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黨建文案

實施鄉村振興後的問題和建議

  實施鄉村振興後的問題和建議

鄉村振興工作在本質上,應該是如何調動城市資源進入鄉村,如何引導鄉村資源服務城市,在實施過程中,不能完全由政府主導實現振興,也不能完全依賴於本土村民的自發自覺。下面本站為大家整理實施鄉村振興後的問題與建議資料,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歡迎閱讀。

 

實施鄉村振興後的問題和建議


 

鄉村振興一

從本質上說,鄉村和城市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城市與鄉村在人類社會發展程序中分別承擔著不同的職能與角色,二者不可分割。

封建社會的鄉村與城市之間的關係,體現為城市政治職能與鄉村經濟職能互補與關聯,從晚清時期開始,伴隨資本主義因素與中國傳統社會的碰撞,中國的鄉村越來越成為城市發展的資源組成,同時,城市與鄉村之間的人口流動也成為常態。在此情況之下,城市與鄉村之間的有機聯絡逐步建立。這種聯絡從某種程度上說是中國社會優化自身資源環境的必要過程,但近代以來的戰亂以及建國以後的城鄉二元經濟體系,很大程度上干擾了這一良性互動的過程,致使上世紀五十年代以後的中國鄉村和城市之間形成了資源和人口流動的鴻溝。

這種鴻溝伴隨著改革開放的程序,逐步被打破,大量的人口湧入城市,鄉村由於不能容納更多的人口,也無法提供更好的生產生活條件而逐步衰退。這是目前中國三農問題與鄉村振興工作的一個重要背景。就安徽省內的鄉村而言,在體現出全域性性的普遍性的發展特徵的同時,也具有自身的一些特點。某種程度上說,安徽省內的鄉村振興的歷史過程和長三角發達地區存在一定的差別,體現於許多村莊人口過早的被本省的中心城市和江浙等省份的城市大量吸納,造成了許多村莊的嚴重的不可逆轉的空心化。這種空心化在安徽省不同區域程度不一。是本省鄉村發展的一個重要特徵,也是鄉村振興工作必須要面對的一個基本情況。由這個基本情況,決定了安徽省的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應注重以下幾個方面:

一、注重科學認知。應充分的認識到本省鄉村與其它省份,特別是長三角發達地區鄉村發展過程的一致性與獨特性。認識和理解本省鄉村衰退的歷史原因以及它與整個長三角地區城市化發展過程中的有機聯絡。認識到鄉村本身的衰退在一定程度上是城市發展的必然結果,從一個更科學的角度去認知鄉村,理解鄉村,建設鄉村,振興鄉村。

二、注重關係的梳理。在建立科學的城-鄉發展觀唸的基礎上,促進城市資源-鄉村資源的流動關係的建立。某種程度上說,鄉村的振興必須依託於城市的振興。鄉村的振興的本質是建立與城市之間更為有效的,科學的,合理的物資、人口的流動關係。鄉村振興絕不等同於機械的想當然的促使人口反向流入鄉村。而是應通過各種方法,促進資源的合理流動。以城市帶動鄉村。

三、注重資源的協調。鄉村振興工作中的城鄉關係的建立,有賴於對鄉村的自然、人文與社會資源的科學調查與研究,在此基礎上,提取整合鄉村最重要的資源,使之融入城市的發展體系。在具體的操作和管理上,應努力的制定和優化政策環境,促使鄉村的優質資源,如房屋,土地等與城市建立合理的流動過程。在這點方面可結合本省情況並參考外省的相關經驗,進行相關的政策上的推進。

以上三方面內容,屬於鄉村振興工作的框架設計,體現認識與實踐之間的迴圈關係。從歷史的角度來看,鄉村的發展有其特定的規律,正如前面所說,由於近代以來中國經濟模式的轉換,使得部分鄉村的衰退其實是不可逆轉的,衰退是現象,而不是本質。

       鄉村振興工作的目的,絕不應該是簡單的挽救鄉村的衰退——特別是一些衰退本身恰恰是促進城市發展的一個重要推動因素。鄉村振興工作在本質上,應該是如何調動城市資源進入鄉村,如何引導鄉村資源服務城市,在實施過程中,不能完全由政府主導實現振興,也不能完全依賴於本土村民的自發自覺。更應積極的引入外部力量,特別是城市優秀的智力資源與產業資本共同參與。讓外部的社會力量進入鄉村,壯大鄉村原有的社會體量,形成在政府領導下,社會與政府的共同推進的模式,是安徽省鄉村振興工作的重要策略。

鄉村振興二

十九大提出鄉村振興戰略,標誌振興鄉村已成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要完成的任務。全國各地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推動美麗鄉村建設並千方百計促進農民增收以期加強農村基層基礎工作。但是鄉村治理中長期以來忽視了鄉村社會建設與鄉村文化建設,造成了村級自治組織的準行政色彩過於濃厚,村級組織更多的是充當鄉鎮政府代言人而不是村民代理人,村幹部就在這鄉鎮政府與民眾間的資訊差中尋找尋租機會,村民對村幹部的信任感比較低導致相關工作推進的難度與表面的形式化問題比較嚴重!如何實施好我國的鄉村振興戰略,必須要重構鄉村治理體系,以法治為根基,以文化認同為紐帶,以增加農民就業與收入主核心,讓鄉村文化精髓中的敬畏感與道德認同去維繫鄉村情愫,讓離鄉賢人志士難捨鄉愁記憶。

一、我國當前鄉村治理也存在的問題:

1.鄉村治理體系存在缺陷。一直以來我國農村的治理模式名義上是村民自治,實際情況基本上是以“鄉村致富帶頭人”+“鄉鎮包村工作隊指導”的模式進行上傳下達的開展黨建、徵拆等基本工作,工作任務呈“上傳下效”,工作形式多於工作內容,“上頭千根針,萬條線”紛紛落地於村居組織。而鄉村實際治理效果如何評價往往以重視經濟的增長多少而其它方面不出問題即可的消極應對方式。同時,嚴重忽視了鄉村社會建設與鄉村文化建設,造成了村級自治組織的準行政色彩過於濃厚,村級組織更多的是充當鄉鎮政府代言人而不是村民代理人,村幹部就在這鄉鎮政府與民眾間的資訊差中尋找尋租機會,這也導致村幹部的腐敗問題比較嚴重,村民自治變相的成為了村主任自治。

2.農村傳統中華優秀文化的流失與道德長老的缺失導致文化的斷層與人文關懷的缺位。自上個世紀90年代以後以鄉村能人為致富帶頭人來當村主任並支援農民發展經濟的模式剛開始起了不少作用,但因為90年代那些在農村中早致富的群體以沒有文化而膽子特別大的人居多,缺乏敬畏與敢於無底線的幹任何事是其主要特點。這就造成了村幹部文化素質與個人操守的隨意性與低俗性,缺乏法治思維、缺乏人文關懷與感情用事是其治理能力的硬傷。

3. 我國的農村地區有相當部分的收入是低水平勞動並伴隨不定期的不穩定工種為主,呈低水平就業特徵。農村人才外流與本地職業技術教育的缺乏導致農民的就業質量不高,不少青年農民陷入半失業人口態勢劇增,加上現在農村的“六合彩”及賭博風氣不減導致村民信任等優良文化的流失。

二、關於鄉村振興治理體系的建議

1.改變“農村能人治理”的評判標準與治理方式。應對農村幹部的選用評價與考核加強其對法治觀念、公共服務思維、文化敬畏與傳承方面以及村民認同度進行綜合評價與推薦。同時,要加強農村幹部的法治知識、人文方面的學習,加強村民的普法認知與衛生習慣與道德榜樣的樹立,把鄉村治理體系的法治、人文、道德約束有機樹立起來。

2.加快農村集體用地經營權給職業農民的支援力度並大力培養職業農民的職業化教育。要鼓勵並獎勵高校教師及企業家下鄉為農民致富舉行職業技能培訓,政府給予補貼。要讓農民進行規範的職業培訓並且讓技能更多獲益,同時創新土地租期入股的方式,要讓農民分享農村生態發展帶來的紅利,實現生態環境與村民致富的良性迴圈,進而達到農民對職業技術的認同與承接。

3.鼓勵退休幹部回鄉參與鄉村書屋建設與文化傳承。很多離開農村的鄉賢都很懷念以前農村的山清水秀與朗朗讀書聲,村民間友好相處,公共衛生不錯的農村宜居環境。而今,切實需要改變當前農村世俗村民“一切向錢看,其它都隨意化”的當前農村落後風格。如果此風氣不改變,很容易形成農村與城市文化雙夾擊下的農村孤島。所以,務必在加強農村法治及治理模式轉變的前提下大力支援並鼓勵退休幹部組織鄉賢開展農村書屋建設與農村文化傳承。

4.富民產業的培育與支援。鄉村振興的關鍵點是村民要有致富與就業的途徑,以我國的實際來看,地區差異較大,可以探討實行以大資料為支撐的網際網路農業電商與“農業合作社”的對接,有序推動農業院校的科研下鄉與農業技術的轉型升級體系,要讓農民分享時代紅利併成為鄉村振興的最大獲益者。

5.有序推進垃圾分類與小流域整治。農村的美在於自然環境的美,但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生活垃圾的隨意堆放導致衛生環境惡化,“蒼蠅蚊子滿天飛,生活汙水到處流的現象屢見不鮮”,為此,鄉村幹部應帶頭做好環境衛生與流域治理的表率,要讓衛生環境好、人人都有環境的自覺意識成為集體認同與行動。


 

標籤:鄉村 振興 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