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摩擦力》教案5篇 「力的摩擦點亮學生熱情」

本文為針對國小科學課程設計的《摩擦力》教案,旨在通過實驗、討論等多種形式幫助學生理解摩擦力的概念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以及學習摩擦力的英語表達。

《摩擦力》教案5篇 「力的摩擦點亮學生熱情」

第1篇

這是一節科學探究課,教材以探究滑動摩擦力與哪些因素有關為主線,安排了學生猜想、設計實驗、實驗探究、合作交流等教學過程,讓學生經歷探討滑動摩擦力與壓力、接觸面粗糙程度關係的過程。很好地體現了新教材讓學生在體驗知識的形成、發展過程中,主動獲取知識的精神。

同時,這節教材的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實際及生產實際聯絡十分密切,教材的編寫突出了這一點。在通過實驗得出摩擦力的有關知識後,注重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去分析解釋大量生活生產中的摩擦現象,其中還編入磁懸浮列車、氣墊船等與現代科技聯絡很密切的內容。很好地體現了新課程“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理念。

知道滑動摩擦力和接觸面粗糙程度、接觸面之間壓力大小的關係;知道增大和減小摩擦的方法,並能在日常生活中應用這些知識;進一步熟悉彈簧測力計的使用方法。

經歷探究滑動摩擦力與壓力、接觸面粗糙程度關係的過程,體會怎樣進行科學的猜想,理解在研究多因素問題中怎樣運用“變數控制”的方法。

培養學生實事求地是進行實驗的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與老教材的課程目標相比,它更注重對學生探究能力、創新精神的培養,更注重讓學生主動獲取知識。

本節教材的重難點是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對於教材中的知識點,學生大都能理解和掌握,但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在探究能力培養和探究過程體驗方面,通過對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各種因素的實驗探究,突出“猜想與假設”這個環節,同時認識在探究過程中“變數控制”的意義和方法。

為了加強這節課的探究性,體現課改精神,這節課我主要安排學生分組進行探究實驗。將全班分為四個大組,分別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的其中一個因素。

對於每個實驗小組,準備了相同的器材:一個彈簧測力計、一個木塊、一塊木板、一塊玻璃板、一條毛巾、兩個鉤碼。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自己根據實驗的要求選擇實驗器材。

在生活中,八年級學生對摩擦有感性認識,只是還沒有從物理學角度對它有一個科學的認識。為了貼近學生,一上課我就開門見山地問學生:“同學們知道摩擦嗎?”待學生回答後,我又繼續問:“既然大家都知道摩擦力的存在,那你們能不能舉一些生活中摩擦力存在的例子呢?”然後讓學生思考回答。

由於教材中不僅研究了滑動摩擦,也提到了滾動摩擦,所以我在學生舉例後,向學生簡單介紹了摩擦的分類:摩擦分為滑動摩擦、滾動摩擦和靜摩擦,並將他們所舉的例子進行了簡單歸類,同時列舉了幾個他們熟悉的例子。同時告訴學生在國中物理學習中,我們只重點研究滑動摩擦。接下來我向學生介紹了滑動摩擦力的概念。

在解釋這個概念時,主要強調滑動摩擦是在兩個物體表面間產生的,這個力的作用是“阻礙”物體的相對運動;而對於“相對運動”沒作過多的解釋。

在學生認識到摩擦力的存在後,我很自然地向學生們提出了問題:同學們猜一猜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與哪些因素有關呢?

有的學生思維受教材的影響,提出的是教材上的猜想,對於這部分同學注意對他們進行鼓勵,讓他們提出其它猜想。有的同學在課堂上思維很活躍,不侷限於書本,而會提出其它猜想,作為老師,這時即使學生提出的某些猜想顯得很幼稚、很荒誕,也要發掘其合理因素並予以鼓勵。但同時要注意引導學生進行科學的猜想,在學生說出他的猜想後,可以問問他“你為什麼要這樣想呢?”在各種猜想均列出後,我向同學們指出,摩擦力產生的機理和制約因素都很複雜,對摩擦的研究已形成一門系統的學科“摩擦學”,其中一些問題至今仍在探索中。今天,我們只對四個猜想進行實驗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是否與壓力有關?是否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是否與物體運動的方向有關?是否與接觸面的面積大小有關?並將全班分為四個大組,每組用實驗探究一個猜想。

怎樣證明學生自己的猜想?我先讓學生獨立思考,再讓他們交流討論,然後我有針對性地請了一位同學來說說他們組討論的探究計劃。在這個過程中,我注意對學生進行適當的引導點撥,啟發學生,問他們“大家贊同他的方案嗎?其他同學還有沒有更好的實驗方案?”同時提醒學生注意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不止一個,我們這組的同學是要研究壓力的變化對滑動摩擦力的影響,那我們應如何設計實驗才能知道滑動摩擦力的變化是由這個因素引起的,而不是由其它因素引起的呢?通過學生的思考、交流和討論、老師的點撥,學生都會制定出正確的探究計劃。

探究活動的第三步是學生進行實驗與收集資料,分析論證得出實驗結論

實驗前,提醒同學們注意實驗器材的選擇,提醒學生注意實驗時要水平勻速拉動彈簧測力計。至於有同學問到為什麼在勻速狀態下,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就是木塊所受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可以告訴學生我們將在第六章討論這個問題,並對提出這個問題的同學進行表揚。在學生實驗的過程中,我巡視各實驗小組,幫助學生解決實驗中遇到的問題。

實驗結束後,在每個大組我抽取了四個實驗小組公佈自己的實驗資料,全班同學共同對這些資料進行分析,得出實驗結論。無論學生的猜想是否與實驗的結論相符,都要對學生進行鼓勵,肯定他們的這種實事求是的探索精神。同時鼓勵有興趣的同學還可以在課後繼續探索滑動摩擦力是否與其他因素有關。

在得到實驗結論後,我繼續引導學生們總結實驗中採用的方法:如果一個物理量與多個因素有關,我們在研究某一個因素對該物理量的影響時,應控制其它與該物理量有關的因素不變,這種研究問題的方法叫做“變數控制法”。接著我再講述:“變數控制法”是科學研究的一個基本方法,它適用於多因素問題的研究。它不僅僅適用於研究物理問題,也適用於其他科學領域問題的研究,在今後的學習和探究中,我們還要經常使用這個方法。

有很多增大和減小摩擦的事例都是學生們所熟悉的,而且學生們已經通過實驗獲得了滑動摩擦的有關知識,所以對於這個問題我組織學生自己進行討論,我還鼓勵他們提供更多有趣的利用摩擦、減小摩擦的事例,讓他們自己用所學的知識來解釋這些有關摩擦的現象,並總結出增大和減小摩擦的常用方法。在這個過程中,我只是適當地進行引導和點撥。

在減小摩擦的事例中,我上網下載了有關磁懸浮列車的資料和圖片,並簡單介紹了磁懸浮列車減小摩擦的原理,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從上面的討論中,學生已經知道摩擦力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摩擦力也並不總是有害的,接下來我讓同學們繼續討論假如我們的生活中沒有了摩擦力會是什麼樣呢?並讓學生在課後完成“迷你小實驗”,並將討論的內容以“假如生活中沒有摩擦力”為題寫一篇小論文。

我先讓學生以“學到了什麼”為線索進行小結,在學生小結的基礎上,我再做適當的補充。因為學生大都只能對所學的知識進行一個小結,但對學習過程中的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卻不能做一個很好的總結,所以我在學生小節後做了適當的補充,讓學生知道探索知識的過程比單純的學習知識更重要。

第一點,學生按照教材的內容進行猜想時,要注意鼓勵和引導學生開啟思路,大膽地進行其它猜想。

第二點,要轉變教學理念,不能走形式上的科學探究,要有效地組織學生進行科學探究,以達到教學目的。而這個教學環節對能否真正達到新課程的教學目標是極為重要的。特別是學生探究時的組織教學。

第三點,由於這是一堂科學探究課,所以教師在引導和提問時,要注意問題的目的性和語言的技巧性;對於學生的看法和觀點,要多使用鼓勵性的語言,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第四點,由於這一節教材的容量較大,本節內容分為兩節課來完成。第一節課完成科學探究,總結實驗的方法叫“變數控制法”;第二節課再討論增大和減小摩擦的方法,以及討論“假如生活中沒有摩擦力”。

《摩擦力》教案5篇 「力的摩擦點亮學生熱情」 第2張

第2篇

“摩擦力”教學實錄【設計理念】1.在摩擦力的定義中,“相對運動”是學習的一個難點,本節課通過兩次海綿實驗(木板不動,水平推動海棉;海棉不動,水平抽動木板)解決了這個問題。2.摩擦力大小的影響因素,如果讓學生無目的猜想,可能會出現很多答案,如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接觸面的大小;運動的速度;接觸面之間的壓力;運動的方向等,由於摩擦力的產生原因本身就是有爭議的謎團,它與以上因素的關係要解釋清楚並不容易,以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還無法接受,但要是不讓學生猜想,直接探究壓力和粗糙程度的關係又太牽強。因此我精心設計了四個和增大摩擦力有關的問題,讓學生通過對具體的解決辦法歸納分類,自己形成假說,順理成章地找出壓力和粗糙程度的關係。3.在實驗驗證摩擦力與壓力、粗糙程度的關係時,為了節約時間,保證實驗質量,明確實驗目的,採取分領課題的方法。【教材分析】【教學流程圖】【教學過程實錄】一、引入新課小遊戲──撥河比賽。師:一人抓一頭,用力握住不鏽鋼管(一端事先抹上洗潔淨)。(採訪失利方)說說你失敗的原因?生:太滑了。師:(採訪勝利者)你這邊滑不滑?生:不滑。師:除了自己的力量,還有什麼力幫了你的忙?生:摩擦力。(若說不出,就轉問“大家認為呢?”)師:今天咱們就來研究一下摩擦力。板書:12.3摩擦力二、進行新課1.摩擦力定義(方向、作用點)。師:要認識一個力,可以從哪幾個方面入手?生:大小、方向、作用點。板書:大小、方向、作用點師:我們通過實驗,探究摩擦力的方向和作用點。(演示海棉實驗:木板不動,水平推動海棉)推動過程中,海棉在水平方向上,除了受推力,還受什麼力?摩擦力對運動起什麼作用?摩擦力發生在什麼部位?生:回答。師:(再演示海棉實驗。海棉不動,水平抽動木板。)海棉還受到摩擦力嗎?何以見得?它對運動起什麼作用?發生在什麼部位?生:回答。師:可見不管誰運動,只要有相對運動,就會產生阻礙相對運動的力──摩擦力。由此可見,摩擦力的方向與相對運動的方向_________,作用點在______________。生:(討論後填空)師:能不能根據摩擦力的方向、作用點和它對運動的作用,給它下個定義?(學生討論後說出答案)師:(出示定義;學生齊聲朗讀)2.摩擦力的大小。師:你見過哪些與摩擦力有關的現象?(學生討論後舉例)師:既然大家這麼熟悉摩擦力,幫我解決幾個問題吧!問題1:小明新買了一瓶果醬,可是瓶蓋兒怎麼也打不開,你有幾種辦法把它擰開?問題2。小華做航模時需要把木塊的一條稜銼掉,操作要領是什麼?問題3:攀巖活動中怎樣做才能順利到達頂峰,而不滑下來?問題4:媽媽買了幾條泥漱,小紅捉的時候發現很滑,怎麼做才能把泥漱抓起來?板書:解決問題(學生選擇自己想研究的問題,討論、實驗,寫解決辦法,貼到黑板上展示。)師:這些增大摩擦力的辦法,哪幾種實質是一樣的?實質是什麼?你認為摩擦力的大小可能和哪些因素有關?大膽說出你的假說!(學生討論回答)板書:壓力、粗糙程度師:若要增大摩擦力,該怎麼辦?(學生討論回答)板書:使接觸面粗糙,增大壓力師:舉個例子。師:有時還需要減小摩擦力,逆向思維,看減小摩擦力該怎麼辦?(學生討論回答)板書:使接觸面光滑;減小壓力師:實際上我們通過對具體辦法的歸納分類,已經得出了摩擦力的大小可能和粗糙程度、壓力有關的假說。但是,假說僅僅是一種可能,不一定成立!應該怎樣來檢驗?板書:形成假說生:做實驗。板書:實驗驗證師:你想怎麼測摩擦力?友情提示:1.怎麼測量摩擦力?(學生討論後上臺演示:彈簧秤拉木塊)師:說出操作要領和原理。生:勻速、水平、二力平衡。師:友情提示:2.我們猜想摩擦力的大小與兩個因素有關,在探究時應採取什麼方法處理?(學生討論說出“控制變數法”。即:控制接觸面粗糙程度不變,改變壓力,觀察摩擦力大小或控制壓力不變,改變接觸面粗糙程度,觀察摩擦力大小。)師:得到了哪兩個課題?生:摩擦力與壓力的關係;摩擦力與接觸面粗糙程度的關係。師:友情提示:3.怎樣改變壓力,觀察摩擦力?怎樣改變接觸面粗糙程度,觀察摩擦力?(學生思考討論,但不回答)師:小組討論選擇你們想探究的一個課題,動手實驗,並寫出探究報告,一會兒上臺展示。(學生討論、實驗、填寫報告)(請做完的小組上臺演示實驗,展示資料,說出結論。其他小組注意觀察,看有無不規範之處,有無更好的做法。)(一個小組學生上臺展示,其他小組評估)師:同一個實驗,方法有沒有不一樣的?大家同意他們的結論嗎?能否提出小建議?展示其他小組的報告,分析資料。(同樣處理第二個課題)師:誰能概括說出總的結論?生:壓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接觸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師:這個結論能不能證明我們的假說?板書:得出結論、箭頭、假說成立三、拓展探究師:(再次演示海棉實驗)怎樣利用剛才的結論減小摩擦?生:減小壓力;使接觸面光滑。師:還有更好的方法嗎?(學生討論回答)安輪子。師:輪子滾動時產生的摩擦屬於另一種摩擦,叫做滾動摩擦。我們今天研究的叫做滑動摩擦。板書:摩擦、滑動摩擦、滾動摩擦在相同情況下,滾動摩擦和滑動摩擦哪個大?(學生猜想)師:拿出資料來證明!(學生討論實驗得出結論)師:相同情況下,滾動摩擦遠小於滑動摩擦。能舉個例子嗎?(學生討論舉例)車輪、溜冰鞋、軸承…師:摩擦還能更小嗎?假如它是一列火車,想通過減小摩擦力來提速,怎麼辦?生:磁懸浮列車。(它靠強磁場把列車從軌道上微微托起,使接觸面分離,來有效減小摩擦。)師:除了磁懸浮,還有什麼方法能使接觸面分離?生:氣墊船(利用船底與水面之間的一層空氣墊來減小摩擦力),潤滑油…師:(點選課件)拓展探究:減小摩擦力。你能總結出減小摩擦力的幾種方法嗎?(學生討論回答)四、小結師:這節課你學到了哪些知識?(學生討論回答)f的方向、作用點、大小的影響因素、增減方法…師:應用了哪些方法?(學生討論回答)控制變數法(探究f的影響因素)…師:(點選課件)看看我們經歷了怎樣的探究過程? 探究的方法多種多樣,要靈活運用,才能不斷提高。(說明:一般的探究過程大致包括以下幾個步驟:提出問題、猜想、實驗驗證、得出結論;本節課採取了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歸納分類、形成假說、實驗驗證、得出結論的探究方法,使學生不用漫無目的地猜想,直接通過解決實際問題形成假說。)五、佈置作業1.小論文:“沒有摩擦的世界”(點去課件)圖片:無摩擦王國。2.(擊課件)小明說摩擦真討厭,因為要推動地板上笨重的箱子得費很大的力氣!小華不同意了,說浴室的地板一不小心就會滑倒,多虧有摩擦,放上一塊浴墊就不會摔跤了!摩擦究竟利大?弊大?你支援誰的觀點,趕快回家蒐集資料吧!下節課我們要開一個辯論會!【板書設計】

第3篇

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國中八年級下冊《摩擦力》。根據新課標的理念,對於本節課

我將以教什麼、怎麼教、為什麼這樣教為思路,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過程等幾個方面加以說明。

本節課是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物理教材第八章《運動和力》中的第三節,本節課的主要內容是滑動摩擦力的定義、影響滑動摩擦力的因素,及"增大和減小摩擦的方法"。摩擦力是國中物理力學中的最基礎的知識,是力學中重要的臺階。本節課是學生在學習了力、重力、彈力以及掌握了二力平衡的基礎上學習的,它也是今後學習壓強、浮力等概念規律的基礎。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可以提高學生利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並且幫助對力的概念形成起到鞏固和深化的作用。

其次我談一下學情,學生已經學習了力的初步知識,對力的三要素已經有所瞭解,同時還學會了彈簧測力計的使用和勻速直線運動等知識。加上學生日常生活中經常與摩擦力的接觸,所以能夠理解摩擦力的相關知識。

根據新課標的標準,教材特點、學生的實際,我確定瞭如下的教學目標

通過實驗探究滑動摩擦力的概念,讓學生經歷科學探究的過程,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通過參與動手實驗,培養學生勇於探究、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以及樂於與他人合作的精神。

基於以上對教材、學情的分析和教學目標的設立,我確定本課的重點和難點是:

考慮到國中生的現狀,基於本節課的特點,我主要採用了以下的教學方法:情境教學法、實驗教學法。

德國教育學家第斯多慧:差的教師只會奉送真理,好的教師則教給學生如何發現真理。在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方面主要採取以下方法:動手操作法、分析歸納法、合作探究法。

教學過程分為匯入新課、建立概念、深化概念、鞏固概念、小結作業這五個環節。

首先進入匯入新課環節,在這個環節採用情景匯入法;首先我會播放一組視訊:足球在草地上滾動越來越慢,最後停下來;礦泉水的瓶蓋上有許多豎紋;運動員賽跑時穿著帶有鐵釘的跑鞋;生鏽的鐵鎖打不開,當加了幾滴油後就可以打開了等。引導學生思考討論這些現象的原因,從而引出課題《摩擦力》。

設計意圖:通過播放視訊、設疑,引出摩擦現象,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為摩擦力概念的學習做鋪墊。

接下來進入建立概念環節,在這個環節採用活動實驗教學法,為了增強學生的體驗,讓學生參與以下兩個小實驗並觀察實驗現象:

1.將手掌用力壓在桌面上,並在其上滑動,體會桌面對手的前進有什麼影響?

2將牙刷的刷毛直立在課桌的表面,用力推動或拉動牙刷,觀察刷牙彎曲的方向與牙刷運動的方向有什麼關係?

讓學生先獨立思考,之後同桌交流,在此期間,教師巡視給出點撥指導,之後請小組代表發言,同學回答之後師生共同總結出摩擦力的相關概念。

由於學生初步接觸相對運動,對它的意義理解不是很透徹,因此我會重點強調:滑動摩擦力的方向與相對運動方向相反,相對指的是相對接觸面。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親身感受、討論、交流、概括,使其初步感知摩擦力的存在,能夠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意識,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與概括能力,使學生親近物理,拉近物理與生活的距離。

接下來進入鞏固概念環節,為了加深學生對滑動摩擦力概念的理解,設計難易程度不同的練習題來進行練習。

設計意圖:通過分層練習,鞏固所學知識,強化重點,深化難點。可以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也符合我們新課標的因材施教。

提問的方式讓學生來總結這節課有什麼收穫,或者還有什麼問題要繼續思考探究?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小結和質疑,培養學生語言組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及敢於創新、樂於思考精神。

第4篇

這是一節科學探究課,教材以探究滑動摩擦力與哪些因素有關為主線,安排了學生猜想、設計實驗、實驗探究、合作交流等教學過程,讓學生經歷探討滑動摩擦力與壓力、接觸面粗糙程度關係的過程。很好地體現了新教材讓學生在體驗知識的形成、發展過程中,主動獲取知識的精神。

同時,這節教材的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實際及生產實際聯絡十分密切,教材的編寫突出了這一點。在通過實驗得出摩擦力的有關知識後,注重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去分析解釋大量生活生產中的摩擦現象,其中還編入磁懸浮列車、氣墊船等與現代科技聯絡很密切的內容。很好地體現了新課程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理念。

知道滑動摩擦力和接觸面粗糙程度、接觸面之間壓力大小的關係;知道增大和減小摩擦的方法,並能在日常生活中應用這些知識;進一步熟悉彈簧測力計的使用方法。

經歷探究滑動摩擦力與壓力、接觸面粗糙程度關係的過程,體會怎樣進行科學的猜想,理解在研究多因素問題中怎樣運用變數控制的方法。

培養學生實事求地是進行實驗的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

與老教材的課程目標相比,它更注重對學生探究能力、創新精神的培養,更注重讓學生主動獲取知識。

本節教材的重難點是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對於教材中的知識點,學生大都能理解和掌握,但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在探究能力培養和探究過程體驗方面,通過對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各種因素的實驗探究,突出猜想與假設這個環節,同時認識在探究過程中變數控制的意義和方法。

為了加強這節課的探究性,體現課改精神,這節課我主要安排學生分組進行探究實驗。將全班分為兩個大組,分別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的其中一個因素。

在生活中,八年級學生對摩擦有感性認識,只是還沒有從物理學角度對它有一個科學的認識。為了貼近學生,一上課我就演示小車從斜面上滑下的實驗,並提出問題:小車為什麼會停下來?待學生回答後,我們本節就要來學習科學探究:摩擦力。

由於教材中不僅研究了滑動摩擦,也提到了滾動摩擦,所以我在教學中通過演示實驗,向學生簡單介紹了摩擦的分類:摩擦分為滑動摩擦、滾動摩擦和靜摩擦。同時告訴學生在國中物理學習中,我們只重點研究滑動摩擦。接下來我向學生介紹了滑動摩擦力的概念。

在解釋這個概念時,主要強調滑動摩擦是在兩個物體表面間產生的,這個力的作用是阻礙物體的相對運動;而對於相對運動沒作過多的解釋。

在學生認識到摩擦力的存在後,我很自然地向學生們提出了問題:同學們猜一猜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與哪些因素有關呢?

有的學生思維受教材的影響,提出的是教材上的猜想,對於這部分同學注意對他們進行鼓勵,讓他們提出其它猜想。有的同學在課堂上思維很活躍,不侷限於書本,而會提出其它猜想,作為老師,這時即使學生提出的某些猜想顯得很幼稚、很荒誕,也要發掘其合理因素並予以鼓勵。但同時要注意引導學生進行科學的猜想,在學生說出他的猜想後,可以問問他你為什麼要這樣想呢?在各種猜想均列出後,我向同學們指出,摩擦力產生的機理和制約因素都很複雜,對摩擦的研究已形成一門系統的學科摩擦學,其中一些問題至今仍在探索中。今天,我們只對兩個猜想進行實驗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是否與壓力有關?是否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並將全班分為兩個大組,每組用實驗探究一個猜想。

怎樣證明學生自己的猜想?我先讓學生獨立思考,再讓他們交流討論,然後我有針對性地請了一位同學來說說他們組討論的探究計劃。在這個過程中,我注意對學生進行適當的引導點撥,啟發學生,問他們大家贊同他的方案嗎?其他同學還有沒有更好的實驗方案?同時提醒學生注意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不止一個,我們這組的同學是要研究壓力的變化對滑動摩擦力的影響,那我們應如何設計實驗才能知道滑動摩擦力的變化是由這個因素引起的,而不是由其它因素引起的呢?通過學生的思考、交流和討論、老師的點撥,學生都會制定出正確的探究計劃。

探究活動的第三步是學生進行實驗與收集資料,分析論證得出實驗結論

實驗前,提醒同學們注意實驗器材的選擇,提醒學生注意實驗時要水平勻速拉動彈簧測力計。至於有同學問到為什麼在勻速狀態下,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就是木塊所受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可以告訴學生我們將在第六章討論這個問題,並對提出這個問題的同學進行表揚。在學生實驗的過程中,我巡視各實驗小組,幫助學生解決實驗中遇到的問題。

實驗結束後,在每個大組我抽取了兩個實驗小組公佈自己的實驗資料,全班同學共同對這些資料進行分析,得出實驗結論。無論學生的猜想是否與實驗的結論相符,都要對學生進行鼓勵,肯定他們的這種實事求是的探索精神。同時鼓勵有興趣的同學還可以在課後繼續探索滑動摩擦力是否與其他因素有關。

在得到實驗結論後,我繼續引導學生們總結實驗中採用的方法:如果一個物理量與多個因素有關,我們在研究某一個因素對該物理量的影響時,應控制其它與該物理量有關的因素不變,這種研究問題的方法叫做變數控制法。接著我再講述:變數控制法是科學研究的一個基本方法,它適用於多因素問題的研究。它不僅僅適用於研究物理問題,也適用於其他科學領域問題的研究,在今後的學習和探究中,我們還要經常使用這個方法。

有很多增大和減小摩擦的事例都是學生們所熟悉的,而且學生們已經通過實驗獲得了滑動摩擦的有關知識,所以對於這個問題我組織學生自己進行討論,我還鼓勵他們提供更多有趣的利用摩擦、減小摩擦的事例,讓他們自己用所學的知識來解釋這些有關摩擦的現象,並總結出增大和減小摩擦的常用方法。在這個過程中,我只是適當地進行引導和點撥。

在減小摩擦的事例中,我上網下載了有關磁懸浮列車的資料和圖片,並簡單介紹了磁懸浮列車減小摩擦的原理,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從上面的討論中,學生已經知道摩擦力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摩擦力也並不總是有害的,接下來我讓同學們繼續討論假如我們的生活中沒有了摩擦力會是什麼樣呢?並讓學生在課後完成迷你小實驗,並將討論的內容以假如生活中沒有摩擦力為題寫一篇小論文。

我先讓學生以學到了什麼為線索進行小結,在學生小結的基礎上,我再做適當的補充。因為學生大都只能對所學的知識進行一個小結,但對學習過程中的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卻不能做一個很好的總結,所以我在學生小節後做了適當的補充,讓學生知道探索知識的過程比單純的學習知識更重要。

第5篇

教材難度適中,適宜用探索法展開教學,由於摩擦實驗用文具可以進行,本課以實驗探索法為主要教學方法.

提出問題:有什麼辦法在不使用任何工具情況下,用手豎直地把一本書提起的同時,將另一本書也粘起?

教師:演示下圖中做法的同時問學生,為何一本書能粘起另一本書呢?從而引入摩擦的課題,說明兩書接觸處有摩擦.

學生:自己動手用兩本書做該實驗,實驗的過程中讓學生握兩本書的邊緣用力向外拉一拉,這為下面滑動摩擦力的教學做好了準備.

學生實驗(1):用力將橡皮擦在寫有鉛筆字跡的紙上滑動.

教師:指出橡皮擦與紙之間這種形式的摩擦是滑動摩擦,講明概念並舉例後提出問題,橡皮擦與紙摩擦後留有尾跡,這尾跡是如何形成的.

學生:觀察尾跡中的橡皮沫,以橡皮沫中有鉛筆色素和紙被擦白這些現象中,分析出滑動摩擦本質,摩擦的過程中,相互摩擦物體的互相齧合的凹凸部,相撞碰被破壞形成了尾跡.

學生實驗(2):用小刀在橡皮擦上切一根細長橡皮條,用手拿住橡皮條頂端在紙面上做滑動摩擦.

教師:提出問題,橡皮條彎曲方向與運動方向有什麼關係?為什麼有這樣的關係?

學生:觀察後得出橡皮條彎曲方向與運動方向相反,在教師引導下進一步開展討論得出,在滑動摩擦過程中有阻礙物體運動的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與物體運動方向相反.

學生實驗(3):用手指沿水平方向推桌面上物理書做勻速直線運動.

答:因為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

學生實驗(4):把物理書的一端架在筆盒上成一斜面,先把一支圓珠筆從斜面上自由滾下,再把筆豎放在斜面上,用手輕碰筆滑動一小段後停止滑動.

教師:指出前者筆從書面上滾動而下的摩擦叫做滾動摩擦,同時提出問題:這兩種摩擦有什麼不同之處.

學生:再次動手實驗後總結出摩擦形式不同,滾動摩擦比滑動摩擦小得多.

1.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上_________叫做滑動摩擦,在滑動摩擦中_____的力叫做摩擦力.

3.笨重的機器底部常安裝上小輪,搬動時更為省力,這是應用了______道理.

2.用水平力去推靜止在水平地面的大木箱,沒有推動,其原因是: [ ]

3.一輛重100牛頓的小車,使它沿水平地面作勻速直線運動,需用推力10牛頓,這小車受到地面對它的摩擦力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