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大學生教育心得體會5篇 「校園教育:我所領悟的人生智慧」

本篇文章主要圍繞著“大學生教育心得體會”這個話題展開探討,將介紹一些大學生在校園中所獲得的有關學習、生活和職業規劃等方面的體會和感悟,為廣大學子提供一些有益的啟示和指導。

大學生教育心得體會5篇 「校園教育:我所領悟的人生智慧」

第1篇

語文教學,現在承載著無限的責任。《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語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這自然是不錯的,因為作為一門課程,語文不僅承擔者傳承語言文字及文章、文學知識的任務,而且擔負著文化傳承的職責。進入課改以後,一直困擾著語文老師的一個問題,就是語文教學到底教什麼,課文教學走什麼樣的路徑?這個問題明確了,我們才能進行教法的優化,去研究怎樣教、怎樣教得更好。

我來學校實習,也當過學生,也跟語文老師有不少的交流,發現語文老師的語文教學理念還是蠻先進的,但在語文教學的備課和課堂教學中,難以將兩者完美地融合到一起,教學中看不出多少新思維的痕跡,較多的老師還是按部就班的“以本為本”,捧著教材和同學們進行著分析,同學們一讀就懂的東西還在講,需要精雕細琢的地方並不去花大力氣,也就是說,對語文教學到底教什麼並沒有搞得十分清楚,這樣下去,教學效果自然不好,所謂人文性和工具性並舉的語文教學思想難以落到實處。

語文教學最迫切要解決的是教什麼的問題。我以為,學生一看就懂的老師無需教,學生少動腦筋就能理解的老師稍作點撥即可,教了學生也難理解的老師不要教,學生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解決的問題老師也無須花太多的精力。那麼,語文教學,老師應該教什麼呢?

備課,文字的教學解讀,一方面要正確解讀課文。更重要的是,要根據學生閱讀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學生學情的。對學生讀不懂、讀不好的地方要有切實幫助的教學內容。高中教辛棄疾的《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首先是要讓學生讀懂,裡面那麼多典故,不讓學生搞懂,而要讓學生分析、賞析,顯然是不行的。

背景性的材料,老師要介紹。語文教學有個通病,就是老師講得太多,該講的講,不該講的也講,把課文講得支離破碎。其實,文章的美是讀出來的,是悟出來的,不是講出來的。作為語文老師,即使對文字體悟得非常到位,也不能霸佔講臺,而應該教給學生一種解讀的方法和態度,讓學生去理解讀、記憶讀、熟練讀、情感讀、角色讀、演讀,給學生留下理解的空間,保留他們對文字的初始印象,保留他們對文句的好奇心,讓他們感性地接收文字現實,讓同學們多向多維地解讀課文。

作品怎樣寫的技術,老師要點撥。語文教學中,寫什麼的問題主要應該由學生自己去搞清楚,學生也能通過自己的努力搞清楚;而中國文學側重於感性抒情,解讀是要用心靈去領悟、探索和發現,包括體裁、結構、表現手法等,所以應該在“怎樣寫”上做文章,讓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分析、揣摩,以真正悟出作品的“真諦”,提高閱讀的素養和寫作的水平。

文字獨特的亮點,老師要提醒。每篇文章都是作者思想的載體,都會體現其獨特的藝術慧眼,通過文字表現出來,就有許多的不同一般之處。這些,並不是學生都能充分領略的。作為老師,就是要以自己的“機心”引領著學生去品味,去汲取,讓文字的魅力充分地刺激我們的學生,促進他們語文素養的提高。

帶有規律性的東西,老師要歸納。語文學科不同於其他學科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它的學科規律是隱藏在一篇篇具體的作品之中,學生只有通過大量的閱讀,才能慢慢地領悟、不斷地積澱、漸漸地抽象,從而語文的感覺越來越強烈,語文的意識越來越自覺,語文的素養越來越提升,語文的水平越來越豐滿。教學中,我們要從以下一些方面漸漸地給學生一些規律的提示。

能啟用學生學習生成的,老師要抓住。教師的教要能啟用學生的思維,教師備課時或者教學中,要把精力較多地投入到如何激發學生、調動學生的學習情緒、促進學生的學習生成上。著名特級教師黃厚江先生教《阿房宮賦》,將課文壓縮為一段百字左右的短文,空下一些關鍵詞,要求學生在閱讀課文後,能根據課文的內容進行填空。在這裡,學生填空的過程就是熟悉課文的過程,老師不一定追求學生所填的內容和自己的預設完全一致,關鍵是啟用學生去閱讀文字,而學生填什麼,反映的是對課文理解的差異,或者是同一種理解的不同表達,老師正好可以藉此瞭解學情,培養學生的思維。在學生填空以後,黃老師又讓學生從課文中找出表現這些關鍵詞的句子,引導學生考慮用一個詞可以概括的內容,課文卻用了一組句子,這是什麼表現手法,有什麼表達效果。這樣的教學設計和安排激活了學生的學習生成,學生自然能深入課文內部,而不是浮於表面,對作品獲得真切的感受。

最近頂崗實習進入中期,各項事務都比較有條理,每天的事物工作都在自己的把握之中,每天的生活單調卻充實,簡單卻忙碌,幸福快樂地這樣一天天度過。

大學生教育心得體會5篇 「校園教育:我所領悟的人生智慧」 第2張

第2篇

帶著對未來的憧憬,對新知識的渴望,對青春的美好幻想及好奇心,我們來到了夢寐以求的大學校園,天地為之而開闊,視野因此而寬廣,相信這並不是我們奮鬥的終點,而恰是人生夢想的開端。

為了讓我們新學生們儘快適應大學新生活、新環境,成功地實現由高中到大學的過渡,我們參與了學院組織的一系列入學教育活動,例如嚴肅認真、至關重要的心肺復甦安全急救講座;詼諧幽默、發人深思的心理健康講座以及催人奮進、意義深刻的百善孝為先道德知識講座,無一不給我們留下深深地印象,讓我們明白一名大學生所應具備的能力和素質,使我們知道了“做事”“做人”過程中應遵循的道德規範和安全法則,可謂收益豐厚。

剛入大學,青春年少的我們可以對安全急救知識一竅不通,因為中學裡一切都向學習看齊,這些和課本無關的知識基本一概不提,再說了,太平盛世或許沒幾個人會認為自己會出什麼安全事故,這些就導致了我們對安全知識的匱乏,一旦發生事故,我們就會手足無措,任由危險擴大。因此針對這種情況,學校為我們開展了心肺復甦安全急救講座,讓我們明白了當一個人的生命遇到危險時,我們不該站在那裡大喊大叫、手足無措,而應在發出求救資訊之後對病人採取急救,確保其心臟不會停止跳動。或許會有人認為這個講座,那他就大錯特錯了,因為永遠不會知道我們身邊的誰或是自己會不會突發意外。對安全知識進行一定的瞭解,防患於未然,永遠不會是多餘的。

安全急救知識教會了如何保護生命安全,那麼同等重要的心理講座則教會了我們作為一名大學生所應具備的心理素質。

眾所周知,大學的日程作息與高中極為不同,讓我們感覺到不適應,甚至有的人難以接受。因為大學裡面的課程很少,這就使得我們每天有許多空餘時間,也就有一部分人把寶貴的時間浪費在遊戲上。為了我們新生能儘快適應大學生活,學校為我們開展了心理講座,在心靈上對我們加以指導,使我們明白大學時知識的殿堂,是學知的天地,讓我們懂得知識的珍貴,以及要珍惜生命,切不可把青春年華浪費在網路遊戲上。心理講座,讓我們再次燃起拼搏的烈焰,指引著我們向著更遠大的理想啟程。

當我們身體安全,心裡堅強時,學校也不忘了給我們進行一次洗滌心靈的講座——百善孝為先道德知識講座。

古有孔子尚禮,而到了今天物慾橫流,利益至上的今天,許多人連我們中華民族最基本的孝道都忘了,因此,以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為目的,學校舉辦了以孝為主題的道德知識講座,讓我們銘記中華民族的傳統,時時刻刻不能忘記撫養我們長大的父母,做到一個合格的大學生。

以增長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和素養為目的,以各種專題講座為手段,學校為我們大一新生指明瞭方向,使我們成為了更為合格的大學生。青春年華,我們還有什麼理由停滯不前呢?

第3篇

在“世界盃”到之際,人們對世界足球頂尖級賽事充滿熱情。而被譽為“足球盛宴”的足球烯,作為20世紀80年代的重大科學發現之一,同樣值得期待。1996年,美英科學家克羅託等三人發現的足球烯榮獲了諾貝爾化學獎。

碳作為一個大眾元素,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了。在常溫下,碳元素很不活潑,也沒有華麗的外表。但這並不能說明碳元素不重要,因為樸素不等於無用!198年的秋天,對於全人類說都是一個激動人心的時刻。美英科學家科爾、克羅託和斯莫利經過一週緊張的工作之後,十分意外地發現了元素碳的一種新的同素異形體——“足球烯”。“足球烯”是由60個碳原子構成的空心籠狀物質,因其在外形上酷似一個足球而得名。原,“足球烯”分子是一種由60個碳原子結合形成的穩定分子,它具有60個頂點和2個面,其中12個為正五邊形,20個為正六邊形,與足球的結構非常相似,稱其為“足球烯”也就不足為怪了。足球烯的學名叫什麼?其實,“足球烯”只是60的一個通俗叫法,那麼它的學名叫什麼呢?為了給60起一個響噹噹的名字,它的發現者可是沒少費心血哦!美英科學家克羅託等三人發現美國著名建築大師巴克明斯特·富勒的網格半球體穹頂結構與這個“奈米足球”十分相像。因此就根據巴克明斯特·富勒的名字,把60命名為“富勒烯”,又名“巴基球”或“巴克球”。“富勒烯”家族還有許多成員,它們都是20世紀80年代的重大科學發現之一,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學意義。這些神奇的全碳分子及其衍生物質,由於具有特殊的組成結構而顯示出許多新穎奇特的物理化學性質。

“足球烯”作為一種令世界震撼的“新形態碳”,極大地豐富了人們對於碳元素的認識。然而,為什麼同樣是由碳原子組成的物質,有的硬如頑石,有的軟如泥塊,還有的美麗無比……科學家已經發現,由碳元素組成的物質主要有金剛石、石墨、60(足球烯)等單質。它們之所以具有如此大的效能差異,原是由於它們具有不同原子模型的緣故。純淨的金剛石是無色透明的正八面體形狀的固體,現在已經發現它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質。原,金剛石的原子是交錯排列的,每一個碳原子都緊密地與其它4個碳原子直接連線,從而形成了一個牢固的立體結構,因而它就顯得十分堅硬了。

金剛石經過琢磨後可能閃爍出耀眼的光芒,因此可以用製作價格昂貴的鑽石裝飾品。同時,金剛石還可用製作鑽頭、鑽鑿巖石、裁割玻璃以及切割大理石等。石墨是一種深灰色的具有金屬光澤而不透明的細磷片狀固體,就目前所知它是自然界中最軟的礦石。原石墨中的碳原子是一層一層排列的,雖然每一層的碳原子結合得非常緊密,但層與層之間的結合力卻非常地弱。因此,石墨在層間非常容易發生斷裂,從而表現出較軟的性質,如具有滑膩感、熔點較高、容易導電等優良的效能,常可用乾電池的電極或高溫作業下的潤滑劑。儘管“富勒烯”與金剛石、石墨同屬於碳元素組成的單質,但“富勒烯”特殊的結構特點決定了其具有特殊的物理化學效能。如60球形剛性分子具有很高的抗壓強度,60可以溶解於苯等非極性溶劑中,鹼金屬摻雜的60具有良好的超導性,而過渡金屬60化合物則表現出較好的氧化還原效能。

第4篇

“感恩”是一個人與生俱來的本性,是一個人不可磨滅的良知,也是現代社會成功人士健康性格的表現,一個連感恩都不知曉的人必定是擁有一顆冷酷絕情的心。也絕對不會成為一個對社會做出貢獻的人。“感恩”是一種對恩惠心存感激的表示,是每一位不忘他人恩情的人縈繞心間的情感。學會感恩,是為了擦亮蒙塵的心靈而不致麻木,學會感恩,是為了將無以為報的點滴付出永銘於心。譬如感恩於為我們的成長付出畢生心血的父母雙親和辛勤教育我們的老師。感恩不僅僅是為了報恩,因為有些恩澤是我們無法回報的,有些恩情更不是等量回報就能一筆還清的,惟有用純真的心靈去感動去銘刻去永記,才能真正對得起給你恩惠的人。

同學們,在家中,當你吃著可口的飯菜,你是否會感謝父母付出的辛勤勞動?當你穿著漂亮,暖活的衣服,你是否會感謝父母對你的關心呢?也許有的同學會漠視這些來之不易的東西,認為這些是父母應盡的義務。可是你知道嗎?為了給你提供這些你毫不動容的東西,父母們,每天要在工廠裡辛苦地工作十幾個小時,他們付出了多少汗水,他們是何等的辛苦啊?面對父母語重心長的教誨,有些同學會無動於衷,會感到厭煩,甚至會無禮地和父母頂撞。同學們,你們說,這樣做對嗎?我以為,作為孩子,要學對父母感恩,要感謝他們把你帶到這個世界,要感謝他們讓你衣食無憂。對他們感恩的唯一方式就是,做一個尊重父母,聽話、懂事的好孩子。

在學校裡,面對老師的辛勤勞動,你是否能對老師感恩?老師們無私的奉獻,不求回報,我們不管有多累,只要看到你們哪怕只有一點進步,我們都會忘記自己的勞累,為你感到高興,為你的成功慶賀。當我們看到你們在學習上出現了滑坡,學習習慣散漫的時候,對你提醒或批評的時候,你能否體察老師的關懷之情,對老師感恩呢?也許有的同學會反感老師的批評,同學們,請記住“忠言逆耳利於行”,你應當感謝老師的批評,正是由於老師的這些及時的批評,你的人生才會減少遺憾或後悔。對於有些學習有困難或不想學習的同學,老師無私的幫助,利用點滴時間輔導你,你應當用什麼樣的行動來對老師感恩呢?有些同學的言行真讓老師心寒,他們不僅不配合老師,甚至會有牴觸情緒並頂撞老師,好象學習是為老師學的,老師們從早到晚,不辭辛苦地教育你們,把所有的精力都花費在你們身上,無非是讓你們能夠成人、成材,能夠自立於社會,能夠擁有一個美好的前程。試想一下,當你長大成人、過著舒適安逸生活的時候,你能給老師什麼回報?老師從不奢求這些,這也是不可能的。我認為只要是有良知的學生,都應當感謝老師對你們的教導,無論是批評或表揚,表揚是一種激勵,批評更是一種關心和呵護,你們都應當以實際行動來回報老師對你們的教育。

落葉在空中盤旋,譜寫著一曲感恩的樂章。那是大樹對滋養它的大地的感恩;白雲在蔚藍的天空中飄蕩,繪畫者那一幅幅感人的畫面。那是白雲對哺育它的藍天的感恩。因為感恩才會有這個多彩的社會,因為感恩才會有真摯的友情,因為感恩才讓我們懂得了生命的真諦。從嬰兒的“哇哇”墜地到哺育他長大成人,父母們花去了多少的心血與汗水,編制了多少的月月夜夜;從上國小到國中,乃至現在我們到大學,又有多少老師為他嘔心瀝血,默默地奉獻著光和熱,燃燒著自己,點亮著他人。感恩是發自內心的。俗話說“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更何況父母,親友為你付出的不僅僅是“一滴水”而是一片汪洋大海。

是否你在父母勞累後遞上一杯暖茶,在他們生日是遞上一張卡片,在他們失落時奉上一番問候與安慰。他們往往為我們傾注了心血、精力。而我們又何曾記得他們的生日,體會他們的勞累。又是否察覺到到那縷縷銀絲。那一絲絲皺紋。感恩需要你用心去體會,去報答。感恩是敬重的。居里夫人作為有名的科學家,曾兩次獲得諾貝爾獎,但她在會上看見自己的國小老師,用一束鮮花表達她的感激之情;自古以來的偉大無不有著一顆感恩的心,感激不需要驚天動地,只需要你的一句問候,一聲呼喚,一絲感慨。

感恩是有意義的。愛讓這個世界不停的旋轉。父母的付出遠遠比山高,比海深,而作為我們,只知飯來張口,衣來伸手。而似乎又有一條隔離帶,讓我們變得自私自利。忘記了曾經父母的付出,忘記了那一聲聲快樂。學會去感激別人是自己的一份良心,一份孝心,因為如此才會有和睦,有快樂,有彼此間的敬重。

第5篇

經過5天的入學教育學習,我意識到自己真正進入了大學,成為了一名大學生。現在的我,認識了高中與大學的不同,更好地適應了大學生的角色,更好地接納自己,更好地適應環境,對大學新生活從不安焦慮到充滿期待,對大學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方向都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大學是我們逐漸步入社會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我們會遇到各種不適應與挫折,只有端正心態,在學習的同時,調節自己,使自己能夠擁有積極向上的心態,不被困難打倒,迎難而上,敢於鑽研,才能有所成就。同時要保持與同學間的和睦關係,友善待人,主動幫助他人,遇事多商量多傾聽,與朋友分享快樂與煩惱,學會社交,學會適應新環境。

同時我認識到作為一名大學生,更要嚴格要求自己,絕不能放鬆懈怠。不要虛度年華,做好人生規劃。大學學習絕不會輕鬆,我們要有自強不息,刻苦鑽研的精神,才能學好針推。針推不僅學習的是書本知識,更要注重實踐,小針灸大臨床,時間才能出真知。要端正學習態度,學習是為了自己,不要耽誤自己的人生。另外要找準學習方向,把握學習目標,立“志”,把握“神”。

我很高興自己能加入北中醫這個大家庭,針推學院這個大家庭,班級這個家庭,通過學習,我更加認識到在這裡,我和我的班級、學院、學校都是一體的,作為集體的一員都應該有高度的集體榮譽感,遵守集體的規則,同時努力為集體的榮譽而奮鬥。因此我們要有規則意識,不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都要遵守規則,遵守道德規範,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與行為規範。

在學習之餘,也要努力鍛鍊身體,養成強健的體魄,增進身心健康,提升個人修養。

在李志剛教授的針道薪火中說道,“重經典,跟名師,國際化”。作為針道青年,應該做到“四有”,智慧的頭,善良的心,靈巧的手,會說的嘴。鍼灸推拿作為中醫學的重要技術與文化,要求我們學子不僅要掌握技術,更要研讀經典,熟讀經典,體悟經典,將《黃帝內經》等熟記於心。跟隨名師,傳承老師的技術,同時更要學會推陳出新,總結傳統經驗,開創新技術新方法,開啟新思路,將鍼灸推拿與現代化科學技術相結合,就如全息醫學,使鍼灸推拿更加精準專業。更重要的是,鍼灸推拿作為中醫走出國門的重要部分,需要我們這些新的針道青年投入更多的精力,能讓更多病人減少痛苦,也讓鍼灸推拿被更多的人認識,被更多人接受,被更多人喜愛。傳承並創新,推動鍼灸推拿事業的發展與國際化是當代針道青年的責任與擔當。

在開學第一課中,我認識到在這次疫情中,中醫文化發揮出的巨大力量,北中醫人發揮出的巨大力量,除了作為一名北中醫人的驕傲、感動,我們更要吸取這次疫情的經驗教訓,發揚中醫學,從古老傳統中提取更多精華。中醫作為一門博大精深有著悠久歷史的學門問,在新時代,要在我們手中成為服務現代人民的有力武器,成為增強中國力量的強大力量。

最後,我會永遠牢記“只要精誠動天地,何愁鍼砭不通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