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黨建文案

2019小暑科普小知識,小暑為什麼要晒衣曝書?

小暑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第十一個節氣,夏天的第五個節氣,表示季夏時節的正式開始;太陽到達黃經105度時叫小暑節氣。暑,表示炎熱的意思,小暑為小熱,還不十分熱。意指天氣開始炎熱,但還沒到最熱,全國大部分地區基本符合。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於2019小暑科普小知識,小暑為什麼要晒衣曝書?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2019小暑科普小知識,小暑為什麼要晒衣曝書?

         小暑為什麼要晒衣曝書?

  小暑之後,很快就是六月六“晒衣節”。傳說六月六日為龍王晒鱗之日,人們選擇在這一天晒衣服、晒書畫,據說此日晾晒之後,可以避免被蟲蛀,所以有“六月六,晒紅綠”的說法,也有些地方會選在七夕這天。

晒衣之俗延至魏晉,成為豪門富室炫富的機會。名列“竹林七賢”的阮咸瞧不起這種作風,當他的富豪鄰居,在架上搭滿了陵羅綢緞,阮咸卻故意用竹杆挑起一件破舊的衣服。有人問他何故,他答:“未能免俗,聊復爾耳(姑且如此而已)!”

“曝書”習俗,在我國則至少有兩千年的歷史了。《穆天子傳》中就有“天子東遊,次於雀樑,曝蠹書於羽陵”的記載。到漢唐時,曝書逐漸形成制度。北宋更形成了獨特的館閣翰院文人的曝書集會,文人士大夫相互參觀,品鑑學習。

南朝劉義慶在《世說新語》中說過一個風雅趣事,東晉名士郝隆,見鄰人皆晒衣被,就跑到太陽底下平躺著,掀起衣服把肚皮對著太陽。旁人不解,問他幹什麼,答曰:“晒書。”

小暑節氣吃哪些傳統食物?

小暑節氣的傳統食物:三寶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小暑的到來,意味著即將進入三伏天。此時,天氣炎熱,人體出汗多,消耗大,養生保健一定要注意補充體力,解熱防暑。民間在這個時節素有吃三寶——黃鱔、蜜汁藕、綠豆芽的習俗。

小暑節氣的傳統食物:餃子

小暑頭伏吃餃子是傳統習俗,伏日人們食慾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謂之苦夏,而餃子在傳統習俗里正是開胃解饞的食物。山東有的地方吃生黃瓜和煮雞蛋來治苦夏,入伏的早晨吃雞蛋,不吃別的食物。

小暑節氣的傳統食物:食新(食辛)

過去民間有小暑“食新”的習俗,即在小暑過後嘗新米,農民將新割的稻穀碾成米後,做好飯供祀五穀大神和祖先,然後人人吃嘗新酒等。據說“吃新”乃“吃辛”,是小暑節後第一個辛日。城市一般買少量新米與老米同煮,加上新上市的蔬菜等。

小暑節氣的傳統食物:面

伏天還可吃過水麵炒麵所謂炒麵是用鍋將麵粉炒幹炒熟,然後用水加糖拌著吃這種吃法漢代已有唐宋時更為普遍,不過那時是先炒熟麥粒,然後再磨麵食之唐代醫學家蘇恭說,炒麵可解煩熱,止洩。

小暑節氣的傳統食物:羊肉

徐州人入伏吃羊肉,稱為吃伏羊這種習俗可上溯到堯舜時期,在民間有彭城伏羊一碗湯,不用神醫開藥方之說法。徐州人對吃伏羊的喜愛莫過於當地民謠:六月六接姑娘,新麥餅羊肉湯。伏日吃麵習俗至少三國時期就已開始了。魏氏春秋:伏日食湯餅,取巾拭汗,面色皎然這裡的湯餅就是熱湯麵。荊楚歲時記:六月伏日食湯餅,名為辟惡五月是惡月,六月沾邊兒也應辟惡。

小暑節氣的傳統食物:黑鯛

小暑時節是臺灣第二期稻作秧苗期第一期稻作黃熟的時候也是絲瓜、苦瓜、黃瓜、冬瓜的盛產期臺灣周圍的海域是屬於溫水海域,也是溫水魚群的群聚時期基隆北方外海有小卷紅魽等漁獲,淡水海域則可捕獲黑鯛。

小暑諺語

小暑小禾黃。

小暑吃芒果。

小暑溫暾大暑熱。

小暑過,一日熱三分。

小暑南風,大暑旱。

小暑打雷,大暑破圩。

小暑驚東風,大暑驚紅霞。

六月七年級,一雷壓九臺,無雷便是臺。

大暑小暑,有米懶煮。

天旱防備雨澇,雨澇防備天旱。

既抗旱,又防澇,旱澇豐收兩牢靠。

睡了一覺,由旱變澇。

小暑大暑,灌死老鼠。

六月年景如翻餅。

年年防澇,月月防盜。

防汛工作早張羅,水到不致荒手腳。

事先不挖溝,暴雨無處流。

暴雨下滿灣,沖垮堤和堰。

雨前不疏溝,大雨溝外流。

溝水外漫,淹了農田。

預先不清淤,水到來不及。

河道淤淺,水來外漫。

溝旁沒有樹,水到堤難護。

千里之堤,潰於蟻穴。

人怕引誘,塘怕滲漏。

河堤再堅硬,老鼠能挖洞。

河道決口似瀑布,千人萬人難擋住。

伏天熱得狠,豐收才有準。

小暑熱得透,大暑涼颼颼。

農夫莫忘晝夜觀天,陰晴風雨,積累經驗。

淋了伏王,一天一場。


相關文章:

1.2019小暑為什麼要嘗新食新 小暑為什麼要晒衣曝書

2.2019小暑科普小知識,小暑都有哪些習俗

3.2019小暑吃什麼可以抗晒 小暑時節為什麼要吃冬瓜

4.2019小暑科普小知識,小暑為什麼要食新米?

5.2019小暑科普小知識,小暑和大暑的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