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構建新學校課程文化

構建新學校課程文化,         鳳尾竹如鳳尾婆娑搖曳,雞冠花似雞冠報喜迎賓。

煙雨廊上藤綠鳥鳴濃情似水,疊翠亭下花紅蝶舞笑語如歌。這是在我校校本課程“對課”上,孩子們據學校的優美環境而創作的精妙作品。我校自2008年起,從構建課程文化的視角,深入挖掘學校文化內涵,把校本課程的開發作為突破口,落實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實現德育課程化、課程校本化,構建廣博富有活力的課程文化,用文化引領學生思想和行為的發展,努力實現“勤奮學習、快樂生活、全面發展”的育人目標。

構建新學校課程文化

一、立足課程建設的價值目標,體現學校辦學理念。

我們認為,課程開發和建設其核心價值目標是廣博活力。富有廣博活力的課程是緊跟時代步伐、緊貼學生髮展需求的,它不但凝聚了多種課程資源,更具有無限的張力,是動態的、多元的。在實踐中,我們立足於傳統與現代的結合、繼承與創新的融合、共性與個性的交融和各學科間的整合、把課程開發的重點放在課程的生長與創新上,放在課程價值的實現上,使課程開發的過程就是構建富有生機活力的學校文化的過程。

二、煥發校本課程建設的活力,踐行德育課程思想。

校本課程是國家課程的必要補充,開發校本課程的過程,就是有生命的課程重建之過程,我們著重從以下幾方面來落實。1.煥發校本課程內容,拓寬育人空間校本課程內容立足於學生的需求之上,它的動態、多元、開放決定了其涉獵的領域很寬,因此在課程內容的選擇上要體現“活”字。課程內容要有生命力,離不開課程目標的定位。我校課程開發的目標定位是培養“未來小主人”,“大框架,小主題,巧整合”的開發框架便應運而生了。“大框架”是指立足於課程開發的方向、目標和結構的確定,避免了課程開發越走越窄的弊端;“小主題”是指開發內容要符合實際,具有可行性,避免了教師不知道做什麼,學生不知道怎麼做的弊端;“巧整合”是指它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學科課程的有機銜接,避免了校本課程的遊離弊端,這樣促使我們的課程開發貼近生活大課堂,充滿無限空間。校本課程內容的“活”必須有其生長點-教師的特長愛好、學生的興趣需求、家長的熱情關注、學校創設的開發氛圍。這種氛圍下,由教師自主申報、自主開設的校本課程誕生了,它盤活了學校的課程建設,拓寬了育人空間。

2.煥發校本課程形式,拓展育人路徑校本課程本身的獨特性決定了課程形式的多樣性,我們在課程實踐中努力探索不同的課程形式。我校的課程形式涉及生活課程、社會實踐課程、活動課程、基礎性課程、實用性課程等。僅“活動課程”就包括了主題活動、社團活動、實踐活動、交流活動等。豐富多樣、和樂相生的課程形式煥發了學校課程的活力,極大地拓展了學校的育人路徑,豐富了孩子們的生活。

3.煥發課程建設過程,創設育人氛圍我們發現,僅靠教師的熱情這種自然狀態來實施課程是難以讓課程活而有序,活而有深度的。為此,我們從開發過的課程中進行篩選改編,優勝劣汰,逐步形成了一批如對課、珠趣、感恩教育系列活動等精品課程。“對課”旨在積澱文化底蘊,增強對傳統文化的情感;“珠趣”旨在還給學生動手的本能,發展多種能力;“感恩教育”則是愛的教育、精神的昇華。這都是我們“未來小主人”課程目標的具體體現。在精品課程的深入過程中,我們本著宣傳普及的思想,讓更多的教師瞭解課程開發過程,獲得課程開發能力,指導開發課程,這樣廣博活力的課程建構了起來,育人氛圍也因此而生動、和諧。

4.煥發以校為本的研訓,發展育人隊伍課程建設,把教師逼到了一個必須適應新理念、新內容、新形式、新的師生關係的關口,原有的經驗和培訓形式根本不能滿足新的需求。因此我們迅速建立起融校本教研、教育科研、校本研修為一體的研訓方式,為教師的專業發展找到了一個極好的生長點。學校一方面利用課程實驗團隊的典型引路,一方面定期組織多種活動進行宣傳引導。相繼開展了:公開課展示、解讀校本課程規劃、“對課”經驗交流、體驗“珠趣”課程、宋詞講壇、校本研訓套餐等研訓活動。這樣針對性和時效性很強的“研訓”,已經融合到了課程開發和實施的過程中、教育教學的實踐中、教師專業發展的成長中。

三、校本課程的開發,提升了師生的生活品質。

課程開發的經歷必然影響師生的觀念、生活態度,而最終形成新的文化狀態,提升學校的文化品位。1.課程建設的實踐,涵養了教師的專業生活我們的教師完全以主人翁的姿態來參與課程建設,面對壓力與挑戰不等不靠,不斷增強自我發現問題的敏銳力,有了主動完善自我的需求和動力。教師的發展也開始從經驗型轉變到研究型,由單一學科走向綜合,由原來被動的服從邁向自主創新。這一系列變化,形成了良性迴圈,促進了教師的專業成長步伐。隨之他們的成就感便油然而生,開始品嚐到職業的幸福感。很多教師通過課程開發主動拓寬生活空間、尋求專業以外的生活內容,發展興趣和特長,使職業生活更加豐富和快樂。如有的語文組成立了“自娛自樂葫蘆絲”,自教自樂、自陶醉;有的數學組由“百家講壇”生髮出在組內賞析宋詞的文學活動。這些做法無疑使教師的全面發展有了一個好的開端。

2.課程建設的實踐,潤澤了學生的學習生活課程實踐中,孩子們的視野由關注書本拓寬到現實,學習生活由單一趨於豐富,他們找到了生活的樂趣。孩子們會用“將請罪虛心糾錯,相禮讓不計前嫌”這種形式來表達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認識;他們在運動場上打出“圓圓籃球傳遞純真友誼,方方場地燃燒火熱激情”的條幅吶喊助威;他們用“中天一輪滿,秋野萬里香”“水清魚讀月,山翠林沐光”來抒發仲秋情懷;他們用“花園夜影參差情牽畢業生,長廊曲徑通幽心念母校情”表達對母校的摯情。課程潤澤了孩子們的生活,他們變得思路敏捷、視野開闊、富於創造、大膽自信了。四、課程建設的實踐,構建了學校的課程文化。課程建設的實踐,打破了人們傳統意義上對課程文化的理解。課程已不再只是一本教材,教師和學生真正成為了課程的一部分,教師之間、師生之間、課程管理與課程實踐的關係都發生了微妙變化。它盤活了教育,使教育變得生動而可觸,使學校課程文化廣博而富有活力,這無疑助推了學校辦學理念的落實,踐行了學校的課程目標,並在一定程度上真正促進了素質教育的落實。

標籤:構建 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