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工作經歷

模範班主任演講稿

模範班主任演講稿
各位領導、各位蕭山區教育界的同仁,大家好!很高興能來到這裡,用我沙啞而真誠的聲音和大家交流。我是來自溫州蒼南靈溪一中的賴聯群,教了16年的書,也當了16年的班主任。我給自己的定位是:一個自由的教育思考者,一個執著的教育踐行者,一個真誠的教育言說者。有兩個自認為最得意的成果:①不到兩歲的女兒賴謝謝;
②不到兩年的時間寫了60餘萬字的教育隨筆。

前幾周,我接到董副局長的邀請電話,說我們蕭山正在積極建立新教育實驗區,叫我過來就自己的成長經歷和大家作個交流,當時我是受寵若驚,一個普通的一線教師,能得到浙江省數一數二的經濟強區、擁有十餘位特級教師的蕭山教育局垂青,真的意外(我們蒼南目前還沒有自己的特級教師)。再上網一瀏覽,發現我在浙教院函授睡在同一房間的同學邵巨集老師已經是區教育局副局長,我真是又喜又憂,喜的是十年後我終於有機會見到老大哥,當初分手時一輛車來接邵校長,分別的一幕如今還歷歷在目;
憂的是我這兩下子水平邵大哥最清楚了,恐怕會丟老同學的面子。說實話,我對新教育實驗知之不多,我們蒼南縣也是在去年11月剛剛建立新教育實驗區,我個人完全是自覺地依託教育線上的平臺一步一步成長起來的,除了堅持,幾乎沒什麼經驗。後來董副局長告訴我屆時將邀請儲老師前來,我的底氣頓時足起來,這就沒事了,儲老師是全國知名的課題專家,全國新教育實驗總課題組的祕書長,理論上的東西歸儲老師,我就大膽地講一講自己的個性化實踐,講一講自己的成長經歷和成長思考,我遠道而來,能否請大家給我一點信心!(掌聲)謝謝!

說到我的成長經歷,我想從2004年的模範班主任評比說起。

二、我的成長故事

2004.8中旬,我參加蒼南縣名師培養物件上海站的培訓,12日中午12:00,我接到了溫州市教育局學生處黃萬統老師的短訊息:

黃:老賴,祝賀你,你進入了模範班主任二十名人選,名單將在教育網公示

一週,預祝你成功!

賴:太激動了,謝謝黃老師,哈,到時請你吃飯,蒼南幾個?

黃:吃飯就免了,這次蒼南另一位入選者是蒼南中學的楊文玫,跟你一樣,學者型的。

賴:過獎了,學者型我絕對不是,馬馬虎虎算反思型吧,再次謝謝你:)

黃:謙虛了,蒼南參評的幾位實力都很強,可能有些人不理解,但專家組認為市模範班主任應該有你這樣的代表,這次蒼南好幾個以事蹟見長的老黃牛型班主任都落選了。

賴:……

說實話,在眾多的參評者中,我絕不是愛心特別充盈的,也不屬於使近半數的學生考上重點高中的教育效果特別顯著的那種,我也沒有什麼特別感人的事蹟,如果說我有亮點,最大的亮點就是每天堅持撰寫教育隨筆。記得葉瀾教授曾經講過: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
如果堅持寫三年的反思,有可能成為名師。問題是我只寫了半年隨筆再加過去的一點積累就被評為名師,完全是速成的:)大家都知道速成雞和本土雞相比,味道是差了一點,我知道自己的分量,所以我不斷堅持,不斷反思,不斷寫作,這一年的隨筆又被我拿下來了。

 我拿這段對我而言最輝煌的人生經歷與大家分享,只想用它和最初我對教育的叛逆進行比照。說實話,剛開始的時候,我對教育很不熱愛。88年參加大學聯考,我取得了蒼南縣文科第二名的成績。當時填報的第一個志願是杭州大新聞系,第二個志願是浙江政法專科學校,第三個志願已經忘了,很清楚地記得當時後面還有一個小欄目,寫著:如果以上志願均未被錄取,其它院校是否服從,我填上“除了師範院校外,其它均可”,當時感覺就是農林牧礦專業都行,就是不想教書。後來結果出來,離杭大新聞系差2分,比浙江政法專科學校多3分,但最終因沒有走關係,政法專科也沒錄取,後來幾經周折,重填志願,才獲得讀師範的資格,當時系主任問我讀專科還是本科,為了在溫師院少受點罪,我選擇了讀兩年就可以出來的專科,從此我與教育結緣,有人曾戲稱:其實不是我選擇教育,而是教育選擇了我。當然,後來是熱愛了,特別是上了教育線上後,我覺得自己簡直有點痴迷。從這裡也可以說明一個問題,沒有幾個人一開始就很熱愛教育,只有深入用心去經營、去反思,在反思中積累,慢慢體會其中的樂趣,爾後才會熱愛。所以,作為教育行政部門或者學校的領導,不能只從道德說教的層面要求教師一定要熱愛教育或者要多高尚,最重要的是讓教師先動起來,朱永新老師說“行動就有收穫”,引導教師在實踐中沐浴教育的陽光,體悟成長的快樂,咀嚼職業的幸福,到時想不熱愛都難。

記得模範班主任初評結束進入第二輪篩選時,溫州市教育局學生處的李處長和幹事黃萬統來我學校考察,問了我幾個問題,前兩個問題是:“你出過什麼專著?”、“拜過哪個名家為師?”這兩個問題我都無從回答,我實話實說,但同時我又告訴他們:我沒拜誰為師,但我經常上教育線上,在網路中經常和全國同行交流。下面的問題是要我講一件自己最成功的教育事件/作為模範班主任的候選人,一定有過人之處,說說你在教育工作中具有獨創性的招數/你的科研活動如何開展,介紹一個你最成功的課題。這三個問題我都能應付。我講了對學生進行孝心教育的主題班會《難忘的選擇》,那次學生流淚了,聽課老師流淚了,我也激動地熱淚盈眶。我講了教學中獨創賴氏朗讀法,在班級環境建設中的創新術——情感走廊、獎狀重疊、自律衛生小分隊……講了我國中三年目標分段管理的課題實驗——“三化六心”模式:七年級,規範化建設,忠心、關心的培養;
八年級,自動化建設,愛心、孝心的培養;
九年級,特色化建設,恆心、信心的培養。其中,八年級課題成果《走向自律》獲得溫州市2000年教科研成果論文評比一等獎。

繁瑣的回答後結束,黃老師當時拉著我的手說:賴老師真有一套啊。當時雖然有點激動,但還是沒有信心,主要是因為我沒什麼事蹟,模範班主任這個“模範”體現不出啊,想想能在180人中進入前四十五名,我該知足了,後來我就沒想這個事了,但李處長當時的一個問題卻常常在我耳旁縈繞:你拜過哪個名家為師?原來在評比中這個也很重要,想想也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總能使自己在專業道路上更好地成長。

直到2004年3月,我在教育線上遇到了天津市德育特級教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張萬祥老師在全國招收學徒,當時500多名班主任參與競爭,可惜網路考試當晚我錯過了。第二天,我一而再,再而三地發短訊息給張老師,要求他收我為徒,起初他不答應,經過兩天的死纏爛打,老師被我的誠心感動,答應讓我補考。於是,我認真地把他的卷子做好併發給他,歷時1個小時。後來又提交二篇論文,再後來完成老師的一篇命題美文。3月28日,師生在教育線上簽下師徒協議,我終於成為了張萬祥老師全國十三個弟子之一。也就從那時起,在張老師的感召、鞭策、鼓勵下,我開始堅持每天撰寫教育隨筆,除了寒暑假和雙休日的星期六,至今沒有中斷過。

說實話,在堅持撰寫隨筆的過程中,我常常被自己鼓舞著,應該說04、05兩年是我最忙碌的時候,要幫忙照顧剛出生的孩子,要承擔學校所有的文字材料和學校形像的策劃宣傳,教兩個班語文,擔任一個班班主任,帶兩個青年教師,還有兩位七十五歲的老人需要照顧,去年暑假跑的最多的是醫院和學生的家,(我父親摔下樓梯住院,我還是抽空家訪了五十幾位學生),我累得是從來沒有失眠過,經常是頭一挨枕頭就睡著。當然,一會兒得醒來,女兒哭了,得幫忙泡奶或換尿布。儘管如此,對自身專業成長的極度渴望又使我充滿反思的激情和寫作的慾望,再苦再累我也堅持,最後終於熬過來了。當然,付出這麼多,收穫也是豐厚的,這兩年來,我繼被評為模範班主任後,還被評聘為了溫州市551人才工程培養人選、溫州市德育講師團成員、蒼南縣學習型教師、蒼南縣專業技術優秀人才、蒼南縣特級教師培養物件、蒼南縣十大優秀青年,並於05年年底被《溫州日報》評選為“恆峰杯您最喜愛的教師”,《蒼南報》、《溫州日報》、北京《現代教育報》紛紛刊發了我通過撰寫反思性隨筆而走向成長的故事。回想起自己的成長曆程,頗多感慨,大致可分三個階段:90-97年,空白期,因為領導的不賞識,老是121,搞得我對自己一點信心都沒有,自然也就不思進取了,沒寫過一篇論文,沒對外開過一節課,沒參加一次評選,沒評上一次先進;
97-2003年,覺醒期,97年縣教壇新秀評比,學校張貼通知,我順便擠進去看看,旁邊的陳珊珊老師說你的頭腦蠻靈光的,去試試吧,後來,金躍華老師又一再慫恿,再加當時新校長謝敦浩老師的一句話讓我震撼:聽你的課很輕鬆,我認為你是全校最好的語文老師。人這東西很奇怪,浪蕩了很多年,突然間可以為領導的某句話而什麼都豁出去,於是我從信心全無到信心大增,硬著頭皮就報了名,後來也就稀裡糊塗的評上了,信心足了,我就開始寫了第一篇論文,第一次對外公開課,第一次得到優職,後來陸陸續續共有26篇文章在《德育報》、《教書育人》、《班主任之友》、《語文教學週報》、《科學教育》等報刊發表或縣市論文評比一、二等獎,被評為市優秀班主任、市教壇新秀,併成為蒼南縣最年輕的高階教師,我初步品嚐到成功的喜悅。第三個階段是從2003年7月開始,奮發期。講到這裡不得不提到教育線上。

三年前蘇州市常務副市長朱永新先生曾經來過蒼南,著重向大家推薦了他一手創辦的富有新教育意味的教育線上,我於2003年7月註冊,進去後,我的教育思想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也擺脫了德育思考在繁瑣的低層次上徘徊。教育線上,群英薈萃,裡面聚集著全國各級各類的優秀教師,有很多的特級教師和教育專家,在那裡你可以砥礪思想,可以激發豪情,可以拋磚引玉,可以共享智慧。對我而言,教育線上是我的精神家園與教育靈魂的棲息地。在這裡,我獲得了與學術大師、與全國優秀班主任直接對話的機會,並進一步推動了我專業的成長,如果沒有教育線上,我不會認識朱永新、儲昌樓、李鎮西、張萬祥、幹國祥、趙公明等教育教學專家,我也不會感受與北京教科所王曉春教授爭論時的驚心動魄,我可能只在學校裡安享評上高階教師後的無所事事,在所謂校本教研的近親繁殖中慢慢喪失自己的個性。校園裡的功利競爭永遠存在,而教育線上的人情溫馨與無利害衝突的激勵互助則成了我最好的精神避風港,說實話,沒有線上網友的鼓勵支援,我可能堅持不到現在,我們的董副局長可能也就看不到我的網路作品,那我今天就沒有機會認識大家了,一切都因網路,都因教育線上。有人稱教育線上是全國最大的網路教育學院,投身其中的十多萬名老師領導沒有一個是被逼著上的,這和一般的為拿學分或文憑而進行的教師培訓顯然不同,一個主動,一個被動;
一個自訓,一個他訓,我認為,被激發了內趨力的教師專業追求,是任何級別的培訓所無法比擬的。教育線上是一個老師專業發展的極好平臺,我很願意向大家推薦她的網址:

三、我的教育思考

1、關於隨筆

而作為教師,讓每個學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是天經地儀的事,很多優秀老師認為,把學生培養成長是教師最大的幸福。記得甌海中學的蔣雨華老師說:被評為全國模範教師、浙江省特級教師並不能給他帶來真實的愉悅;
讓學生學得開心,讓學生個個成才才是他最大的幸福。我不知道老師們聽了他的話有何感想?我堅決反對!我認為教師的職業幸福感除了來自學生的成功,更重要的是來自自身的發展,我非常不能接受一味地把老師比作蠟燭和春蠶,把學生的成功建立在犧牲老師上,這是對生命的大不敬!現代教育,以人為本,學生是人,教師同樣是人,最起碼應該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當然,如果能做到師生共同成長,那是最理想的境界,蔣雨華老師在實踐中做到了這一點,但他的提法非常不利於教師專業化發展,是傳統的,也是不合時宜的。

基於這樣的認識,我在輔導青年教師和年輕班主任的時候,我常常要問他們一個問題:你是希望通過發展自己來發展學生呢,還是希望通過發展學生來發展自己?講到這裡,一些老師可能又會問:為什麼不可以師生共同發展呢?是的,師生共同發展正是我們的目的,我認為只有通過發展教師的專業素養、學術水平來發展學生,最後才有可能做到師生共同發展,因為你主觀上在發展自己的同時,客觀上已經為發展學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想一想,如果你有10分的能力使出10分,那叫奉獻;
如果你有50分的能力使出30分,那叫什麼呢?我說,那叫更大的奉獻!教師的專業化發展可以轉化成生產力啊!難怪山東省維坊市教育局局長李希貴老師提出了一個很有名的命題:學生第二!無獨有偶,06.1《人民教育》專版推出了上海華師大二附中的新理念:“教師第一”!這些理念和我們的新教育實驗是一脈相承的,大家知道葉瀾教授的新基礎教育實驗的邏輯起點是課堂,國家的新課程改革的邏輯起點是學生,我們的新教育實驗的邏輯起點是教師成長。在生活中,我們隨處可以看到,很多老師一心撲在學生身上,嘔心瀝血,廢寢忘食,想方設法提高學生成績,到最後學生是發展了,考上重點高走人了,教師也就什麼也沒有了。又經過三年輪迴,勞心勞力,周而復始。很多老師幹到退休時,高階職稱還評不上,為什麼?一言以蔽之,他缺乏的就是發展自己的意識,缺乏的是平時反思積累,這種現象的直接後果是產生職業倦怠感,真正能扛得起這份孤寂與沉重的,中國能有幾個人,如果有,都可以去參評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了。一個沒有職業熱情的老師,一個沒有自身成功體驗的老師,一個不懂得發展自己的老師,什麼改革在他身上能奏效呢?新教育實驗正彌補了這一缺漏,這也是她為什麼能凝聚人心的重要原因。一個教師如果懂得通過發展自己來發展學生,在相同工作量的情況下,一邊為學生服務,一邊為自己積累一點東西、研究一點東西,到最後學生髮展了,你也發展了。退一萬步說,即使學生不發展(這種可能性很小),你也照樣發展,因為你手頭上積累了一筆寶貴的財富,這是不以學生的成才不成才為轉移的,這就是你的!我們提倡做學者型的教師、學者型的班主任,初衷也就在這裡!

發展自己最好的方式就是進行教育敘事反思,也就是寫隨筆。《人民教育》曾經刊登過一組文章——《教育隨筆,改變教師的行走方式》,通過教育反思,調整自己的教育策略,優化教育效果,孫慧芳、張向陽等老師由教育戰線上默默無聞的人物一躍成為新教育實驗推出的英雄,這些老師就是我的精神動力。我把隨筆發表在教育線上的班主任論壇(《抱著孩子寫隨筆》),教育隨筆專欄(《凡夫俗語——我的教育手記》),同時也上傳到靈溪一中校園網(《賴聯群教育隨筆錄》),其中《抱著孩子寫隨筆》被列為論壇的精華貼,回覆貼數近5800多貼,被瀏覽次數達46000多人次。這些隨筆還被新興教育社群、江蘇淮安教育論壇、丹徒教育網論壇、鐘聲教育論壇、家校論壇、成長論壇、紫荊論壇及全國各地教師的部落格轉載。通過教育隨筆,我常常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適時調整,在處理班級突發事件時,如果當時比較衝動,事後在寫隨筆敘述事件的過程中,因為比較冷靜回憶當時細節,往往會發現有更好的解決辦法。更重要的是,因為我堅持撰寫,每天必須得有新的內容,為了寫得精彩,必須做得精彩。這就有力地促使我每天去做一些新的嘗試,教育本身是一項很沉重很繁瑣的工作,可因隨筆的存在,我的不斷嘗試常常能使這項工作浪漫起來,詩意起來,甚至有時還盼著班級出點問題,心態好了,有期待了,和學生的關係也融洽了。就在這種良性的迴圈中,剛開始為寫而寫,到後來為寫而做,到最後為做而寫,最終落腳點在實踐。教育隨筆,給我帶來榮譽的同時,也讓我養成了勤于思考、大膽實踐的好習慣,可以說,教育隨筆,改變了我,也成就了我!因為時間關係,我不可能一一展示我的教育隨筆,也請大家關注教育線上的班主任論壇或靈溪一中的網站,(),我的班主任隨筆都在裡面。

2、關於培訓

我始終認為,教師的專業成長不是靠培訓出來的,也培訓不出來,我今天的講話,它不是培訓,準確地說,它是一種推介、一個平臺,一個引領你走向研究狀態的平臺。我自己參加過各種級別的培訓,也有像今天這樣的講座,主講者大都是從北京或者長三角、杭嘉湖地區來的學者、專家、教授,但我總覺得收穫甚微,問問其他老師,感覺比我還糟糕,象暑假我們蒼南縣共三批名師培養物件200多號人到杭州參加“新課改背景下的學生綜合素質培養”訓練班,來講座的都是老專家、老教授,有些還是有相當知名度與身份的。我記下他們的講座題目:《樹立心理健康意識,提升人才心理素質》、《20世紀西方教育改革和教育思潮》、《弘揚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新課程環境下影響學生素質的因素與策略》、《正確處理課程改革中若干關係問題》,估且不論他們舉例老套,理論艱澀,把教師培訓等同於師範教育,就培訓內容而言,老師們只要看看書在家裡就可以掌握,何必費時費力又費人民幣,大老遠地外出學習呢?這種培訓是培養教師呢,還是培養教育理論家?我看到最後什麼都培養不了。教師培訓應該立足於學生的日常狀態研究、學會閱讀教育經典名著,嘗試反思日常教育細節,我們需要的是這樣的教育實踐家!難怪講座沒到一半,人已走了一半。教師培訓效果差,除了有些教師不覺悟,教師後續行動沒跟上以外,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培訓者的問題。或者講授內容陳舊激不起興趣,或者遠離教育教學實踐引不起共鳴,或者只傳授操作層面的一招一式的課堂技巧與育人技能,重“術”輕“道”,或者所謂的教授專家們只批判不建設,專發牢騷講些奇談怪論讓人耳目一新,走出會場卻發現除了學到點油嘴滑舌其它什麼也沒得到,等等,效果真的差。一個網友問我杭州之行收穫如何?我說了這樣一段話:(幻燈11)“他訓不如自訓,教師的專業成長其實是自悟以後的一種自覺行為,是培訓不出來的。聽來的東西畢竟有限,關鍵是自己要在日常的教育生活中堅持實踐,堅持閱讀,堅持寫作,堅持反思。我們教育線上蒼南俱樂部網友在一起交流時,曾經提到教師的專業化問題,我們認為教師的專業化至少應該包括四個層面的東西: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專業情感、專業思想。知識技能可以培訓,但情感態度價值觀只能養成,只能自悟,在專業化程序中,後者更重要,這也是一個講座對人的震撼遠遠不如一場事蹟報告會的原因。當然,你聽了一場很精彩的事蹟報告會,思維火花被點燃了,如果不堅持,後續行動沒跟上,一回家火花又熄滅,它還是起不了作用。”

3、關於專業成長的途徑(幻燈12)

賴氏預言:十條大道,條條通羅馬。

1、開100節的公開課進行反思

2、培養100位學生考上重點高

3、看100本教育教學經典

4、開100場教育教學講座

5、發表100篇教育教學論文

6、輔導100位學生學科競賽獲獎或者發表文章

7、獨立出100份學科試卷

8、轉化100位後進生並記錄他們的成長足跡

9、背誦100個經典案例的點評

10、撰寫100萬字的教育隨筆

五、總結

最後我想輸理一下我的成長經歷,(幻燈13)通過自我反思(隨筆)+同伴互助(線上)+專業引領(拜師),我逐漸步入班主任工作的新天地,逐漸找到了班主任工作的樂趣,逐漸形成了自己的教育理念與德育思路。

     各位領導、各位專家,每個人對教育,對教師成長的心態不同、理解不同,自然收穫不同、感悟不同,如果我今天的發言能夠給大家帶來一點思考,或者在促進我們蕭山區教師專業發展的程序中能起到點作用,我將感到莫大的榮幸!

     在結束我的講話之前,我想把我的人生座右銘送給大家,讓我們共勉:(幻燈14)有高飛的衝動,就不要在地上爬。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