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旺達觀後感3篇 《異界諜影:旺達觀後感》

《旺達觀後感》是一部令人陶醉的電視劇,講述了一位年輕女孩旺達意外獲得了超能力的故事。她的能力引發了一系列的事件與衝突,同時也帶給了她力量與成長。這部劇以其扣人心絃的劇情、細膩的情感描寫和出色的演技,成為了熱議的話題。通過觀看《旺達觀後感》,觀眾將會被深深吸引並感受到強烈的觸動。

旺達觀後感3篇 《異界諜影:旺達觀後感》

第1篇

對於非洲的歷史,我瞭解的不多,只明白它以往是許多歐洲國家的殖民地。即便是此刻對非洲的瞭解也還是很少。一向也以為,僅有在中國才發生過大屠殺,從未想過,在世界的另一個角落也曾發生過這樣慘絕人寰的事。而這些事還發生在近十年裡。

1994年的盧安達是動盪的。比利時的軍隊撤離,西圖族和胡圖族的政權交替,盧安達沒有安寧可言。由於長期的壓迫,剛接到政權的胡圖族開始了瘋狂的報復。他們在盧安達製造了一次又一次殘忍的屠殺,越來越多的西圖族人被殺害。城市裡,死亡的氣息越來越重。西方世界遺棄了盧安達,因為這對他們沒有任何好處。而留在盧安達的人們,只能依靠自我的力量。

而在這些力量中,有個中流砥柱,我想能夠這麼說,他就是保羅。他是胡圖族人,原本他能夠安穩地過他的生活,但他的妻子是西圖族,他的很多鄰居是西圖族。開始他只是單純地想要保護自我的家人,但形勢的發展讓他意識到,他應當用自我的力量拯救更多的人。是的,他做到了,他利用自我的力量,拯救了飯店裡的一千多名西圖族人和胡圖族難民,他賦予了一千多人重生的機會!我想,我應當向他致敬,他是偉大的人兒!

不禁想到了《辛德勒的名單》,也是同樣題材的電影,同樣是偉大的人,同樣值得歌頌!

在《盧安達飯店》中,有一幕估計任何人看了都會感到震驚!保羅和他的手下開著車在黑暗中前行,道路顛簸不已。明白清晨的薄霧慢慢散開,路面才漸漸被看清。原先,路面上,屍體橫亙,有老人,孩子,有男人,女人!這一刻,誰都無法鎮靜,誰都無法相信眼前是事實,是真相,在這一刻誰都願意是眼睛出了問題!殘忍的人吶!本是同根,相煎何急!

盧安達,1994年的盧安達,冤死的亡魂瀰漫在城市的上空,遲遲不願散去。

我想,影片不是單純地只歌頌保羅吧!在讚美保羅的同時,影片也在諷刺,諷刺那些一向標榜著人道和人權的西方國家,為什麼在盧安達人民最需要你們的時候,你們卻無情地拋棄了他們?當孤兒無辜的眼神盯著你們時,為什麼沒有人願意帶他們走?當你們看到慘絕人寰的屠殺時,為什麼只是感慨,然後繼續享受你們美妙的晚餐?看吧,你們都在打自我的耳光!

保羅,你是好樣的!你保全的並不只是一千多個生命,你更保全了整個民族繼續生存下去的期望,你保全的,是整個盧安達!

雖然沒有血腥的場面,但是通過影片我們仍能感覺的其中蘊含的打動心扉的東西。一百萬人在這場種族動亂中被屠殺,其中不乏眾多的婦女和兒童。他們被殺,只是因為一方不想讓對方有下一代。冷酷,血腥,泯滅良心……突然發覺很難找到合適的字眼去形容那些殺人者的行為,只是覺得那一刻他們喪失了人性。甚至比不上野獸。

影片並未向大家展現血腥屠殺的場面,通過影片前小半部分的平靜和溫馨的生活同後半部分的動盪的鮮明對比,從另一個角度向大家展現了盧安達大屠殺的殘酷。影片通過一個叫保羅·盧斯賽伯吉納的視角向大家講述整個故事。他是盧安達首都基加利一家外資飯店(米勒·科林斯飯店)的客房經理,在那片土地上,有著他深愛著的溫馨家園,但是知道有一天這樣的平靜被打破。

國家內部族落之間的不和一直是存在的,而總統飛機的失事加劇了兩個族落之間的猜疑,黑暗的大幕就此拉開。圖西族的人們因此引來了被排擠、抓捕、屠殺的噩夢,或許比噩夢還可怕。保羅最初只是保護自己的家人,當他逐漸認識到動亂的嚴重性時,人性中的向善面開始閃光,他收留了眾多的難民,不論種族,但是也由此也換來了無盡的麻煩。事態繼續惡化,原本以為可以依靠的外國人卻迎來了要被撤離的事實,他們失去了依靠。孤身抗爭的他們就只剩四個聯合國的士兵保護,以及擁有外國國籍的飯店。命運在那一刻變得徹底黑暗了,失去了依靠就是意味著死亡。

整部影片開門見山,一氣呵成,沒有精巧花哨的剪輯技巧,有的只是質樸之中撼動人心的——真實。一個人,善良可以到什麼地步?在人人只求自保的時候,主人公收留了1268名難民,天天冒著生命危險在軍閥、政治家中周旋,但求多救一個人。一個人,邪惡可以到什麼地步?種族屠殺的煽動者們,可以在廣播電臺上公然說道:墳墓還沒有滿!號召屠殺繼續。

最難以忘懷影片裡那一幕場景:初夏的天空,下著雨。雨中,慈愛的神父領著一群圖西族孤兒,奔向停在飯店門口象徵著安全與生命的大巴,一個荷槍實彈的聯合國士兵攔住了神父:“盧安達人不準上車(norwandans)!”。神父無奈又無助的淒涼眼神,雨紛飛,伴著這首稚嫩童聲演唱的歌聲——天也在哭泣,淚在雨中流溢,心卻在淚中泣血。不知那一刻人類所謂的文明、人性以及聯合國所謂的人道主義被遺忘在了哪個角落!?那樣的情形令人久久難以平息。

飯店的處境越來越難,保羅為了眾多難民的生計而奔波,直到換來物資的歸途中見到道路上綿延的屍體。或許在那以前,保羅對動亂的發展存在一絲的奢望,但是之後,回到飯店後的他卻在那一刻崩潰了。那一刻保羅的心情或許是我們不能理解的,崩潰、絕望、憤怒……很多的很多糅雜在了一起。雖然最後保羅和飯店中眾多的難民迎來了希望,但是那些死去的人們卻再也不會醒來了,那段黑暗的歷史卻也不會被我們所遺忘。

在那樣的一段時間內,眾多的圖西族人在一個個的被屠殺,卻不知那時的那些所謂的強國在算計著什麼,un又在計較些什麼。聯合國和世界在這一百天所扮演的角色,使人感到的不僅僅是憤怒,而是恥辱。在這樣的一百天裡,世界閉上了眼睛,盧安達被世界拋棄了。價值流橫溢的當時,盧安達似乎並沒有任何可以被利用的價值,所以他們遭到了各國政治家的拋棄,遭到了整個世界的遺棄。當時的人們在震驚極端環境下人性凶殘之餘,也就僅是談論而已了。十五年後的今天,除了盧安達人民外,還會有多少人會記得那段黑暗的歷史,還會有多少去反思那段歷史?

以前接觸的很多關於屠殺的資訊,但是像盧安達大屠殺如此規模的卻是聞所未聞。在那樣的一片土地上,存在無盡的殘殺、流血和戰爭。除去盧安達屠殺之外,那片土地上還發生了其他難以計數的屠殺與動亂……面對這樣的一片土地,不禁的問:和平、平等、博愛,何時如陽光遍灑非洲?

影片《盧安達飯店》有點型別辛德勒的名單和血戰鋼鋸嶺。

英雄會有侷限性,至少也是中產家庭的孩子。平民階級即便出一兩個人物,也會由於認知的侷限而中斷了他們的英雄之路。

很可能在一念之間你就踏上了無法回頭的道路,也可能在一念之間突然發現人生的價值。於心不忍,惻隱之心是很多人確定人之本善的依據。

我想想是什麼時候主角開始去幫忙別人,對,是他的妻子。如果天使般降臨到他的生活中,又如天使般讓他發現了人性光輝的點。從幫忙鄰居逃離那一刻開始,雖然用了賄賂的手段,以結果為導向的話不算什麼。在這一點一點事件的推進過程中,他散掉了所有的財富,拯救了一千多人的姓名。即便兒女分離,最終也能團圓。

失而復得的感覺想來是很珍惜,千金散盡還復來,還是家人最寶貴。我可能做不到這麼偉大舍己救人,但若身邊有一絲絲的良知在指引著我,結果就未知了。

此刻的和平是來之不易,從前總想著身不逢時,只恨不生在亂世,無法建功立業名留青史。我認識機會無論是在哪個年代都是均等的,只是後世的評價不一樣。你能成就此刻,那麼換個時代也能,這就是底氣。

人性本善還是本惡?我想從動物本能的角度來講,為了保全自我,有意無意做些損人不利己的事情,是十分正常的,這也是物競天擇的規律在生死關鍵時刻發揮關鍵作用的選擇。對於這部類似於辛德勒名單中的人物,費勁心思拯救人們,甚至拋棄自我深愛的妻孩,為什麼主人公會這麼做?可能是對職業的敬業精神所致。

劇中的主人公是一個十分優秀的酒店客房經理,對業務十分熟悉,有很好的人脈資源,並且也擅長為自我撈得好處,甚至妻子也是想方設法賄賂別人才能接觸到的,能夠說是人情高手。可是由於致命的一條,取了一個與自我敵對民族的老婆,使他的家庭在戰時狀態遭受巨大威脅。剛開始時候,其只是想要保全家人,應對鄰居遭受的苦難表示愛莫能助,只求自保。

只是接下來的兒子受到心理創傷,妻女瞬間被推上死亡邊緣,一次又一次,超出了他的本事和預判,他漸漸失去了保護全家的本事與信心,並且已經準備全家赴死,這個過程十分難受與煎熬。他寄期望於西方軍隊,寄期望於以前結交的部落將軍,寄期望於酒店管理層,一次又一次的失望,可是這幾個都是其救命的稻草,只能寄期望地期盼,盼望著局勢好轉。

我想,對於情商這麼高的主人公而言,躲在飯店中是其保守的選擇,首先自我的財產已經大部分用於贖回妻女的性命,難以金錢買通高層人士離開本地;藉此,只能藉助自身酒店管理層的優勢,對自我和家人進行保護,恰好外籍管理層離開為自我最終能夠做主創造力了機會,為保護妻女建立庇護所的同時,還能在外企高官面前展現自我的工作本事,便於以後升遷。在戰爭動亂時期有這樣的確定,實屬理性和最優選擇。只是之後局勢持續惡

化,至親眼見到大屠殺造成橫屍片野,他也崩潰了,做好了全家自殺的心理準備。這是第一部分。隨後,國外給予了救援名額,落在自我家人頭上,他應當是感激上帝恩賜,只是這時候他從道義上講,已經很難說服自我離開崗位,撇下自我管理的那些員工和難民客戶等,只顧及自身安全。他不能允許自我這樣,以往花費一切心思拯救了那麼多人的生命,此刻又讓他重新放棄他們,他的良心受不了,也不願意放棄作為拯救者的主角,不願自我之前極力保護的人再次受到生命威脅,導致之前努力白費。他產生了要對他們負責的強烈使命感,這時候自我就像上帝一樣無所畏懼,不顧生死。這是第二部分。

此歷史事件發生在二十世紀末的非洲,為什麼還會發生如此屠殺事件?電影也告訴我們,以往的殖民者比利時臨走時的惡意遺留問題,法國軍火商大發橫財,西方聯合軍隊只顧自我,這些西方人的嘴臉連他們自我國家的記者都感到羞愧。我們也見識到所謂西方禮貌是建立在以往排他性、殘忍、唯利是圖、血腥等等魔鬼式的特性之上的。今日,我們看利比亞、敘利亞、阿富汗,仍能夠看到當時事件背後鬼手的影子和痕跡,這些唯利是圖不安好心自利自私的魔鬼們還在吞噬著那些動亂中可憐的人們。

?盧安達飯店》,一部老片子,放了很久,遲遲沒有去看。早有影評,只怕不合胃口,平添失望。今日最終有了看的念頭,不談好壞,太多的影評,不少我的,我也不會。開啟電腦,不知能否理解。

當一幕幕場景閃現、一張張面孔出現,我無法抑制自我的內心,更不能忍住盈眶的淚水。用這短短的文字,只是為了記錄下此時的感受、留住擁有的感動。

在戰爭年代裡,在硝煙四起的戰火中,手無寸鐵的生命被慘絕人寰地殺戮著,卻依然有無畏的心靈,捨生忘死用生命的光芒照耀和保護著人類永存的道路,讓人心生敬仰和震撼。鮮活的生命面前,金錢又算得了什麼,只是為了拯救更多的生命,那些金錢才有了價值。只是為了拯救更多的生命,自我的生命才能夠放棄。所有的一切,又何足掛齒?!在殘忍的、人性即將滅絕、痛心疾首的絕望裡,生命的挽救者依然綻放著人類本真最璀璨的勇敢愛之花。潸然而下的淚光裡,熊熊燃起的是人類期望永存生命之泉的烈火,洗禮著千瘡百孔的心。昇華著彼此的愛,拯救中我們的靈魂歡舞唱歌。

而和平年代,那些不堪的嘴臉,在他們自以為能夠肆無忌憚、無人知曉的角落裡,卻時時萌動著獸慾,坦露著欺騙、窺視著金錢......他們的內心已然回到了遠古時代,在他們依然是人的外表下,毫無廉恥地裸露著他們那禽獸動物都自愧不如的需求和本能。因為他們唯一要做的就是泯滅他們自我人性的放蕩。

旺達觀後感3篇 《異界諜影:旺達觀後感》 第2張

第2篇

看《盧安達飯店》這部影片我的心境是十分沉重的,重到我要把自我的心提起來看,才能認真看完它的細節,因為我們中國也上演過這樣的大屠殺,而關於這些題材的電影我是不忍心看的。隨著情節的推進,我感受與思辨的方向也在變化。

盧安達大屠殺發生在1994年非洲中部的盧安達,是胡圖族政權發動的一場有組織的大屠殺,遇難人數超過一百萬人。而我查了一下資料,這場大屠殺的根源其實是以前的殖民者埋下的種族矛盾——在德國和比利時殖民時期,白人殖民者以圖西人膚色較白、身高較高為由,讓人數佔少數的圖西族人統治人口占多數的胡圖族人,所以埋下了胡圖族屠殺圖西族的根源。解放後的盧安達也並不能正確的處理好民族矛盾,最終在1994年演變為大屠殺。

影片在一開始就拷問著人性。我相信很多人都像我一樣,每每遇到電影裡的主角進行選擇時,都會把自我代入思考——如果我是他的話會如何選擇呢?像主人公保羅應對鄰居被殺害時,究竟死冒著危險救他們還是不管不問,保護好自我的生命呢?應對有機會逃離屠殺之地,是選擇離開還是繼續留下來盡力挽救一千多名民眾呢當我默默地在心裡做出我自我的選擇,每一次都感覺到身心疲憊,每一次都考驗著自我的人性。而當看到主人公最終的抉擇後,總能振奮人心,體會到正義的永存。當然,考驗著的,還有聯合國以及高喊著人權高於主權的大國的人性,因為他們也在做著權衡。

可悲的是,聯合國、大國們最終沒有做出更為正義的選擇,他們只是接走了所有的外國人,各國都不願意付出更多去幫忙盧安達難民。就如美國,平時只是高喊著“人權至上”,“人權高於主權”這些口號去幹擾別國內政,可是盧安達發生戰亂、屠殺時卻不為所動,因為美國不能從中獲得任何利益。這無疑道出了很多國家唯利是圖的本質,而這又其實是人的本性的外化與放大。人性這種東西很難改變,除非人有了信仰,有了敬畏。可是國家這個實體是不會敬畏信仰的,它只是敬畏民言,民意,所以國家在對外方面肯定是唯利是圖的,那麼國際社會要想在人道主義援助方面有更大的作為的話,應當加強國家間的對話與協作,共當共榮,唯有這樣,當國際上再次出現人道主義危機的時,聯合國才能及時反應。

當然,以上又會涉及到人權與主權的問題,這些已經是老問題但又不得不應對,我想,在出現大屠殺這種嚴重損害人類利益的事情發生時,這個國家的主權行為已經備受質疑了,而其它主權國家去幹預的話,不是對他主權的侵犯,而是對他主權的維護!可是有一點要注意的是,這種干預必須是聯合國授權,並要求貼合聯合國憲章原則。

回到人權問題上,國際人權法從二戰之後就開始迅猛發展,《聯合國憲章》,《世界人權公約》都有很多對人權進行普遍保護的條款,雖然如此,可是百萬人被殺的殘酷事件還是發生了,不得不問一下問題出此刻哪。除了大國們唯利是圖,行動遲緩外,制度與對國際人道主義犯罪的懲罰力度還不夠應當也有很大原因。聯合國的行動,很大程度是取決於五大常任理事國,在盧安達大屠殺中,常任理事國沒有采取進取行動是很大原因,我想,優化聯合國的決策機制,讓更多國家的聲音更有分量從而體現更多國家利益的做法應當會更有效。同時,對於煽動屠殺者,英愛大加處罰,到達震懾犯罪目的。

總的來說,影片就是引起我對人性的反思與對人權的思考吧!

第3篇

電影是根據1994年4月6日發生的盧安達大屠殺改編的,沉重的歷史讓我們再一次反思所謂的人道主義,再一次質問和平是否真的存在。同時讓我十分感慨的是種族主義、民族主義的力量之強。

之前對於這件發生在我出生之初的歷史事件,我並不瞭解。看完了這部電影后,我上網搜尋了一下相關的資訊,所有文章都是持這樣一個觀點,這場發生在盧安達的大屠殺是人類歷史上又一慘痛的教訓,大屠殺這種行文必須否定。可是關於這場大屠殺的起因,觀點則是各有不一樣。有的是確定大屠殺的最表面原因,胡圖族與圖西族的種族仇恨;有的認為是西方大國借盧安達的民族進行利益的較量;甚至有的把起因歸結於盧安達人多資源少,生存利益容易衝突的國情。

我認為,在明確反對屠殺種族這種反人類的罪行的立場上去明確起因十分必要。因為僅有弄清楚事件的來龍去脈才能更好地防範事件的重演。人類社會無法一次又一次承受如此沉重的教訓,不能一次又一次去用過百萬人的生命去喚醒真正的人道保護。冰凍三尺絕非一日之寒。這場慘無人道的大屠殺也絕非單一的因素引發的。不能否認,胡圖族與圖西族長期以來積怨很深,而盧安達胡圖族人總統被殺則成為了導火索。但也不能忽略電影中提到的,胡圖族進行種族滅殺期間的武器由法國供給,這也就說明,這場屠殺還涉及強國的利益角逐。當時的盧安達是授權比利時進行管理的。當然,電影中反映的聯合國維和部隊的不作為也是大屠殺的釀成因素之一。聯合國決定撤兵的那一刻,我想電影已把那種絕望表現得淋漓盡致了。

關於聯合國的維和部隊,有一個議點是維和部隊在執行維和任務時的職權。在電影中,維和部隊應對胡圖族暴動民眾的一次又一次攻擊,都是不能開槍的。聯合國維和部隊規定了“維和部隊進行自衛之外不能主動攻擊。而維和部隊的主要職責是調停戰火。我認為這樣的維和部隊處於一個十分尷尬的位置。部隊應是軍隊的性質,軍隊與軍隊或暴動民眾在對峙激烈的前線還有談判的機會嗎。並且部隊僅有在自衛時才能主動攻擊,換言之,當對方攻擊的是他們所保護的物件時,情景危急時也只能是以阻止、停止狀態為目的。要明白一但發生起暴動,暴動者的情緒是如此的激動,行為是如此的殘暴,維和部隊即使再精銳也不可能赤手空拳去阻止暴動吧!所以我覺得得在授權維和部隊執行任務時,更多一點的靈活部分。

還有一點我至今想不明白,種族之間的仇恨為什麼能產生如此大的影響?人是群居動物,因地理、文化等產生的種族差異其實都是能被理解的。屠殺猶太人、屠殺圖西族人的過程中都是煽動了民族情緒,可是我不明白為什麼每一個人都不能理解這種民族差異。只能說,人都有獸性的一面,當這一面被無限放大,無限鼓勵時,它就蓋過了理智,完全展現了。

這部電影真的值得一再觀看。我想每一次看都能發掘到新的角度去探索。因為滅絕種族這種惡行實在是違背了太多人類的共同完美願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