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工作經歷

資助政策事蹟7篇

一份有效的事蹟材料可以產生弘揚正氣,推動工作用用意,在事蹟材料中展示人物的學識和智慧,為大家樹立學習的楷模和目標,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資助政策事蹟7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資助政策事蹟7篇

資助政策事蹟篇1

從事學生資助工作10年來,為了讓更多的人瞭解國家資助政策,曹玖芳利用學校宣傳欄、國旗下講話等途徑,把資助政策檔案及時告知師生及家長;同時利用桃花大舞臺、招生宣傳等活動向社會發放資助材料,讓百姓瞭解職業教育享受的好政策。她還積極配合各處室開展“愛心獻社會、真情暖人間”等志願服務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鍛鍊實踐能力,體驗奉獻的快樂。

2017年,她指導李沂博、王鑫偉兩位學生參加巿級“學生資助在我身邊”微故事徵文活動,獲得了二等獎。這十年,她為2600多名學生申請到了助學金,2200多名學生免交學費,160多名學生獲得北京巿政府獎學金。每當學生向她表示感謝時,她都說自己“像收穫滿滿蜂蜜的小蜜蜂一樣充滿快樂”。

她以熱心的宣傳、細心的稽核和真心的教育,踐行著資助育人工作,讓國家資助這項“陽光工程”充滿陽光!

資助政策事蹟篇2

聶紅鈞同志畢業於西華師範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化學教育專業,2010年8月參加工作,現任漢源縣第三中學學生資助辦公室主任。擔任學校資助辦公室主任以來,聶紅鈞同志始終以飽滿的工作熱情,踏實的工作作風和認真的工作態度面對資助工作,並取得了顯著成效,2020年被雅安市教育局評為雅安市資助工作先進個人。

一、做好資助政策宣傳,確保政策深入人心

漢源三中地處我縣偏遠山區,是一個農村單設國中,全校共有學生668名,其中寄宿生635名,由於生源地地處偏遠山區,貧困面大,交通通訊不發達,學生家長普遍文化水平低,對黨和政府的學生資助政策知曉度不高。為提高師生和家長對學生資助政策的知曉度,聶紅鈞同志採取多種措施加強學生資助政策宣傳工作,一是每一學期都會根據國家政策製作教育扶貧政策宣傳展板在校內顯著並在校園內張貼展板;二是要求班主任利用班會課再次進行宣傳,並在宣傳前制定方案,收集班主任班會材料進行稽核修改,宣傳中深入班級指導,宣傳後深入學生了解知曉度,確保宣傳效果;三是利用家長會親自對家長進行資助政策宣講;四是親自起草、印製並向學生及家長髮放政策宣傳資料,通過一系列形式廣泛、多種多樣的宣傳,切實做到了讓每一個學生都知曉資助政策。

二、做實學生困難認定,切實做好國家資助

為了不讓一個學生因貧困而失學,讓真正需要幫助的學生得到實實在在的幫助,切實做好國家資助工作,讓國家資助最大限度充分發揮作用。聶紅鈞老師根據上級檔案制定了《漢源縣第三中學家庭經濟困難認定方案》徵求意見稿,在校內徵求師生的意見,召開家長會徵求家長的意見,在此基礎上定稿,並以此為據對學生的家庭經濟困難情況進行認定,在認定過程中,聶紅鈞經常帶領老師到貧困學生家庭進行家訪,瞭解家庭經濟困難情況,掌握學生家庭貧困程度的第一手資料,為實施國家資助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三、抓好資助制度建設,確保資助工作規範

為了全面貫徹落實國家的資助助政策,確保國家的資助政策落到實處,不讓一個學生因貧困而失學,聶紅鈞老師在具體做資助的過程中,不斷結合實際,制定了一系列漢源縣第三中學資助管理制度,使漢源縣第三中學各項資助工作逐步規範化、制度化,保證了各項資助工作能夠順利、有序地進行。在此基礎上,他親自設計、組織實施了學校學生資助辦公室標準化建設,並於2018秋季學期完成了漢源縣第三中學資助辦公室標準化建設,讓學校學生資助有了固定的辦公室及其相關辦公裝置,確保資助工作從硬體到軟體都得到保證

四、拓寬資助幫助渠道,真正幫助困難家庭

在完整執行國家資助政策的同時,聶紅鈞同志一是牽頭推出了漢源縣第三中學校內資助,利用每一年的扶貧日活動,發動全校師生捐款,所籌集到的資金都用於資助特別貧困學生,二是親自出馬聯絡愛心企業和愛心人士捐資助學,讓社會資金參與到學校學生資助中,真正將“不讓一個學生因貧困而失學”落到了實處。在他擔任學校學生資助辦公室主任期間,共募集資金35634元,受助學生94名,同時,學校利用自有資金向特別貧困家庭學生提供生活費,為他們購買學生險等方式解決他們的實際困難,讓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樹立戰勝困難的信心,積極為學生的成才創造條件。

五、培養學生感恩意識,發揮資助育人功能

為了讓獲得資助的學生在獲得資助金的同時,培養學生的感恩意識,在全校範圍內營造感恩氛圍,聶紅鈞老師還在全校範圍內開展了很多感恩資助的活動。如感恩資助主題班會,感恩教育黑板報,感恩資助國旗下的演講,資助育人徵文活動,資助育人感恩調查表,同時,每學期舉辦一次感恩勵志成才的評選活動;每學期對獲得資助的同學進行一次感恩資助調查活動,切實讓學生感受國家和學校的關心和關愛,通過一系列的感恩資助活動,使育人內容與“立德樹人”緊密結合,充分發揮了資助的育人功能。

六、認真學習檔案知識,紮實做好資助檔案

聶紅鈞同志自從從事資助工作以來,非常重視學生資助檔案建設,並認真學習相關檔案建設知識,從2014年起就摸索資助檔案標準化建設,比縣學生資助管理中心提出學生資助檔案標準化建設整整提前了三年,使得漢源縣第三中學的學生資助檔案一直走在了全縣資助檔案整理的前列,多次得到縣資助中心領導的表揚。

因聶紅鈞同志的辛勤工作,漢源三中在2019和2020年連續兩年代表漢源縣接受市級資助工作交叉檢查均獲得滿分,並獲得了資助創新加分。他本人也被評為雅安市2019年度學生資助工作先進個人,面對所取得的成績,他沒有停下腳步,仍然不斷思考,不斷總結,不斷改進,為漢源縣第三中學的學生資助繼續努力工作。

資助政策事蹟篇3

華菁,女,堯口國中七年級(4)班學生。黃三河資助物件,自受資助以來,她成了一名積極進取,不斷追求更大進步;學習上刻苦鑽研,勤奮踏實;工作上積極負責,注重團隊合作;生活上作風簡樸,嚴於律己的全面發展的優秀學生幹部。其主要事蹟如下:

一、品德上:開朗善良,尊師愛友,孝順長輩

華菁出生在一個貧困的農民家庭,家庭以務農為生。從小她就隨著父母一起參加務農勞動,一家人生活很是拮据,從小的經歷讓她體會到生活的艱辛,艱苦的生活也鍛鍊了她的意志。父輩們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身影,讓她永遠銘記在心。她也發自內心地尊重與敬愛老師。她知道是老師們給予了她知識,幫助她成長,沒有老師的辛勤付出,就沒有她的健康成長和進步。她還真誠地對待每一位同學,對學習和生活上遇到困難的同學,總是能及時地伸出援助之手,助人為樂,儘自己所能地幫助他們。以一顆真誠的心,換來了同學們的信任和支援。

二、思想上:積極進取,嚴格要求,不斷進步

自受資助以來,華菁始終貫徹黨的先進思想,努力學習的黨的知識。作為一名光榮的共青團員,她始終不忘要嚴格要求自己,始終堅持用一個共青團員的標準來衡量自己的一言一行,不斷求知,不斷進步,不斷學習,處處發揮著先鋒模範的作用。

三、學習上:樂於探究,勤奮刻苦,成績優秀

知識改變命運,自受資助以來,她深知一個生在偏僻農村的孩子只有努力學習,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於是,在學習上,她一絲不苟的學習態度,勤於鑽研的學習習慣,堅持不懈的學習精神,不懂就問的學習作風,加上謹慎謙虛的良好習慣,使她成績一直名列第一。多次獲得表彰,每學期都榮獲學校“優秀班幹部”、“三好學生”的稱號。她深深的知道:山外有山,樓外有樓,必須不斷努力,追求更高的標準。她始終堅信:“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四、能力上:紮實肯幹,以身作則,工作出色

入學以來,華菁一直擔任班長,職務意味著責任。自從擔任此職以來,她盡心盡力,以身作則,在搞好自己學習的同時主動和同學們一同分享她的學習經驗,共同探討新的學習方法,與同學們共同進步並配合班主任老師一起搞好同學們提高學習成績的工作。面臨繁重的學習任務和忙碌的服務工作,她都儘量協調好學習和工作兩不誤,團結同學,樂於助人,做好老師的`小助手和同學們的好朋友。一直以來,在工作上她認真負責,嚴格要求自己,得到了老師的好評和同學們的信任。

五、生活上:勤儉節約,互幫互助

自受資助以來,華菁同學日常生活節儉,樂於助人,努力發揮一個優秀學生幹部應有的素質,與同學加強溝通與交流,融洽同學間的關係,促進同學間的學習和合作,使同學間形成一個互幫互助的友愛圈子。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面對九年級的會考,她將帶著自己的夢想,持之以恆,以更高的要求和滿腔的熱情投入到新的學習中去。追夢的路上充滿艱辛、佈滿荊棘,追夢的路上有苦有累,但她相信自己,會用汗水和努力為自己鋪出一條通往夢想的五彩路。帶著老師的鼓勵和同學們的支援,將再接再厲,為做好一個名副其實的“優秀學生”而努力奮鬥!

資助政策事蹟篇4

蔡樂在管理上有思路,工作上有方法,理論上有探索。他熟政策鑽業務,將個人的成長與資助工作的開展緊密結合。起草約20項校內製度,不斷健全校內資助工作體系;被選為市屬高校第7組組長,積極配合市資助中心進行片區管理。

實施月度專案化管理,提升資助工作管理水平。拓平臺展渠道,提升資助工作影響力。蔡樂精心策劃、組織近幾年暑期家訪慰問和政策宣傳活動,走進幾十戶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家庭,將國家和學院的關愛帶到了每一個被訪學生家庭。

勤總結多思考,理論研究有成果。近幾年,蔡樂在rccse級核心期刊發表資助方面論文四篇、市資助中心論文集發表論文一篇、北京市高職院校德育論壇論文獲獎一篇。

資助政策事蹟篇5

他是一個來自貧苦農村家庭的陽光大男孩,他有著堅定的信念和執著的追求,他懷著遠大的理想銳意進取,他克服生活中的種種困難拼搏向上。他是依靠學校的助學貸款完成三年專科學業的,大學期間,他擔任多項學生工作,院學生會主席、系學生會主席。

他,就是國家獎學金獲得者11級學生馬轉坤,來自山東省偏遠的地區一個小村莊,父母都是地道的農民,年均收入微薄。2011年秋天,當他收到威海職業學院大學錄取通知書時,一年五千多的學費使原本拮据的家庭顯得十分艱難。可就是這樣,父母還是想盡辦法,再次給馬轉坤借來了上大學的路費和開學時的一點生活費。

入學後,他沒有因為家庭貧困而自卑,認真學習,認真工作,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大二進入院學生會並擔任主席,“進大學之前,我就想做點自己喜歡的事情。”他淡淡地說。但又有誰知道,在那一個學期,他花了足足4個月的時間忙於工作呢?可馬轉坤仍舊樂觀對待:“學生幹部雖然苦和累,可很能鍛鍊人。在做學生幹部的歲月裡,我的組織管理能力、交際能力、表達能力、應變能力和創新能力都有了很大提高,還掌握了不少為人處世的道理,以便在將來更快、更好的適應社會。”

由於家庭貧困,馬轉坤在學校從事學校勤工助學工作的同時還在校外兼職多個工作。 “我曾做了班級助理,有一定的收入,同時對貧困生來說也得到了很好的鍛鍊,這個職位讓我更多的接觸老師和同學,比一般人先走了幾步。”大一、大二暑假,他從事了一些社會上的促銷工作,儘管吃過虧,但還是增長了不少見識。

馬轉坤大二、大三時的綜合素質考評均名列第一;被評為“威職校園十大傑出人物”之一,三年間他還多次獲得“省級優秀學生幹部”、“校優秀三好學生”、“校優秀學生幹部”等榮譽稱號。

他深信: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風順的,在前進的道路上,總會有大大小小的困難。只有正視生活中的困難,並竭盡全力戰勝它們,才能做無愧於生活的強者!

三年洗禮,馬轉坤覺得,大學就是人生的一個課堂,在這個課堂上我們都要慢慢的長大成人,這個過程非常艱辛,只要不迷失自己的人生航向,終究會駛向彼岸的。

一路走來,讓他堅定,迎難而上、自強不息就是他最真實的風采。

資助政策事蹟篇6

2007年9月,衣著樸素、靠辦理貸款入學的邵琳琳就引起了班主任的注意,後經瞭解,得知她來自山東菏澤的偏遠山區,父母以務農為生,家中還有一個弟弟和妹妹在上學,父親因患腦溢血,造成了後遺症,勞動能力低下,吃藥打針是家常便飯,父母微薄的收入難以支付家中巨大的支出。邵琳琳為了節省家用,經常每頓都是一個饅頭加一點鹹菜充飢,自卑情緒嚴重,數度產生退學的念頭。細心的班主任老師通過與她多次的談心,認為她符合貧困生的認定條件,後來經過班級同學的民主評議,順利的被認定為家庭經濟特殊困難學生。在隨後進行的國家助學金的評選過程中,邵琳琳經過個人申請、民主評議獲得了國家一等助學金,這對家境貧寒的邵琳琳來說無疑是雪中送炭的一件事。

自強懂事的邵琳琳信奉一句話:“自己可以改變以自己”。她堅信無論身處何時、何地、何態,只要想改變自己,那就從現在開始,永遠都不晚。節假日、寒暑假,當別的同學回家與父母團聚或外出旅遊的時候,校內勤工儉學基地、超市、電子廠裡都有邵琳琳埋頭苦幹的身影,大專三年的時間,她沒有向家裡要過一分錢,還常常把打工所得的節餘寄回家中。

無論課餘時間打工的時間多麼緊張,邵琳琳在學業上卻沒有絲毫的放鬆,每天天天剛亮她就起床了,藉著清晨的陽光開始了晨讀。晚上10點,在教室樓管大爺的催促下她才回到宿舍。付出終究會有收穫,在校期間她的學習成績一直位列班級第一,先後獲得學院“秀學生標兵”、“優秀共青團員”等榮譽稱號,並在大二大三期間因成績突出、表現優異,先後兩次獲得“國家勵志獎學金”。

2010年3月,專升本考試成績公佈,邵琳琳被棗莊學院錄取,她深知這只是開始真正人生的第二步,無時無刻不在提醒自己要再接再厲。克服了從高職院校到本科院校學習、課程等方面的種種落差,她以堅忍不拔的毅力刻苦學習,第一學期末的考試中,她的成績就從倒數一躍成為班級第二,但她並沒有因為一次的成績而驕傲自滿,反而對自己要求更加嚴格了。在打工的間隙都要拿出課本學習,並從此將第一名的成績保持到畢業。她認為命運是公平的,雖然自己的出身和家境無法選擇,但努力卻可以改變今後的人生軌跡。在棗莊學院期間,她先後被評為:優秀學生、優秀共青團員等榮譽稱號,並多次獲得學習優秀獎學金。2012年6月,邵琳琳如願接到了北京第二外國語大學的通知書。

回顧幾年來的求學歷程,家境貧寒的邵琳琳感觸頗深,是老師的愛心和國家對於貧困的學生的資助政策,讓她從瀕臨退學的境地中逆流而上,最終成為了某一領域的優秀成才,她的成才成長凝聚了太多奮鬥的汗水和滿滿的關愛。一路走來,她始終堅信:生命因搏擊而精彩,奮鬥就有希望!

資助政策事蹟篇7

擔任學校資助工作總負責人5年來,張淑敏協調四校區資助老師在工作程式規範、檔案完整、賬目清晰等方面,獲得了上級部門的高度認可和學生、家長的一致好評。

工作中,她為了讓同事少走彎路不出現錯誤,總是把問題排除在實施之前。同時,完成《北京國際職業教育學校獎助資金實施方案》,該《方案》是對國家獎學金、助學金、免學費專案的一種有益補充,促進了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作為國家政策的實施者,張淑敏深知這項惠民政策關係到學生學業的完成和學生家庭的利益,因此她認為學生資助工作不只是把錢發下去,還要做到對受助學生給予一定的關注,把扶困與扶智、扶志相結合。在資助過程中,張淑敏通過課題研究等多種方式,注重學生思想品德、創新精神、實踐能力、服務意識、人文素養的提升,讓學生得到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