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過年的隨筆散文寫過年的散文詩4篇 年度隨筆詩意翻新

過年來了,新春佳節,是家家戶戶歡聚一堂的時刻。本站編輯們也在熱情洋溢中,紛紛吐露自己的思緒與情感,寫下了一篇篇感人至深的過年隨筆散文和詩歌。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裡,讓我們一同品味這些文字中蘊含的溫馨和福氣。

過年的隨筆散文寫過年的散文詩4篇 年度隨筆詩意翻新

第1篇

過年前,工作上,看望,慰問,忙得不亦樂乎;生活中,購物,拜訪,也是儘快完成。為的是平平靜靜、安安穩穩過個年!

一早,是格外的清靜。沒有車水馬龍的喧囂,沒有行色匆忙的動靜。人在床上,什麼也不去想,什麼也不想做。似乎早飯都沒想去用。一直到中午時分,偶爾會有鞭炮聲響起,可是,並不多。父親在世的時候,是中午吃年飯的。就在自己家裡做。而吃年飯的時候,是一定要放鞭炮的。

忽然覺得,沒有父親的春節,好象有點不同。去年春節,跟父親一起吃年夜飯的時候,是在一個大酒店的大廳裡,幾十個家庭團聚在一起,倒象是電視裡看到的團拜那樣的場面,感覺也有些特別。今天的年飯,父親已經沒有坐在身邊,可是,我們還是給他留了一個位置,碗筷酒杯一應俱全,夾菜倒酒程式不少。心裡沒有傷悲。

年飯跟平日裡沒有多少差別,雞鴨魚肉,平時都吃,吃到大家都說,該多吃些素菜了。可是,過年還是要吃雞鴨魚肉的,好象是一種象徵似的。只是,吃的時候,不敢多吃而已。

倒是資訊很熱鬧起來,從午後到除夕夜的鐘聲之前,一直有資訊鑽了進來。以致想看看資訊的內容,幾乎都不可能。因為,在我還來不及按開啟鍵,就被下一個進來的資訊沖掉。只能看到資訊那個資訊模樣的功能鍵上顯示出未讀資訊的數量,幾十,一百,二百,不斷往上滾動。我也想抽空給朋友發信息,也是經常被進來的資訊攪局。我只好選擇了一個群發的模式,可以在幾分鐘的時間,完成所有資訊的傳送。原來想做些個性化的選擇,現在也只能一鍵全搞定了。這樣有一個好處,不必擔心有哪個朋友被遺漏了。

年夜飯之後,孩子們要去看電影。大人們圍在桌子前,擺開了架式,準備大戰三百回合。春晚的節目,把電視機開在那裡,有好聽的歌或許隨便聽聽,好看的舞蹈或者小品,也沒有看全。突然就覺得悲哀起來,原來這麼崇尚的春晚,怎麼就淪落到這步田地了呢?其實,這也是資源太豐富導致的結果。如今的電視,百花齊放,五彩繽紛,什麼樣的節目沒有?這也象我們桌上的菜餚一樣,應有盡有,胃口已經沒有刺激我們的神經中樞,因而沒有衝動的.食慾了。

過年,跟平常的生活差不多了,只是感覺上多了一些年的成份而已,只是多了幾個遊子回家團聚的暖意而已,只是多了一份對逝者的懷念而已。

元旦前一天,朋友邀我一同去洗心禪寺參加新年祈福法會。對於辭舊迎新這種形式,我本來是沒有太多想法的。不就是一個時間的更迭嗎?無論怎樣的形式,時間都會自然過去。如果沒有友人的邀請,我或許就在自家的書房看書,或者在客廳看文藝晚會。如果有安排喝酒、唱歌什麼的,我也是可以的。

最後,我選擇了去參加祈福法會。因為,這畢竟於我一種陌生的形式。而且,這個年是沒有父親的年,已經沒有老人需要我的陪伴了。

在的最後一天,在佛家裡稱之為圓滿的日子。我和朋友早早地來到洗心禪寺。雖然這裡離我所在的城市約一小時車程,可是我們把路上可能出現的阻礙,留了很多的餘地,為的是不要讓這種祈福留下缺憾,那會影響一年的心情的。

寒冷的冬夜,可以讓我們看到呼吸出來的白氣了。洗心禪寺圍牆外面,早已停下了密密麻麻的小轎車。看來,我們算不得早的了。禪寺的圍牆是很現代的,在禪寺前面的廣場高架燈的照耀之下,那淺色調的圍牆,那造型別致的形態,就象是一個公園。這裡是一個近年來興修的禪寺,因了一誠法師的發願而建成。

一誠還是小和尚時,於1948年在此出家,當時這裡叫做洗心庵,八年後離開。成為法師之後,他常提知恩報恩,對自己出家之初住了長達八年的寺院,一直念念不忘。歷史原因,洗心寺舊址早於1958年就荒廢了,後來已片瓦無存,被附近人家種了蕃薯.法師聽後就有了恢復的願望。直到新世紀伊始,因緣成熟,已經身任中國佛協會長的一誠長老發願重建洗心禪寺。從10月開工到現在已完成第一期工程,並於12月28日舉行了盛大的落成開光法會。

這讓我想起了南嶽廣濟禪寺的宗顯法師,開創“禪意人生”修煉營的佛家高人(不知是否高僧)。他是一個70後的年輕法師,他居然也是發願要重修廣濟禪寺,繼而東奔西走籌劃,一期工程已經初具規模。他還發願要把佛家思想引入到塵世民間,把佛教的積極理髮揚光大,造福社會。“禪意人生”修煉營就是這樣一個載體。他們都有自己的寺歌、網站、logo,有著很多的現代元素。

夜幕下的洗心禪寺一眼看不完整。依次往裡面走,看到的是山門殿、天王殿、大雄寶殿和法堂;左廂為虛懷樓、西歸堂、鼓樓、禪堂和方丈樓;右廂是雲海樓、客堂、鐘樓、齋堂和尊客寮。整個殿宇迴廊相銜,融殿、閣、堂、房於一體,莊嚴古樸,氣勢恢巨集,金碧輝煌。尤其是懸掛在殿樓之間的彩旗,隨風瓢擺,就像藏家佛教一樣,在這裡無疑增添了一些喜慶的氣氛。

在藏經樓旁邊的一個殿堂裡,我們有幸看到洗心禪寺妙華法師潑墨揮毫作畫。畫荷葉的時候,動作迅疾,幾個弧線就是圓圓的意向荷葉了,畫荷的杆及荷花時,看似信手拈來,卻又顯出精細。法師畫完幾筆就抬頭把玩,沾墨,臉上是一片微笑。引得眾人紛紛站在身旁與之合影,沾得靈氣。

晚上9點,在禪寺前面廣場的篝火晚會開始。10點,我們幾個朋友作為擊鼓嘉賓被安排在進入三門殿左側虛懷樓等法師給綬帶。殿堂裡安排了108個座位,我們按照排序依次坐好。以佛堂佛像為中軸,單號坐在一邊,雙號坐在另外一邊,我們幾個朋友因此被分開安排在兩邊坐著,法師進來,和藹親切,在念就一段經文之後,依次為我們披上綬帶。綬帶是黃色的,做工很精緻,走邊繡字“洗心禪寺祈福法會”,還繡有各自的序號。當法師走到我面前時,我感覺到一種莊嚴,當綬帶披在我身上時,我體會到一種神聖,情不自禁雙手合十,接納這種福祉。

有穿著“洗心義工”背心字樣的人,舉著牌子,按分組分別引領我們到天王殿旁邊的一個樓上去擊鼓。綬帶在身,分外醒目,使得我們這群排隊去擊鼓的人顯得格外齊整。已經有擊鼓的聲音在響起了,有人在數數,聽得出每人擊鼓四下,而且是有節奏的四下,前面兩下比較慢,後面兩下急促些,幾乎是連起來的。等到我來到鼓樓時,才發現是法師和義工在指導著。一個大鼓約兩個人那麼高,兩個鼓槌有兩尺長,一頭扎著紅綢子,是擊打鼓面的。結果鼓槌,法師說,擊鼓四下,象徵“吉祥如意”,後面兩下稍快。我滿懷神聖,凝神聚氣,擊打著大鼓,默唸著祝福......

隨後,我們在義工舉著的“第三組”牌子的帶領下,在大雄寶殿旁邊接受妙華法師的摸頂儀式。義工們唱歌“大悲咒”,我們在香菸繚繞的氛圍中,虔誠地接受法師的賜福。走出殿堂,看不到義工的牌子,我們的隊伍解散。再看時間,11點50分。離羊年只有10分鐘時間了。

隨著人流往外走,看到很多人在吃八寶粥,才想起有這樣一個內容。因為披著綬帶,可以享用進屋座位吃粥的好處。於是,幾個人進到屋裡吃粥。吃著吃著,外面鞭炮齊鳴,禮花炸裂的光亮忽暗忽明。有人說新年到了,我們不由自主地高聲歡呼——新年快樂!

我們的這個時段,是一碗粥吃了一年的,年尾吃著,年頭還吃著。於是,想起第一時間給家人、朋友傳送祈福資訊。相信這一資訊,一定會給他們帶來新年的喜悅、滿足。

過年的隨筆散文寫過年的散文詩4篇 年度隨筆詩意翻新 第2張

第2篇

匆忙間,一個年就這樣過完了,真正意義上的辭舊歲、迎新春,辭的匆忙,迎的倉促,從一個忙碌轉向另外一個忙碌。終於也都拖著疲憊的步伐站在一個新的起點開始了新一年的緊張與忙碌,為生活、為自我……

年,早已不像兒時期盼的模樣,少了歡喜,多了責任。現在的孩子也早已不似當初的我們,不再為了穿新衣、戴新帽而歡欣雀躍、手舞足蹈,生活的富足早已使他們習以為常,對年的渴望也顯得可有可無,對他們來說,過年,只不過是放鬆休息的一個假期罷了。兒時的過年是幸福的`,因為忙碌是留給父母的,我們的職責就是開心的玩耍加上吃到平時很少吃到的美味!時過境遷,如今的過年,忙碌是屬於我們的,責任是屬於我們,歡樂是屬於全家的。有了責任,添著忙碌,我們感覺過年是別樣的——累並幸福著!平時少有的陪伴,平日給不了的親情,都想趁著過年一股腦兒的給予補償——對孩子亦對日漸年邁的父母。過年少不了走戚訪友,多數親戚和自家的兄弟姐妹也只有趁著過年時才能得以團聚相見,這是值得可喜的。以前最頭疼的就是走親戚,以為是種負擔,常常在母親一遍又一遍的催促下才走馬觀花似的以神的速度敷衍了事,而今,人近中年,對走親戚卻有了不一樣的感悟,閒話家常也是種幸福!一種如空氣和水一樣平淡卻不可或缺的幸福!正所謂:歲歲年年花相似,年年歲歲人不同。一些印象中威嚴十足、身體硬朗的伯伯叔叔,卻好似突然間變得皓首蒼顏、老態龍鍾;而一些同輩的哥哥偶爾遇到也需仔細辨認,略顯黝黑的面龐再也不是當初記憶中的樣子,老氣橫秋!歲月,這把無情的刀夾帶著滄桑在每個人的臉上進行著刻畫,是我們忽略了自己的變化?還是這種變化顯現在別人的身上時才讓我們更加深刻地懂得歲月的無情和生活的艱辛?!看著日漸老去或已經逝去的長輩,我們不禁無奈的沮喪,我們失去的不僅是親人,更失去了一種心靈上的支柱,是歲月在告誡我們嗎?告誡我們即將徹底失去的任性和天真,告誡我們不可以再隨意撒嬌、不可以再任性妄為?!取而代之的將是家庭的重擔和生活的溝坎,這是多麼可怕的事實!只有孩子才能在長輩面前為所欲為,然而這種機會對於我們來講,卻是一年比一年少了。角色的轉換迫使我們不得不學會堅強與忍耐。該是這樣的年紀,讓我們漸漸懂得了親情的可貴,也再沒有了嫌棄家長裡短瑣碎的理由。聽著鄉音,話著家常,才發現,原來最解鄉愁的依然是地道的方言,不管是說起來還是聽起來都是無比的親切、暖心!溶入,此時便是一次心靈的洗禮!感慨時光的同時,不禁猛然一驚,這就是生活,這就是生命!它不以空間為距離,不以財富論英雄,在時光的長河中,再驕豔的花朵,再富足的日子,人,終有老去的一天,而陪伴,才是幸福;團聚,才是福氣!

就像走進生命裡的人,註定是前世修來的緣分,不管是擦肩而過還是相知相伴,都值得我們用心去守護,用愛去經營。

年,是過了,春,卻來了;年味,是淡了,親情,卻更濃!這便是這一季歲月教會我的東西,一點一滴,彌足珍貴!

不知不覺,新的曙光已然升起,金色陽光將鋪滿大地,讓我們用幸福的微笑迎接每一個清新的早晨!

第3篇

春節,在這屬於一家人團圓的節日裡,煙花綻放的好刺眼.爆竹聲震的人心顫.風,凜冽的襲捲著早已凍的發青的臉龐……冰涼的夜晚一個人,天氣很冷.沒人陪我一起承受,心情很糟,一個人等待著載我回家的公車,回了家.還是我一個人,呵呵...又是無數孤單節日中的一個……有人說我很自在,不受管轄。想幹什麼都幹不了還自在什麼?有人說我很快樂,笑口常開.想哭時都沒個人在身邊還快樂什麼?有人說我很幸福,連個節日都沒人陪哪裡來的幸福?沒有人陪總是孤獨的,還好.我懂得該如何自娛自樂.

孤獨不一定寂寞,寂寞不一定孤單, 曾經陪我看落日的人,散落在了天涯!

不說話,一個人可以睡到日晒三竿,一個人可以隨心所欲,一個人沒有任何的感情包袱。一個人生活,獨來獨往,我行我素,一個人的生活,沒有什麼不好。一個人獨處的時間比以前長了,一個人慢慢的變得成熟,一個人慢慢的變得深沉。

喜歡一個人吹風,喜歡一個人延著公路漫無目的散走,喜歡一個人站在窗邊發呆,喜歡一個人躺在床上睡覺,喜歡一個人……

想要一個人好好地生活,一個人好好地照顧自己,一個人會開開心心,一個人會安安靜靜。

習慣一個人起床,一個人開始新的一天,沒有不確定,沒有不安,因為沒有期待。

習慣一個人上路沒有方向,沒有歸期,因為沒人等待。

習慣一個人吃飯,沒有人為我加菜,沒有人為我擦去嘴角的飯粒。

習慣一個人聽歌,沒有燈光,沒有人打擾,那一刻,一切都靜止了。

習慣一個人獨坐,沒有憂傷,沒有煩惱,因為沒有思念。

習慣一個人的雨季,沒有傘的日子,學會了奔跑,學會了躲避,學會了淋溼,學會了不在下雨天生病。

習慣一個人回家,坐在車上看兩旁的高樓如浪一樣襲來,又消失在視線中。

習慣一個人睡,忘記時間,忘記存在,忘記沒有忘記的過去。

習慣一個人有種莫名的安全感,卻又有種莫名的寂寞,以前不習慣的但漸漸的都習慣了。

離開了手機自己的生活會是什麼樣?無聊的時候,煩的時候,有我的那麼些朋友,雖然相隔很遠,但是通過手機我們聊著彼此的生活,豐富了我的世界,我也豐富了他們的世界,還不忘把彼此都教訓一通。

一個人的日子把書看了一遍又一遍,一個人的日子拿著毛筆也擺弄擺弄,一個人我會在有些時候揹著自己的小包到處轉轉。每天走過同樣的路,靜下心來,看身邊嬉戲的孩童,凝望遠處步履蹣跚而又相互攙扶的老人,看這個城市中各個行業忙忙碌碌的人們,各種情素充斥著我的大腦,那一刻,我忘了一個人的孤單,因為我在無形中也成了別人眼中的一道風景,我看世界,世界看我,孤單在那一刻就像陽光下的影子一樣,消失地無影無蹤。

一個人的日子,兩個字:孤單。有的時候一個人會孤單的想哭,而日子還在一天天過著,一切變化著也重複著。我喜歡孤單,但我不沉溺於其中,喜歡那種淡淡的感覺,淡淡的憂傷,淡淡的喜悅,想一些人一些事,淡淡地,淡淡地。一個人做飯,一個人吃飯,一個人讀自己永遠也讀不完的書,一個人會早早地爬起來,去呼吸新鮮空氣,去追趕清晨的太陽,將一切的一切拋在腦後,一個人生活,一個人好好地生活。因為我知道當年年輕是一筆很大的財富,年輕真好,現在老了,我沒有理由不珍惜一切,沒理由不選擇快樂。於是,電腦成了我生活中的伴侶,她給了我傾訴的平臺!

感激丹丹大年三十下午開車把我接到她們家中,與她父母親一起度過了春節!受傷時,也是她全家照顧我度過多處骨折的痛苦日子!

第4篇

過年,這是一個普通的、又是一年之中最隆重的節日。

別人家是如何渡過這個年關的?李正方不知道。但是,自已每處在年關時的狀況,自已當然清楚。是呵,一年到頭有多少事?又有多少事需要在年關前處理完畢?中國人的習慣,年,是以農曆年算的。所以,有很多事,都要在年前處理完畢。就是你自已想拖過年,別人也會找上你在年前解決,特別是經濟賬務一類的。這是中國人的習慣,是一項延續了多少年的習慣!電影《白毛女》正是這個傳統習慣的反映,債主要賬,欠賬的要想著如何渡過年關。因為,就是再多的賬務,只要過了年關,在年關過後很長一段時間,很少有債主追著要賬的。這也是中國人一個比較普遍的習慣吧!這個習慣相當有道理。你想,剛過了年,你債主總要讓人家在新的一年裡,有個奔頭?就好比農民,人家要留些錢作春種用;或者做生意的人,在新的一年裡,多多少少要有一定的資本才能開展生意;你債主將這些錢要了去,這不是要人家的命了?因此來說,這年前的解決要賬一類事務,也反映了中國人富有的人情味。用一句流行語,這也是人性化的體現。

李正方沒有債務上的事務,但是這不代表他就沒有煩心的事了。多年前,每逢過年,李正方也要為一些債務煩惱。欠了人家的錢,雖說已到了年關,不能還上,但是你總要對債主有個交代。還不上錢,話總還是要說的,不然,債主心裡也會不平衡,因此他絞盡腦汁也要多多少少的還上一些。就這樣,每年多少還上一些,幾年下來,李正方總算是無債一身輕了。可是,每到過年,諾大一個家庭,這過年是不會省心的.。很多事都需要李正方操勞,當然,這不是體力事,他只需要多動動腦筋就行了。

李正方要想的是,在過年時,如何讓整個家庭在過年時熱熱鬧鬧,又要體體面面的,不致於讓親戚朋友閒話,又要不多破費,畢竟過年只是幾天的事,一年三百多天的平常、普通日子還是最主要的。

已經多年的年夜飯不在家裡吃了。事情也真是無奈,一大家子在過年時都聚在一起,總共有十七、八個人,現在居住的都是商品房,而商品房的面積一般也就是一百多點平方,這怎麼能容下這麼多人?因此大家一商量,乾脆就放在酒店裡算了,雖說這樣一來,年味要少了很多,不過反過來也輕鬆了很多。以往,年夜飯在家裡,老伴在吃年夜飯那天,不知有多操勞,現在要輕鬆多了。到了吃飯的時間,幾個小輩駕車過來,將人載到酒店,只要坐在飯桌上,人到齊了,一聲令下,服務員馬上將菜端上來。酒和飲料是自帶的,這也比用酒店的要少化費很多。雖說是過年,但是該省的地方還是要省。

往年在家吃年夜飯,雖說這是個大團圓飯;但是不可能一家子同時端起筷子,原因很簡單,因為這一桌的菜要慢慢的一碗碗燒出來的。如果等全部煮好了再用餐,早先煮的菜就冷了。所以過年時,老伴是最忙的。等大家吃完了飯,這一大桌還需要收拾和洗抹,等到全部收拾完畢,中央臺的春晚早已一切始了。

現在在酒店吃年夜飯,等大家都吃完了,一大桌菜所存不多,但總有幾隻大菜完好如初,這在年青人眼裡,吃過剩下的就算了,但李正方是不會隨便浪費的,他讓服務員拿來塑料袋,一盆一盆的倒進袋裡帶回家,要知道,這幾盆剩菜也要化上一百多元。拿回家可以食用幾天呢!

但這僅僅是一餐年夜飯;大家都到酒店,從進入酒店到用完餐,再長也不過是三、四個小時,這些都不用李正方操心。

過年的節日,從過年前開始到年後,一般再節簡,也要十多天,就是按國家的節假日算也要近十天。你總不可能在這段時間裡天天上酒店?中國人的習慣,春節期間都要走親訪友,難道你能將每個上門拜年的親友都帶進飯店?不說花銷,在禮節上也不對,畢竟,在酒店裡少了一份親情和年味!所以,在年前一個多月,李正方就要開始置辦一些年貨,和一些傳統的春節期間飯桌上大家都喜愛的食品。

首先,他要買一百多斤的白菜,這種白菜細長,是江南地區的特產。白菜買回來,要放在太陽下晒一晒,等新鮮的菜有點蔫了,再用一隻缸,將白菜一層層的擺放進缸裡,每放一層白菜,要灑上一層鹽,然後,人爬進缸裡,赤腳踩,要等到菜裡的汁水出來了,再放下一層菜,全部白菜踩完了,上面要放上幾塊大石頭壓住,然後要經過半個多月,這白菜就成了醃菜了,味道很鮮,江南人一般在冬天,都喜歡食用。取缸裡醃好的菜,洗乾淨,切成段,放在鍋裡炒,早上吃早飯時,就著泡飯,一餐早飯就吃好了。或者,將醃菜洗淨,切成段,放上一些豬肉和冬筍,點上火鍋,慢慢的煮,味道鮮美,江南有很人多天天吃都不會厭煩。有時,一段時間不見這道菜還會想念。李正方就經常的想起在改革前,過年時農家殺了豬,用醃菜和剛割下來的豬肉,煮上一大鍋。殺豬的人家,會請上隊裡的親朋好友,大吃一頓。這肉和醃菜的香,至今不能忘去。

還有就是買上幾十斤豬五花肉,放上鹽揉搓,然後用一個盛器放上半個多月,等肉醃透了,再取出用清水洗淨,用繩將肉一塊塊繫好,放在冬日的陽光下,晒上幾天,等到肉裡的油一滴一滴的掉到地上,這肉也就晒好了,然後掛在家裡通風的地方。等過了年,一般在正月十五之後。取一塊,用刀切成一片片,放在盆子裡,等煮飯時,放進電飯煲蒸,吃飯時這一盆醃肉香氣撲鼻,味道特鮮。它不同於其它地區的臘肉,它有一股香和鮮,它的缺點是放的時間不長,容易壞。到了現代,人們普遍用上了冰箱,於是人們也用來存放醃肉,這樣放上一年也不會壞。但在食用時,這肉少了一份香。不過這不能改變人們對這醃肉的喜愛到了春天過後,有時,在高興時,取出一塊醃肉,慢慢的將肉切成丁,再用存放在冰箱裡的碗豆和肉丁和在一起在鍋裡炒,等醃肉炒出油,再放進電飯煲和著糯米煮,在當地,這被稱著碗豆糯米飯。因為肉是鹽的,所以這飯也是鹽的,所以不用其它蔬菜,好吃,又經濟實惠。李正方的表弟在廣東辦廠,廣東地區氣候不適宜醃肉,有時家鄉的親友去他那裡,帶上一、二塊醃肉,他的表弟不知有多高興。

這二件大事辦好了,還要為春節的菜桌增加一些備貨。因為在春節,菜市場的價格高昂,自已能備的就早早的備一點,一是便宜,而來家裡隨時能取出,也方便,不至於來了客人,要趕菜市場,價格貴不說,還不方便。這些桌上的菜也普通的很,無非就是一些雞、魚、鴨以及一些豬內臟。現在國家的三公控制了,不然,每逢春節,李正方都要為家裡人拿回家的海鮮洗上幾天,那些東西都是公款,不化錢,當然,也為春節飯桌上增添一些色彩。但是,也為李正方帶來不少的勞作。現在好了,公費控制了,這些免費的海鮮沒了,李正方輕鬆了不少,同時,他覺得,現在的年味也比以前要濃了很多。人們總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海鮮雖好,但畢竟不是當地特產,李正方還是喜歡當地的風味特產。

李正方有些煩心,過年的年夜飯不在家裡過,而一定得去飯店!可是,煩歸煩,又能奈何呢?現在的家庭不都是被蝸居在這小小的商品屋裡麼?當然,也有住別墅的,但那得有錢,而這真正有錢的,畢竟是少數。李正方不是少數,他只是大多數中的普通一員。因此,這“煩”也只是僅僅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