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觀後感

《長津湖》觀後感心得體會範文1000字

觀後感2.32W
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使中國的國際威望空前提高,極大地增強了中國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為國內經濟建設和社會改革贏得了相對穩定的和平環境。下面是本站為大家整理的電影《長津湖》觀後感心得體會範文三篇,供大家參考。

《長津湖》觀後感心得體會範文1000字
 
《長津湖》觀後感1
 
  今天,我和老爸一起去看了《長津湖》,我被抗美援朝的慘烈戰爭場景深深地震撼了。
 
  伍千里率領的七連是穿插連,承擔了運送電台、護送譯電員的任務,在火車被美軍飛機炸燬後,需要徒步完成任務。在穿過石灘時,被美軍飛機當成屍體掃射,並且為保存更多的人,還不能移動或反擊,只能靜靜地等待死亡……美軍飛機離開後,七連犧牲名冊上,又多了十來名戰士。
 
  在犧牲名冊,我竟然看到一名戰士的出生日期是1935年8月,當時才是1950年,這名戰士犧牲時僅僅15歲。可能他參軍時,和我們年齡差不多吧,他甚至還不能擁有一個完整的童年,就要去參軍打仗。我突然想到,需要多少先輩的付出和鮮血才能換回我們今天無憂無慮的幸福生活。
 
  敵我雙方距離越來越接近,戰鬥的場景也越來越慘烈。在長津湖戰役快結束,美軍準備撤退時,決定用飛機進行最後一輪轟炸。七連戰士通過配合,用肩扛式火箭筒將美軍一架戰鬥機擊落後,才發現這架戰鬥機投擲了一枚引導彈,為美軍戰鬥機羣指引轟炸方向。在危機來臨之際,“雷公”挺身而出,用雙手抱起通紅的引導彈,並將引導彈放到一輛汽車上,跳上汽車,一路狂奔,遠離七連的主陣地,最後被趕來的美軍戰鬥機羣不斷轟炸,直到汽車被美軍炸翻,“雷公”被掉落的汽車砸中下半身。當戰友們趕來時,“雷公”已經滿身燒傷、炸傷,渾身血跡地躺在汽車地下,無力動彈。戰友們把他拖出來後,他只能重複顫抖着“疼......疼死了,別把我一個人丟在這兒”。最後,他只能無助地犧牲在戰友的懷中。
 
  看到這裏,我的眼淚止不住地流了下來。“雷公”是七連的炮排排長,是七連的老戰士,也是七連很多戰士的入門老師和領路人,他的戰場生存能力應該很強,但他也怕痛,也怕死在他國異鄉。但在危機時刻,他為保護七連戰士的生命安全,毫不猶豫地將危險主動攬到自己身上,為了大家,為了祖國後方,犧牲了自己的生命,這就是我們偉大的英雄,我們愛家、更愛國的民族英雄!
 
  通過觀看《長津湖》,我被志願軍戰士頑強的戰鬥意志、鋼鐵般的紀律以及偉大的愛國情懷深深感動。我們應該永遠銘記這種精神。我也要像先輩們一樣——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務,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難,不相信有戰勝不了的敵人!我會一直砥礪前行!
 
《長津湖》觀後感2
 
  中國,東北。
 
  72年前的那個秋天,遼闊的黑土地上,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孕育着豐收的年景。
 
  這幕場景,來之不易。當時,從持續百年之久的干戈離亂中誕生的新中國剛滿週歲。戰火耕犁的廣袤國土上,到處是斷壁殘垣、瓦礫廢墟,河山欲待重整、神州渴盼歸一、污泥濁水急需盪滌……
 
  開國之初,百廢待興。經過了長期戰爭磨難的中國人民,充滿着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我們深知和平的寶貴,最積極地維護和平,最堅決地反對戰爭。當時,一位詩人曾深情地寫道:應該“讓卓婭和舒拉繼續讀中學第九班,讓劉胡蘭活到今天成為勞動模範……”
 
  但是,一場猝不及防的戰爭,讓新中國的安全環境陡然惡化。
 
  鴨綠江,一江寒水,風波驟起。朝鮮內戰爆發後,美國杜魯門政府悍然派兵武裝干涉,發動對朝鮮的全面戰爭,並不顧中國政府多次警告,越過三八線,直逼中朝邊境,甚至悍然出動飛機轟炸我國東北邊境城市和鄉村,把戰火燒到了新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之上。
 
  與此同時,美國第7艦隊侵入台灣海峽,派遣空軍部隊進駐台灣基地,直接粗暴干涉中華民族的統一大業。
 
  和為貴,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是愛好和平的民族。然而,也正是中國人,早在兩千多年前就明白了一個道理:“以戰去戰,雖戰可也。”
 
  抗美援朝這場不期而遇的戰爭,“是帝國主義侵略者強加給中國人民的”“中國人民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毅然派出志願軍抗美援朝,完全是保衞和平、反抗侵略的正義之舉”。
 
  對於信奉“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內”的叢林法則、叫囂把中國“炸回到石器時代”的戰爭狂人,僅靠聲明和抗議是遠遠不夠的,我們只有也必須用侵略者聽得懂的方式進行嚴正回擊。
 
  一個剛剛結束百年苦難的古老民族,一個新生的人民共和國,如果面對戰火燃燒到家門口而無動於衷,是難以在世界上挺直腰板的,和平生活也只能是一個奢望。在關鍵時刻敢於亮劍,是中國共產黨人作出的歷史選擇。
 
  “脣亡則齒寒,户破則堂危。”殷鑑不遠,日本軍國主義鯨吞朝鮮而後蠶食中國,從而使中朝兩國先後淪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的慘痛教訓刻骨銘心。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1950年那個秋天,應朝鮮黨和政府的請求,中共中央領導人高瞻遠矚,審時度勢,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衞國的戰略決策,以大無畏的英雄氣概承擔起保衞和平的歷史使命。
 
  中國人民志願軍——新中國歷史上一個特殊的軍事名詞由此誕生。它將在以後的日子裏被全世界所關注,並最終成為堅強、無畏、勇敢的代名詞,也因它為維護正義、反對強權所建立的不朽功勛而永垂史冊。
 
  中國人民派出自己的優秀兒女參戰,是面對侵略威脅,不得不打,必須打勝,別無選擇。
 
  歷史的銜接,竟然如此間不容髮。中國國內解放戰爭最後一場戰役——昌都戰役結束的第二天,抗美援朝戰爭的第一場戰鬥——雲山阻擊戰打響了。
 
  抗美援朝戰爭,給美國人留下最深的一個印象,就是中國人説話是算數的,中國人為了捍衞追求幸福生活與和平發展的權利、為了維護國家的核心利益是有紅線和底線的。
 
  紅線絕不容超越,底線絕不容踏破——
 
  過去是如此,現在是如此,將來也是如此。
 
《長津湖》觀後感3
 
  觀看時,我的雙眼在頃刻間不知不覺地濕潤了——這許多鮮活的生命與靈魂,為什麼會無怨無悔地把自己奉獻給異國的災難?這種高尚又偉大的情懷,到底從何而來?“是的,中國與朝鮮是朋友啊!脣亡齒寒——朝鮮沒了,新中國能長久嗎?”爸爸笑着答道,看着五歲的我的好奇的眼睛。現在一想,一定是愛國的精神在支撐着烈士們奮勇殺敵。他們是真的深深地愛着自己的祖國啊!
 
  1950年,中國第九兵團初入朝鮮。當這些英勇的戰士們正沉浸在新中國成立的喜訊中時,需要再一次踏入硝煙瀰漫的戰場的消息又一次傳入了他們的耳邊。這些為我們擋風遮雨的烈士們,在當時,到底是抱着怎樣的心情步入異國他鄉的呢?我想不明白。但是,任何人都清楚,他們如此奮勇、如此拼命地戰鬥,是為了什麼。不是所有人都能夠忍受着寒冷,端着步槍,在凜冽的寒風中,甘願化為冰雕,也絲毫不願退縮的。這種極其偉大和樂觀的精神,這種無私的奉獻精神,全部來自於烈士們對於新中國的熱愛,和對於大家未來的美好生活的憧憬與渴望。
 
  愛國。是的,就是這兩個偉大卻又十分平凡的字眼,在這些戰士們的心中紮了根。當那許多無名的烈士們,抱着炸藥包,與敵人同歸於盡時,當那許多無名的英雄們在雪地裏凍僵時,正是這兩個簡單的字在他們心中最柔軟的地方發揚壯大的時刻。愛國情懷支撐着他們已近奄奄一息的軀體,一次又一次地擊敗美國的王牌軍團,一次又一次取得近乎無人可及的勝利。
 
  我們,作為新一代的接班人,同樣應當好好學習,奮勇拼搏,才能夠對得起七十年前逝去的烈士們的生命和鮮血。中華民族的崛起,已經成為了我們的任務。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是的,我們一定要如飢似渴地學,吃苦耐勞地做,才會使自己強大,才會使我們祖國的未來強大。身為學生的我們,其實也可以做到“精忠報國”。只要做好自己分內的事,就算是在為祖國分擔。未來的中國,就一定會強大!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已經寄託在了我們的身上。你,準備好為它而奮鬥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