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教師文案

不懂就要問教學設計一等獎及反思6篇

你們在寫教學設計及反思的過程中,絕對要強調條理清楚,隨著環境的進步,職場人使用的情況越來越多了。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不懂就要問教學設計一等獎及反思6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不懂就要問教學設計一等獎及反思6篇

不懂就要問教學設計一等獎及反思1

教學要求

1、理解課文內容,瞭解孫中山對待學問的態度,學習他的勤學好問的。

2、指導學生會認本課兩個生字,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理解孫中山回答同學的那句話,學習他的勤學好問的。

教學難點 結合具體的時代背景,理解為什麼孫中山寧可冒著捱打的危險,也要提己不懂的問題。

教學過程

一、自主學習,整體感知。

1.(板書課題)看到這個題目,同學們心中會產生哪些疑問?(課文裡是講誰不懂?哪兒不懂?要問誰?“不懂就要問”是誰說的?他為什麼要這樣說?……)

2.帶著問題藉助拼音自讀課文,不明白的字、詞意可查字典,字典解決不了的問題可劃劃、圈圈。讀完讀文還可跟周圍的同學小聲議論議論。

3.在初步感知全文的基礎上,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這課文記敘的是孫中山小時候在私塾裡讀書,為了弄懂書裡的意思而大膽向先生提出問題的故事。)

4.同學們交流有關孫中山先生生平事蹟。

二、深入學習,質疑解疑。

細讀課文,圍繞重點展開質疑、討論研究,進一步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1.什麼叫“私塾”?“私塾”與現在的學堂教與學有什麼不同?

(這一問題的提出,要讓學生懂得,正因為先生只教讀和背,從來不講意思,所以才發生了孫中山提出問題,要先生講意思的故事,這也是故事發生的原因。)

2.指名讀第二自然段,質疑、解疑。

“照例”、“流利”、“連連點頭”在課文裡是要說明什麼的?課文前面寫了先生對孫中山的學習背誦是“連連點頭”,而後面孫中山自己卻認為這樣糊里糊塗地讀書沒有什麼用。孫中山是怎樣對待學習的?對先生的提問為什麼要“壯著膽子”?對先生請求時用了禮貌用語說明了什麼?

(通過兩次問題的討論,讓學生從“照例”、“流利”、“連連點頭”、“壯著膽子”等詞語中領悟到孫中山讀書認真,學業完成得極為出色,表達了他不滿足已有的成績,有進一步要求理解課文意思的願望。)

3.找出帶有下列詞語的句子讀一讀:

“嚇呆了、害怕、霎時、鴉雀無聲、拿著戒尺、厲聲問道、收起戒尺、讓孫中山坐下”。

接著看課文插圖,對比想一想,同學們的表現與先生的態度怎樣?

圍繞上列詞語展開討論研究:當孫中山提出問題後,學生的表情有什麼變化?先生的態度前後有什麼變化?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變化?

出示課文插圖,啟發學生展開想象,並能有感情地運用有關詞語複述圖意。

4.學生質疑:向先生提出問題為什麼還要捱打呢?而今天的老師為什麼卻鼓勵學生提問呢?(教師幫助學生區分清楚:過去私塾封閉式的封建教育與今天民主開放或教育的不同。)

孫中山在那種棍棒教育下敢於提問,可以看出他有什麼樣的?課文是怎樣告訴我們的?他為什麼要這樣做?(明確:孫中山當時就有寧願捱打也要弄清道理、勤學好問的可貴。)

三、深入畫面,指導朗讀。

1.自由組合,三人為一組練習。

2.請兩組同學彙報。

注意引導學生根據句子所表達的意思讀出不同的語氣。(如“……,有什麼用呢?”這句話是說孫中山認為糊里糊塗沒有用,要讀出肯定的語氣;“……,不怕捱打嗎?”是別的同學感到奇怪,不明白,才問孫中山的,要讀出疑問的語氣;“你會背了嗎?”是先生厲聲問的,要讀出嚴肅、生氣的語氣。又如“請您給我講講吧!”應讀出懇求、期待的語氣;“我就講講吧!”應讀出表示答應的語氣。)

四、深入探究,學習。

1、學習了課文,你有哪些體會?

(①孫中山小時候讀書背誦,毫不糊里糊塗,能夠自己對自己提出問題,正如名人所講“讀書要有疑,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所以先生對他小時候的學習成績是“連連點頭”,這一點很值得我們學習;②在一百多年前的封建社會裡,孫中山為弄清道理,不怕捱打,敢於向先生提問,他認為“學問學問,不懂就要問”,這種“勤學好問、讀書求理”的太值得我們學習了。)

2、說說你在平日的學習中是怎樣勤奮好學的。

不懂就要問教學設計一等獎及反思2

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講的是孫中山小時候在私塾讀書,敢於獨立思考,敢於質疑,為了弄懂書裡的意思,不怕先生的懲罰,大膽地向先生提出問題的事情,讚揚了孫中山認真讀書、勤學好問的精神。

學情分析

本文是一篇略讀課文,也是學生接觸到的第一篇略讀課文。教學中,教師要向學生介紹什麼樣的課文是略讀課文和怎樣學習略讀課文,使學生明確這一類課文的學習要求,並在學習的過程中,逐步掌握學習方法和策略。

教學建議

略讀課文的教學,教師要儘量放手,多給學生朗讀、思考、質疑、發表自己見解的機會。無論是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還是對語言的體會和品味,都應該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去探究,儘量由學生自己得出答案和結論。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會認11個生字,掌握2個多音字。

2、默讀課文,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3、把有新鮮感的詞句畫下來和同學交流。

【過程與方法】

獨立閱讀課文,瞭解課文大意。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理解課文內容,激發學生學習孫中山小時候勤學好問的精神。

重點難點

重點

1、會認11個生字,掌握2個多音字。

2、默讀課文,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難點

理解孫中山回答同學的那句話,學習他勤學好問的精神。

教學準備

教師:關於孫中山的相關資料及多媒體課件。

學生:課前瞭解孫中山的生平經歷,預習課文。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切入課文

1、同學們,在學習上你們有哪些好習慣?(學生暢所欲言)

2、我國有許多科學家、偉人都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孫中山就是其中的一個(出示孫中山的照片,交流資料)。孫中山能取得這麼大的成就,跟他從小養成“不懂就問”的好習慣是分不開的,現在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去看一看吧。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板書課題,指出“*”,問學生,同學們,你們認識這個標識嗎?帶有這個標識的課文叫略讀課文。略讀課文,我們應該怎樣學呢?生自由回答,教師總結:略讀課文可以讀得粗略一些,瞭解課文大意即可。除了課文後雙橫線內的字,如果文中有個別的字不認識、個別的詞語不理解,也沒有關係。

2、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認識生字。

3、通過指名讀、“開火車”讀、擂臺賽讀等方式檢查識字情況。

4、默讀課文,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5、全班交流,教師總結。

(課文敘述了孫中山小時候在私塾學習時請求先生講解所背的書的意思的故事。)

三、品讀感悟,積累語言

1、指名讀課文。

交流:從課文中你讀懂了什麼?從哪句話讀懂的?還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2、在學生彙報的過程中,重點引導學生通過“照例、壯著膽子”等詞語體會孫中山是如何學習的。

(1)通過同學們的反應:“高聲唸書、嚇呆了、鴉雀無聲”來體會同學們的震驚、害怕,以及當時的緊張氣氛。

(2)通過先生態度的變化:“拿著戒尺,厲聲問、收起戒尺、講得很詳細”來體會先生被孫中山善於思考、敢於提問的精神所打動。

在學生提問時,注意引導學生分析哪些問題是重要的,哪些問題不重要。培養學生善於提問的能力。

四、朗讀欣賞,昇華情感

課文中哪些詞句讓你覺得很新鮮,找出來讀給同學聽,並說說為什麼覺得新鮮。

五、聯絡實際,拓展延伸

說說因為你的好問或不好問,得到了哪些益處或遭到了哪些損失。

梳理板書

不懂就要問

孫中山——勤學好問讀書求理

教學感悟

本課是一篇略讀課文,教學時,我放手讓學生在自主質疑、自由討論中學習,遇到不明白的問題動腦筋思考,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提出來大家討論,從而培養他們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不懂就要問教學設計一等獎及反思3

設計說明:

《不懂就要問》這篇課文記敘了孫中山小時候在私塾學習時,明知可能捱打,還是向先生提問的故事,反映了他學習主動、喜歡刨根問底的品質。教學中,結合略讀課文的特點,引發學生主動思考、交流,運用學習的閱讀方法來理解課文內容,鼓勵學生髮表自己的看法,展示自己蒐集到的資料,獲得學習的成功體驗。

教學重點:

理解孫中山回答同學的那句話,學習他勤學好問的精神

教學難點:

結合具體的時代背景,理解為什麼孫中山冒著被捱打的危險,也要提出自己的問題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製作多媒體課件。

學生準備:熟讀課文;蒐集有關勤學好問的故事。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匯入,揭示課題

1、(板書課題)看到這個題目,同學們心中會產生哪些疑問?

預設:誰不懂就要問?他都問了哪些問題?他的問題解決了嗎?

2、帶著問題藉助拼音讀課文,不理解的詞可查詞典,詞典解決不了的問題可以圈畫出來。讀完課文還可以跟同桌小聲議論議論。

設計意圖:“學貴有疑”,通過質疑課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帶著問題讀課文,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出示自學提示:默讀課文,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和同學交流你對這件事的想法。把有新鮮感的詞語畫下來和同學交流。

2、學生自由讀文,藉助拼音讀準字音並做到不加字,不漏字,讀通句子。

3、教師巡視指導。

4、學習生字、詞語。

(1)課件出示詞語,其中生字帶拼音。

背bèi誦sònɡ照例lì圈quān出段duàn落練liàn習糊hú裡糊hú塗tú嚇呆dāi戒jiè尺厲lì聲挨ái打清楚chǔ

(2)去掉生字的拼音讀一讀。

背誦照例圈出段落練習糊里糊塗嚇呆戒尺厲聲捱打清楚

(3)遊戲:用手勢表示多音字的讀音。出示詞語,請同學們用手勢來表示“背、圈”的聲調。

背誦揹包圈出羊圈圈豬

(4)做“摘蘋果”遊戲。蘋果上面有生字,學生讀對一個會掉下來一個蘋果。蘋果樹上的生字有背、誦、例、圈、段、練、糊、塗、呆、戒、厲、挨、楚。

5、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想一想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6、出示課文內容填空,引導學生填空。(課件出示)

()小時候在私塾讀書。學生讀熟了,先生就讓他們一個個地()。至於書裡的意思,先生從來()。()不怕捱打,向先生()。這篇課文告訴我們()。

7、小結:我們在講述課文的主要內容時,可以抓住故事的主要人物,說清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

設計意圖: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主動性,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通過課文主要內容的提示,引導學生概括,總結出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方法。

三、細讀課文,深入瞭解

1、孫中山為什麼要向先生提問?

2、學生彙報,課件出示:孫中山讀了幾遍,就背下來了。可是,書裡說的是什麼意思,他一點兒也不懂。孫中山想:這樣糊里糊塗地背,有什麼用呢?

(1)理解“糊里糊塗”,找一找它的反義詞。

(2)用“糊里糊塗”造句。

3、孫中山是怎樣問的?找一找重點的詞語。

(1)課件出示:於是,他壯著膽子站起來,問:“先生,您剛才讓我背的這段書是什麼意思?請您給我講講吧!”

(2)“壯著膽子”問是怎麼問呢?誰來壯著膽子問一問?(指名讀)

(3)你壯著膽子問老師時心情怎麼樣?

(4)小結:孫中山明知可能會捱打,但仍然勇敢地向先生提出問題,這種精神多麼可貴。

4、當他提出自己的問題後,先生和同學又是怎樣做的呢?默讀第3~6自然段,說一說讓自己印象深刻的句子。

5、學生彙報,教師相機出示:

(1)這一問,把正在搖頭晃腦高聲唸書的同學們嚇呆了,課堂裡霎時變得鴉雀無聲。

①“搖頭晃腦高聲唸書”是怎麼唸的?請同學們做動作讀一讀。

②出示:鼕鼕愛寫詩,作詩時搖頭晃腦的,真像()。

指名填寫。

③“課堂裡霎時變得鴉雀無聲”是什麼樣子的?誰來描述?

出示:教室裡鴉雀無聲,連一根針()。

指名填寫。

④誰能給“霎時”找個意思相近的朋友?

(2)出示句子:

先生拿著戒尺,走到孫中山跟前,厲聲問道:“你會背了嗎?”

“會背了。”孫中山說著,就把那段書一字不漏地背了出來。

①引導學生抓住“拿著戒尺”“厲聲”來體會先生的嚴厲。

②出示“戒尺”的圖片,瞭解“戒尺”。

③引導學生抓住“一字不漏”來理解孫中山背誦得很流利。

6、過渡:既然孫中山也怕捱打,那他為什麼還要向先生提問呢?讀課文第7~9自然段。

(1)學生交流後出示句子:學問學問,不懂就要問。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捱打也值得。

(2)不同形式地讀。

①男女生輪讀句子。

②齊讀句子。

③交流感悟。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語來體會孫中山不懂就問的精神。通過多種朗讀方法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積累豐富的詞語。

四、聯絡實際,拓展延伸

1、“不懂就問”是不是遇到不懂的問題就馬上問呢?(應該先動腦筋自己想一想,然後再問。)

2、生活中你是否有過不懂就問的事情?

3、積累名言名句。

(1)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孔子

(2)學習是勞動,是充滿思想的勞動。——烏申斯基

(3)有教養的頭腦的第一個標誌就是善於提問。——普列漢諾夫

(4)把自己當傻瓜,不懂就問,你會學的更多。——陶行知

4、同學交流自己蒐集到的關於不懂就問的故事。

5、總結:不懂就問是良好的學習習慣。希望同學們在積極動腦的基礎之上,能夠敢於發問,收穫更多的知識。

設計意圖:適當的課外拓展積累能夠讓學生開啟思路,開闊視野,並起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作用。

不懂就要問教學設計一等獎及反思4

一、教學目標

(一)練習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鞏固複習生字新詞,會聽寫字詞。

(三)做課後作業練習第3題,看拼音寫句子。

二、教學重點、難點

看拼音寫句子,完成課後練習3,提高拼讀能力。

三、教學過程

(一)練習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老師進行朗讀指導。

(1)課文中的問句和感嘆句,要根據句子所表達的意思讀出不同的語氣。如“這樣胡里胡塗地背,有什麼用呢?”這句話反映了孫中山認為胡里胡塗背沒有用這一看法,要用反問表示肯定的語氣;“不怕捱打嗎?”這句話是那個同學不明白孫中山怎麼敢問的,要讀出疑問的語氣;“你會背了嗎?”是先生厲聲問的,要讀出嚴肅、生氣的語氣;又如“請您給我講講吧!”應讀得稍重些,表示出懇求、期待的語氣。

(2)第三段是一個長句,要讀出課堂上當時緊張的氣氛。可按下面的停頓和重音來讀。

這一問,把正在搖頭晃腦|高聲唸書的同學們|嚇呆了,課堂裡|霎時變得|鴉雀無聲。

(二)鞏固複習生字新詞。(出示小黑板)

1.比一比,組詞語。

列()孫()通()例()孔()誦()提()厲()堂()題()歷()黨()

2.給下面的字加部首組成生字,再組詞語。

董()________昭()________卷()________木()________

3.填空組詞語。

弄清()搖頭()胡裡()連連()壯著()()無聲

4.從下面的詞語中各找出兩組近義詞和反義詞填空。

照樣認真糊塗詳細馬虎仔細明白照例

近義詞:()——()()——()反義詞:()——()()——()

5.完成課後練習第3題,看拼音寫句子。

(1)心裡拼讀,對齊拼音寫漢字,默讀句子。

(2)指名讀拼音寫出兩句話,糾正錯的,再齊讀。

(三)聽寫本課生字詞。

(四)作業。

1.把聽寫中的錯詞各改三遍。

2.寫課堂練習題。

3.熟讀課文。

不懂就要問教學設計一等獎及反思5

學情分析:

二年級國小生經過一年的語文學習,已具備了一定的自主識字的能力,他們能借助拼音自己朗讀課文,大多數學生都能做到讀準字音,不加字,不漏字,也能讀出句子的語氣。但課文所寫內容與當代學生的生活相距甚遠,要引導學生了解簡單的背景知識。知識與能力:

能識記8個生字;正確書寫6個生字。積累8個詞語。過程與方法:

正確朗讀課文,想想為什麼孫中山明知會捱打,還要向老師提問。

學習邊讀邊思考。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知道不懂就問是人的美德,更是學習的良好習慣。教學重點:

學習生字,新詞。能在課文的語言環境中認讀。教學難點:

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懂得不懂就問是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準備:

寫有相關句子或段落的字條,生字卡片。教學課時:一課時教學過程:

一、談話匯入,揭示課題

師:小朋友,現在我們每天坐在學校裡學知識。但是古時候,人們把學校不叫學校,你們知道叫什麼嗎?

板書:私塾

師:想知道那時候孩子們在私塾裡是怎樣讀書的嗎?

1、出示第二小節,學生自由讀。

(1)這段話中有個生字寶寶,師指:誦(上面有拼音),集體拼讀。誰記準它的樣子了,給大家介紹一下你的方法。(誦,可以採用熟字換部首的方法識記。)在書寫時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麼?(右上角最後一筆點不能忘。)我們寫寫這個字好嗎?(田字格指導書寫。)

(2)私塾裡讀書的情景怎麼樣,誰讀給大家聽?(3)他讀得很傳神,大家學著他的樣子齊讀一遍。

(4)簡單交流讀後的感受。

師補充、小結:那時候的私塾老師一般都比較嚴厲,誰不聽話或不認真讀書,還會挨老師戒尺的打。上課時,學生大多不敢向老師提出問題。

2、出示課文第一節:孫中山小時候在私塾讀書。集體讀。

過渡:可是,孫中山卻敢於不懂就問。

揭示課題:

不懂就問(“懂”用紅色和黃色粉筆書寫)師:指“懂”,誰做小老師領大家認這個新朋友?

過渡:孫中山怎麼敢問老師呢?我們馬上翻開課本,探個究竟,好嗎?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出示自學建議:

(1)輕聲讀課文,藉助拼音讀準字音,不加字,不漏字,讀通句子。

(2)邊讀邊思考:孫中山為什麼要向先生提問?怎樣提問的?提問後,同學和先生有什麼反應?後來怎樣?

2、學生自讀。(師巡視,督促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

3、學習生字:段、糊、塗、但、厲、詳

(1)這6個生字寶寶就藏在課文中,你都認識了嗎?我們開小

火車認讀好嗎?

(2)出示:厲

這個生字寶寶還有個孿生兄弟,出示“歷”,你發現他們的祕密了嗎?

(3)出示:糊

誰能在這些生字寶寶中為“糊”找個好朋友?男生讀“糊塗”(塗,輕聲)引出“糊里糊塗”(塗,揚聲)女生讀,集體讀。

(4)我們比賽,看誰把這六個字都能認準(卡片抽讀)。

4、我們把生字寶寶送到課文中,看看大家還認得他嗎?好,大家課文讀得很流利,我看哪位有心的小朋友邊讀邊思考這些問題了(指“自讀提示”)。

三、細讀課文,深入瞭解

1、師:孫中山為什麼要向先生提問?生稍作思考,然後交流。

師:糊里糊塗是什麼意思?如果不糊里糊塗呢?(學習反義詞)師:於是,他就(等學生接下去)?生交流,師出示句子:於是,他壯著膽子站起來,問:“先生,您剛才讓我們背的這段課文是什麼意思?請您為我們講講吧!”

指名讀。

孫中山怎麼問老師的?“壯著膽子”問是怎麼問呢?誰來壯著膽子問一問?(指名讀)

師:不錯,你猶豫了一下,鼓足勇氣讀下去了。誰再來?

好,你提問時態度很誠懇,很尊重先生。我們一起來提問一次,好嗎?

你壯著膽子問老師時心情怎麼樣?(體會孫中山此時緊張的心情)為什麼緊張?(初步感受孫中山明知可能會捱打,但仍然勇敢地向老師提出問題的可貴精神。)

2、當他提出自己的問題後,老師和同學又是怎樣的呢?再讀課文4~7節。

師:誰來說說同學們是怎麼做的?學生交流。師:“搖頭晃腦唸書”是怎麼念?

出示:鼕鼕愛寫詩,作詩時搖頭晃腦,真像()。指名填寫。

“課堂裡霎時變得鴉雀無聲”是什麼樣子的?誰來描述?出示:教室裡鴉雀無聲,連一根針()。指名填寫。

誰能給“霎時”找個意思相近的朋友?過渡:老師真的打孫中山了?為什麼?

生交流,師出示:孫中山說著,就把那篇課文一字不漏地背了出來。

你為什麼要重讀“一字不漏”?(體會孫中山是一個認真學習的好學生,因此,老師沒有用戒尺打他。)

3、分角色朗讀課文2—5節。

過渡:既然孫中也怕捱打,那他為什麼還要向老師提問呢?讀課文第

6、7節。

學生交流後出示句子:學問學問,不懂就要問。為了弄清道理,就是捱打也值得。

①男女生輪讀句子。 ②齊讀句子。 ③交流感悟。

四、小結、拓展

不懂就問是人的美德,更是學習的良好習慣。你平時遇到不懂的問題時是怎麼做的?

拓展作業:課後瞭解孫中山的其他故事。

板書設計:

不懂就問

孫中山

學問學問,不懂就要問。

為了弄清道理,就是捱打也值得。

教學反思:

這節課的教學,我依據課標和教材內容,結合我們班學生的實際情況預設了四個目標。課堂上,我圍繞目標,參考教學設計,將教學分四個環節實施。

第一步,我針對孩子對“私塾”比較陌生,藉助學校這個話題引

出“私塾”,讓學生知道舊時的私塾就是現在的學校,學生對私塾的好奇心被勾起,我趁機讓他們學習課文第二節,瞭解私塾,然後自然引出課題。學生學習興趣較高,似乎身臨私塾,學習效果特別好。第二步,我讓學生輕聲讀課文,學習剩下的生字、詞,整體感知課文。第三步,引導學生“細讀課文,深入瞭解”,這一環節也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我在指導學生讀熟、讀好句子的基礎上,思考問題,培養學生養成邊讀邊想的好習慣,指導學生抓住關鍵的詞語來理解、感受孫中山明知可能會挨老師的打,但仍然勇敢地向老師提出問題的可貴精神。最後,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談談自己遇到問題是怎麼做的,目的是激發學生向孫中山學習。

出乎意料的是學生的朗讀水平有了明顯進步,這就使我節省了預計用來指導朗讀的時間。但學生邊讀邊想的習慣還很欠缺。這一點在往後的課堂上我要激發學生的思索興趣,讓學生帶著問題讀書。利用孩子“好問”這一心理特徵,引導他們在讀書過程中提出種。種問題,並通過反覆閱讀,力求自己進行解決。另外,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目標也只是停留在口頭上,還得在以後的教學中多引導。

不懂就要問教學設計一等獎及反思6

教學目標:

1、認識17個字,會寫9個字。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養成“不懂就問”的好習慣。

教具準備:

1、孫中山的相關資料。

2、課件。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1、課前交流蒐集的有關孫中山的相關資料。

2、今天咱們就來學習一篇孫中山小時候讀書的故事。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自讀感知,合作識字。

1、同學們已經掌握了很多識字方法,請同學們自己讀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想辦法解決。

2、小組合作,學習生字。

3、課件出示詞語卡片,教師檢查認讀情況。

(1)指名讀,讀的對就跟讀。

(2)全體同學齊讀詞語。

4、教師檢查生字。

(1)指名讀,並談談你是怎麼記住這些字的?

(2)齊讀生字,重點強調易錯的字。

5、再讀課文,相信同學們一定會讀的更通順、流利,邊讀邊標出自然段。

6、指名分段朗讀課文,其他同學要聽準字音。

三、細讀課文,感悟表達。

1、請同學們自己讀讀課文,看看從課文中你知道了什麼,還有哪些不明白的問題?

2、交流:你讀懂了什麼,從哪兒讀懂得,讀出來給同學們聽聽。

(1)當學生回答讀懂了“孫中山養成了不懂就問的好習慣”時,課件出示:先生講得很仔細大家聽得很認真從此孫中山一有不懂的事情就主動地問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

a、指名讀讀這段話。

b、你能這段話加上標點嗎?

c、讓學生反覆朗讀這段話,體會句號和逗號的不同。我們認識了逗號與句號,從現在開始再寫話時要正確地運用逗號與句號。

3、討論交流:你還有哪些不明白的問題,提出來大家共同解決。

(1)如果學生提出為什麼“孫中山的提問把同學們嚇呆了,教室裡頓時鴉雀無聲呢?”讓學生讀第1、4自然段,聯絡上下文理解。通過這兩段的學習,讓學生明白:在私塾裡,從來沒有人敢向先生提問題,而且先生也很嚴厲。孫中山很聰明,在很短的時間能將老師要求背的書一字不錯地背誦出來。

(2)對於課文中不懂的地方你是怎樣做的?

(3)在以後的讀書過程中,如果遇到不懂的地方你會怎麼做呢?(會像孫中山一樣不懂就問)

4、學習了課文,我們對孫中山有了更進一步的瞭解,現在你有什麼話想對他說呢?

四、讀者論壇全文,體會感情。

五、作業設計。

1、你還知道孫中山先生的哪些事?講給同學們聽聽。

2、你還想了解哪些偉人小時候讀書的故事?請蒐集有關資料。(以上作業可任選一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