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黨建文案

關於《悲劇心理學》的讀書心得

朱光潛(1897年-1986年),字孟實,安徽省桐城縣。是現當代著名美學家、文藝理論家、教育家、翻譯家。1922年畢業於香港大學文學院。1925年留學英國愛丁堡大學,致力於文學、心理學與哲學的學習與研究,後在法國斯特拉斯堡大學獲哲學博士學位。1933年回國後,歷任北京大學、四川大學、武漢大學教授。朱光潛學貫中西,博古通今。他以自己深湛的研究溝通了西方美學和中國傳統美學,溝通了舊的唯心主義美學和馬克思主義美學,溝通了“五四”以來中國現代美學和當代美學。他是中國美學史上一座橫跨古今、溝通中外的“橋樑”,是我國現當代最負盛名並贏得崇高國際聲譽的美學大師。他的《文藝心理學》、《西方美學史》、《談美》等作品,在我國美學研究史上都享受盛名,這些作品以嚴謹的學術態度、流暢的文筆、深刻的哲思,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美學研究人。同時,也對提高民眾的寫作能力與藝術鑑賞能力頗有啟迪。

關於《悲劇心理學》的讀書心得

美學研究是朱光潛先生一生的使命。上世紀二三十年代,他在歐洲留學期間,便領悟了西方美學研究各大流派的精粹。當他回國任教後,便為我國美學研究開啟了近代的嚴謹的學術科學大門。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因受政治環境的影響,他不得不中斷美學研究。但在特殊的歲月裡,他仍然仔細研讀馬克思經典原著並認真學習了馬克思主義哲學。他深刻的比較了西方傳統唯心主義美學與馬克思主義美學,在兩者間架起了溝通的橋樑,再次推動了我國新時代的美學研究高潮。

《悲劇心理學》是朱光潛先生在歐洲留學時所作的一篇博士論文。原篇以全英文寫作而成,後經其翻譯潤色後再在中國予以發表。時隔近一個世紀,這篇佳作仍然散發著柔和而持久的光芒,溫暖撫摸並深刻影響著每一個品讀它的讀者。朱光潛先生在本書中細緻系統的闡述了悲劇產生、發展到衰亡的過程。並詳細總結了黑格爾、尼采、叔本華等許多哲學家對於美學研究方面的主要觀點和不足之處,並具體結合一些經典悲劇作品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這本書中,作者從第二章到十二章具體論說辨析了一些重要概念。比如,什麼是審美態度?什麼是悲劇美學?應用於悲劇的心理距離說到底是什麼?快感和惡意、憐憫和恐懼等人類主觀情愫在悲劇演繹過程中有何體現和推動作用?悲劇所要體現的是什麼……作者提出一系列的問題,然後列舉悲劇研究史上各大流派的觀點,然後再提出自己的看法。這種研究的方式,讓我們能更為領會悲劇到底是什麼,悲劇所要體現的是什麼精神!

那悲劇的具體概念是什麼呢?據百度百科所收錄,悲劇是戲劇主要體裁之一,主要是以劇中主人公與現實之間不可調和的衝突及其悲慘的結局,構成基本內容的作品。它的主人公大都是人們理想、願望的代表者。悲劇以悲慘的結局,來揭示生活中的罪惡,從而激起觀眾的悲憤及崇敬,達到提高思想情操的目的。對於“悲劇”,魯迅先生也提出他的看法:悲劇是把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但是魯迅先生的這句話具有侷限性,他提出的這個是從反傳統文化角度來說的。

悲劇的形成與發展到底依靠什麼呢?什麼是悲劇?綜合全書,我總結髮現了有四種觀點:一是快感惡意說,認為悲劇的產生與發展依靠的是人們觀看時產生的一種心理上的惡意,這種惡意再引起我們精神上的愉悅。二是同情說,欣賞悲劇的人將自己生活中的種種不幸與悲劇中的主角的不幸緊緊聯絡在一起,並跟著悲劇人物角色的喜怒哀樂而喜怒哀樂,最終在悲劇人物的不幸結局中留下同情的眼淚。三是憐憫淨化說,即欣賞者在欣賞悲劇時為劇中的人物角色的不幸遭遇而感到憐憫或恐懼,隨後將自身某些負面的情緒予以釋放,待情緒淨化後便能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下來以達到心靜如水的狀態,即讓靈魂達到一種澄透明淨的狀態。四是自我強大說,將生活中最悲壯的一面活生生的體現的我們的面前。讓我們睜大眼睛看,而不是畏畏縮縮躲起來。等到我們也許同樣遇上那般事情時,有所經驗教訓,而不是不知所措。自我強大的目的是即在現實生活中不畏懼這樣的磨難,又在精神層面上,讓靈魂得到一種昇華。我其實並不同意快感惡意說這種看法。或許是我審視悲劇的角度不如他人深入,我無法想象看悲劇產生“優越感”這種行為,這樣的世界未免太黑暗了。同情說與憐憫淨化說在一定程度上相同的。因劇中人物的喜怒哀樂而喜怒哀樂,是我們普通群眾最為直接的觀劇心理。悲劇,作為一種最為直觀現實的藝術表現形式,給人一種最直接的同情感是無可厚非的!而關鍵在於,欣賞完後,我們能夠得到什麼。憐憫淨化說與自我強大說在這個問題上走的更為長遠。那麼到底什麼是淨化?自我強大又有什麼體現?

萊辛認為,悲劇中我們為別人感到惋惜,為自己感到恐懼。觀眾對於悲劇中的人物遭受不公平的命運慘遭非人折磨而感到巨大的惋惜感和恐懼感。一般被惋惜的物件常具有一定程度上的秀美感。他們在某些方面總是有些欠缺,似乎很容易受到傷害,這易於引起人們的愛憐心理。而當秀美感再帶有一點悲哀意味的時候,最惹人愛憐。亞里士多德認為,悲劇作用是“激起憐憫和恐懼,從而導致這種情緒的淨化。”情緒淨化後便能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下來,達到心靜如水的狀態,這種淨化就如同一次心靈的洗禮,人的靈魂便達到一種澄透明淨的狀態。比如說我們看完一場悲劇,我們會覺得惋惜併為此嘆息,更甚者會流淚,然後對這個悲劇進行梳理,細細感受,這就是一種淨化。

在談自我強大前,我需要糾正兩個普通群眾對悲劇的錯誤的認識。第一,悲劇作為戲劇的表現形式,它是一種藝術的體現,而並不是一種狀態。因此,悲劇並不等同於悲慘!第二,很大一部分人認為,悲劇的結局就是悲慘的,但是悲劇其實更多的一種悲壯。而自我強大,則如魯迅先生所說的那樣——真正的勇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我們在欣賞悲劇時,可以為悲劇人物而悲傷、同情、憐憫、憤怒、狂喊……但是,當我們欣賞完悲劇後(有時,也在欣賞悲劇時),一要體會造就不幸結局的時代背景,二要感悟悲劇角色的悲壯情懷,三要勇於與命運抗爭的不屈精神。尤其是第二點與第三點,這是欣賞悲劇最高尚的體會。

悲劇的形成與發展到底依靠什麼呢?我在閱讀完這本書後,發現朱光潛先生並沒有給我們提供一個清晰的準確的答案。因為,他認為,無論是快感惡意還是同情、是為追求憐憫淨化還是希望自我強大。這樣的情愫都能夠在悲劇中體現。悲劇首先是戲劇的一種表現形式,而戲劇所要追求的是一種人類普通生活及精神的平衡。人在生活中遭遇各種各樣的事情,或喜或憂或惆悵或哀怨或悲痛或感動,種種的不同情愫交融在一起才是一出最完整的戲劇,強調某一種情愫在發展過程中起絕對強調的突出作用,與戲劇所要體現的內涵並不相符。同樣,在悲劇中,是追求快感還是同情,是希望得到淨化或是渴望自我強大,都並不是些值得我們解答的問題。但是,我們還是要問,悲劇總需要給我們留下一些最直接的能讓我們體會到的東西吧!對於這個問題,朱光潛先生同樣也沒有予以回答。仔細想想,也許,真的的體會並不是聽別人怎麼說,而是應該自己去認真去欣賞品味才能得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