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影評8篇 青春逝去,時光永存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影評主要探討了青春的短暫與失去,以及對親情、友情、愛情的理解與反思。通過精彩的劇情和細膩的人物情感描寫,影片引發觀眾對於自身青春歲月的思考,喚起了人們對於時光流逝的深刻感慨。展現了青春年華的美好與痛苦,影片觸動了觀眾內心最柔軟的情感,是一部具有深刻意義的青春片。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影評8篇 青春逝去,時光永存

第1篇

最近《致青春》這部電影,真的不得不用“火爆”二字來形容了,短短上映十六天,票房已超過六億,以驚人的成績躍居內地電影票史排行榜第十四名。其實就我個人認為,這部戲之所以這麼賣座,主要的原因還在於青春二字。青春二字看似平凡,沒有什麼特殊的寓意但是卻能勾起人們塵封已久而且是早已腐朽的記憶。

春風吹拂,流年往復,時光一去不復返,我們帶著夢想著走在理想的海角前,卻又無法抑制的懷念過去,或許我們真的太過平庸,經不起流年往事的烹煮。

生活中有太多的人,喜歡依靠回憶度日,喜歡將青春那些泛黃了的書頁拿出來重新翻讀,待到悲愴的秋風吹散時光的諾言,才猛然發現,原來美好的夢不等於昨天。

看完《致青春》之後,說實話我很喜歡。不過要問我最喜歡這裡的哪個人物,我會毫不猶豫的選擇鄭微,這樣一個敢愛敢恨的女孩,可以為了自己的愛情,放棄自己大學聯考的志願,千里追尋青梅竹馬的林浩,一份真情讓我感動。奈何命運最喜歡的事情就是捉弄人,在這樣一個巧合眾多的校園裡,偏偏上演了這樣一場人情冷暖的時差。

可能青春期的每個孩子都做過鄭微,可以為了自己所愛的人不顧一切,亦或許,真的在愛情面前,完美的天才也可以變成一個十足的傻瓜,但是最終他還是被陳孝正無情的拋棄了,一場徹骨的愛戀最終演變成了一個無果的結局。有人說陳孝正太無情,其實我倒是覺得陳孝正自始至終都做的很對,他不能確保自己有能力給鄭微幸福,繼續走下去可能結局也會出現悲劇,這時候我認為放手反而是最好的選擇。我相信看到這句話之後會有很多人反駁我一份真摯的愛情應該是不俱生活的苦難,即使面對貧窮生活的困擾也會在一起很好的生活的嗎,其實我不得不承貧困中的相依的確可以詮釋愛情的真諦。但是:

貧窮雖然可以提供我們前行的動力,但是它也可以阻擋我們婚姻的腳步,它會使我們忘記什麼是真正的愛情,而帶著一份不忍與傷心徹徹底底的皈依生存本身,大家都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其實貧窮是婚姻的墳墓。

男人就好比一顆參天大樹,愛情是綠葉,事業是紅花,如果一棵樹上一朵花沒有,那即使長滿了綠葉也是朽樹一株。

“愛情是一條河,我們都是瞎子,又有誰不是摸著石子過河的”當聽到林靜說出這句話的時候,我的心中一陣悸動,愛情真的是條河,青春的我們都被它所淹沒,有的沉入了海底,有的人游上了岸,沉入了海底定格成了永恆,游上岸的成為了

我相信年少的我們都有對愛情的渴望,我們可以忘記時間,忘記地域,只為那份美好的憧憬與嚮往,以為可以天長地久,讓心靈棲居愛情的海洋,可是沒想到到了青春這場戲份的結尾,卻還是在與現實的賭博中輸掉了自己所擁有的一切。

愛情不但是條河,同時還是輛車,阮莞上錯了車,成為了愛情的犧牲品。老張偷偷的上了阮莞的車,最後卻坐過了站。鄭微和陳孝正上了同一輛車,林靜和施潔上了同一輛車,最後林靜和鄭微在同一個站點下了車。我們很難說清這其中的是非曲折,到底誰對誰錯,我們只知道我們頂著青春的頭銜,做什麼都不能算錯。

懵懂的青春,會遇到很多很多的人,有的人是你煮茗需要的薪火,有的人是你眺望遠景的樓閣,有的人是你夜晚照明的路燈,走過青春的檔口,我們又要將這一切全部交還給歲月,只留下蒼白的記憶與腐朽的傷痕。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影評8篇 青春逝去,時光永存 第2張

第2篇

看了《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想到了年輕的自我。還記著以往剛認識某人徹夜難眠因為一閉眼睛,看見的都是她的笑的那種感覺,那時候的自我是幸福的。以往最遺憾的事情是大學四年一向喜歡一個女孩可是都沒有說,那時自我和此刻沒什麼變化,天天瞎忙,做著自我都不明白在幹嘛的事情,更不會和女生說話(到此刻都忘了我根本不會和女生交流,可是以往怎樣有女友的)。好在,畢業後一年的去年夏天我有機會給那個女孩表白了,也試著追過,可是,時間不對。錯過了就錯過了吧,至少沒有遺憾。

我個人認為,青春就是那個自我不會太權衡後果,不受太多羈絆,自由自在,那個很真的時候。

鄭微之後和前男友重新見面的時候,說:“其實我們自我都在變成自我厭惡的人。”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感覺實在太多了,以往我甚至不想來美國留學,可是我必須來。

我厭惡投機,可是我必須做。我不想經歷太多時刻變化的金錢利益,可是我必須適應。我不想天天泡圖書館,我也想自由自在的旅遊,簡便一些,可是我必須珍惜時間。我不想畢業後那麼快的回到國內,可是我必須回。我不想這個時候就已經和同齡人沒有共同的語言,可是我已經out了。我不想對別人封閉自我,可是我習慣了。我不想變得有攻擊性不想總是習慣於批判和衡量,但我已經成這樣了。

有人告訴我,有投機本事真好。可是實話實說,我從小的夢想就是隱居田園與世無爭,和家人好好的分享歡樂幸福的時間。可是經歷告訴我,越是想要寧靜的生活就必須要自我去爭去搶前,爭取足夠的條件來捍衛平靜的生活。

命運從妥協的那一步開始,就再也無法回頭,一步步的更加的身不由己。

第3篇

看《致青春》電影裡的鄭薇,無所顧忌的想愛就愛,不由得敬佩她的勇氣,鄭薇,該是一個怎樣勇敢的女孩子啊,能夠那樣的去大膽追隨自我的內心,看鄭薇和陳孝正的感情,突然發現,其實很多的愛人之間的矛盾,都需要一個勇敢的真實的人去化解,無論這個人是男方、還是女方,雖然鄭薇的感情也是無疾而終的過往,但至少她那樣痛快的愛過了,青春無悔,僅有愛過,才會懂得珍惜和學會愛。

一部電影,讓我們每一個人都不禁回想起當年,那無敵青春的歲月,當年大學的宿舍或許千差萬別,可是,簡陋和凌亂似乎是不變的主題,不明白今日的宿舍會不會變了模樣呢?在那個如同大雜院一樣的宿舍樓裡,我們度過了人生最完美的四年,當然,身在其中的時候根本不明白它的完美,記得張愛玲說過:對於三十歲以後的人來說,十年八年可是是指縫間的事;而對於年輕人而言,三年五年就能夠是一生一世。是啊,那四年的時光此刻想起,許多的經歷真的仿若一生一世。

幾年前,我以往在百度上查過一個人的名字,一無所獲。看完電影回來,我又一次查了他的名字,依然沒有結果,其實早就猜到是這樣的結果了,那是一個懈怠的必須會遠離一切網路的人,可是就是那樣鬼使神差的想去看看,當年的那個人,他此刻在哪兒,過的好嗎?其實,明白了又能怎樣呢,現實中的感情,有幾個能像《致青春》那樣還會有續集?那個名字已經消失,但卻以一種特殊的方式定格在了我的記憶深處:教科書封面那歪歪扭扭的三個字,破爛的沒有後座的自行車,淡淡的菸草味.....,每個人都有過一段青春歲月。當年的我表面看是驕矜的,內心卻充滿卑微,哪怕愛到極致,也在表面上維持著自我的自尊,第一次真的動情的戀愛,也是最痛的一次經歷,在那段感情裡,歡樂、痛苦、期待、失去,最終的那個告別的夜晚是最美的日子,它猶如焰火的閃耀,美過,便成為過去。

那一晚,和他牽手走在安靜的學校裡,玩著最喜歡的把戲,他用手撐著我雙腳離地的跟著他往前跑,那一天說了很多的話,也流了很多的眼淚,最終,還是要告別,揮手,再也不會有明天的故事,之後的一週,我渾渾噩噩的獨自度過,那一週,迅速消瘦的我連自我都感覺陌生,背起書包回家過暑假,從此,大學時代的青春成為祭奠。

看著電影裡的鄭薇,那麼勇敢的應對,就算在畢業以後那一次電梯交錯的相遇,也敢於直面,我真的好敬佩她的勇氣,一次次,其實僅有敢於應對自我的過去,才能夠更好的活在當下,這麼多年過去了,經歷了太多太多的事情,我才明白,當年的一種遺忘和埋葬其實是對自我的不認可,青春,誰不曾瘋狂,誰不以往歷,所有的,所有的,都是我們成長路上的必須,經歷了,才懂得愛;經歷了,才學會愛。

第4篇

一向想看《致青春》,據說是一部反映我們那個年代大學生的故事的影片。帶著好奇的心境,最終觀看了。

結果影片與想像中相差甚大。感覺更像是致女人的青春、女人的付出。影片中的鄭薇是一個敢愛敢恨的女孩子。為了感情付出一切。兩段感情裡,感情都被現實所擊敗。而那個叫做阮莞的女孩子,更是因為執念獻出了生命。唯一一個現實的女孩子捨棄了感情選擇了金錢嫁給了五十多歲的老男人,給兩個小孩當後媽。而那個中途輟學的假小子到最終完全捨棄了自我的過去,一切都籠罩在光輝的新生活裡。這就是致青春裡四個女生的結局。所以我更覺得這是一部關於女人的故事,而非青春。

影片所有的故事都圍繞著這在我們上大學的那個年代,現實中很難想像有那麼多感情故事,有那麼多為愛執著的人。大一的時候有女孩子談戀愛,會被認為不務正業。如果所以影響了學業而掛科,不僅僅讓我們覺得恥辱,並且很難理解。到大二以後,即使有同學戀愛了,但也是進取提高,共同上進的模式。也許當年也有男生像影片裡的張天然一樣,一向默默喜歡著某個人,卻始終沒有表露。但看看此刻的我們,基本上沒有因為感情而耽誤了一生,或者執念一生的。那些電影裡的故事終究只是電影。

第5篇

正如拼命想抓住青春的尾巴一樣,在忙碌的五月偷得一夕清閒,和老公一齊抓住了《致青春》的尾巴,確實是一部好片子,至少,於我而言。

幾天前,即將畢業的學生與我從教室的走廊聊到圖書館的門前,又在圖書館前漫天紛飛的楊絮裡聊到夕陽西下,在東區我最愛的那片綠色的風景邊,揮別迷茫滿是欣喜的學生問了我一個問題,“教師,你覺得青春是什麼?”我一時語塞,我說我不明白,沒有概念。學生又追問我聽到問題的第一反應,我說“青春,就是這滿眼綠色。”是的,青春,必須是綠色的,因為綠色意味著生機勃發,綠色意味著變成奼紫嫣紅的可能,當然,綠色也能夠讓我們觸控到生命的脈絡,比如凋零。學生又問我,“教師,你覺得你在青春中嗎?”我說,“是啊,我覺得我就在青春中啊,青春還沒有離我而去。”可是,當王菲的《致青春》撥開蜂擁而出的看客在放映廳製造的嘈雜一扭一扭鑽進我耳朵時,我靜靜坐在最終一排的座椅上,看著字幕滾動,認真記著每一個名字,我的心清楚的明白,我的青春,早已說過再見,是趙薇用膠片光影讓我看到了,她早已變成泛黃的相片,掛在不遠處的牆壁上,那麼暗淡又那麼耀眼。

這樣說,也許有點傷感。此青春非彼青春。若青春是活力,那按照最新的醫學定義,青春永遠不會離我們而去,除非我們硬要將其拒之門外。若青春是一曲歌,一首詩,一次回眸,一串故事……那青春便是獨一無二的,是稍縱即逝的,是生命中永無重複的。這樣的青春,可能發生在某段很長的時間,比如中學、大學,可能發生在某段較短的時間,比如一場球賽、一次演出,也可能僅僅就在電光火石的那一剎那,於千萬人之中遇見你所遇見的人,於千萬年之中,時間的無涯的荒野裡,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巧趕上了,一低眉,一頷首,青春就這樣在氣息的流動中萌芽、開花並隨著氣息的遠去——消逝了……這樣的青春看似短暫,令人遺憾,卻在精彩程度上來講到達了極致。

我想真正遺憾的青春是從未到來的青春。有人是青春的旁觀者,如黎維娟,她永遠在算計青春,等的著急的青春只好棄她而去;有人是青春的朝拜者,如張開,他虔誠地信賴青春,守護著青春,卻從未想過叩開青春的心門,青春與他僅有永遠地隔門而嘆;有人是青春的化妝師,如帶著眼鏡趴門縫的齜牙男,他們戲謔地塗抹著青春,以為自我正與青春共舞,不成想青春早已冷眼離開,看紙醉金迷的青年與戴著假面的自我放浪形骸……

青春應當如鄭薇,做想做的自我,唱想唱的歌,若我的青春能重新編排,我期望如她般度過。

當然,青春無法重寫,那從此刻開始,做真正想成為的自我,青春即使離去,也會如影隨形。

青春應當如阮莞,哪怕青春這本鉅著的每一頁上都僅有一個詞語——感情。

青春若尋覓一個夥伴,他應當更喜歡獨立自主、達觀開朗、敢作敢當的你,如鄭薇、如阮莞、如朱小北,如曾毓……她們的青春是明媚的,即使憂傷也絕不彷徨,她們的青春是清澈的,即使湍急也絕不迷失方向。

看這部與青春有關的電影,確實是衝著趙薇去的,也如願在對青春的緬懷中收場。

還記得備戰大學聯考的緊張,初入校門的欣喜,當時爸爸媽媽一齊送我到校,待了幾日安頓好回家時,爸爸媽媽轉身流下了眼淚,而我卻是蹦蹦跳跳回的宿舍。媽媽在前不久才告訴我這些故事,她說,之後爸爸和二舅送我到北京上學時,爸爸依然十分傷感,但我又是沒心沒肺開心地與他揮別。我只好說,那我努力再上一次學,你們再送我一次,我必須不笑了:)

電影裡破舊的宿舍真是和我們大一在老區的宿舍一模一樣,連牆上的壁櫃都那麼像,可是我們中間還有六張桌子,上鋪的人下床往往是直接下到桌子上的,呵呵,確實十分豪爽。薛老三還愛站在桌子上叉著腰發表演說,老七愛站在床邊認真地記下每個人要帶的飯,到餐廳買來,喊醒每一個人起床吃飯,再細心地把一分一毛劃撥利索,老大愛躺在床上聽著恐怖故事,一條腿使勁蹬上鋪的老二,把夢中的老二蹬醒好陪她去廁所,高胖嬌老八最愛坐在床邊喘氣,說“累死我了”,作為老六,我愛吃饅頭加雞蛋,愛把操場說成草場,愛和老三頭對頭縱論時事,愛和老七嘰嘰喳喳,愛和老二一齊逛街,嘲笑愛買條紋衫的二姐進了一家掛滿條紋衫的店,到馬道街地攤買兩件一模一樣西瓜條紋的綠毛衣,愛毫無心理負擔的享受著老大的照顧,同時又不時關愛下胖嬌。嘿嘿,自我回憶的青春往往是十分完美的。

回到影片,趙薇對敘事節奏的把握和鏡頭的運用我覺得是很讚的,雖不圓熟卻很明快。電影中好幾個場景觸動了我,可每次醞釀情緒準備配合一下的時候,要麼就是被導演止住了,要麼就是被旁邊的老公止住了。比如看到散夥飯的時候,想起了田樂抱著我痛哭不已,她說“你必須要幸福”,導演偏安排老張說了一段豪放派的詞。看到老張在阮莞的墓前解釋滿天星的花語時,銀幕中的天空是潮溼的,老張的話語是潮溼的,連滿天星都快要變成滴滴淚珠時,老公偏要遞給我一杯水,恰到好處地打亂了我準備為這部影片流下幾滴關於青春的鱷魚眼淚的想法。

可是,這部影片,我真的想推薦給與我共有過青春時光的你們。老羊、璇子、從313到411的六姐妹……其實,最初是打算跟丹或者凡凡一齊去看的,可是一向沒有湊出時間,把孩子留在家裡,從近期的忙碌上課與排練中抽個空閒,才圓了看這部影片的心願。這樣的影片就應當與老友共賞,用眼神交流,說說我們身邊的“老張”,聊聊以往的你我他。

除了友情,青春也許也總愛與感情同行,片尾鄭薇資訊中的那段話是我最有感觸的臺詞,“其實愛一個人,就應當像愛祖國,山川,河流”。

山川壯麗,大愛無言。當秀美河山映入眼簾,我才彷彿一下子明白了這句話的含義。無論做什麼,情真意切,酣暢淋漓,就是一種美。

這部影片當中鄭薇關於感情的臺詞也讓主角形象愈加豐滿。不明白主角鄭薇是否有趙薇的影子,一開始覺得電影塑造的美女很一般啊,可是越看越有味道,先是愛上了她的性格,之後覺得極像小s,真是趣味的事,我佩服這樣敢愛敢恨敢舍敢拼的人,因為很多時候很多事情,自我都做不到。只能在散場後的街頭,迎著風,唱著歌,牽著手,快跑幾步,追追青春的尾巴……

第6篇

這部影片勾起了很多觀眾對青春的美好回憶,也引起了很多的情感共鳴。電影裡展現給觀眾的青春很美好,可結局卻令人唏噓不已。很多人都為影片中人物的命運而嘆惜,嘆息他們成年後沒有實現年輕時的夢想,沒有做到自己年輕時喜歡的事情,沒有嫁給年輕時相愛的戀人,甚至是變成了自己原本討厭的那類人……

對我們這些早已告別青春的人來說,看罷影片免不了會有諸多的感慨。年輕時總是毫無忌憚地揮霍青春,好像青春永遠都消費不完;但是現在,看著一群群血氣方剛的青年才俊,竟然有一種無可奈何的傷感。徹底失去後,終於後悔當初沒有去好好珍惜,人生總是有太多的遺憾!

我並不是一個喜歡多愁善感的人,對一部關於青春的影片何以有如此感慨?或許你會說“年齡的增長並不一定意味著青春不在”,“只要心態年輕,就不會顯老”,我們確實聽過不少諸如此類的話,然而你不覺得這是阿q式的自我安慰嗎?難道青春只是一種主觀心態?只要你覺得自己年輕,你就擁有青春?我想,持有這種想法的人真的是患上了妄想症了,如果這種邏輯真的成立的話,那我只需要想著我是如何如何的有錢,我就是一個大富翁了。你能想象一個為了生存而焦頭爛額的中年人能夠真正感受到青春嗎?我認為,青春是具體的、實在的一種存在,它會有開始、有過程,當然也會有結束。

青春會綻放在約15—25歲這個特定的花季,會生長在一個像學校這樣特殊的地方,會在一個跟自己年齡相仿的人群裡(比如同學)爭妍鬥豔,會擁有因一起尋夢而產生的美好的、難忘的、比如學習這類的經歷。在青春裡,我們總有那麼幾個損友,一起悄悄地幹一些讓老師或家長吹鬍子瞪眼的事情;在青春裡,男的會多情女的會懷春;在青春裡,我們總會為一些色彩斑斕的夢想而努力去追逐;在青春裡,我們總有一股初生之犢不怕虎的拗勁;在青春裡,我們總有那麼一點幼稚,就算天塌下來都不怕;在青春裡,我們總是單純直率,愛憎分明。

青春是浪漫的、多夢的,是單純的、快樂的,是率性而為、不計後果的。青春年少時,人會意氣風發,朝氣蓬勃,血氣方剛,鬥志昂揚。

當然,青春裡也會有遺憾,煩惱、焦慮偶爾會讓人少言寡歡,失敗、失戀也會讓人傷心難過。但是青春的真正遺憾是沒有遺憾。因為青春短暫,稍縱即逝,我們沒有足夠的時間去把青春裡的事情做好。

沒有遺憾的青春不是青春。這樣一想,儘管我的青春裡有許許多多的遺憾,心裡亦可坦然了。現在站在歲月的遠處回首青春,雖然仍碌碌無為,但好在我也曾為了自己的夢想奮鬥過,也曾在學習上、在工作中努力過,也曾和了一幫意氣相投的朋友一起熱血沸騰過,也曾為了愛情傷心流淚過……

原來,我們成年之後失落的東西,大多曾在青春裡擁有過。我們真正應該遺憾的是那種被消費掉的、一無所有的、蒼白的青春!

因為青春是形而上學的,它是一種存在,並且和其它很多事物是有聯絡的,所以青春也不會是靜止不變的,它必然會逝去。世界上本來就沒有什麼是永恆的,青春也不會永恆,永恆的只是青春的回憶。那些“青春永駐”、“永葆青春”之類的話,道出了我們對逝去的青春的無奈和眷戀,其只不過是我們對被過度消費的青春的懺悔和一廂情願的救贖!既然知道青春是必然要逝去的,那我們還有必要太過於傷感嗎?

在青春已然遠去的日子裡,我們不要老是慨嘆歲月匆匆太匆匆,不要老是追悔那些不可倒流的時光,不要老是想著如何為青春祭奠,而是應該去想想怎樣讓青春之後的歲月繼續精彩和燦爛。

第7篇

有句話常被提起,那就是“如果電影是一把刀的話,被雕刻的就是我們曾經流逝的時光”,這句話用在趙薇導演的處女作《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後簡稱《致青春》)上,特別恰當……基於影片濃郁的懷舊色彩,以及片中甲乙丙丁各色人物的輪番登場,《致青春》成就了一部概括性強烈的大學生活的群體記憶,從入學到畢業,除了沒關注學習,其他基本上道盡了校園內的酸甜苦辣。

這是一段被定格的時光,雖然講述的是別人的故事,但似乎每個角色都能在自我的回憶中找到類似者,在影片中配比著角色一一對號入座,當然,似乎誰都可以在影片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勾起當年的回憶。毋庸置疑的是,《致青春》將引發集體懷舊熱潮。

當未來的憧憬,一點點變為對現實的追索,我們這一代人,就唯有從回憶中尋找曾經的熱血與真情。那些散落在歲月之路上的葉片,有的早已枯黃斑駁,有的早已隨風飄散,《致青春》的價值在於,能帶觀眾重回曾經的青春,或許是曾經的經歷,或許是幻想的情節,但電影如一根火柴,劃亮之後,點燃了記憶,喚醒了早已沉睡的情節,甚至重新勾勒出對青春的回憶,一幕幕的悲歡離合,重新成為內心的迴響。即使影片結束,火柴熄滅,但萌發出的青春情懷,卻不會那麼輕易退卻,憶起的人和事,也不會在短時內忘記,被勾憶起的曾經的青春,無論酸甜苦辣風霜雨雪,如今回想起來,就如欣賞一件雕塑品一樣,都只留下騷動的青春,都只留下幸福的味道。

第8篇

你相信嗎?這個世界有一個玩意兒是存在永恆的,它可以永遠鐫刻在你心靈最深處,也許是一道鮮血淋漓的傷痕,也許是一串愛恨交織的淚珠,也許是一群早已遠去的舊人。你永遠也不會遺忘,那就是青春的回憶。

這原是辛夷塢的一本暢銷小說,對已作者我並不陌生,她的幾本短篇小說也是愛不釋手,無不是人物關係錯綜複雜,感情深入骨髓,令人深思,它會使讀者陷入一種深深的矛盾,欲罷不能。它的結局總會不留一絲念想,沒有一絲餘地,殘酷而又絕決。卻使人有種源源不斷的慾望。而趙薇更是不用多加介紹,在影視圈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影后,歷時兩年拍出的影片,又如何能夠不好奇呢?

青春是個如此奇妙的時節,有多少優秀的作品來源於此,是啊,它確是個讓人走火入魔的放蕩時期。也正是為了它,我才日日夜夜嚮往著來看這部小說,這部電影,讓我寢食難安,如心頭之癢,難以消除。可想而知,看了這部片子,我是震撼的,因為它,我更加憧憬,那漫漫的青春長路。但是,我竟一反常態,沒有用上看電影必備的紙巾,因為,青春是從來不需要悲傷來證明的。只要是淡淡的懷念,淡淡的感傷,便已經足夠。

這部片子出來之後,立刻分出了兩派人物,一派是支援女主角鄭微可以重歸陳孝正懷抱的,另一派卻希望她與林靜不計父輩的事情,重修舊好。也許站在理智成熟的角度,後者無疑是更為可取的。也許青春僅僅就是一場揮霍而已,它是那麼張揚而純粹,單純的戀愛之間,再沒有世故、利益,僅有的就是一腔愛意。真正選擇的,終究是平淡的生活,轟轟烈烈畢竟不會永久。找到一個避風港,溫暖的依賴,即使心中已經談不上愛。我可能仍是有些小孩子心性,對一份如同老窖裡的美酒越來越醇厚的感情,白頭偕老的感情,是那麼夢想與追求。既然不愛,又何必勉強在一起呢?雖然曾經有過那麼一釐米的差池,雖然有過那些年的痛徹心扉,可是既然緣分硬要將他們再度拴在一起,何必不敞開心扉,試著原諒呢?其實陳孝正未必是高傲,他僅是自卑自己的貧賤,不愛與人交往罷了,與微微在一起的他,是多麼脫離了自己的軀殼,又是多麼釋放出了真正可愛甜蜜的自己。他喝醉酒時,曾經將心中的苦惱一吐為快,他哭著說,微微是我的初戀,也是我的末戀。如若他沒有遇見微微,他的規劃好的前途一定是一帆風順,但是,他就再也不會擁有這樣值得回味一輩子的青春。

這部劇其實真正最深化的一個人物,是阮莞。無論是小說的她,或者是電影中扮演她的江疏影,都是氣質絕佳,如遺留在塵世間的仙子,不染一絲塵埃。五官細緻,身材高挑,連走路都有種輕盈的韻律。她總是優雅地漫步在寬敞的校園裡,熱情與適度並存,追求她的人無半點非分之想。她是布依族的姑娘,所以有特有的安靜,內斂與寬容。這些都已經遠遠超出了我們所能容忍的極限。當她的男友哭著告訴他,自己讓別的女人懷孕的時候,她只是木木地看著他,東奔西跑湊錢去幫他打掉這個孩子,一直把僵硬的微笑掛在臉上,從未發作。一個人上火車的時候,淚水卻奔湧而出。她所強烈遏止的情緒,一發不可收拾。當她也懷孕了,小男友卻一臉驚慌失措的時候,她徹底心死了。她和微微傾訴時,她只是笑了笑,淒涼與無奈湧上心頭,“我長大了,但他還沒有”。在去赴前男友最後一次約定的時候,她被卡車撞飛,搶救無效身亡。就這樣,美麗通透的阮阮,陪著鄭微走過青春歲月的阮阮,安靜地消失在了世界上。只不過,她的青春,永遠定格在那個最美麗的年紀。她的青春,永遠不朽!所有的人物在愛情裡幾乎都經歷過變心、周旋、徘徊,唯獨阮莞,從始至終愛著趙世永,而且最後還因趙世永而死。

如若細細地品味,你還會發現許許多多令人痛心的地方。就拿黎維娟來說吧,戀人來看她,她卻嫌棄不已,最後的她與一個五十歲的富豪結了婚,當了人家的後媽,還整天想著為富豪生一個兒子,用兒子綁住婚姻。原來這就是所謂的愛的價值,原來這就是她想要的生活。她的青春其實就是悲劇。再說老張,畢業時,他吟誦了一首蘇軾的詞“何日功成名遂了,還鄉,醉笑陪君三萬場。不訴離殤,痛飲從來別有腸。”最後淪落到以給死人寫傳記為生,穿著一身假名牌,還要挑這座城市最好的酒店為自己慶生,而見面後還是如從前般談笑風生。青春時的他是多麼意氣風發,而現在,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在社會裡摸爬滾打,卻無論如何也不承認自己窘境的人。

青春終將逝去,不要等到曲終人散時,才想要找回那遺憾的點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