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綠皮書觀後感集錦6篇 《讀完綠皮書,我感悟到了什麼?——觀後感精華彙總》

綠皮書是政府釋出的一系列報告,旨在向公眾提供有關政策問題的詳細資訊。這些報告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討論。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概述一些讀者對綠皮書的觀後感和反應。

綠皮書觀後感集錦6篇 《讀完綠皮書,我感悟到了什麼?——觀後感精華彙總》

第1篇

在一眾好評聲中去看了這部奧斯卡最佳電影,沒有跌宕起伏的劇情,也沒有顏值爆表的俊男美女,卻會讓很多人看完之後會心一笑或是潸然淚下,可能最本真的人性的碰撞已經足夠精彩。

故事以黑人種族歧視為主題,圍繞一場巡演經歷展開。黑人鋼琴家為前往種族歧視最為嚴重的南方巡演,高薪聘請了一個“能解決一切麻煩”的白人做全程司機,於是高冷鋼琴家和胡說藝術家便展開了一場公路旅行,而綠皮書是一本專門為黑人而寫的旅行指南,標註了各個城市中允許黑人進入的酒店和餐館。

白人司機託尼原本處在社會下層靠體力謀生,愛耍小聰明,愛佔便宜,頭腦靈活,身體強壯,很典型的世俗形象,但這並不妨礙他也是一個愛家的人,明明看起來吊兒郎當浪蕩灑脫的人因為家人的存在不得不去賺錢,即使是幹一些自己並不喜歡的事,所以這才有了他和黑人鋼琴家雪利的交集,而他原本也是對黑人有所偏見,曾經扔掉自己家裡黑人用過的杯子。而博士雖然是擁有著財富和地位的偉大鋼琴家,身份高貴,涵養深厚,可以說是超脫世俗的理想形象,但還是逃脫不了別人對黑人的偏見和歧視。所以兩人從某些方面來說,勢均力敵,都對這個世界有著無可奈何的一面。

在旅行剛開始,兩個人就只是單純的僱傭和被僱關係,互相看不順眼,但一個因為涵養,一個因為利益,卻又不能做出什麼出格傷人的事,這樣的關係顯得微妙而有趣。第一場演出順利進行,託尼在窗外看博士的演奏看的津津有味,後來在給妻子的信中說道,他就是一個天才。在前往下一個演奏地途中,在播放一首黑人音樂時,託尼因發現博士不認識其歌手而大驚。黑人歌手似乎是一個稀有物種,而同為音樂家的博士卻不認識。而他們在雨夜被扣押,博士向肯尼迪的弟弟求救被放後,故事也進入了全片的高潮。當託尼吐槽博士太做作後,博士終於爆發下車,說出了他一直以來的憋屈:如果我不夠黑,不夠白,也不夠男人那你告訴我,我是誰!作為一個聰明人,託尼也馬上理解了博士說的話的含義,知道了博士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打破那種族差異,至此,我想託尼已經能夠從人性的角度去對待這位孤獨的鋼琴家,而不是以膚色人種。作為一個排除在白人和黑人外的第三人群,博士是孤獨的,但他卻還堅守著,孤獨的向前。就像託尼後來說出那句:孤獨的人最難邁出第一步。

在最後一站,邀請者因為黑人身份拒絕了博士進堂入餐的要求。而這裡託尼和博士的性格似乎因為那場對話發生了巨大轉變:託尼變得更在乎大局了,而博士卻開始爭取自己的利益。由於邀請者的堅持,博士也強硬的放棄了演奏,轉頭和託尼去了一個黑人酒吧。隨著女老闆的“挑釁”,博士的一曲爵士讓他找回了那種可能從未有過的做黑人的快樂。

故事結束時,本以為不想和託尼家人一起過聖誕的博士最後還是去了。一場旅行似乎讓兩個截然不同的人有了交集,甚至成了能夠互相理解的朋友。有時候,膚色只是表面的,偏見也是因為自己的無知,真正能夠改變人種歧視的,可能恰恰是人性的美好。

綠皮書觀後感集錦6篇 《讀完綠皮書,我感悟到了什麼?——觀後感精華彙總》 第2張

第2篇

?綠皮書》,作為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獎的獲獎作品,我滿懷期待的觀看了這部電影,它講述的是意裔美國人保鏢託尼被聘用為世界上優秀的黑人爵士鋼琴家唐開車。鋼琴家唐將從紐約到黑人種族歧視嚴重的南方舉辦巡迴演奏,倆人根據綠皮書指南進行的友誼之旅。

我原本以為它會是特別高深難懂且富含哲理的影片,看了後才發現並不是。全片以20世紀60年代美國的黑人歧視為背景,但沒有過於衝突激烈的矛盾表現,而是平白直敘的,還有點輕鬆幽默,更容易讓觀眾接受。影片中託尼最初在一家酒吧當保安,一個富商將對他最重要的帽子放在服務員那裡,託尼將帽子藏了起來,當富商找不到帽子而著急時,託尼又將帽子還給了富商,因此和他結為了朋友,託尼很擅長處理人際關係,或許唐就是看中他的能力。後來託尼在酒吧打了有背景的人而被開除,之後才給唐開車。唐十分高雅,非常有修養,兩人在旅途中相互學習,彼此都需要對方。

唐教會了託尼很多事情,例如託尼給妻子寫情書方面,不再記流水賬了,懂得如何浪漫的表達自己的情感。類似的例子還有,託尼發現地上有一塊綠色的漂亮石頭,隨手撿起來揣在兜裡,並沒有付錢,這被唐的朋友看到了,唐認為託尼的行為是偷竊,要求他去付錢,這讓託尼不能理解,在他看來,撿的並不算偷。最後託尼還是妥協了,付了錢。不過唐給託尼印象最深的是,不是所有麻煩都可以用拳頭解決,只有尊嚴才能讓你獲得別人的尊重。唐就像託尼的老師一樣,幫他慢慢改變自己的壞毛病。

託尼也幫助了唐很多,每當唐受到種族歧視時,他都願意站在唐這一方,幫助唐。在託尼的眼中唐是孤獨的,時常夜裡一個人喝著悶酒,他舉止得體,身著西裝,而他的同胞卻言語粗暴,衣衫襤褸,優秀的他使得自己格格不入,他有個哥哥,卻沒有主動聯絡,託尼希望他給他哥哥寫信,但他好像在等待他哥哥聯絡自己,託尼說“人之所以孤獨,是不敢勇敢地邁出第一步。”我很喜歡這句話,感覺自己沒什麼朋友,可能就是沒有勇氣邁出第一步,不過影片最後結尾唐本來拒絕託尼和自己去他家過聖誕夜,但他回到家中,卻發現只有自己孤獨一人,他勇敢邁出第一步,去了託尼的家。這也是託尼教會唐的一件事。

看完了這部電影,我學會了很多,這個世界始終都存在著歧視和偏見,當我們遇到時,不要用暴力去解決,只有尊嚴是必勝的,維護自己的尊嚴才是解決辦法。不要把自己封閉起來,要勇敢邁出那一步,你會收穫很多。我們也要多學習身邊人的優點,成為更好的自己。

第3篇

這是一個關於兩個男人的故事,是託尼和雪利的故事,是黑人和白人的故事,是關於靈魂的故事。1962年的紐約夜總會,歌舞昇平,是上流社會的紙醉金迷。託尼天生的“胡說藝術”讓他在此處如魚得水。

意外的失業和業界的好名聲,讓託尼在捉襟見肘的時候,被生活推了一把,推到了雪利這位黑人鋼琴家身邊,成為了他巡迴演出時的專職司機。

此後,一輛車,一本綠皮書,一個黑人和一個白人,開始了一段通往南方巡演的旅途,亦開啟了兩人人生新的篇章。一個是從不為生活設限,恣意而任性活著的白人混混;一個是內斂沉穩謹小慎微,恪守規則而活的黑人鋼琴家,膚色的分明和性格的強烈碰撞,讓這個故事從一開始就註定不平凡。

就像託尼第一次見到雪利彈奏鋼琴曲時,眼神裡的震驚。那個在舞臺上演奏鋼琴曲的人,彷彿閃著光,觸動了託尼的心,那一刻的他一定覺得雪利是這世間最棒的鋼琴家。認識一個人,從打從心底的欣賞開始。

兩人通過每日的朝夕相處和溝通下,託尼更加了解到雪利與常人不同的喜歡思考,追求平等的,高尚的靈魂,它不會因為深色的皮囊而失色。在這個過程中兩人拋去了世俗的種族歧視,形成了一次互相的救贖,給予了彼此間的平等和尊重。

那是最後一場演出,雪利在儲物間換好演出服,可當他要在餐廳用餐時,卻被服務生阻攔了,他們說這是舊俗是規則,不能讓黑人進來;託尼看見這一幕,想要來解決,卻被服務生的話觸怒了,就在他要動手的時候,雪利說,“我聽你的,你若要我演出,我就演出。”託尼搖了搖頭,放開了服務生,“我們走吧。”他們來到一家黑人俱樂部,託尼說,“今天,你守護住了自己的尊嚴。”在黑人俱樂部裡,雪利放下架子,融於音樂,放縱恣意,是心靈的釋然。在這個平凡又熱鬧的小酒吧裡,博士終於找回了原本屬於他的快樂—-做最真實的自己。他有非凡的才華,而且被他人所承認,無論是白人還是黑人。他對不公正的待遇不在隱忍,開始反抗,他渴望打破人們的種族歧視觀念,得到自己應有的尊重,他不再壓抑自己,從而真正找回了心靈上更多的快樂。

在回家的路上,當他們再次被警察攔下,以為又是一場麻煩,卻得到了一次善良的提醒;在託尼體力不支的時候,雪利親自開車將他帶回了家;到最後他接受邀請去託尼家過聖誕節,他們熱情擁抱……

從什麼時候開始,他們成為了朋友?從什麼時候開始,他放下刀叉用手吃炸雞?從什麼時候開始,他學會忍住情緒?從什麼時候開始,那個連黑人用過的杯子都要丟掉的人,在餐桌上喝止好友稱呼他們為黑鬼?從什麼時候開始,高高在上的他學會低頭,隱忍獨孤的他學會交流?

朋友是什麼?是我們打從心底裡欣賞彼此,在漫長的旅途中,讓彼此成為更好的自己。正如這部電影,兩人能夠有幸相遇,摘下原有的“有色眼鏡”看待彼此,打破當時的種族歧視的看法,真正的理解彼此。偉大的友情一定是靈魂的交融,他們能走進彼此心底深處,共同成長。

第4篇

趁著中午午休的空檔,和好友跑去影院看了今年奧斯卡最佳影片《綠皮書》(green book)。出了影院,似乎還沉浸在雪利博士的笑容當中,莫名還覺得他有點帥。這是一部黑人題材的電影,種族歧視便是它的標籤。前些年看《當幸福來敲門》看得我熱淚盈眶,《肖申克的救贖》裡面黑人瑞德的形象也是深入我心,所以對於看《綠皮書》我還是心懷期待的。

好在,不會太失望。雪利博士的出場,相當驚豔,託尼形容他是個酋長,金燦燦的服裝加上金燦燦的掛件,配上高大豪華的座椅,的確有著一城為王的風範。但他也僅是他自己音樂世界裡的統治者,在那個房間裡,他是王,一個孤單的王。出了房間,他是西裝革履、舉止優雅的紳士,是永不能改變膚色的黑人。一路向南,他所有得體的舉止、得體的語言、得體的穿著都是他讓人質疑的物件。

在路上的一個農場,所有跟他同膚色的人在烈日的炙烤下,用鋤頭翻著已經乾裂的土地,他們看著他,他看著他們,一場巨大的波瀾壯闊的內心戲碼已經上演。

在僅供黑人居住的旅館,跟他同膚色的人喊他幫忙,並被嘲笑穿著管家的制服;在小鎮上的一家高階服裝店,店主並不願意他的衣服賣給黑色膚色的人;在俱樂部,被人欺負捱揍已是他見慣不怪的場景;即便是在大雨滂沱的晚上,警察也可以呵斥他下車接受盤問;甚至是為人演出,卻不讓進廁所和餐廳......但是他依舊跟託尼說,你永遠不能以暴力取勝,只有保持尊嚴才能取勝。

在那場傾盆大雨中,雪利博士眼含熱淚喊出的那一句,我不夠黑,也不夠白,還不夠男人,那麼我是誰?這就像一句靈魂的拷問,直逼觀影者的心靈。對於他的遭遇,我們感同身受,但是真的也處於那種境遇,我們會做什麼呢?以沉默,以淚水,以同情,也或許都不是答案。

永遠都是在鋼琴表演後職業微笑的雪利博士,到後來發自內心的微笑,才發現,原來真誠,有著擊垮一切的力量。尤其是在橘鳥俱樂部,當只彈斯坦威鋼琴的雪利博士,走向了一架老式鋼琴,全民共舞,是音樂的力量,也是人性的溫暖,這或許是雪利博士自出生之後,最肆意飛揚的一次大笑吧。

再來看託尼。託尼有個幸福的家庭,但卻因為收入問題,不得不收起自己的有色眼鏡,給雪利博士開車。他心有城府卻又大開大合,他守住底線也經得起別人的託付,你看他教雪利博士吃炸雞,簡直就是kfc最好的廣告,雪利博士彷彿一個大家閨秀似的去撕咬雞腿、往窗戶外面丟雞骨頭的場景再現了兩個人的調皮可愛。託尼從一開始只為每週125美元幹活,到後來多番為他兩肋插刀,再到後來回家團圓和家人過聖誕節時的莫名安靜,都是友誼升溫的見證。影片中,除了託尼所表現出來的溫暖之外,回家過聖誕節的路上,警察提醒後車車胎癟了也是劇中一個溫暖的點。並不是所有的人,都帶著一樣的面具;也並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會像想象中那麼糟糕。

世界上,有太多的人害怕邁出第一步。而往往,邁出了第一步,就讓後面的路有了轉機。一部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影片,值得一看。

第5篇

?綠皮書》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關於黑人與白人友誼的故事,即使在今天這個時代,種族歧視仍然是有的,只是不如以前深,這對黑人們來說太不公平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這部電影?

在早春初現的一個下午,觀看了一部奧斯卡得獎的影片“綠皮書”。故事的背景是發發生在20世紀的紐約,一個主人公是剛剛失業還承擔養家責任的`白人託尼,他有一個漂亮、溫柔、大體和知性的一個妻子,還有一對活潑可愛的兒子。此時的他,不得不為了50美金的報酬而參加了一個吃熱狗的對賭比賽,26個熱狗的成績贏了這50美金,也給了妻子做丈夫的一份責任—下個月的房租有著著落。另一個主人公是音樂博士正準備找一個司機去南方巡演的黑人雪利。

一個應聘一個找工作,一拍即合,週薪酬125美金,時期2個月。巡演開始,影片的正文也隨著巡演的開始開始了。一輛開往南方的綠皮車載著2個人,車上有一本綠皮車,上面有此次巡演的城市,去時正是10月的金秋,約定的歸來時間是聖誕前夜。

此時的美國,種族歧視非常嚴重,各個州對黑人的歧視程度也不一樣,除各別州外,有些州的酒店不允許黑人酒店入住,有些州的餐廳不允許黑人酒店進餐,故事圍繞著種族歧視,圍繞著2個主人公觀念和文化的相互滲透而展開。

黑人藝術家博士雪利,初使溫文爾雅,衣服西裝革履,吃飯只用刀叉,從來沒有食用過肯德基的雞翅。隨著影片的程序,託尼處處扮演著雪利拯救者的著色,從酒吧處解救雪利2次,一次是酒吧老闆要把雪利扣留下來刷盤子,一次是雪利在酒吧點酒時露富,險些遭到搶劫,託尼救了他,託尼有一把槍隨身攜帶。

託尼要經常往家裡寄信,因為打電話太貴,寫信便宜,但初使託尼寫信時只是流水賬,雪利教會了託尼寫信,從流水賬到詩情畫意到真情流露,託尼的妻子很是享用,在親戚朋友面前讀丈夫的來信,成了可以引以自豪的事情。就這樣一路走來,兩人從陌生到熟悉,各自教給了對方做人的道理,共同面對各種各樣的種族歧視。雪利學會了徒手吃雞,而託尼學會了生活中的細節,不亂扔垃圾,注意小節。

在大雪肆虐的聖誕前夜的晚上,他們開著綠皮車載著綠皮書終於回到了紐約。此時,雪利在開車,託尼在車上睡覺。為了能讓託尼在約定時間回到妻兒身邊,沒有答應託尼住汽車旅館的要求而是替下開車疲憊到已睜不開雙眼的託尼,風雪兼程中回到紐約託尼的家中。

雪利巡演是為了錢嗎?不是,在紐約,一個沒有種族歧視的地方,拿著是巡演三倍的收入,出入高階場所,受人敬仰。而在巡演的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不確定的事情,那他為什麼要這麼做呢?

影片結束了,2個小時的時間,訴說了一段歷史往事,一段真情,一段美國曆史上與種族歧視鬥爭的革命史,雖然只是冰山一角。

第6篇

一個擁有雙博士學位黑人鋼琴家僱傭了一位粗鄙貧窮的白人做司機,去種族歧視很嚴重的美國南方巡演,於是一系列矛盾衝突就此展開。黑人鋼琴家唐。雪莉上層出身,教育良好,富有天才,拿了兩個博士學位,鋼琴演奏全國聞名。但這黝黑的面板帶給他與白人構成的上流社會的隔閡,又無法和普遍貧窮落後的黑人同胞相融合。於是他像困在一座城堡中的孤獨的國王,痛苦自知。託尼。李普,義大利裔美國人,生活拮据,吹牛鬼混,粗魯圓滑。但至少在種族觀念嚴重美國社會中,還不至於被歧視和侮辱。當雪莉開出優厚的條件徵集一名司機陪他去南方巡迴演出時,託尼放下了對有色人種的成見,爭取到了這份工作。

當兩人在一輛車上行駛,矛盾衝突就不可避免。雪莉看不慣託尼粗陋的行為習慣,託尼看不慣雪莉的膚色黑黑還要拿著上層社會的所謂教養和精緻。雪莉看不慣託尼抽菸,說大話,賭博,貪便宜等壞習慣。而託尼覺得你個黑人還裝什麼優雅。硬把炸雞塊塞到從下就用刀叉吃飯,講究形式和禮儀的雪莉手裡。而雪莉也慢慢接受了從前不屑一顧所謂下層社會的率真的粗鄙行為。

隨著兩人的磨合和相互理解,彼此慢慢接受了對方。但衝突和意外還是接踵而來。雪莉為白人上流社會追捧,但卻不被允許和白人住一個賓館,用一個廁所和試衣間,在同一個餐廳吃飯。酒吧的混混,公路上巡邏的警察也找雪莉的麻煩。放在當過夜總會領班的託尼那裡總能設法化解危難。雪莉用正直要求和教育託尼。當託尼在無人售貨亭揣了塊玉石放口袋時,雪莉嚴令託尼放回去;當託尼把飲料杯扔在公路上時,雪莉不容妥協地要求託尼把車倒回去,把杯子揀起來。通過一路陪伴,兩個男人培養出很深的友誼和感情。雪莉博士指導託尼寫給妻子的家書,使得接到信的妻子熱淚盈眶。

綠皮書是美國種族歧視問題還沒有完全解決的年代,給黑人司機的工具書,他標明瞭哪些旅館允許住黑人,哪些飯館可以接待黑人等。影片用綠皮書做名字頗有意義。

電影節奏流暢,情節步步遞進,戲劇的張力恰到好處,演員表演上乘,調子溫暖光明。最終獲得奧斯卡最佳電影,最佳男配角(阿里飾演的雪莉),和最佳原創劇本三項大獎。可惜的是維果飾演的玩世不恭,痞裡痞氣,粗魯冒失,實則內心善良男主角託尼沒有得獎。很佩服維果把這樣一個混跡於社會底層中年男人演地活靈活現。需要說的是,電影裡所有演員的表演都很優秀。

電影有個光明溫暖的結尾,作為老闆的雪莉開車把疲憊不堪的託尼送回家,剛好趕上家庭的聖誕聚餐,託尼開始變得文明精緻了不少。雪莉勇敢地堅持了自己,挑戰了種族歧視依然嚴重的南方社會。愛心,寬容,妥協和堅持原則,使得社會歧視有色人種的習慣勢力有所退卻。雪莉和託尼成為好朋友,並拜託了內心的孤獨。總之,這是一部暖心的電影,藝術上乘的電影,有教益和值得咀嚼回味的電影。奧斯卡獎的加持一點不過分,我給9。2分。(豆瓣8。9分)屬於絕對要看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