓,在樓梯狹窄的過道上,正碰見一個女工端著一盆水已走了一半。那女工見是列寧,先是一驚,然後趕忙退回去給他讓路。列寧卻阻止她說:“不必這樣,你端著東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現在空手,請你先過去吧!”他把“請”字說得很響亮、親切。然後自己緊靠著牆,讓女工上樓了,他才下樓。

聽了這些故事,你是否為他們而感慨呢?千萬不要以為文明只是偉人、名人才具備,我們將無需為自己或多或少的不文明言行而愧疚。因為那樣你就大錯特錯了。我們不但要有講文明的大人物,我們更需要一群有文明的民眾。個人文明是根、是本。人要有良好的文明環境,就必須先從自身做起,從身邊做起。正像魯迅先生說:“中國欲存爭於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後凡事舉。”“立人”的意思便是要完善人的思想和文明修養,意思是說我們國家如果想要存活並且統領天下,必學要先完善百姓的思想和文明修養,只有百姓的思想和文明修養提高了,才能明辨是非;分辨善惡、端正自身的心態,不違背自己的良知,努力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道德的標準,自己的修養得到完善。這就是古人所說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還是那就話:“強化文明禮養成”自身的素質提高了,我們整個校園的素質、整個城市的素質、整個中國的素質才會在真正意義上進步與提高。

文明的舉止,文明的行為,加上恬靜、幽雅、舒適的`環境,濃郁的文化氛圍,會啟迪莘莘學子去不斷探索,求知。好的文明禮儀習慣,可以影響你的學習,你的生活,甚至將來的一生都將受用不盡,那我們何樂而不為呢?只有具有深厚的底蘊、幽雅的談吐、得體的舉止,才能稱得上真正有內涵的美。希望文明禮儀從自我做起,從大家做起。

文明禮儀作文經典8篇 文集中的文明禮儀之典範 第2張

第2篇

我國中華五千多年悠久歷史。古代的男耕女織,田園生活,和睦安詳,卻被一場場烽火一次次擾亂。現代生活,科技發達,生活和平安康,而卻沒有了那些純淨無暇的文明禮儀。熙熙攘攘的大街上,形形色色的過路人。婦人們挑著買著,男人們陪著伴著,孩子們玩著鬧著,青年們逛著笑著......

看起來多麼繁榮興旺的景象啊!從另一個角度看,你會發現:衣著華麗的婦人們的那些談話聲,砍價聲,一個比一個尖銳刺耳,讓人避而遠之。體面整潔的男人們總走在婦人們的身後,看起來多麼紳士,其實早不知有多少個口袋被他們的刀子鑷子破入。開心的.孩子們路過的地方,牆壁上一個個手腳印記是證明他們曾“到此一遊”吧。種種事實的存在,正代表著我們連基本的文明禮儀都在退化。文明禮儀體現著一個人的基本形象,文明禮儀做好了,說明你能為自己樹立了個美好的形象。你的樂於助人說明你有一個善良的心,你的禮貌待人說明你是個高雅的人,你的保護環境說明你是個熱愛生活的人。生活中的小小細節,就是我們需要的文明禮儀,體現著我們內涵的東西,我們要學好併發揚它。

我曾見過這樣一件事:一個衣衫襤褸的老人在馬路邊向路人尋路,連續問了兩個人,一個婦人,一個青年,他們都排斥道:“離我遠點,你這個乞丐想幹什麼?我不知道!”正當老人失落到要放棄時,是一個國小生走過來扶住老人對他說:“老伯伯你要去哪?我帶你去!”接著這一老一小的背影淹沒在了人海中。其實像這樣的事情在生活中並不缺乏有,而是我們都不想碰到罷。小小的一件事,證明了整個社會的大問題。這就是我們的不文明現象,我們要逐步消滅這些不文明現象,提高我們的文明素質,而文明素質不僅體現在生活事物中,還更體現在自然環境中。想想以前的處處青山綠水,片片鳥語花香,道道藍天白雲,多麼美麗自然,清新優雅。看看如今的環境,簡直是糟透了!綠水沒了,青山少了。鳥語花香淡然了,藍天白雲也詼諧了,科學再發達,頭腦再聰明卻永遠還原不了那番自然美景。這一切的變化,都是因為我們的不文明,低素質而造成的,是我們使環境被嚴重的破壞,使資源在枯竭。知道嗎?地球已經在為我們哭泣了,想想那一場場的大地震,一片片的大海嘯,一陣陣的龍捲風。都是地球與大自然對我們的不滿,它們生氣了,因為我們太懶散,太愚昧了,太不懂得愛好和珍惜了。正式我們的不文明現象普遍的存在,低素質的到處擴散,我們最終害的還是我們自己。我們要大力拯救我們的文明禮儀,提高我們的文明素質。生活中注意我們的言行舉止,學會尊重他人,關心他人,幫助他人。好好愛護大自然,保護好環境。請讓我們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美德繼續發揚下去吧!

第3篇

禮儀是指禮節和儀式。中華是禮儀之邦,所以每一箇中國人都應該講究禮儀。當然,不只是中國人,他國的友人也都很注重禮儀,因而,禮儀是不分國界的。由此可見,禮儀在人們心中的地位之高。

禮儀可分為多種。例如:學生禮儀、校園禮儀、乘車禮儀……生活中,隨處可見禮儀的身影。而文明禮儀卻若隱若現於我們的生活中。

都說“讓座”是每一個公民應該做的,可是,在下面這件事中,卻讓不讓座變成一種“罪行”。一天,“渺小”的車廂裡擠滿了拎著大包小包的上班族和匆匆忙忙趕去某地的人。只見,一對母女在某站上車,那位母親四處張望著,想要為年幼的女兒“爭取”到一個座位,但她失敗了。無可奈何的母女二人就站在了一位坐著的.年輕男子的前面,似乎在希望他能讓座。可是,那位男子卻無動於衷,他並沒有這麼做。這時,令人驚訝的一幕發生了,一位中年婦女走到母女倆身邊,突然打了那個男子兩耳光,並氣沖沖地罵道:“你這人怎麼這樣啊?沒看見人家母女二人站在哪嗎?你就不能給人家讓個座嗎?……”待婦女平靜後,眾人問清楚了男子不讓座的原因,原來這位男子自己腿腳不方便,他並不是不想給那對母女讓座,而是力不從心啊!看來,那位婦女錯怪他了。婦女向男子道了歉,誤會也解除了。

從這件事來看,雖然那位婦女因衝動而打那位男子,這一舉動是錯誤的,但從另外一個角度看這事,它也說明了“讓座”在人們心中是理所當然的事,說明了,“禮儀”這一概念在人們心中並未泯滅,而是愈重要了。

禮儀不僅在現代人身上體現出它的影響力,在古人心中、生活中,也是最重要的體現。從孔融讓梨的故事中,我看到了謙恭的禮儀;從程門立雪的故事中,我見到了尊敬師長的禮儀……所以,禮儀具有普遍性。

禮儀是尊重,同樣尊重,是人們最基本又理應做到的一點。尊重他人,他人才會尊重你。再說“男子因不讓座被打”的事,如果當時那位婦女願意先抑制住心中的怒火,先問那位男子一句:請問,可以給這對母女讓個座嗎?而不是連問都不問,就出手傷人。只要婦女尊重一下那位男子,這場“鬧劇”就不會發生。

禮儀有時只是一件小事。如果你願意多說幾個“請”字、“您”字,你也是一個懂文明的人;如果你願意當個“微笑天使”,送與別人一個淡淡的微笑,多多尊重他人,你也是一個懂禮儀的人;如果你願意多走幾步路,將垃圾丟入垃圾桶內,你也是一個知禮儀的人……

禮儀是一杯清淡的花茶,禮儀是一位良師益友,禮儀是一朵芬芳的花朵,總有她的魅力。我們要學好禮儀,知禮儀,懂禮儀,把中華的禮儀文化傳承、發揚下去。

第4篇

在一個國家中個人是主體。對於個人來說什麼最重要呢?我想首先應該是具備文明素質,只有當每一個人都具備了文明素質,那麼這個國家的整體素質才能提高。

不久前,曾看到這樣一則報道,說的是新加坡,新加坡是一個通用英語的國家,這個國家的公共場所的各種標語大多是用英語書寫。但其中的一些文明禮貌的標語,如不準隨地吐痰、禁止吸菸、不準進入草坪等卻用中文書寫。為什麼呢?人家回答:因為有這些不文明行為的大多數是中國大陸的遊客。為此,到新加坡考察的一位中學校長語重心長地說:不文明行為也是國恥。不知大家是否記得,中央電視臺曾經報道,國慶節後的天安門廣場,隨處可見口香糖殘跡,40萬平方米的天安門廣場上竟有60萬塊口香糖殘渣,有的地方不到一平方米的地面上,竟有9塊口香糖汙跡,密密麻麻的斑痕與天安門廣場的神聖和莊嚴形成了強烈反差。

以上的兩個事例表明,文明其實是由細節構成的,反思我們的所作所為可見文明離我們還有一段距離。在我們身邊,在一部分同學身上,還存在著一些不文明的行為。例如,在我們的校園內、樓梯上總能見到與我們美麗的校園極不和諧的紙屑,教室裡、校園內食品袋、方便麵盒隨處可見,甚至有的同學認為:反正有值日的同學和清潔工打掃,扔了又何妨;再例如有的同學在教學樓走廊上追逐打鬧,走路推推搡搡習以為常;還有部分同學相互之間講髒話、粗話,隨意攀爬樹枝,甚至還有個別同學故意損壞學校的公共財物。我們很多同學把文化知識的學習放在首位,而常常忽略了社會公德的培養,文明習慣的養成,而這恰恰從本質上展現出一個人的思想品質。事實上,良好的行為習慣,是保證我們順利學習的前提,也是樹立健康人格的基礎。在學校沒有良好的行為習慣的同學就可能目無紀律,不講衛生,擾亂班級的學習環境。

相反,如果我們養成了文明的行為習慣,學習環境就一定是良好的、有序的'。我們知道:一個學校的學生具有良好的文明行為習慣,才能構建出優良的學習環境,創設出優良的學習氣氛。現在,我們正處於人生中最關鍵的成長時期,我們在這個時期的所作所為,將潛移默化的影響到我們自身的心理素質,而文明的行為就在幫助我們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同時也完善了自身的道德品質,如果我們不在此時抓好自身道德素質的培養,那我們即使擁有了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於人於己於社會又有何用呢?

所以,我們首先應該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一個懂文明、有禮貌的謙謙君子,然後才是成才,不能做一部單純掌握知識技能的機器,而要成為一個身心和諧發展的人。文明就是我們素質的前沿,擁有文明,那我們就擁有了世界上最為寶貴的精神財富。

第5篇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敗,因為明天會再來。如果你失去了金錢,你不算失敗,因為人生的價值不在錢袋。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徹徹底底的失敗,因為你已經失去了做人的真諦。

中國,一個歷史悠久的文化古國。早已丟棄了已久的文明,孔子先生說得好:“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意思是,人如果沒有了禮儀,就不用生活;做事情如果沒有禮儀,就不會辦成;一個國家如果沒有了禮儀,就不會安寧。是啊,做什麼事情,都要尊重別人,別人才會尊重你。請問,你們有這樣做過嗎?曾子避席“曾子避席”出自《孝經》,是一個非常著名的故事。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邊侍坐,孔子就問他:“以前的聖賢之王有至高無上的德行,精要奧妙的理論,用來教導天下之人,人們就能和睦相處,君王和臣下之間也沒有不滿,你知道它們是什麼嗎?”曾子聽了,明白老師孔子是要指點他最深刻的道理,於是立刻從坐著的席子上站起來,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夠聰明,哪裡能知道,還請老師把這些道理教給我。”在這裡,“避席”是一種非常禮貌的行為,當曾子聽到老師要向他傳授時,他站起身來,走到席子外向老師請教,是為了表示他對老師的尊重。曾子懂禮貌的故事被後人傳誦,很多人都向他學習。一個社會的公共文明水平,可以折射出一個社會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一個人如果不遵守社會文明,小的會影響自身形象,大的會影響國家聲譽。在清朝的時候,大臣李鴻章出使俄國,在一公開場合,惡習發作,隨地吐了一口痰,被外國記者大加渲染、嘲弄,丟盡了中國人的臉。這是一個不遵守社會文明的歷史教訓。

去過外國遊玩的小朋友,一定知道外國人是很遵守交通規則的。有一次,我在《文明歷史》節目中,看到有一位非洲老奶奶,走在街上,大街上一輛車也沒有,紅燈了,那位老奶奶,沒有過街,而是等到綠燈後,緩緩的走過去。記者問這位老奶奶為什麼這樣做,老奶奶回答:“我害怕孩子們看見了,還以為紅燈可以過去。”請問,你們有這樣做過嗎?在公交車上,一位年邁的老奶奶緩緩地走上公交,司機看到了,一遍遍的`壓著提示鈴聲:“請給老弱病殘孕及帶小孩的乘客讓座。”可是,公交車上的少男少女無動於衷,心中毫無半點慚愧之意。一位7歲的小男孩站起來,用他那稚嫩淳樸的聲音,對老奶奶說:“奶奶,您請坐!”周圍的人看見了,都羞愧的把頭轉了過去。請問,在現實生活中,你是否也曾經羞愧的把頭轉過去了嗎?文明和禮儀,是人類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果你丟棄了文明,等於說就丟棄了做人的真諦。所以,我們首先應該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一個懂文明、有禮貌的謙謙君子,然後才是成才,不能做一部單純掌握知識技能的機器,而要成為一個身心和諧發展的人。

第6篇

縱觀歷史上下五千年,素以“文明古國,禮儀之邦”聞名於天下。講文明、懂禮貌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美德。所以,我們要改正一切不良的習慣,如:講不文明的話、做不文明的事......之所以我們要講文明、懂禮貌是因為講文明是一種美;懂禮貌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方式,只有文明伴我行,社會才能和諧、美滿。

在現實的生活中,流傳著許多講文明、講禮儀的真實故事。與我們仁川鎮相鄰的雙峰鄉,有一條苦爪嶺,嶺頭上建有一座還金亭,這個還金亭還有一個傳奇的故事呢!傳說清朝時,有一位考生進京趕考,路過苦爪嶺時,感到十分口渴,於是他便在苦爪嶺頭找到了一口清清的泉水,他便解下腰包,美美的在泉水邊喝起了山泉,解解渴。喝好山泉後,又急匆匆地往進京趕考的方向前進,匆忙之中便把隨身攜帶的錢袋落在泉水邊了。正巧這時有一位砍柴的老漢叫羊老桔也到這裡喝水,發現了這個錢袋。老漢拿起錢袋,開啟一看,頓時眼睛亮了,原來裡面裝的都是金燦燦的金子和白花花的銀子。老漢心裡暗暗高興:這些金子和銀子就算我再挑幾輩子的柴也換不來啊,我何不把它佔為己有呢?他正準備把金子拿回家時,腦子裡又閃出了另一個念頭:別人辛辛苦苦賺來的銀子,怎麼能在我手中花了呢?如果這樣做,我內心會感到慚愧、內疚。所以,老漢決定將這些錢還給失主。於是老漢在泉水旁等了一天,還沒見到失主前來領取,第二天又來等。皇天不負有心人,在第二天傍晚,這位老漢終於等到了失主,並將錢袋還給這位考生。這時,考生要拿出錢袋裡的一半金子給老漢,作為酬謝。可老漢並沒有接受,而是默默地走了。一年後,這位考生高中狀元,為了感謝那位老漢拾金不昧的高尚品質,便在苦爪嶺頭建起了這座還金亭。“還金亭上還金銀”這個故事一直流傳至今,它更告訴我們:文明只在一念之差。如果當時老漢沒有把黃金還給失主,那麼就沒有這座還金亭之說了。所以,我們更應該做到講文明、懂禮貌,讓文明伴我行。

我們經常能看到草地上,明明立著“不要踐踏草坪”的警示語,但還是有人隨意踩踏花草;在垃圾桶旁,明明寫著“請把垃圾倒入桶內”,可偏偏還是有人亂扔垃圾;在水龍頭旁,明明貼著“不要浪費水,請好好珍惜水”的標語,可還是有人浪費水......這一切都是不文明的行為,這些行為我們都應該及時阻止他人改正,不讓這些不良行為發生,讓我們做一個講文明、講禮貌、懂禮儀的.好兒女、好學生、好公民吧,讓文明永遠伴我行。

文明是你在路上相遇時得到的微笑;文明是當你的同學有困難時你伸出手來熱情的幫助;文明是在平時與人相處時的親切話語;文明是見到老師時用你的語言向他們熱情的問候......文明是一種高貴的品質,文明禮儀是一種很深的修養。“播下一個動作,收穫一個習慣;播下一個習慣,收穫一個品格。”讓我們好好銘記這句話吧,在家裡做一位尊老愛幼的好兒女;在學校做一位講文明、懂禮貌的好少年;在社會上做一位合格的好公民。讓文明禮貌伴我們一生一世吧!

第7篇

沒有了浪花,大海就不會有它的波瀾壯闊;沒有了綠樹,群山就不會有它的一碧萬頃;沒有了文明美德,人就難以在社會上立足。

文明美德是自身修養的體現,它可以衡量一個人的素質高低,如果一個人失去了文明美德,他就失去了做人的原則。文明待人,可以拉近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講究文明禮儀,可以為我們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遵守公共文明,可以形成良好的社會影響。

幫助他人,拾金不昧是種文明美德。有時候自己的一個小小舉動就有可能幫別人省去很多麻煩。這樣的.例子就在我們身邊。不久前,我們北中的胡洹銘同學上學時在路邊發現一個錢包,他見無人認領,便冒雨走下車把錢包拾起,面對金錢,他沒有被誘惑,回到學校後,他毫不猶豫地把錢包交給老師處理,並協助尋找失主,將其歸還。那錢包中不僅有一千餘元,還有身份證,醫保卡等重要證件,如果沒有被歸還,那麼失主的必定會遇到很多不便與困擾。胡洹銘同學的行為是解人之困的行為,是良好文明美德的體現,值得我們敬佩與學習。在校園中,有些同學為了節省時間而在飯堂插隊,他們沒有考慮到別人的感受,更不顧忌身後同學的不滿,冒然插隊。他們節約了自己的轉載自中國,請保留此標記時間,省去了麻煩,但卻浪費了別人的時間,給別人造成困擾,這對於那些耐心等待的同學是不公平的,所以像插隊這種不文明行為,我們一定要杜絕!

如果每個人都能遵守文明美德,多為他人考慮,遇到麻煩的時候說句“對不起”,在別人困難時伸出自己的援助之手,人與人之間就可以少一分埋怨,多一分感動;朋友同事見面的時候說一句“你好”,平日裡互相體諒,不做損人利己的事,心與心的距離就可以更近,社會氛圍就可以更溫暖。這就是文明的魅力。

文明就像一汪清澈的泉水,把我們生活、工作的環境過濾得更明淨,讓人舒心。

我們校園的草地上通常會豎著“愛護花草,人人有責”之類的標牌,大而顯眼。有的同學卻視而不見,坦然地、習慣式地從草坪上踏過,似乎並不認為這是不文明不道德的行為。他們沒有意識到被他們踩在腳下的花草也許會因此枯萎死去,原本和諧舒適的校園環境會因此被破壞。我曾見過一些值周班的同學掃完包乾區後在綠

化帶裡幫忙清理垃圾。也許在很多人看來,這是費力且沒有獎賞的事情,但這些同學是在遵循著自己的良公德心做事,做有助於推動校園文明美德建設發展的事,他們用辛勤的勞動為我們創造了潔淨舒適的校園環境。在汗水的折射下,他們那一顆顆裝滿文明美德的心閃閃發亮。

第8篇

對一個人來說,文明禮儀是一個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養、交際能力

的外在表現,對一個社會來說,文明禮儀是一個國家社會文明程式、道德風尚和生活習慣的反映。我認為文明禮儀是一個人在社會上的文明修養。

禮儀是人類為維持社會正常生活而要求人們共同遵守的最起碼的道德規範,它是人們在長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漸形成,並且以風俗、習慣和傳統等方式固定下來禮儀教育的內容涵蓋著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從內容上看有儀容、舉止、表情、服飾、談吐、待人接物等;從物件上看有個人禮儀、公共場所禮儀、待客與作客禮儀、餐桌禮儀、饋贈禮儀、文明交往等。在人際交往過程中的行為規範稱為禮節,禮儀在言語動作上的表現稱為禮貌。加強道德實踐應注意禮儀,使人們在“敬人、自律、適度、真誠”的原則上進行人際交往,告別不文明的言行。 禮儀、禮節、禮貌內容豐富多樣,但它有自身的規律性,其基本的禮儀原則:一是敬人的原則;二是自律的原則,就是在交往過程中要克己、慎重、積極主動、自覺自願、禮貌待人、表裡如一,自我對照,自我反省,自我要求,自我檢點,自我約束,不能妄自尊大,口是心非;三是適度的原則,適度得體,掌握分寸;四是真誠的'原則,誠心誠意,以誠待人,不逢場作戲,言行不一。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注意文明用語:敬語,表示尊敬和禮貌的詞語。如日常使用的“請”、“謝謝”、“對不起”,第二人稱中的“您”字等。初次見面為“久仰”;很久不見為“久違”;請人批評為“指教’;麻煩別人稱“打擾”;求給方便為“借光”;託人辦事為“拜託”等等。要努力養成使用敬語的習慣。現在,我國提倡的禮貌用語是十個字:“您好”、“請”、“謝謝”、“對不起”、“再見”。這十個字型現了說話文明的基本的語言形式。在和別人說話時態度要誠懇、親切;聲音大小要適宜,語調要平和沉穩;尊重他人。在說話時,一定要看著這個人說話,不要東看看西看看,這可是非常失禮的行為

在生活中,見面禮儀也是很重要的。握手是一種溝通思想、交流感情、增進友誼的重要方式。與他人握手時,目光注視對方,微笑致意,不可心不在焉、左顧右盼,不可戴帽子和手套與人握手。在正常情況下,握手的時間不宜超過3秒,必須站立握手,以示對他人的尊重、禮貌。握手也講究一定的順序:一般講究“尊者決定”,即待女士、長輩、已婚者、職位高者伸出手來之後,男士、晚輩、未婚者、職位低者方可伸出手去呼應。若一個人要與許多人握手,那麼有禮貌的順序是:先上級後下級,先長輩後晚輩,先主人士。鞠躬,是對他人敬佩的一種禮節方式。鞠躬時必須立正、脫帽,或是邊鞠躬邊說與行禮無關的話。鞠躬前視對方,以表尊重的誠意。

孔子說過:“不學禮,無以立”我要與文明禮儀同行,做講文明樹新風的好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