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包法利夫人讀後感集合8篇 經典小說《包法利夫人》讀後感大集合

《包法利夫人》是法國19世紀作家大仲馬的代表作之一,以復仇和愛情為主線展開劇情,深受讀者喜愛。這裡彙總了廣大書迷的讀後感,讓你更深入地瞭解這部經典小說的內涵。

包法利夫人讀後感集合8篇 經典小說《包法利夫人》讀後感大集合

第1篇

剛剛讀完《包法利夫人》,作為一名單純享受閱讀的讀者,我更多地感受到愛情的無關緊要。

身為與艾瑪同樣患有浪漫狂想症的女生,對於她的遭遇我深表同情,但與此同時,我又十分慶幸與她相比,我尚有那麼一絲理性存在。

讀完全文,在我看來艾瑪所有的不幸皆歸結於她對愛情的懵懂。在她不諳世事之時,未經歷戀愛的過程,誤把最初的新鮮感當作愛情,就這樣懵懵懂懂地步入婚姻。後來幡然醒悟,才發現為時已晚。

為什麼她會如此堅定執著地嚮往愛情呢?究其原因,還是受到書本里對愛情大肆渲染的文字的矇蔽。

荏苒冬春,誰還沒有體驗過過年少懵懂的青春,誰還沒有幻想過初遇心上人之時的悸動?但很不幸,並非所有人都是那麼幸運地擁有自己的命定之人。

匪夷所思的是,從小到大我們受到的文字的薰陶,從童話故事到散文小說,這些讀物絕大多數都在放大這少有的幸福,為我們勾勒出虛幻縹緲的完美愛情,並且堅定地種下種子,告訴我們,一定會遇到的,愛情就在前方,它是你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冷靜想想,真的是這樣的嗎?追根溯源,寫出這些動人愛情的作者們真的擁有能與其筆下之物相提並論的愛情嗎?我看未必。

2、生命只有一次,為你想要的生活而活。

為什麼艾瑪會任憑自己沉浸在虛無縹緲的幻想當中無法自拔,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她沒有找到自己的價值所在。

如果她立志於鑽研音樂,或者沉浸於自我提升,那麼愛情在她的'生活中就居於次位,與之相應,那些虛幻的奢侈行為也會隨之淡化,至少不至於最終被高額的借貸逼得服毒自盡。

我一向認為,生命只有一次,如果不能抓住機會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那麼最終你會被迫過上自己都不知道是什麼的生活。最初的那些想法會被不斷地擠壓在心裡的某個角落,直到消磨殆盡,到這時,你尚且還能稱之為“你”嗎?至少對我來說,這樣的自己是一具行屍走肉,與死亡無異。

最後,表達一下我的個人觀點:在生活和金錢面前,愛情真的不堪一擊。

要說全書中唯一的愛情,我相信那就是夏爾對艾瑪的感情。他一心一意地付出,最終換來了什麼?是那永無止盡的借條還是艾瑪臨終前對他的感激?

至少在我看來,沒有一樣回饋可以與他的付出相提並論。

包法利夫人讀後感集合8篇 經典小說《包法利夫人》讀後感大集合 第2張

第2篇

很久之前就知道《包法利夫人》的內容梗概。今天夏天終於有機會讀它。

夏爾其實並沒有真才實學,他莫名其妙地通過了醫學考試,成了一名醫生。他的第一任妻子是個中年寡婦,妻子死後,他又娶了鄰村的一個農民的女兒愛瑪。他開始行醫就名聲大振,在治好了愛瑪的父親的病後,愛瑪稀裡糊塗地嫁給了他,成了包法利夫人。婚後愛瑪生活孤寂,她開始思考愛情和男人。她認為自己的丈夫應該有異於其他一切男人,他應該是漂亮的、有靈性的、出類拔萃的、迷人的。然而,她的丈夫卻粗俗不堪。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們應邀參加一個舞會,她見到了一些上流社會的.男人和女人。她和男人跳舞,玩得很開心。回到家後,她還想念著她的舞會。包法利見他整天鬱鬱不樂,便決定搬家。

他們從道特到了永鎮。她懷孕了。到了永鎮,她遇到了青年男子雷巨集,他是個文書。她和他談戀愛。女兒出生後,交由木匠的妻子餵養。她有更多的時間和雷巨集談情說愛。不久雷巨集離開了永鎮,她要跳樓,被夏爾發現並阻止了。很快她又遇到了羅道夫,羅道夫三十出頭,有和女人交往的豐富經驗。他們相愛了,偷偷交往了三年。最後愛瑪要和他私奔,他逃跑了。愛瑪失戀了,她病得要死。夏爾細心照顧她,她慢慢恢復健康。在魯昂看戲時,她又遇到雷巨集。雷巨集這次一定要得到她,他們在一起了。她愛得太瘋狂,不停地給情人送禮物。以至最後負債累累,法院要扣押她的不動產。她的情人幫不了她,她服毒自殺了。在她死後不久,夏爾發現了她兩個情人寫給她的情書。他說這是命。再後來他也死了。他們的女兒被送給一位姨媽撫養,姨媽生活窮苦,把她送去做工。

整個小說寫得就是一個女子企盼更絢麗的人生,在幻想與現實之間掙扎。我理解她。她的悲慘結局,不能怪她喜歡幻想。她一開始就錯了。她年輕還讀過書,不應該按著父親的意思嫁給沒有才學而又粗俗的夏爾。她並不瞭解他,只知道他有名氣。婚後才感覺和他生活並不幸福。她內心孤獨,渴望有激情的生活。當她遇到比夏爾好得多的男人,她就開始外遇。夏爾粗心大意,什麼都發現不了。為了向情人表達愛意,她大肆揮霍錢財,欠了很多賬。於是就有了最後的悲慘結局。

歸根結底,她失敗的原因有兩點。第一,她不該嫁給夏爾。第二,她不應該給情人送禮物。約會中應該男人付賬,女人不應該為錢煩惱。外遇沒有什麼,她那麼漂亮、又聰明,怎麼甘心呆在家裡無所事事?只不過什麼都得有個度。

第3篇

這周剛好看完了《包法利夫人》,很久以前就想看的一本書,但一直嫌太厚,沒啃下來。

恰好看到了一篇叫《無聊會殺死一個人嗎》的推文,發人深省,立馬去找了這本書來看。

全文講述了一個女人如何在追求刺激的過程中香消玉損的故事。

一部分人認為這是追求虛榮的惡果,另一部分人覺得這是精神空虛的悲劇。我也比較同意後者的看法,那麼到底什麼是精神空虛?

我想講一個例子,大概兩個星期前,我的一個好朋友跟我說她辭職了。我問她為什麼辭職?她說她接受不了不用帶腦子上班的工作。並接著說她一個月的工作,一週是複製黏貼,一週半是撕紙塞紙,一週是整理憑證,半周是對一下資料。

我說,聽起來很豐富多姿呀,我的才是重複的,每天求人借錢和催人還錢。

前幾天誠品給我發了一封招聘邀請郵件,我第一時間特別感動,甚至開始蠢蠢欲動。

誠品是我一直以來的夢,像是我人生最崇高的使命。我猶豫了良久,最終沒有去。我怕真的有幸去了誠品,不久我也會乏了倦了。

這麼多年來,我太清楚的一件事情就是我總是以為算了一個陌生的環境就能有一個全新的`開篇,能迎來人生新的希望。但是在上大學時已經離開了那個讓我覺得壓抑的高中後,我仍然抑鬱得不能自拔,盼望離開廣州。而在工作後逃離了交通讓我窒息的廣州後我在二線誠市又安逸得發慌,我實現了年頭向曹植許的願:一份走路能去上班的工作。但我依舊心頭烏雲重重。

看到包法利夫人在挪換了幾個地方還是抑鬱寡歡。我明白了那場東奔西走同樣無法掃除我的虛無之感。事實上地方和環境是沒有任何需要改變的,需要改變的反而是我自己。

過了幾天我問那位好朋友,你找到工作了嗎?她說沒?我問你想找什麼工作?她說不知道。

現在有這樣一股風氣,很多人在鼓勵大家去勇敢追求自己的理想,不要單調無趣地度過一生。我也曾經堂而皇之對別人灌這碗雞湯,但我現在不敢這麼做了。

那些所謂的理想最後就像《布魯克林有棵樹》裡寫的:“我把一生要做的事一條一條寫了下來。我發誓要一條一條去實現。然而這些計劃根本沒有實現。我成人後,大部分時間得去拼命工作,養家餬口。”

我想說的是:跟我的朋友一樣,我也渴望著激情澎湃、豐富多彩的人生。但我也不知道自己畢生的理想是什麼。這才是最致命的,我們不知道自己有什麼夢想,卻高舉實現理想的旗幟。大概這就是所謂的精神空虛。

第4篇

在閱讀《包法利夫人》的時候,我感觸最深刻的就是有幾處場景的描寫,福樓拜的文字安排和描述給了我很具體、生動的畫面感。讓我在閱讀小說的時候感覺像在看一部電影一樣。首先一個是在展覽會上,主席先生正在為優秀農耕者頒發獎狀的時候,羅多夫卻一心一意的用著花言巧語勾引艾瑪和他在一起。其中有一段,福樓拜一行隔一行寫主席的頒獎詞和羅多夫的情話,兩個截然不同的話語被巧妙的安排在一起,迴環往復的時候。我感受到了在巨大的張力和對比下形成的一種強烈的藝術效果。比如:

“多少回我想走開,但我還是跟著你,一直和你待在一起”

“就想我今天晚上,明天,以後,一輩子都要和你待在一起一樣!”

這樣的語言風格有一點幽默,但是幽默中我又讀到了一絲嘲諷,不僅僅是對羅多夫所講的那些完全不經心只是為了誘騙艾瑪和他在一起的'情話的嘲諷,更是對艾瑪竟然會如此輕易地就聽信了羅多夫誘人的情話的嘲諷。其實,還有一絲對這個展覽會上,主席先生們一系列冠冕堂皇的在臺上“回顧社會的萌芽時期,描寫洪荒時代”歌功頌德的嘲諷。因為臺下的人要不就是像羅多夫那樣根本不經心的在做其他事情,要不就是像那位獲獎的老婦人卡特琳那樣根本不懂得“該往前走,還是該往後逃,既不明白大夥兒為什麼推她也不明白評判委員為什麼對她笑”的耕種者。這樣的展覽和頒獎不過是領導者們一次自導自演的表演罷了。第二個讓我很有感觸的是包法利夫人第二次和萊昂在劇場相遇後,萊昂再次追求起艾瑪來。萊昂邀艾瑪在教堂見面時,被囉嗦的介紹教堂的門衛所擾,所以萊昂叫了一輛馬車,在馬車上最終打動了艾瑪。使艾瑪成為了他的情婦。在沒有上馬車之前,艾瑪是不太願意和萊昂在一起的,甚至寫好了回絕他的信。福樓拜寫那輛馬車“走下了大橋街,走過藝術廣場、拿破崙碼頭、新橋?”又寫到“”往前走”車子裡面的聲音說”、“不要停,一直走”、“怎麼不走呀!”

整整一頁描寫都在寫馬車經過的地方和車子裡偶爾傳出的不要馬車停車的聲音。卻隻字不提萊昂在馬車裡如何說服艾瑪成為他的情人,但是卻讓我感受到了萊昂的情話一定是露骨而且綿長的。最後,以“一隻手從黃布窗簾下伸了出來,把一封撕碎的信扔掉”作為結束,暗示了艾瑪和萊昂最終成為情人。福樓拜留下的這片想象空間給我很生動的一個電影場景的畫面感。讓我的期待心理即得到了一部分的滿足,萊昂終究是對艾瑪展開了熱烈的追求,但一方面又沒有完全契合我的期待,沒有大段的情話而是一輛馬車不斷飛馳的畫面。然而在這樣的留有無限想象的描述中,我有感受到了文學特有的表現能力。

第5篇

在清晨的課間十分鐘,我合上了這本書。世界明媚靜喜,而我的心卻彷彿千浪過境,不能平息。在感嘆於女主人公——艾瑪沉淪慾海無法自拔的同時,我繼而沉思了:其實,說到底,我們每個人都是包法利夫人。

一個滿心浪漫而又美麗的女性嫁給了一個老實愚鈍而又無趣的男人,悲劇就這樣展開了。夏爾普通無奇,寡淡無知,空有一片仁心,對艾瑪百般呵護,言聽計從。他以為她快樂,殊不知她怨恨的,正是這種雷打不動的穩定,心平氣和的遲鈍。他與他心愛的妻子從未交流過思想,對她的心思一無所知,缺乏溝通的兩個靈魂,就算身體的距離再近,靈魂間的距離也彷彿越來越遠。她不滿足於瑣碎無趣的日常,不滿足於平凡無能的丈夫,在每個跳動著的清晨及日暮,怨恨與遺憾深深地交織在她的內心深處,她悔,她恨,可是,她又能怎樣呢?劇幕已然拉開,中止與繼續都自有它的代價。

她也曾如春天一般美好,只是後來突然發現了現實與理想之間的落差,慢慢地步入了歧途。艾瑪先後有了兩個情夫,為了追求聲色犬馬的享受,追求理想中不切實際的幸福生活,不惜欺騙夏爾,債臺高築。最終,她夢想中的.幸福都一一湮滅了,就連手中的幸福也被揮霍得一乾二淨。

艾瑪的行為在道德與倫理方面,都是不值得提倡的,但我同情她;夏爾的性格何其令人厭倦,但他的深情卻讓人無語反駁。福樓拜曾說:我就是包法利夫人。是啊,她與當今的我們多麼相似,不甘平庸,嚮往著大城市高階層的生活;不願說服著自己,在無聊的小鎮裡了此餘生;幻想著今後種種美好的生活,卻在最終步入社會的潮流時幻滅成泡影。

難道,在面對這種慾念時,我們就只能束手無策,付之一嘆嗎?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曾有柳下惠坐懷不亂的典故。那日,在柳下惠遠遊回來時,城門已經關閉,於是他不得不在城郭外邊露營。這時,有一個女性也跟他一樣進不去城門,因此便與他一同住下了。大約是這個女性衣著單薄,於是柳下惠生了惻隱之心,讓這個女性坐到他的懷中取暖,直到天亮,他也沒有越軌的行為。我想,柳下惠就算作為一介君子,但在面對女性時也難免會心生慾念,但他剋制住了自己,因而被後世稱讚,名留青史。

一念成魔,一念成佛,天堂地獄,僅在一念之間。包法利夫人在面對慾念時,也曾推卻過,但最終還是沒能守住初心,讓罪惡的惡魔掙脫了桎梏,衝破了牢籠,鑄成大錯。我們所能做的,就是在現實與幻想中尋得一個平衡點,那裡面藏著柔美的詩歌,藏著盎然的春意,藏著漫天燦爛的星辰。

第6篇

?包法利夫人》,在我剛讀完這本書的時候,對她的評價是四個字:害人害己

可是現在,當我將手指放在鍵盤上的時候,卻覺得這樣似乎有些不公平。

童年沒有母愛,開始的時候因為失去母親悲傷欲絕所以去了修道院。可時間久了,傷痛總是會被撫平的。想必她天生不會是個高雅的人,也不是一個善良的人,所以她在離開修道院的時候自然也就沒人對她有所留戀。可以說,修道院的生活並沒有提高她的修養。

離開修道院後,她與父親呆在農場,照理說寬闊的農場應該讓她的情操得以陶冶,可她卻對農場的生活毫無興趣,反倒是一心追求精緻的生活。本來我對這種行為有些看不慣,但仔細想想這也無可厚非,年輕的女生總是有夢的,在生活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追求一下精緻的生活,期待一份刻骨銘心,浪漫溫馨的.愛情又有什麼過分的呢?

總算,因為父親的一次受傷,她結識了醫生夏爾,在內心單純的人生階段,誤以為這就是自己的真命天子,懷著憧憬嫁給了他,這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了。

可是,婚後的生活不只是花前月下,更多的是柴米油鹽,她覺得這跟自己夢想的生活相差太遠了,她認為自己被婚姻這個枷鎖死死地困住了。自己原以為理想的丈夫與自己沒有任何的思想共鳴,這讓她失望透頂。

想必在這樣的情況下正常人多少都會有些哀怨與不滿,她自然也不例外,於是,開始覺得自己的夢就這樣破碎了,也許她接下來會安於現狀,面對現實生活,做一個所謂的好妻子。

可是,在她幾乎絕望的時候,一場晚會卻讓她圓了一次夢。而且是高出她的期望。於是,理所當然的,她要過富裕生活的慾望反倒更加強烈了,不僅因為她經歷了一次這種生活,更重要的是那些容貌不如她,舉止不如她的女人卻在享受著她渴望的生活,而她自己卻只能仰望她們,她不甘心,所以當她再一次面對人生的現狀的時候就更加難以接受。想必這就是所謂的“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吧。

當一個對生活失去了希望,除非是得到她渴望的東西,否則一切美好在她看來什麼都不是,就連親生女兒在她看來也不重要。

在面臨誘惑時,她毫不猶豫得選擇了背棄所謂的道德,只可惜她全力追求的情夫卻不值得她愛。

最後,當她為了情夫而債臺高築的時候,認清了他們的真面目而又舉目無助的時候,也就只有選擇服毒自盡了。

只是不知道她在臨終的時候有沒有意識到夏爾雖然不懂浪漫但卻是最愛她的人,也不知道她有沒有發現自己的女兒是多麼可愛,她為了自己所謂的奢侈夢失去了多少更寶貴的東西。

一個人,可悲的是自己一生有很多東西都未曾得到過,但我想更可悲的一定是她在臨終的時候才發現自己未曾珍惜自己所擁有的東西,包法利夫人的悲劇想必就是這樣吧。

第7篇

?包法利夫人》是繼《人間喜劇》、《紅與黑》的法國又一部19世紀批判現實主義的傑作。

有人說:如果有中國小說能與《包法利夫人》相媲美,那隻能是《紅樓夢》。由此可見對《包法利夫人》的評價之高。

在網上看到福樓拜在寫《包法利夫人》時發生的兩個小故事。

有一天早上,一個客人去拜訪福樓拜。福樓拜用過早飯就上樓去工作,一直寫到中午。吃午飯時,客人問他寫了多少,福樓拜說,我寫了一個逗號。吃過午飯,福樓拜又埋頭工作了一下午。到晚飯時,客人又問下午寫了多少,福樓拜說,我把早上那個逗號抹掉了。

第二個故事還是講一個朋友去拜訪他,看見他坐在門口痛哭流涕,哭到都哭不出來了,還在哭。朋友問他出了什麼事。他說,包法利夫人死了。朋友弄清了包法利夫人是誰後,笑著說,你可以不讓她死啊。福樓拜說,不,她非死不可,她已經無法再活下去了。她不得不死了。說完了,又接著哭去了。

小說的主人公包法利夫人,名叫愛瑪,生在農場主家庭,受過修道院的教育,嚮往上流社會奢侈的生活。但她卻嫁給了平庸懦弱的包法利醫生,她逐漸對包法利不滿、失望。她不切實際,盲目追求上流社會的奢侈生活,為追求刺激和快感,她先後與羅多爾夫、萊昂交往,為此欠下鉅額的債務,抵押所有資產也無法完全還清債務,最後服毒自盡。

毫無疑問,包法利夫婦是悲劇的。包法利夫人出軌,揹著丈夫和情人過著驕奢淫逸的生活,導致債臺高築,最終釀成悲劇。包法利從小懦弱,對包法利夫人更是小心翼翼的寵愛,對愛人的出軌毫不知情,面對愛人死亡,傷痛欲絕。但在整理包法利夫人的遺物時,包法利終於發現了她出軌的'祕密,所以說包法利也是悲劇的。

更重要的是,小說通過主人公的經歷來反映一定的時代背景,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作者副樓拜被起訴,被指控“傷風敗俗,褻瀆宗教”。

小說還有一個副標題,叫做外省風俗。主標題包法利夫人和副標題外省風俗合在一起就可以簡單理解:包法利夫人原名愛瑪,是一個外省人物,並且是一個農場主的女兒,社會地位不高,但她的父親把她送到修道院接受教育,幻想著能夠“山雞變鳳凰”,但現實是當時的社會背景是等級嚴明的,低階層的普通民眾很難融入到上流社會,所以說愛瑪最終也只能夠嫁給死了第一個老婆的包法利醫生。還有一個事實可以從側面反映法國當時的社會風氣,包法利醫生的媽媽,包法利老太太給包法利娶的第一個老婆是醜陋的寡婦,但是有錢,不愁找不到男人的杜布夫人。

第8篇

長篇小說《包法利夫人》是福樓拜的代表作。他現實主義作家以簡潔而細膩的文筆,透過一個富有激情的婦女艾瑪的經歷,再現了19世紀法國的社會生活。《包法利夫人》的構成使它成為近代小說的一個新的轉折。從《包法利夫人》出世以來,小說家知道即使是小說,也要仔細推敲。但是,《包法利夫人》也為作者帶來了一些影響。許多人議論紛紛,批評福樓拜這部書“破壞社會道德和宗教”,他還被法院傳了去:原來是有人告他“有傷風化”。這時許多讀者紛紛向福樓拜表示同情和支援,甚至連一向反對他的浪漫主義作家也為他辯護。由此可見《包法利夫人》的影響。

書中的女主人公艾瑪出生在外省的一個還算富裕的農家。她從小在修道院理解教育。在那期間,艾瑪迷上了看小說,其書中男主人公不是伯爵就是子爵,這讓她深深地著迷了。小說中的情節使她對感情充滿了童話般的幻想,以為結婚就能夠實現她的願望。在機緣巧合下,艾瑪嫁給了醫生夏爾。但是在婚後才發現一切遠沒有想象中的完美。在蜜月裡,她體驗不到快樂,在此後的相處中,她發現自己的丈夫是個膽小懦弱,遲鈍無能的人。她心中的白馬王子在哪兒?生活在她看來變得不再絢麗多姿,只但是是日復一日的活著罷了。自從艾瑪參加了安德威烈侯爵的那場舞會後,她的心也一樣,一經富貴薰染,便不肯褪色。

她渴望刺激的感情,萊昂、羅多夫給予了她,但只但是“逢場作戲”罷了。一個個拋棄了她。

最終她積債如山陷入身敗名裂的絕境。艾瑪求助於她的情夫,但他們在這時卻像個縮頭烏龜似的`避之不及,沒有人願意伸出援助之手。在這一刻,危急自身利益的時候,世間醜態在艾瑪眼前展露無遺。她走投無路了,最後選取了死亡……

艾瑪,也就是包法利夫人,她,是一個杯具人物。她追求浪漫的感情,奢華的生活,卻不知她所處的環境給不了她想要的。當感情建立在物質基礎上時,就註定了它的杯具結果,無論過程如何使人沉淪,結局都只有一個。是誰使她走向了絕路。是人們的冷漠淡然使她求助無門,最終導致了艾瑪的杯具,或許能夠說是當時的社會逼得她服毒自殺的。

?包法利夫人》反映出當代社會現實與理想總會有差別,當現實於理想中的狀況不一樣時,我們不就應把這一切歸結為命運的安排。在繁華和虛榮裡,也許你會忘了自己的正面目。但要知道自己擁有的,珍惜自己獲得的,不好總陷入沒有結果的幻想中,來虛度光陰。命運是虛無的,感情也是虛無的,人們總是茫然的,對一些不屬於自己的,總是去狂熱的追求,而不知那些與自己的現實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