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讀《傅雷家書》心得例文《傅雷家書》的心得4篇 《傅雷家書》:家庭與文學的完美結合

《傅雷家書》是一本流傳甚廣的讀書筆記,也被譽為中國現代家書的代表作品。作為一本“感性的”讀書筆記,傅雷在書中向兒子兒媳傾訴自己的人生感悟,傳授他的生活哲學,這些思想及言辭既深刻又樸素。本文將分享一位讀者的心得,以期為廣大讀者帶來一些啟示。

讀《傅雷家書》心得例文《傅雷家書》的心得4篇 《傅雷家書》:家庭與文學的完美結合

第1篇

傅雷與兒子的書信往來過程是十分高興的,雖然他自己工作很繁忙(翻譯家,文藝批評家,著作等身;還有很多社會職務,是上海市政協委員),但從未覺得寫信是一份耗時的差事。

我跟你是永遠談不完的,正如一個人對自己的獨白是終身不會完的。

我高興的是我有多了一個朋友;兒子變了朋友,世界上有什麼事可以和這種幸福相比的!

我跟你的討論與爭辯,常常就是我跟自己的討論與爭辯。父子之間能有這種境界,也是人生莫大的幸福。

世界上最高的最純潔的歡樂,莫過於欣賞藝術,更莫過於欣賞自己的孩子的手和心傳達出來的藝術!

傅雷寫信不僅是言教,同時也是身教。他經常以自我批判來教育身在千里之外留學歐洲的兒子。

許多事你們一時覺得我看得不對,日子久了,現實卻給你證明我並沒大錯。

你過去承認我“在高山上看事情”,也許我是近視眼,看出來的形勢都不準確。但至少你得用你不近視的眼睛,來檢查我看到的是否不準確。果然不準確的話,你當然不用,也不該聽我的。

等到有一天,我發覺你處處比我看得清楚,我第一個會佩服你,非但不來和你“纏夾二”亂提意見,而且還要遇事來請教你呢!

儘管我埋葬了自己的過去,卻始終埋葬不了自己的錯誤。

我做父親的一向低估了你,你把我的錯誤用你的才具與苦功給點破了,我真高興,我真驕傲,能夠有這麼一個兒子把我錯誤的估計全部推翻!

有一次,兒子的來信給郵局弄丟了,傅雷誤解了兒子,顯示出了內心的不高興:

轉往蘇聯學習一節,你從來沒和我們談過。老實說,我是很有自卑感的,因為這反映你對我還是不放心。大概我對你從小的不得當,不合理的教育,後果還沒有完全消失。

孩子,以後隨時來信把苦悶告訴我,我相信還能憑一些經驗安慰你呢。爸爸受的痛苦不能為兒女減除一些危險,那末爸爸的痛苦也是白受了。

父母的缺點與壞脾氣應該不斷的作為孩子的戒鑑,不然的話,人的性格就沒有改善的指望了。家裡囑咐你的話就多聽一些,在外就不必只受別人批評。

一個人的發洩是要求心裡健康,不是使自己越來越苦悶。

人一輩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極高的修養,方能廓然無累,真正的解脫。只要高潮不過分使你緊張,低潮不過分使你頹廢,就好了。

對自己父母,不用怕“自吹自捧”的嫌疑,只要用時分析一下弱點,把別人沒說出而自己感覺到的短處也一齊告訴我們。

傅雷甚至這樣勸兒子勤於寫家信,真是太可愛的父親啊:

想到你們倆的忙碌,不忍心要求多動筆,但除了在外演出,平時你們該反過來想一想:假定我們也住在倫敦,難道每兩星期不得上你們家吃一頓飯,你們也得花費一二小時陪我們談談話嗎?

讀《傅雷家書》心得例文《傅雷家書》的心得4篇 《傅雷家書》:家庭與文學的完美結合 第2張

第2篇

每個人都有著自己偉大的父親,無論這個父親是知識淵博的或只是一個只會下地耕作的農民,他們一樣的偉大。在讀傅雷家書的時候,字裡行間都洋溢著濃濃的親情,讀著讀著就讓人對這麼一份父子情欽佩。他們雖身隔萬里,但父親卻通過兒子的信,深入地瞭解兒子,寫下感人的信。信中有對兒子學業的指導,更多的是對兒子人生的指引。信中的話充滿著父愛,蘊涵著真理。

現在很多人都學會了隱藏自己,與其在陽光下赤裸裸地奔跑還不如在陰暗的隧道里奔跑,你從不曾理解我,我也從不需要去解釋,還有多少人可以像傅雷家書裡面把自己的情感細細地表達出來?每個人都怕別人把自己看穿、都怕別人知道自己的每點每滴,因為我們很需要自己的私人空間,擁有一個誰也闖不進來的地方。回想著自己從識字開始,到跌跌撞撞地步入大學,知識更是增長不少,即使自己的文筆多好,卻吝嗇得從不給父親寫一封信,小時候經常見面,大了就只靠這電話來溝通,幾乎都不用寫信,就連朋友都只是發發e-mail,很少抓筆寫字。現在即使情感是多麼地氾濫,最多就是在自己的日誌了通通宣洩完了之後就把那篇剛剛寫好的日誌刪除,在生活裡很多時候都在隱藏著自己的情感,從不敢輕易地讓別人把自己的所有都看透。是現代的世態炎涼比以前嚴重了嗎?還是人的意識發展得太快,社會跟不上步伐?

傅雷先生在信上不僅談藝術學習,還談生活、戀愛,談做人,談修養,甚至於兒子寫錯字,父親也會“鄭重其事”地指出並耐心分析、糾正。我們又何曾如此跟家裡的長輩提及過這些問題?在學校的生活,父母不知道,也不想讓父母知道,更別說戀愛。不否認,我們曾經都是乖乖孩子,也曾認認真真地聽著媽媽的話,按照著父親的指導去做事去學習,但是越長大越需要有自己的私人空間,有時候總覺得父輩們都是老一代的思想,不能理解我們的想法,說了也白說或著遭到批評,或許也是我們太任性。很多時候我們都是按著自己的意思與心情去做事,儘管每次都會撞得一鼻子灰甚至是遍體鱗傷,但是不論我們是多麼的任性,不論我們曾經是多麼地傷害了父親,他總是一如既往地關心著我們,從不因我們的一時不懂事而丟棄我們,這種感情也叫父愛。無論我們走得多遠,總有那麼一根線,牽著我們,一頭系在家的門前,另一頭系在我們的心上,無論我們在外面生活得多累、多疲倦,總有那麼一個港灣,讓我們的發動機有著驅動的能量,這是家的力量,也是因為家裡的那一根頂樑柱——父親!

家書,顧名思義,是指家人、親人之間往來的書信,每一封家書都是文化遺產。雖然我們沒有家書,沒有像傅雷那樣知識淵博,是著名文藝評論家又是文學翻譯家。我們的父親很普通,但是我們擁有的父愛卻是不能用這些社會上的名銜來衡量,每一個父親都是他們孩子的力量支撐。我們沒有家書,但是我們有的是對父親的惦念,對家的依戀,那是我們精神的最終去處,也是一樣的永恆!

第3篇

初知傅雷,是5年前買的蘇立群所著的《傅雷別傳》,許是泛泛所讀,對他並沒有太深的印象。

前幾日,偶然買了一本《傅雷家書》,只看了一半,便為其所折服了,急不可待地把這本書推薦給了幾個朋友。

喜歡這本書,首先是驚詫於傅雷先生對藝術的執著和獨到的見解。傅雷先生是翻譯大家,也是藝術鑑賞的大家,他對藝術是如痴如醉,卻又一絲不苟。談及藝術,他可以嘲諷參加全國美展的幾位老輩畫家一味取巧,騙人眼目;也可以當著劉海粟校長和劉海粟請來的教授本人的面,斥責該教授的畫沒有思想性。在他的意識裡,永遠是學問第一,藝術第一,“世界上最高的最純潔的歡樂,莫過於欣賞藝術”。在給他的長子、著名鋼琴家傅聰的書信中,他更多的是把兒子當作一個討論藝術、討論音樂的對手,來給予指導和評論。在傅雷先生的藝術觀裡,追求的、欣賞的永遠是藝術的最高境界。

提及藝術的創造,他強調的是自然和感情。他認為:“真誠是第一把藝術的鑰匙。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一切藝術品都忌做作,最美的字句都要出之於自然,好像天衣無縫,才經得起時間考驗而能傳世久遠”;“理想的藝術總是如行雲流水一般自然,即使是慷慨激昂也像夏日的疾風猛雨,好像是天地中必須有的也是勢所必然的境界。一露出雕琢和斧鑿的痕跡,就變為庸俗的工藝品而不是出肺腑,發自內心的藝術了”;“藝術如果是最美的花朵,生活就是開花的樹木”;“真正的藝術家,名副其實的藝術家,多半是在回想中和想象中過他的感情生活的。惟其能把感情生活昇華才給人類留下這許多傑作。真正的藝術是歷久彌新的,因為這種藝術對每一時代的人都有感染力。”

論及對藝術品的理解, 傅雷先生認為就是與藝術家思想的溝通。“一切偉大的藝術家,必然兼有獨特的個性與普遍的人間性。我們只要能發掘自己心中的人間性,就找到了與藝術家溝通的橋樑。再若能細心揣摩,把他獨特的個性也體味出來,那就能把一件藝術品整個兒瞭解了”;“感性認識固然是初步印象,理性認識是深入一步,瞭解到本質。但是藝術的領會,還不能以此為限。必須再深入進去,把理性所認識的,用心靈去體會,才能使原作者的悲歡喜怒化為自己的悲歡喜怒,使原作者每一根神經的震顫都在你的神經上引起反響。……藝術不但不能限於感性認識,還不能限於理性認識,必須要進行第三步的感情深入。換言之,藝術家最需要的,除了理智以外,還有一個愛字”。

同樣的,在談及兒子鋼琴演奏的時候,他仍是看重感情的昇華,境界的超越。他說:“在一切藝術中,音樂的流動性最為突出,一則是時間的藝術,二則是刺激感官與情緒最劇烈的藝術,故與個人的mood關係特別密切”;“彈琴不能徒恃感覺,感受。那些心理作用太容易變。從這兩方面得來的,必要經過理性的整理,歸納,才能深深的化入自己的心靈,成為你個性的一部分”;“音樂主要是用你的腦子,把你朦朦朧朧的感情分辨清楚,弄明白你的感覺究竟是怎麼一回事;等到你弄明白了,你的境界明確了,然後你的技巧自會跟蹤而來的”;“凡是一天到晚鬧技巧的,就是藝術工匠而不是藝術家。一個人跳不出這一關,一輩子也休想夢見藝術”。

傅雷先生也是文化的大家,青年時代,他在西方的經歷,使他了解了西方的文化和歷史,更讓他了解了蕭邦、莫扎特、赫斯特的思想和風格。同時,他又是一個東方人,喜歡和了解東方的傳統文化。他不停地給兒子推薦中國的古代著作,如:《人間詞話》、《元朝散曲選》、《古詩源解讀》、《唐五代宋詞》、《世說新語》等等,希望能從這些著作中,開發性靈,培養氣節、胸襟。傅雷先生更能從文化的高度,解析民族的特性,去探尋藝術的發展。他說,中國人既沒有歐洲的浪漫狂潮,民族性又有希臘的olympic(希臘藝術的最高理想)精神,同時據有不太過分的浪漫底克精神,較之西方人,極含蓄又講究taste(品味、鑑賞力),所以我們中國人,先天的具備表達蕭邦(按傅雷先生的意見,蕭邦是半古典半浪漫的人)相當優越的條件。反之,由於缺少了雍容華貴與宮廷氣味,與歐洲真正的古典,有時反倒隔離得遠一些。他希望傅聰能用東方人的思想感情去表達西方音樂,而仍舊能為西方最嚴格的衛道者所接受,就表示的確對西方音樂有了一些新的貢獻。

不僅如此,在書中,傅雷先生還對文化傳統、新舊藝術、舊體詩詞、一些哲學觀點以及繪畫等提出了自己的非常直率的意見。其中的多數,更令我歎為觀止,佩服不已。

書只有300多頁,可我越看越入迷,越看感想越多,彷彿正在聆聽一位長者的諄諄教誨一般,心馳神往,如痴如醉。

第4篇

父母是我們身邊最貼近的人們,他們時刻關懷著我們,在身邊教導著我們。同樣是父母,傅雷通過書信的方式溝通。正是這一封封的書信,感動著我們,打動著我們。

傅雷是我國著名文學翻譯家、文藝評論家,他是一個博學,睿智,正直的學者,極富個性。母親朱梅馥是一個具有東方文化素養,又經西方文化洗禮,既溫厚善良,又端莊賢淑的東方女性。

傅雷對當今中外的文學、音樂、繪畫、涉獵廣泛,研究精深,個人的文化修養極高。而他培養的物件又是從小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終於成長為國際大師的兒子傅聰。他深刻懂得,藝術即使是像鋼琴演奏也需要嚴格的技術因素,但絕不是“手藝”,而是全身心、全人格的體現。

讀了《傅雷家書》之後,真為傅雷先生對人生的如此認真和對子女的如此關愛而感動萬分。家書中大到事業人生藝術,小到吃飯穿衣花錢,事無鉅細,無不關懷備至。為人父母的可以從中學習到教育子女的方法,學藝術的特別是學鋼琴的可以從中學習提高技藝的方法。而此書中對我印象最深的是加強個人修養。從家信的話語中看出傅雷是一位對自己要求極嚴格的人,有些方面甚至有些刻薄自己的味道,傅雷讓兒子立下的三個原則:不說對不起祖國的話、不做對不起祖國的事、不入他國籍。愛子教子的精神令人感動。

一封封書信,在表達濃濃親情的字裡行間,映照出美好的人際關係、高尚的生活準則、優良的行為操守與道德傳統,拳拳的愛國熱情。這些內容,都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組成部分。

有人認為書信是最為真切、自然和誠實的文字。是啊,因為寫下的一切文字都是即時即刻的內心所想,思想到哪裡,文字就到哪裡。給親人寫信更是如此,而且是他敢於剖析自己,在子女面前承認錯誤,從自身的經歷中給出經驗和教訓。所以,我想讀傅雷家書我們讀到的應該就是傅雷自己吧。家書中父母的諄諄教誨,孩子與父母的真誠交流,親情溢於字裡行間,給了我強烈的感染啟迪。

讀了傅雷家書後,我懂得了許多,我更瞭解父母了。這本書不僅是一本教育書,也是一本可以拉近父母與孩子的一本書,讓孩子更瞭解父母,讓父母更瞭解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