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善文化的讀後感最新6篇

讀後感有助於讀者深入思考文學作品中情感的複雜性和多樣性,通過寫讀後感,我們可以將書籍中的智慧與我們的生活聯繫起來,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善文化的讀後感最新6篇,感謝您的參閲。

善文化的讀後感最新6篇

善文化的讀後感篇1

讀罷餘秋雨老師的《文化苦旅》,我很想抓住些什麼,卻又難以言狀,只覺得淡淡的哀愁與寂寞縈繞在心中不去,又難復平靜。

從滾滾黃沙的大漠邊塞到温婉宜人的江南小鎮,餘秋雨老師的文化足跡,跨越大江南北,旅途中夾雜着喜悦、激動、哀傷、沉痛……百感交集,而最終只匯合成一個赫赫刺人的“苦”字。中國史上敍説羈旅之苦的文學作品不在少數,然而負擔上“文化”二字,卻更令人覺得這苦澀的味道濃得要化不開。

説説那個令人恨恨不已的王道士吧,青磚黃泥的道士塔原也只是個普通的佛教地方,可當那王道士開掘一門永久性學問的洞穴後,這兒再也不普通。王道士也成達官貴人寵的“妃”,王道士的古文物,不,是正用在阿諛逢迎的官場的中國的古文物,它們的清白也漸漸被抹黑,更糟的是:外國友人的不客氣,王道士的傻笑,中國古文物就此一車一車地安全運出國境,王道士與外國友人的寒暄。唉!傷心欲絕!餘秋雨老師之苦,皆因有着中國古代文人憂國憂民式的文化自覺,種種令人痛心疾首的現象赫然呈現在自己的眼前卻無能為力,也就難以自抑地揪心揪肺。

也許是我出生的年代比餘秋雨老師要幸福,沒有親眼目睹種種擦肩而過的辛酸與血淚,因而沒有那種刻骨銘心的苦味縈繞心頭,然而餘秋雨老師筆下一幕幕清晰可見的中國式文化悲劇,已經令我的心也不自覺得隨之惆悵,陷入淡淡的寂寞,歷久不散。也許餘秋雨老師得知我們肆意欣賞着他的“苦”,卻不能與之同苦,而只是僅僅的“寂寞”,怕是他的“苦”又會更甚吧。

也許許多歷史界的專家學者曾經不留情面地指出過餘秋雨老師作品中與史實不符的種種紕漏,但是依然無妨,文學不同於歷史學,畢竟餘秋雨老師釀製的文化苦酒傳出令人心醉的香味,不僅僅是向讀者,向文化界,更是向廣大的中國人民。這樣就已經足夠,不是嗎?

善文化的讀後感篇2

信客是一個非常“苦”的職業,不僅身體“苦”,更是心靈“苦”。

信客這個職業早已遠離我們,但我們能從餘秋雨生動的語言中穿越回當時。這個工作更像是一個民眾福利:工資少的可憐,乾的活卻最多。還要遭到外界的質疑,這不就是“信客精神”嗎?

信客精神是為他人着想的,老信客受到外界的質疑後決定不當信客。他首先做的不是抱怨這個世界的不公,而是儘快找到繼承人,好讓村子再與外界聯繫,這種精神在當今是十分匱乏的,有的人在地鐵上獨佔幾個座位,有的人這樣籃球場上還不允許別人參與……從今天起,做一個為他人着想的人,把別人的感受當做自己的感受,把自己所擁有的當做別人所擁有的。

信客精神是俠義的。宋達在遇到一些不公的事,或對國家不利的事都拔刀相助,毫不退縮。當今社會同樣缺少這樣的人,有的人因害怕得罪別人,視而不見,有的人甚至加入反派,並從中謀取利益……從今天起,做一個俠義的人,把別人的事當做自己的事,把別人的痛苦當做自己的痛苦。

這篇文章不止讚美了信客精神,還諷刺了人們多疑的性格,以及人云亦云的惡習。要是沒有這些人作怪,老信客就不會失去工作。這就體現了當時單向信任的現狀,老信客信任葉渡,但全村人都不信任他,對此,我們只能歎息老信客的不幸。從今天起,做一個能信任別人的人,寧可天下人負我,我不負天下人。

引用海子的詩歌名句,串起全篇;三段論式行文,利落清晰。用他人的故事,滋養我們的生命——這就是讀書的意義之一。

善文化的讀後感篇3

自上高中後,對書籍愈來愈挑剔,多年的閲讀習慣又迫使我像吸煙者煙癮發作般渾身難耐。忘記了當時遇到這本書的細節,只知這那本由綠皮包裹,四個黑色大字為題的書是我少年時期乃至一生都難得的的精神良藥。

?文化苦旅》以宏大的背景構思、豐富的意藴內涵和專業的視角給我們描述了一個個辟穀幽境、層巒險峯、大漠孤煙和山水風光等應題之旅。作者帶領我們在西湖上徜徉,在莫高窟裏感歎,在天一閣裏暢想,在中華文化裏求索……一路上踏遍中國大江南北,習慣了追憶今非昔比的風化,唏噓盛載多少輝煌的廢墟,感歎變化無常的歷史,這文化之旅又被染上一“苦”字。

在書中,最吸引我的不是作者筆下的江山如畫,而是他專業的考察,對文化的渴求與嚮往,書中每一篇文章都非簡單的遊記,是凝聚了歷史的沉重和文化的光輝的吶喊。

?莫高窟》,駝鈴似還在耳邊迴響,莫高窟卻早已歷經幾度興衰。沙漠中無數瑰寶的棲息之地,各朝代的畫廊,荒蕪的沙漠和文明在此相會,光影和風沙因為它的存在變得安靜了,彷佛天地間就只留下那一大面石壁,透着點夕陽的紅暈。但就算是這樣巍峨的這樣渾然天成的建築,還是慘遭一劫,因為當時社會的腐敗和王道士的推波助瀾,它所存的珍貴經文和壁畫遭到了極大程度的破壞。漫天嗚咽的黃沙也掩蓋不了作者親臨的恨,他恨:為什麼自己不早生一個世紀?為什麼諾大的中國容不下幾卷經書?為什麼沒有人阻止那些西方探險者踏向莫高窟的步伐?他的萬千思緒裏有自責,有拷問,也有無奈。前人所想,無可考證,前人所為,已成定局。但莫高窟仍默默地佇立在沙漠深處,它是沙漠中最美的一朵花,根莖連着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靠我們來灌溉,它的花瓣曾被人摘下,它的葉片曾乾涸得失去光澤,至少我們再次發現了它。20世紀70年代,敦煌莫高窟的保護部門正式成立,在過去30年中,進行過大大小小300多起保護行動。飛揚的黃沙總有疲憊落下的時候,莫高窟啊,你能否繼續屹立不倒?

?陽關雪》,當陽關還通過我們耳熟能詳的幾首古詩大氣磅礴的活在我們心中時,杯酒敬故人,遠聞羌笛聲卻歲歷史消散在遠方。只留下一段孤寂的城牆被風沙掩藏,又被大雪埋葬。終究耐不住寂寞漸漸坍塌,風化,如今只剩一個面目全非的石墩,更顯孤獨,淒涼。那大雪是蓋在作者心上的悲,時代更替,人文風情和制度的不同讓陽關在難像從前那樣詩意,酒,羌笛聲和瀟灑的道別。隨着時間逝去的,是一種情懷,一種氣概,一種生活。書中作者説到唐人會把目光放得很遠,人生鋪得很長,把微笑送入歷史。這是一種樂觀豁達的心態,人生苦短,步履要放達,豪放的神貓就是支撐你走得更遠,走得更自信的重要配件。一生中,告別式經常的,若兒女情長,一位依依不捨,反而是進步的阻礙,這大約就是“離別是為了在更好的未來相見”的最好詮釋吧?但陽關並沒有把這自信延續久遠,那一座石墩,興許還在霜雪中追憶夢裏的場景,一位故人踏着大雪向前,敬上一杯酒,遠處飄渺的羌笛依舊悠揚。

?寧古塔》,流放之地,下至平民百姓,上到官府職員心底黑暗的瘡疤。寧古塔並非塔,在滿語中的“六個”,據説來自6個皇室遠親曾在此居住。一片荒蕪之地,不管是人口還是文化,在這最常見的呼嘯的狂風和滿目的荒草,確是壓在作者心頭的驚。滿清的刑罰之重,在這片土地上發生的故事多數都是冤案。舊時的所有文明,生活,信條到這裏都被厚重的現實環境和生存條件禁錮了,或許這才是蠻荒與文明在這的特殊對比的原因吧。想必作者眼看着身邊的一切,心中也滿是默哀和痛苦吧?但文化是深入骨髓的,即使這片陌生的土地百般摧殘他們,企圖抹去他們完全融入野蠻的最後障礙,他們確實中用他們温熱的手掌撫摸着這片土地,播種下文明。蠻荒中也會閃爍着人性的光輝,書中提到,很多的生死之交都在這裏產生,即便來自不同民族,門第和政治立場,甚至是敵對的民族。人在深受苦難的環境下,每次相見都會不自覺地流露出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感覺吧。尤其是在思鄉時,來自同鄉人的交流也許是唯一的盼頭。久而久之便會觸到心中最柔軟的部分,因此成為知己之交。寧古塔的罪惡,由這一個個高貴的靈魂承受,一代又一代,寧古塔依舊猙獰荒涼,文明的火種已經開始暖化內心的冰雪。

這僅僅是作者旅途的冰山一角,但不難看出作者對中國文化的愛,這種愛是複雜的:有唏噓感歎,也有驚喜愉悦,更有悲傷痛苦。正因如此,作者才會卸下任何身分和偏見,走近山水建築,人文歷史,走進文化。每當他發覺一段歷史,一處山水,一處古蹟,它們總會自動構建處一個個沉澱了前年的故事,執念,或傳承。看到曾經金碧輝煌的盛景只剩今日垂老殘景,總會不住的痛惜,同時目睹了文化的持續衰敗但“心有餘而力不足”的無奈,這也許才是真正的“苦”。

急功近利的現代社會卻讓人們慢慢漠視中華文化,有決心,有毅力開展一次擁抱文化,貼近自然的之旅的寥寥無幾,無心忍受“苦”的浸泡,又何來之後的甘甜。只可惜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如參天古樹,卻被各色各樣的慾望和追求的藤蔓緊緊箝制,漸漸彎下了腰。作者先行一步剝開依傍在上的枝蔓,撫摸歷史燙下的年輪,閲讀每片葉子中的故事,心中的滿足感和成就感也就是對他最好的回饋。但即使是這樣,古樹還是被層層包裹,管中窺豹,難現光華。它苦撐着,希望有一天把他栽下的人給予它新生,但它,能等到嗎?

善文化的讀後感篇4

前些年,粗讀過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一書,對《西湖夢》這一篇記憶猶新。盛夏,因孩子小升中,新學校佈置的暑期作業中有親子伴讀,於是攜孩子再逛書店,購得新版《文化苦旅》,其中美文有較大改動,粗粗翻閲過後,目光落在《杭州宣言》上。作為新杭州人,對於杭州,對於西湖,總是有一種説不清道不明的情愫。在文學大家的筆下再次神遊,展開對這座城市的靈魂之旅。

對於西湖,我感觸頗深。幼年時家住同省浦江老家,就從父輩口中聽得描述,那美輪美奐的湖光山色,那浪漫温情的民間傳説,那雋永婉約的唐詩宋詞都給西湖蒙上華麗的面紗。聽説明代時一位日本使臣遊西湖後寫過這樣一首詩:昔年曾見此湖圖,不信人間有此湖。今日打從湖上過,畫工還欠費工夫。可見西湖的確是令人驚豔的美。隨着工作的變動,十年前舉家遷居杭城,很快近距離地欣賞到濃粧淡抹總相宜的西子,更讓人感到它的真實和親民。日子漸久,繁忙的工作讓我疏離了西湖,它變得清晰而遙遠。

而今,我再一次把目光聚焦在餘秋雨先生的《杭州宣言》時,杭城的山山水水又開始在眼前閃現。我在文中暢遊,從沒有這樣深入地瞭解過杭州,感受它的前世今生,深掘它的文化內涵,體會它的欣喜悲歡。

馬可·波羅曾在遊記中説,杭州是世界上最高貴、最美麗的城市。他來自於歐洲人心目中最美麗的城市威尼斯,對於城市美景有足夠的評判眼光。航海家們沒有抵達杭州,但杭州一直隱隱約約地晃動在他們的心理羅盤之一。而作為如今生活在杭州的我,這種幸福感是油然而生的。

春天的西湖桃紅柳綠,草長鶯飛。漫步在蘇堤、白堤,如今我的眼中不僅僅是如醉春煙,更有對大文豪白居易、蘇東坡的敬佩和緬懷。西湖是當年他們為了杭城百姓免受水災、旱災之苦,而開展的浩大的民生工程,恩澤後人。他們不僅解決了水患,更是給子孫留下這曼妙的風景和傳世的美名。

白居易這位文學巨匠,站在唐代詩歌的巔峯,卻絲毫沒有傲慢在文化的身份裏,而是用泥土和石塊寫詩,成天忙碌在浩大的水利工程之中。致力於實實在在的生態環境改造,給杭州人民留下了比《長恨歌》、《琵琶行》、《秦中吟》、《新樂府》更瑰麗的作品——西湖。 北宋時,杭州還再次迎來一個文學巨匠——蘇東坡。他兩度為官杭州。任通判和知州。與白居易一樣,他到這座城市的時候,也一點兒沒顯出曠世詩人的模樣,而是變成了一位徹徹底底的水利工程師。甚至,比白居易還徹底。讀到這裏,我不禁為杭州的幸運而倍感歡欣。

餘先生也説 “西湖給人以疏離感”。 初到杭城時,我也很有同感。隨着年齡的增長,對人生的感悟也越來越多。有時的迷茫,亦如浩渺的湖水,讓人有莫名的憂愁,淡淡的揮之不去。畢竟是大學者,我無法全然領會餘先生心中和筆下抽象和充滿象徵性的西湖,但是我能感受到面對西湖時,他的那種無奈和落寞。也許就像燃盡繁華之後歸於平淡的人生吧。

説到西湖,一定會想到最膾炙人口的傳説白娘子。杭州居然用一池清清亮亮的湖水,用一條宜雨宜雪的斷橋,用一座坍而又建的雷峯塔來侍奉她。亦仙亦妖的白娘子並沒有像人們津津樂道的戲劇中一樣,為了許仙而心甘情願的被壓在雷峯塔下。她最大的傷心處是不能做一個平凡的普通人和許仙終老一生。餘先生説:“雷峯塔只是一個歸結性的造型,成為一個民族精神界的愴然象徵。” 我想,這便是對西湖文化的一種很好的詮釋。

文章最後一段話給人以醍醐灌頂,餘先生説:“如今的杭城呈現出了一個貫通千年的人文宣言。這個宣言,曾經由錢鏐親自指導,由白居易、蘇東坡參加起草,由白娘子從旁潤飾,又由今天的建設者們接筆續寫。宣言的內容,很複雜,又很簡單:關於美麗,關於自然,關於生態,關於人間。”

在文中,我從另一個角度重新感受杭州、欣賞西湖,體會着一位大學者深刻的見解和精闢的剖析以及他豐富的內心世界和深邃的靈魂。

善文化的讀後感篇5

道士塔,看管敦煌文化古蹟的道士塔。它的主人竟然是那個王圓籙。他將那些先輩們留下的文化遺產全部賣給了外國人。我真是想不通:一個聖地,怎麼會讓一個那麼無知愚昧的人來看管!

跟隨着這篇文章,我知道了敦煌文化的美麗與輝煌。但是這個王圓籙卻將這些經文等便宜賣給外國人。那都是精華啊!我不敢相信這是真的,這跟火燒圓明園又有何異?不也是一樣,咱們中國的國寶被外國人搶去。所以:咱們中國歷史上一共是有2起重大搶劫案。而現在咱們的專家考古學家卻要拜訪外國去看咱們中國的古物去研究。帶着膠捲,用着放大器來研究。這是一種多麼大的羞辱啊!要怪也不能只怪他,當時的中國,很多的人沒文化,愚昧。換做別人,有可能還不如王圓籙呢!

看了他的簡介,我更是納悶,當時也並不是沒有有志向的人,為什麼清廷就那麼輕視一個文化寶庫呢?他曾經給清廷寫過信,為什麼那些當官的文人就不能保護一下呢?治不好國就算了,連這微乎其微的小事情也不能做麼?真是自私!

讀了道士塔,我的心裏有憤怒也有悲傷。為王圓籙的行為而憤怒,為我們的文化被盜取而悲傷。唉!但是事情已發生,今天我們只能努力建設我們的祖國,使它真正的富強起來,把我們曾失去的都全部奪回來!

善文化的讀後感篇6

“報紙上説我寫書寫得輕鬆瀟灑,其實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種很給自己過不去的勞累活,一提筆就感到年歲徒增,不管是春温秋肅,還是大喜悦大悲憤,最後總得要閉一閉眼睛,砰砰心跳,迴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這是餘秋雨先生在《文化苦旅》中的自序。

?文化苦旅》這本書是很深奧,反覆看幾遍也不能夠完全理解。這本書介紹了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古蹟。但你千萬不要因此認為讀餘秋雨先生的書會讓你心曠神怡,輕鬆自在。整本書還沒讀完,我就已經被民族意識喚醒後的沉重與悲哀壓的喘不過氣來。在我們欣賞歷史留給我們的有形“着作”——古蹟時?誰又會去潛心探究這一處處古蹟背後到底隱藏了多少不為人知的祕密。而餘秋雨先生恰恰做到了,他用他的筆,給我們的心靈寫下了“震撼”兩個大字……自己豐富的文史知識功底,優美的文辭,引領讀者泛舟於千年文化長河中。是的,他的這本着作《文化苦旅》也深深印在每個讀者的腦海裏。

他筆下的《風雨天一閣》我記憶猶新,一個人,不!一個家族揹負着堅守一座藏書樓的命運,範欽讓偌大的中國留下了一座藏書樓,保留到現在。別的藏書家有,藏書也有,但沒過幾代,歷史的風塵就將它們掩埋了。但是,範氏天一閣留下了,靠的是什麼,是執着、堅定,還是如餘秋雨説的“超越意氣、嗜好、才情,甚至時間的意志力。”這種意志力體現在哪兒?他曾毫不客氣地頂撞過權勢極盛的皇親郭勛,為此遭廷杖,下監獄,他似乎什麼都毫不顧惜,在仕途上耿直不阿,最後連權奸嚴氏都奈何不了他。“一個成功的藏書家在人格上至少是一個強健的人。”餘秋雨在這裏總結道。

看到這,反思一下,我們這些讀書人,如果生在那個年代,身為一個藏書家,會像範欽一樣嗎?我想不會,範欽身上的毅力,乍看下的不近人情,讓我們來,難!我們是教師,教育學生,意志力不能少,但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幾個呢?在挫折面前,爬起來的又有誰?生活着,又為了什麼?這不正是我們該思索的。

繼續往下看:80高齡的範欽終於快走到生命的盡頭,在他分家產時,將其分為兩份,或是藏書樓,或是萬兩白銀。他讓後代去選擇。我想,如果讓我選,讓大家來選,會選哪個呢?要麼拿着白銀萬兩,逍遙快活一生,要麼死守一座藏書樓,世世代代。説句實話,範老爺此舉真是個好辦法,我也十分欽佩這個相隔我好幾百年的古人。也正因為這樣,天一閣留下了。但這是一個難題,我在思索:如果把這件事發生在今天,誰會鋌而走險,誰會選擇天一閣,包括我。不過,奇蹟般的是,他的大兒子範大沖願繼承天一閣。這是現實,不是故事。

讀到這,又讓我想起另一個片段,希臘神話中,海洋女神對想參加特洛伊戰爭的兒子阿格琉斯説:“如果你參戰,會戰死沙場,但流芳百世;如果你不出徵,會平安一生,老死後便從人們的記憶中抹去。”阿格琉斯最終戰死沙場,但是因為他,希臘盟軍勝利了。世上也正因為有這樣的人,世界才有了燦爛的歷史文化。

餘秋雨的《文化苦旅》讓我感受倍深,感受到了中國的文化人身上的良知和意志力。也讓我深深體驗了“開卷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