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千與千尋》觀後感6篇 “千與千尋”:探索內心的成長之旅

《千與千尋》是一部由宮崎駿執導的動漫電影,深受全球觀眾的喜愛。其獨特的畫風和富有哲理的故事內容,讓人們在觀影的同時深刻感受到對人性和愛的探討。本篇文章將以觀後感的形式,分享對這部電影的感悟。

《千與千尋》觀後感6篇 “千與千尋”:探索內心的成長之旅

第1篇

?千與千尋》以現代日本都市為舞臺,也是宮崎駿打破以往綠地藍天構造虛幻世界的故事背景。有人說此舉是宮崎駿再用日本元素讓他的動畫得到很好的迴歸,但筆者更認同另一種說法,宮崎駿在用東方的神怪故事,講述全世界都聽的懂的主題,這種結合又何嘗不是宮崎駿心目中那個理想的夢幻王國。

其實追溯宮崎駿以往的動畫電影,我們不難發現,他一直在嘗試東西方文化的融合,是從人物形象設計上,更是從電影主題上。《天空之城》有《格列夫遊記》的影子,《魔女宅急便》中歐洲建築的浪漫風味,《紅豬》中男主角一言一行彰顯的西方紳士的味道,到了《千與千尋》,帶有日本古代樣貌的湯婆婆洗浴中**,還有隻有東方神話中才有的“龍”的形象,都是在視覺上直接的向觀眾傳達影片的背景。可是,為什麼這樣一部連外包裝都是東方的動畫卻受到了全世界人的追捧,甚至拿下了20xx年奧斯卡最佳長篇動畫。如果想要解答這個問題,我們仍舊是要回到開始的那段話“宮崎駿在用東方的神怪故事,講述全世界都聽的懂的主題。”而這個主題便是成長。

“這是一個沒有武器和超能力打鬥的冒險故事”,宮崎駿曾在採訪中這樣回答,“它描述的不是正義和邪惡的鬥爭,而是在善惡交錯的社會裡如何生存。”一個名叫千尋的女孩為了拯救爸媽,誤闖了神靈地界,為了生存不得不在澡堂工作,最終經歷了修行完成了願望,和爸媽一起回到了人類的世界。值得一提的是與以往的宮崎駿標配女主角不同,千尋長得不漂亮,性格懶散,沒有魔力,不會飛行……不知比《風之谷》中的娜烏西卡差了多少倍。可就是這樣一個毫無特色的小女孩,或許宮崎駿在創作之初,就是為了讓“成長”這一主題更容易顯現。

筆者認為,導演在“人性”刻畫上,《千與千尋》延續原有的宮崎駿風格並且在基礎上升華了“揭露了惡,更展示了美”,這或許也是宮崎駿理想世界所認可、堅持的,沒有十惡不赦的壞人,最終都會被感化成善良。就像片中的無臉男,他的貪慾縱使他沉迷洗浴中**的食物,甚至認為錢可以買到一切。不過在面對千尋時,他那陰森的外表下,像是討好般溫柔的、孩子氣的對千尋說“我的金子,只給小千。”如果你還只是將動畫片侷限在為了給孩子消遣看的認知裡,那麼宮崎駿的絕大多數作品採用的模式早已突破了單線的敘事,無臉男便是《千與千尋》的另一條線索。無臉男之於千尋,就像是《哈爾的移動城堡》裡稻草人之於蘇菲。按照今天人的角度,無臉男有萬般的不好,也會對女主角溫柔體貼。這樣隱晦又浪漫的愛情,在白龍琥珀川和小千的故事外,又給本片注入了美好的因素,當然縱觀全片,會發現洗浴中**的人即使開始對小千很壞,但最後仍舊幫著小千找到了爸媽,大boss湯婆婆利慾薰心,但她也只是憎恨好吃懶惰的行為,對寶寶更是呵護有加。就是這樣一部沒有十惡不赦壞人的影片中,色調溫和,藍天白雲的元素並未像《幽靈公主》那樣消失不見,又或者,宮崎駿因為太想也只是想講述一個關於成長的故事,而沒有加入戰爭、批判的意識,使得這部影片從始至終充滿了溫馨和浪漫。

可以看出,《千與千尋》的成功,在於他故事的受眾不分年齡不分國界,同樣,這個沒有極惡的世界令觀眾動容,這是宮崎駿最理想化的世界,也是最夢幻的王國。他不像《幽靈公主》那樣極端,又在故事情節與節奏上勝過《天空之城》《紅豬》等作品,即使後來宮崎駿帶領吉卜力又創作了《哈爾的移動城堡》《懸崖上的金魚姬》……但筆者還是認為,《千與千尋》離這位動畫大師心中的祕密花園最近,也許他不是在主題上最深刻的,也許他不是宮崎駿最想對這個時代所表達的。吉力卜的製作人鈴木敏夫曾說過“要為孩子們創作怎麼樣的動畫?”或許,《千與千尋》的存在就是最好的解答,他集合神話、魔幻、浪漫等因素,告訴每一位觀眾如何伴隨著愛成長。

《千與千尋》觀後感6篇 “千與千尋”:探索內心的成長之旅 第2張

第2篇

生自安安,死亦碌碌,在人類的旁邊永遠是無解的未知世界。你不可能憑藉人類那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就可以。你是否想過,你踏過的草地,你採摘的鮮花,你遭遇的風雪——誰明白它們的本相?

“千與千尋”這個動漫講得就是現實世界與虛擬世界的區別。千尋,一個看似的弱不禁風的小女孩,卻是整片的線索。這個隧道的另一邊有著與人類世界千差萬別的幻境,所有不可能發生的事都在這個幻境中描繪的形形色色,這個幻境,和人類現實世界比鄰而居,但人類那貪婪的嘴臉是永遠不能捕捉到他的存在的。而迷路的少女千尋,恰恰在無意間掉入了被封為人類禁地的無底洞。

千尋的父母親是普通的城裡人,但他們卻有著貪婪的心。生活對她們來講就是拘束。只有讓別人適應他們,卻不能學會自己適應別人。千尋爸爸喜歡開快車,對別人的驚恐表情置之不理;千尋媽媽喜歡自己欣賞美麗風景,所以千尋不可以抓緊媽媽的手。千尋不願穿過這陰森的隧道,就朝媽媽喊,她不願過去,而爸媽卻漠然置之,這就是爸媽的態度?在鬼氣森森的大街上,爸媽因為貪吃,而使自己倆變成了豬,千尋為了明哲保身,為了救出父母,只得被迫快點懂事,快點工作。這無非是想說一個人如果不自己學會動手幹活,養家餬口,而一味貪婪,不經別人允許擅自動人家的東西,那麼他無疑就跟豬一樣。在這個虛擬的幻境中,在這件事情的背後,隱含著一貫的答案:成年人因為自己的貪婪,註定會被社會淘汰,孩子們能夠依靠的不是父母不是任何人,而是自己。

在這個地方,最大的聖旨就是不工作你就會成為豬。這不正是我們現實世界的赤裸裸的寫照嗎?變成豬的意思就是可以輕鬆地活下去,但是註定會任人擺佈。追求輕鬆的人比比皆是,他們要抄近路,他們想提前預支薪水,他們想提前享受生活,那麼他們的結局就是,像豬一樣令人唾棄,噁心。因為他們從來不知道,沒有汗水的夢想,沒有付出心血而得來的東西,那麼此時的生活就不再是有意義的生活了。千尋聽了朋友白龍的話,前來尋找這個帶給他一線希望的鍋爐爺爺。但鍋爐爺爺卻置若惘然,認為如此弱小的人類怎麼可能可以幹活?鍋爐房中沒有人理會她,一個勁兒幹自己的活。當她終於把煤炭送進鍋爐時,那些小小的搬煤工竟集體罷工,表示不滿。因為那些小小的搬煤工知道,這個人類搶了他們的工作,讓他們無法在這個世界存活。但,千尋的善良,堅持與勤奮最終仍舊打動了心腸好的鍋爐爺爺。終於,她找到活了,卻被小玲姐姐訓斥:“鍋爐爺爺那麼照顧你,就不會說聲謝謝嗎?”確實,別人如此照顧你,你說聲謝謝到底費了你多少功夫?在別人的咒罵中,小小的千尋學會了低頭說聲謝謝,學會了現實世界中多數人不會的禮貌。因為,在現實世界中,禮貌這個詞彙即將不復存在。

當無臉男孤零零的站在滂沱大雨中,千尋為他留了一扇門。千尋比別人厲害的也許就是待人處事盡心盡力。當河神被澡堂裡的人認為是骯髒的腐爛大人時,所有人逃得沒蹤沒影。別人聞到惡臭就躲的遠遠的,千尋卻強忍著站在河神的旁邊,從河神手裡接錢。當然,錢與臭燻燻的泥漿一起滑到了手上。為了給河神洗乾淨,千尋在髒兮兮的泥漿中艱難地挪動雙腿,河神嘴裡的臭氣迎面撲來,她還是堅持拉下了繩索。自己還迷迷糊糊地摔進了盆中。無意中,發現河神身上有一根刺,千尋又探頭進去講繩子繫牢。在全體人員的努力下,終於拔出了刺。帶動出來的,自然就是人類扔的垃圾廢舊品了。河神只是被我們這些不懂無知的人類汙染成了這般模樣。原本明淨的河神被人類汙染成了腐爛大人,也只有我們這個現實人類世界幹得出來。

動漫童話亦是如此,在千與千尋的結尾,是否讓人悵然若失?然而,這就是童話故事。童話的結局就是朦朧感,即使沒有播出白龍最後是否回到了原本屬於他的世界,我們仍舊會希望,白龍能回到他心中所屬的那個世界。

第3篇

今天上課看了一部電影《千與千尋》。因為我不是宮崎駿,所以我不知道宮崎駿當時創作這部電影時的想法是什麼,他到底要帶給我們什麼。如果以成長為主題的話,這部電影就像是孩子世界的一個縮影,而千尋就是孩子的代表。它包括了兩個世界:現實世界和靈異世界。正是這樣,它讓我們看到了現實世界中存在著許多不好的方面:人類的貪婪,冷漠,麻木等等,而千尋就是這些現象的反面例子,她時刻提醒了人類正逐漸消失的一些東西:善良,純真,勇氣,和諧,等等。當千尋與她父母進入了另一個不屬於現實的世界,一個人類在那是不受歡迎,讓神靈們感覺到人類是臭的世界時,成長的旅途開始了。

人類在現實世界中的壓力,使他們原有的純真、善良漸漸忘掉了。當千尋父母他們發現有很多好吃的食物時,就大吃大喝起來,完全不顧千尋的感受,最終變成了肥豬。當千尋說吃別人東西會被罵的,她父母就說有信用卡,吃完再付錢也可以。我們小時候,媽媽也會經常教我們不可以隨便拿別人的東西,這是很不禮貌的。現在我們記住了,而大人們卻忘記了……

當父母變成豬時,千尋只能靠自己,一個人去探索一個未知的世界。還要救出她父母,回到現實世界中。幸運的是,她得到了白龍的幫助,而她也的確需要別人的幫助,她也要像自己的朋友白龍一樣,熱心幫助別人。白龍幫助她找回了自己的名字,她從此知道,找回自我是一件多麼好的事。所以她也要幫白龍找回名字,救他於危難之中。她學會了信任和幫助,於是當她看到無臉人孤零零地站在雨中,千尋為他留了一扇門。

千尋要留在這個地方,不被變成豬,就必須要工作。於是她要找到湯婆婆,請求湯婆婆給她工作。但湯婆婆大罵:“你又任性,又愛哭,又笨,這麼沒用,到底能幹什麼?”千尋以前的確是這樣,但她知道自己一定要活下來,活下來才有機會救自己的父母。所以才忍住所有的恐懼,一滴淚也不掉,只是一再懇求:“我想在這裡工作”,這就是憑心中信念,在看不到希望的黑暗中狂奔。在我們的世界上,那些有能力,有想法,有夢想的年輕人,最缺的就是這種堅持。他們工作一不順利就想跳槽,可跳到哪裡都是一樣沒有機會。那些中層的領導不能容忍新人的能力超過自己,年輕人都不敢為了夢想堅持到底。他們敢辭職,卻不敢越級上告,不敢把整個公司鬧的滿城風雨。千尋這個小孩,卻一直堅持著,最終得到了工作的機會。

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能要,只有自己勤勞所得的東西才會用的心安理得。當無臉男給千尋金子時,千尋沒有要,因為她不需要,不貪財,那不是屬於她的東西,而那個青蛙就是因為貪財被無臉男給吞掉。無臉男,他迷失在慾望之都裡,找不到自我。他變金子,就是因為人們喜歡金子。在現實社會中,太多的人趨炎附勢,享樂主義,拜金主義者。在小孩的成長過程中,我們影教會他們不要學拜金主義,要找到自己真正的價值。

還有很多細節都沒有說,其實我覺得電影的每一個畫面都包含了一定的意義,關鍵在於你怎麼解讀它。總的來說,宮崎駿的這部作品,就像是一個電車旅程。千尋坐上了這趟列車,經受了一系列的磨難比以前成長了。在必須經歷的磨難中,千學會了忍耐(毫無怨言地做著湯婆婆安排的苦工);學會了尊敬(幫骯髒的羅神洗去身上汙垢);善待常人(讓無根漂泊的蒙面人有一個躲避風雨的所在);要有誠實的品德(幫白先生歸還了他偷來的寶物);找到屬於自己的愛(為白先生找回失落已久的名字);實現自己的諾言(讓父母重新變成人)……

我們的心靈也隨著她經歷了一次成長,時間一去不復返,人總是在不知不覺中成長,我們不可能回到以前的狀況。我們只能不停地向前邁進,以更好的姿態面對未來。

千尋在這個場景中成長與洗練,不僅是對人身體的洗禮,更重要的是對人類靈魂的洗禮。其實,我覺得我們在生活中也要做一個勇敢,率真,認真,善良的千尋,同學們讓我們共同努力,其實每個人都有千尋優秀的影子。

第4篇

對於一個大三的學生來說,如果與別人談起來宮崎駿,你卻一無所知,他的動漫作品你一部都沒有看過,你將會遭到在場人的鄙視。的確,我就是那個遭到鄙視的人。於是,在這個星期六,我有幸的欣賞到了宮崎駿的作品——千與千尋。

這部作品一直是一部廣為人知的動漫電影,是這位動畫巨匠勇奪奧斯卡的傑作。自從上映後就一直廣受好評。看完後,內心湧起對宮崎駿先生的景仰之情,僅憑漫畫中的幾個人物就惟妙惟肖的表達出了那種光怪陸離的社會。

千與千尋看似是一個小女孩在救自己父母的童話,但是裡面卻是蘊含了非常多的東西,古老的隧道、奇怪的石雕、會說話的房子,這些物象只不過是為了揭示主旨所做的環境渲染。湯婆婆、白龍,人物形象是為了揭示社會現象所特定的。一切都是那麼的值得品味。看了很多次,都有不一樣的感悟。

影片一開始便是小女孩迫於現實的無奈跟熟悉的同學朋友、老師分別,去一個個陌生的地方。沿途的風景雖然很美,但是由於爸爸的過於自信,在一個岔路迷路了,故事也隨之開始。

後面的歷險也接踵而至……他們來到了一個小鎮,沒有人,但是有香噴噴的食物,由於父母的貪婪,沒有經過別人的允許就偷吃了食物,小千沒有阻止住父母的行為,一個人在外面遊玩,待小千回來後,一切都變得面目全非,父母因為觸犯了條例而變成了豬,快到天黑的時候,被一個叫白龍的少年救了出來,在逃跑的時候顯示出了人類的弱小。

無奈的小千只好找到了主管這裡的湯婆婆,尋求一份工作,在這個過程之中,也有許多人與千尋為難:湯婆婆的恐嚇、湯屋管事不給她洗浴的牌子。尤其是管事與千尋在周旋的時候,對千尋聲色俱厲,轉臉之間對顧客和顏悅色,在我們的社會也有這樣諂媚、表裡不一型別的人,鮮明的反映出社會的醜相所在。

電影中的無臉男在暗中積極的幫助小千,但是自從來到了湯屋之後,他被周圍的環境渲染了,正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無臉男也變的邪惡、貪婪,揭示了社會中一些人也是這樣被周圍環境影響而變得邪惡、貪婪的事實。當無臉男給青蛙們撒金子的時候,人們一哄而上,甘願做牛做馬,為了金錢盡顯醜惡嘴臉,將社會的拜金氣息顯現的淋漓盡致。

河神拖著邋遢、腐臭的身軀來洗澡,湯婆婆看到後,以為是腐爛神,於是把最髒的沒有打掃完的浴池給河神用,並且帶有一種嫌棄的神態。反映出了社會之中,以貌取人,以權勢地位看人的醜陋嘴臉。而在清洗河神的過程中,有電視機、自行車等被清洗出來,反映出了社會的環境汙染,表達了作者對保護環境的強烈要求,作者的環保意識依舊長青。

千尋從一個稚氣未脫、未脫離父母呵護的小女孩變成了一個真誠、勤奮、純真的女孩子。千尋憑著堅定的求生慾望和營救父母的決心。尤其是面對金錢的時候,從不貪得無厭。這些都贏得了大家的肯定,解決了一個又一個難題,使她贏得了真正的友情和朋友的幫助。湯婆婆將他的父母放走了。我想這就是作者所要通過小千這個人物所告訴我們的。

電影中有一句話:“名字一旦被奪走了,再也無法找到回家的路了”,它警醒我們不能忘本,忘本就會失去自我。

宮崎駿在漫畫之中的畫風非常的美,至今那段千尋坐電車的場景依然浮現在我的腦海裡,天與海分不清的界限,夕陽在海面上暖紅色的倒影,列車安靜的在海面上行駛,經過一個個小站,從白天到黑夜,路途似乎沒有盡頭。

宮崎駿的《千與千尋》並沒有巨集大和感人的場面,他所描繪的都是平實的畫面,主人公平沒有拯救世界的偉大壯舉也沒有為國家報仇的巨集偉目的。主人公只需要做的就是在一個神祕的世界中救出自己的父母並且活下去。於是主人公的“有限、簡單”的經歷反而給讀者一個真實、充滿餘味的幻想空間並且將社會的種種的醜惡淋漓盡致的顯現出來,告誡讀者要善良純真、真誠,才能得到大家的尊重和支援。要堅持心中的理想不為外界所動搖,不為金錢丟失自我,這樣一定會成功。

第5篇

就是《千與千尋》這部電影中的那個無麵人。他是一個帶著白色面具,身體是半透明黑色的幽靈。乍一看,幾乎所有人都會認為這是反面角色。畢竟人類還沒有達到“人不可貌相”的境界。實際上,這個判斷是錯誤的。(改為:然而,事實並非如此。畢竟,我們絕大多數還沒有達到“人不可貌相”的境界。)

他是一個憨憨的,身材高大的,背有點駝的幽靈。我曾多次想象他的背是否是被生活的重擔(改為:長年累月的孤獨)壓彎的,因為他是一個被人忽視的幽靈,在別人眼裡原本就半透明的他成了透明的空氣。他讓我想起社會底層的人。(改為:他讓我想起那些不被關注,不被理解,沒有愛的青春。另,此句轉承上下文,意味深長,應單獨成段,以突出其作用。)

無麵人不如男主角白龍長得帥(改為:風神俊逸),畢竟他不是這場電影的主角。一個連臉都沒有的幽靈怎麼能與高貴的白龍相比呢?但我就是喜歡無麵人。(改為:但我依舊傾心於無麵人)那淡淡的、若有若無的黑色總飄蕩在我的心裡,像絲綢,那麼細滑,好像碰到了,又好像沒有。(這個比喻真貼切)

無麵人第一次見到千尋是在橋上,千尋從他身邊擦肩而過註定了他們只是彼此生命中的過客。他看見千尋時,淡漠的臉上綻開了一朵令人不易察覺的花,似滴水觸泉般(用滴水觸泉來形容那個不易察覺的微笑,真難為作者想到可這麼好的比喻。),觸發了他久違的笑顏。他是一個神祕的幽靈。(改為寂寞的幽靈。既然是“久違了的`笑臉”,那無麵人該是等待了許多年吧。所以與其說他是神祕的,不如說是寂寞來得更妥帖些。)

他希望與千尋做朋友,但又不善辭令(改為:不善言辭。)他只會傻傻地站在雨裡,等待千尋發現自己。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他獲得了千尋的友誼。(此句最好單獨成段,關於無麵人如何獲得千尋的友誼並非作者想講述的重點,於是只一筆帶過,但其中定有諸多故事,因此,單句獨立成段能表示其“壓縮”之意。寫文章有些細節要“密不透風”,有些情節則要“疏可走馬”,此處就需要“疏可走馬”的簡筆。)千尋為在雨中的他開了一扇門,他幫助千尋拿到澡堂的令牌、他們一起坐在火車上前往錢婆婆的家裡……這一切,讓他小小的心中充滿了溫暖。他是一個善良的幽靈。

他縮著頭告訴千尋他很寂寞,很寂寞;他會滿懷殷勤地給千尋端上一道沒動過的菜,並說:“你吃,這很好吃。”;他會滿心歡喜地捧上一堆金子,說:“我的金子,只給你。”(宛若嬰孩般直接的言語,極簡單卻極有力。好!)他是在報答千尋對他的好吧。但千尋要的不是這些,那句“我要的你絕對拿不出來”讓無面男純真無邪的笑頃刻間成了被澆滅的柴堆(改為火堆),無力的冒著煙,留給人一絲神傷和迷茫。(改為:留給觀眾的,是一個神傷與寂寥的背影。)他是一個知恩圖報但孤獨的幽靈。

在千尋的幫助下他終於找到了歸宿,他(去掉)成了錢婆婆的助手。他用他的真誠感動了千尋,以至於最後找到了自己的價值(改為:而最終,也找到了自己的價值)。在告別中,儘管他捨不得千尋,但他依然表現出了“君子坦蕩蕩”的風範。告別中,他沒有說一句話,但一切言語皆在這無言中。(改為:告別時,他沒有說一句話——儘管捨不得。“送君者皆自厓而返,君自此遠矣。”是這般的空寥惘然。)

我喜歡無臉人這個角色,也喜歡《千與千尋》這部電影。《千與千尋》告訴了我很多道理,比如具有無臉人這樣的精神品質……(改為:對《千與千尋》的喜歡一如既往,也依舊會時常想起那個無臉人——那個站在橋邊笑意淺淡的他,那個半透明的孤獨的他,那個和千尋坐在火車裡滿心喜悅的他——車窗外的陽光靜靜得落了進來。)

第6篇

?千與千尋》是一部非常耐人尋味的動畫電影,每一次看我都有不同的感受,慢慢讀懂其不同層次的意義。影片主要講的是一個名叫千尋的小女孩,原本是任性、愛撒嬌、膽小,在一次搬家的途中,千尋一家不小心闖入了一個叫神隱的地方,千尋的父母抵不住食物的誘惑,大快朵頤,最終變成了兩頭豬,千尋無奈發現已經回不去了。後來,在白龍等人的幫助下,千尋順利地在湯婆婆的湯屋裡工作,在幾經波折後,終於千尋和自己的父母回到了人類世界。這個為尋找自由和解救父母的冒險過程,也使千尋從一個普通小姑娘慢慢變得成熟,學會了堅強,學會了忍耐。

首先,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影片的美感——畫面與背景音樂天衣無縫的配合。影片開始就是千尋悶悶不樂地抱著同學送她離別的花,隨著車子進入蕭瑟的森林和隱祕的小道,透露出一種神祕的美感,也奠定了整部影片的基調——神祕,體現在千尋在另一個世界的際遇和未來是未知的。宮崎駿構造的美感並不止淺層地從銀幕傳遞,而是喚起觀眾的內心感受,這種心靈呼應才是最富美感的。如影片中的兩個情景,第一個是千尋在高樓上俯瞰周圍,發現都是海,這種孤立的包圍的感覺許多人都有體會,遙遠的世界都無法探索,只能遙遙地望望,“人被拋入這個世界”的體會很深;而第二個則是千尋坐火車的那段,窗外的風景一閃而去,讓人想到人生不就是像坐火車的一趟旅行嗎?世界如此美好,但人們只直奔自己的目標卻對沿途的風景匆匆一瞥,沿途的站點就像我們人生不同階段遇到的人,只匆匆一聚便又要踏上征途,這不禁讓人反思,我們所追求的人生的意義到底是什麼呢?當然,這兩段情節不同人會有不同的理解。但無可否認的是,這無聲的、引人深思的畫面,配上輕柔略帶悲傷的背景音樂,喚起人們許多潛意識的東西,給人留下了無限的想象空間,我想,這樣構造的美感是最高層次的,也是無可替代的。

其次,讓我最欣賞的是宮崎駿把社會的縮影滲透在動畫片中,影片中有許多耐人尋味的情節和話語,表達著宮崎駿對人生的理解和悟出的哲理。千尋跨進的另一個世界,其實就像是人們跨進了現實社會。剛開始白龍就告訴千尋,千萬要記住自己的名字,忘了名字就回不去了。這看似簡單的一句話,其實在告訴我們不要忘記初衷、不要改變自己的原則,也許我們在複雜的社會會遇到很多誘惑,但是不要失去自我,偏離正軌,忘記當時鼓勵自己出發的理想,成為自己曾經所厭惡的那種人。

我印象最深的一個情節是,骯髒的河神到澡堂洗澡。它的到來嚇走了所有人,滿身的垃圾組成它龐大的身軀,它浸泡過的汙水幾乎淹沒了澡堂,這也是影片頗為大氣的場面。當所有人都逃走了不願服務河神這位客人,只有善良的千尋不嫌它骯髒為它服務,後來還得到河神的幫助,是千尋用善良淨化了它。這不難看出,宮崎駿想傳遞環保的啟示。河神為什麼會那麼髒掛著滿身垃圾,都是人類對河水的汙染、對自然的破壞,人類自己種下的惡果最終還是要自己承擔。千尋的善良淨化了它,說明人類只要真心愛護自然,人與自然還是能和諧相處的。這個看似平常的情節,卻不禁讓人反思,工業革命後人們不惜犧牲破壞環境的代價去發展經濟、追求所謂更好的生活,這真的值得嗎?

我看完這部影片,並不是像看其它動畫片一樣簡單知道它講的是什麼故事就算了,它也並不是像迪斯尼的動畫那麼花哨、那麼大氣磅礴,卻反而讓人有種意猶未盡、有些東西沒想明白的感覺,這的確是部十分值得琢磨的影片。我不僅被它畫面與音樂的完美的結合呈現出來的華麗的美感所吸引,還被它滲透其中的人文關懷和社會關懷所折服。我想,一部真正的動畫或電影,最打動人的莫過於此。這個電影蘊藏的人生意蘊實在太多,教會我們的也實在是太多。這不僅僅是是一部動畫電影,更是一部人生的哲理,相信不同的人在不同的階段看都會有不同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