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生本教育的心得體會9篇 觸動心靈的生本教育:體驗與領悟

生本教育,是一個獨特而富有啟發性的教育理念。通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創新能力和全面發展,生本教育為他們打開了一扇通向成功的大門。作為一位編輯,我從接觸生本教育開始,深刻體會到它的魅力與價值。在這個文章中,我將分享我對生本教育的心得體會。

生本教育的心得體會9篇 觸動心靈的生本教育:體驗與領悟

第1篇

3月20號,學校給我們安排了崗前培訓,在這次培訓中,我受益匪淺。通過這次培訓,使我初步的認識到“生本教育” 那就是“以人為本”,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

生本教育給我的感受是這樣的,把課堂的主動權放給學生,其實這也正是課程標準所倡導的。生本教育課堂,就應該是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採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讓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中,構成積極、歡樂、高效的課堂。今天豐寧市的五位名師分別給我們做了指導,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王老師;他給我們談到,目前的教育趨勢是生本教育,教育改革勢在必行,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適應現代化的教育。他還談到18年的大學聯考,即將只是考數學與英語兩科,其他科目的考核都在平時,所以,他大力倡導我們這些實習生大膽嘗試,創造自己獨特的教學方式。

聽完五位名師的解說,我感觸頗深;雖然說教育改革勢在必行,生本教育是教育改革的大趨勢,但是要推行生本生本教育,這是一個長期探索的過程。我所實習的學校是豐寧實驗中學,目前正在教高一數學;這裡的學生給我最大的`感觸就是:他們的基礎很薄弱,就連國中的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都不會解,甚至分數的加減乘除都要理解好一會兒,要是推行生本教育的教學,能實行得了嗎?生本教育要求以學生為本,那對於基礎這麼薄弱的同學,我有點擔心我的課堂實行不了。培訓完之後,晚上回到學校,我跟我的指導老師交談了培訓完的感受;他說,目前在我們學校要實行生本教育,還非常困難,原因之一就是學生的基礎的太差,第二是學校實施的力度還不夠;所以,我們得根據具體情況,具體處理。

不過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結合自己的課堂,合適、適時的運用小組合作、交流、回報的形式來構建我的課堂,真正讓學生參與到課堂教育的討論、學習中,真實感受生本教育的快樂和幸福。

生本教育的心得體會9篇 觸動心靈的生本教育:體驗與領悟 第2張

第2篇

有幸兩次參加到廣州學習生本教育的座談會,同行的發言讓我充分體會到了思維的激盪,生命的閃光!讓人看到了興文教育實踐生本教育的希望,更增強了踐行者們的信心。提出些想法,也很粗淺,更期達到拋磚引玉的目的!

興文推進課程改革,是否走生本教育之路,事關興文教育的全域性,也是將來一定時間內影響興文教育的重大事項!管理者們必需走進生本,認識生本,才能領導生本;各職能部門也必需認識生本,學習生本,才能配合做好生本;學校的校長及到中幹也必需走進生本,研究生本,這樣才能帶頭踐行生本。從目前情況下,觀望者還很多,沒有領導的高度重視,強力的推進,也許效果就不明顯!

實施生本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需要有頂層設計的思想,從戰略上去構建,從戰術上去實施。一是目標如何定位;二是責任如何明確(有些同志在私下交流,校長認為課程改革是分管副校長的事,分管副校長認為是教導主任的事,教導主任認為是學科教師的事,最後效果可想而知);三是具體如何去做;四是評估如何去改。這些都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事情,沒有頂層設計的思維,恐怕實施生本教育的效果也難盡人意!

參加了兩次學習生本教育座談會,感覺大家積極性很高,思維也在激烈的交鋒,這本來就是好事!但感覺得我們中的部分人,好象自己完全弄明白了生本教育,能一攬眾山小的樣子!其是生本教育是一項由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教育成果,只有我們不斷去學習,去踐行,認識才會更深入!所以,管理者有必要提醒大家,深入去學習生本教育,組織相關活動,進行多層面的研討,才會提高大家的認識,才會在行動上真正去踐行生本教育。

學習生本的成本很高,但學校的管理者如果沒有真正去體會,那實施的效果是不明顯的。所以個人認為,無論是從主管局到學校,還得需要堅持派出去學習,只有相應的管理人員有體會,有思考,這項工作才會有成效。學校的裝置可暫時少一點,但學校的管理者必需要懂課程改革,知道如何改!如果沒有人思想的變化,再多的.物也只是一種擺設而已!

如何在興文的學校實施生本教育,這是一個值得探究的課題,也一定是一個有很大爭議的問題。綜合相應一些地區實施的情況來看,個人粗淺的認為,應點面結合,精準發力:從縣級層面來看,點是確定部分重點推進學校,面是全縣的國小、國中、高中的起始年級,其是生本教育從起始年級做是最容易的,從起始年級開始也少走彎路;從學校層面來看:點是選擇好一批班級,面是一個班的各學科整體推進,這樣容易形成生本教育的學習模式,縮短學生養成習慣的時間,突顯成效!

實施生本教育,相應措施要配套,實施生本教育的實驗校,實點班,涉及到教師的配套、學生的評價、家長的配合等諸多事項,所以相應的措施必需要配套,才能有利於生本教育的實施。

一個人低頭走路,總不知道自己走在那兒了!有些學校總是愛單幹,總怕別人超過自己,我們缺乏的是團隊精神,有思想的原因,也是體制的因素。從生本教育的實施來看,只有搭建起相應平臺,才能讓相應學校少走彎路,才能促進其同學、同研、達到共成長目的!因此,建議一是可結合原來學區的基礎上,參照教育集團的一些做法,成立起生本教育學校共同體,建立相應機制,明確相應責任和權利,給予相應經費保障,切實開展系列活動,真真實實的去做生本;二是建立生本教育專家指導團隊,可藉助名師隊伍、學科教研員等建立起自己的本土專家團隊,對生本教育學校進行一定的指導;三是進一步開闊視野,適當的時候邀請郭教授的生本教育專家團隊或生本教育名校的名師給予指導,也可適當組織生本學校去部分生本教育名校跟崗學習,努力讓其學以致用!

課程改革實施困難的原因是多樣的,考試評價的導向是一個重要原因。廣東的生本教育實驗校是國小六年級才統一考試,國中是九年級才統一考試,山東省的整個高中是高三才統一考試,生本教育的實施,開始成績肯定是有差異的,如果這些不改變,很難去實施。我們要想一下達到廣東生本教育實驗校的做法,估計也是不現實的。是不是我們就無所改變了呢?我個人覺得還是我們思想解決得不夠,放手不夠,是不是嘗試一下:一是取消學期的過程性檢測,這是下面一些學校和老師呼聲,因為這樣的檢測沒有什麼意義?二是能不能在起始年級第一學年不統一考試,由生本實驗校自己組織考試或按生本教育的要求來考,要給改革者留有時間。

我們評價整體太粗略;一是內容較單一;二是方法較簡單。現代義務教育的評價都在轉向引導學校特色發展上來,我們並不是說分數不重要,但我們要的是利於學生髮展的分數,有內在質量的分數,但我們更要關注學生完整人格的形成,學生的特長髮展。所以是否考慮把評估的內容分成幾個類,各類評各類的,總要讓那些分數差的學校看到自己的長處,找到自己特色發展的著力點,而不是一個所謂的綜合督導評估;二是評估的方法更多樣些,加大過程性的抽測評估的分值,壓縮學年督導評估的分值,三是否可探討引入第三方的評估,努力讓其更客觀公正。如果評價不改變,那些實施生本教育的學校,剛開始起步階段,估計很難堅持下去,要讓改革的學校有理由改下去!

郭思樂教授帶領他的生本教育團隊走過了17個年頭,現參與的學校近千所,他們在取得成績的同時,也肯定碰到了許多的困難!我有機會與實施生本教育的龍泉四校的領導們無數次、多方位的交流,也深感他們的不易!他們開展生本教育五年來,至今也還感覺有很多問題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我們縣實施生本教育的學校剛起步,要想沒有困難是不可能的,對此,領導、教師、學生及家長都必需有足夠的認識,把困難估計足,這樣在碰到困難時才有心裡準備,才不會對實施生本教育失去信心!改革是一場革命,也可以說實施生本教育是一場對師本教育的革命!

種子變成生命有其自然的過程,教育有其自身的規律,因此,對實施生本教育的學校,我們需要的是等待,需要的是點滴的積累,需要的是對學校、對教師、對學生、對家長的鼓勵!我們需要靜下心來思考,彎下腰來傾聽,俯下身子去落實!那我們一定會靜等花開,諦聽到興文教育的春天!

第3篇

從事了十多年的師間也差不到哪兒去,為什麼學習成績會有那麼大的差別,當然就是效率問題了,所以這是值得我花心思去研究的問題。

通過學習,我明確了生本教育與師本教育的不同,生本教育與師本化、灌注性教學相對立,有強大穿透力,衝擊力、震撼力和感染力。 師本教育是教師掌控一切,為教師好教而設計。生本教育是學生主動發展,激昂學生生命,挖掘學生潛能。生本教育的`具體方法是先做後學,先學後教,少教多學,以學定教,進而不教而教。生本教育的核心是感悟。生本教育的教學模式是:任務前置——分小組討論——相互交流(課前/課後)——共同解決學習內容——拓展研究、討論。生本教育實施後的發生了“六大變化”

總之,通過學習,我雖然學得很膚淺,但“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要激揚生命的理念我還是理解的。所以我還應該不斷學習,以自己的成長為已任,為學生的發展服好務,不斷尋找能夠激揚學生生命的方式方法,不斷尋找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方法,那麼我們的教育就會上一個檔次。

第4篇

在“生本教育”的推進過程中我們不難發現,成功案例較多出現在國小階段,中學生對“生本教育”並沒有表現出太多的熱情並且在有些學校(特別是會考、大學聯考成績較好的學校)還出現排斥的現象,他們不願意參與討論,不願意主動思考問題,總是希望被動地接受老師的答案,郭思樂教授發出感嘆:“國小四年級以上學生其求知慾和表現欲一般要下降。”而對於我們這樣的一所普通高中來說那就更是難上加難。但最根本的因素不在學生而在於我們這些教師身上,如果我們從心裡牴觸“生本”教育,還是按照“師本”教育進行,那麼就永遠跟不上教育的發“生本教育”展方向。學生的能力也就得不到提升。通過學習,我覺得教師至少要做到以下幾點,才能把“生本教育”落在實處。

“生本教育”認為,學生具有學習的天性,有很大的學習潛能,只有把學習的主動性完全交給學生,學生所表現出來的能量將是巨大的。學生是教育過程的終端,是教育的主體。"生本教育"的本質就是真正認識和把握學生這個本體,把"一切為了學生" "高度尊重學生" "全面依靠學生"作為教育價值的基本原則。教師具有了淵博的知識,健全的人格魅力,學生才能被這種品質所吸引、所感染,並且增強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把研究性學習、自主性學習落到實處。

在教學中我們如何才能做到以學生為主體,我想應從三個方面去做:第一是課前。課前要給學生留下預習提綱,設定不同的問題,要求學生根據教材以及查閱相關書籍或是登陸網路查詢,完成相關的內容。第二是課上。課上學生可以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為了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最好把學生分成組,通過小組合作學習,交流討論可以起到最佳的學習效果。如果有弄不懂的地方可以全班同學討論交流區結決,在這其間,教師可以順勢利導,做個真正的引導者、和課堂的組織者。第三是課後。課後要做到對知識的及時反饋,這就要求教師必須給學生留夠相應的檢測習題(或是作業)。

由於我們是普通中學,學生基礎比較弱,再加上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所以這對“生本教育”是一個衝突,但我們不能因為有困難而不去做,或是不願意去做。如果能使不同基礎的學生在我們的培養下都能各顯其才,那才是我們最大的成功。這雖然加大了我們的難度,但同時也是一種挑戰,我們要根據不同的學生的特點去安排我們的教學使他們都能嚐到成功的.喜悅。這也尊重學生的一種體現。

我們每上完一節課,都要及時進行反思,反思我們的成功和缺憾的,成功的我們要繼續保持,缺憾的地方我們及時調整,在以後的教學中不斷地去完善。

生本教育對我們來說已經並不陌生,但要完全的展開和實施確實又有難度,通常“師本教育“和“生本教育”會夾雜在一起,有時還會感覺“生本教育”太慢影響教學進度,但我們要理清思路,是學生學習、還是我們講教材?我想這個問題是不難回答的。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生本”就是要發揮學生的這種主體作用,所以我們作為教育者,一定不要因為自己的理念問題而誤了學生的自主學習的機會。

第5篇

通過這幾天生本教育理論研修班的學習,我們先聆聽了華南師範大學郭思樂教授的“生本教育理論”,立時讓我耳目一新;又聽了四節生本教育課,耳聞目睹“生本教育”的成果;接著又聽了承德教育局副局長蕭俊泉教授的《新課程背景下生本教育的管理與實踐報告》,有茅塞頓開之感,下面談談自己的點滴體會:

當前,素質教育的呼聲鋪天蓋地,作為處在教育最前線的教師無不摩拳擦掌,紛紛投入到了教改的熱潮之中。那麼,教學改革將何去何從?呼聲極高的是“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育觀。然而在以上的教育觀中,老師的仍是排序在第一位的,學生為主體仍是排第二位的。誠然,教師在課堂中應該導,但教師如何“導”,導到何種程度?“導”在課堂教學中佔多少比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怎樣真正體現?我們的研究卻重視不多。而郭思樂教授正是抓住了這些問題,站在教改的至高點上對生本教育進行了精闢的論述。

“教育的本質就是要激揚生命。而生本教育就是以生命為本的'教育,宗旨是高度尊重學生,全面相信學生,一切依靠學生。對待教育,如果我們能表現出教育的文明和氣度,那學生一定能給我們帶來一份驚喜,一份感動。”郭教授充滿教育智慧的話語讓大家心裡豁然開朗。

生本強調“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這裡表面上看不過是句序的顛倒,實則是一個重要的指導思想。先“主導”後“主體”,學生則處於被動接受狀態,而先“主體”後“主導”,學生則處於主動啟用狀態,他有利於開發學生的潛能,發展智慧,培養創造力,因而我們說教育無論怎麼改,都不能忘記教育面對的是人,是一個個活生生的孩子,他們才是課堂的主人。

一直以來,我們的教師都認為孩子只是一個被動地接受知識的容器,教師的教案以教師思路為主,以教師好教為原則,牽著兒童鼻子走,扼殺了兒童自主認識事物的積極性,因而課堂氣氛沉悶,教學效率不高。也許有人會說:“是啊,我們知道兒童有認識能力,可就是他們不願學習,怎麼辦呢!”其實,學習與吃飯一樣,是人的天性,孩子們是愛學習的。我們都知道,小孩子一旦接觸了外界,就會不斷地提出問題,經常問一些為什麼的問題;可是,經過幾年、上十年的教育後,我們的孩子、我們的學生不管知道不知道,再不願意問為什麼了,這是為什麼?這難道不能引起我們的深思嗎?我們仔細想想,就可以醒悟,就會明白“教育過程的主人和主力原來是兒童自己,我們只不過是兒童自主發展的服務者和僕人,我們必須一切為了兒童,高度尊重兒童,全面依靠兒童,否則,我們的教育工作就會做不對,做不好,做不了。”郭教授為我們指出了一條路:一切為了學生,全面依靠學生,以學定教。生本教育的方法是全面依靠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開發他們的潛能,使他們的學習處於最自然的狀態。“一切為了兒童,高度尊重兒童,全面依靠兒童。”採取了以學定教的教學方法,是我們應該追求和推崇的。如同給腳提供合適的鞋,我們需要提供給兒童適合的教育,當教育適合兒童時,我們也就可以看到兒童忘記了自己在學習,忘記了自己是在課堂上,甚至忘記了自己,這時人的內部自然規律起作用了,兒童的學習熱情和學習效率空前提高了。所謂適合學生的教育,這就是生本教育。

生本讓我們激動,也讓我們看到了教育的希望,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們要樹立生本主義的行為觀,全面依靠學生,讓他們自己去學、去探索、去研究、做有創新精神的人。

第6篇

生本教育是以學生為本的素質教育。“生本教育”的內涵是:打破常規,把課堂還給學生,學生是教學過程的主體。下面是我在學習生本教育的一些體會:

一、學生才是教學的最大資源,教學過程要以尊重學生的內部自然規律為教學前提

“生本教育”要求教師放棄講解,而是丟擲有價值的問題,讓學生你一句,我一句的討論。以往我們的課堂是教師在上面講的聲嘶力竭,學生在下面似聽非聽。現在的三年級我就有著非常明顯的感覺,上課的時候,我一個人在上學講。總是有的學生不聽,無論用什麼樣的方法,也是還難調動學生的興趣。有時讓學生自己來講解吧,還扭捏不大方,聲音小的只有自己才聽得到。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他們在課堂上主動舉手發言的熱情越來越低。但“生本教育”並不這樣認為,它提出“學生才是教學的最大資源,教學過程要以尊重學生的內部自然規律為教學前提”。尤其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拓展部分要根椐學生的能力,創設情境讓學生進行對話,或暢所欲言。不管多與少,對與錯,重在參與,加強和關注學生的操練。

語言學習的效果和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密切相關,在長期的教學探索中我發現有很大一部分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不濃,其原因是多樣的,如老師講課過於呆板,要求學生機械式的學習和記憶,學生基礎太差沒有信心等。在我擔任教學任務的班級裡,我採取很多方式來改變這種狀況,大量開展對話、競賽、講故事、表演等貼近學生心理的活動。例如,每天和學生用英語就他們感興趣的話題交流,在詳細講解課文的基礎上針對中等程度的學生開展搶答比賽和提問比賽,讓學生自由發揮才能;或者就課文內容在課堂上表演等;與此同時,我比較留心在講課的語言上儘可能做到生動有趣,抓住學生語言裡的有趣點加以發揮,利用任何可以用的機會引起學生對英語的關注。

生本教育絕對不是一件容易到一蹴而就的事情,相比傳統的教育模式,它對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是控制課堂教學程序的能力。生本教育要求將課堂還給學生,並設計很多的學生活動,這就要求教師一定要有果斷控制課堂程序的能力,在適當的時候讓學生從一個學習環節進入下一個學習環節。例如我經常在新課教學中安排學生就課文內容互相提問,或開展比賽,有的時候已經到了約定的時間了,由於學生對課題非常有興趣,就會不斷的提出很多的問題,課堂氣氛可以熱烈到令老師不忍心打斷他們的地步。這個時候如果老師不及時停止學生的活動,就會影響本節課預定的任務,會導致整個學期的教學計劃被耽誤。其次,與學生進行情感交流和溝通的能力也是極為重要的。生本教育需要教師與學生具有非常融洽的關係,這樣學生在課堂上才有可能積極配合老師的要求,順利的和老師配合開展各項活動。我在課堂上也每天或多或少都會留時間和他們用英語進行交談,涉及的話題多是他們感興趣的,長期實行,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除了以上兩條外,生本教育對教師的專業素質能力、創造和開拓的精神、向學生和他人學習的能力等都有較高的要求。如果教師的語言能力不夠,或者教學能力不足,言傳身教下,是不可能教出高素質的學生的。

當然,我們實施生本教育模式是在起步階段,必須不斷學習先進的方法和經驗,勇於探索和創新,開拓新的.教學領域和教育方式,甚至走前人沒有走過的路,設法提高教學效果和學生興趣。

任何改革都有其發展的不同階段,生本理念也不例外,我覺得在實施過程中,我們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循序漸進。生本課堂,要求小組活動有板有眼,要求課堂收放適時有度,要求學生自學方式有效,但好習慣和好模式的形成,需要教師細緻到位的指導和幫助,因此,根據不同階段的不同特點,去調整方法,給學生一定的適應空間很重要

2、默契培養。生本課堂,要求老師把有效的時間交給學生,讓他們從表達展示中收穫,而教師的語言就要精練到位,一堂課效果好壞,學生可能起主要作用,這就需要老師在幕後課下做足工作,組長的溝通培訓,問題學生的幫助指導,細節的深入研究,來形成和學生的默契,這樣的課堂才會事半功倍。

3、激勵效應。沒有一個人不渴望被認可。因此,當學生主動去探究,表達有新觀點,展示有新發揮時,我們一定要及時評價,及時鼓勵表揚,甚至學生沒有達到我們預期的效果,或偏離主題時,恰當的激勵和建議,是必不可少的。

其實,經過一個學期的學習摸索,對生本教育的認識還很淺顯,有時,也會有很多困惑和問題,把課堂交給學生的同時課堂紀律就有所放鬆,讓學生展示的同時就延緩了教學進度時間,給學生主動學習的機會,同時對教師自身的知識儲備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還應積極學習,主動實踐,力爭讓學生先學樂學,讓我們的英語課堂更生動更精彩!

在今後的教學中,我覺得要繼續學習生本教育,在課堂充分信任學生,相信學生,敢於放手,並真正依靠學生自主地學;善於創設能激發學生學習慾望的教學情境;注重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積極創設和諧的學習環境。快樂學習知識,快樂的成長,使他們真正的成為學習的主人。

第7篇

經過去廣州學習,對生本教育有了一些認識。生本教育既是一種教育理念也是一種教學模式。生本教育課堂,就應當是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採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讓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中,構成進取、歡樂、高效的課堂,它的核心就是“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是以生命為本,關注學生的終身發展。

利用“先做後學、先會後學、先學後教”等多種方法,才能夠真正做到少教多學,教師教得簡便,學生學得愉快,真正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經過聽觀摩課、看生本課堂教育視訊、上網查生本教育的資料,談談自我對生本教育的幾點體會:

生本教育的課堂,精彩的是學生,他們真正成了課堂的主人。作為教師,我們要相信,學生完全擁有自學的天賦和潛能,他們能夠經過自我的學習掌握很多的知識,並能在自學的過程中體驗到成功與歡樂。在生本的課堂上,學生是那樣的投入,他們要合作、要交流,要展示自我課前蒐集的資料等,他們在課堂上表現的機會很多。總之,在生本的課堂上,所見到的學生,個個都處於一種積極主動學習的狀態,在課堂上,他們能夠發揮想象,進取思維,對事物都有著執著的探索精神。這種課堂,讓學生充滿了自信,讓課堂呈現出精彩,學生活起來了,歡樂起來了,在簡便、愉悅的氛圍中不知不覺學到了新知識。

生本課堂主張教師不要給學生過多的干預,而是給學生學習儘可能的自主。在課堂上,教師只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引領者,是學生學習的`協助者,是課堂的策劃者,教師要以同伴的身份參與到學生的學習活動中去,教師只是給學生指個方向,剩下的時間都交給學生,而學生在課下的準備工作也趣味而生動了,經過這種方式,大大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量。在生本教學中,教師要做好下頭三點:

生本教學的原則是“不學不教,先學後教,讓學生有備而來”。這“有備”就是指提前做好預習作業,做好上課的準備。可見,前置性作業的佈置就尤為重要。經過“前置性作業”的形式,提前佈置給學生,讓學生先學。學生經過先做後學,對新知識有了初步感受和淺層理解,從而更有目的性地進行課堂的學習,提升課堂的有效性。所以如何設計佈置“前置性作業”就成了生本教育操作的重要環節。

2、組織好課堂學生的學習方式,放手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課堂上主要採取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放手讓學生交流、探究。每組選出組長,負責本組的紀律、任務分配等事務,組內成員有不明白的問題時,先在小組內進行交流,確實無法解決能夠向教師提出,如問題具有普遍性,再由教師和全班同學交流,展開全班性的討論,這樣做真正調動了學生探索的進取性,也讓教師得到了解放。

4、教師點撥指導。可實際上,要想上好生本課,是很不容易的。我認為生本課堂的關鍵在於教師點撥時的“收”和“放”,教師要有獲取並靈活運用課堂生成資源的本事,經過點撥,讓學生向更深處邁進,也就是“放”;經過點撥,讓學生能換個角度思考問題,把學生引到正軌上來。收放自如,也僅有這樣,學生才能激揚生命,真正做到以學生為本,以生命為本。其實,這一點一撥,並不是太好把握。這需要教師有較深的心理學、教育學知識,瞭解學生,這需要教師有駕馭課堂的教學藝術,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走上正確的道路。引導學生自我學,教師只起到幫學的作用,教師只是一個引導者。教師怎樣引導學生學,教師在什麼時候幫,教師在引導的同時還應當做什麼,所有這些問題都值得我們思考。

總之,經過學習郭教授的“生本教育”思想,對我們的課堂改革確實有很好的指導作用。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將嘗試用生本課堂教育模式教學,把學習的自主權還給學生,引導他們自我去探索、去發現,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更多的獨立思考、獨立發現問題的時間,讓他們的創新思維得到更深的發展。

第8篇

9月,我們有幸接觸到了“生本教育”這一理念,通過看觀摩課,我們初步感受了生本課。此後通過集體學習、個人閱讀生本教育的書籍、上網查詢資料,也和其他老師一起開始學著上“生本課”。在這裡我結合自己的實踐,簡單談一下自己的學習體會。

生本教育的理想就是:找出一種教育方法,使教師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學生可以多學。“生本教育”就是讓學生成為課堂真正的主人,老師僅僅是學生自主發展的指導者和引領者。以前在我們的課堂上,往往是老師們在口若懸河、喋喋不休的講個不停,學生們卻乾巴巴的坐在那裡聽,只是在聽老師講,而他本身並沒有真正參與到學習中來,即便是老師在課堂上設計了“小組合作”環節,也只是“蜻蜓點水”,收穫甚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可想而知。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的主體性並沒有真正體現出來。“生本教育”要求教師放棄講解,而是丟擲有價值的問題,讓學生你一句,我一句的討論,體現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在課堂上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和空間,讓孩子們自主交流、展示成果、互相質疑,在合作、交流、質疑中主動學習,獲取知識,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育的本質——狹義上的學校教育,即(在教師幫助下的)達到學生的全面發展”。從這句話中可以看出對教師這一角色重新定位的重要性。教師的職責就是幫助,幫助的意義僅僅是激發和引導。郭教授引用蘇霍姆林斯基的話說:“只有能夠激發學生去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生本教育”思想,不是要求教師有超出專業要求多麼高的知識水平,而是有指導學生、激發學生產生學習的動力、學會學習的方法的能力。

1、通過了解生本教育,我知道了什麼才是一個真正優秀的教師:你教的學生取得了讓你滿意的成績,這不是完全的成功;成功更重要的一方面還在於你有沒有讓你的學生體驗過你的教育給他帶來的無窮快樂,你為學生素質的提高做了什麼,你為學生今後的和諧發展提供了哪些幫助。

2、通過這段時間的生本教育學習,漸漸有了點自己的想法。生本教育既是一種教育理念也是一種教學模式,生本教育課堂,就應該是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採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讓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中,構成積極、歡樂、高效的課堂,它的核心就是“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是以生命為本,關注學生的終身發展。通過了解生本教育,我知道了一個真正優秀的教師,你教的學生取得了讓你滿意的成績,這不是完全的成功,成功的另一方面還要看你有沒有讓你的學生體驗過你的教育給他帶來的無窮快樂,你為學生素質的`提高做了什麼,你為學生今後的和諧發展提供了哪些幫助。

生本教育的理想就是:找出一種教育方法,使教師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學生可以多學。“生本教育”就是讓學生成為課堂真正的主人,老師僅僅是學生自主發展的指導者和引領者。以前在我們的課堂上,往往是老師們在口若懸河、喋喋不休的講個不停,學生們乾巴巴的坐在那裡聽,只是在聽老師講,而他本身並沒有真正參與到學習中來,即便是老師在課堂上設計了“小組合作”環節,但也只是“蜻蜓點水”,幾分鐘而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可想而知,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的主體性並沒有真正體現出來。“生本教育”要求教師放棄講解,而是丟擲有價值的問題,讓學生你一句,我一句的討論,體現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在課堂上給學生充足的空間,讓孩子們自主交流、展示成果、互相質疑,在合作、交流、質疑中主動學習,獲取知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經過自己的實踐獲得的知識,他們特別有成就感,自信心增強,在這種氛圍中學習,孩子們很放鬆,他們得到了釋放,在課堂上很放的開,對學習更加有興趣了。

關於這一點,我是深有體會,以前的時候在課堂上總是像一個老大媽一樣,嘮嘮叨叨,生怕孩子們聽不懂,總是反反覆覆的講個不停,自從接觸了“生本教育”理念後,我才意識到,我這樣的老師太強勢,而且我發現在教學中我們太自作多情了,很多時候我們一廂情願承擔了許多工作,渴望孩子按照我們設計的方向去發展,但到最後卻往往是自己失敗。

郭教授指出:“教育的本質——是兒童發展”。從這句話中可以看出郭教授對於教師這一角色的重新定位。教師的職責就是幫助,幫助的意義僅僅是激發和引導。郭教授引用蘇霍姆林斯基的話說:“只有能夠激發學生去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生本教育”思想,不是要求教師有超出專業要求多麼高的知識水平,而是有指導學生、激發學生產生學習的動力,學會學習的方法的能力,教師的這種對學生學情的駕馭能力,是與老師在平時教學中不斷積累經驗,不斷進行反思離不開的。上了一段時間的“生本課”,我最大的困惑就是不知道在課堂上該說些什麼不該說些什麼了?一開始總感覺本節課的知識點應該由學生來生成,自己儘量不敢多說話,但是後來才知道,老師應該學會恰當的去引導孩子、做小結,並不是什麼都不說,要把握好一個度,這一點還需要在今後的課堂上繼

第9篇

第一次聽說“生本教育”還是在校長到廣州學習歸來。通過校長的講解和有關資料的補充,使我初步的認識到“生本教育” 那就是“以人為本”,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俗話說“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生本教育給我的感受就是這樣,把課堂的主動權放給學生,其實這也正是課程標準所倡導的。生本教育課堂,就應該是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採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讓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中,構成積極歡樂高效的課堂。

本學期,學校也要求每位教師認真學習生本教育的理念、理論,並能夠運用到自己的課堂中。因接近學期末,我們音樂剩下的內容也不多了,也按生本教育的有關理念,給學生設計過兩課的預習作業,通過預習作業上的內容,自主的把握課文內容,起到一定的指導作用。我再拿出一節課來進行小組交流、回報。因是初次嘗試,學生在彙報時的語言流利性、邏輯性的層次性比較差,但是從彙報的情況來看,學生在課下確實是蒐集、交流過了。生本課堂就要求以學生為本,從學生的實際出發,設計要符合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課程理念。因此我們教師在傳授知識時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課堂上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正確、合理的運用小組合作交流,讓每位學生在小組合作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和成長的幸福。

生本教育的理念:找出一種教育方法,使教師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學生可以多學。“生本教育”就是讓學生成為課堂真正的主人,老師僅僅是學生自主發展的指導者和引領者。以前在我們的課堂上,往往是老師們在口若懸河、喋喋不休的講個不停,學生們乾巴巴的坐在那裡聽,只是在聽老師講,而他本身並沒有真正參與到學習中來,即便是老師在課堂上設計了“小組合作”環節,但也只是“蜻蜓點水”,幾分鐘而已,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的主體性並沒有真正體現出來。“生本教育”要求教師放棄講解,而是丟擲有價值的問題,讓學生你一句,我一句的討論,體現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在課堂上給學生充足的空間,讓孩子們自主交流、展示成果、互相質疑,在合作、交流、質疑中主動學習,獲取知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經過自己的實踐獲得的知識,他們特別有成就感,自信心增強,在這種氛圍中學習,孩子們很放鬆,他們得到了釋放,在課堂上很放的開,對學習更加有興趣了。

以前的時候在課堂上老師總是嘮嘮叨叨,生怕學生們聽不懂,總是反反覆覆的講個不停,自從接觸了“生本教育”理念後,才意識到,這樣的老師太強勢,而且發現在教學中我們太自作多情了,很多時候我們一廂情願承擔了許多工作,渴望孩子按照我們設計的方向去發展,但到最後卻往往是自己失敗。

郭教授指出:“教育的本質--是(在教師幫助下的)兒童發展”。從這句話中可以看出郭教授對於教師這一角色的重新定位。教師的職責就是幫助,幫助的意義僅僅是激發和引導。郭教授引用蘇霍姆林斯基的話說:“只有能夠激發學生去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生本教育”思想,不是要求教師有超出專業要求多麼高的知識水平,而是有指導學生、激發學生產生學習的動力,學會學習的方法的能力,教師的這種對學生學情的駕馭能力,是與老師在平時教學中不斷積累經驗,不斷進行反思離不開的。

週五聽了這幾節“升本課”,我最大的.困惑就是不知道在課堂上該說些什麼不該說些什麼了,一開始總感覺本節課的知識點應該由學生來生成,自己儘量不敢多說話,但是後來才知道,老師應該學會恰當的去引導孩子、做小結,並不是什麼都不說,要把握好一個度,這一點還需要在今後的課堂上繼續努力學習。

我們通過這幾節課,發現生本課上的孩子們都是自信的、快樂的,現在我有時候體會到這一點,當學生從自己研究和探索中發現規律,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的時候,我感到非常的意外和喜悅。但是,更多的時候是憋著一股氣,每次都在想:孩子們怎麼這麼不會合作?語言表達能力怎麼這麼欠缺?每次做總結時怎麼總是說不在點子上,還那麼囉嗦?實際上,他們的現狀其實很正常,因為在前期,我們並沒有在課堂上有意識的去培養孩子的這些方面的好習慣,現在,我們剛剛開始接觸生本教育,作為老師都是新手,很多地方做的都不夠,又何況是孩子們呢?生本教育要有合作意識,更多的是學習上的創新意識,我深切的意識到,孩子們的潛力是無窮無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