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鄉土中國讀書筆記3篇 《鄉土中國:尋找中國文化根基的探索》讀書筆記

《鄉土中國》是中國著名人類學家費孝通的代表作之一。這本書以深入的實地考察和嚴謹的學術分析,揭示了中國農村的生產、生活和社會結構等方面的實情,對於瞭解中國農村的歷史、文化和現狀有著重要的價值與意義。以下為筆者的讀書筆記。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鄉土中國讀書筆記3篇 《鄉土中國:尋找中國文化根基的探索》讀書筆記

第1篇

中國是傳統的農業大國,作為養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的“泥土”,不僅書寫了中華民族的浩瀚歷史,而且塑造了中國人的性格,可以說,“泥土”早已融入了中華民族的血液中。中國人到哪兒都喜歡種點東西,對土地的依賴使得人口流動並不激烈,以農業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態,遷移是變態。在鄉下,家庭是最基本的撫育社群,但是隻有一戶人家的小社群在農村確是不常見的。小農經營的農作模式,水利上合作和守衛安全上的必要性以及土地平等繼承原則下兄弟分別可以繼承祖上的遺產的現實狀況,使得中國大多數地方是居村而居。

中國的鄉土社會是一個“禮俗社會”,是“熟悉”的社會,鄉土社會在地方性限制下成了生於斯、死於斯的社會。在鄉土社會裡,幾乎一切都是熟悉的,人是熟悉的,鄉土社會的人際交往是“熟人”間的交往,思維模式和行為方式是熟悉的,鄉土社會的交際自有一套相互預設的“規矩”。事物是熟悉的,通過對自然萬物的觀察,鄉土社會裡的人掌握了一套經驗和處理事務的方法,無須高度理論化的指導。

鄉土社會長期以來的運作方式,在現代由陌生人組成的“法理社會”卻是無法應用的。在社會急速變遷中,鄉土社會中養成的生活方式和處事方法處處產生了流弊。

鄉下人在城裡人眼裡往往是“愚”的,可是鄉下人真的很愚麼。有人說,鄉下人連怎麼應付汽車都不知道,這不是愚麼。鄉下人沒見過城裡的世面,是知識問題,不是智力的問題。又有人說,鄉下人大多不識字,是“文盲”,這不是愚麼。智力是學習的能力,如果一個人沒有機會學習,不論他有沒有學習的能力還是學不到什麼的。實際上,城裡和鄉下由於生活環境不同,自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行為準則。鄉下孩子在教室裡認字認不過教授們的孩子,和教授們的孩子在田野裡捉螞蚱捉不過鄉下孩子,在意義上是一樣的,環境使然爾。文字在城裡是必不可少的交流工具,在鄉下卻似乎有點多餘了。因為文字所能傳的情、達的意是不完全的。語言只能在一個社群所有的相同經驗的一層上發生。群體愈大,包括的人所有的經驗愈繁雜,發生語言的一層共同基礎也必然愈有限,於是語言也愈趨於簡單化。在鄉土社會,不但文字是多餘的,連語言都並不是傳達情意的唯一意向特徵。

人之所以區別於其他動物,是在他富於學習的能力。動物缺乏將所學到的“知識”進行傳承的手段,而人類卻可以藉助一套“象徵體系”實現文化的傳承。所謂象徵體系,最重要的就是“詞”。所謂文化,其實是依賴象徵體系和個人的記憶而維護的社會共同經驗。“詞”可以將人類的經驗概念化,方便人的經驗積累和傳承。但是有詞卻不一定要文,詞可以是口頭上的,文卻需要是書面上的,能看到的。人記憶的發展程度,依據自己的需要而定。通過發展記憶,掌握前人累積的和自身學習到的經驗。

鄉土社會中,長期處於安定的發展狀態,所見所聞,皆再熟悉不過之事物,需要新經驗解決的新問題少之又少,因此,語言足以傳遞世代間的經驗了,無須用到文字。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鄉土中國讀書筆記3篇 《鄉土中國:尋找中國文化根基的探索》讀書筆記 第2張

第2篇

?鄉土中國》這本書是值得並且需要讀第二遍甚至第三遍的。我習慣讀一本書的時候先了解作者作這本書的年代和時代背景,我認為,無論什麼樣的作者,在寫書的時候,其背景對其影響一定是很重要的,這本書,是費孝通先生根據自己在抗日戰爭期間的研究成果發表在當時的期刊報紙上的小文章所綜合的,時代背景是處於極度艱難的抗戰時期。而也恰巧是研究之艱難,資訊流通之不便,也使得費孝通先生的研究結果具有很鮮明的個人特點和創新的視角。費孝通先生研究的物件是中國社會,他所著《鄉土中國》,估計中國已經沒有什麼時候能夠比起那個時代更鄉土的了。

?鄉土中國》一書還是比較全面的講述了中國鄉土社會的方方面面的。費孝通先生言之“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這一總結,加之後面的各項闡述,很具有總結性。不僅在那個年代,即便是現在,所謂的現代化已經得到一定發展了,我認為,中國社會鄉土性的烙印還是很深的,現在的內陸地帶,現在的農村,還是有很多保持著一貫的鄉土性。而中國人的很多性格也是鄉土性而造成的。

人制與法制,究竟哪種更適合?社會主要依靠道德還是依靠法律?想必很多人覺得該依靠法制,但是對於主要依靠道德還是依靠法律這一點上肯定會有很多爭辯。費孝通先生指出,中國的社會是一個“無訟”的社會。比之於西洋幾乎可以用訴訟解決所有問題,中國社會是很少想到用打官司的方式解決問題的。西洋遇事,可能很快想到訴訟,而中國人卻往往只會在其他所有辦法解決不了的情況下才會去打官司。因為,在西洋人看來,打官司是一種很好的解決方式,而為被告為原告也都很可以理解,成為被告的不一定會受到道德上的譴責。中國就不一樣了,即便是在現在,打官司的被告基本首先就會給人以壞形象的印象,很多時候都會受到很多譴責的,而原告也不一定好運,人們也可能會說“破大點事就打官司,難道沒有別的解決方式了嗎?”。

中國司法制度的推行不力,不僅僅是因為腐敗和權錢當政的原因,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與已經保持了幾千年的鄉土“禮治秩序”的衝突的。譬如說,妻子與外人通姦被丈夫發現,丈夫動手打了姦夫,最後法律判過來,無法給姦夫和妻子以任何處罰,卻可以拘留甚至刑罰於丈夫,但是以所有人的道德和“禮治秩序”的處理方式,丈夫打人是無可厚非的,妻子和姦夫會受到懲罰和譴責,丈夫卻沒事,兩種方式結果截然相反。作為旁觀者,你是如何看的呢?群眾的看法和抉擇就會直接決定最後選擇的社會秩序的方式,所以法制的推行阻力重重,社會原因是佔很大比重的。

第3篇

?鄉土中國》是費孝通先生於上世紀40年代創作的一本介紹中國基層——農村的一本書。距離現在已近80年,我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有些問題已經不復存在。但以先生獨到的見解去看當時的農村,還是頗具新鮮感的。

開篇先生首先為大多數人認為農村人存在的“土”和“愚”進行了反駁。“土”不應該是貶義詞,中國的基層是鄉土性的,是由於中國幾千年來都是農業大國,鄉下人離不開泥土,土地孕育了世世代代的人,是鄉下人的命根,所以沾染土氣是難免的。“愚”也是由於所處環境的不同導致。鄉下人見車慌了手腳,不知所措,成里人認為他“愚”,城裡人對於農耕知識不懂裝懂,鄉下人也可以認為他“愚”,文字難以傳入鄉下是環境所致,農村圈子小,是熟悉的人之間的交流。一個動作,一個神情,一句話就可以將想表達的表達的清清楚楚,文字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但是城市是陌生人與陌生人組成的圈,不能用鄉土社會的習俗應付。於是,“土”成了罵人的詞彙,“鄉”也不再是衣錦榮歸的去處。

先生還解釋中國社會結構是差序結構,就如一個石頭丟入水中,掀起一層層漣漪,以己為中心,人脈由權利和財富的大小一圈圈排列出去,遠處的波紋淺,關係也薄。但漣漪的範圍大,到哪都想找點關係。所以說中國人是“私”的,缺少西方人的團結意識。先生見解獨到,比喻生動,一針見血的指出了我國社會存在了多年的問題。

書中還提到了很多當時中國鄉村存在的問題,如男女有別,長老秩序,禮治秩序等,我就不一一贅述了,大家有興趣可以自己去了解,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其實書中的大多數提出的問題如今都不復存在,但書中許多描述如今又可以引出不同的感受。先生在書中提到自己出國留學時奶媽給他包了一包鄉土,水土不服時可以給飯菜裡放些。讓我想到表妹出國時帶了一盆花,我嫌麻煩,花在哪都可以買。她告訴我“重要的不是花,是這盆土,走到哪看到這一盆土,都會覺得心安。”這大概就是如今鄉土的魅力吧,鄉土還是那孕育生命的鄉土,中國不再是那個風雨飄搖的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