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山東岱廟導遊詞4篇 山東岱廟之美:千年文化遺址的壯麗之旅

岱廟,位於山東省泰安市岱嶽區,是中國古代的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遺產。岱廟是我國古代祭祀泰山的主要場所,始建於公元前219年,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這個巨集偉的建築群,以其獨特的氣勢和精美的雕刻而聞名,是一座令人敬畏的文化瑰寶。

山東岱廟導遊詞4篇 山東岱廟之美:千年文化遺址的壯麗之旅

第1篇

岱廟,是泰山文物最集中的地方。這裡儲存了琳琅滿目的歷代帝王祭祀泰山神的祭器、供品、工藝品,也有閃爍著華夏文明光華的泰山出土文物和革命歷史文物,並儲存了大量的泰山典籍和道經。更為珍貴的是還有184塊歷代碑刻和48塊漢畫像石,成為我國繼西安、曲阜之後的第三座碑林。

岱廟內共存有文物一萬多件,其中一級文物138件,以祭器為主,乾隆皇帝獻給泰山神的祭器中,有三件尤為珍貴,被定為泰山鎮山三寶,都是一級文物。

沉香獅子“乾隆20年奉於岱廟,用珍貴的沉香木疙瘩粘合雕制而成,獅子的眼睛用琉璃鑲嵌,各重3、5公斤。沉香木是一種較為名貴的中藥材,盛產於南方,不但木質堅硬,而且還散發著淡淡的清香,以入水即沉為貴。

溫涼玉圭:清乾隆36年奉給泰山神,圭衣90多釐米,重27、75千克,它由兩塊玉組成,上部為純玉製成,質密而涼,下部為璞玉製成,所含的雜質較多,與上部比較手感稍溫,上涼下溫,故稱“溫涼玉圭”。玉圭的上部刻有日、月、星及海岱河的圖形,意喻泰山神主宰天地,威與天齊,下部刻有“乾隆年制”四個字。

黃釉青花瓷葫蘆瓶:此瓶為一對,是明代嘉靖年間官窯景德鎮精品,燒成後一直珍藏於皇宮中,於清乾隆52年供於岱廟,但是1942年瓷瓶曾被盜走,在轉售過程中遺失了一隻,現僅存一瓷瓶及另一瓷瓶蓋。

仁安門,岱廟的`第三重門,創建於北宋大中祥符年間,元代重建,取孔子語“仁者安仁”意思就是說:以仁義治理天下,天下則安。“天下歸仁”四個大字是集的李隆基所寫“紀泰山銘”摩崖石碑上的字,四側迴廊是1999年重修恢復元以前的形式,匾額由陳從周所題。

閣老池是古時的一處品級臺,據說隨帝王來祭神的閣老官員至此止步,不準前行,在石欄池內立有九塊玲瓏石,這些石頭是金代大安元年奉符縣令(吳kan)獻給泰山神的。這玲瓏石有多種稱呼,一叫“界石”跟隨帝王來祭神的一品大員至此止步,起到時界線的作用,又叫“扶桑石”據傳此石從東海運來,東方是日出之地,有神木扶桑,亦有扶桑之國,還有一個俗名為“迷糊石”,這是一個有趣的遊戲,以石洞為中心將雙眼閉死,繞石頭正轉三圈反轉三圈,然後往北走,去摸那棵古柏的樹心,摸到的人泰山神會賜予他大福大貴。

山東岱廟導遊詞4篇 山東岱廟之美:千年文化遺址的壯麗之旅 第2張

第2篇

岱廟,舊稱“東嶽廟”,又叫泰廟,主祀“東嶽泰山之神”,也是古代帝王來泰山封禪告祭時居住和舉行大典的地方。

岱廟建立歷史悠久,西漢史料始有“秦即作疇,漢亦起宮”的記載。唐開遠十三年(公元720年)增修宋祥符二年(公元1020年)又進行了大規模的擴建,後經金、元、明、清歷代拓修,逐漸形成了規模巨集大的建築群。

岱廟位於泰安市城區北部,恰在南起舊泰城南門,北的岱頂南天門中軸線上。南北長405。7米,東西寬236。7米,呈長方形,面積為9。6萬平方米。岱廟的建築,採用了中國古代縱橫雙方擴充套件的形式,總體佈局以南北為縱軸線,劃分為東、中西三軸。東軸前後設漢柏院、東御座、花園;西軸前後有唐槐院、環詠亭院、雨花道院;中軸前後建有正陽門、配天門、仁安門、天貺殿、後寢宮、厚載門。主體建築宋天貺殿位於岱廟內後半部,高踞臺基之上,其他建築則設在中心院落之外,彼此獨立,又有內在聯絡。這種建築佈局是按照宗教的需要和宮城的格局構思設計的,形成分割槽鮮明,主次有序,莊嚴古樸的獨特風格,並通過建築空間的變幻,在莊重、肅穆和幽深、雅樸的相互滲透中相映成趣,完整一體。廟中巍峨的殿宇與高入雲端的南天門遙相呼應,給人以置身泰山之中的優美感。

岱廟城堞高築,周長三華里,高三丈,四周8個門,向南開的5個,中為正陽門,左為東掖門,再左名仰高門;右為西掖門,再右名見大門;向東的名青陽門,也叫東華門;向西的名素景門,也叫西華門;向北的名魯瞻門,也叫厚載門。每個城門上皆有城樓,岱廟的四隅分別建有巽、艮、乾、刊角樓,整座建築雄偉壯觀,氣勢磅礴,猶如一座帝王的宮闕。

岱廟,是泰山文物最集中的地方。這裡儲存了琳琅滿目的歷代帝王祭祀泰山神的祭器、供品、工藝品,也有閃爍著華夏文明光華的泰山出土文物和革命歷史文物,並儲存了大量的泰山典籍和道經。更為珍貴的是還有184塊歷代碑刻和48塊漢畫像石,成為我國繼西安、曲阜之後的第三座碑林。

岱廟,又是一座賞心悅目的古典園林。虯龍蟠旋的古柏,遮天蔽日的銀杏,玲瓏精美的盆景,爭奇鬥豔的花卉,又為古樸典雅的亭、臺、樓、閣增添了萬種風情的媚態。岱廟,一年四季景色如畫,吸引了眾多的中外遊客。

莊嚴、雄偉的岱廟,殿宇輝煌,文物薈萃。這裡的每一處建築都體現著中國古代建築藝術的風采,每一件文物都反映了泰山的文明發展。漫步在這藝術的世界裡,抬眼望到的,舉手觸到的都是民族的瑰寶,無不使觀者動力容,令遊人感慨。巍巍岱廟,是一座熔建築、園林、雕刻、繪畫和祖國傳統於一體的'古代藝術博物館。

出岱廟坊,迎面看到的高大寬闊的“正陽門”,是進入岱廟的正門,兩扇硃紅大門,象徵著岱廟的尊嚴,古時候只有帝王才能從此門進入。歲月的磋砣,到解放前夕,正陽門已是裂痕斑斑,門上方的城樓也俱被歷史的風雨吹打得煙消雲散。現在的正陽門是1985年按照宋代建築風格重新修建的。門高8。6米,上面的城樓高11米,共五間,為九脊單簷歇山頂,24根四方明柱,四周鑲嵌條櫺隔,上覆黃琉璃瓦,簷下斗拱出三越四,雅烏墨小點金彩繪,額方金龍飛舞,遠遠望去翹簷翼然,翩翩欲飛。

走進正陽門霍然入目的“配天門”,是取孔子語“德配天地”而名,為岱廟的第二道門,配天門建於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20年),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單簷歇山式建築,殿內原祀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等四方星宿。兩側原有配殿,東為“三靈候殿”,祀周朝諫官唐宸、葛雍、周武三人。傳宋真宗東封時,在南天門見三神人,加封為“三靈候”,後來建此殿專祀。西為“太尉殿”是祀唐朝“雖出入將相,而奉自願厚養”的分國公杜宗的。與配天門南北相連的“仁安門”是取孔子語“天下歸仁”之意而名,為岱廟的第三道門,元代至元四年(公元1338年)建立。建築結構與配天門雷同,殿內原祀天聾、地啞之神,兩側有東西門神。配天門的西側有碑碣20塊,最的是《宣和碑》和《祥符碑》,雙碑高大雄偉,東西對峙,龜跌螭,氣勢非凡,為岱廟現存兩大碑碣。

第3篇

岱廟古稱東嶽廟、泰岳廟,也叫泰廟,明代就開始稱為岱廟。它是泰山上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築群,是古代帝王來泰山時祭祀泰山神的場所。據文字記載及文物調查證實,岱廟初建於秦漢,隨著泰山神信仰的逐步增大,岱廟規模也日益增大,以宮城形制來營造岱廟,是宋代以來所嚴格遵循的制度。

先看一下岱廟的平面圖。整個岱廟呈長方形,四周城牆高築,四角都建有角樓,總佔地面積約佔9。6萬平方米,城內佈局嚴謹,對稱規整,以一條南北方的軸線為中心,主要建築依次排列在中軸線上,左右兩邊以庭院形勢對稱分佈,這些院落各自獨立,以幽雅、質樸的風格與主要建築的莊嚴、肅穆相映成趣,即主次分明,又完整統一。

遊岱廟要從遙參亭開始。遙參亭又名“草參亭”是岱廟的前庭,古帝王來岱廟祭祀泰山神之前必先在遙參亭舉行一個簡單的拜儀式,遙參也就是遙遙祭拜的意思。在遙參亭與岱廟之間的中軸線上,是清康熙11年,山東布政使施天裔和巡撫兵部右侍郎趙祥星組織人築建的“岱廟坊”,石坊的上部為仿木結構,在石坊的樑柱,額板等地分別雕有“鋪首銜環,丹鳳朝陽,二龍戲珠,群鶴鬧蓮,天馬行空,麒麟獻寶等二十餘幅圖案,圖案設計均採用對稱的手法,體現出了我國古代工匠精湛的雕刻工藝,是我國現存清代石雕建築珍品。

岱廟四周有八個門,朝正南的為五個,中為正陽門,正陽門兩側為“掖門”掖門兩側東為“仰高門”西為“見大門”,意思就是說仰望泰山之高,目睹泰山之大。

配天門是岱廟的第二重門,創建於北宋的大中祥符年間,取孔子語“德配天地”之意,解放後曾多次整修,現懸掛的“配天門”牌是當代書法家舒同書寫,殿內原供奉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方星宿,現在是流動展室,為泰山民俗展。

走右邊,此為三靈候殿,祭祀周朝諫官唐宸、葛雍、周武三人,傳說宋真宗東封泰山時,在南天門見三神人,加封為“三靈候”後來建此殿專為祭祀。現神像早已被毀,在殿中間陳列有泰山石上刻“泰山石敢當”。

在岱廟內共有碑刻二百多塊。有“宣和修泰岳廟記碑”它立於北宋宣和六年,也就是公元1124年,是宋微宗遣人修岱廟的記事碑,碑高9。25米,寬2。1米,僅龜座就高1。85米,重約4萬斤,是泰山上下現存最大的一通龜趺碑。據碑中記載,此次重修後,岱廟內的古建築共有八百一十三楹,碑文由翰林學士宇文粹中撰寫,朝散大夫篆額並書,碑陽刻有明萬曆十六年(公元1588年)。山東巡撫中州李戴,巡撫清源吳龍徵題,田東書寫的“萬代瞻仰”四個大字。前人有很多豐碑,在明代時被借用,即在碑最刻上幾個大字,此碑就是如此。

進漢柏院,門匾上寫“炳靈門”。這處雅緻的小院名叫漢柏院,因院內儲存有五棵柏樹,相傳為漢武帝公元前110年來泰安封禪時親手栽植而得名,在院的北面是一座炳靈宮,供奉著泰山神的三太子炳靈王,1929年毀於戰火,1959年在炳靈殿舊址建起漢柏亭,此院內共有碑刻90餘塊。西北側中間一塊,是清乾隆皇帝御製的漢柏圖碑,乾隆皇帝的詩文留世的很多,但畫卻很少見,尤其是刻在石碑上的更不多見。乾隆曾十次來泰安,六次登上泰山,在泰山留下170餘首詩文,漢柏連理枝這幅圖是乾隆回去後憑記憶繪製的。北邊這通碑是清康熙年間,河道總督張鵬翮,所題寫“漢柏”詩(詩文:古柏千年倚碧巒,太平頂上覺天寬,晴空白鶴時來舞,雲外逍遙得靜觀)。南面這通碑是由明崇禎年間陳昌言繪製的。碑額“漢柏圖贊”由左佩璇篆寫。

東御座在元明時是貴賓休息的地方。明代稱迎賓堂,清朝時乾隆皇帝將它改為“駐畢亭”,這裡成為乾隆皇帝來泰山時臨時休息的地方。因它處在岱廟的東華門內,又是帝王休息的場所,所以又稱“東御座”。(這幾個字是當代書法家李傳周所書)它是一個四合院式的建築。由垂花門、儀門、大門、正殿和廂房影壁組成。

院內儲存有我們現存最早碑刻之一的《秦刻石》,又名《李斯小篆碑》,此石刻是我國最早的記敘功德的刻石,它原立於泰山頂碧霞祠西側玉女池旁,刻石原有222字,主要內容記載了秦始皇的功德銘和秦二世胡亥的繼位詔書。這個碑刻已經有二千多年的歷史了,但是在清乾隆五年(1740年)的時候曾毀於一場大火,整個碑刻就遺失了,75年之後泰安知縣蔣伯生在泰山頂玉女池旁邊拾到兩塊殘片,現僅存10個殘字,內容是“斯、臣、去、疾、昧、死、臣、請、矣、臣”。秦刻石最初有7塊,但現在僅存琅玡1塊,泰山1塊,所以這塊秦泰山刻石已成為稀世珍寶,是我國的一級文物。“高臺三上五間正殿是皇帝來時休息的地方。中間是龍椅,兩邊的紅木傢俱是從民間收集來的,按清朝時的原樣陳列的,傢俱上有用象牙骨頭、貝殼鑲嵌的人物及花卉紋飾。在殿內抱柱上的這幅清乾隆皇帝的'詩聯:“唯以一人治天下,豈為天下奉一人”橫匾為“勤政親賢”。意思就是說“天下要有一個人來統一治理,但天下不能僅供奉他一人,皇帝要勤於政事,親近賢明”。殿內東為書房,西為臥室。

岱廟內共存有文物一萬多件,其中一級文物138件,以祭器為主,乾隆皇帝獻給泰山神的祭器中,有三件尤為珍貴,被定為泰山鎮山三寶,都是一級文物。

沉香獅子“乾隆27年奉於岱廟,用珍貴的沉香木疙瘩粘合雕制而成,獅子的眼睛用琉璃鑲嵌,各重3。5公斤。沉香木是一種較為名貴的中藥材,盛產於南方,不但木質堅硬,而且還散發著淡淡的清香,以入水即沉為貴。

溫涼玉圭:清乾隆36年奉給泰山神,圭衣90多釐米,重27。75千克,它由兩塊玉組成,上部為純玉製成,質密而涼,下部為璞玉製成,所含的雜質較多,與上部比較手感稍溫,上涼下溫,故稱“溫涼玉圭”。玉圭的上部刻有日、月、星及海岱河的圖形,意喻泰山神主宰天地,威與天齊,下部刻有“乾隆年制”四個字。

黃釉青花瓷葫蘆瓶:此瓶為一對,是明代嘉靖年間官窯景德鎮精品,燒成後一直珍藏於皇宮中,於清乾隆52年供於岱廟,但是1942年瓷瓶曾被盜走,在轉售過程中遺失了一隻,現僅存一瓷瓶及另一瓷瓶蓋。

仁安門,岱廟的第三重門,創建於北宋大中祥符年間,元代重建,取孔子語“仁者安仁”意思就是說:以仁義治理天下,天下則安。“天下歸仁”四個大字是集的李隆基所寫“紀泰山銘”摩崖石碑上的字,四側迴廊是1999年重修恢復元以前的形式,匾額由陳從周所題。

閣老池是古時的一處品級臺,據說隨帝王來祭神的閣老官員至此止步,不準前行,在石欄池內立有九塊玲瓏石,這些石頭是金代大安元年奉符縣令獻給泰山神的。這玲瓏石有多種稱呼,一叫“界石”跟隨帝王來祭神的一品大員至此止步,起到時界線的作用,又叫“扶桑石”據傳此石從東海運來,東方是日出之地,有神木扶桑,亦有扶桑之國,還有一個俗名為“迷糊石”,這是一個有趣的遊戲,以石洞為中心將雙眼閉死,繞石頭正轉三圈反轉三圈,然後往北走,去摸那棵古柏的樹心,摸到的人泰山神會賜予他大福大貴。

第4篇

岱廟,位於泰山南麓泰城中部,又名東嶽廟、泰岳廟、岱嶽廟,俗稱泰廟。為道教神府,是歷代帝王封禪和祭祀泰山的地方,是泰山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築群,也是寺廟建築中規格最高的。南北長405.7米,東西寬236.7米,呈長方形,總面積為9.6萬平方米,約合160畝。廟內有古建築和仿古建築186間,碑碣184塊,漢畫像石48塊,古檜、側柏212株。1988年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為岱廟前庭,凡古代帝王有事於岱宗,必先至此進行簡單參拜,而後入廟祭神,所以又被稱為“草參亭”。亭為二進院落。前院正殿,明清時祀碧霞元君;兩側為東西配殿;院中有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同知泰安州事張奇逢立《禁止捨身碑》。後院中立四角亭,1983年重建;後山門內東側有1990年立日本書法家柳田泰雲書《李白登岱六首》詩碑。

亭前有石坊,額書“遙參亭”。兩側鐵獅對峙,旗杆高豎。坊前為雙龍池,清光緒六年(1880年)為引王母池水而建。池南為通天街,池西有唐槐一株。

亭後是岱廟坊,又名玲瓏坊。清康熙年間山東布政使施天裔重修岱廟時建立,並撰書楹聯:“峻極於天,贊化體元生萬物;帝出乎震,赫聲濯靈鎮東方。”

廟有八門。南向五門,即中為正陽,兩側為掖門;掖門兩側,東為仰高,西為見大。東門名東華,又稱青陽;西門名西華,又稱素景;北門名厚載,又稱魯瞻。各門之上均有樓,前門稱五鳳樓,後門稱望嶽樓。廟牆四角有角樓,按八卦各隨其方而名:東北為艮,東南為巽,西北為乾,西南為坤。門樓、角樓均於民國年間毀壞。1985年重建正陽門和五鳳樓,黃瓦蓋頂,點金彩繪,富麗堂皇,高聳巍峨。1988年重建巽、坤二樓,五彩斗拱,飛簷凌雲。

正陽門內迎面是配天門,穿堂式,築於石砌高臺上。門上懸當代書法家舒同書額。門內原祀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神像,1928年毀,今為大汶口文化展室。兩側原有配殿:東為三靈侯殿,祀周朝諫官唐宸、葛雍、周武;西為太尉殿,祀唐武宗時中書郎杜。兩配殿神像毀於1928年。

門兩側有碑碣21塊。東側有《宣和重修泰岳廟碑》、《大元太師泰安武穆王神道之碑銘》、《大元重修東嶽蒿里山神祠記》、《創塑州學七十子記》、《康熙重修青帝宮記》等;西側有《大宋封東嶽天齊仁聖帝碑》、《大元建立藏峰寺記》、《供祀泰山蒿里祠記》、《可摘星辰方碑》、《泰山贊碑》等。

位於仁安門北,是岱廟主體建築,建於宋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大殿建於長方形石臺之上,三面雕欄圍護,長48.7米,寬19.73米,高22.3米。重簷歇山,彩繪斗拱,畫瓦蓋頂,簷下8根大紅明柱,規模巨集大,輝煌壯麗,與北京的故宮,曲阜的大成殿,合稱為“中國古代三大宮殿”。殿內祀泰山神,面容肅穆,氣氛莊嚴。像高4.4米,頭頂冕旒,身著袞袍,手持圭板,儼然帝君。龕上懸清康熙皇帝題“配天作鎮”匾,門內上懸乾隆皇帝題“大德曰生”匾。像前陳列明、清銅五供各一套及銅鼎、銅釜、鹵簿等。

大殿東次間有明代銅鑄“照妖鏡”一架,原在遙參亭,1936年移此。殿內東、西、北牆壁上繪有巨幅壁畫,名《泰山神啟蹕迴鑾圖》,長62米,高3.3米,描繪泰山之神出巡的盛況。東半部是出巡,西半部是迴鑾。整個畫面計675人,加以祥獸坐騎、山石林木、宮殿橋涵,疏密相間,繁而不雜,是中國道教壁畫傑作之一。大殿重臺寬廣,雕欄環抱。中置明代鐵鑄大香爐和宋代兩大鐵桶;兩側有御碑亭,內立乾隆皇帝謁岱廟詩碑。

殿兩側原有環廊百間,與仁安門兩側的.東西神門連線,內繪十殿閻羅、七十二司。東廊中間有鼓樓,西廊中間有鐘樓,均毀於清末。1982年後,陸續重建環廊與鐘樓。今東廊內陳列歷代碑刻,自北而南有《仿秦刻石二十九字碑》、《漢衡方碑》、《漢張遷碑》、《晉孫夫人碑》、《魏齊隋唐造像記刻石》、《大唐齊州神寶寺之碣》、《唐鴛鴦碑》、《唐經幢》、《宋升元觀敕牒碑》、《金濼莊創佛堂之記》、《金重修天封寺碑》、《五嶽真形圖碑》、《登岱八首》、《太極圖》、《谷山寺敕牒碑》、《頌岱詩》、《乾隆御製詩》、《望嶽詩》、《築橋碑記》等名碑19塊。西廊內陳列漢畫像石48塊。

殿前院,古柏蔽蔭,碑碣林立:東有《宋封祀壇頌碑》、《金重修東嶽廟碑》、清乾隆皇帝御製《重修岱廟碑記》;西有《大宋天貺殿碑銘》、明太祖御製《封東嶽泰山之神碑》;中立《大觀聖作之碑》、清康熙年間《重修岱廟記》等。

位於廟東南隅,院內原有炳靈殿,又有漢柏,故舊稱炳靈宮或東宮,今稱漢柏院。門內巨匾高懸,李鐸書“炳靈門”。周圍有古柏5株,傳為漢武帝東封時所植。如今扭結上聳,蒼勁蔥鬱若虯龍蟠曲。雖已膚剝心枯,卻新枝繼生。古人譽為“漢柏凌寒”,為泰安八景之一。樹下有清康熙年間河道總督張鵬翮題《漢柏詩碣》。

院記憶體歷代碑碣90塊,僅乾隆皇帝登岱傳作就有26塊,詩30首。亭臺及東牆內嵌70餘塊。著名的有張衡《四思篇》、曹植《飛龍篇》、陸機《泰山吟》、米芾《第一山》、乾隆帝《登岱詩》。

位於漢柏院北,原為清代皇帝駐蹕之所。其垂花門與東華門相直,大門與漢柏亭相對。院內殿宇毗連,步廊環圍,1985年闢為泰山珍貴文物陳列室。正殿內按清宮設定作復原陳列,有龍墩、龍椅、立櫃、方桌等紫檀古木傢俱及各種大理石花飾掛屏。配殿內陳列泰山祭器。殿前松柏下,東有宋真宗御製《青帝廣生帝君之贊碑》,西有馳名中外的《泰山秦刻石》殘字碑。

岱廟後院的東西兩側,有兩處惹人注目的古蹟,東為銅亭,西為鐵塔。銅亭又名“金闕”,為明萬曆四十一年(1613年)鑄。亭為銅質,施以鎏金,亭長4.4米,寬3.4米,內祀元君銅像。璀璨耀目,端莊渾重,該亭以仿木結構形式裝配而成,顯示了我國古代精湛的冶鑄工藝。西側的鐵塔為明嘉靖年間鑄,造型質樸雄偉,原有13級,立於泰城天書觀,抗日戰爭中被日軍飛機炸燬,僅存3級,1973年移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