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戰爭觀後感評語9篇 戰爭之眼:觸動心靈的評評語

在人類歷史的多個時期中,戰爭無疑是一種人類活動的陰暗面。身處和平年代的我們,應當深思戰爭的本質和意義。本文旨在探索不同人對於戰爭的觀點和感受,以期在遙遠的和平下,能夠更好地理解並且珍視我們擁有的安寧與和諧。

戰爭觀後感評語9篇 戰爭之眼:觸動心靈的評評語

第1篇

在觀看這集電影之前,對這段歷史也瞭解一些,當時清政府掌權,北洋水師戰敗後,清政府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僅此而已,看後,感慨頗多,情緒異常激動,望著螢幕注目良久。

當時時代背景就已暗示著中國必然要遭受一場空前的災難。第一次工業革命正在歐洲如火如荼的進行著,為了開疆擴土稱霸世界。英國瘋狂侵佔別國,埃及,印度等國家相繼淪為其殖民地,日不落帝國從此在世界上耀武揚威成為霸主。向來以地大物博東方大國自居的清政府依舊固步自封夜郎自大,仍舊目中無人不思進取,最終八面受敵面臨滅亡不足為奇。

僅就甲午中日海戰中國戰敗做一下分析,其原因有以下三點。

其一,當時世界處於文藝復興時代背景之下,各國為推翻帝國統治建立民主共和之國紛紛爆發革命,思想得到解放,各種維護帝國統治的神權說退出歷史舞臺,民主,科學被廣泛理解,第一次工業革命隨之而來,英國也就成為世界霸主。為增加其殖民地,仍舊是封建帝制的大清國就成為其侵略首選。鴉片戰爭似乎是早已註定,中國從此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戰敗後,《南京條約》給全世界一個訊號就是地大物博之中國大為有利可圖,中國從此便被那些豺狼虎豹咬住不放四面受敵以致千瘡百孔。清朝政府為維護其統治地位喪權辱國,割地賠款,中國大地滿面瘡痍。戰敗後各種不平等條約致使財力空虛,更加無力反抗。這是此次戰爭失敗的客觀原因。

其二,當時清朝有慈禧太后垂簾聽政,皇上沒有實權,對世界局勢毫無瞭解的她片面認為區區東方蠻夷小國翻不了什麼大浪。還要講什麼戰場之禮儀,不能先動手否則就失了禮節,簡直就是異想天開,天方夜譚。看不清局勢發展,片面認為購買當時最完美的鐵甲艦就能夠震懾他國,從此就能夠高枕無憂逍遙快活。就將用於購買大炮軍艦的錢來修建頤和園慶祝自我六十大壽,以至之後戰爭中北洋艦隊因缺少榴彈和快速艦而處於戰爭下風,無論丁汝昌鄧世昌等愛國將領如何眾志成城視死如歸也無法扭轉戰局,最終北洋水師全軍覆沒,令人扼腕。日方集全國財力用於軍事致使國庫空虛再無金錢購買大炮軍艦迫切需賠款緩解國內壓力,日軍將領這樣稱:“若集全國的戰艦共同抵抗日艦,日軍必然戰敗”。慈溪等執政黨膽小如鼠對局勢毫無洞察害怕日方攻打北京,就繳械求和。最終簽訂喪權辱國對中國造成極大傷害的《馬關條約》。能夠說,慈禧的錯誤認識及個人享樂主義是這場戰爭的直接原因。

其三,就得歸咎於當時積久成疾已入沉痾的腐敗政治以及軍心渙散,一盤散沙的軍隊。除個別愛國將領外,晚清執政者不管是自上而下還是自下而上全都腐敗無能貪圖享樂不管百姓死活。全社會烏煙瘴氣各自為己,毫無民族存亡意識。就連國家用於購買軍事武器的錢都被那些蠅營狗苟公報私囊,在甲午海戰激烈廝殺之時某些大臣不是商議國是反在吃喝玩樂花天酒地。那些聽說戰爭不利北洋艦隊凶多吉少之徒不是調兵遣將增援水師,卻是幸災樂禍慌忙逃脫,毫無團結互助一致對外的民族職責意識。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思想根深蒂固,與其說他們膽小如鼠不如說貪生怕死。政治腐敗,人心不齊是導致這場戰爭的根本原因

雖然當時中國科技落後,如果有正確的領導君民上下齊心協力眾志成城,對付區區島國還是綽綽有餘的。但無奈各種原因這場戰爭又顯得理所應當。歷史已成過去,留給後人評說,戰爭的失敗是我們的屈辱,但我們不能遺忘要記住這段歷史並從中學到東西。

第一中國要長久發展要有正確的領導,要全面洞察認識全球局勢。第二中國要嚴厲打擊腐敗官員,嚴懲不貸。第三要擁有強大的軍事體系,才能不受外國欺負。落後就要捱打,僅有強大起來,中國才能屹立於世界東方民族之林。

戰爭觀後感評語9篇 戰爭之眼:觸動心靈的評評語 第2張

第2篇

1839年6月3日,在中國的歷史上發生了一件震驚中外的大事——虎門銷煙。

這件事發生在清朝道光年間,道光皇帝頒發詔書,封湖廣總督林則徐為欽差大臣,到廣州禁菸。當時,英商正從港口往中國輸送很多鴉片,讓我們吸食之後,渾身無力,沒勁兒勞動、打仗。林則徐到廣州後,先懲治腐敗,後又運用智謀,使廣大官員和百姓團結一致,眾志成誠,共同抵抗英國侵略者,堅持維護中國主權和民族利益,繳獲並焚燬了很多鴉片。銷煙整整持續了23天,二百多萬斤鴉片化為煙渣,隨著潮水捲進了咆哮的大海中。虎門銷煙這一偉大壯舉,沉重打擊了外國侵略者的囂張氣焰,它向全世界證明,中國人民是不可欺侮的!

看了《鴉片戰爭》後,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琦善這個“賣國賊”貪生怕死,做為和談大使,他不僅僅不為我們中國人著想,還把香港割讓給英國,並賠償白銀六百萬兩。真是太令人氣憤了!

經過這件事,我明白了一個道理:落後就要捱打。但時至今日,我們的國家日益強大起來了!於1997年7月1日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歷經滄桑的香港最終回到了祖國母親的懷抱!2008年還舉辦了舉世矚目的奧運會……以後那些別有用心的國家再也不敢欺負我們了!

所以,我認為我們國小生僅有從此刻好好學習,長大之後才能報效祖國!

第3篇

又重溫了這部電影,感覺還是很揪心。小的時候看不懂,只記得課本中經常說這是一段屈辱的歷史,在鴉片戰爭下,當時的中國淪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受到列強的欺壓。想到這兒,電影中的一幅幅畫面就會出此刻眼前,不論是從我國的官員和百姓身上,還是從英國的議員和商販那裡,都或多或少的解了一點鴉片戰爭——一場讓我們永不能遺忘的戰爭。

這部電影,其實大快人心的地方也就是林則徐的禁菸運動,異常是當成噸的鴉片倒入石灰池,隨煙覆滅的時候,我們揪住的心會有一些釋放,畢竟我們看到了鴉片的結果,這在中國給中國人民帶來厄運的東西在一百多年後得到了應有的懲罰;還有一點值得讚揚的是此次戰爭雖然激烈,可是在整個過程中,清朝的文官武將無一人投降。

這場戰爭源於鴉片,有人說它的引發是因洋人的利益受損,殊不知,這只是小小的一部分,就連英國女王最終都說“誰能擁有中國,誰就擁有十九世紀。”可見她的慾望是有多大。所以發動戰爭只是時間問題,首先得找個藉口,這樣才好下手。所以這麼看,他們無疑是狡猾的狐狸,算盤打的還是挺精的。但我從他們議會成員口中發現,其實他們中的一些人對中國的瞭解還是很廣泛的,讓人深思的地方很多。有人稱中國泱泱大國,一個皇帝,一種語言,四億多的人口,實在是難以捉摸,還有人稱寧願遊過大海,也不願坐軍艦前去。這些人他們不主張戰爭,貿易則是最佳方式,但最終,英國議會以271贊成打仗票數擊敗了262票反對票數,懸殊不是很大,這一點我們也看出有時候我們不瞭解對方,反而被這一點絆倒在起跑線上。

割土地無疑是要了一個人或者一個國家的命。可是琦善還是向英軍“賜和”賠款不說還開放通商口岸,割香港,這讓我想到關天培將軍所說的那句話“牙齒乃骨骼所生,膚髮乃血肉之表,血肉骨骼捷受之於父母”,這不就意味著我們將自我最重要的東西給了他人,最終只能變得血肉模糊嗎。最終當跪了一地的皇子應對先朝的列祖畫像時,那哭聲是多麼撕心裂肺。亡國匹夫之痛,何況是穿龍袍的人。

洋人的貪婪加上當時我國的懦弱,使那自稱最好的炮臺在英國的堅船利炮下變得不堪一擊,棍棒始終對付不了槍炮,我們要變得強大,不是隻讀幾本書,要從內心為國家著想,放眼看世界,才能不被淘汰。即使此刻的中國已經屹立世界之端,可是需要我們學習的地方還是很多很多的。

第4篇

1945年8月15日,一個令中國人民歡欣鼓舞、倍感自豪的日子:日本無條件投降。

經過中華兒女的英勇鬥爭,無數人的流血犧牲,我們終於贏得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

這是近代100多年以來,中國人民反抗外敵侵略取得的第一完全勝利,是中華民族從衰敗走向振興的偉大轉折。

在這場與日本侵略者展開的拼死搏鬥中,中國人民表現出巨大的民族覺醒,戰前的民族團結,萬眾一心,前仆後繼,徹底打敗了侵略者。

歷史充分說明,中國人民之所以創造了弱國戰強國的偉大勝利,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國軍民在抗日戰爭中英勇正義,可歌可泣的戰鬥事蹟,是他們推動了偉大的抗日戰爭;是他們浴血奮戰於抗戰的最前線,是他們……沒有他們,就沒有新中國!

太行山上,八路軍副參謀長左權指反法西斯,壯烈犧牲;狼牙山頂,五壯士捨身跳崖;晉察冀邊區,雨來智取鬼子……

抗日戰爭和反法西斯戰爭時期,那些悲壯義舉,鐵骨忠魂,歷史和人民不會忘記。在我們中華歷史上曾蒙受巨大的恥辱,給予人民沉重的災難,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民英勇抗爭,不怕犧牲,前赴後繼。多少人為了民族的解放、人民的幸福而拋頭顱,灑熱血!大家撫摸一下胸前的紅領巾,抬頭望望血紅的國旗,那井岡山上染紅的杜鵑,長征路上烈火燒紅的天空;我們的毛澤東主席、劉少奇同志當年南征北戰、重振中華的往事;紅軍時期寧死不屈的各位烈士,指揮戰爭不怕犧牲的楊成武,抗日戰爭時期那些堅信著“頭可斷,血可流,陣地不能丟”的英雄烈士們……就是他們,用革命先驅用鮮血、用生命給所有的人換來了今天美好的生活!我們應該珍惜這美好的日子,立志勤奮學習,為建設綠色家園做好準備吧!

在抗日戰爭中,有多少民族英雄壯烈犧牲,雖然他們已經死了,但他們那英勇頑強,不怕犧牲的精神將會成為永久的豐碑,永垂不朽!

通過重溫那一段悲壯、激越的民族記憶,使我懂得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少人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從此,我要勤奮學習,快樂生活,全面發展,為建設泰安:“藍天、碧水、青山”綠色家園做好全面準備。

第5篇

“經我們血染的山河,一定永久為我們。所有民族的生存和榮譽,只有靠自己民族的頭顱和鮮血才可保持。”一寸山河一寸血,正是抗日戰爭的真實寫照!

1937,南京雨花臺,國民革命軍第88軍營長,羅雨豐。日軍猛烈的重炮火力下,羅雨豐所在營僅剩100餘人,彈盡糧絕。在一片血光與火光的映照下,羅雨豐營長拿著一支上了刺刀的步槍,“跟我上!”跳出了戰壕……南京城淪陷後,兩個坦克兵選擇了留下,當十幾個鬼子經過一輛“報廢”的坦克時,坦克炮塔轉動了,“咔”,猛地噴出火舌,將民族的仇恨!保家衛國的熱血!向敵人噴去。羅雨豐營長在炮聲中的怒吼,坦克炮塔無聲而又凝重的轉動,既是一個時代的悲涼與沉重,也是一個愛國者一個普通人在民族危亡時刻的奮起與反抗!

這樣的例子很多,1940的南瓜店,張自忠將軍身陷重圍,面對撲至眼前的鬼子,將軍怒目而視,似乎要噴出火來!面對如此英勇的對手,日軍也不得不敬佩,刺殺張自忠將軍後,他們將他埋葬,數千日軍脫帽肅立半分鐘。“若精誠抗敵,決不至於亡於三島倭奴之手!”這是張自忠將軍對自己民族的自信與熱愛,是面對強敵是氣壯山河的豪氣!

抗戰時期,千千萬萬的人象張自忠、羅雨豐、無名的坦克士兵為保家衛國拋頭顱,灑熱血。大軍閥楊森,在凇瀘會戰中死守陣地,擊退日軍十幾次進攻,直到自己的27集團軍所剩不到萬人。素以儲存實力著稱的龐炳勳,在臨沂戰役中親自抱槍上陣地,“今日不退日寇,誓言不撤兵!”汪精衛叛國後,本想將軍閥龍雲拉走,卻遭到一頓痛斥。汪精衛不會懂!日本人也不會懂!為什麼平時割據一方,魚肉百姓的大軍閥,竟會毫不動搖地抗擊他們!在民族大義面前,人人心中有一腔熱血,一團熱火,都有一份保家衛國,救民族於危亡之中的責任!這就是民族的強大凝聚力,人人都在大喊:“還我河山!”

一寸山河一寸血,這是中國人面對強敵入侵時表現出來的力量。我們稱頌這股力量的同時,應該反思,為什麼會有這樣的事情?因為當時的中國太弱了,在弱肉強食的年代,弱者不會得到憐憫。一寸山河一寸血,既是我們每個中國人引以為豪的民族精神,也是我們沉痛的恥辱。所以,在今天,天下和平,人人皆以飽食的年代,我們更應該居安思危,記住這種精神,記住這種恥辱。不忘“一寸山河一寸血”以此來激勵我們新的一代,奮勇前進,創造一個更加強大的中國。

第6篇

又重溫了這部電影,感覺還 是很揪心。小的時候看不懂,只記得課本中經常說這是一段屈辱的歷史,在鴉片戰爭下,當時的中國淪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受到列強的欺壓。想到這兒,電影中的一幅幅畫面就會出現在眼前,不論是從我國的官員和百姓身上,還 是從英國的議員和商販那裡,都或多或少的解了一點鴉片戰爭——一場讓我們永不能遺忘的戰爭。

這部電影,其實大快人心的地方也就是林則徐的禁菸運動,特別是當成噸的鴉片倒入石灰池,隨煙覆滅的時候,我們揪住的心會有一些釋放,畢竟我們看到了鴉片的結果,這在中國給中國人民帶來厄運的東西在一百多年後得到了應有的懲罰;還 有一點值得讚揚的是此次戰爭雖然激烈,但是在整個過程中,清朝的文官武將無一人投降。

這場戰爭源於鴉片,有人說它的引發是因洋人的利益受損,殊不知,這只是小小的一部分,就連英國女王最後都說“誰能擁有中國,誰就擁有十九世紀。”可見她的慾望是有多大。所以發動戰爭只是時間問題,首先得找個藉口,這樣才好下手。所以這麼看,他們無疑是狡猾的狐狸,算盤打的還 是挺精的。但我從他們議會成員口中發現,其實他們中的一些人對中國的瞭解還 是很廣泛的,讓人深思的地方很多。有人稱中國泱泱大國,一個皇帝,一種語言,四億多的人口,實在是難以捉摸,還 有人稱寧願遊過大海,也不願坐軍艦前去。這些人他們不主張戰爭,貿易則是最佳方式,但最終,英國議會以271贊成打仗票數擊敗了262票反對票數,懸殊不是很大,這一點我們也看出有時候我們不瞭解對方,反而被這一點絆倒在起跑線上。

割土地無疑是要了一個人或者一個國家的命。但是琦善還 是向英軍“賜和”賠款不說還 開放通商口岸,割香港,這讓我想到關天培將軍所說的那句話“牙齒乃骨骼所生,膚髮乃血肉之表,血肉骨骼捷受之於父母”,這不就意味著我們將自己最重要的東西給了他人,最後只能變得血肉模糊嗎。最後當跪了一地的皇子面對先朝的列祖畫像時,那哭聲是多麼撕心裂肺。亡國匹夫之痛,何況是穿龍袍的人。

洋人的貪婪加上當時我國的懦弱,使那自稱最好的炮臺在英國的堅船利炮下變得不堪一擊,棍棒始終對付不了槍炮,我們要變得強大,不是隻讀幾本書,要從內心為國家著想,放眼看世界,才能不被淘汰。即使現在的中國已經屹立世界之端,但是需要我們學習的地方還 是很多很多的。

第7篇

今天在大學中國近代史綱要課堂上看完了《鴉片戰爭》這部優秀的電影,可以說回顧中國之前的屈辱史讓我倍受感染,思緒也瞬間被開啟。

在這部電影中印象深刻的場景很多,但其中最令我思緒綿綿並且意久彌長的是片中林則徐說:“現在世界上已經大國林立了,不能再做井底之蛙了。”以及他在被髮配到新疆臨行前拜託琦善把一個地球儀交給皇上這兩幕。

我們知道,中國古代在清朝之前或是說在鴉片戰爭之前的歷史長河中在世界所有國家中一直都是處於遙遙領先的位置。但可能正是這種長期積累下來的傲慢讓中國變得不可一世。(他確實需要點失敗來警醒下自己了)

於是,所謂的天朝,完全籠罩在一片愚昧之中,在無知的閉關鎖國中早已落後於西方的先進文明,之前積累的所有優勢瞬間土崩瓦解。而大清國在戰爭來臨前仍還以為自己很了不起,因為無知所以虛妄!

在你還 在“怡然自得”時,別人可能已經走了很遠。

最終兩國兵戎相見時,只能是以卵擊石,失敗妥協也就不可避免。空流幾滴民族英雄的血淚罷了!

所以我一直很佩服---改革開放的創舉,這實在是一個偉大的決定:對內改革,對外開放。改革我這裡就不多說了,我想說下開放的問題,開放意味著資訊的流通,意味著兩個不同的個體之間交流的過程,這透漏出一個我認為最為重要的理念—這是一個學習的過程。

我一直把學習看得非常之重,因為我深知其重要性,每個單獨的個體,不論你是多麼多麼的優秀,相對於整個大的群體來說絕對只是縹緲。所以,任何個體,小到個人,大到一個國家、一個民族都需要不斷地進行資訊交流,不斷地學習。

第8篇

1877年,年輕無為的光緒帝勵精圖治,決定振興中華,可是由於西太后慈禧的“垂簾聽政”,使強盛的大清帝國正式走向衰弱。而此時,在日本,明治天皇開始親政,他學習西方的先進科技,發動了著名的“明治維新”,使弱小的日本強大起來。1894年9月17日,日本那擴張侵略的野心,再加上清政府的腐敗無能,最終是日本發動了黃海大戰。

清朝北洋艦隊中“致遠”號的艦長鄧世昌是我國最早的一批海軍軍官中的一個。他有強烈的愛國心,常對士兵們說::“人誰無死?但願我們死得其所,死得值”!

戰中,指揮的旗艦被擊傷,大旗被無情地擊落,鄧世昌立即下令在自我的艦上升起旗幟,吸引住敵艦。他指揮的“致遠號”在戰鬥中最英勇。鄧世昌命令火炮一齊開火,連連擊中日艦。日艦包圍過來,“致遠號”受了重傷,開始傾斜,炮彈也打光了。鄧世昌堅定地對部下說:“我們就是死,也要死出中國海軍的威風,報國的時刻到了!”他下令開足馬力向日艦“吉野號”衝過去,要和它同歸於盡,這大無畏的氣概把日本人嚇呆了。這時,一發炮彈不幸擊中“致遠”號的魚雷發射管,使管內魚雷發生爆炸導致“致遠”艦沉沒。200多名官兵大部分犧牲。鄧世昌墜身入海,部下拋給他救生圈,他執意不接,他的愛犬“太陽”飛速游來,銜住他的衣服,使他無法下沉。可他見部下都沒有生還,狠了狠心,將愛犬按入水中,一齊沉入碧波,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享年45歲。這一幕驚天泣地,壯烈至極!連日軍也肅然起敬。

這是多麼悲壯的一幕。在甲午戰爭中,雖然有不少官兵浴血奮戰,但仍因為不少官員貪生怕死和清政府的軟弱無能,還逼迫清政府以李鴻章為代表的投降主義簽訂了《馬關條約》。

我悲憤,悲憤政府的無能,悲憤軍隊腐敗;我嘆息,嘆息日本的改革,嘆息戊戌六君子;我仇恨,仇恨釣魚島被奪,仇恨日本的肆虐;我哭泣,哭泣慈禧的無能,哭泣失敗的變法!

從清代“甲午事件”,聯想到現代的“釣魚島事件”,我有些不明白:中國真的這麼弱嗎?其實,中國也不弱。從1949年以來,在這60多年來,中國各代領導人,鞠躬盡瘁,“三彈”的研製成功,宇宙飛船的成功發射,澳門香港的順利迴歸,經濟的改革,航母的出現……這些都證明了中國的實力,都證明了中國已經屹立在世界強國之林中!

如果真讓日本再藐視我們下去去,中華還能騰飛嗎?還是那麼百折不撓的嗎?這將是一個重大的問題。梁啟超說過:“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提高則國提高,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可見祖國的未來都寄託在我們身上。

可是如今,美利堅和日本人聯合起來,私自違背了《開羅宣言》、《波茨坦宣言》。膽大妄為地將“侵略之魔爪”伸向我們那聖神的領土。我們不能夠像清朝那樣軟弱,我們要衛我們的領土去,中華還能騰飛嗎?還是那麼百折不撓的嗎?這將是一個重大的問題。革命先輩們將千千萬萬戰士浴血奮戰打下的江山交付我們手中,我們怎能辜負他們的期望!我皺了皺眉頭,心裡下定了決心,必須要將五千年英雄的自強不息、艱苦奮鬥的精神找回來,重振我們中華少年的雄威!讓藐視我們的外國人大跌眼鏡!讓中華少年自強不息的故事傳遍大江南北!

努力吧,同學們,讓我們共同自強不息。勿忘國恥,振興中華!

第9篇

回顧歷史,異常是離我們最近的清代,是我們中華五千年最悲慘,最恥辱的一段歷史。

1895年,中日甲午戰爭在日本的蓄謀下被挑起,清政府被迫應戰。戰爭的結果是殘酷的,讓清政府引以為傲的北洋艦隊全軍覆沒,賠款割地更是空前的過分,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規定把臺灣,澎湖列島和遼東半島這些本是中國的領土割讓給日本。日本可是區區彈丸之地,就能夠憑藉一場戰爭的勝利就要求清政府割讓給他那麼多的土地,這讓那些本就不懷好意的列強們更是加快了侵犯中國這片富饒土地的腳步。

鴉片戰爭以後,中國還只是少數人有朦朧的民族覺醒意識。中日甲午戰爭以後,當中華民族面臨生死存亡的關頭時,中國人才開始有了普遍的民族意識的覺醒。

明顯,中日甲午戰爭對中國人的刺激是很大的,它對那時的中國也是有著重大的影響的。接踵而至的瓜分狂潮,更是中華民族的各階級,各階層普遍產生王國滅種的重大危機感。

在中日甲午戰爭之後,中國人裡總是有那麼一部分覺醒的人,他們帶領著國人衝破枷鎖,經歷了磨難,建設了新中國,有了此刻的完美生活。辛亥革命,廣州起義,五四青年運動,新文化運動,這些偉大的運動雖然它們所代表的觀念不一樣,可是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目的,那就是擺脫當時悲慘的現狀,創立一個讓人民幸福生活的國度,這是一個偉大的夢,它在中國人民的努力下最終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