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音樂學科教學總結4篇 "優化音樂教學實踐:經驗總結"

音樂學科教學是培養學生音樂素養和藝術修養的重要途徑之一,其教學內容和方法一直備受關注和探索。本文將對音樂學科教學進行總結,探討其教學現狀、問題及解決方法,旨在為音樂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參考和啟示。

音樂學科教學總結4篇

第1篇

回顧20xx年下半年,我們音樂科組的成員一如既往地保持對音樂教育的熱忱,始終堅持黨的教育方針,認真履行《音樂課程標準》、《音樂教學大綱》,以“審美”為音樂教育核心,讓學生通過音樂學習和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持久興趣,涵養美感,和諧身心,陶冶情操,健全人格。學習並掌握必要的音樂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拓展文化視野,發展音樂聽覺與欣賞能力、表現能力和創造能力,形成基本的音樂素養。

音樂科組教學以學唱歌曲和學奏口風琴為主要教學內容,能掌握簡單識譜,用肢體語言表現歌曲;三至六年級要求人手一琴,讓音樂知識學以致用,給學生帶來愉悅的心情。開學第三週進行了新教師上課培訓,由姚雪珍老師執教三年級的《搖啊搖》,獲得理想的效果,作為新老師姚雪珍老師表現突出,能初步掌握教學教學完成教學目標;第十一週由楊老師執教的《月亮姐姐快下來》教研課例,獲得東莞市音樂學科帶頭人張秋萍老師的高度評價,並用三個字“美、實、活”總結全課;第十二週再由楊老師承擔與華海學校的公民辦幫扶活動,已到達公民辦學校教學交流共同進步的目標;第十五週由楊老師錄製課例《月亮姐姐快下來》參加20xx年中國小音樂優質錄影課活動。

為了豐富學生校園生活,進一步提高學生音樂審美、感悟和運用能力,我們把音樂教育延伸到學生的第二課堂活動中,開設了舞蹈隊、合唱隊、朗誦隊、口風琴隊、拉丁舞隊,讓音樂藝術之花開得更加絢麗多彩。其中舞蹈隊、合唱隊代表中心國小參加的20xx年xx鎮中國小迎元旦文藝匯演中獲得了優異的成績:由呂碧雲老師編排的舞蹈《不一樣的壓歲錢》獲得一等獎;由姚雪珍老師編排的表演唱《山林國小》獲得三等獎。12月26日舉行了以音樂科組為主策劃的20xx年中心國小“放飛希望”元旦文藝匯演,為學生提供一個藝術平臺,勇敢自信的表現自己。

展望20xx年,希望科組團結一致整體提高音樂教學能力,做到以下幾點:

1、明確音樂教育目標。即是以音樂教育“承擔者”面貌所展現出的“音樂教育目標”——課程目標;以音樂教育“實施者”面貌所展現出的“音樂教育目標”——教學目標;以音樂教育“接受者”面貌所展現出的“音樂教育目標”——學習目標,三者之間有嚴密的邏輯關係。

2、在音樂實踐中,有意識有計劃地提高學生識譜能力,中高年級要能夠跟隨琴聲視唱簡單樂譜,具有初步的識譜能力,提高口風琴的演奏技巧。

3、繼續做好班級合唱的學習,結合教材內容對學生在課堂上進行合唱教學與訓練,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掌握“迴圈呼吸”,形成“自然和諧”的唱歌方法,讓學生能夠自信地用自己獨特的嗓子表達情緒。

4、積極參與市、校、鎮組織的教研教學活動,及時更新教學理念,積累更多更好的教學方法,養成經常記錄反思和隨筆,提高音樂課堂教學質量和個人專業水平,一切以學生的發展為目標。

5、抓好第二課堂活動的常規訓練,做到有序、有計劃、有內容、有目標。

總之,這學期的工作圓滿完成了,但還有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今後在教學中,我們要保留好的做法和經驗,汲取教訓,彌補不足,把音樂教育教學工作做得更好!

音樂學科教學總結4篇

第2篇

轉眼間,作為音樂教師的我,又渡過了忙忙碌碌的一學期了,回顧本學期的教學工作,有一定的成績,也有一定的不足。現將這一學期的教學工作總結如下,以便今後更好地開展工作,彌補不足,精益求精。

在教學中堅持以審美教育為核心,注重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愛好及情感,並注重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在寬鬆愉悅的音樂氛圍中學習和活動,提高學生的音樂表現和鑑賞能力,併為其他方面的學習創造有利條件,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在教育教學工作上,我利用學科特有的力量來教育學生的思想,尊重學生的人格,讓學生獨立,對學生進行各方面的引導和教育。在教學工作中,我認真根據和學生實際情況備教案。極力倡導學校的教育教學活動應當“以生為本”,把“關注學生的個體發展”作為根本的教育目標,“把學習還給學生”。音樂課的內容是豐富多彩的,在課堂中我開設了“小舞臺”“教你一招”等小欄目,讓學生表現自己的才華,給予了他們充分的表現欲。國小生無論在生理還是心理上都不同程度的帶有孩子的特徵,音樂的興趣應側重激發和培養。同時我還注重學生學習習慣、學習方法的培養和積極性的調動,堅持以審美教育為核心,注重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注重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在愉快的音樂實踐活動中,主動地去發現、去探究,去感受音樂、理解音樂、表現音樂,並在一定基礎上創造音樂。教師必須善於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把自己當作學生的朋友,與學生平等相處,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並讓美的音樂去觸動他們的心絃,讓音樂與孩子的心靈靠得再近一些。讓音樂真正成為他們的朋友,讓每個學生都愛好音樂,喜歡音樂。

在課堂活動中,我會創設平等、民主、愉悅的環境,能夠在課堂中點燃學生的求知火焰。但是,有時候把握不住學生音樂課上總是亂糟糟的,使出渾身解數也“鎮”不住他們。課後我進行了反思,肯定是我的評價語言沒有用在點子上,過於頻繁反而失去了他的威力,要不就是自己備課是沒備好學生,我擔任兩個個班的音樂教學,每個班的情況都不一樣,沒有“備”好學生。希望在今後的教學中自己能有所改進。

在今後的工作中我會再接再厲,揚長避短,不斷學習,爭取更好的成績。

第3篇

音樂是一門聽覺藝術。音樂形象是通過各種表現手段塑造出來的。不同的聽眾,由於其觀念、文化水平、經歷、情緒與愛好的差異,對同一音樂形象的感受必然不同。所產生的效果或印象甚至大相徑庭。幼兒由於其年齡水平的差異,各年齡班的音樂欣賞能力也各有特點。

大班幼兒能正確辨認熟悉的音樂作品的情緒、性質。能感知作品中的細節部分,區別不同型別的作品。他們初步瞭解了各音樂手段的表現作用。同時他們的音樂記憶力和審美能力有所發展。表現出自己對某類作品的愛好。為了幫助幼兒學會欣賞各種音樂作品,我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指導。

一、選擇生動、易記、有鮮明形象的音樂作品供幼兒欣賞。

我在指導幼兒欣賞音樂作品之前,總會對作品的選擇下一番工夫。由於年齡的特點,幼兒對那些生動、易記、有鮮明形象的音樂作品總會很偏愛。因此,一個好的音樂作品是引導幼兒音樂欣賞活動成功的一半。如:《龜兔賽跑》表現的內容豐富,現象鮮明,故事化的情節內容使大班幼兒對它情有獨鍾;《夢幻曲》曲調優美,表現手段獨特。它悠揚、恬靜的旋律能為幼兒提供豐富的想象空間。這些作品很適合給大班幼兒進行欣賞。

二、運用多種方法引導幼兒正確感受音樂,調動各種感官充分表現音樂。

設計欣賞活動時,我注意引導幼兒正確感受音樂,初步理解音樂。使幼兒在欣賞過程中感到愉快,感到音樂的美妙。在初聽時,我注重用語言來集中幼兒的注意,將其思想感情引入欣賞作品的情景。喚起幼兒的有關聯想。在初聽《夢幻曲》的時候,我會這樣引入:“今天,我們要一起來聽一首非常好聽的曲子,聽了這首曲子你好象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有誰?在做什麼?”帶著這些問題幼兒的思緒隨著旋律一起運轉。有些時候,我也會運用一些直觀的教具,幫助幼兒形象的感受音樂。比如,在給幼兒欣賞《冬日旅行》時,我配上了與旋律相一致的花和藤。讓視覺和聽覺的統一進一步幫助幼兒分辨旋律的旋轉性和舒展性。從而更生動地理解作品。

幼兒對音樂的理解是一個由淺入深的過程。因此重複欣賞音樂作品能使幼兒由表及裡,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更深刻地理解作品的內涵。在重複欣賞音樂作品之前,我會對幼兒提出新的要求。啟發幼兒用已有的知識經驗來感受、理解音樂的表現手段。這是指導欣賞活動的重點。在重複欣賞《化裝舞會》時,我會設計這樣的提問:“整首曲子是不是始終一樣?開頭部分表現大家在幹什麼?中間部分表現的是什麼?最後部分的音樂和哪一部分相同?”這樣幼兒便對樂曲的a-b-a的結構有了更深的瞭解。在欣賞《冬日旅行》的時候,當幼兒已瞭解了作品,可以讓幼兒把音樂的內容畫下來;在重複欣賞樂曲時,我則指導幼兒用自己的身體動作與音樂的旋律匹配,跟隨音樂做動作。反映音樂的特色。體驗到音樂作品所帶來的歡樂、愉快的心情。在重複欣賞的活動中,我會讓幼兒重複地聽,全面、完整地感知作品,理解作品。掌握作品的各個細節。在設計方法時,特別注意靈活多樣。重在啟發幼兒的創造性活動。

三、在日常生活中滲透音樂欣賞活動,提高幼兒鑑賞水平。

單靠一堂音樂課給幼兒欣賞是遠遠不夠的,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播放一些欣賞過的作品或是片段;來園後,音樂角的活動;進餐時,背景音樂的提供等等。一方面可以檢查欣賞的效果,另一方面也是為了複習。以加深鞏固對音樂作品的印象。從而更進一步提高幼兒的欣賞水平和鑑賞能力。

第4篇

音樂是一種情感藝術,音樂的魅力在於您給人們一個馳騁想象的空間。一首好的音樂作品或是蘊含著一個美好的寓意,或是抒發一種溫馨的心曲,或是襯托出一個美麗的夢幻,或是展現一片灼熱的情懷。這種立意與意境之美對人有著深刻的感染力,會在心靈留下美的烙印。

作為一名音樂教育教師,曾夢想著自己要在熱愛的音樂教育沃土中盡情揮灑如今這扇門已向我開啟心中滿是激動與歡喜。如何把一音樂這顆美好的種子播種在孩子的心中並萌發成長應是每為老師最大的願望,當然我也不例外。在實際的工作中自然遇到各種不同的狀況以我現在能力也許對教學的御駕不能達到收放自如的境界但我會努力,通過學校前輩、老師及自身的不斷學習來提高教學水平。

音樂教學需要情感的投入,因此,必須營造寬鬆愉悅的氛圍,而善於為學生營造寬鬆、愉快的成長環境,甚至比學識是否淵博更為重要,因為教師與學生相互以心靈感受心靈,以感情贏得感情。

?新課程標準》極力倡導學校的教育教學活動應當“以生為本”,把“關注學生的個體發展”作為根本的教育目標,於是“把學習還給學生的”呼聲四起。《中國音樂教育》副主編吳斌說:“中國小音樂教育既不僅僅是通過音樂來進行教育,也不僅僅是通過教育來學習音樂;既不僅僅是為了學生今天的享受而學音樂,也不僅僅是為了學生明天的發展而學音樂。”

音樂教育應該通過引導學生主動參與音樂活動,提高學生的音樂表現和鑑賞能力,使其獲得審美的體驗和享受成功的歡愉,以培養學生的音樂興趣和愛好,並奠定其終身學習音樂、享受音樂、發展音樂能力的堅實基礎;與此同時,通過音樂教育,著力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創造力和創新精神,併為其他方面的學習創造有利條件,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於是我們呼籲“把音樂還給學生,把藝術還給學生”,新課程理念下的音樂課堂應該是一種有組織、有目的、師生平等參與的課堂。

時間飛逝,一學期的教學工作現已結束在此對其進行如下總結來自我反思、發現不足以求進步,這學期我被安排上八年級年級的音樂課,為了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達到教學目的,培養學生懂理解,有表情地歌唱和感受音樂的能力,通過藝術形象,培養學生的美好情操,使他們身心得到健康的發展在教學中。

音樂課的內容是豐富多彩的,它的最大特點就是通過藝術活動來調動人的興趣,打動人的情感,讓人愉快地受到教育。鑑於這一特徵,“新標準”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放在課程目標的首位。可是在現實音樂教學中,也有學生對它興趣索然。

心理學家研究證明:當學生的行為表現受到教師的肯定、激勵和讚賞時,他們就會產生愉悅、積極主動的情緒體驗,就會以飽滿的熱情、百倍的信心,投入到學習中去。在音樂教學中,要讓學生人人都積極參與,並能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作用和創新思維,需要教師用愛心鼓勵他們大膽探究,大膽創新。要允許學生根據教學任務有獨立的創作和實踐,讓每個學生的思維不受限制,對學生每一個思維的閃光點都給予充分鼓勵。

在活動中,我會創設平等、民主、愉悅的環境,能夠在課堂中點燃學生的求知火焰。但有時把握不住學生音樂課上總是亂糟糟的使金渾身解數也“鎮”不住他們。

原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音樂教育並不是音樂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因此,音樂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為了人的全面發展,是教育人、培養人,但我們決不是把每個孩子都有培養成音樂家,而是為眾多將來不是音樂家的孩子們著想,鼓勵他們成為積極的,有一定音樂能力的音樂愛好者,使他們從音樂中享受到喜悅、樂趣,從音樂中得到啟迪,使他們的智力得到開發,培養他們的創造力。併為他們今後的成長髮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總之,教師必須善於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把自己當作學生的朋友,與學生平等相處,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並讓美的音樂去觸動他們的心絃,讓音樂與孩子的心靈靠得再近一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