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教師文案

暑假讀書心得12篇(教師)

(篇一)

暑假讀書心得12篇(教師)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

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這本《給教師的建議》是他為了解決中國小的實際問題,切實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專門寫的。他那閃光的思想,精煉的語言,對我們這天的教育工作者來說絲毫不顯過時,它就像一場及時雨,滋潤著我們一顆顆乾渴的靈魂,它就像與教師面對面一樣,針對教師的苦惱與困惑娓娓道來。

首先吸引我的話題是興趣的祕密何在?蘇霍姆林斯基說,所謂課上得有趣,就是說:學生帶著一種高漲的、激動的情緒從事學習和思考,對面前的真理感到驚奇甚至震驚;
學生在學習中意識和感覺到自己的智慧力量,體驗到創造的歡樂,為人的智慧和一致的偉大而感到驕傲。興趣的源泉就是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體驗到自己的勞動和成就,在於認識深藏的奧祕。在人的心靈深處,就是希望自己成為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掌握知識的過程要讓他們身心都充滿歡樂,而不是厭煩和疲勞,還有一點很重要的是,讓學生親自研究和發現=某種東西,把握具體的事實和現象,才會讓他們產生強烈的駕馭知識的情感!我想,這不就是授人以漁的思想嗎?一次公開課的評課階段,專家就知識的教授說了一點,就是tell me ,i’ll forget;
show me, i’llremember;
involve me, i’ll learn.在教學過程中,何不放手讓學生去體驗發現,總結規律,讓他們體驗成功,這就是興趣的源泉吧!

在讀到“教師的時間從哪裡來”一段時,確實讓我產生了很大的共鳴。作為一名教師,的確發現時間總是不夠用,每一天總是備課、上課、訓練、寫反思等,仰望時鐘,一天時間卻又過去,可收穫卻不大。於是,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往下尋求答案。作者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推薦:那就是讀書,每一天不間斷的讀書,不是為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他鼓勵剛參加工作的年輕教師在熱烈而緊張的勞動中抽出時間來逐漸地,一步步的積累精神財富,智力財富和教育的明智。他教育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要學習教育同行們的優秀經驗,取得他們的優秀信念,深入思考優秀教師的經驗,將有助於我們看到:在自我的實際工作中,要取得某種結果,都取決於哪些因素。

書是知識的源泉,聰明的殿堂!它會給人氣力,讀書能夠改變人生。讀完了《給教師的推薦》,我不時地反思自我,提醒自我要把這些寶貴的經驗轉化成自我的工作方法,應用在自我的教學實踐中。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作為一名新時期的教師,應當主動地去學習。因為只有不斷豐富自我的知識,才能學會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贏得自身的發展,才能提高自我的素質,這是作為一個真正的教師所不可缺的“精神底子”。

(篇二)

《致教師讀書筆記十》

我希望每一位幼兒教師在生活和工作中都充滿智慧。

幼兒教師的成長,生活和工作是分不開的,生活中樂觀、有情趣、自我認同感強的老師,在幼兒園裡肯定自信、積極,有個人魅力。同樣,許多工作優秀的教師,他們對生活現狀的理解和對未來的追求充滿幸福感。所以,許多名家、大家優秀的表現和出色的成績,除了用專業理念技術去解讀外,還可從其生活中的個人性格、品質和精神上去理解。這修煉的過程,有堅定的目標,有系統的規劃,有艱苦的執著,有挑戰的智慧,有說不盡的苦樂滋味,有沉甸甸的收穫。其修煉的智慧之語,既可心引領我們認真地工作,也可以啟發我們用心地去生活。

我們無論是自願,還是巧合從事了教師這個職業,註定了此生與他人有些不同。除去虛幻神奇的道德評價,因為職業的特點,我們的生命歷程真的有些特別。我們需要(應該)掌握更多的文化,我們有機會站在人類思想的前沿,這是我們有時清高的原因;
我們肩負著文化傳承和思想播種的責任,我們的工作與其說是教育教會學生,不如說是薰陶和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的現在和未來,往大了說,我們的事業真的能改變命運和世界;
我們的工作物件是有豐富思想和鮮活情感的學生,我們每天的工作少有重複,我們每個教育教學的細節需要更多的創造性和人文個性,我們每天都新奇有趣的挑戰;
我們此生真的要“活到老學到老”,需要吐故納新,才能與時俱進,很少有職業像我們這樣需要終生修煉和成長。

(篇三)

讀《高效教師的7個好習慣》心得體會

寒假期間,我從校圖書室借閱了《高效教師的7個好習慣》這本書,本以為書中多為乏味的說教,閒來翻閱幾頁,才發現並非如此,單從引言故事就深深的吸引了我。本書共有7個專題,分別圍繞做高效教師就要成為“快樂者”“求索者”“合作者”,然後“立足本位”“賞識期盼”“勇擔責任”“敢於放手”去闡述教師追尋教育幸福習慣的養成。

書中深入淺出的介紹了每一個教育過程中典型的案例,講解詳細的案例分析,在案例的基礎上得出可靠的結論。作為一名教師我明白了育人必先育己,非凡即平凡之堅持,教師同樣需要尋求自我的專業成長與發展,而只有自覺養成並堅持好的習慣,才能在平凡的職業中創造不凡的成績。從教師的人生價值、教師的自我修養、教師的社會理想等方面詳細介紹了7種好習慣,讓每位閱讀此書的教師都能從中受益,繼而改變自己的不良習慣。掩卷沉思,那7個好習慣強烈地刺激著我的每一根神經,讓我明白不管是在教育教學還是在學習生活上,任何一個好習慣的形**得靠努力、努力、再努力。名師們之所以優秀,成為高效能教師,並非天生如此,而是因為他們早就開始培養自己的好習慣,並且長期堅持。可以說,是好習慣引領他們走向了成功。

曾經,我也努力面帶微笑,可是沒有將這種表情作為一種習慣帶進課堂;
也提前三分鐘進過教室,卻沒把這樣的行為化為一種習慣;
在課堂上也有過創新,可是沒有做到持之以恆……此時我才明白:我之所以普通,主要是‚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心理所致。其實,一種行為如果長期下去,就會成為習慣;
而好的行為一旦堅持下來,就會成為一種好習慣。

今天,我終於明白:只有把好行為堅持下去,好習慣方能養成。我將追求創新,教出個性;
我將堅持反思,每天讓課堂改變一點點;
我將以飽滿的精神面對每一天;
我將更加用心地傾聽學生的心聲和領導及同事的指導;
努力規範自己的言行去教育學生。

總之,這本書對我啟發很大,作為教師我要努力培養書中闡述的7個好習慣,使自己成為一名高效能的教師。

(篇四)需原創寫作請聯絡電話:4000-1218-55

《教師的價值》讀書心得

近日事情太多,在客車上過了幾天,跑來跑去身心自然難逃疲憊。家裡幾日沒有打理,顯得零亂不堪,隨手揀些東西放回原處,觸到《教師的價值》一書,想起已有多日未讀,隨便翻看幾頁,一切勞動計劃居然全部擱淺,歪在炕上一讀就是小半天。在文字中暢遊,途中的勞累竟然不見了蹤影。

與《教師的價值》一書相遇全屬偶然,購書時並不知道具體內容,只是出於對錢老先生的好奇和仰慕才把它請回家中。瀏覽了大體內容,發現都與語文教學相關,有些猶豫——自己目前必竟沒有從事語文教學工作。不過讀書重在享受,最後收穫的是書中的內容對個人思想和行為不著痕跡的改變,也比較喜歡與語文相關的東西,兩輯讀下來還是津津有味的。

今天讀到輯三《語文教學淺思錄》,邊讀邊思,錢老先生指出的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引起了我的思考,錢老的直言不諱更讓我感受到一位老者在語文教學上取得的成就和對語文教學那份淡淡的憂慮。

輯三首先從語文課程的“性”談起,指出語文教學中聽說讀寫訓練逐漸淡化,“人文性”過度膨脹的趨勢。錢老在文中還指出語文課程定向的重要性,並就此進行了大量的闡述。隨著閱讀的不斷深入,我的心居然有一種緊緊的感覺。反觀自己曾遇到過的語文課堂(有些是現場聽課,有些是教學視訊,還有自己曾經不多的語文教學經歷),仔細回味,值得借鑑之處的確很多,但是也有一些畫面讓我值得結合錢老的觀點進行更多的思考。不久前淘到一些級別較高的語文課堂教學實錄,閒來無事看了一部分,現在又讀到錢老的文字,覺得學習時一定要有自己的思考。一位老師大螢幕上已經打出課題,卻激情昂揚地問學生:“同學們,你們知道咱們今天要學什麼嗎?”且不說這一問題的價值何在,這種出示形式就已經不妥。接下來的教學中還出現農作物圖文不符的情況。在高級別的教學展示中出現這樣的問題,在我們日常的教學中難免會有更多的問題存在。語文教學不是在演戲,它需要的是教師對文字深入挖掘,在課堂上給予學生有價值的引導,不是無關痛癢的言語羅列。

在輯三中有一題為《語文教學呼喚常識迴歸》的文章,我在讀的過程中在文題下寫下了“有點兒心痛的感覺”幾個字,現在覺得用詞有些不妥,但閱讀時心裡確實是沉沉的。文章談到語文教學逐漸遠離常識的原因,其中一條是“大量引進西方理論”;
文章還提到一個常識性的判斷:語文課程的基本任務就是使學生學會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閱讀的過程中,我想到作為一名教師一定要有自己的教育思想,不能隨波逐流。在教育理念層出不窮的大環境下,接受新的理念未必就是好事,關鍵是要結合實際(學科特點、自身素質、所處的教學環境等多方面)進行科學的選擇。錢老先生說“迴歸常識”,我想也可以說是“不能忘本”吧。作為民族語教育“應該尊重本民族在長期的母語教育實踐中積累的寶貴經驗”。語文教學呼喚常識迴歸,就需要一線工作者在實踐中首先要知道自己要做什麼,沒有目標的行動是沒有價值的。

錢老先生的“淺思”是值得我們深思、深探的,在思考和實踐中求得更好的發展,使語文教學在“簡單”的形式中做得更實、更美。

(篇五)

《教師的智慧》讀書心得體會

《教師的智慧》,這本書已經不知道被我看了幾遍了,可是就死被書中的一個個教育案例和故事吸引。書的作者焦曉駿,中國教育學會外語教學專業委員會會員,江蘇省教育學會新教育研究會常務理事,蘇州工業園區第十中學副校長。曾任中國小英語教研員,多年來專注於英語教學研究及教育行政管理工作,獲“中學英語學科帶頭人”、“高中英語教學能手”等稱號。在各類報刊發表文章100餘篇,出版《教師的智慧》、《高中生一定要上的12堂英語寫作課》、《網路,讓我歡喜讓我憂》等著作。看著書上一張小照片和這小段簡介,心中升騰的是無限的敬佩。因為書中的一個個平凡的小故事卻在他的筆下引出一個個不平凡道理,更彰顯著他為人師的智慧。

此書分為“智慧使者、人文校園、冷描熱點、歲月頁碼、修學英國、漫步英倫”六部分,每一部分那一個個生活中的小案例,作者用他的細膩和善於發現積累的一個又一個的案例,並讓這些案例在專業理論的指導下更富有意義地發展著。其實,在我們的身邊,各種各樣的案例總是持續不斷地在上演著,每個孩子都用自己與眾不同的方式上演著一個個生動的案例,而這些案例在我們不同的關注中以不同的方式發展著,而我們的細心觀察和發現並引導會讓孩子有不同程度的進展呢。仔細想想當自己面對學生時的沮喪和抱怨,自己就是缺乏了這樣細心的關注。

書中圍繞諸如“公開課與日常課”、“師生衝突怎麼辦”、“優質課到底誰說了算”等一個個教育場景對教師行為、表現、主張、反思與感悟進行忠實記錄,可是在字裡行間,感受到的是教師智慧的閃現和脈動。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作者對治班的看法——治班若烹小鮮,做菜燒飯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不是什麼難事,關鍵是怎樣做出美味來,那真的是一門技術和藝術呢。從中也讓我深刻體會到身為一名班主任,我們更應該是個理智、明智、博愛的人。因為當我們懷著快樂博愛的心做出來的飯菜,裡面充滿了愛的味道,才是最美味的。今後的工作中我會這樣做:

做一個理智的教師。我是個情緒化比較嚴重的人,總是率性而為,而總是控制不住。任“江山易改稟性難移”來安慰自己。其實教師不僅要情感充沛,而且應理智健全。在教育活動中,情緒的躁動、難言的苦惱是難免的,需要用理智去剋制,需要用理性去引導。所以自己以後要多讀書,多為孩子,同事、家人服務,多思考一下所面對的問題多角度多方法的設計解決預案,解決問題以理服人,才會用理性的光芒去照亮黑暗的心靈。

做一個明智的教師。《教師的智慧》這書的主旨就是要教師做個明智的人。教育改革的大潮中,明智的教師是改革的積極參與者、主動調適者。因為明智的人,善於明理,善於辨析;
明智的人,善於把握大勢所趨。面對教育方式多樣的今天,採取哪種方式來處理師生關係、解決衝突和問題,反映了教師行為的明智程度。所以我要積極參與到現今的教育創新中去,多學習理論知識,多向同事學習治班教學的經驗,豐富提高自己。

教師是一個博愛的人。關愛每一個學生是師德的靈魂,寬厚仁愛,有理有節,人性豐滿,才是教師的德智情懷。面對學生充滿愛與關懷,面對知識,充盈渴望;
面對同事多關心。處理好師生、同事之間的人際關係,讓自己的生活和工作豐滿而快樂。

《教師的智慧》一書讓我看到教育是一種行動的藝術,身為教師要不斷地讀書學習,要時常重新認識自己,在工作中不斷思考,在思考中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不求做到最優秀,但求做個學生心中的好老師。

(篇六)

《做一個幸福的教師》讀書心得

讀書使人充實,討論使人機敏,寫作使人精確。讀完陶繼新老師的《做一個幸福的教師》,真的像品嚐了一次精神的大餐,感受了一次精神的洗禮。

讀書,教師生命成長的必須,讓我知道為什麼教師要讀書,要想真正地擁有文化,就不單單是對教材文字的解說,更不是單純對教材內容的重複與再現.作為一名教師,肩負著一種特殊的歷史使命,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要當好這個工程師,就要求我們不斷讀書,閱讀一些高層次的書,擁有真正的智慧人生.一旦擁有智慧,就可以從一塊石頭裡面發現一道風景,從一粒沙子中感悟靈魂的律動.

陶老師在書中反覆提到的一句話—“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這句話指明瞭我們讀書的方向,讀書要讀好書,尤以經典、名著、精品為首選。通過閱讀,向大師們汲取智慧與思想,甚至與大師進行心靈的對話,大師的作品裡都蘊涵著真善美,久而久之,便會向大師靠近,自己的思想境界也會越來越高,進而生成屬於自己的思想和智慧.因此,讀書不僅僅是教育教學問題,更是拓展自己生命的維度的有效途徑。

想成為一個幸福的人,你就必須做好屬於你的每一件細小的事,認真備好每一節課,激情滿懷地上好每一節課,循循善誘地講懂每一道題,精心地批改好每一次作業,全面地分析好每一張試卷,安撫每一顆傷感的心,幫助每一個困境中的人,做好每一次規劃,反思每一次得失……

陶老師教導我們,在平時的工作和生活中,始終做到從容淡定,寵辱不驚、淡泊名利,與經典為伴,與學生為友,多一些享受,少一些抱怨;
多一些賞識,少一些責備;
多一些寬容,少一些苛求。

天空收容每一片雲彩,不論其美醜,故廣闊無比,高山收容每一塊岩石,不論其大小,故雄偉壯觀,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不論其清濁,故浩瀚無比!

從現在開始,讀書吧!

(篇七)

這學期我讀了《做一個優秀的國小數學教師》這本書,看完了這本書,仔細品味每一位教育家的成長故事,無不都透露著一個美麗的字“愛”。書中的名師都愛學生,愛自己的教育事業,愛是成就他們事業的根基。

正因為心中充滿著對學生的愛,他們才會視學生如己出,才會尊重每一個孩子,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不但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更關注學生的生命狀態。因為心中有愛,才更懂得教育是一種慢的藝術,才更願意等待,他們在靜靜地守候生命之花綻放出獨有的顏色,因為心中有愛所以懂得:花兒有性,它們將綻放在屬於自己的季節裡他們真正把學生當做學習的主人,把學生看作發展中的個體,真正尊重學生、熱愛學生。他們從不同的角度來論述了教師應站在兒童的立場,思考問題。錢守旺認為,教師應該有一顆佛心,教育當以慈悲為懷。是的,教師當有一顆佛心,要始終保持一種從容大度的心態,不急於求成,不心浮氣躁,堅持正面的、走正道的教育,對孩子不苛求、不失望、不冷漠、不悲觀,讓教育的過程始終有生命在場。他說:“我熱愛自己的事業,我鍾愛自己的學生。因為有了這份愛,我便有了世界上最珍貴的財富——孩子們真摯的感情;
擁有了世界上最可愛的禮物——孩子們燦爛的笑容;
走進了世界上最不該忽視的領域——孩子們純真的心靈。責任感和使命感引領著我,讓青春歲月綻放出奪目的光彩。“教師要最大限度地理解、寬容、善待每一個學生。孩子們犯錯誤時,他們迫切希望得到的是理解和幫助,而絕不是粗暴的批評和懲罰。學生看起來最不值得愛的時候,恰恰是學生最需要愛的時候。正是憑著對學生的一篇愛心,我帶出了一個又一個先進班集體,治理了一個又一個亂班,轉化了一個又一個學困生”。

華老師“欣賞”的胸襟和藝術更為他的課堂生髮了無窮的魅力。他對學生的欣賞幾乎無處不再,他認為抓住課堂上轉瞬即逝的鼓勵激發、點化學生的機會,就是抓住了“課眼”,課堂就會表現出生命的張力。雖然我的課堂中也與這樣的欣賞和鼓勵,但我缺乏的是耐心,有的是不耐煩。通過華老師,我發現教育的藝術就是欣賞的藝術,它會使一杯普通的白開水神奇地變成醇美的茅臺酒。

因為對教育事業的一腔熱愛,他們才會甘於清苦,埋頭苦幹,更有激情去努力探索;
因為熱愛,才會把工作當做一種愉快的帶薪學習;
才會覺的工作著才是美麗的;
才會把講臺當作自己解不開的情懷;
錢守旺老師說:朋友,不管是事業選擇了你,還是你選擇了自己的事業,我們都應當無怨無悔。當我們用愛心呵護自己的事業時,你會發現平凡的工作中蘊藏著無窮的樂趣!當我們用辛勤的汗水澆灌自己的事業時,你會看到生命之樹綻放出絢麗的花朵!當我們像經營自己的家一樣精自己的學校時,你會發現身邊的一切都是那樣富有魅力!夏青峰,一畢業分配到只有七八個老師的雜草叢生的村小。但是,他沒有因為環境的不如意而沉淪,不斷讀書充電,最初只是想考研,卻被最純真的孩子打動,決心留下教書,但是一顆想飛的心,從未放棄過對藍天的渴望。村小工資少的可憐,為了貼補家用,暑假到蘇南打工,走進了華西村,走進了華士中心國小,找到了校長,自我推薦,校長獨具慧眼,發現了他的優秀,於是他成為了華士中心國小的一名數學教師,從此走上專業發展之路,開始了艱難的修煉過程。不斷聽老教師的課,一遍遍修改自己的教學設計,夜深人靜時經常對著牆壁一遍又一遍“試教”,最難能可貴的是他走上了專業閱讀之路。他說——為了擁有紮實的理論功底,建構屬於自己的數學思想,我走進了學校圖書館,蘇格拉底、盧梭、洛克、蘇霍姆林斯基、陶行知等專家學者的鴻篇鉅製開始走進我的視野。那是一段更為艱辛的閱讀,因為讀理論無疑要有啃書的勇氣和耐力,一次次煩躁地放下,又一次次珍愛地拿起,一遍遍對自己說“讀下去,再讀下去”。正是由於他堅持讀書,不斷反思課堂,兩年後他獲得了全國比賽課一等獎的第一名,寫出了近百篇的論文,被評為江蘇省特級教師,併成為一名優秀的校長,現在又調到北京當校長。他的成長源於他的不斷的讀書、反思和實踐,這便是這些特級教師成功的普遍規律之一,幾乎所有的特級教師都介紹了他們的讀書、學習加反思之路。比如,錢守旺,把工作當做一種愉快的帶薪學習;
徐斌,做一個快樂的行者。

“愛”——人世間最美好的字眼,人世間最動人的字眼,人世間最偉大的字眼,它的存在,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無限的生機和希望。三十年的教師生涯和人生經歷告訴李烈老師:一個人生命中不能沒有愛,沒有愛的生命是悲哀的。詮釋生命的教育中不能沒有愛,沒有愛的教育是蒼白的。你不付出真心愛學生,學生更加不會去愛你,去聽你 他們不但自己對學生對教育充滿著無限愛,他們還是愛的使者,傳播愛、延續愛。感動於北京市第二實驗國小的李烈校長的教育觀念,她在教學及管理中追求“以愛育愛”。她要求以教師自身的愛培育出學生的愛,她認為愛不僅是教育手段,更是教育目標。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要通過行為的感染、情感的遷移、教育的智慧,喚起學生愛共鳴,最終使學生學會理解愛、主動體驗愛、自覺付出愛。讓教師以自己愛的情感、愛的行為、愛的能力和愛的藝術,培育學生愛心的理念。

(篇八)

《做不抱怨的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一直以來,教師這一職業被認為是天底下最光輝的事業。可是隨著時代的發展,獨生子女是越來越多,家長對教師的要求也是越來越高,這就無形之中給我們教師帶來壓力。所以我們教師要調節好自己的心態,對生活充滿信心,對工作有較好的滿意度,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這樣才能生活的簡單而充實。

抱怨產生不了任何喜悅,也不會讓我們的生活和工作添姿加彩,反而會讓我們的負面情緒不斷疊加,從而產生更多的不快。教育是一種智慧,教師要具有育人的智慧。在我們的教育工作中,如果拋棄讓學生人人“燦爛”的想法,順應自然,那麼孩子們的笑臉會不會更多些呢?就像有些老師,學生考了96分還是不夠,似乎只有100分才能算優秀。我們教師總是不滿足於孩子的成績。就像有的學生上課稍不認真,一旦被老師抓住,馬上就會被批評一頓;下課跟同學有些小摩擦,又被認為是打架。其實冷靜下來,仔細想想,一堂課40分鐘,誰能保證什麼小動作也不做。只要學生改正過來就行了。“很多時候,學生之間的小摩擦,也不那麼緊要。”這正如自然萬物的生長一樣,在摩擦的過程中,學會了與他人相處的藝術。因此,我們教師讓學生在摩擦中學會生存,在摩擦中成長,這是一種自然選擇的過程,而在此過程中,我們教師不必代勞。

我們教師經常也會抱怨:現在的孩子怎麼那麼不聽話?怎麼那麼坐不住?怎麼那麼難教?怎麼那麼不愛學習?家長怎麼也不管管?其實,冷靜想想,可能是我們教師有些小題大做了,上課思想開小差,我們提醒一下就行了;和同學鬧矛盾,告訴他們要友好相處,不能太沖動。其實轉臉他們也就忘了所有的矛盾了。有的同學作業沒做齊,可能確實是家裡有事,給耽誤了,也只是偶爾沒有完成。有的同學考試沒考好,因為他就只能考成那樣,也就那水平,他已經盡力了。當面對學生的問題時,我們教師要試著相信自己的學生,試著控制自己的情緒,這樣一來,不但問題能迎刃而解,師生雙方都學會了好多道理。

有的事情,我覺得只要跟孩子好好說說就行了。畢竟沒有不犯錯的孩子,關鍵是他不要放棄學習,繼續努力,我們沒必要嚴加管教,另眼看待,不能帶著有色眼鏡看學生,對學生要多加鼓勵,少些批評,鼓勵他們。

每個孩子成長階段的需要不盡相同,懵懂無知的時候要知道灌輸引導;漸漸長大些便要放手;等他完全獨立了還有鞭策鼓勵。愛不是隻用單一的方式一路貫徹到底,愛是講層次的。只要善於引導,靈活多樣的使用教育方法,對症下藥,天才可能就出現我們的手中。我們應該更用心的去教學生,去感受學生。去感受生活帶給我們的另一份財富。如果用心,是可以教給學生很多東西的,不僅僅是學科知識!學生成不了博士不要緊,使他們成為一個有用的人,對社會有貢獻的人意義更大一些!我們給學生希望,他們就成為我們的希望了。你是笑著面對自己的希望呢,還是苦著面對自己的希望呢?笑著面對希望,希望會越來越多,你會找到越來越多的快樂!生活就是一面鏡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時時注意,保持快樂的心情,做個陽光老師。用一顆寬容的心對待每一個孩子!

(篇九

《今天,可以這樣做教師》讀書心得

當我捧起《今天,可以這樣做教師》這本書時,我一下子被書中一個個鮮活的故事所吸引,掩卷沉思,受益非淺。一個故事述說著一個教育的智慧,這份智慧讓人深思,給人啟迪。

開學第一天,在很多教師眼裡,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對於大多數教師而言,一般的做法不外乎點名,打掃衛生,發新書,強調班級紀律等。這些行為是教師熟悉的,也是學生熟悉的,沒有任何不妥之處,像每天的日出日落一樣平淡無奇,沒有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更無法走進學生的生命深處。

然而,在開學第一天這一特殊的日子裡,有一些老師不循常規,以自己的獨特方式,給學生帶來無比的驚喜。

如文中的俞玉萍老師,自1997年擔任班主任至今的十幾年裡,為了迎接開學第一天,她前一天晚上往往很少睡覺,因為她要為每一個學生設計胸卡。胸卡正面上端印著紅色字型“我要開花,是因為我知道我有美麗的花”,卡片的正中是三顆淡藍色的星星,是讓孩子們自己寫名字的地方,下端是幾朵盛開的潔白的百合。卡的背面則根據學生的名字寫上個性化的寄語。到了開學的這一天,她早晨6點,準時到教室,學生陸續來到,她讓第一個到的學生引導第二個學生到座位上坐好,第二個引導第三個,以此類推,直到所有學生到來坐好。接下來請學生閱讀卡片,猜星星的用處。請學生說說自己名字的由來及含義。之後,俞玉萍老師會為學生朗誦一個故事,林清玄的《心田上的百合花開》。就這樣,俞玉萍老師在開學第一天,就將一朵美麗而堅韌的百合花深深地種植在學生的心田,這個看似不起眼的小細節俞玉萍老師十五年如一日的堅守,這種堅守的難能可貴之處,正是俞玉萍老師的魅力所在。

我們很多老師都愛學生,像桂賢娣老師這樣懂愛,會愛,讓學生感受到愛的應該為數不多。從教多年,她經常問自己三個問題:“你愛你的學生嗎?你會愛你的學生嗎?你的學生感受到你的愛了嗎?”經過長期的思考和實踐,她將學生按照不同的特徵分為十類,提出了“因生給愛十法”。即病殘生愛在得體、體弱生愛在關心、過失生愛在信任、屢錯生愛在嚴厲、向師生愛在珍惜、背師生愛在主動、個性生愛在尊重、普通生愛在鼓勵、進步生愛在賞識、後進生愛在鞭策。一個老師光有愛是不夠的,沒有哪一個學生會喜歡一個教學能力不強的老師,哪怕你再愛他們。在某種意義而言,教學水平高,讓學生在課堂上學到實實在在的東西,才是對他們最好的愛。桂賢娣老師就是這樣一個老師,她不僅懂愛會愛,她還是一位頗具教學藝術的老師,她獨創的情感教學法得到了專家和老師們的高度評價。

還有前蘇聯教師阿莫納什維利,他能在開學第一天神奇地叫出每一個學生的名字,他的這一行為讓孩子們感到驚訝而又溫馨。

其實,很多時候,優秀教師與普通教師的差別並無想象中的那麼複雜與神祕,教育教學中一些不易為人覺察的細節,幾十年如一日的堅守,愛心與執著,已經足以說明一切。他們幸福著學生的幸福,快樂著學生的快樂。

斷斷續續讀完這本書,點點滴滴收穫在心頭,讀一本好書,猶如品一杯好茶,越品越有味。這正如美國富蘭克林說的“讀書使人充實,思考使人深邃,交談使人清醒”

(篇十)

《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讀書心得體會

《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是中心在暑假裡推薦給我們閱讀的一本書,作者是美國知名教育學者帕克·帕爾默,由北京師範大學吳國珍、餘巍等學者翻譯,是“大夏書系·教師教育精品譯叢”之一。

其實,幾年前就留意過這本書,怎奈粗粗一覽感覺生澀,終究沒有勇氣看下去。這次一方面是出於“完成任務”,另一方面也是因為肖主任對本書的無比推崇,終於帶著勇氣,兼帶著些許的好奇,開展了閱讀之旅。

義大利作家卡爾維諾曾給經典著作下了幾個定義,其中兩個,我覺得很到位。他說,經典著作就是你初讀的時候就覺得像是重讀的書。你有重溫的感覺,好像你曾經讀過,為什麼呢?因為它談的問題是你關心的問題,是你自己靈魂中的問題,你對這問題是熟悉的。他又說,經典著作是你在重讀的時候好像是初讀一樣的書。無論你讀多少遍,你都有新鮮感,有新的發現、新的收穫。為什麼呢?因為它是獨特而開放的,它的獨特之處在你的眼前不斷展現,不斷和你交流,和你對話。

說實話,要讀懂這本書,說易不易,說難不難。由於國外作者表達的習慣和方式,文章的一些句子、段落的確有點晦澀,需要你靜下心來、心無旁騖地閱讀,有時一個段落、一個章節需要來回反覆幾遍;但浸入其中,你就經常會有“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歷經坎坷,眼前豁然開朗,你的思想與之呼應,你的心靈與之共鳴。這本書,我是漫讀加精讀,內心一次次被作者所描繪的“源自心靈的教學”所感動,原來居於頭腦中的有點混沌的理念得以梳理,很多地方都似曾相識,親切感撲面而來,跟隨它,逐漸走進少人涉足的領地——“教師自我”。我想,用卡爾維諾的經典標誌來衡量這本書,它絕對是堪稱經典,只遺憾我與它交臂錯過這幾年。

真正好的教學不能降低到技術層面

“我是用心的教師。有時在教室裡我忍不住歡喜。真的,當我和我的學生髮現可探索的未知領域,當我們面前展現曲徑通幽、柳暗花明的一幕,當我們的體驗被源自心靈的生命啟迪所照亮,那時,教學真是我所知的天下最美好的工作。”這是本書導言中的一段話,多麼的震撼人心!為什麼有的教師能有這種美好的享受?正如作者所言,因為教學是一項充滿複雜性的工作,除了學科、學生之外,還存在第三種解釋教學複雜性的理由,那就是“我們教導自己認識自我”。

“真正好的教學不能降低到技術層面,真正好的教學來自於教師的自身認同和自身完整。”教學提供通達靈魂的鏡子,在這面鏡子中,智慧的、情感的和精神的——三者無一可以忽略。如果教師缺乏一種對生命的愛和對工作的渴望,尤其是對教學工作的渴望,那麼再好的教學技術,那也只是一堆沒有生命氣息的工具而已。現實中,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我們很關注教師的專業發展,為此也採取了很多的方法和手段,講座培訓、教學觀摩、實踐反思、寫日誌做案例,忙忙碌碌但收效甚微。究其原因,可能在於有時候教師是“迫於外在的壓力”而做,少了一種自我完善、自我實現的需要,一種發自內心的對教學的強烈憧憬。

“那天,我懷著感激的心情走進教室,感激有一個教書的機會,因為教學滋養著我的心靈,在我所知的任何工作中,教學對心靈最有益。”作者把教學看成了滋養教師心靈的雞湯,教學就是無止境的相遇。他把自己和學生、學科結合在一起編織生活,編織到學習和生活所需要的共同體結構中。

(篇十一)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蹲下來和孩子交流》讀後

美國著名作家馬克.吐溫說過“人的一生只有一個童年”這樣一個僅有的、寶貴的童年是怎樣度過的呢?與孩子最親近、相處最多的是父母,我們會給與他們什麼樣的童年呢?王璐的《蹲下來和孩子交流》一下子就吸引了我。

沒有什麼東西能比父母心中所蘊藏著的情感更為神聖,這種情感就是父愛和母愛,父母是孩子心中最仁慈的法官、最貼心的朋友,是愛的太陽,父母的愛如火焰照耀並溫暖著孩子們的心靈,使他們得以健康成長。父母之愛如此之偉大,但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卻經常發現很多孩子對父母之愛往往不以為然,甚至常常產生逆反心理,對父母抱以“敵視”態度,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答案就在於父母沒有能讓孩子從內心深處感悟到他們的愛,沒能同孩子進行正確有效的溝通。那麼:父母應該如何同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如何正確地去愛孩子呢?這無疑是讓很多為父母者頭痛的話題。孩子淘氣不聽話,不愛學習,不懂禮貌,性格害羞,愛撒謊,屢教不改······如此種種,讓父母難於應付,無名火起就對孩子動輒以打罵,或者變相的體罰,經過這樣一翻“教育”,自以為孩子能悔過自新,卻成想適得其反,孩子愈加的反判,甚至對你陰奉陽違,以至造成大錯,這樣的父母這“愛”無疑是失敗的,那麼如何才算是正確的教育之法?如何才能做一個合格的父母呢?本書所要告訴我們的正是這一點。

父母在教育孩子時,最應該做到的有以下幾點之一:一、要放下權威的架子,蹲下身子平等地與孩子交流,尊重孩子的權利。二、把孩子當作自己的朋友,適當時放棄那雙充滿“愛”的手,讓孩子健康自由的成長。三、父母要以身作則,要知道單純的“言傳”往往很難讓子女發自內心地完全地接受你的教育,只有父母做出了榜樣,孩子才能真正的信服。四、要能疏導孩子的情緒,尤其是對處於青春期的孩子,要積極耐心地幫助其疏導不良情緒。五、教會孩子溝通的本領,讓孩子主動說話並能正確的表達。這其中,教會孩子自信是最為關鍵也是首要的一步。六、常識孩子,告訴孩子:“你真棒”,賞識只要掌握了尺度和方法,那就是最能激發孩子潛能,最有助於孩子成長的教育方法。七、掌握批語和懲罰的方法,批語和懲罰固然不是教育孩子的最好方法,但如果用得好,也是非常具有效果的。八、給孩子一個寬容的成長環境,讓孩子充分體會你的愛,這是家庭教育最為根本的一點。

蹲下來,對孩子來說是一種極大的關心與理解;
是我們關心兒童世界的一種方式;
也營造出一種明主、和諧的相互尊重的父母與孩子的關係。放下家長權威的架子,和你的孩子做朋友,讓他們擁有一個健康快樂的童年。

(篇十二)

下午在家閒得無聊,琢磨著找點事做,想起了錢夢龍老先生《教師的價值》一書,便翻出來。我不僅是初次讀錢老的書,就是對錢老這個人還是在前幾日讀李鎮西老師的一篇文章時才略有所知。所以我剛一翻開書就直奔作者簡介,很想知道被李鎮西老師尊崇的錢老先生到底是一位怎樣的大家。看完簡介,我覺得這書值得一讀,遂翻到“小引”,不禁一驚——小引上赫然寫著“文化程度:國中”的字樣,這怎麼可以做一位高中老師呢?更令我驚歎的是錢老還是一位特級教師。我意識到他一定具有著獨特的經歷,對教學也有著獨到的建樹。帶著對錢老的好奇我開始了輯一《我的教學傳奇》的閱讀。

輯一中錢老以《我怎樣“混”入教師隊伍》開篇,以《只要嚮往藍天,誰都可能比我飛得高》收尾,在8篇文章、滿滿38頁的文字中,我的心情也隨著錢老的大起大落而忽悲忽喜。錢老在國小五年級時從“差生”起步,再從“不合格教師”到優秀教師,又從優秀教師跌到“極右分子”,最後卻從“摘帽右派”驟升到特級教師。我讀到錢老的每一處或起或落的時間點時,都會計算錢老當時的年齡,並與自己的現在相比較。我一直慨嘆自己教育工作起步較晚,曾經一些對教育工作的美麗憧憬隨著時間的流逝漸漸淡去。今天讀著錢老的書,我又找到了一份久違的力量,我在一段文字下畫上紅線,並在旁邊標註了“勵志”二字:

無論我墜落到怎樣的谷底,我都沒有放棄,即使在處境最艱難的那些日子裡,只要容許我走上講臺,我仍然一如既往地踐行著我的教學理念。因此,一旦機遇來敲門我就能緊緊抓住。如果我在屢遭挫折以後,心灰意冷,看破紅塵,從此一蹶不振,放棄我所有的教育追求,那麼即使給我一百次教《愚公移山》的機會,我也不可能破繭而出。(《愚公移山》一課改寫了錢老的人生)

讀著這段話的時候我的眼睛有點溼了,為錢老的經歷而心疼,也為錢老的執著而感動。想想自己,沒有理由不努力,也沒有理由不爭取。錢老的話深深地印在了我心裡,錢老的經歷一定會成為我前行的動力。

與書為伴,向名家學習。我想在《教師的價值》一書中我一定會找到自己的價值和實現這種價值的路。錢老的成就是我不可向往的,只願在廣闊的藍天裡可以找到自己的身影。

標籤:暑假 教師 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