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教師文案

地理教學反思最新5篇

優秀的教學反思是需要我們的結合自己的教學經歷的,想要自己的教學能力有所突破,在教學任務結束後就一定要寫好教學反思,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地理教學反思最新5篇,供大家參考。

地理教學反思最新5篇

地理教學反思篇1

課堂提問是一門藝術,是教師對教學內容的精心提煉和展示的過程。課堂上科學精巧的提問,能夠啟用學生及積極思維,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有重要作用。課堂上提出的問題,必須是課堂教學內容的精髓,通過課堂提問要解決課堂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通過課堂提問,要使學生產生積極思維能力,積極探究能力和分析知識、歸納知識的自主學習能力。

一、課堂提問內容緊扣高中地理教材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高中地理課堂提問的內容,應緊扣課堂教授的重點和難點知識來設計,達到充分調動學生思維,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目的。提問的內容要有啟發性,通過提出的問題,啟發學生積極思維。如:在講高中地理《5.8傳統工業基地》這一節時,圍繞魯爾區的區位因素、魯爾區衰落的原因、魯爾區綜合整治的措施等重點和難點設問。通過魯爾區的區位因素有哪些?和魯爾區相同的傳統工業區共同的區位因素有哪些?傳統工業區的主要工業有哪些?魯爾區衰落的原因有哪些?東北老工業基地衰落的原因和魯爾區有哪些相同地和不同點?魯爾區綜合治理的措施有哪些?東北老工業化基地的振興應採取哪些措施?關於魯爾區的問題是本節課的重點內容,學生在閱讀教材的基礎上很輕易得出答案。與東北老工業基地的聯絡是提高學生思維能力和運用能力的內容,學生必須經過縝密的分析才能回答,是本節課的難點。教學重點和難點知識使學生在課堂上最感愛好的問題,提出的問題必須科學合理,必須與教學重點內容密切相關內,這樣才能調動學生積極思考,調動學生緊隨課堂教學節奏思維,活躍課堂氣氛,增進師生交流和生生互動,提高教學效果。

二、課堂提問過程按地理事物和現象的發展規律層層推進

課堂提問要有梯度,先易後難,符合學生認知規律,使學生“跳一跳”能夠摘到果子。這樣由淺入深,環環相扣,鋪路搭橋,層層推進的遞進方式,不僅非常輕易的解決問題,而且使學生思維向知識縱深發展。高中地理教學的內容是按認知的規律層層推進的,具有很強的規律性。如:分析《5.2農業區位因素》一節,從農業的自然區位因素到社會經濟因素雖知識教學內容的層層推進,提出問題:影響農業生產的自然區位應素有哪些?地形、氣候、水源和土壤。逐一分析後提出問題:影響農業生產的社會經濟因素有哪些?政策、市場、交通和科技。。進一步分析後提出問題:影響農業的因素有哪些變化?人類對自然因素的改造,交通運輸的發展和冷藏保鮮技術的出現,農業生產的市場區位在空間上擴大。然後進一步提出問題:對農業生產影響越來越大的因素是?農業科技。對農業生產起決定性作用的因素是?市場需求量。這樣層層設問,能使同學們把握地理事物各要素之間的區別和聯絡,有助於把握地理環境的整體性特點。

三、課堂提問有利於活躍課堂教學氣氛,增進師生交流

教師的課堂提問中要針對課堂教學內容,提出同學們非常感愛好的問題作為切入點。有利於調動同學們思考問題的積極性,教材中的內容往往很抽象而單調,有很多是學生很難見到的或是學生已經很輕易就把握的內容,提出問題讓學生覺得很輕易回答。覺得回答問題只是讀教材的過程,這樣時間一長同學們就對教師提出的問題感到索然無味。因此,我在講高中地理課時,找一些學生感愛好並與教學內容密切聯絡的問題,作為課堂教學的切入點,調動學生積極思維。如:講《2.6氣候的形成和變化》這一節時,首先提出問題:雅典奧運會於北京奧運會天氣有哪些區別?為什麼?學生對奧運會的內容都非常感愛好,自然而然就會根據問題去思考背景和雅典兩地的氣候及其氣候特點。在教學過程中,多應用分組討論和師生互動的方法,避免教師問學生答的單一方式,在課堂上通過師生之間互問互答的學習過程中,提高學生分析教材能力和地理思維能力。這樣使更多地學生參與到問題中,使每個地理問題都能從多角度多方面進行分析,促進了全體學生參與到教學思維過程中,提高了全體學生主動學習能力,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嘗試到成功的喜悅。在教師問學生和學生問老師的互問互答中排出了師生之間的代溝,縮短了師生之間的距離,增進了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使學生的智慧得到充分的提高。

地理教學反思篇2

轉眼間,已經過了5周,一個多月的時間過去了,作為一名剛剛走上新崗位的新老師來說,不得不對前一個月的地理教學進行一下反思。瞭解自己的教學在哪些方面存在不足,思考應該如何改正。

在這一個月裡,我重視地理教學的內容,在向學生講授地理知識的同時,我還和他們聊一些地理常識的知識。在完成地理課堂教學的基礎上,讓同學們介紹、瞭解自己的家鄉,增強了他們對地理的熱愛程度,使同學們對地理充滿了興趣。師生一起參加到地理課堂教學的活動中來,極大的調動了學生學習地理的積極性。

在重視地理教學內容的基礎上,我還思考如何運用地理教具,採用何種教學方法,讓學生更容易接受課本知識,不感覺到枯燥乏味。為了多瞭解學生和學習老教師的教學經驗,我積極聽老教師的課。這的確幫助了我,讓我知道學生哪裡會有聽不明白的,學生哪裡會出錯,怎樣提問才能更大地引發學生的思考,讓學生在學習中佔主動地位。

但是,在這一個月的地理教學中,我也逐漸發現了自己在教學上的不足。

一、 教學目標與教學效果之間有偏差

儘管我每次備課時在教學目標的設立,教材處理,教學方法,學法指導等方面都有自己的設計和安排,但是在真正的教學過程中更多的採用的是教師教知識,提問和思考只佔課堂教學的一小部分。還沒有真正做到“問題為主線”,允許學生質疑,給學生留出質疑、思考時間。讓學生在提問中獲得知識,在思考中掌握知識。

對於這一問題的對策:保證教學目標的確立圍繞學生,給學生質疑、思考留出時間,讓學生“會學”知識。多講授與學生生活和周圍世界密切相關的地理知識,通過學生的聯想,增強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理解力,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對於教學目標的實施,要正確處理師與生,教與學的關係,使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活動中,給足學生思考的空間,突顯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切實達到教學活動的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德育目標。

二、 備課中備教學與備學生之間少銜接

在現在的教學過程中,我們講的都是因材施教。要根據不同的學生設計有不同的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可是在實際教學中,教學與學生之間缺少溝通,通常是一個教案一節課,對於優等生,後進生沒有區分度。他們在一節課中學習的是相同的知識,作業是同一張卷子,這就使得優等生吃不飽,後進生消化不了。

對於這一問題的對策:學生的學習態度與學習能力都不一樣。對優等生要幫助他們,讓他們有更高層次的前進。平時佈置作業時,讓他們做完作業後,再加上兩三道有難度的題目,讓他們多多思考,多學習知識,讓他們吃得飽。對於後進生則要降低學習要求,努力達到基本要求。佈置作業時,讓他們先做會做的作業,有時間再做其他題目,或給他們時間多看書,要讓他們把課上的基本知識消化了。

我相信我的地理教學工作會在我的多多學習、多多反思中有進步的。積極改正教學中的缺點與不足,不斷進步,不斷完善,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名合格的衡中教師。

地理教學反思篇3

一、高中地理活動教學的影響因素

在高中地理活動教學中,教師由於受到傳統地理教學觀念的影響,將傳授地理知識,使學生到達應試考試的要求作為教學目的,從而構成了過多重視教學結果,而忽視高中地理教學過程的現象。因此,教師認為地理教材中章節後面的活動資料並不是很重要,所以將這部分資料簡單地為學生指點一二,並沒有對其給予足夠的重視,而將完成教學目標當作教學的重要資料。教師為了到達教學目標,將超多的地理知識生硬地教授給學生,很少將地理知識產生的具體過程講述給學生,僅要求學生理解、記憶以及運用地理知識。還有的地理老師正好相反,過分強調了高中地理教材中“活動”資料,在課堂上對這部分資料進行詳細地講解,反而忽略了地理課堂應講述的重點資料,從表面上看有很好的教學效果,事實上卻很難起到很好的教學效果,難以實現最終的教學目的。

二、高中地理活動教學的有效策略

1、教師要充分利用地理教材中的“活動”資料,使學生用心參與到課堂學習活動中

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地認識到學習是一種主動理解知識的過程,而不是讓學生被動地理解知識。這就需要教師要在教學中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用心性和主動性,而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活動”資料是一個不錯的選取。如教師在向學生講解“地球形狀”時,為了調動學生參與的用心性,能夠讓學生在課前用紙折一個帆船,準備一個球,模擬船在球體上航行,平視球面上遠航歸來和去遠航時船的桅杆、船身先後看見的順序,然後再作一個比較,平視放在桌子上平移的紙船,看看二者的區別。教師還要讓學生對觀察到的現象做好認真記錄,根據觀察到的事實狀況得出地球是球體的結論。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不僅僅培養了學生的觀察潛力、分析潛力、思維潛力以及溝通潛力,還使學生切身地體會到了發現知識的過程。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教師採用這樣的教學方法不僅僅能夠使學生快速地學習地理知識,還能夠加深對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印象,鞏固學生的知識。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教師要最大限度地利用教材中“活動”的資料,將這部分資料作為教學素材,既能夠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識,同時也高效地完成了課後練習任務。利用這樣的教學方式既有助於教授學生基礎的地理知識,同時又能夠提高學生將理論知識應用於實踐的潛力,從而

實現提高學生地理學習效果和水平的目的。

2、教師要根據具體的教學資料精心安排教學活動

在高中地理教材中,幾乎每個章節後都設定了活動資料,這些活動資料具有必須的差異,有的活動資料側重考查學生的探究潛力,有的側重考查學生的實踐潛力,有的側重考查學生的思維潛力。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對這些“活動”資料有一個明確的認識,精心設計教學活動。如有的活動資料能夠應用在課堂教學的匯入部分,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的活動資料有助於學生更好地理解地理教學中的重難點資料,教師能夠利用這部分資料降低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重點和難點,從而實現提高學生解決地理難題及理解地理難點知識的潛力;有的地理“活動”資料有助於為學生蒐集相關的地理資料帶給必須的指導作用,教師能夠利用這部分的資料使學生在課堂上展開激烈的討論和交流,從而實現提高學生思維潛力、分析潛力以及溝通潛力的目的;有的地理“活動”資料能夠幫忙學生對所學資料進行鞏固,加深學生對所學資料的印象,教師能夠將這部分資料安排在課堂的最後,以便為學生帶給充足的練習資料,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潛力;有的地理“活動”資料,教師能夠將其與所教的資料結合,為學生布置一篇小論文,提高學生將理論應用於實踐的潛力。教師還能夠將這些活動資料適時地穿插在地理教學活動中的各個環節中,有效提高自我的教學

效率和教學水平。總之,教師要善於挖掘地理“活動”的資料,精心安排教學活動,從而實現提高學生地理學習水平的目的。

地理教學反思篇4

一、教學設計依據課程標準

本節課加強學生識圖,從圖中得到有關亞洲的位置、範圍、面積。逐步培養學生觀察、分析的能力,側重基礎性的地理知識和技能,增強學生的生存能力。

二、靈活運用教學方法,尊重學生

新課標體現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因此根據教學內容,教學物件的差異,採用靈活多變的方法。如有關亞洲的世界之最,學生完全可以通過閱讀材料和自己掌握的知識說出來或採用競賽方式,看誰知道的多,說的.多,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培養參與意識、競爭意識、合作意識,學會表述和傾聽,在合作中求得共同發展。

三、創造和諧氛圍,適當運用鼓勵性評價

為了促進學生主動發展,激發學生的興趣、動機。在教學過程中創設問題情境和系列活動,不失時機的給學生表現機會並給以肯定和鼓勵,使學生獲得自信與成功的體驗。

不足之處:

1、過程與方法的結合有待提高。

在教師的引導過程中,教師關鍵是如何引,使學生才能掌握怎樣去分析,怎樣得結果。使教學能夠達到面向全體。

2、師生的交流平等性應加強。

在提問題時,應從學生的角度出發,站在學生的角度出發,教師不能強加與學生。總之,課改給教師提出更高的要求,我們在實踐中只有不斷地探索,共同進步。

地理教學反思篇5

地理事物的共性和個性,從而瞭解個體和整體的地理特徵。

一、如英國和日本對比:

類別相似處不同點英國日本位置中緯度島國亞歐大陸西側,大西洋中亞歐大陸東側,太平洋中地形山地面積大,海岸線曲折地殼穩定地殼不穩定,多火山、地震氣候深受海洋影響,氣候溫暖溼潤溫帶海洋性氣候,冬季溫和,夏季涼爽,降水季節分配均勻海洋性季風氣候,夏季涼爽多雨,冬季溫和少雨資源資源貧乏需要進口煤、鐵、石油較豐富森林、硫磺、水力等較豐富農業地少農業以畜牧業為主,農業現代化側重於機械化和生物技術農業以種植業為主,農業現代化側重於生物技術和水利化。經濟工業化水平高,工業在國民經濟中占主導地位;原料和市場依賴國外;都臨近漁場,漁業發達,海運發達資本主義發展最早的國家。煤炭、鋼鐵、紡織、機械、造船、石油工業發達。傳統工業鍊鐵以煤鐵複合體型為主,現向蘇格蘭發展,農業不佔重要地位,糧食需進口資本主義發展較快的國家。機械、鋼鐵、造船、汽車、電子等工業發達。臨海型佈局,現向國土南北兩端發展。農業佔一定地位,稻米自給有餘

又如把我國北方、南方、西北地區、青藏高原等並列起來,進行位置、自然條件、人口、主要農作物、耕作制度、經濟發展等方面情況的逐項比較,既反映各地的地區差異,更突出了各自的特殊性,使人一目瞭然。又如:我國工業基地的對比:京津唐基地:位置:北京、天津、唐山地區;發展條件:豐富的煤、鐵等資源;便利的交通;面臨的問題:環境汙染嚴重;工業中心:瀋陽、大連、鞍山;工業部門:煤炭、鋼鐵、造船、化工;特點:我國北方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遼中南基地:位置:遼寧中部、南部地區;發展條件:豐富的煤、鐵、石油、棉、海鹽等;有統一的電網;便利的鐵路、公路、近海運輸;_山西能源基地;有石油管道連線華北、東北地區;面臨的問題:城市人口過密、可用淡水嚴重不足;工業中心:北京、天津、唐山;工業部門:鋼鐵、化工、機械、紡織、食品、採煤、冶金、陶瓷;特點:我國著名的重工業基地等。

二、綜合法

綜合法是一種對比要素較多、綜合複雜的比較方法。它要求把不同區域的地理要素,全面進行比較,以比較它們之間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從而認識各個區域整體的地理環境特徵。如在中國地理中,秦嶺——淮河一線是一條很重要的綜合地理界線,可以把此線以南、以北的地理環境進行綜合比較:秦嶺一淮河以南地貌以盆地、丘陵為主,一月最冷月均溫大於00c,大於等於100c積溫45000c以上,溫度帶是亞熱帶,乾溼地區為溼潤地區,年降水量大於800毫米,植被以常綠闊葉林為主,耕地型別以水地為主等;而秦嶺一淮河以北地貌以平原、高原為主,一月最冷月均溫小於00c,大於等於100c積溫45000c以下,溫度帶是暖溫帶,乾溼地區為半溼潤地區,年降水量小於800毫米,植被以落葉闊葉林為主,耕地型別以旱田為主等。通過這種方法對比,不僅獲得了完整的、系統的地理知識,而且能融自然地理與人文地理於一體,達到理解性鞏固。

三、環繞某一專題進行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