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古代的禮儀7篇 "探尋古代禮儀: 延續千年的人類文化傳承"

古代禮儀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國古代,禮儀修養以禮治國,至今仍然深受尊崇。禮儀體系包括婚禮、葬禮、官場禮儀等多種形式,展現出古人的細緻與謹慎。它不僅是對尊卑有序的體現,更是對人文精神的推崇。

古代的禮儀7篇

第1篇

朝聘有2個意思,一個是古代諸侯親自或派使臣按期朝見天子、另一個是朝廷的聘用。

1、古代諸侯親自或派使臣按期朝見天子。春秋時期,政在霸主,諸侯朝見霸主,

?禮記·王制》:“諸侯之於天子也,比年一小聘,三年一大聘,五年一朝。”鄭玄注:“比年,每歲也。小聘,使大夫;大聘,使卿;朝,則君自行。然此大聘與朝,晉文霸時所制也。”

?禮記·昏義》:“夫禮始於冠,本於昏,重於喪祭,尊於朝聘。”《左傳·昭公三年》:“昔文襄之霸也,其務不煩諸侯,令諸侯三歲而聘,五歲而朝,有事而會,不協而盟。”孔穎達疏:“此說文襄之霸,令諸侯朝聘霸主大國之法也。”

?漢書·昌邑哀王劉髆傳》:“賀嚚頑放廢之人,不宜得奉宗廟朝聘之禮。”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五十回:“叔孫得臣曰:‘魯國故事,立子以嫡,無嫡方立長。先寡君狃於常禮,置倭而立惡,國人皆不順焉。上國若有意為魯改立賢君,願結婚姻之好,專事上國,歲時朝聘,不敢有闕。’”

清何琇《樵香小記·祭叔來聘》:“說《春秋》者於畿內諸侯朝聘列國,皆以外交為貶,此義殆非末學所知。”

2、朝廷的聘用。三國魏曹植《商山四皓贊》:“嗟爾四皓,避秦隱形。劉項之爭,養志弗營,不應朝聘,保節全貞。應命太子,漢嗣以寧。”

朝是侯國君主朝見周王﹔聘是侯國間有事故﹐彼此派遣卿大夫存問。朝見或聘問有一定儀式。朝﹑聘者進見受朝﹑聘者時﹐要獻送表明自己身分的珪璋﹐為“執玉”。受朝聘者則先“辭玉”﹐後“受玉”﹐再“還玉”。其間使臣還要向受朝﹑聘國獻送車馬和方物﹔受朝﹑聘者對來朝﹑聘者饋贈臘肉﹑牲畜和芻米等物﹐以示答謝。

按照周代禮制規定﹐諸侯國君主要定期朝見周王﹐向他報告朝聘治理侯國的政績﹐並獻奉財物(即職貢)﹐否則要受到貶爵﹑削地﹑討伐等處罰。朝見表明諸侯對周王具有政治上的臣屬或從屬及經濟上的貢物關係。

春秋時﹐諸侯國君主朝見周王的事例已不多見。魯國君主朝見周王僅有兩次﹐齊桓公一生未朝周王。隨著周天子地位下降﹐一些諸侯國成為霸君。他們在禮制上雖無受朝見的權力﹐但卻憑藉霸主地位迫使中﹑小侯國與其形成主從關係。昔日侯國的聘問﹐事實上已轉化為“朝見”。當時﹐中﹑小侯國君主“聘問”霸君的事例很多。公元前545年﹐齊﹑陳﹑蔡﹑北燕﹑胡﹑沉等六國君曾共同“聘問”晉平公。魯君“聘問”晉君有十二次﹐“聘問”楚君一次。同時中等侯國魯國的'君主﹐又先後受到滕﹑紀﹑杞﹑邾﹑小邾﹑曹﹑郯﹑薛﹑谷﹑鄫﹑鄧等小國君主的多次“聘問”。可見當時“聘問”已成為多層次的“朝見”關係。

侯國間的聘問﹐有的屬於諸侯國間的友好往來。但中﹑小侯國對霸主國的聘問﹐更多地表現為政治經濟上的不平等關係。例如魯國﹑鄭國使臣相繼“聘問”晉國﹐獻送不絕。名為聘問﹐實為獻奉。

古代的禮儀7篇

第2篇

古人在家廟內祭祀祖先或家族守護神的禮儀。唐代即有專人制訂家祭禮儀,相沿施行。宋代陸游《示兒》詩中有這麼兩句:“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古代帝王臨朝的典禮。按規定:天子面向南,三公面向北以東為上,孤面向東以北為上,卿大夫面向西以北為上,王族在路門右側,面向南以東為上,大僕大右及大僕的屬官在路門左側,面向南以西為上。朝儀之位已定,天子和臣子行揖禮,禮畢退朝。後世也稱人臣朝君之禮儀為“朝儀”。

古代賓禮之一。為諸侯定期朝見天子的禮制。諸侯朝見天子有三種形式:每年派大夫朝見天子稱為“小聘”;每隔三年派卿朝見天子為“大聘”;每隔五年親自朝見天子為“朝”。

古代賓禮之一。為周代諸侯朝見天子的禮制。諸侯朝見天子,“春見曰朝,秋見曰覲”,此為定期朝見。春秋兩季朝見天子,合稱為朝覲。

一指古代賓主相見的禮節。揖讓之禮按尊卑分為三種,稱為三揖:一為土揖,專用於沒有婚姻關係的異姓,行禮時推手微向下;二為時揖,專用於有婚姻關係的異姓,行禮時推手平而致於前;三為天揖,專用於同姓賓客,行禮時推手微向上。一指禪讓,即讓位於比自己更賢能的人。

古代的一種相見禮,兩手在胸前相合表示敬意。《論語·微子》中有這樣的記載:“子路拱而立。”

古時一種拜禮,為“九拜”之一,俗稱叩頭。行禮時,頭碰地即起。因其頭接觸地面時間短暫,故稱頓首。通常用於下對上及平輩間的敬禮,如官僚間的拜迎、拜送,民間的拜賀、拜望、拜別等。也常用於書信中的起頭或末尾,如丘遲《與陳伯之書》:“遲頓首。陳將軍足下無恙,幸甚幸甚……丘遲頓首。

古代的拜禮,為“九拜”之一。行禮時,施禮者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拱手於地,頭也緩緩至於地。頭至地須停留一段時間,手在膝前,頭在手後。這是九拜中最隆重的拜禮,常為臣子拜見君王時所用。後來,子拜父,拜天拜神,新婚夫婦拜天地父母,拜祖拜廟,拜師,拜墓等,也都用此大禮。

我國古代特有的向對方表示崇高敬意的跪拜禮。《周禮》謂“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頓首,三日空首,四曰振動,五日吉拜,六日凶拜,七日奇拜,八日褒拜,九曰肅拜。”這是不同等級、不同身份的社會成員,在不同場合所使用的.規定禮儀。

兩膝著地,挺直身子,臀不沾腳跟,以示莊重。如《廉頗藺相如列傳》:“於是相如前進瓿,因跪請秦王。”

古代席地而坐,坐時兩膝著地,臀部貼於腳跟。為了表示對人尊重,坐法頗有講究:“虛坐盡後,食坐盡前。”“盡後”是儘量讓身體坐後一點,以表謙恭;“盡前”是儘量把身體往前挪,以免飲食汙染坐席而對人不敬。

古時官場座次尊卑有別,十分嚴格。官高為尊居上位,官低為卑處下位。古人尚右,以右為尊,“左遷”即表示貶官。《廉頗藺相如列傳》:“以相如功大,拜為上卿,位在廉頗之右。”古代建築通常是堂室結構,前堂後室。在堂上舉行的禮節活動是南向為尊。皇帝聚會群臣,他的座位一定是坐北向南的。因此,古人常把稱王稱帝叫做“南面”,稱臣叫做“北面”。室東西長而南北窄,因此室內最尊的座次是坐西面東,其次是坐北向南,再次是坐南面北,最卑是坐東面西。《鴻門宴》中有這樣幾句:“項王、項伯東向坐,亞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張良西向侍。”項王座次最尊,張良座次最卑。

古代宴會席次,尊卑很有講究。一般筵席用的是八仙桌,桌朝大門,其位次如下:位尊者居前,8是主人席位。如果客多,可設兩桌、三桌或更多,有上桌與散座的區別:上桌與單席的位次相同,散座則不分席次。

古代男子成年時(二十歲)加冠的禮節。冠禮在宗廟中進行,由父親主持,並由指定的貴賓給行冠禮的青年加冠三次,先後加緇布冠、皮弁、爵弁,分別表示有治人、為國出力、參加祭祀的權力。加冠後,由貴賓向冠者宣讀祝辭,並給起一個與俊士德行相當的美“字”,使他成為受人尊敬的貴族成員。因為男子二十歲行冠禮,所以後世將二十歲稱作“弱冠”。

古代嘉禮之一。《周禮》:“以婚冠之禮親成男女。”古代貴族男子二十歲行冠禮後即可成婚,並享受成人待遇,女子十五歲行笄禮(笄:束髮用的簪子。古時女子滿十五歲把頭髮綰起來,戴上簪子)後也可結婚。所以把婚禮、冠禮合稱為婚冠禮。

古代為出行者祭祀路神和設宴送行的禮儀。《漢書》載,西漢將領李廣利率軍隊出擊匈奴之前,“丞相為祖道,送至渭橋”。《荊軻刺秦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文中的“祖”就是“祖道”,臨行祭路神,引申為餞行送別。

古代祭祀或重大事件,事先要沐浴、更衣、獨居,戒其嗜慾,以示心地誠敬,這些活動叫“齋戒”。“齋”又稱“致齋”,致齋三日,宿於內室,要求“五思”(思其居處、笑語、志意、所樂、所嗜),這主要是為了使思想集中、統一。“戒”又稱“散齋”,散齋七日,宿於外室,停止參加一切娛樂活動,也不參加哀弔喪禮,以防“失正”、“散思”。古人齋戒時忌葷,但並非忌食魚肉葷腥,而是忌食有辛味臭氣的食物如蔥、蒜等,這主要是為了防止祭祀時口中發出的臭氣,對神靈、祖先有所褻瀆。

古代座次以左為尊,空著左邊的位置以待賓客稱“虛左”。《信陵君竊符救趙》:“公子於是乃置酒大會賓客。坐定,公子從車騎,虛左,自迎夷門侯生。”足見信陵君對侯生之尊敬。今人有“虛左以待”一語。

先後拜兩次,表示禮節之隆重。舊時書信末尾也常用“再拜”,以表示敬意。

古代的拜禮。行禮時,兩手放在額上,長時間下跪叩頭。原專指禮拜神佛時的一種敬禮,後泛指表示極端恭敬或畏服的行禮方式。今人多用“頂禮膜拜”形容對某人崇拜得五體投地。

即拜揖。鞠躬下拜,表示屈辱之意。《晉書·陶潛傳》載:陶淵明曾為彭澤縣令,州郡派督郵巡視至縣,縣吏勸陶束帶迎見,他感嘆地說:“吾不能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鄉里小人邪!”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後來引申為傾倒、崇拜,如毛澤東《沁園春·雪》:“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中國古代婚姻的六種手續和禮儀。即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

春秋時,秦、晉兩國國君幾代都互相通婚,後稱兩姓聯姻為“秦晉之好”。

古代文人交往、交友的禮俗。文人相交輕財物而重情誼、才學,故多以詩文相贈答,揚才露己,以表心態。唱酬是通行的方式,即以詩詞相酬答。在宴飲等聚會時,更是不可有酒無詩,流行盡觴賦詩之俗。

(1)天子、太后、公卿王侯之死稱:薨(hōng)、崩、百歲、千秋、晏駕、山陵崩等。

(3)佛道徒之死稱:涅磐、圓寂、坐化、羽化、仙遊、仙逝等。“仙逝”現也用於稱被人尊敬的人物的死。

(4)一般人的死稱:亡故、長眠、長逝、過世、謝世、壽終、殞命、捐生、就木、溘逝、老、故、逝、終等。

第3篇

古代中國素有“禮儀之邦”的美稱,古代漢族十分講究禮節,禮俗別具一格。

在相互交往中,古代漢族對於不同的物件均有相當的禮節,分為稽首、頓首、空首、振動、吉拜、凶拜、奇拜、褒拜、隸拜九種,稱“九拜”。後經發展、演變,一般最常見的有打拱、作揖和跪拜三種。

打拱,就是右手在內,左手在外,兩手合抱以示敬意。古俗男子吉拜尚左,而女子吉拜尚右,稱之“納萬福”。凶拜,即不友好的拜見禮則相反。作揖,除拱手外,還要彎腰鞠躬。揖有高揖和長揖之分。高揖即雙手高舉,長揖除拱手高舉外,還要自上而下,行鞠躬禮。打拱和作揖往往連用,大約是古“九拜”中之“振動”演化而來。這種禮節無尊卑上下之分,為平輩之間的常禮。在古代漢族民間,友人相遇也往往邊說“謝”,邊打拱作揖相讓,以示尊重。

跪拜,是漢族的`一種莊重的禮節,主要包括稽首、頓首、空首等形式。稽首是叩頭至地並停頓一段時間,原是“九拜”中最恭敬的一種禮節,常作臣對君之拜。

頓拜,即頭叩地,通用為下輩對上輩、下級對上級的拜禮。空首,是手著地,拜頭至手。此外還有隻屈一膝的“奇拜”,清朝時極流行。

辛亥革命後,隨著封建君主制度的廢除,跪拜禮遂被廢止,但並未絕跡,直到解放後才徹底摒棄,但民間下輩對上輩有時也偶用此禮以示敬重。同時,打拱作揖的禮節也漸被握手禮、舉手禮、注目禮、問好禮以及點頭招呼所代替,但並未完全絕跡。

第4篇

從婦女未孕時的求子到嬰兒週歲,一切禮儀都圍繞著長命的主題。高禖之祭即是乞子禮儀。此時,設壇於南郊,后妃九嬪都參加。漢魏時皆有高禖之祭,唐宋時制定了高禖之祀的禮儀,金代高禖祭青帝,在皇城東永安門北建木製方臺,臺下設高禖神位。清代無高禖之祭,卻有與之意義相同的換索儀式。誕生禮自古就有重男輕女的傾向。誕生禮還包括三朝、滿月、百日、週歲等。三朝是嬰兒降生三日時接受各方面的賀禮。滿月在嬰兒滿一個月時剃胎髮。百日時行認舅禮,命名禮。週歲時行抓週禮,以預測小兒一生命運、事業吉凶。

也叫冠禮,是跨入成年人行列的男子加冠禮儀。冠禮從氏族社會盛行的男女青年發育成熟時參加的成丁禮演變而來。漢代沿襲周代冠禮制度。魏晉時,加冠開始用音樂伴奏。唐宋元明都實行冠禮,清代廢止。中國少數民族不少地區至今還保留著古老的成年禮,如拔牙、染牙、穿裙、穿褲、盤髮髻等儀式。

饗在太廟舉行,烹太牢以飲賓客,重點在禮儀往來而不在飲食,燕即宴,燕禮在寢宮舉行,主賓可以開懷暢飲。燕禮對中國飲食文化形成有深遠的影響。節日設宴在中國民間食俗上形成節日飲食禮儀。正月十五吃元宵,清明節吃冷飯寒食,五月端陽的粽子和雄黃酒,中秋月餅,臘八粥,辭歲餃子等都是節日儀禮的飲食。在特定的節日吃特定的食物,這也是一種飲食禮儀。宴席上的座次,上菜的順序,勸酒、敬酒的禮節,也都有社會往來習俗中男女、尊卑、長幼關係和祈福避諱上的要求。

主要是對客人的接待之禮。與客人往來的饋贈禮儀有等級差別。士相見,賓見主人要以雉為贄;下大夫相見,以雁為贄;上大夫相見,以羔為贄。

指祭門、戶、井、灶、中(中室)。周代是春祀戶,夏祀灶,六月祀中溜,秋祀門,冬祭井。漢魏時按季節行五祀,孟冬三月臘五祀,總祭一次。唐、宋、元時採用天子七祀之說,祀司命(宮中小神)、中、國門、國行、泰厲(野鬼)、戶、灶。明清兩代仍祭五祀,清康熙之後,罷去門、戶、中、井的專祀,只在十二月二十三日祭灶,與民間傳說的.灶王爺臘月二十四朝天言事的故事相合,國家祀典採用了民間形式。

濫觴於史前,盛行於商周。周代的儺儀是四季驅邪逐疫。周人認為自然的運轉與人事的吉凶息息相通。四季轉換,寒暑變異,瘟疫流行,鬼魂乘勢作祟,所以必須適時行儺以逐邪惡。儺儀中的主神是方相氏。兩漢,儺儀中出現了與方相氏相配的十二獸。魏晉南北朝隋唐沿襲漢制,儺儀中加入了娛樂成份,方相氏和十二神獸角色,由樂人扮演。至今仍有遺存的貴州土家族儺堂儀最為完整典型。

第5篇

現代學者研究中國古代飲食禮儀,往往從商周時期民間及上層社會的飲食方式談起。原因就在於商周是中國古代文明大廈建立的時期,中華文明的主體構成部分便是在這一時期奠基的。

依古文獻載,中國古代飲食禮儀制度的生成,至少可溯周初,且逐漸以具體的禮節儀文積澱成俗。在早期儒家思想和政權設計中,禮儀制度使社會各階級、各集團“貴賤有等,長幼有差,貧富輕重皆有稱者也”,進而成為統治者治理天下的方法與手段。

周代是一個禮樂發達的社會,所有的活動都必須納入禮的範圍之內,以禮來規範人們的行為。在各種禮儀制度中,飲食禮儀制度與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鄉飲酒有飲食、鄉射少不了飲食、尊老養老、祭掃、敬神、居喪、婚嫁更無不以飲食為其主要內容。

因此,周代制定的各種禮制都與飲食活動有著密切的聯絡。又由於禮儀制度的制定為上層社會所決定,因此中國古代的飲食禮儀帶上了等級性、家族性、神賜性和禮儀性四大特點。

把飲食與政治聯絡起來,是中國古代獨特的飲食理念。自古認為治理國家與飲食烹飪的原理是相通的。《老子》曰:“治大國烹小鮮”。意思就是說治理大國要十分小心謹慎,如同烹飪小魚那樣不可隨便攪動之。

飲食與政治的聯絡還表現在為官者與民眾在飲食上的差別,為官者稱為“肉食者”,平民為“蔬食者”、“藿食者”。勤學——從政——肉食這樣的社會思想和教育觀念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的。

古代社會各個階層的日常生活中,飲食因為所處地位的高下而有很大的.不同,貴族們的鐘鼎而食與庶民的食不果腹這樣的差異,也是由於統治者地位高下不等使得財富佔有的多寡不同而造成的。

社會對天神、地示和人鬼(主要是祖先神)仍充滿敬畏,遇到重大節日或事情皆需要祭祀,希望通過祭祀達到禳災賜福的目的。同時周人認為他們日常所食之物乃神靈所賜,吃掉祭品則是分享神靈的福佑,因此在祭祀之後要舉行宴會分享祭品。

古代祭祀的物件大到日月星辰,小到門窗戶牖,甚至作為炊具的灶本身也成為灶神。這些神祇在祭祀典章中被按照世人的標準分出高低貴賤,這便是大祀、中祀和小祀。不同等級的神享受不同標準的供奉。

古代祭祀活動大多數情況下又是家族成員共同參加的。所以在祭祀活動之後的宴會中體現了周代食品的神賜性、宴飲的家族性的飲食特點。古代的許多家庭,少不了以食禮作為家訓的訓條,教導子孫謹守。

中國古代飲食禮儀在禮樂方面表現出一種文質彬彬、寓教於樂的文化模式。先秦《禮記·曲禮》上對飲食禮儀已有了非常嚴格的要求:

“毋摶飯”,不要把飯搓成飯糰,然後狼吞虎嚥大口吃,這樣做有爭食之嫌;

“毋遝羹”,不要大口喝羹湯,有菜的羹湯應用筷子夾食;

“毋放飯”,不要把手中的飯再放回盤碗中,以免給人以不潔的感覺;

“毋吒飯”,吃飯時不要嘖嘖做聲,發出唏唏的響聲;

“毋絮羹”,客人不要當著主人的面調和羹湯,好像自己的烹調技藝比主人的更好;

“毋刺齒”,不要當眾剔牙,顯得不雅觀,須待飯後再剔;

“毋齧骨”,不要過度地啃骨頭,給人以不雅的印象;

“毋固獲”,不要專挑自己喜歡吃的那一種食物,這樣做會顯得有些自私;

“毋揚飯”,不要因為貪圖吃得快一些,就去揚著熱飯,以散去熱氣,這樣做顯得心急;

“飯黍毋以箸”,吃黍米飯不要用筷子,而須用專用匙,以免給人喙食之感;

“毋反魚肉”,不要把咬過的魚肉再放回盤碗裡,應當接著吃完,以示衛生,吃時應少取,不夠再取;

“毋投與狗骨”,不要把肉骨頭投給狗,以免主人誤以為他舉辦的宴席只配狗食;

“客絮羹,主人辭不能享”,如果有客人在調和羹湯,主人就要道歉,說烹調得不好,請包涵;

“客歠醢,主人辭以窶”,如果客人喝了醬汁,主人也要道歉,說菜餚乏味;

“濡肉齒決,乾肉不齒決”,煮過的肉可用牙齒咬斷,乾肉則不要用牙去咬,須用手或刀匕分食;

“毋嘬炙”,吃烤肉串和大塊的烤肉,不要一口吞下去,這樣會塞滿口腔,呈狼吞虎嚥狀;

“共食不飽”,即同別人一道吃飯,不要吃得過飽,要注意文明和謙讓;

“當食不嘆。”吃飯時不要唉聲嘆氣,“唯食忘憂”,不可哀嘆。

“共飯不擇手”,即同別人一起吃飯時,要檢查手的清潔,把手洗乾淨後再食;

“卒食,客自前跪,撤飯齊以授相者,主人興,辭於客,然後客坐。”進餐完後,客人應起身向前收拾桌上盛著醃漬物的盤子,交給旁邊的僕役,主人則跟著起身,請客人不要收拾,然後客人再坐下等等。

中國古代傳統飲食禮儀等級性、家族性、神賜性和禮儀性等四大特點,在各種場合的飲食中都有所體現,而飲食的這些特點可以說正是中國古代社會特點的縮影。

第6篇

在語文學習過程中,經常接觸古代座次尊卑禮儀的知識,例如:

1.既罷,歸國,以相如功大,拜為上卿,位在廉頗之右。(司馬遷《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秦漢時以“右”為上,這裡座次以右為尊。

2.今括一旦為將,東向而朝,軍吏無敢仰視之者。(司馬遷《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這裡座次以“東向”為尊。

3.嘗奉命至金陵,是時朝中皆畏寧南,聞其使人來,莫不傾動加禮,宰執以下俱使之南面上坐,稱柳將軍,敬亭亦無所不安也。(黃宗羲《柳敬亭傳》)這裡座次以“南面”為尊。

忽右,忽東,忽南,古代的座次究竟以何為尊呢?

這與古代的建築是相關聯的。原來,古代的居住建築一般都是堂室結構,坐北朝南,前堂後室。堂室之間隔有一條東西走向的牆,這堵牆,靠西邊有牖(窗),靠東邊有戶(室門),入室必經堂,成語“登堂入室”即由此而生。

古代的堂一般是不住人的,通常是行吉凶大禮的地方。在這裡最尊貴的座位是南面,即坐北朝南。古代帝王召見群臣議事,是坐在坐北朝南的位置上的,因而古人常把稱帝稱王叫做“南面”,如《易經》中“聖人南面而聽天下”。把稱臣附屬叫做“北面”,如司馬光《赤壁之戰》中“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作為臣子朝拜君主,面向北方,一般按官位高低從東向西排列,這樣,官位高的就排在右面,這也就形成了古代在大多數時候的“以右為上”。因此,在堂內座位尊卑順序依次為:南面(座在北而面朝南)、西面(座在東而面朝西)、東面(座在西而面朝東)、北面(座在南而面朝北)。

這樣,表現在官職上,就是貴右賤左。所以,“右遷”是升職,如王安石《李端愨可東上閣門使制》中“非專為恩,以致此位,積功久次,當得右遷”;左遷是貶職,如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和韓愈《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以上所說只是座次尊卑最一般的形式,隨著時間的變換、地點和目的的不同,還有不同的變化。例如明朝餘繼登在《典故紀聞》卷一中記載:“國初習元舊,俱尚右,至正元年十月,太祖令百官禮儀俱尚左,改右相國為左相國,餘官如之。”這就是說,元朝時官職以右為上,明朝建立後則以左為上。元之前的唐宋又如何呢?也是以左為上。如唐太宗的兩位名相合稱“房謀杜斷”,房玄齡在前而杜如晦在後,房玄齡之尚書左僕射顯然尊於杜如晦之尚書右僕射;南宋文天祥被任命為右丞相兼樞密使,都督諸路軍馬,其地位也次於當時擔任左丞相兼樞密使、都督諸路軍馬的吳堅。

至於在j隊中,一般都是以左為上的'。如《赤壁之戰》中,孫權“以周瑜程普為左右督,將兵與備併力逆操”,同為都督,周瑜就尊於程普。

古代的室一般是長方形,東西長而南北窄,因此,室內座位最尊的是東向(座在西而面朝東),其次是南向(座在北而面朝南),再其次是北向(座在南而面朝北),最卑是西向(座在東而面朝西)。項羽在鴻門宴中就是如此安排的:“項王、項伯東向坐,亞父南向坐,——亞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張良西向侍。”(《史記·項羽本紀》)而在我國古代,教師就有“西席”(或“西賓”)的尊稱,也是緣於這種座次尊卑的禮儀。《稱謂錄》卷八記載:“漢明帝尊桓榮以師禮,上幸太常府,令榮坐東面,設幾。故師曰‘西席’。”在中國古代,房屋建築一開始只有室而沒有堂,自從有了堂室結構的房屋後,由於習慣使然,大量的日常活動也是在室中進行的。在室中,若論左右,座次就是左尊右卑了,如《紅樓夢》中林黛玉進賈府的座次安排:“賈母正面榻上獨坐,兩邊四張空椅:黛玉在左邊第一張椅上坐了……迎春便坐右手第一,探春左第二,惜春右第二。”黛玉遠來是客,故有此種安排。

古人外出乘車,車上座次也有尊卑之分的。“乘車之法,尊者居左,御者居中,又有一人處車之右,以備傾側。”(顏師古《漢書注》)如《史記·魏公子列傳》中:“公子於是乃置酒大會賓客。坐定,公子從車騎,虛左,自迎夷門侯生。”虛左,就是空出左邊尊位,以示尊敬。成語“虛左以待”即緣此而生。兵車則不同。一般兵車是御者居中,左右兩側各有手執兵器的甲士一人,居中的御者為統領。主帥或國君的戰車,則是主帥或國君居中親自掌旗鼓指揮,御者在左,另有一個侍衛在右衛護,也叫車右。可見,兵車之上,中間的座次是尊位,如《崤之戰》中“遂發命,遽興姜戎。子墨衰絰,樑弘御戎,萊駒為右”。

第7篇

在古代,很多禮儀都是帶著濃厚的迷信意味,比如祭天、祭地、宗廟之祭、祭先師先聖等,這些都是平民百姓都瞭解的禮儀常識。對於信封鬼神之說的古代人來說,這種事情他們都是非常重視的。因此,禮儀起源於鬼神信仰,也是鬼神信仰的一種特殊的體現形式。

中國古代的禮儀可以分為政治和生活兩大類,祭天等祭祀等被分為政治類禮儀。生活類禮儀常識從從冠婚鄉射到朝聘喪葬,既繁瑣又難懂。在《儀禮》中記載,古代的貴族子弟,到了二十歲要舉行士冠禮,也就是成人禮,證明他已成人,要開始一個嶄新的人生,在現代社會中也還有一些偏遠地區仍保留著成人禮這項古老的禮儀。結婚這件事,在古代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男女雙方需要在家長的主持下進行從採納到婚後廟見等一系列禮儀。

而在古代生活禮儀中,喪禮是最早出現的。喪禮於死者是安撫其靈魂,與生者則成為分長幼尊卑、盡孝正人倫的禮儀。從死者去世到下葬之前,要進行招魂、祭奠、報喪、弔唁等禮儀三天。

相對的古代禮儀常識中的誕生禮,也是一件不能輕視的禮儀。從婦女未孕時的求子到嬰兒週歲,一切禮儀都是圍繞著長命的主題。高禖之祭即是乞子禮儀,需要設壇於南郊,後宮的妃嬪都要參加。在唐宋時期制訂了高禖之祀的禮儀。

誕生禮還包括“三朝”、“滿月”、“百日”、“週歲”等。“三朝”是嬰兒降生三日時接受各方面的賀禮。“滿月”是在嬰兒滿一個月時剃胎髮。“百日”時行認舅禮,命名禮。“週歲”時行抓週禮,以預測小兒一生命運、事業吉凶。至此誕生禮才算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