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教師文案

題西林壁教師設計方案

  題西林壁教師設計方案

學生經過進取的思維和情感活動的加深理解和體驗,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情趣。運用電教創設良好的情境,讓詩中的畫面在學生腦中活起來。以下是本站為大家整理的題西林壁教師設計方案資料,提供參考,歡迎你的閱讀。

題西林壁教師設計方案

題西林壁教師設計方案一

教學目標:

1、能用自我的話或自我喜歡的方式說出詩的大意,感悟詩的意境和詩人的思想感情。

2、能借助詞典等工具書和生活積累理解詩中的詞句。

3、背誦古詩,對重要詞句能夠默寫。

4、體會富有人生哲理的詩句。

5、激發學生對祖國山河的喜愛之情。

教學重點、難點:

1、體會詩中描繪的景象。

2、理解“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這句話,並聯系生活從中獲得啟示。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準備:

多媒體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發情趣,匯入新課

1、團體背誦《望廬山瀑布》這首詩。“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2、今日我們還要學習一篇關於廬山的詩《題西林壁》(板書)。讓我們隨著詩人蘇軾一齊,到廬山去領略一下那神奇的自然風光。

二、瞭解詩人,理解題意。

1、這首詩的作者是誰,誰能把課前預習到的有關詩人的情景向大家介紹一下。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學家、書畫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與其父蘇洵、其弟蘇轍被合稱“三蘇”。他一生坎坷,屢遭貶謫。本文是蘇軾在被貶途中經過廬山是寫下的五首遊記之一。

2、交流對題目《題西林壁》的認識。

題:書寫。

西林:在江西廬山後。

壁:牆壁。

教師簡介題壁詩構成的原因。

三、精讀古詩,理解詩意。

1、教師泛讀。

2、學生結合註釋,自由閱讀,自主思考。

3、指名讀詩,正音。

4、團體交流,能讀懂哪些還有哪些讀不懂教師相機進行一下指導:

(1)在學生感知廬山之美時,教師可出示廬山不一樣角度看到的不一樣圖片,引導學生用學過的詞彙來表示“遠近高低”所見的不一樣形態,並用簡筆畫的形式畫一畫。

橫:連綿起伏、層戀疊嶂

側:高聳入雲、高峻挺拔

遠:群山環繞、重巒疊嶂

近:奇峰羅列、危峰兀立、奇峰突兀

高:雲霧繚繞

低:高聳入雲

(2)引導學生說一說廬山的景色給人的總體印象是什麼雄偉壯觀,千姿百態(板書)

(3)引導學生讀中發現一個問題:觀察的角度不一樣,結果也不一樣。最終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說一說,可回憶課文《畫楊梅》和“盲人摸象”的故事。

(4)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前兩句。

(5)教師重點引導學生品讀三、四句。重點理解“緣”的意思。師生採用問答式反覆朗讀這句,深層思考:為何身在廬山,卻不識廬山真面目引導學生討論後歸納:高有高的侷限性,低有低的侷限性,站在任何位置都有侷限性,僅有把各處的景色綜合起來,才能看到廬山的全貌,這正是“當局者謎,旁觀者清”。(板書)所以我們要想對事物有一個全面的瞭解,就要多聽一聽他人的意見。

(6)引導學生品讀名詩佳句:王之渙《登鸛雀樓》:“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杜甫《望嶽》:“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三、吟誦古詩,品悟詩境。

1、教師提示讀詩方法,並進行朗誦示範,指名說說怎樣把握詩歌節奏(重音與停頓)

2、學生自由朗讀,引導學生在聯想中品味。

3、引導學生有感情朗讀這首詩。作者喜愛廬山,從多個角度,細緻地觀察了廬山,簡潔生動地描繪了廬山的奇特景象,可見他對廬山的奇麗景象留戀往返。此刻,讓我們用自我喜歡的方式讀出作者的讚美之情。

四、總結

《題西林壁》這首古詩,不僅僅對廬山雄奇壯觀、千姿百態景色的讚美,更包含了“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人生哲理。

五、作業

1、背誦、默寫《題西林壁》

2、結合生活實際,說說你是怎樣理解“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這句詩的意思

教學總結

教學時體現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讓學生選擇適合自我的學習方式,尊重學生的自主選擇,培養學生的學習本事;以學定教,邊學邊質疑,以學生問題為主線組織教學,引導領悟到道理時由看山到看事,由正面到反面,層層深入。

學生經過進取的思維和情感活動的加深理解和體驗,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情趣。運用電教創設良好的情境,讓詩中的畫面在學生腦中活起來,進而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和情感體驗,從而體會是人的感情,把詩人創造的意境在學生的心中再現。

題西林壁教師設計方案二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正確讀寫、理解“橫、壁”等生字,瞭解作者簡介,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過程與方法:經過朗讀與體會,學習作者傳情達意的手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詩歌中蘊含的哲理。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詩意,感受詩歌意境。

教學難點:領會“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哲理。

三、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激發求知慾

談話匯入,暢談旅遊經歷,進而引出《題西林壁》

(二)初讀課文,質疑問那

1、介紹作者

蘇軾:北宋著名的文學家,他字子瞻,與蘇轍、蘇洵並稱“三蘇”。

2、解題

題:題寫。西林:西林寺。壁:牆壁——題寫在牆壁上的詩歌。

3、教師範讀,糾正字音,明確朗讀節奏。

4、教師帶領學習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一樣。

(1)“橫”是什麼意思?各不一樣是什麼意思?

(2)誰能用自我的話說說這兩句的意思:從正面看是連綿起伏的山嶺,從側面看是高峻的山峰,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會呈現出不一樣的景哲。

(3)“嶺”和“峰”有什麼不一樣呢?(出示圖片)

(4)在前兩句中,你體會到了怎樣的情感?

(5)帶著感情,再來讀一讀。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小組合作討論)

(1)學生彙報“識”、“緣”,教師補充“真面目”。

(2)學生彙報詩意。

(3)學生聯絡生活談一談學習後兩句的感受。

(4)全班同學帶著感情,齊讀整首詩。

5、總結

彙報本節課收穫,能夠是手法上,能夠是情感上的,能夠是資料上的。

6、佈置作業

寫一寫四季的廬山、早晚的廬山、晴雨的廬山。

7、板書設計

題西林壁教師設計方案三

教材分析:

本節課教學資料屬於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國小語文第七冊第二組課文《古詩兩首》中的第一首。本組教材圍繞“觀察與發現”這一專題編排,教學資料都是關於觀察大自然景物和發現大自然奧祕的。

《題西林壁》公開課教學設計

《題西林壁》這首古詩是蘇軾在1084年遊廬山時題在西林寺牆壁上的一首詩。全詩不僅僅是對廬山雄奇壯觀、千姿百態景象的讚美,並且還蘊含著人生的哲理,內涵深刻,耐人尋味。要想對某個事物有全面的、貼合實際的認識,就必須站在客觀的立場上,正如俗語所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

2.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句的意境,明白古詩闡述的道理。

3.學會觀察的方法,樂於把觀察所得表達出來。

教學重點、難點:想象詩歌描述的意境,體會詩人的情感。

教學方法:熟讀、簡析、體情、自主學習

教學過程:

一、活力匯入

1、大家都旅遊過哪些地方

(板書:廬山)(生跟讀兩遍。)

2、請學生自我談談對廬山都明白些什麼(指名說)

3、廬山是歷史文化名勝。九百多年前,宋朝著名詩人蘇軾花幾天時間遊覽廬山,對廬山的認識還不夠全面,他感受頗多,在廬山西林寺的牆壁上寫下了一首詩。這首詩就是:《題西林壁》

二、自主探究

1、看課題(結合註釋理解題目意思)(板書:解詩題)

2、你們瞭解蘇軾嗎(指名說)(板書:知作者)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他一生坎坷,屢遭貶謫,與其父蘇洵,其弟蘇轍合稱“三蘇”,其散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書法,詩詞造詣很高。此刻就讓我們一齊走進詩,請同學們大聲讀,等會教師要請一些同學來讀。(指名分行讀)

強調嶺ling峰feng壁、緣,還有同學想讀嗎那就全班一齊讀吧!

3、誰能說說詩句的意思請同學結合註釋或經過查字典,來理解句子,不明白的地方能夠打上“”。

三、合作交流

1、誰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指名說)此刻請同學們在小組中互相解決問題,看看哪個小組解決的又快又好!

2、哪個小組能夠說說詩的意思

3、(解釋第一句)明白嶺和峰的區別嗎(學生畫嶺和峰圖)

4、弄懂了嗎那同桌互相說一說這一句的意思。

5、那從遠處和近處看又有什麼不一樣嗎誰能說說這句的意思

6、學完前兩句,你有什麼疑問(為什麼看廬山不一樣呢)

7、答案就在詩中,快讀讀吧!誰明白原因了快來說說!

8、“之所以。。。是因為。。”句式練習說話,再倒過來說“因為。。。。所以”

9、誰能把整首詩的意思完整的說下來同桌先是著說說吧!(指名說)(板書:理詩句)

10、說的真不錯,讓我們再來讀讀詩吧!

四、拓展閱讀。

1、“從不一樣的角度觀察,結果就不一樣。”在生活中你遇到過這樣的情景嗎舉個例子說一說。(指名說)

2、我們評價一個同學時,應當怎樣看(是隻看他缺點,以此評價他呢還是隻看他優點呢)要從不一樣解度看。

3、上學期我們學過一篇課文叫《畫楊桃》,還記得課文講了一個什麼道理嗎

4、那你認為怎樣看才能看清楚廬山的真面目呢(指名說)

5、是呀!就像下象棋,圍觀的人總比下棋的人看的清楚,這就是“旁觀者清,當局者迷”。

6、此刻就讓我們飽含感情,讀讀這首蘊涵深刻道理的詩吧!(齊讀)

7、想試著背背嗎你能夠選擇獨自背或同桌背,看誰背的既快又有感情。

8、我們全班來一遍吧!已經會背的同學能夠合上書背,不會背的同學請你看書讀。(齊背)

9、教師那裡還有幾首描述廬山的詩,請讀一讀吧!

初入廬山

蘇軾

青山若無素,偃蹇不相親。要識廬山面,他年是故人。

自昔懷清賞,神遊杳靄間。如今不是夢,真個是廬山。

芒鞋青竹杖,自掛百錢遊。可怪深山裡,無人識故侯。

登廬山懷李十使君渤

蘇軾

讀書廬山中,作郡廬山下。平湖浸山腳,雲峰對虛榭。

紅蕖紛欲落,白鳥時來下。猶思隱居勝,亂石驚湍瀉。

10、古詩雖然學完了,可是教師期望下課後,同學們能收集、瞭解更多關於廬山的詩。

教學反思:

教學《題西林壁》,這首詩詩句意思淺顯,學生看看註釋就能大致讀懂字面的意思。本課的教學目標是:1、學會“緣”字。2、背誦《題西林壁》。3、讀懂詞句意思,理解詩歌資料、體會詩人富有哲理的詩句。教學重點難點則為:理解蘇軾“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詩句所蘊含的哲理,從中獲得啟示。針對我校學生特點和一些語文教師對古詩教學難以把握的情景,課前我設計的教案儘量簡潔、步驟清晰,以期給出一個能夠參考的操作模式:一、解詩題(結合註釋)二、知作者(包括必須程度的寫詩背景);三、理詩句(小組合作學習古詩,知大意,如利用字典、課後註釋來理解這首詩歌);四、明詩理(結合說實際和上學期課文《畫楊桃》理解,感悟道理:從不一樣角度觀察,結果是不一樣的)。

拓展閱讀:課文賞析

此詩描述廬山變化多姿的面貌,並借景說理,指出觀察問題應客觀全面,如果主觀片面,就得不出正確的結論。

開頭兩句“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一樣”,實寫遊山所見。廬山是座丘壑縱橫、峰巒起伏的大山,遊人所處的位置不一樣,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這兩句概括而形象地寫出了移步換形、千姿萬態的廬山風景

結尾兩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說理,談遊山的體會。之所以不能辨認廬山的真實面目,是因為身在廬山之中,視野為廬山的峰巒所侷限,看到的只是廬山的一峰一嶺一丘一壑,區域性而已,這必然帶有片面性。這兩句奇思妙發,整個意境渾然托出,為讀者供給了一個回味經驗、馳騁想象的空間。這不僅僅是遊歷山水才有這種理性認識。遊山所見如此,觀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這兩句詩有著豐富的內涵,它啟迪人們認識為人處事的一個哲理——由於人們所處的地位不一樣,看問題的出發點不一樣,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難免有必須的片面性;要認識事物的真相與全貌,必須超越狹小的範圍,擺脫主觀成見。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一首小詩激起人們無限的回味和深思。所以,《題西林壁》不單單是詩人歌詠廬山的奇景偉觀,同時也是蘇軾以哲人的眼光從中得出的真理性的認識。由於這種認識是深刻的,是貼合客觀規律的,所以詩中除了有谷峰的奇秀形象給人以美感之外,又有深永的哲理啟人心智。所以,這首小詩格外來得含蓄蘊藉,思致渺遠,使人百讀不厭。

這首詩寓意十分深刻,但所用的語言卻異常淺顯。深入淺出,這正是蘇軾的一種語言特色。蘇軾寫詩,全無雕琢習氣。詩人所追求的是用一種質樸無華、條暢流利的語言表現一種清新的、前人未曾道的意境;而這意境又是不時閃爍著熒熒的哲理之光。從這首詩來看,語言的表述是簡明的,而其內涵卻是豐富的。也就是說,詩語的本身是形象性和邏輯性的高度統一。詩人在四句詩中,概括地描繪了廬山的形象的特徵,同時又準確地指出看山不得要領的道理。鮮明的感性與明晰的理性交織一齊,互為因果,詩的形象所以昇華為理性王國裡的典型,這就是人們為什麼千百次的把後兩句當作哲理的警句的原因。

如果說宋以前的詩歌傳統是以言志、言情為特點的話,那麼到了宋朝尤其是蘇軾,則出現了以言理為特色的新詩風。這種詩風是宋人在唐詩之後另闢的一條蹊徑,用蘇軾的話來說,便是“出新意於法度之中,寄妙理於豪放之外”。構成這類詩的特點是:語淺意深,因物寓理,寄至味於淡泊。《題西林壁》就是這樣的一首好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