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教師文案

小班雪的科學教案優秀6篇

教案是根據這一門學科的內容展開制定的,優秀的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的文書,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小班雪的科學教案優秀6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小班雪的科學教案優秀6篇

小班雪的科學教案篇1

一、教學內容:

國小四年級科學上冊第五單元第一課《聽聽聲音》

二、教學目標:

1、引領學生用心去傾聽、分辨不同物體發出的聲音。

2、讓學生以關注的態度在充分感知聲音的活動中,學會對各種不同聲音加以簡單的區分和鑑別,對聲音的大小、高低、遠近、方向加以適當地瞭解。

3、在探究的過程中,能積極的提出問題、想法和建議,樂於與同伴合作、交流;在“觀察和描寫各種各樣的聲音及聲音的變化”等活動中,培養學生細緻地觀察的習慣、態度以及探索聲音的興趣,培養學生熱愛生活和大自然的情感。

三、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能夠區分、鑑別不同物體發出的聲音並加以歸類。

2、難點:對聲音的高低能加以區分和鑑別。

四、教具準備:

水、每組燒杯3個、筷子、鈴鐺、玻璃瓶、紙等。

五、教學過程:

(一)遊戲引入:“猜猜我是誰”。

1、師生互動:

導言:現在請一位同學走到老師的面前,說一句你最想說的話,其他同學趴在桌子上,聽聽是誰在和老師說話?你是怎麼知道的?

2、你沒有看見他說話,而你又是怎麼猜出了他呢?

3、引出課題。(聽聽聲音)(設計意圖:從學生身邊的事入手匯入新課,可以放鬆學生的情緒以及讓學生感受生活中處處有科學,激發學生探究知識的慾望。)

(二)探究活動

1、傾聽、感受聲音。

(1)請同學們全神貫注地傾聽我們教室內和教室外的聲音。

(2)交流:你剛才聽到哪幾種物體發出來的聲音?

(3)聽聲音活動,老師通過錄音機播放一些聲音,讓學生說說是什麼聲音。

(4)你還知道哪些聲音?學生說,教師板書。

(5)出示分類表,為聲音分類。交流彙報分類情況。

(設計意圖:從學生的周圍環境入手,經歷對周圍各種聲音進行觀察的過程使學生感覺生活中離不開聲音;通過錄音機讓學生更直接地接觸聲音,感受聲音。)

(三)聽聽固體、液體、氣體發出的聲音。

(1)引導學生用各種方法使物體發聲。

(a)聽聽老師發出的是什麼聲音?(拍手聲、敲桌聲、跺腳聲??)

(b)這些聲音一樣嗎?為什麼能產生出不同的聲音呢?

板書:(不同的物體能發出不同的聲音)

(2)你能用桌子上的不同物體發出不同的聲音嗎?我們分組來玩玩,在玩的過程中要想辦法讓它們發出不同的聲音來。

(3)學生分組實驗。

(4)彙報實驗結果。(邊做邊說)

(5)小組活動給聲音分類。

教師參與小組活動:像滴水聲,倒開水聲這些聲音分別是由哪些物體發出的呢?它們有什麼共同的特徵?(液體),是呀,那麼我們可以把它們歸類到由液體發出的聲音這一類中去,那麼同樣的像打擊聲、火車開動聲,我們歸到哪一類中去呢?(固體),那剩下的呢?(氣體)

5、彙報,小結:對呀,我們可以根據發聲物體的不同,把聲音分類成由固體發出的,由液體發出的,由氣體發出的。也可以分成自然界發出、人類活動發出。

6、除了我們剛才動手產生的聲音,你能再舉出一些同類的聲音嗎?比如由固體發出的聲音,人類活動發出的聲音。(學生舉例)

(設計意圖:經歷使固體發出聲音的設計和觀察過程,鼓勵學生採取多種方法對各種物體產生的聲音進行觀察,在活動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合作與交流的能力,培養他們細緻地觀察的習慣和態度,滲透科學的思想和方法,引導他們科學地進行觀察和實驗,讓他們體驗到科學探究的樂趣,並不斷保持和發展他們探究周圍事物的興趣和愛好。)

(四)分辨聲音的變化。

1、分辨聲音的方向變化。

遊戲一:“閉眼猜聲”,分辨聲音的方向。

聽4個方位傳來的聲音。(個人聽、全班聽)

2、分辨聲音的遠近變化。

3、分辨聲音的大小。

拍手活動,分辨聲音的大小。

4、分辨聲音高低的不同。

(1)師:猜猜看,我們每個組的桌子上都放有三個燒杯,假如我們往燒杯裡倒上不一樣多的水,再去敲打,三個燒杯發出的聲音是不是一樣呢?有什麼不一樣?(有高低)

(2)請你再敲一敲,按從低到高的順序排列。個人反饋。

(3)請把三個燒杯裡裝滿水,你敲一敲,你又發現了什麼?(三個燒杯發出一樣的聲音)

(4)我們再來敲敲。哎呀,我的耳朵快受不了了,它在使勁地向我喊“停、停、停”,為什麼呀?(同學們亂敲,聲音很吵,同學們在製造噪音。)是呀,如果我們的生活中到處都是噪音,那我們的環境還美不美,我們的耳朵將受到煎熬,所以,請我們一起用實際行動,保護我們的耳朵,讓我們在美妙的聲音伴隨下享受每一天。

5、小結:通過剛才的遊戲,你們發現了什麼呢?(聲音有方向、遠近、大小、高低的不同。)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從傾聽周圍的聲音開始,鑑別各種不同的聲音以及聲音的大小、高低、遠近、方向。)

(五)小結、延伸。

1、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穫?在日常生活中,你還發現聲音有什麼作用?(設計意圖:讓學生自談收穫和發現,培養學生的口頭歸納能力。)

2、提出問題:同學們!你們想一想,對於我們身邊那些聽不到聲音的朋友們,我們應該怎麼做?

(設計意圖:在此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通過提問的方式使學生們明白了他們是幸福的,應當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好好地學習。希望他們對待那些殘疾朋友們能夠給予更多的幫助與關愛。)

3、教師小結:老師衷心地希望你們能在美妙的聲音伴隨下快樂地學習,健康地成長。

六、設計理念:

(一)以人為本,突出學生是科學學習的主體

本節課的設計主題貼近學生生活,活動材料也來源於生活。在上這節課之前我讓孩子們預先找一些物品,這些物品都是孩子們身邊比較容易獲得的和有教育價值的,這些物品都可以作為他們的操作材料。另外還要關注學生,注重突出學生是科學學習的主體。特別是學生在研究固體、液體、氣體會不會發出聲音這個環節,通過實驗,使學生學會自主學習以及在自主學習中體驗和感悟到:固體、液體、氣體是可以發出聲音的。也讓學生掌握了通過實驗去發現自然界奧祕的本領。

(二)教學中,注重對學生德育教育的培養

無論哪一門學科,教師都不僅僅是為了教書而教書,更多的是育人。在本課教學中,我設計了讓學生對比有聲的世界和無聲的世界,讓他們說說,對於我們身邊那些聽不到聲音的朋友們,我們應該怎麼做?通過學生的回答,使學生們明白了他們是幸福的,應當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好好地學習。同時也希望他們對待那些殘疾朋友們能夠給予更多的幫助與關愛。

(三)教學中,注重對學生科學素養的培養

科學課,大多以探究活動為主,學生只有親歷了探究的過程,才能真正領悟、感受到所學的科學知識。基於這一點,在分辨聲音的變化這一環節,我設計了小遊戲,以這些小遊戲來感知聲音在方向、遠近、大小、高低的變化。通過這一個個的探究活動,讓學生們獲得了對聲音知識更深的瞭解。使他們在活動中體驗到科學探究的過程、獲得初步的科學探究能力,培養了學生的科學素養。

(四)教學中,注重對知識的拓展遷移

新課程理念指出:科學是一門開放的課程,它的外延是全部的、立體的、全方位的。而教材作為科學教學的載體是有限的、單一的。因此,教師要跳出教材用教材,把教材變得更豐厚些,讓學生綜合性地學習科學。在這一理念的指導下,我設計了拓展遷移的情境:讓學生說說聲音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目的是讓他們明白,我們的確是生活在一個充滿著聲音的世界裡。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觀察能力以及收集資訊的能力。

小班雪的科學教案篇2

活動目標

1、自制墨跡圖進行創造性想像活動,培養幼兒的動手、動口、動腦能力。

2、利用輔助物在墨跡上進行拼砌,發展編講能力。

3、學會積累,記錄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很多種。

4、體驗解決問題的成就感。

活動準備

1、教師曾示範製作墨跡圖,以引起幼兒操作和想像的興趣。

2、白紙、顏色水、輔助物、鋪墊的桌布。

活動過程

1、自制墨跡圖,引起幼兒興趣。

(1)回憶墨跡圖製作的方法。

(2)提出製作墨跡圖應注意的事項。

(3)幼兒自制墨跡圖,教師巡迴指導。

2、根據墨跡圖上的墨跡進行想像。

(1)啟發幼兒看一看,說一說自己的墨跡影象什麼,並說出想像依據。

(2)轉動墨跡圖,變換角度看看它還像什麼?鼓勵幼兒儘量想得和別人不一樣。

(3)教師小結:從不同角度看墨跡圖,它所表現的內容也跟著發生了變化。

3、利用輔助物豐富墨跡圖後進行編講。

(1)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想像,利用輔助物在墨跡圖拼砌,使畫面更完整、更豐富,並提出講述要求,如什麼時候?有誰?發生了什麼事情?或在什麼地方?有誰?發生了什麼事情等。

(2)請幼兒根據豐富後的墨跡圖進行編講。

4、向同伴或老師講述自己圖畫中的小故事。

將幼兒製作的墨跡圖佈置在語言區中,引導幼兒與同伴的墨跡圖組合在一起,編出一個更好聽的故事。

教學反思:

引領幼兒再次深入地進行探索,給幼兒留出探索的餘地和延伸的空間。整個活動,給予幼兒較寬鬆的氛圍,教師只是充當了活動中的支持者,鼓勵者,合作者,引導者,用心傾聽幼兒的表述,並及時的梳理與小結。

小班雪的科學教案篇3

活動目標:

1、能辨別生活中不同的聲音。

2、在玩玩、搖搖瓶子過程中,發現聲音的不同。

活動準備:

1、ppt課件《有趣的聲音》。

2、圖片:大鼓和小鼓。

3、小瓶人手一個,小盆每組一個,黃豆若干

配套課件:小班科學課件《有趣的聲音》ppt課件

活動過程:

一、辨別生活中的聲音(ppt)。

1、今天我們來比一比,誰的小耳朵最靈敏,你聽!(ppt播放寶寶笑聲)這是什麼聲音呀?你知道是誰的笑聲嗎?你們猜對了,這是小寶寶夜裡睡覺做夢發出來的笑聲。

2、可是天亮了,媽媽要請一個小動物叫醒寶寶,你聽聽是哪個小動物來叫醒寶寶的?(ppt播放公雞叫聲音,幼兒:大公雞!)大公雞怎麼叫的?(喔喔喔喔)那除了大公雞會叫,還有什麼動物也會叫呢?會叫的小動物有很多很多,不過這次媽媽只請了大公雞來叫醒小寶寶。

3、寶寶被叫醒了,你們聽聽,現在小寶寶在幹什麼?(ppt播放洗手聲音)洗手的時候會有什麼聲音啊?(嘩啦啦)

4、洗漱完,吃完早飯,寶寶準備坐上爸爸的大汽車去上幼兒園啦!汽車在馬路上會發出什麼樣的聲音呢?(ppt播放汽車的聲音)馬路上除了汽車發出聲音聲音之外,還有什麼車也能發出聲音?(ppt摩托車,自行車)馬路上的聲音有很多很多,我們下次再去慢慢聽。

二、讓空瓶子發出聲音(實物操作)

1、到了幼兒園裡,老師要和小朋友一起玩遊戲啦,看看今天老師帶來了什麼好玩的呢?(出示空瓶子)聽聽這個瓶子有聲音嗎?(沒有),那你有什麼好辦法能讓瓶子發出聲音呢?(幼兒嘗試讓瓶子發出聲音的方法:碰碰手、碰碰椅子、放東西到瓶子裡等。)

師小結:瓶子碰到某個地方就能發出聲音。

2、用瓶子裝豆讓它發出聲音

師:我們在瓶子裡裝點豆子,瓶子能發出聲音嗎?我們一起來試試看。(提醒幼兒蓋緊瓶蓋)

3、幼兒集體裝黃豆

4、表演大鼓和小鼓

師:現在我們的瓶子寶寶有都有聲音了嗎?老師想請小朋友們用自己的瓶子來學學這兩樣東西,看看,這是什麼?(大鼓和小鼓)現在我們的瓶子寶寶就來學大鼓和小鼓的聲音:

大鼓--我是一隻大鼓,我的聲音很大,咚咚咚咚咚。

小鼓--我是一隻小鼓,我的聲音很小,咚咚咚咚咚。

師:大鼓的聲音很大,它是怎麼發出來的呢?小鼓呢?(大鼓力氣用的大,小鼓用的力氣小)

小結:原來,大鼓要用大一點的力氣,小鼓要用小一點的力氣。

5、探究大小鼓的聲音與裝豆多少有關

師:小朋友們看,老師這裡有兩個瓶子寶寶,一個瓶子裡面裝了很少的豆子,我們來聽聽看像大鼓的聲音還是小鼓的聲音。另外一個裡面裝了很多的豆子,我們也來聽聽看。

小結:原來豆子要多放些,但是不能放滿,力氣大一些就是大鼓的聲音了。

三、結束部分:

師:剛才我們聽了各種聲音,我們也自己動手讓瓶子寶寶發出了不同的聲音,原來我們的小耳朵能聽到這麼多好聽的聲音,但是有小朋友不愛惜自己的小耳朵,讓自己的耳朵很受傷。以後小朋友要好好的保護我們的耳朵,也不要大聲的喊叫,這樣我們的小耳朵就可以聽到各種好聽有趣的聲音了。

小班雪的科學教案篇4

活動目標

1 體驗運水的樂趣,在運水的過程中感知水的特性。

2 嘗試使用工具運水,在探究中知道哪些東西能運水,哪些東西不能運水。

3 能大膽用語言表述自己的發現,樂於嘗試和思考。

活動準備

玩水池一個,玩水工具若干,單反數碼相機,背景音樂《水族館》。

活動過程

一、情境創設組織幼兒玩水,讓他們體驗玩水的樂趣,感知水的特性

師:小朋友,你們看,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什麼?(揭去遮蓋物,出現玩水池。)

師:你們想玩嗎?玩具寶寶可喜歡你們啦!也想和你們一起玩,不過它有個小小的要求,玩的時候不要把衣服和地板弄溼,好嗎?捲起袖子,我們一起來玩吧!(根據小班孩子的年齡特徵,用遊戲的口吻把學習要求交待清楚,以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快樂、自由的玩耍能夠讓孩子有機會學到更多語言。獲得更多經驗。)

師:休息時間到了。請小朋友把玩具寶寶放回水池,找個小椅子坐下來,拿塊毛巾,擦乾小手,再把毛巾放回到原來的地方。(教師動作示範,用無聲的語言幫助小班孩子掌握學習常規。)

師:哪個寶寶給大家介紹一下,剛才你玩了什麼?怎麼玩的?發現了什麼?(引導孩子用語言大膽交流表達,學習說完整的話,豐富詞彙。)

教師總結:小朋友都發現水會從有洞洞的地方流下來,水是會流動的。

二、動手操作提出問題,引導孩子尋找運水工具並嘗試運用,探究哪些東西能運水,哪些東西不能運水

1 引導孩子猜測,瞭解孩子現有水平。

師:還想玩嗎?水池裡的水太少了,如果多一些肯定會更好玩。你有什麼好辦法能夠讓水池裡的水變得多一些?

師:我們可以把盆裡的水運過來。水池裡的水就會變多。怎麼運呢?你有什麼好辦法?(小班孩子思維形象具體,喜歡模仿和跟風,因此直接動手實驗是最好的選擇。)

2 引導孩子選擇運水工具並嘗試運用,鼓勵孩子大膽嘗試。

師:噢,我們可以請玩具寶寶來幫忙。小朋友,你們看,老師給大家準備了好多玩具,請你們去找一找,試一試,把盆裡的水運到水池裡。(讓孩子與材料充分互動,感受、積累相關的經驗,孩子使用材料時會產生內在學習動機,享受並體驗探究的快樂;教師觀察引導,提醒幼兒發現問題,並不斷嘗試:教師用數碼相機記錄孩子探究學習的過程,拍攝典型的情景供講評:背景音樂能夠很好地激發幼兒的思維。)

三、體驗交流結合照片講評,引導孩子大膽表述發現,並將工具分類,提升總結經驗

師(播放照片)提問:這是誰呀?你在用什麼東西運水?它叫什麼名字?請你把它找出來試給大家看看。(幫助孩子回憶。再現即時情景,展示和分享經驗。)

師:它能運水嗎?請你大聲地告訴小朋友。(學習說完整的話,“××能運水”或“××不能運水,水從洞洞裡流走了”。)

師:這是能夠(或不能夠)運水的東西的家。請你把它送回家。(學習按標記分類)

師:原來不是所有的東西都能夠運水。有的行有的不行。剩下的玩具都想回家了,我們幫忙把它們送回家,好嗎?送的時候可要開動小腦筋噢,千萬不要送錯了。如果你不知道它應該放哪裡,請你想一想、試一試。然後再把它送回家。

師:它們都找到家了嗎?你有什麼發現嗎?(幫助孩子梳理、提升、歸納經驗)

師:在小朋友的幫助下,它們都找到了自己的家,謝謝你們。它們回家了,我們也該回家了,到家裡再找找看,哪些東西能運水,哪些東西不能運水。

活動延伸

1 引導孩子在生活中繼續尋找能運水的工具,並探究變更的方法,使部分不能運水的工具能運水。

2 如果孩子們意猶未盡,提出了繼續玩的要求,可組織孩子學習選擇合適的工具進行長距離運水。例如讓孩子將水運往室外,使孩子的學習經驗得以運用並在原有的基礎上發展和提高。

設計意圖與反思

本案例來源於我園小班主題活動“水搬家”,內容選擇源於幼兒的生活經驗,符合幼兒的興趣愛好。小班幼兒的學習特點決定了“玩”是本次活動的關鍵,整個活動過程既是“玩”的過程,也是“探究”的過程,又是相互“學習”的過程。因此,我通過“情境創設動手操作體驗交流生活拓展”四大環節讓孩子在探究中學習,樂學、愛學,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活動的每一個環節都集中體現“解放、遊戲、體驗、輕結果”四大特點。

“解放”是探究式啟蒙教學的基本準則,就是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自主學習與自主發展。本活動根據孩子的學習特點設定情境,最大限度地調動孩子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解放了孩子的大腦,讓孩子樂想;提供了多樣性、層次性、開放性的材料,讓孩子與材料充分互動,解放了孩子的雙手,讓孩子樂做:提供了體驗交流的機會,鼓勵孩子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發現,互動分享,解放了孩子的嘴巴,讓孩子樂說:生活拓展引領孩子去感知生活中更多有趣的現象,解放孩子的空間與時間,讓孩子樂學。

“遊戲”是探究式啟蒙教學的基本途徑,其本質就是在“玩中學”。孩子的世界是遊戲的世界,孩子的生活是遊戲的生活,孩子的學習是遊戲的學習。本活動通過設定遊戲情境,讓孩子在遊戲狀態中輕鬆、主動地建構知識,在情境中學習、在探究中發現、在交流中表達、在遊戲中想象,孩子在獲得、運用知識技能的同時,其情感、道德、創造、審美等得到全面的發展。

“體驗”是探究式啟蒙教學的基本內容,強調身體力行,從親身的感受中去學習及領悟。所以在教學的各個環節中,我十分重視各種探究物件的選擇和情景的創設,以此引發孩子積極的體驗心理,在獨立和合作的各類體驗情景中,以周圍世界和生活實際為參照物件,自由地表達、質疑、討論,乃至天馬行空般地聯想。與此同時,活動非常強調設計的探究物件和探究情景都非常契合幼兒的生活實際,促使孩子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態度能夠有新的發展。

“輕結果”是探究式啟蒙教學的基本要求,就是整個教學中不看重孩子最後做出來的結果是什麼樣,而是看他們在整個參與過程中的表現,包括觀察、思考、想象、記錄、實驗、討論……我鼓勵孩子動手操作,嘗試自己的想法,用自己的發現支援自己的觀點,但不追求唯一標準的答案,這個過程就是“價值”,就是“結果”。

此外,本次活動打破了科學活動中“記錄”的固有模式,將數碼照相用於小班科學活動中的記錄環節,嘗試用現代化手段記錄孩子最真實的做法和想法,幫助孩子再現即時情景,總結提升經驗,解決了小班科學活動難記錄的問題。

小班雪的科學教案篇5

活動目標:

知道常用的沐浴的名稱、功用和使用方法。

活動準備:

1.教學電子資源:《洗澡用品多又多》。

2.洗澡用品實物或空瓶,如沐浴露、洗髮水、洗面奶等。

活動過程:

一、教師出示洗澡用品,請幼兒討論洗澡用品的名字及其功用。

1.夏天很熱,容易出汗,弄得身上臭臭的,渾身不舒服,該怎麼辦呢?

2.洗澡是一個好辦法。洗澡會讓我們變得很舒服。

3.你知道洗澡時要用哪些東西嗎?

二、教師播放教學電子資源中各種洗澡用品的圖片,請幼兒看一看、說一說。

1.請幼兒認識各種洗澡用品。

(洗澡用品有很多,有清潔身體的洗髮精、沐浴露、香皂;有輔助工具毛巾、海綿、沐浴球等。)

2.請幼兒談論各種洗澡用品的使用方法。

(1)浴盆怎麼用?(可以坐著洗也可以躺著洗)

(2)怎麼洗才洗得乾淨?

(3)你是怎麼變出泡泡的?

(將沐浴露或香皂倒(抹)在沐浴球、海綿上,搓一搓讓泡泡變得多又多。)

(4)背上洗不到怎麼辦?

(5)這些洗澡用品是什麼用的?(請幼兒演示使用方法)

(6)洗澡真快樂啊。最後別忘了將泡泡沖洗乾淨,用浴巾擦乾,否則容易感冒哦。

小班雪的科學教案篇6

一、活動名稱:科學活動——誰會生蛋

二、設計意圖:

春天來了,萬物皆醒。當春雷打響後,我們在自然角中投放了一隻只小小的黑黑的蠶寶寶。孩子們很喜歡這些"小不點們",看著它們慢慢地蠕動著,他們互相討論著:這蠶寶寶是哪裡來的?有的說:"是蠶媽媽生的。"有的說:"是蠶媽媽先生下蛋,然後才變出蠶寶寶的。就象雞媽媽先生蛋,才有小雞。"後來,我們看了有關的書籍,在檢視的過程中,我發現了孩子們對小動物是怎麼生出來的很感興趣,於是,我結合幼兒的認知水平及小班幼兒的年齡特徵,設計了本活動,旨在讓幼兒對常見的會生蛋的動物有個初步的認識,激發幼兒愛護小動物的情感。

三、活動目標:

1、瞭解幾種常見的會生蛋的動物,激發幼兒愛護小動物的情感。

2、初步學會與同伴交流自己的發現,從中感受探索發現的樂趣。

四、活動準備:

1、《誰會生蛋》教學課件;各種動物若干。

2、場景佈置:小池塘、草地、森林等。

3、幼兒已瞭解幾種胎生動物傳後代的特徵,並瞭解幾種常見的動物下蛋的窩(巢)。

五、活動過程:

(一)結合場景,引導幼兒瞭解幾種常見的卵生動物。

1、帶幼兒到"動物園",讓幼兒自由地尋找會生蛋的動物,要求幼兒邊找邊和同伴說說:"我找到了會生蛋的ⅹⅹ。"2、幼兒分散在場景中尋找會生蛋的動物,教師引導幼兒邊找邊說:"我找到了會生蛋的ⅹⅹ。"(二)通過課件,引導幼兒驗證自己的尋找結果。

1、讓幼兒互相交流:我找到的ⅹⅹ會生蛋。

2、讓幼兒說出自己的尋找結果,教師點選課件幫助幼兒驗證。

(三)藉助課件,引導幼兒瞭解卵生動物傳後代的方式,激發幼兒愛護動物的情感。

1、播放課件,引導幼兒說說:兩邊房子裡的動物生寶寶的方法有什麼不一樣?

2、引導幼兒說說:"你知道動物媽媽在哪兒生蛋的?為什麼要在這些地方生蛋?激發幼兒愛護動物的情感。

(四)利用廢物,讓幼兒給蛋寶寶建個家。

1、以保護蛋寶寶,給蛋寶寶建個安全的家,鼓勵幼兒想出多種辦法保護蛋寶寶。

2、幼兒利用廢舊物品為蛋寶寶建家,教師引導幼兒自制放到"動物園"中。

(五)活動自然結束。

標籤:科學教案 小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