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教師文案

畫圖形教案大班6篇

作為教師都應該將教案提前制定好,這樣才能提升教學質量,教師根據課程標準得要求來制定教案,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畫圖形教案大班6篇,供大家參考。

畫圖形教案大班6篇

畫圖形教案大班篇1

一、教學內容:

大班數學活動《圖形找家》

二、教學目標:

1、能根據圖形的三種特徵(大小、形狀、顏色)為圖形尋找合適的空間位置

2、能大膽講述操作結果。

三、教學準備:

1、操作卡片、彩筆、記號筆。

2、各種圖形卡片。

3、電視機、視訊轉換儀。

四、教學重點與難點:

能根據圖形的三種特徵(大小、形狀、顏色)為圖形尋找合適的空間位置。

五、教學方法與手段:

遊戲教學法、直接感知法。

六、教學過程:

一、拼圖遊戲,引起幼兒活動興趣。

1、幼兒遊戲,教師觀察,適當引導。

師:(1)看看桌上老師準備了什麼呢?(圖形)

(2)我們一起把這些圖形拼一拼,玩一玩。

2、提問:

(1)你拼了什麼?用了哪些圖形來拼的?

(2)這些圖形有什麼相同或者不同的地方?

3、請2—3個幼兒起來說一說,其他幼兒進行補充。

4、教師小結:這幾個圖形都是正方形(長方形、半圓形),但是它們大小不一樣,顏色不一樣;著幾個圖形顏色一樣但是形狀不一樣,大小也不一樣。

1、幼兒玩拼圖形遊戲。

2、說一說這些圖形有什麼相同或者不同的地方?

3、個別幼兒說一說,其他幼兒進行補充。

4、認真傾聽教師小結。

利用拼圖遊戲,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並在拼一拼,玩一玩中瞭解一些圖形的形狀和顏色。

二、圖形歸類,初步根據圖形的三種特徵(形狀、大小、顏色)為圖形尋找適合的空間位置。

1、出示表格,引導幼兒理解表格縱向和橫向標記的含義。

(1)表格最上面一行有什麼?表示什麼意思?(2)表格左邊有什麼標記?代表什麼意思?

2、請個別幼兒來說一說。

3.教師小結:表格最上面有很多圖形,大的三角形,小的三角形,大的長方形,小的長方形,還有大的半圓形和小的半圓形。表格的左邊有紅色,藍色,綠色。

4、教師示範將將大的紅色的半圓形放到相應的格子裡去。邊放邊說:“大的紅色的半圓形放在第一行第六個格子。

(1)提問:我為什麼把它放在這個格子裡?(2)請個別幼兒回答

5、請個別幼兒嘗試選擇部分圖形按照三種特徵進行定位,並說一說具體位置。

1、理解表格縱向和橫向標記的含義。

2、說一說表格最上面一行有什麼?表示什麼意思?表格左邊有什麼標記?代表什麼意思?

3、認真傾聽教師小結。

4、認真觀察老師示範後說說為什麼把它放在這個格子裡?

5、嘗試選擇部分圖形按照三種特徵進行定位,並說一說具體位置。

認識並理解表格的含義,能根據圖形的三種特徵(形狀、大小、顏色)為圖形尋找適合的空間位置。

三、遊戲“圖形找家“,進一步根據圖形的三種特徵(形狀、大小、顏色)為圖形尋找適合的空間位置。

1、師:剛才老師和幾個小朋友都來幫圖形找到了家,這裡還有很多圖形也希望找到自己的家,你們願意幫助它們嗎?

2、幼兒操作,教師進行對個別能力較差的幼兒進行個別指導。

1、有願意幫助圖形的願望。

2、幼兒操作,進一步根據圖形的三種特徵(形狀、大小、顏色)為圖形尋找適合的空間位置。

通過遊戲活動,加深幼兒對圖形的三種特徵的認識並能完成操作活動,正確率高。

四、組織交流,能大膽、正確地表述幾何圖形的方位。

提問:第幾行第幾個是什麼顏色、什麼圖形?

幼兒表述幾何圖形的方位。

在老師的提問和引導下交流,能大膽、正確地表述幾何圖形的方位。

畫圖形教案大班篇2

一、活動目標:

1、學習按不同特徵(顏色、形狀)進行兩次逐級分類。

2、初步理解集合的包含關係,形成集合與它的子集,並瞭解整體與部分的關係。

3、培養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在操作的過程中培養幼兒的合作。

二、活動準備:

圓形盤2個,並分別記作1號、2號;紅、黃、綠色的正方形、圓形、三角形各3個,各小組1份。布袋1個(內附紅、黃、綠色的正方形、圓形、三角形各1個)。

三、活動過程:

(一)識別物體。

1、讓幼兒觀察:小朋友們,你們的長桌上都有什麼呀?

兩個圓盤、正方形、圓形、三角形。

2、讓幼兒分類數數。

正方形:9個、圓形:9個、三角形:9個;紅色:9個、黃色:9個、綠色:9個。

(二)分類標準。

1、教師手拿神祕布袋走向一名幼兒,讓他伸手去摸。例如:摸出一個紅色的正方形。問:這是什麼顏色?

紅色。

2、隨及,請全班小朋友以小組為單位,把所有紅色的圖形寶寶放到1號“家”裡;又問:這是什麼形狀?

正方形。

3、請全班小朋友把1號“家”裡的所有正方形寶寶放到2號“家”裡。

(三)比一比。

1、問:小朋友們,是2號“家”裡的寶寶多,還是原來1號“家”裡的寶寶多?

1號。

2、又問:為什麼2號“家”的圖形寶寶沒有1號“家”裡的多?

2號“家”裡的寶寶是從1號“家”裡拿出來的,1號“家”裡還有圖形寶寶)

四、活動建議:

將幼兒分成小組,小組人數可視班內小朋友人數而定;小組合作進行分類時,要鼓勵幼兒都投入,並在分好後請各組幼兒說說逐次分類的結果,並引導其說出分類的原因。

畫圖形教案大班篇3

一、設計意圖

大班幼兒的認知、操作、邏輯思維能力在不斷提高,同時,他們不僅僅滿足於老師所告訴的、所傳授的,他們更希望通過自己的能力加以證實。因此,他們對操作比較感興趣。目前,我班幼兒已經基本能單獨進行圖形、事物的一級分類,但是對事物圖形進行二次分類有點困難。

而數學是一門抽象性、邏輯性很強的學科。在我選擇的“二次分類”這個數學活動時,我是考慮到,老師們習慣於僅以幼兒認識事物是從具體到抽象這一特點為依據,只強調直觀性,在活動中教師常運用教具演示,並以此為基礎講解基本的數學概念,而實際上,幼兒數學概念的形成不是通過聽老師講、看老師演示所能解決得了的,必須通過幼兒自己主動活動的過程。

“圖形二次分類”主要讓幼兒和教師一起通過圖形的特徵進行一次分類,再進行第二次分類,等幼兒初步掌握好二次分類的方法後,我們再進行一次直接的二次分類,我希望提供給幼兒充分的操作材料,再加以引導,一步一步深入,使幼兒真正在操作過程中去發現、歸納“圖形的二次分類”的特徵。

二、教學目標:

1、學習按圖形的兩種不同特徵進行二次分類。

2、大膽用語言表述出圖形的二個層次的不同特徵,培養幼兒的分析、歸納能力和操作興趣。

3、能按要求操作,形成良好的操作習慣。

活動重點:學習按圖形的兩種不同特徵進行二次分類。

活動難點:大膽用語言表述出圖形的二個層次的不同特徵,培養幼兒的分析、歸納能力和操作興趣。

三、教學準備:

幼兒操作材料人手兩份,磁性板(板上畫好房子、房間)、含兩種特徵的圖形、標記。

四、教學方法

整個活動採用了三種方法:遊戲法、語言討論法、嘗試操作法。

1、遊戲法:通過“圖形寶寶分家”的遊戲,達到在玩中學的目的。在遊戲中發展幼兒的思維,變被動為主動。即使知識上得到了鞏固和深化,又使幼兒的分析、比較、概括能力得到了提高。

2、語言討論法:在數學教育中,討論是一種常用的方法,但是,討論的時機選在操作的不同時間,就會對幼兒的具體操作及思維活動起不同的作用。引導幼兒先討論用什麼方法分類,操作後,再一次請幼兒討論。這樣,通過不斷的交流與討論,加上教師的幫助歸納,使幼兒在自己的頭腦中形成二次分類的概念。

3、嘗試操作法:在數學教學中必須強調讓幼兒親手操作材料。在實際的操作中探索和學習,獲得有關數學概念的感性經驗。幼兒只有在“做”的過程中與材料的相互作用的過程,才可能對某一數學概念屬性或規律有所體驗,才可能獲得直接的經驗。在最後的操作活動中,給幼兒投放了充足豐富的操作材料,並通過商量,一個分一個記錄的環節進行互助學習,對二次分類再一次進行經驗歸納。

五、教學過程:

(一)、活動匯入:

師:今天,“圖形之家”來了一些新朋友,你們看一看,新朋友是誰?

生:圓形寶寶、三角形寶寶。

評析:設計了“圖形之家”這個大家庭,讓圖形寶寶們順利的帶上了擬人化的色彩,吸引了幼兒。

(二)、幼兒操作,複習鞏固一次分類。

1、請幼兒根據圖形娃娃不同的顏色或者不同的形狀,給圖形娃娃分家。

師:咦?圓形寶寶、三角形寶寶們它們幾個呆在同一個房間,實在是太擠了,於是發生了爭吵,想請我們小朋友來幫助它們分分家,好嗎?首先,請小朋友仔細看一看,他們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呢?

生:形狀不一樣,顏色不一樣。

師:那麼,我們在給圖形寶寶分家的時候,可以按照什麼特徵來給它們分類呢?

幼:按形狀分,按顏色分。

2、幼兒操作,進行一次分類,教師巡迴指導。

師:請你根據你喜歡的方式,來給圖形寶寶分家吧?

3、講解,演示。

師:你是按什麼特徵給圖形寶寶分家的?有沒有誰也是這麼分的?在大黑板上演示,並貼上相應的標記。

師:誰有不一樣的分法呢?上來解釋一下你是按什麼特徵給圖形寶寶來分家的?為了讓小朋友看的更清楚些,老師把它在另外一個“圖形之家”上也進行演示並貼上相應的標記。

4、小結:現在,請你看一看,現在每個房間裡的圖形寶寶一樣嗎?它們有什麼相同的地方?不同的地方?

評析:此過程是幫助幼兒鞏固圖形的一次分類,教師一邊記錄一邊運用語言跟進,為幼兒下一步的分組活動奠定基礎,讓孩子通過自己的主動探索來初步感知分類,在第一個環節中孩子們積極性很高,都在自己的主動參與中感知了通過圖形的特徵來分類。

(三)、學習二次分類。

1、找出這些圖形的不同特徵。

師:“剛才,小朋友們都幫圖形寶寶找到房間了,可是,剛剛我還是聽到了爭吵聲,原來,它們還是覺得房間太擠,還想請我們小朋友來給它們分分家,你們願意嗎?“看看紅房間裡的圖形寶寶,它們的顏色都是紅色的,可是,它們還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呢?

幼:形狀不一樣。

師:那我們可以怎樣來分呢?對,現在我們可以按照他們的另一個特徵——形狀再來幫他們分家。

2、幼回答,師根據幼的回答進行操作演示。

3、誰來給綠房間裡的圖形寶寶來分分家呢?幼上臺操作。

4、現在,請你給你們操作紙上的圖形寶寶來分分家吧,操作的時候要記住你是按什麼特徵來進行分類的哦。

5、幼兒進行第二次分類操作,師巡迴指導。

評析:清楚講述操作要求,讓幼兒在第一次分類的基礎上進行第二次分類,引導幼兒進一步探索圖形的二次分類,更好的分組操作。

6、講解:讓幼兒說說是怎樣為圖形進行分家的。

(1)師:誰來介紹一下,這一步,你是按照什麼特徵來給圖形寶寶分家的?分下來之後,你發現了什麼?

(2)再請另外一種分法的幼兒上來介紹一下。

(3)觀察,最後的4個小房間裡的圖形寶寶有什麼特徵?(它們一模一樣)

7、總結:

今天,我們給圖形寶寶分了幾次家啊?(2次)像我們今天這樣,按圖形寶寶兩種不同特徵來進行分類的方法,叫做圖形的二次分類。其實,我們剛剛做的操作紙中間那一部分是我們的過度環節,我們可以把紙折一下,把中間的房間藏起來,就出現了這個圖(師邊說邊演示),這就是把我們圖形寶寶按照它們的兩種不同特徵直接分到那4個小房間裡時的樣子。

(四)、幼兒再次操作,鞏固二次分類的方法。

(1)師:現在,還有許多圖形寶寶想請我們小朋友來給它們分家呢,你們願意嗎?分之前一定要仔細觀察這些圖形有什麼特徵,他們是什麼顏色的、什麼形狀的、大小怎樣的,再進行分類哦。

(2)幼兒再次操作,直接給圖形寶寶二次分類。

(3)介紹,你是按圖形寶寶的哪兩種特徵來進行分類的?

評析:加入新的圖形的特徵,讓幼兒直接進行圖形的二次分類,引導幼兒藉助了標記,仔細看清圖形的特徵,成人看似簡單的操作,對孩子來說還是有一定難度的。

(五)、活動結束。

師:“今天,小朋友真能幹,幫這麼多圖形寶寶分了家,現在它們都舒適地住在自己的房間再也不爭吵了。它們很感謝我們,想請我們去圖形王國做客,你們願意嗎?那我們出發吧!

(六)、活動延伸:給更多的圖形寶寶進行二次分類。

六、活動反思:

在數學教學中必須強調讓幼兒親手操作材料,在實際的操作中探索和學習,獲得有關數學概念的感性經驗。幼兒只有在“做”的過程中,在與材料相互作用的過程中,才可能對某一數學概念屬性或規律有所體驗,才可能獲得直接的經驗。在這個活動中,我給孩子們投放充足豐富的操作材料:各種紅色、黃色、藍色的正方形、圓形、三角形若干,讓幼兒通過自己動手擺弄後,嘗試找到分類的方法,並進行經驗歸納,最大限度地讓幼兒自己動腦、動手自主來進行操作、探索。

我用一個“給圖形寶寶分家”的故事貫穿始終,孩子們便於理解,也十分願意投入其中,加上我給幼兒提供了充分的操作材料,並加以引導,逐步深入,使幼兒真正在操作過程中去發現、歸納“圖形的二次分類”的特徵,讓他們充滿激情的完成了一個個任務。

畫圖形教案大班篇4

活動名稱:圖形的分類

活動目標:

1、鞏固圓形、三角形、方形的主要特徵,能排除大小、顏色的干擾進行

圖形的分類。

2、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和初步的歸類能力。

活動準備:

大的圓形、三角形、方形的胸飾各一個,圓形、方形、三角形卡片若干,大型積木搭建的圖形王國區域。

活動過程:

1、帶領幼兒到圖形王國,引出課題。

“圖形王國裡,有許多的圖形寶寶在搞大聯歡……這時,有三個

圖形媽媽來了,你們認識它們嗎?(教師逐一帶領幼兒複習鞏固圖形

的主要特徵)

2、送圖形寶寶回家

分別讓幼兒拿一種圖形送給相應的“圖形媽媽”,教幼兒說:

“我把xx形寶寶,送給xx形媽媽。”

3、請幼兒到圖形寶寶家做客

親親“圓形媽媽”的臉,拍拍“方形媽媽”的肩膀,給“三角形

媽媽梳梳頭,捶捶背,跳到圓形寶寶家,飛到方形寶寶家,游到三角

形寶寶家等……

活動延伸:小朋友與各種圖形媽媽分別做遊戲(方形、圓形、三角形)

畫圖形教案大班篇5

活動目標:

1、學習用多種方法將正方形、長方形進行等分。

2、知道有些圖形能被四等分,有些圖形不能被四等分。

3、願意動手嘗試,探索四等分的多種方法。

活動準備:

教具:教學課件、教學掛圖32-4、蛋糕卡、圓形、正方形、長方形、橢圓形、梯形、菱形的圖形紙片若干,剪刀、筆。

學具:幼兒用書p8、9,圖形卡、圓形、正方形、長方形的圖形紙片若干,剪刀、筆。

活動過程:

一、理解等分的含義。

1、觀看課件,激發幼兒興趣。

2、小熊分餅乾的故事。

(1)教師:聽過小熊分餅的故事嗎?這個故事說了一件什麼事呢?

(2)鼓勵個別幼兒介紹故事內容,教師作適當的補充。

3、幫小熊分餅。

(1)出示一張圓形的紙,教師:小熊兄弟倆又撿到一快餅,你能幫他們分成相等的兩份嗎?

(2)鼓勵個別幼兒示範分圓形。

(3)教師:怎樣知道這兩半是一樣大小呢?

(4)引導幼兒將分成的兩半對應比較大小。

二、問題解決

1、幫助麥思媽媽分蛋糕。

(1)教師:今天麥思媽媽做了幾塊不同形狀的蛋糕,有些什麼形狀呢?

(2)出示圓形、長方形和正方形蛋糕圖卡,鼓勵幼兒說一說。

(3)請個別幼兒介紹自己的分法,引導幼兒瞭解同伴不同的分法。

2、四等分蛋糕。

(1)請幼兒取出圖形卡中的蛋糕圖卡,自主嘗試分一分,剪一剪。

(2)教師:你是怎麼分圓形蛋糕的?分成的四塊是一樣大小的嗎?

(3)請幼兒展示並介紹分的結果,鼓勵幼兒用重疊的方法比較分好的四塊蛋糕是否一樣大小。

重點指導幼兒探索不同的分法,請個別幼兒展示自己的分法,並嘗試用語言完整表述出來。

三、操作與拓展

1、出示教學掛圖,介紹操作內容。

(1)分蛋糕:引導幼兒用畫的方式將自己分的結果記錄下來。

(2)圈出四等分:引導幼兒用目測或動手剪一剪的方法判斷哪些是被四等分,將被四等分的圖形圈出來。

(3)四等分方法多:鼓勵幼兒畫出同種圖形不同的四等分方法。

2、幼兒操作,教師觀察指導。

3、欣賞評價。

出示圖形紙片,請幼兒介紹那些圖形能被四等分,並示範怎樣四等分,師幼共同檢查。

四、經驗小結:

生活中我們為了公平,經常會用到等分,希望小朋友以後能夠把我們今天學會的等分的方法用到生活中,這樣分起來又快、又公平,又可以避免發生不愉快的爭吵。

五、活動延伸:分食物

教師:熊媽媽為了感謝小朋友幫助了它的熊寶寶,要送給你們一些食物,請小朋友把可以四等分的食物動腦筋分一分吧!並送給客人老師一起分享,不可以四等分的食物可以與同伴一起分享。

課後反思:

班級幼兒學習過二等分,在組織學習的過程中我發現幼兒對等分的活動很感興趣,有繼續學習的願望,所以在幼兒學會了二等分的基礎上設計了本次活動。

本次活動設計前我考慮到了活動的趣味性,即使是大班的幼兒,如何能讓他們在快樂的遊戲中學會學習並學會圖形四等分的方法?所以我選擇了以故事情境貫穿的方式,運用課件、動畫的手段來激發幼兒的學習願望和興趣。從整個活動現場來看,幼兒表現積極、興趣濃厚、認真參與、大膽探索。另外在學習四等分的過程中,教師由易到難的引導幼兒在探索中、動手操作的過程中循序漸進的學會四等分的方法。從簡單的圓形逐漸過渡到正方形再到長方形,層層遞進,遵循了幼兒的學習發展規律。四等分方法分享的環節,教師注重引導幼兒用完整化表達的習慣,促進幼兒語言邏輯思維能力的發展。從中教師也以幫助小熊想辦法的情境讓孩子懂得幫助別人、懂得分享,體驗幫助別人後的快樂。最後環節教師引導幼兒將學到的數學四等分的方法運用到生活中,與實際生活相聯絡。

活動中也存在著很多不足的地方,例如活動時間的把握上,環節應該再安排得緊湊一些、該簡略的部分再壓縮一下。

畫圖形教案大班篇6

活動目標:

1.初步感受圖形的對稱性。

2.理解對稱的含義,能正確的判斷圖形是否對稱。

3.根據提供的已有圖形,畫出與物體相對稱的另一半。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有興趣參加數學活動。

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一份操作紙(正方形、梯形、月牙形)、半個圖形的操作紙、剪??

2.教師操作材料:正方形、梯形、月牙形

3.課件

活動過程:

一、故事匯入:激發幼兒興趣。

1.師:在一個王國裡住著一位善良的公主,有一天王國裡來了位可惡的巫師,她把公主關了起來,並設下了五道難關。人們都想去救公主,但都沒能闖過這些難關。小朋友,你們願意闖難關來救出公主嗎?

二、在探索、感知、判斷中理解對稱的含義。

第一關:找對稱的紅心

第二關:折一折

第三關:找對稱

第四、五關:畫對稱圖形

三、製作對稱圖形

1.要求:這些禮物都只有另一半,誰能把它們變完整呢?

2.幼兒操作

四、延伸

1.你們知道這個王國叫什麼名字嗎?(對稱王國 )

2.對稱王國裡還有許多有趣的對稱圖形,我們下次再一起到對稱王國裡玩一玩,好不好?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的目標已經基本完成,整個活動清晰流暢,能一步一步的引導幼兒理解對稱的含義,寓教於遊戲中。活動中,我給予了孩子自己探索和實踐的空間,體現了孩子在活動中的地位。當然在一些小細節的處理上還需改進:

1.在幼兒用筆操作時,應當讓幼兒搬椅子上位,坐在小椅子上,這樣有助於孩子的操作。

2.第一關當中三個圖形應當有標記,這樣有利於孩子準確的找到。

3.操作時,第五關畫的圖形有點複雜,可以適當的改簡單一點。

標籤:大班 教案 圖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