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最大的“書”》教案8篇 《構建知識階梯:追求最大的“書”》教案

本教案以中國民間藝術“拜巫”為素材,讓學生通過了解巫術文化認識傳統文化的重要性。通過介紹“巫書”,讓學生了解道家、儒家、佛家等不同文化對拜巫的影響,讓學生更好地理解中華文化。此外,教案還注重培養學生文化自信心,激發學生的文化自豪感。

《最大的“書”》教案8篇 《構建知識階梯:追求最大的“書”》教案

第1篇

本文以人物的對話為主要敘說方式,因此,建議把朗讀的重點放在指導學生讀好人物的對話上。關於本課涉及的自然科學知識,不必作過細的講解,只要引發學生對自然科學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產生研究、探索的慾望就可以了。如果學生們有興趣,可以在班級裡開展奇石博覽會,讓他們交流自己的研究成果,激發愛科學、學科學的興趣。

但是大自然中還有比它更大的.書?到底是什麼呢?今天我們就來讀故事〈最大的書〉

(1)和同伴說說你已經認識了哪個字,是怎樣認識的?可以怎樣記住其他的字?如:巖,高山上的石壁就是巖;我去過重慶的紅巖村,我還知道有部小說叫《紅巖》。冊教科書封面上寫有二年級下冊。

(2)把自己喜歡的生詞讀給同伴聽,並說說你喜歡的理由。這樣引導有利於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瞭解學生的內心感受,促使學生對事物有正確的情感態度。如,地質勘探隊員--我喜歡書中的地質勘探隊員叔叔,因為他懂的東西多。(3)向同桌請教不懂的字詞。如,寶藏、礦物。

(4)和同桌合作朗讀課文,爭取把帶生字的句子和段落讀正確、讀流利。

(2)以同桌為單位進行朗讀擂臺賽。一人讀一句,做到讀正確,讀流利。

(1)寫正確。寫半包圍結構的字時,要提醒學生注意:厚字上下都無點,而底字上下都有點。寶字下邊是玉不是五一。印字右邊是單耳,不能寫成雙耳。埋字左邊是土字旁,要與理區分字形。還可以引導學生記住有土才能埋。

(2)寫美觀。本課要求寫的字中,出現了很多豎撇,如質、厚、底的左撇,鐵字右邊的第二撇,冊字的兩撇。建議重點指導豎撇的書寫。指導應以示範為主,不妨多示範幾次,讓學生反覆觀察由豎到撇的變化過程,然後再讓學生反覆練習,感悟由豎到撇的自然過渡。

小朋友們,今天我們繼續來看一看這世界上最大的書。板書課題。上節課中,小朋友們解決了一個問題書,為什麼加引號呢?還記得嗎?誰能再說說理由。小朋友們還提出了一個問題,最大的書到底是什麼樣的?可以做什麼?我們這節課呀就來解決這個問題。

(1)自由讀。好問的川川通過問,學到了好多有關的地質方面的知識。你想知道他問些什麼,學到些什麼嗎?請趕快讀一讀。用不同的符號畫出他和叔叔的對話。

(2)夥伴對讀。找自己的夥伴讀一讀川川和叔叔的對話,想想,你學麼了什麼?

創編動作。爸爸在文中一句話都沒說,你能設計出爸爸的動作神態嗎?合作演一演。

4.猜中想。你能猜出川川長大以後想幹什麼嗎?說說你的根據。你能猜想出叔叔是怎樣獲得這些知識的嗎?你想學他嗎?

詞語開花。看看課後我會填中紅花裡的字,你發現規律了嗎?你會填嗎?學生自主填好後,可以開展組詞遊戲。如:寶石--石頭

2、課文中的學習夥伴讀到岩石就是書啊這句話時,深有感觸地說:真沒想到!實際上,讓我們真沒想到的事物可多了。課外讀一讀《自然百科全書》一類的書籍,看看有沒有這樣的感覺。

《最大的“書”》教案8篇 《構建知識階梯:追求最大的“書”》教案 第2張

第2篇

本文記敘了爸爸與川川在爬山途中與地質勘探隊員交流的所見所聞,間接地揭示了神奇的自然界是一座巨大的知識寶庫。課文語言簡潔,以對話貫穿全文,融地質知識於課文之中,字裡行間充滿兒童對大自然的好奇與熱愛。通過學習培養學生從小關注科學,探索自然的意識。

對國小生來講,這篇課文的內容極富吸引力,同時以人物對話為主要敘說方式也是課文的一個顯著特點。因此教學中,教師應加強對學生朗讀課文的指導,特別要指導學生讀好人物的對話,引導學生在對話中發現,體會,在對話的朗讀中引發對自然科學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產生研究、探索的願望。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好人物的對話。

3、體會川川對大自然的好奇與熱愛,培養從小關注科學、探索自然的興趣和意識。

2、收集有關地殼變遷、化石等相關知識的文字、圖片資料。

1、依題激疑:你們讀過書嗎?你們知道最大的書是什麼樣嗎?(板題)課題中的“書”為什麼加上引號?你們想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呢?

2、展示激趣:教師出示化石標本或相關的'圖片資料,啟發:你們知道這是什麼嗎?它們究竟是怎樣得來的呢?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一本“書”,看看這本“書”是怎樣介紹的!(板題)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讀準字音,把課文讀通讀順,識字生字。

出示“我會認”的內容,引導學生進行識字交流,可以採取組內交流的形式,說說自己已經認識了哪些字,是怎樣認識的?同時交流記字的方法,如熟字加偏旁、形近字換偏旁、組詞語以及學生個性化的記字方法。同時把自己不懂的詞語作一標記與組內的同學進行交流。

2、利用生字卡片同桌互相檢查識字情況。分段合作讀文,互相檢查讀文情況。教師巡視吸收反饋。

3、教師出示生字卡片,開火車讀,相機引導學生交流識記重點字的方法。同時,教師強調重點字讀音、字形等相關內容。如:“冊”是平舌音;“質”讀第四聲;“巖”和“印”的聲母都是“y而不是r;“痕”字的下面是“艮”不是“良”等。

(識字能力是培養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教師要有意識地去組織引導學生交流識字經驗,培養學生自主識字的能力。)

1、出示“我會寫”中的“巖、冊、寶、刨、痕、質”

2、引導學生從筆劃、結構等方面觀察這些字的特點。組織學生進行交流,教師相機強調。如:

“厚”字上下都無點。“寶”字下邊是“玉”不是“五一”。“印”字右邊是單耳,不能寫成雙耳。

3、“挑戰難點字”。啟發學生到板前書寫大家認為不好寫的字,師生評議。

4、學生臨寫,教師巡視指導,同桌互相評議。展示優秀的作品。

(觀察、交流是寫好字的一個重要前提,引導學生到板前範寫難點字,激發學生寫字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大膽嘗試,向困難挑戰的精神。相互交流與評議,促進了學生欣賞水平的提高。)

1、快速讀文,思考:你還有什麼不懂的地方嗎?或者提出問題考考大家?

(這一環節,可有效地發展學生的問題意識,培養讀書能力。解決學生在學習中出現的問題,及時地瞭解了學生對於課文內容的掌握情況。但要注意字詞等方面的內容可以當場解決,其他涉及課文內容的問題,可以簡略處理,為下節課作準備。)

2、接讀課文,引導學生回顧課文,進一步檢查學生的讀文情況。

針對上節課提出的問題,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在交流互動中有所得。

引導學生採取不同形式的讀書活動,看看以讀中能解決哪些問題。如:自由讀、小組交流讀等。在此基礎上組織全班進行交流,互相補充,教師相機點撥。在交流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來深入理解。如:寶藏、刨根問底等。(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引導學生讀中思考,讀中探究,讀中感悟,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體驗。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1、小組合作演讀課文。角色選定。熟讀對話。分角色朗讀,熟悉人物的語言特點。創編動作。

2、朗讀展示,師生共同評議,加強對話的朗讀指導。

3、猜中想。你能猜出川川長大以後想幹什麼嗎?說說你的根據。你能猜想出叔叔是怎樣獲得這些知識的嗎?你有什麼樣的感想?(結合文章以對話為主要敘說方式的特點,組織學生進行角色扮演,進而深入體會當時的場景和人物的心理,促進了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同時通過“演、創、猜”活動,也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和理解能力。激發了學生們探索自然的興趣,發奮學習的熱情。)

1、出示“我會寫”中的“埋、陸、鐵、底、趴”。組織學生觀察其筆劃、結構等方面的特點。

2、教師範寫學生認為的難點字。邊寫邊強調注意的問題。

1、通過課外的閱讀和收集,你還知道其他相關的資料嗎?組織學生交流展示。

2、佈置課外收集活動,準備一次規模適當的的“自然界的奧祕”展。

(課內外結合,有效地促進了學生興趣地培養和良好個性的發展。)

勘探:查明礦藏分佈情況,測定礦床的位置、形狀、大小以及地質構造等情況。

第3篇

神奇的大自然是一座巨大的知識寶庫。在地質勘測隊員的眼中,岩石就是一本耐人尋味的“書”。那上面有雨點留下的腳印,有波浪奔騰的足跡,有豐富的礦藏,還有樹葉、貝殼、小魚組成的圖畫歷史的變遷,大陸的沉浮,都在這本最大的書裡。

2、請同學們開啟課本,我們一起去課文中尋找答案吧!

3、把自己喜歡的生詞說給桌聽,並說說喜歡的理由。

4、全班交流,把學習的字詞的.好辦法介紹給大家。

6、找合作伙伴讀課文,把字音讀準,把課文讀通順。

“叔叔”為什麼把岩石稱作“書”,這本“書”有什麼用呢?請趕快讀一讀吧!

和夥伴合作讀“川川”和“叔叔”的對話,再說說你學到了什麼?

(1)出示文中的問句和感嘆句,指導讀好這些句子。

(2)進入角色讀課文,教師巡迴指導,提示讀好人物的對話。

2、你認為這本最大的“書”有趣嗎?怎樣才能和叔叔一樣,讀懂這本“書”呢?

2、讀《自然百科全書》,把讀後的體會說給家長或同學聽。

第4篇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好人物的對話,體會“川川”對大自然充滿興趣的思想感情。

同學們天天在讀書,我們的書是什麼樣的?世界上還有一種書,這種書是沒有文字的,而且也是最大的“書”,你們想讀這本書嗎?(板書課題)

認真閱讀課文,畫出不認識的字,藉助拼音讀一讀,碰到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1)、和同伴說說你已經認識了哪個字,是怎樣認識的?可以怎樣記住其他的字?

(2)、把自己喜歡的生詞讀給同伴聽,並說說喜歡的理由。

(1)、本課要求寫的字中,出現了很多“豎撇”,如“質、厚、底、鐵、冊”,重點指導豎撇的書寫。

(2)、區別“印”和“陸”:“印”的右邊是“”,“陸”的左邊是“”。

(1)、“書”,為什麼加引號呢?指的.是什麼?自由讀課文,在文中找答案。

(2)、為什麼把岩石稱為“書”呢?讀課文找根據,看誰找得全。

學生一邊回答一邊指導朗讀五至十自然段。讀好問句和感嘆句。

(1)、好問的川川通過問,學到了好多有關地質方面的知識。他問了些什麼?學到了些什麼?找出川川的問話和叔叔的回答的句子讀一讀。

(1)、你能猜出川川長大以後想幹什麼嗎?說說你的根據。

(2)、你能猜想出叔叔是怎樣獲得這些知識的嗎?你想學他嗎?

1、詞語開花。看看課後“我會填”中紅花裡的字,你發現規律了嗎?你會填嗎?

第5篇

會本課××××××××××××。 (宋體,五號1.5倍行距)

教學難點 激發學生探究自然知識的興趣。

2、自由讀課文,拼讀圖片中的生字,並從課文中畫出生詞。

1、師:小朋友們,你們愛讀書嗎?能說說你讀過的書是什麼樣的嗎?

生2:書裡面有許多字還有許多畫。(師:書的內容。)

生3:書的每一頁還有頁碼。(師:觀察得真仔細。)

生4:書裡面有很多知識,多讀書可以讓我們變得更聰明。(師:說得多好啊!)

2、師:這節課,我們一起來看一本最大的“書”。(師指導讀出最大。)

過渡:想和最大的“書”見面嗎?快讀讀課文吧!提要求: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讀的時候,要把字音讀準,難讀的句子可以多讀幾次,遇到不會讀的字可以請教小朋友和張老師。孩子們,開始吧!

1、師:剛才小朋友們讀書可認真啦!這些彩色卡片裡面的字你會讀了嗎?誰來讀?

2、師:去掉拼音還認識生字娃娃嗎?請幫老師推薦一位小老師領大家讀。

3、師:生字寶寶真淘氣,它又和大家捉迷藏躲進句子裡去了,能把這些句子也讀好嗎?(自由練讀,分組讀,練讀難讀的句子,降低讀文的難度。)

過渡:句子讀得這麼好,課文一定也讀得很棒。誰願意和老師合作把課文讀給大家聽?(請兩生合作、分工)其他小朋友一邊聽一邊想:這本最大的“書”究竟是什麼?

(1)師:岩石書,多奇特呀!這句話是誰說的?(叔叔)

(2)師:叔叔怎麼說這兩句話的,自己練習讀讀。(生自由讀)

評2:讀得很好,特別像叔叔的感覺。師:我們大家像他一樣讀讀。

3、師:現在,你知道“書”為什麼加引號了嗎?(不是我們平常說的書)

過渡:對於奇特的岩石書,我們的學習小夥伴川川有一連串的問題不明白,大聲讀讀課文5——12自然段,找找川川提出哪些問題,把它們劃出來。

(1)指名讀。(師:把這段讀給大家聽聽吧!生讀)

(2)師:那岩石書上的字到底是什麼呀?(板書:雨痕、波痕、礦物)

師:小朋友,你們見過雨痕、波痕嗎? 那你們想象一下,這雨痕、波痕會是什麼樣子的呢?(圖片出示雨痕、波痕的樣子)

(3)讀出趣味。(師:岩石書上的字真有趣,我們再來讀讀。)

師:岩石書上有字,那還有圖畫嗎?你從哪兒知道的,誰來告訴川川?

(2)師:岩石書上都畫了什麼呀?(板書:樹葉、貝殼、小魚)

師:這些樹葉、貝殼、小魚,就是書中的“畫”。(師板書:樹葉、貝殼、小魚)。

師:你們看,(出示圖片)這岩石書上的畫與我們平時見到的樹葉、小魚、貝殼有什麼不一樣呢?(生答:這裡的小魚沒有鱗片。這裡的小魚是死的,看不清楚。這裡的小魚是不動的.,好像凹進去了。平時看到的樹葉是綠色的。平時的貝殼可不是這樣的。 …… )

師:孩子們,這裡的樹葉、小魚、貝殼,本來也有美的顏色,也是活的,可由於特殊的地殼運動,他們被包了起來,死後沒有腐爛,埋在地底下,經過漫長的時間之後,就變成這個樣子了。很多年以後,這些動植物就成什麼呢?(指名回答:“化石”。)

師:一塊岩石上,又有樹葉,又有貝殼,說明什麼呢?哪個小組來幫川川解決第三個問題?

“它告訴我們,在很久很久以前,這裡是一片長滿樹木的陸地。後來,陸地沉下去了,這裡就變成了大海。又過了很多很多萬年,海底慢慢上升,這裡又變成了高山,就是我們腳下的這座山。”

(2)師:原來這些畫告訴我們這麼多知識。瞧!原來這兒是一塊陸地,上面長滿了樹木,樹葉落在了地上;後來陸地下沉,周圍的海水進入這裡,這兒變成了大海,海里當然有貝殼、小魚了;又過了很多很多年,海底慢慢上升,成為這座山,我們就在山上看到又有樹葉,又有貝殼的岩石了!

師:地球真是個了不起的魔術師,咱們邊讀邊加動作把地球了不起的變化讀出來。

師:前面的問題我們都幫川川解決了,第四個問題一定難不倒聰明的孩子們,哪個小組來幫川川?

師:岩石書的作用真大!我也想讀讀(師邊出示句子邊讀)

它能告訴我們,哪裡埋著煤炭,哪裡藏著鐵礦……它可能還告訴我們什麼呢?

(3)齊讀。(師:岩石書真了不起,讓我們一起讀讀它的作用吧!)

7、師:聰明的我們幫川川瞭解了這本岩石書,川川可高興了,我們一起帶著高興的表情和語氣讀讀最後一段。

第6篇

孩子們,今天是4月12日,一個對於我來講有著特殊意義的日子,因為今天我和咱們在坐的小朋友相識。再過11天,便是4月23日(螢幕出示4月23日)這一天對於全世界的人來說有著特殊的意義。知道這一天嗎?老師告訴大家,這一天是“世界讀書日”,也叫世界書香日。讓我們每個人都愛讀書,讓整個世界都充滿書香味便是這世界讀書日的意義所在。小朋友平常喜歡讀書嗎?你都讀過哪些書?

看大家這麼喜歡書,老師這次可就真來對了。實話告訴大家,老師這節課是專門到咱們中間來向大家推薦一部特別的書。(補充課題:最大的“書”)

這究竟是一本怎樣的書呢?讓我們開啟課本83頁,一起走進這本最大的書。

第一次讀這本“書”,老師只有一個要求,把這書裡每一個字都讀準確,要是碰到不認識的字,咱們可以拼拼拼音。

這三組詞語難度可不一樣,級別也不同,你想挑戰哪一個星級呢?

1、讀詞語時,得有一定的節奏,一個詞語讀完了稍作停頓。

3、孩子們,這些詞寶寶中藏著一個多音字,你發現了嗎?

藏除了讀“藏”還有一個雙胞胎兄弟,讀“cáng”,藏著鐵礦中的藏就是它的'雙胞胎兄弟。(出示:藏著鐵礦寶藏)

第一次讀這本最大的“書”,我們就收穫了這些詞寶寶。看,這些詞寶寶都滿意而歸了。喲,還有一個詞寶寶不肯走?原來是“刨根問底”,它想問問咱們小朋友,它是什麼意思?課文中誰“刨根問底”了?川川問了哪些問題?

請小朋友找一找川川的問題,用“——”劃出來,找到了的小朋友,先自己輕輕地讀一讀。

(1)這列火車讀讀這些問題。讀的時候,小朋友可要注意把這一隻只的小耳朵讀好?

(2)指名讀讀川川的問題:哪個小朋友也來學學川川問一問,一個問題問好稍稍停一停。

(3)像這樣一個接著一個地問問題,就是刨根問底。我們集體來刨根問底一回。

川川刨根問底,一連問了這些問題,叔叔呢則耐心熱情地解答了川川一個又一個的問題。現在我們同桌合作,一個學川川的刨根問底,一個讀叔叔的熱情解答,把川川和叔叔的對話合作讀通了。合作時,你對哪一組對話特感興趣,多練練。一會兒展示給大家聽聽。

岩石就是書啊!你看,這岩石一層一層的,不就像一冊厚厚的書嗎?

(2)導讀:指著螢幕上的岩石,問學生?哪裡有書呀!

有。你來看,這是雨點留下的腳印,叫雨痕;這是波浪的足跡,叫波痕;還有這些閃光的、透明的,是礦物。它們都是字呀!

(2)導讀:這雨點留下的腳印叫;這波浪的足跡,叫;這些閃光的、透明的是。他們都是字呀!

有。你看,這兒有樹葉,有貝殼,那兒還有一條小魚哩!

(1)到現在還沒發過言的同學,請舉手,現在老師給你們一個發言的機會,你自己找個好朋友與你合作讀這組對話行嗎(請3位)

用處可大哩!它能告訴我們,哪裡埋著煤炭,哪裡藏著鐵礦……把這本“書”讀懂,就能為祖國找到更多的寶藏!

現在老師也來學學川川的樣“刨根問底”一回,小朋友們能對我的問題作出一一的回答,行嗎?

川川刨根問底,問了這些問題,是他的這些問題帶我們走進了這本最大的“書”。此時,你心裡一定也有一些問題想問,你也來學學川川刨根問底,和大家說說你心中的問題。

咱們提的這些題很有意思。課後,我們將帶著我們自己的問題,收集相關的資料,下節課,讓我們帶著我們的問題,更進一步地走進這本“最大的書。”

最後讓我們牢牢記住這個“刨根問底”,好好寫一寫這個詞。

第7篇

本文記敘了爸爸與川川在爬山途中與地質勘探隊員交流的所見所聞,間接地揭示了神奇的自然界是一座巨大的知識寶庫。課文語言簡潔,以對話貫穿全文,融地質知識於課文之中,字裡行間充滿兒童對大自然的好奇與熱愛。通過學習培養學生從小關注科學,探索自然的意識。

對國小生來講,這篇課文的內容極富吸引力,同時以人物對話為主要敘說方式也是課文的一個顯著特點。因此教學中,教師應加強對學生朗讀課文的指導,特別要指導學生讀好人物的對話,引導學生在對話中發現,體會,在對話的朗讀中引發對自然科學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產生研究、探索的願望。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好人物的對話。

3、體會川川對大自然的好奇與熱愛,培養從小關注科學、探索自然的興趣和意識。

2、收集有關地殼變遷、化石等相關知識的文字、圖片資料。

1、依題激疑:你們讀過書嗎?你們知道最大的書是什麼樣嗎?(板題)課題中的“書”為什麼加上引號?你們想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呢?

2、展示激趣:教師出示化石標本或相關的圖片資料,啟發:你們知道這是什麼嗎?它們究竟是怎樣得來的呢?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一本“書”,看看這本“書”是怎樣介紹的!(板題)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讀準字音,把課文讀通讀順,識字生字。

出示“我會認”的內容,引導學生進行識字交流,可以採取組內交流的形式,說說自己已經認識了哪些字,是怎樣認識的?同時交流記字的方法,如熟字加偏旁、形近字換偏旁、組詞語以及學生個性化的記字方法。同時把自己不懂的詞語作一標記與組內的同學進行交流。

2、利用生字卡片同桌互相檢查識字情況。分段合作讀文,互相檢查讀文情況。教師巡視吸收反饋。

3、教師出示生字卡片,開火車讀,相機引導學生交流識記重點字的方法。同時,教師強調重點字讀音、字形等相關內容。如:“冊”是平舌音;“質”讀第四聲;“巖”和“印”的聲母都是“y”而不是“r”;“痕”字的下面是“艮”不是“良”等。

識字能力是培養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教師要有意識地去組織引導學生交流識字經驗,培養學生自主識字的能力。

1、出示“我會寫”中的“巖、冊、寶、刨、痕、質”。

2、引導學生從筆劃、結構等方面觀察這些字的特點。組織學生進行交流,教師相機強調。

如:“厚”字上下都無點,“寶”字下邊是“玉”不是“五”,“印”字右邊是單耳,不能寫成雙耳。

3、“挑戰難點字”。啟發學生到板前書寫大家認為不好寫的字,師生評議。

4、學生臨寫,教師巡視指導,同桌互相評議。展示優秀的作品。

觀察、交流是寫好字的一個重要前提,引導學生到板前範寫難點字,激發學生寫字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大膽嘗試,向困難挑戰的精神。相互交流與評議,促進了學生欣賞水平的提高。

1、快速讀文,思考:你還有什麼不懂的地方嗎?或者提出問題考考大家?

這一環節,可有效地發展學生的問題意識,培養讀書能力。解決學生在學習中出現的問題,及時地瞭解了學生對於課文內容的掌握情況。但要注意字詞等方面的內容可以當場解決,其他涉及課文內容的問題,可以簡略處理,為下節課作準備。

2、接讀課文,引導學生回顧課文,進一步檢查學生的讀文情況。

針對上節課提出的問題,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在交流互動中有所得。

引導學生採取不同形式的讀書活動,看看從讀中能解決哪些問題。如:自由讀、小組交流讀等。在此基礎上組織全班進行交流,互相補充,教師相機點撥。在交流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來深入理解。如:寶藏、刨根問底等。

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引導學生讀中思考,讀中探究,讀中感悟,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體驗。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2、朗讀展示,師生共同評議,加強對話的朗讀指導。

3、猜中想。你能猜出川川長大以後想幹什麼嗎?說說你的根據。你能猜想出叔叔是怎樣獲得這些知識的嗎?你有什麼樣的感想?

結合文章以對話為主要敘說方式的特點,組織學生進行角色扮演,進而深入體會當時的場景和人物的心理,促進了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同時通過“演、創、猜”活動,也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和理解能力。激發了學生們探索自然的'興趣,發奮學習的熱情。

1、出示“我會寫”中的“埋、陸、鐵、底、趴”。組織學生觀察其筆劃、結構等方面的特點。

2、教師範寫學生認為的難點字。邊寫邊強調注意的問題。

1、通過課外的閱讀和收集,你還知道其他相關的資料嗎?組織學生交流展示。

2、佈置課外收集活動,準備一次規模適當的的“自然界的奧祕”展。

課內外結合,有效地促進了學生興趣地培養和良好個性的發展。

勘探:查明礦藏分佈情況,測定礦床的位置、形狀、大小以及地質構造等情況。

古生物是地質歷史時期中曾生活於地球上的生物,一般將全新世以前的生物稱為古生物,全新世以後的生物稱今生物或現生物。大部分古生物已經滅絕,僅有少數古生物仍延續至今,稱為活化石。古生物死亡之後由於自然作用儲存在地層中的遺體或遺蹟稱為化石。

構成地球表層成層的岩石,叫做地層。地層本來是一層一層地沉積而成的,一般來說,先沉積的地層在下面,後沉積的地層在上面,所以下層地層的年代比上層的古老。但是,由於地球表面不斷運動,地層也會隨著上升、下降、扭曲等,使地層順序發生某些變化。

不同生物化石的出現和地層的形成,有著平行的關係。也就是說,在越古老的地層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結構越簡單,分類地位越低等。在距今越近的地層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結構越複雜,分類地位越高等。

地層一層層地重疊,像書頁一樣,儲存著地球上生命世界的歷史記錄,化石就像這巨大歷史書中的文字。人們根據地層中的岩石,可以分析出地層形成的年代,而其中的化石,就是推斷當時生命世界的根據。

第8篇

1、會認讀“質”等重0個生字,會寫“冊”等重2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好人物的對話,體會川川對大自然充滿興趣的思想感情。

你們聽說過世界上最大而且沒有文字的書嗎?今天學習的—篇課文就能幫助我們解決這個問題。

學生認真地閱讀課文,畫出不認識的字,藉助拼音讀一讀,碰到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3、揭示課題,說說課題中的“書”為什麼要加引號,課文中的.叔叔是什麼人?結合理解“勘探隊員”。

讓學生各自默讀“叔叔”說的話,想一想下面幾個問題:

1、“叔叔”為什麼把這塊岩石稱作是“一冊厚厚的書”?

3、你知道讀這本岩石書有什麼用呢?除了書晒納感說的,你還知道別的用處嗎?

1、各小組派代表在班上交流學習結果,師隨即引導學生朗讀有關課文內容、理解“雨痕”、“波痕”等詞語。

2、默讀“我知道”讀後在小組裡說說自己讀懂了什麼。

1、邊讀邊思考:從“叔叔”說的話,你懂得了什麼知識(讀後先小組交流,再全班交流)。

讀課文最後一段,你能猜一猜川川長大後想幹什麼嗎?

“你能幹什麼?’”燕子問“我能預報農時。”桃樹對小燕子說,“我一開花,農民伯伯就得忙著種穀子。”

“好,算你一個。”燕子飛過一片胡楊樹林,胡楊樹叫住了她,小燕子問:“你有什麼本領?”

“我能報告地下水。”胡楊樹說:“不信,順著我的身子挖下去,準能找到地下水。”

這時,山坡上的篦子草又喊住了燕子:“我可以報名當土壤化驗員。”

小燕子有點兒弄不懂,篦子草說:“我喜歡長在鈣質土壤中。”

“噢,原來是這樣。“小燕子語音剛落,那邊的藍玫瑰又說話了:“我也能做情報員,我的腳下就有銅礦哩!”

“花朵能報礦?”“小燕子掏出小本子記下、,還有什麼花有這種本領?”藍玫瑰花說:“七瓣蓮能報錫礦,蝴蝶花能報鋅礦。”

忙了一天的小燕子高興極了,這一天,她增加了多少知識呀!

重、完成課後練習“我會填”,先獨立完成,再同桌交換,訂證。

2、書面補充句子:這本書能告訴我們,哪裡埋著煤炭,哪裡藏著鐵礦,它還能告訴我們。

3、讀“我知道”中的小知識,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請教老師和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