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龍應台目送》讀後感8篇 《目送龍應台》:感受深刻的人性珍藏

龍應台的《目送》是一本震盪人心的書,講述了她目睹父母被迫害、丈夫自殺的歷程,以及她作為自由作家在政治風暴中的堅韌不屈。這本書引發了人們對於人性、尊嚴和自由的思考,具有深刻的歷史紀實價值和現實啟示意義。

《龍應台目送》讀後感8篇 《目送龍應台》:感受深刻的人性珍藏

第1篇

“所謂的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龍應台在《目送》中寫的是她個人的情感。寫她與兒子一起逛街時,兒子不願跟她牽手過街,兒子大了,有了疏離感;寫她母親得了老人痴呆症,反反覆覆的問她是誰,寫她與母親逛街,母親的那個愛美樣子;寫她與父親同樣在過街時,要牽她的手,而她已經人在中年,寫她父親最後病重生活不能自理時,由於傭人的疏忽,眼屎黏住了眼,等等。

龍應台的文筆優美而細膩,將這些生活中的點滴娓娓道來,那些情感也如流水般湧出筆端,躍然紙上。只是讓人不禁為之唏噓的是,父母老後的情形。我甚至覺得在美麗文字的背後,龍應台是不是也想到了她老時的情景?由此,你不得不想到自己。

這個社會是需要關懷老年人的。雖都説老人像孩子,但孩子是生命力的象徵,而老,那是英雄遲暮,美人易老時。那是一個成年人不能掌握自身命運的時刻,那是垂垂老去等待死亡的時刻。那時,多少預示了人生的悲愴。或者,説的白一點,人,要有個好死!

我非常喜歡《不相信》中所寫的',假如我籠統的隱晦的表達的話,那就是理想主義墮落為現實主義,而轉向實用主義的過程。是理想沿着這一路線演變而歸於世俗的過程。龍應台在文末引用了李叔同的話。我想他是尊重這位弘一大師的。我猜測,她應該非常佩服佛家的圓寂。因為這是將死亡掌握在自己手中而從容面對。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們似乎應對那些主動捨棄生命者抱有尊敬之情。正像蘇格拉底所説,“踏上死亡之途”與“繼續存活”,“孰優孰劣”,“只有神明知道”。

當我們對生老病死充滿疑惑時,李叔同在臨終前“悲欣交集”四字絕筆及偈語或許告訴了我們他的人生體驗。

“君子之交,其淡如水,執象而求,咫尺千里。問餘何適,廓爾忘言,華枝春滿,天心月圓。”

《龍應台目送》讀後感8篇 《目送龍應台》:感受深刻的人性珍藏 第2張

第2篇

?目送》中一共有散文七十二篇,主要是對親情和作者周邊人物的感悟,寫孩子的成長,父母的老去,各種真實的情感。

已是不惑之年,再來讀《目送》,頗有共鳴感,經歷的事情多了,感悟也多了。我最喜歡《目送》中的一句話是: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路的另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訴你:不必追。這讓我想起孩子第一次上幼兒園時自己走向教室那小小的身影,上一年級時那大大的書包幾乎能把孩子帶到,到現在,孩子卻不願依賴你了,獨立,她成了少年。

想起自己的父母,他們是多少次這樣目送孩子的離去。父母的日漸老去,我對父母的依戀依舊繼續着。歲月的流逝匆匆,心裏更加深深地體會着父母情,子女情,父母子女這世世代代的輪迴,上蒼早已安排好了一切,沒有人能改變上蒼的決定。而我們能做的,僅僅是陪着父母老去,陪着父母,一直走下去……

讀《目送》,會讓我又一次地感受到與父母分別時那種撕心裂肺的`哀痛,也會想到時隔幾年,千里迢迢去看望父母時,二老那歡愉的目光和不停叨嘮的話語。

就在去年春節,全家要去蘇州看望父母,準備過一個團圓年。但天公不作美,動身出發的夜裏下了一場大雪,早晨路上厚厚的積雪讓出遠門的全家做了難,車票已買好,路又不好走,怎麼辦?兒行千里母擔憂,母親的電話早早就打了過來,天冷路滑,安全第一,就不要來了,以後還有機會。但,想要見父母的念頭太強烈了,克服種種困難,還是踏上了看望父母的路。

等踏進家門,見到父母的一瞬間,所有的辛苦都煙消雲散,父母老了,真的顯老了,不爭氣的眼淚奪眶而出,一下子緊緊和父母相擁在一起……

第3篇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但是意味着,你跟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這是寫在書的封底的話,也是我看這本書的初衷。

不喜歡離別,更不用説目送,無論是送與被。總覺得親友離別很難過,這個送別的形式更讓人傷感。所以我遠行是很少讓人來送的,我害怕在我的一個轉身會看到落淚的`雙眸;我也很少去送別人,我恐懼自己那種無奈的不捨。但龍應台讓我對目送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龍應台已經年過半百,她的閲歷要多過我很多。作為一個母親,她在機場送兒子去美國做交換生。他在長長的行列裏,等候護照檢查;她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最後輪到他,在海關窗口停留片刻,然後拿回護照,閃入一扇門,倏忽不見。其實這位母親一向在等候他消失前的回頭一瞥。但是他沒有,一次也沒有。

這讓我想到我的母親,在我年少離家求學的時候,她是否也期盼我遠去的背影能回頭看她;她是否會在我坐的汽車啟動的時候追過來,跟我能多呆一會。但是我卻跟龍應台的兒子一樣,棄母親的感受不顧,做着一切我該做的並且理所當然的事情。

一次去機場送我母親,我也是看着她排着長隊去安檢。我就這麼看着看着,期望她能一切順利,身上的化粧水不要因此被攔截。等她結束以後,微笑的回望了我一眼,彷彿是告訴我都ok了,我走了。原先目送中的一個回望會讓一個人心安。

龍應台在經歷父親的去世時,是個雨天。她沒有想到能夠站的那麼近,距離火葬場爐門也但是五米。雨絲被風吹斜,飄進長廊裏。她撩開雨失了前額的頭髮,深深,深深地凝望,期望記得這最後一次的目送。他們父女的這一別,只有在下輩子才能再續前緣了。

這又讓我想到我的父輩們,我此刻所經歷的目送,都是很簡單的凝望。雖然摻雜着不捨跟無奈,至少我們都明白歸期,至少我們能夠聚首,至少這都不是最後一次的目送。其實這也算是一種幸福吧。

看着龍應台的一次次目送,想着自己的一次次目送。突然發現,自己對父母有着如此之多的虧欠,只有珍惜才不枉他們對我們的一次次目送。

第4篇

今年寒假作業太多,外出活動更多,我終於擠出時間終於看完了龍應台的《目送》這本書,這是作者獻給她的父親、母親和兄弟們的書,表達了“時間的無言,對生命的目送”,相當深奧,讀了這本書,我感到自己對親情的理解有了更深的領悟。

這本書與其説是作者對自己生活的回顧與反省,倒不如説是照出了我們每個人的成長曆程,照出了我們生活中所忽略的最珍貴的事物。比如作者説道,“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在作者看來,“對於行路的我而言,曾經相信,曾經不相信,今日此刻也仍舊在尋找相信。但是面對時間,你會發現,相信或不相信都不算什麼了。”對作者的這番感歎,我深有同感,不管是否相信,只有送別時的心情更讓人無奈。等到我們長大後,擁有了年輕時想要的一切,才會發現自己的父母已經老去,夥伴也都忙着自己的事。我們應該在年輕時就學會珍惜與父母之間這份難得的親情緣分。

通過讀這本書,我還學會了獨立,父母不應過多照顧孩子,孩子更不能過於依賴父母。正如作者在書中所言,“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我認為,父母不幫忙才是對的',孩子告別母親,一個人踏上那條每個人必經的道路。書中關於母親目送孩子遠去的描寫,非常讓我感動。作者寫道,“在告別的時候,母親目送着孩子漸行漸遠的背影,站在斑駁小路的這一端,看着背影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眼睛裏流露的風霜是歲月留下的痕跡。她捨不得孩子去受苦,去接受歲月的洗禮。母親太懂得這條路上的艱辛,當年的她也向往過、義無反顧過、然而也跌倒過、流淚過,但她不後悔。如今她只能放手,讓孩子自己走。”我想,這本書除了我應該看,我的父母也應該看看吧。

第5篇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這是寫在書的封底的話,也是我看這本書的初衷。

不喜歡離別,更不用説目送,無論是送與被。總覺得親友離別很難過,這個送別的形式更讓人傷感。所以我遠行是很少讓人來送的,我害怕在我的一個轉身會看到落淚的雙眸;我也很少去送別人,我恐懼自己那種無奈的不捨。但龍應台讓我對目送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龍應台已經年過半百,她的閲歷要多過我很多。作為一個媽媽,她在機場送兒子去美國做交換生。他在長長的行列裏,等候護照檢查;她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終於輪到他,在海關窗口停留片刻,然後拿回護照,閃入一扇門,倏忽不見。其實這位媽媽一直在等候他消失前的回頭一瞥。但是他沒有,一次也沒有。

這讓我想到我的媽媽,在我年少離家求學的時候,她是否也期待我遠去的背影能回頭看她;她是否會在我坐的汽車啟動的時候追過來,和我能多呆一會。但是我卻和龍應台的兒子一樣,棄媽媽的感受不顧,做着一切我該做的並且理所當然的事情。

一次去機場送我媽媽,我也是看着她排着長隊去安檢。我就這麼看着看着,希望她能一切順利,身上的化粧水不要因此被攔截。等她結束以後,微笑的回望了我一眼,彷彿是告訴我都ok了,我走了。原來目送中的一個回望會讓一個人心安。

龍應台在經歷父親的去世時,是個雨天。她沒有想到可以站的那麼近,距離火葬場爐門也不過五米。雨絲被風吹斜,飄進長廊裏。她撩開雨失了前額的頭髮,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記得這最後一次的'目送。他們父女的這一別,只有在下輩子才能再續前緣了。

這又讓我想到我的父輩們,我現在所經歷的目送,都是很簡單的凝望。雖然摻雜着不捨和無奈,至少我們都知道歸期,至少我們可以聚首,至少這都不是最後一次的目送。其實這也算是一種幸福吧。

看着龍應台的一次次目送,想着自己的一次次目送。突然發現,自己對父母有着如此之多的虧欠,只有珍惜才不枉他們對我們的一次次目送。。。

第6篇

“這世上所有的愛都是為了相聚,唯有父母之愛是為了別離”,所以,才有了那麼多綿長的目送,以及轉身的悵然。

從前母親與我不習慣相互陪伴,每次假期回家,她要麼忙碌着,要麼得空能坐下來陪我坐坐説説話的時候,她寧願到鄰居家去閒聊或者打牌。母親與我也不習慣互送,從小到大外出上學她從不曾送。而她每次來武漢,我總是安排好行程告訴她怎麼坐車然後自己去上班她坐車回家。然而有了孩子後,這些卻開始發生變化,每次離家母親在車窗鏡裏的身影越來越小直到看不見,每次相聚母親絮絮叨叨説不完的七大姑八大婆和街坊鄰里的八卦,有時候甚至嫌她重複的囉嗦讓她去打牌都不去,起初我以為是為了孩子,後來我發現原來是她老了。

是的,母親老了,越來越像記憶中的外婆,頭髮花白,每一次在離開時的村口看着我,走了很遠還在身後喊,要聽爸媽的話路上要小心。外婆這樣送母親離家,也這樣送我們每一個做客的孫輩,年復一年。我體會不到老人久久站在那裏,我們從來不回頭,母親興許回頭去説回去吧別送了的情景。如果説父母之愛是為了別離,那麼這一次又一次的目送,便把別離的`滋味嚐了透。

而懷中稚子,不曾離開半步,時時刻刻都粘着媽媽,無論走到哪裏都帶在身邊。連斷奶和上幼兒園這兩次本該初嘗父母之別離滋味的時刻,我都沒有機會感知。感謝生活和孜孜不倦的自己,讓這番滋味自覺的推遲到孩子的國小階段。有一天我也會習慣送他一次又一次,而他不回頭也不給我擁抱,任我原地惆悵。那又如何?生命,原就是一種延續,一場輪迴,於是有了這親子間對父母恩的感知和對子女情的感觸。我們或許在父母那裏得到的愛是粗糙不精緻的,我們給予孩子的愛或許並不是她們想要的。但是,無論是為別離還是為相聚,就像隱瞞不了的咳嗽和貧窮,愛是從來掩飾不了光芒的。

春風十里,總不及你,不及你送別離時,微噙的淚光;也不及你,不及你依賴的目光裏,稚嫩的期許。

第7篇

繼《孩子你慢慢來》,龍應台又創作了這本《目送》,之前也有品讀過龍應台的文字,她的文字“橫眉冷對千夫指”時,寒氣逼人,如刀光劍影。“俯首甘為孺子牛”時,卻温柔婉轉,彷彿微風吹過麥田,又彷彿像媽媽的手,輕輕的撫摸着你的臉。

“目送”,它的含義是什麼?生命中總有許多人被時光帶走,或者失落在天涯,或者用死亡劃開彼此的界限,像龍應台這樣還活着的人,就不免要遭受一次次的`離別,一次次的悲痛。 目送,是送別離去的親人和友人,也是送別過往難忘的記憶和美好的時光。 在送別時,我們總要睜着眼睛,眼睜睜地看着對方離去……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一篇,他講的是龍應台目送她的孩子——華安國小到大學,然後作者的父親住院還有火葬。“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這段讓人心酸和感動的文字説了:年幼的孩子長大到成人,讓她牽掛、讓她失落、讓她懂得怎麼放手。和她父親的去世,在火葬場最後一次目送她父親的時候,也就是説她和他今生緣分也就終止了。

作者只是摘了生活中幾個片段來寫,但其中流露的情感讓人魂牽夢縈。你的心處處處被這種真實的文字牽動着。 看着龍應台的一次次目送,想着自己的一次次迎接與目送。突然發現,自己對父母有着如此之多的虧欠,只有珍惜才不枉他們對我們的一次次目送……

讀《目送》懂得了對於生命,最好的態度不是挽留,而是珍惜;讀《目送》有些更深的感悟:再多的遺憾不捨都不過是生命的過程,我們只能往前走,用現在來填補過去的空白和傷口,帶着愛和釋懷與生命和解。

第8篇

讀完了龍應台的書《目送》,正如封面上的一句話評價:“最犀利的一支筆也有難以言盡的時候。”雖然龍應台用她那枝最犀利的筆描寫人生,但在生死大問面前還是難以盡言。她的文章充滿了對時間流逝的無奈,對逝去的人和事物的懷念,以及對生和死的考量。在一篇篇文章中,我們可以深深地體會到母親對兒子長大的失落,女兒對父親去世的悲傷,母女親情的息息牽掛。讀完她的書,我感受到一股淡淡的憂傷,人們在成長中總是會伴隨着各種痛苦和悲傷的.情緒,細心體味你會更加珍惜當下的生活。

譬如《目送》這一篇寫了兒子華安在6歲和16歲,分別因為上國小和作交換生而離開時的情景,還有父親開車送作者去大學報到,倒車出巷口離去,和父親去世火化時棺木飄入長廊的回憶。最後用一句話,深刻地寫出了父母和兒女的關係,“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訴你不必追。”作者悵然無奈的情感流露筆端,通常人們僅僅傷感於離別的情緒,作者卻能看得更加透徹明白,果然是那支最犀利的筆,寫下了深情默默的人生感悟。

又譬如《山路》這一篇講到在耀眼的舞台燈光下和五萬人的歡呼中,蔡琴深情地演唱着歌曲。人們都熟識她的歌曲,卻並不瞭解她無奈的人生。而在別人盡情歡笑的同時,某位有名望的人也只能一個人靜靜地躺在加護病房裏,獨自承受寂寞和病痛。人生有歡樂也有落寞,有高興也有悲傷,正如作者描寫:“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讀到這裏,我似乎明白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為自己人生負責的道理。正如楊絳先生曾經説過: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

在《目送》的每一篇文章中,作者總能用一兩件事把深刻的道理講述出來,而我則需要反覆揣摩才能逐步理解作者的深意。即使這樣,每次讀後體會都會更加深刻,似乎又明白了許多道理,好像又多了些許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