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精編版《世説新語》讀後感範文三篇

中國的傳統文化我們要繼承和發揚,你知道嗎?《世説新語》裏面很多的文言小故事都藴含了很多的道理,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精編版《世説新語》讀後感範文三篇,一起來看看吧。

精編版《世説新語》讀後感範文三篇

《世説新語》讀後感1

《世説新語》作者是劉伶,西漢時期的文學家。他留下的詩篇流傳了千古,為人生性放達任情,與阮籍關係頗密,是為摯友。身為劉伶摯友的阮籍作為竹林七賢之一,想必擁有着世人都知曉的高尚品行和節操。但恰恰相反,他有着與劉伶相近的性格,阮籍作為西漢時期豪放不羈的代表人物,與他一同出現的往往是不行於禮,品行不端。這種性格除了表現在了阮籍的日常生活之中,更是表現在了他的為人處事中。

按照古人的習俗,親近之人去世之後是需要進行服喪,以表達自己作為子女的孝心和悲傷,通常服喪期是三年,且在此期間不可以喝酒吃肉,否則便是不敬。但阮籍的母親去世後,阮籍並沒有按照這個規矩進行,仍然參加宴席,並喝酒吃肉。有一次在晉文王宴請眾賓客時,阮籍一如往常的參與,何曾覺得這樣不得體,是不孝,並告知晉文王讓其罷免阮籍的官職。晉文王沒有這麼做,反而維護了阮籍。阮籍是真的不懷念母親嗎,並不是,他只是不善於表達,沒有把自己的悲傷表現出來,在《世説新語》中有這樣一句話是寫阮籍知道母親去時候的表現,“都得一號,因生病,廢頓良久。”哀嚎一聲,並因此生病,萎靡不振了很長時間,這種悲傷並不假,是當時大多數人都無法比及的,那種流於形式的孝子行為,真的要大力推崇嗎?那種悲傷可能就不會是悲傷了,只是向世人證明的一種形式,形式上的悲傷遠比實際的悲傷更為不恥。

阮籍的內心是悲傷的,卻也是慶幸的,他可以在母親在世的時候盡孝,而不需要再母親去世的時候做一些沒有必要的悲傷,他無疑是豪放的,更是灑脱的。只是他的行為在當時並不被認可,只能在後世被我們稱讚,着實可悲可歎!

《世説新語》讀後感2

暑假我接觸到了《世説新語》這本書,裏面都是一則則小古文。我覺得特別有意思,下面我為大家介紹幾則我最喜歡的小古文:

陳元方子長文,有英才,與季方子孝先各論其父功德,爭之不能決。諮於太丘,太丘曰:“元方難為兄,季方難為弟。”意思是陳紀的兒子陳羣很有才華,與陳諶的兒子陳忠都説自己的父親厲害,一直都不能下定結論。於是就去問陳寔,陳寔説:“元方作為哥哥,不要難為弟弟。季方作為弟弟,不要難為哥哥。”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兄弟姐妹之間要和睦相處,團結友愛。

管寧、華歆共園中鋤菜,見地有片金,管揮鋤與瓦石不異,華捉而擲去之。又嘗同席讀書,有乘軒冕過門者,寧讀如故,歆廢書出看。寧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意思是管寧和華歆一起在地裏鋤菜,見到地上有塊金子,管寧照樣舉起鋤頭把金子當作小石頭,而華歆是撿起來然後再扔掉。兩個人以前同坐過一張席子讀書,外面有官員駕着車通過,管寧似乎沒有察覺到,依然津津有味地讀書。而華歆卻興致勃勃地跑出去看了。於是,管寧割斷席子説:“你和我不是同道中人。”讀到這裏彷彿眼前都能出現管寧氣憤的樣子,割席分作的典故就出自這裏。

還有一則故事是: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遊,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諸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人問之,答曰:“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意思是王戎七歲時,曾經與很多小孩子玩。他們看到馬路上有一棵李樹,李樹上結滿了果子,把樹枝都壓彎了。孩子們都去搶李子,只有王戎一個人沒有去。有人問他為什麼不去,王戎説:“馬路上人這麼多,要是好李,早就被人摘光了。一個人嚐了以後發現果真是這樣。王戎小小年紀真是洞察入微,無比聰慧。

顧長康啖甘蔗,先食尾。人問所以,雲:“漸至佳境。”意思是顧愷之吃甘蔗,先吃甘蔗地末梢,人家問了以後顧愷之説:“先苦後甜,漸至佳境……”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先吃苦,有苦才有甜。

《世説新語》是非常適合每日誦讀,讀起來很押韻朗朗上口。家裏人也很喜歡聽我搖頭晃腦念文言文,往往隻言片語就可以鮮明刻畫出人物的形象和特徵。幾句話就講完一則小故事,讓大傢伙聽後忍俊不禁,不得不佩服古人寫作的魅力。

《世説新語》讀後感3

讀了《世説新語》後,我最大的感受是“自然無為”。

“自然無為”是魏晉的玄學家悟出的唯一能抗衡儒家禮教名分思想的鋭利武器,含有道家的精髓。魏晉的玄學家認為,任由人們的本性自由發展,這就叫自然;而人治理人,對別人的自由橫加干涉,這便是人為。

我不知道,道家和儒家哪一方是對的,但是我很喜歡道家的思想——“自然無為”。這跟仙外的校訓“順其自然”有一些異曲同工之妙。“自然無為”的道家學説呼籲人們發現真我的存在,尋找生命的意義。

發現了人的價值,於是就有了人對生活的追求:花前月下,飲酒賦詩,敞懷清談,展現才情,我行我素。譬如,王子猷的卓犖不羈、嵇康的一曲《廣陵散》、顧愷之的“三絕”、杜預的《左傳》癖、阮籍的青眼白眼、王羲之的東牀坦腹……他們要在短暫的生命中活得瀟灑,活得灑脱,活得自由自在。他們放蕩形骸,膽大包天,不畏生死,有時甚至狀若瘋魔。他們不在乎世人的眼光和看法,甚至不知羞愧為何物,只照自己的意願來活。

魏晉時期,宗教信仰的混亂以及人們對統治者的失望和不滿,導致很大一部分有才華、有能耐的人士隱居山林,整天曳尾塗中,飲酒作樂。如果他們生在大唐盛世,一定會有一番成就,但當時政治腐敗,敢於指責的人都死了,剩下的都只能敢怒不敢言。有的用酒精麻痺了自己,有的直接放棄了希望,在山林裏尋覓着他們心中的“道”。

我覺得,上述這些魏晉名士的做法是有一定道理的,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我們不需要刻意做大英雄、大善人,只需要在有限的生命中做好自己的事,做有意義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