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職場 > 工作總結

鄉村文明工作總結7篇

工作總結促使大家追蹤工作進展並確保任務按計劃完成,通過工作總結可以梳理出工作中的關鍵事件和里程碑以便記錄和回顧,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鄉村文明工作總結7篇,感謝您的參閱。

鄉村文明工作總結7篇

鄉村文明工作總結篇1

一、建立領導機制

為了計劃工作高標準高質量完成,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村委成立建立文明村工作領導小組:以支部書記xxxx為組長,村委副主任xxx鬆為副組長,xx、xx、xxx、xxx等為小組成員,具體任務明確,責任細化到人。

領導小組訂出計劃指導具體建立工作,並組織實施監督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糾正。組長負總責抓全域性,小組成員各司其職,各負其責。

二、豐富建立工作內容

制定建立文明活動的具體要求和任務、標準,將活動內容、方法步驟通過村民代表大會向全體村民宣傳,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落實到每個人。

1、通過廣播和公示欄向全體村民宣傳年度建立文明活動工作計劃,接受廣大村民的建議和工作監督。

2、根據十六大和縣委擴大會議的精神,制定各個建立文明目標。

1加強精神文明建設

xxxx年計劃建立文化活動中心,加強科技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讓社會主義精神文明佔領農村陣地,不斷提高廣大群眾的科學技術水平和政治修養。全面推進遵紀守法光榮戶活動,遵紀守法戶,五好家庭,雙文明戶達標率9以上,讓群眾精神面貌有一個更大的改變。同時我村地處鄉駐地,加之集貿市場,人流量大,要加強治安聯防工作,堅決杜絕刑事案件的發生。

2美化橫溝村地理環境

要充分發揮地處鄉駐地的優勢,在城鎮建設初具規模的基礎上,加快小城鎮建設步伐,群策群力搞好村內道路的清障養護,疏通排水溝,美化村容村貌,讓人有一種舒適的感覺。

3調整產業結構,確保農民增產增收

支部村委一班人,要身體力行“三個代表”,帶領廣大群眾進一步擴大產業結構調整的範圍和規模,加快農業產業化程序,不斷提高農業綜合效益,確保農民增產增收,力爭20xx年人均純收入達32元。

4大力發展二三產業

利用地利人和環境,大力吸引人力財力,採取政策傾斜、物質獎勵、技術指導等形式,充分調動群眾發展的積極性、主動性,大力發展二三產業和家庭養殖業。爭取20xx年新增私營企業5個,新增個體工商戶15戶,發展規模養殖大戶8戶。

5加快勞動力轉移

橫溝村人多地少,剩餘勞力,有的還有一定的專業技術,要注重加強組織領導,擴大勞務輸出。針對我村外出勞務人員集中在天津、青島等地的特點,組織這些人互幫互帶,並積極聯絡有關勞動部門,拓寬勞務輸出渠道,把勞務輸出作為一項主要工作來抓。20xx年,要確保增加1人次,全年累計勞務輸出3人次。

6繼續加強計劃生育工作看準版權所有

計劃生育工作是建立文明活動的必要條件。要按照計劃生育法的要求,繼續加強20xx年度計劃生育工作:計劃生育率達1,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以內,按時完成四項手術及雙月查任務,參查率達97以上。

7搞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

在中共中央及各級人民政府的大力推行和支援下,村委會宣傳發動群眾積極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全村農戶參加率達9以上。要始終如一支援和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切實解決農民看病難的問題。

三、完善管理制度

按照縣、鄉黨委政府文明建設的具體要求,建立嚴格規範的管理制度,實行標準要求,半年小評,年終總評,並與年終報酬掛鉤。年終由村民代表組成考評小組對建立文明工作領導小組成員的工作情況進行總評,並把評比結果通過廣播公示欄進行公佈,好的表揚獎勵,差的進行批評教育,以吸取經驗教訓,推進橫溝村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發展。

鄉村文明工作總結篇2

縣委宣傳部: 現將《正陽鎮美麗鄉村·文明家園工作總結》隨文報來,請審閱。特此報告 中共正陽鎮委員會 2020年5月13日 正陽鎮美麗鄉村?文明家園工作總結近年來,正陽鎮認真貫徹落實縣委縣政府《關於以美麗鄉村·文明家園建設為載體大力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農村的實施方案》,始終堅持培育誠信友善、文明和諧的村風民風,以民風建設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為重點,不斷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農村落細落小落實,著力提升全鎮精神文明建設水平,為建設環境美、風尚美、人文美、創業美的富裕美麗文明新正陽打下堅實基礎。一、加強村風民風建設,推進鄉村文明發展以十個一建設為載體,以民風建設和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為重點內容,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道德規範、時代新風在農村得到認同和固化。切實提高全鎮文化生活水平,提升群眾綜合素質,培育誠信友善、文明和諧的村風民風。一是著力培育群眾良好道德風尚。以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活動為抓手,在全鎮相繼開展了講文明、樹新風、十大不文明行為整治等一系列全民文明素質教育活動,結合縣上開展的道德模範評選活動,深入挖掘了我鎮好媳婦、好婆婆、道德模範、文明村、十星級文明戶等評選活動,做到家喻戶曉、人人蔘與,並對評選結果進行張榜公示,營造風清氣正的文明氛圍。近年來,全鎮共評選出善行道德榜150餘人、好媳婦40餘人、好婆婆40餘人、十星級文明戶2800餘戶、文明家庭1500餘戶,全鎮選出鄉賢80餘人,全面提高群眾文明素質。二是大力推動移風易俗涵育文明鄉風。 ___核心價值觀的培育踐行落細落小落實,以家風家訓為裡,以村規民約為表,表裡結合加強民風建設,推動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通過懸掛家風家訓牌,製作村規民約宣傳欄,張貼善行義舉榜,弘揚男女平等、孝老愛親、誠信向善精神,實現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同時,充分發揮村民議事會、道德評議會、禁賭禁毒會、紅白理事會作用,讓群眾當核心、唱主角,積極參與民間事務調解、監督與服務,重男輕女、大操大辦、遺棄老人、好吃懶做等陳規陋習得到有效遏制。目前,全鎮文明禮儀牆60餘面。三是強力發展群眾文體事業。加大對各村文化活動中心、農家書屋等文體場所進行完善和建設,。目前,各村農家書屋配備圖書、報刊20—30種,電子音像出版物近100張,藏書量達21000餘冊; 並由各村文書兼職管理員,負責定期補充更新圖書、報刊,每天定時開放。同時,每年結合元宵、建軍、國慶等節慶活動,組織開展專題文藝演出近10場次。其中,由西安交通大學駐派南溪河村第一書記馬曉萌協商愛心人士舉辦的星光熠熠,愛心傳遞:動漫文化愛心使者團、京華公益捐贈活動,累計捐贈價值四萬多元的圖書及文化用品,極大的激發脫貧內生動力,受到省市縣全面報道。四是不斷加大教育活動宣傳。每年堅持以講文明、展家風、傳美德為主題開展豐富多彩的群眾文化活動。通過表彰最美家庭、先進事蹟宣講、文藝演出等形式,大力弘揚文明家風,傳播優良家教,踐行家庭美德,在活動中,凝聚廣大群眾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精氣神,營造共建美麗鄉村·文明家園的氛圍。同時,組建鄉賢文化骨幹隊伍11支,利用各村道德講堂弘揚德文化、頌揚真善美。五是積極完善志願服務體系。以鄰里守望為主題,廣泛開展黨員進家門助老敬老關愛老人等志願服務活動,把關愛留守兒童、留守婦女、留守老人,關愛因病、因殘、因禍導致的殘缺家庭、單親家庭子女作為重點,親幫親、鄰幫鄰,互幫互愛、守望相助,營造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社會風尚。同時,持續開展不亂扔垃圾、愛護公路、嚴禁婚嫁喜慶活動大操大辦、建立活動,以垃圾不亂堆、正陽更美麗為主題,堅持每月組織全鎮志願者義務打掃鄉村街道衛生,志願者已成為農村群眾田間地頭、引領文化生活、扶貧幫困的主力軍。截至目前,全鎮共有志願者團體3個,志願者50餘人。六是不斷創新催生民風新力量。以弘揚鄉風文明為著力點,立足本土、挖掘亮點,創新方法、夯實舉措,近年來,打造鄢家臺村家風館、龍洞河村曾仕友紅色革命教育基地、張家壩村紅色中國結,建設兩院合一安置點,促進新民風建設持續向縱深推進。同時,建立執行民風積分愛心超市,積極開展積分兌換,目前,全鎮積分愛心超市7個,建立積分卡1600餘戶,兌換物資摺合16餘萬元,不斷提升群眾生活幸福度和滿足感,形成向上向善、文明和諧的社會氛圍。二、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強力打造美麗綠色正陽一是建立衛生長效機制,整治農村環境衛生。正陽鎮持續開展農村環境衛生整治、綠色家園建設、美麗鄉村等活動,建立了農村環境衛生整治和環衛工作長效機制。認真落實河長制,全面加強河道管理力度,與各村網管員簽訂了責任書,嚴格執行河道採砂許可制度。嚴厲懲處亂傾亂倒、亂搭亂建等汙染水資源水生態的行為。同時,做好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工作,制定秸稈禁燒工作方案,簽訂秸稈禁燒目標責任書。二是精細化管理機制,整治鎮區環境衛生。近年來,累計投資1500餘萬元,為鎮村統一配備垃圾清運車、垃圾箱、小推車,落實鎮村道路養管員和環衛保潔員120餘名,建設集鎮垃圾填埋場1處,汙水處理廠2個; 垃圾放置臺50餘個,垃圾池3個。全鎮自來水普及率達100%,水質符合飲用水主要衛生指標; 村莊環境、家庭衛生整潔; 衛生村莊達90%以上,全鎮各村面貌煥然一新。三是景區化打造。突出鎮域歷史文化和人文元素。街道重點打造新民徽派風格一條街,同時結合周圍環境和村情村貌,在廣場建設觀景亭、人物造像,在沿路點綴綠色植被,把村莊建成特色景點,把公路沿線建成風景長廊。綠化美化全面覆蓋。以牆面、廣場、道路兩邊、村委會等為陣地,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國夢、文明用語、孝老敬親等為重點,通過漫畫、詩歌、手繪等形式,共建成文明禮儀牆、和諧平安牆、美德故事牆等共50餘面,文明和諧氛圍更加濃厚。同時,充分利用網路、廣播、手機、報刊等媒體,開闢專欄、拍攝專題片、製作宣傳畫冊、編印書籍,充分營造文明和諧的濃厚氛圍。三、 存在問題與下一步工作打算個別村的一約四會及紅白理事規定做到制度上牆,但是沒有在村內顯著地方公示,需要進一步改進。生活垃圾管理仍需進一步規範,部分村存在垃圾清理不到位現象。下一步,正陽鎮一是將繼續保持具有獨特地域特色的鄉村風貌,深入挖掘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建設村史館、鄉賢館、好人館,延續古風民俗。同時,持續加強一約四會管理,評選表彰各類道德模範,傳承家風家訓,打造農村群眾精神家園,做到了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二是不斷充分發動群眾參與,廣泛開展身邊好人、道德模範、十星級文明戶等評選表彰活動,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讓本鄉本土的凡人善舉成為引領社會風氣的榜樣,真正達到引導群眾,教化群眾的目的; 增加宣傳活動載體和形式,以牆面、廣場、村委會及道路兩邊製作標語、專欄、文化牆等宣傳陣地,營造出強大的輿論聲勢和支援美麗鄉村建設的濃厚氛圍。三是深入推進垃圾處理、汙水處理、村莊綠化美化淨化等基礎工作,深入開展農村環境衛生綜合整治; 多層次滿足群眾精神文化需求,持續推進農村思想道德建設,將民風建設和十個一的內容作為美麗鄉村的一道風景來打造; 結合脫貧攻堅抓幫扶支援,建立部門包聯幫扶工作機制,發揮部門優勢和職能,紮實開展美麗鄉村·文明家園建設幫扶共建工作機制。

鄉村文明工作總結篇3

為了做好20xx年度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全面推進我村精神文明建設再上新臺階,努力促進“先進精神文明村”建設的奮鬥目標,根據上級的工作部署,結合我村實際,特制定本年度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主動融入海西綠色石化港口新城建設大局,以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根本,大力推進公民道德建設,以人為本,廣泛開展建立活動,努力使精神文明建立工作為促進我村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提供強大思想保證、精神動力。

二、建立目標

我村將以“鞏固、提高、延伸”為切入點,進一步深入持久地開展精神文明建立活動,有重點的在硬體和軟體建設方面加大力度,全面提升我村文明建立工作總體水平。力爭通過全體村民和村兩委的努力,爭創區級乃至市級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

三、具體安排

1、加強組織領導,明確建立責任,確保精神文明建立活動落到實處。成立爭創“精神文明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對精神文明建立工作進行責任分解,根據職責分工,做好協調工作。要按照我村與鎮黨委政府簽訂的《精神文明工作責任狀》的內容,積極投身到精神文明建立工作中。把建立精神文明示範村與加快經濟社會發展結合起來,與提高村民文明素質結合起來,以“營造優美村容、建設高效隊伍、做好一線服務、爭創優秀業績”作為建立主要內容,在建立措施上做到不斷創新,力爭我村建立工作水平再上一個新臺階。

2、深入開展多種形式的文明建立活動。繼續開展“學習雷鋒、為民服務、創先爭優”活動,組織村兩委幹部和黨員開展志願服務活動。5、6月份,以“春、夏”季愛國衛生運動為契機,配合鎮黨委政府積極開展村容村貌整治、保護環境等活動,廣泛發動、深入開展;7月份,組織黨員開展慶祝建黨93週年系列活動,開展黨的歷史和黨的知識宣傳教育,組織開展走訪老黨員、老幹部活動;8月份,開展擁軍擁屬活動,慰問退伍老兵,開展愛心助學活動,幫助貧困優秀學子上大學;10月份,認真做好國慶慶祝活動和開好重陽節愛老敬老座談活動;深入開展“六五”普法活動,將法律法規知識送入千家萬戶,切實保障全村的安定穩定;力爭實現全村4個自然村環衛隊伍全組建,將柳厝村建設成為區級點線面環境衛生整治示範村;繼續加強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計生工作保持在全鎮中上水平。

3、紮實開展文化活動,豐富農村文化氛圍。認真貫徹《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深入開展“講文明、樹新風”活動,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進一步提升公民思想道德素質;繼續完善柳厝村文化活動中心,對文化中心內的農家書屋、閱覽室等進行充實,配齊配全相關裝置,將文化中心全天向村民開放,方便群眾到此活動;鼓勵廣大婦女群眾參加廣場舞、太極拳、大鼓隊等健身團隊,豐富業餘生活;擴建柳厝休閒小公園,讓更多的群眾有地方開展文化娛樂活動。

四、保障措施

1、明確建立工作職責。精神文明建立領導小組要定期召開會議,研究部署工作,分析建立形勢,解決建立中存在的問題。明確工作任務,確定時間進度,責任分工到人,推動工作落實,切實保證建立活動有計劃、有制度、有步驟、有成效地組織實施。

2、加大宣傳教育力度。要將精神文明建立工作與日常的中心工作緊密結合。利用無線廣播平臺定期播放先進文化作品,營造濃厚的建立氛圍;通過宣傳標語等方式宣傳爭創活動,擴大影響、增強氣氛,形成“人人蔘與爭創、人人服務爭創”的強大合力。

3、規範建立資料臺帳。要注意收集文明建立工作中一系列活動資料,並由專人負責統一管理歸檔,對精神文明建立資料實行檔案化管理,將所有各項資料真實準確地記錄和登記,保證資料蒐集齊全、分類科學、立卷建檔完備。平時注重建立資料的蒐集與整理,按照建立驗收標準,認真做好各項工作和各種活動的記載,確保建立資料臺帳全面反映建立工作過程及成果。

鄉村文明工作總結篇4

發揮部門優勢,積極參與生態文明村建設,是建設部門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不斷增強責任感和大局意識,認真履行職責,做了一些應做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找準位置,明確責任

實施“千村生態文明工程”,是xx市委、市政府作出的一項重大戰略部署,是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關於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決策的具體實踐。生態文明村的建立不單單是農村的事,也是文明委成員單位和相關部門共同的責任,我們建設部門更是責無旁貸。搞好村莊規劃、建設,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改變村容村貌,是生態文明村建設的一項重要工作。從總體上來說,農村的規劃、建設、管理滯後,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仍然不夠配套,環境髒、亂、差,“只見新房不見新村”現象仍然存在。隨著國家一系列促進農民收入增長政策措施的落實,農民收入有了較快增長,農民自發新建、翻建住房的數量在顯著增加,同時,他們迫切需要政策引導、資金支援和技術服務等,建設部門對此承擔著義不容辭的責任。

二、突出重點,抓好試點

我市現有自然村1.3萬個,自然條件、經濟發展水平、生活習俗等情況千差萬別,中心區、山區有差別,同一個地區也有較大差別。我們結合實際,認真抓好試點。去年5月,我局與省建設廳、市規劃局的領導到德慶縣調研,經共同勘察,研究分析,並結合當地實際,確定了由省、市、縣三級建設(規劃)部門共同辦點,以武壟鎮武壟村作為全省建設系統建設生態文明村的規劃、建設試點。同時,結合“十百千萬”幹部下基層駐農村工作,將我局掛鉤幫扶的懷集縣懷城鎮利鳳油榨村,建設成生態文明示範村。

一是圍繞“三可”原則,制訂規劃。20xx年5月,省建設廳的領導和市政府陳端副市長帶領市、縣建設、規劃部門,和當地黨委、政府、部門領導一起,就武壟村的建設進行專題調研,經過實地考察,共同研究,確立了“三可”(可操作、可推廣、可迴圈)的建設原則。可操作,就是抓住村的特點,立足當地實際,重視可實施性,不搞大拆大建;可推廣,即武壟村的規劃建設完成後,能為全省的生態文明村建設樹立榜樣、提供示範,讓兄弟村莊在武壟村能“有得看、有得聽、有得學、學得到”,有利於全省推廣;可迴圈,就是立足於可持續發展需要,注重生態環境保護,實現農業無汙染生產,能源利用清潔、人與自然和諧共處。根據“三可”建設原則,由省、市兩級規劃院組成規劃設計小組,編制出武壟村的建設規劃,分為發展戰略規劃與建設實施規劃,戰略規劃著眼於長期指導,凸現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長遠目標;建設實施規劃著眼於近期建設,立足現實。懷集縣的油榨生態文明村的規劃方案,則從與農民生產生活最密切的、農民最關心的方面著眼,實現“五改五有”。

二是落實規劃,指導建設。建立村的規劃編制完善後,我局及時做好指導工作。在武壟村,我局著重抓好啟動階段的建設,從可操作,易為群眾接受的角度出發,抓了“五改五有”和“一欄二場三小四化”等基礎設施、符合迴圈經濟特點的沼氣池、生態溝和文化設施的建設。同時,為務求實效、營造亮點,按照“點面結合”的方法,抓好村口(點)的整治、全村環境、部份公共設施(面)的改善。而懷集油榨村則重點做好拆舊、綠化、道路硬底化。在廣大村民的共同努力下,上述兩個村莊的村容村貌已煥然一新。

三是盡力扶持,紮實推進。德慶縣武壟村和懷集縣油榨村,均為地處偏遠山區的村莊,集體經濟較為薄弱,生態文明村建設所需的資金緊缺。為此,我局想方設法,爭取省建設廳撥款並會同市、縣規劃、建設部門,多方籌措資金60萬元,作為起步資金,主要用於武壟村公共設施的建設。撥出15萬元支援懷集縣油榨村改路、改水、改廁、建設文化廣場、綠化、美化公共環境、推廣應用沼氣。在我局積極幫扶下,兩個村也積極盤活集體資產,想方設法發動社會各界捐助,村民們積極出工投勞,集資出力,形成了多方籌資,共同建立的良好局面。

三、掛鉤共建,成效明顯

通過建立,武壟村全村都用上了潔淨的自來水,改廁入戶137戶,鋪設村道5300平方米,建設硬底化排汙渠2300米,拆除豬牛舍、破爛閒雜屋300多間,清除垃圾汙泥200多噸,清理衛生死角90多個。村裡東西兩邊建有8個沼氣池,部分村民用上了沼氣,全村建成三條淨化村裡生活汙水的生態溝,完成了村口廣場景觀建設、文化廣場、籃球場、人民會堂改造等,村中有獨特風貌的古建築、古蹟也得到了保護。該村於20xx年底被評為廣東省衛生村。省建設廳將在今年上半年,在德慶縣召開全省建立生態文明村現場會,推廣其建立經驗。油榨村共拆除舊房21間,改廁入戶30戶,完成排水溝改造723米,安裝水泥預製管52米,村道硬底化1400平方米,挖填土方3000多立方米,形成了一個約有600平方米的文化廣場和能滿足47戶村民建新房的規劃用地,在廣場上建造了一個8×6米的舞臺,完成石砌擋土牆210立方米,新建豬舍14間,新修水泥路面80米,完成兒童遊樂園、籃球場和健身場建設,建造乒乓球檯二個,種植各種樹木26棵,種植大紅花350棵和紅草、黃金葉等花草60平方,同時利用一塊荒地,在村旁開闢了一個休閒小公園。村民的生產生活環境有了明顯改善,生活質量進一步提高。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一項長期的艱鉅的任務,需要社會各階層的參與。我們建設部門要深刻領會、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委關於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戰略決策,按照市委、市政府《關於實施“千村生態文明工程”的意見》和這次會議的要求,積極發揮我們的職能作用,更多一些關心農民、關注農村、支援農業,為推進我市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作出新貢獻。

鄉村文明工作總結篇5

一、組織建設

村“兩委”由村民民主選舉產生,班子成員素質高、民主團結、廉潔勤政、求真務實、熱心服務,領導能力強、作用發揮好、得到群眾的一致好評和信任。在綜合治理、計劃生育、安全生產、經濟發展、普法、文化活動等各方面都成立相應的組織並建立健全相應的制度,有力推進我村各項工作的綜合發展。同時,我村成立建立文明村領導小組。

二、思想道德建設

建立學習制度,採取集中學習和分散學習的有機結合,在日常工作中加強學習,把學習和宣傳教育有機結合,廣泛深入地學習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黨章》和黨的知識、法律法規、時事政治、科技文化知識,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教育和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教育。通過學習和教育,幹部、黨員正式思想素質和為群眾服務的本領大大提高,“兩委”班子團結協調,形象良好、辦事得力,熱心服務,群眾信任。廣大群眾法制觀念、道德觀念、文化風尚、愛國熱情、集體主義思想都大幅度增強,奔小康、建立文明的積極性和自覺性大大提高。

三、村民自治建設

依法召開村民大會,建立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規民約。綜合治理實行村民自治,成立領導組和建立制度搞好“三村建設”即依法治村、民主管村、科技興村,規劃落實,機制完整,實施有效,成效顯著。通過努力,幹部群眾法制意識加強,自覺遵守法律法規,並積極同違法犯罪做鬥爭,充分行使民主權利,自覺履行義務,計劃生育實行村民自治,自覺學習並遵守計生法律和政策,計生率穩定。實行村務季度公開,民主監督,大事和村民關心的熱點實行“一事一議”,並及時公開,村民充分享有民主權利,幹部實行民主評議。進入考核,接受群眾監督。

四、科教衛生建設

村辦立閱覽室,各類法律法規、報刊雜誌,科技文化資料內容充實,對學習宣傳和提高村民科技文化知識起到陣地作用。全村家家戶戶擁有彩電,收視良好,極大豐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組織科技文化活動,起到宣傳教育的效果,又豐富了群眾文化生活。組織培訓學習科技知識與交流,開展農技知識培訓和科普知識宣傳,使廣大村民學科學、用科學、信科學,用科學科技致富。反對封建迷信和邪教組織,隨時宣傳和配合有關部門做好衛生防疫工作,嚴格預防控制傳染病的流行。

五、遵紀守法建設

建立制度,成立普法宣傳組,各小組設立宣傳員,採取與日常工作相結合,專門組織學習宣傳,板報標語宣傳等方式進行普法教育和道德理論教育,使廣大村民法制觀念、科學觀念增強,革除陋習,反對封建迷信。嚴掃黃、賭、毒,自覺遵守法律法規,履行義務,認真執行國家政策,並堅決同違法犯罪作鬥爭。村民講文明禮貌,團結和睦、尊老愛幼、互助互愛風氣日盛、村風民風純正良好,針對典型的先進事蹟和好人好事進行記載和加以宣傳表彰,村成立調委會等一系列組織,及時有效調解民間糾紛。防火防盜,夜間巡邏,有效地維護治安,保持社會穩定,普法治安資料齊全歸檔。

六、經濟發展建設

面臨新形式,結合實際,我村經濟文化發展多元化,一是鼓勵村內磚廠擴大生產,切實幫助解決問題;二是鼓勵村民種植養殖,組織村民定期收看遠端教育,增長種植養殖知識;三是積極推動村民就業,幫助村民在磚廠就業100餘人。四是繼續落實“五保”人員保障措施,優惠扶持殘疾人和五保戶。

七、社會事業穩步發展

一是抓好基礎設施建設,生活條件明顯改善。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上一個新的臺階;加強村莊的環境衛生整治工作,落實保潔人員,生活環境“髒、亂、差”問題得到徹底治理。

二是堅持計生基本國策,確保出生人口質量。堅持開展流動人口計劃生育摸排和登記工作,有效避免外來人員違規生育現象的發生;加大對採取避孕節育措施服務物件的隨訪力度,鞏固提高了綜合節育率;成立計劃生育協會。

三是大力發展農村衛生事業,加快醫療保障體系建設步伐。大力實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努力提高廣大群眾參加新合醫療的積極性,全村90%的群眾參加新合醫療。80%以上加入農村養老保險;不斷豐富群眾文化生活。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的秧歌隊、龍燈隊等。

四是開展長期不懈的普法教育,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設立治保民調委員會和普法宣傳員,定期利用聚會、板報等形式進行法制宣傳和安全生產教育,建立和健全村規民約。廣大群眾的法制觀念和安全生產意識普遍加強,社會秩序良好。

八、完善建立機制,注重實效

1、深入發動、形成合力。開展文明村建設,必須緊緊依靠廣大人民群眾的參與。村黨支部、村委會在思想發動、組織動員上下工夫,發揮團、婦等群團組織的作用,積極引導群眾正確認識新農村建設的重大意義,調動村民自覺投身文明村建設。

2、強化標準,保證進度。按照文明村建設的標準,制定詳實的目標規劃、規章制度、文明規範、村規民約、建立指標等內容。排出各項建設序時進度表,並抓緊落實,儘快組織實施。

3、強化責任、明確獎懲。各責任人要強化責任意識和全域性觀念,密切配合,通力協作。全體村民都要認真協助、配合支部、村委的文明村建立工作。

我村要在鎮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相關部門的直接指導下,發揚成績、糾正不足、努力爭取、不斷創新,使各方面工作做得更好,成為名符其實的文明村。

鄉村文明工作總結篇6

推進移風易俗是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是鞏固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有力措施,是推進和諧社會建設的重要環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方面。兩亭鎮高度重視移風易俗工作,持續強化組織領導,認真調查研究,多措並舉,積極引導廣大群眾自覺摒棄陳舊落後的思想觀念,反對鋪張浪費,破除封建迷信,革除陳規陋習,營造文明、健康、向上的良好社會環境,促進全鎮社會風氣進一步好轉。

一是統一思想,提升認識,層層夯實責任。鎮黨委召開專題會議研究,成立以鎮黨委副書記為組長的工作領導小組,召開鎮、村幹部會安排部署,要求鎮、村兩級幹部高度重視,增強工作責任心,將移風易俗工作列入精神文明建設、公民道德建設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重要內容,作為為群眾辦實事、密切黨群幹群關係、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一件大事,及時安排部署,按時限按要求完成工作任務。

二是強化措施,突出重點,落實三項工作。鎮黨委、政府細化工作任務,突出修訂完善村規民約、規範管理紅白理事會、成立道德評議會三項重點工作,督促10個村修訂完善村規民約、規範執行紅白理事會、發揮道德評議會作用。紅白理事會要教育引導村民養成節儉辦事的良好習慣,提倡婚事新辦、喪事簡辦、一般事不辦。道德評議會定期不定期組織開展評議活動,每季度至少開展一次活動,對村民中出現的好人好事、各類先進典型和不孝道、不誠信等反面事例進行評議,宣傳道德模範,幫教反面典型,實現群眾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

三是強化宣傳,營造氛圍,夯實工作基礎。鎮機關以及各村充分利用廣播喇叭、宣傳車、板報、舉辦道德講堂、標語噴繪等形式廣泛宣傳,大力宣傳有關婚喪改革的法律法規,宣傳移風易俗的重大意義,引導廣大群眾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移風易俗,倡樹新風,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

四是定期檢查,嚴格考核,確保取得實效。鎮黨委、政府將定期對各村移風易俗工作開展情況進行全面檢查,督促各村紮實開展工作,對沒有按要求開展工作、對全鎮“美麗家園·文明家園”建設工作造成影響的村,直接取消年終評優資格,並對村負責人進行問責。

鄉村文明工作總結篇7

今年初,縣委、縣政府提出用4至6年時間實現建立國家級生態縣的目標,並將生態文明村建設作為建立生態縣的基礎性工程來實施。為了促進生態文明村建設,縣政協課題組就此問題進行了專題調研。

一、生態文明村建設的初步成果

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一年來,我縣生態文明村建設,緊緊圍繞“生態環境優美、城鄉結構合理、經濟實力增強、人民富裕安康、社會全面進步”的目標,紮實、有序推進,取得了初步成果。

一是全縣54個生態文明建設試點村建設逐步推開,農村生態環境明顯改觀,基礎設施建設得到加強。各鎮村以改善鎮容村貌為突破口,積極開展環境綜合整治工作。東邵渠、高嶺等鎮大力實施生態恢復工程,對廢棄礦坑進行整治,恢復植被和地貌。高嶺鎮完成生態林撫育2500畝,並對10000畝綠色速生豐產林進行科學補植,改善了當地的自然生態環境。各鄉鎮加快了基礎設施建設的步伐,溪翁莊鎮“兩水”工程進展順利,日處理汙水2500噸的汙水處理廠和日供水5000噸的供水廠主體工程完工,年內將投入使用。西田各莊、十里堡等鎮各村通過改水改廁,推廣使用太陽能、沼氣等清潔能源,有效地解決了汙水亂排放和環境汙染等問題。全縣生態文明試點村之一的白道峪村,投資200萬元硬化村路,栽植花草,營造生態景觀林;投資53萬元,改造飲水工程,讓全村群眾飲用上乾淨水,部分村民開始以太陽能、沼氣作為主要生活能源,村容村貌和生態環境得到了顯著改善。通過環境綜合整治,一些村莊呈現出綠樹掩映、環境幽雅、空氣清新的生態新景象。

二是農村生態經濟有了初步發展,主導產業已現端倪,湧現出一批生態經濟示範村。各鎮村結合本地實際,大力發展生態產業,一批村級專業化農產品基地初具規模。巨各莊鎮蔡家窪村投資xx萬元,建起佔地500畝的巨龍生態觀光園,栽植10餘種水果,是全市屈指可數的高標準綠色生態園區之一。它安排了300多人就業,人均可增收500元,成為名副其實的“致富園”。

三是農村生態文化建設逐步推進,人們生態意識有所增強。縣委、縣政府啟動了“生態縣建設百村行”活動,通過普及生態知識、科技知識,為建立國家級生態縣和生態文明村營造了良好的氛圍。各鄉鎮普遍開展了“保護生態,愛護環境”、“生態知識進農家”、“建立生態文明戶”等活動,大力倡導生態文明和綠色消費。溪翁莊鎮石馬峪村興起“環保大集”,全村男女老少人人撿拾白色垃圾,不僅有效地改善了村莊環境,而且增強了村民的生態保護意識。馮家峪鎮與北京崇陽光田裝置有限公司合作,共投資147萬元,完成了4個行政村、21個自然村的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全鎮有線電視覆蓋率達到100%。隨著有線電視入網、村級健身公園、文化廣場和文化活動室等基礎設施的建設和完善,農民的思維和生活方式發生了較大變化,生態環境意識逐漸深入人心。

二、生態文明村建設中存在的突出問題

(一)環境綜合治理任務依然艱鉅

從整體看,由於落後的經濟狀況和傳統生活方式的長期影響,我縣大部分農民生態意識薄弱,農村髒、亂、差的環境尚未得到有效治理。廁所簡陋、人畜共處、柴草亂垛、垃圾汙水隨意排倒堪稱當前農村的四大“頑疾”。如廁所多屬地坑式,無任何保潔措施,尤其夏季,不僅氣味難聞,而且成為蒼蠅的主要滋生地,加之糞便無專人管理,滲入地下,易造成地下水源的汙染。近年來,我縣農村養殖業發展很快,成為山區農民增收致富的主要專案。但個別村因場地有限,人的生活區和家畜家禽飼養區未能做到嚴格分離,人畜共處易造成各種傳染病的發生。儘管一些村對垃圾進行處理,但因工藝和設施簡陋,只是就地、異地填埋,並沒有從根本上杜絕垃圾對環境的汙染。此外,我縣早已提出農業生產禁止施用化肥,但至今未能禁絕,化肥施用在部分地區還相當普遍,影響了區域環境質量。

(二)因盜採鐵礦造成的植被恢復難度較大

我縣北部山區鐵礦資源較為豐富。近兩年來,一些人把盜採鐵礦石作為“致富”門路。儘管縣委、縣政府和有關部門、鄉鎮進行了有效治理和打擊,但盜採盜運現象沒有根本杜絕,庫北某鎮僅6個村就因盜採留下18個廢棄礦坑。盜採造成礦產資源大量流失,而且對地表、植被造成破壞,惡化了當地的自然環境。要恢復原來的地貌、植被,需要幾年乃至幾十年的時間,並要投入大筆資金。高嶺鎮為治理廢棄礦坑,已投入300多萬元。此外,由於採礦區多在密雲水庫上游,盜採盜運鐵礦所造成的水土流失將會影響密雲水庫的水質,給密雲經濟和社會的發展造成負面影響。

(三)農村生態經濟尚未形成強勢

農村生態經濟只是剛剛起步。儘管大部分村在經濟結構調整中已分別確定了種植業、畜牧養殖業、林果業和水產養殖等主導產業,但尚未形成商品優勢和規模效益。近年來,雖然出現了“西白蓮峪柴雞蛋”、“生茂鮮菇”、“密水鮮魚”、“密雲甘慄”等一批知名生態品牌產品,但無論是在首都還是在外埠,其市場份額的佔有率都不高,有人曾形象地說,密雲的農產品是“吃什麼都有,賣什麼都無”,因而對區域經濟發展的貢獻率不高,農民還不能依託主導產業增收致富。作為農村二、三產業的主打專案山區民俗旅遊業也是如此。我縣自1994年在京郊率先開發民俗旅遊,經過xx年發展,已建成民俗旅遊村35個,民俗旅遊戶1500多個,從業人員近萬人。但近年來由於宣傳攻勢減弱,扶持力度不夠,規範管理缺位,加上自身基礎薄弱,民俗旅遊內容單調,客源嚴重不足。據瞭解,目前,全縣民俗旅遊戶還剩下800多戶,減少了近50%,作為山區農民致富主導產業的民俗旅遊業形勢比較嚴峻。

(四)農村清潔能源還未全面推廣使用

全縣90%以上農村仍以煤、柴作為主要能源,品種單一,成本較高,加之農民用能裝置落後,既浪費資源,又汙染環境。早在上個世紀70年代中期,我縣就在農村推廣沼氣清潔能源使用,當時共建成沼氣池7000多個,其中絕大多數為戶用沼氣池,但由於缺乏規劃和扶持力度,使沼氣等清潔能源在農村推廣使用後繼乏力。據有關部門調查瞭解,目前,我縣使用沼氣等清潔能源的農戶僅有xx多戶,僅佔全縣農村總戶數的5%,和先進地區相比,我縣推廣使用清潔能源的政策和扶持力度都存在一定的差距。近年來,縣政府能源辦在西田各莊鎮白道峪等村推廣沼氣和太陽能等清潔能源的使用,取得了一定的經驗,但全面推廣則受到資金和服務管理體制的兩大限制。在鎮一級,能源開發和推廣工作,有的是部門代管、兼管,有的則根本沒人管,缺乏明確的責任主體,也就缺乏工作的原動力。而在一些經濟發展薄弱村,由於受經濟狀況的影響,村幹部和群眾的積極性普遍不高,清潔能源的推廣舉步維艱。

(五)一些措施缺乏過硬的制度保障

生態文明村建設拉開序幕以後,各鄉鎮和部分村根據環境整治的需要,相繼出臺了一些措施。有的鄉鎮購置了地埋式垃圾箱和垃圾清運車,組建了垃圾清運隊伍,但因缺乏過硬的制度保障,能否堅持持久,令人擔憂。因為,我縣有的鄉鎮方圓二、三百平方公里,行政村多達二、三十個,自然村近百個,且許多村地處深山區,交通不便,採取垃圾“村集、鄉運、縣處理”方法,不僅難度大,而且成本高,要做到全縣340多個行政村的垃圾日日清、處處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六)農民作為生態文明村建設的主體意識不強

生態文明村建設的成功與否,關鍵在於廣大農民的參與意識、參與熱情和參與行動,農民應成為生態文明村建設的主體。但是,我們在調查走訪中發現,許多農民對於生態文明村建設這樣一個對自己生產、生活和行為方式將產生積極影響的重要舉措不理解,認識不到位,參與熱情不高,行動遲緩。例如,一些村在農民中推廣“三格式無害化汙水衝式廁所”,當地鎮政府、村委會和縣推广部門都給予了資金補助和物資支援,每戶農民只需投入100元、200元即可,但有的農民就是不幹,認為“既然政府為我辦事,就得替我出錢”。甚至在自家改廁當中,還要政府為自己的勞動付工錢。

三、關於生態文明村建設的幾點建議

(一)制定嚴格規劃,在實施中確保規劃的剛性

建議縣政府邀請國內有關專家和本縣有識之士,根據生態涵養髮展區的功能定位和鎮村經濟社會發展的不同特點及水平,編制全縣各村生態建設的詳盡規劃。詳規應體現以下三個特點,一是堅持高起點,分步實施,循序漸進,在保護生態環境、發展生態經濟、建設生態文化的前提下,因地制宜,依託主導產業搞建設。二是詳規要具有剛性,經縣、鎮人民代表大會和村民代表大會討論通過後,必須嚴格遵守,不能朝令夕改。三是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要注意保護耕地和農民的實際利益,防止不顧主客觀條件和群眾意願,用行政手段人為“造村”的現象。

(二)通過綜合整治,打造良好生態環境

一是要切實解決好垃圾汙染問題。在總體上實施“村收、鎮運、縣處理”農村垃圾處理的同時,依據當地不同條件,採取不同的處理方法。如邊遠山區、貧困地區可在解決好防滲漏的情況下,採取填埋的方式。還應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明確“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拓寬投融資渠道,鼓勵國內外資金、企業,包括啟用民間投資介入本縣垃圾處理系統的建設。從長遠的觀點看,要對農村的生產生活垃圾進行資源化處理,做好垃圾分類,研究以垃圾製造有機肥料和發電等,達到變廢為寶的目的。

二是切實解決好生活汙水等無害化處理問題。根據投資少、工藝可靠、排放穩定達標的要求,採取建滲水井和微生物方法等小規模汙水處理技術,杜絕戶戶隨意排放汙水的現象。可在我縣主要鄉鎮和大村採取“人工合成溼地技術”。用這種方法處理汙水,汙染物去除率高,不滋生蚊蠅,有利於水體淨化,還能有效地防止汙染地下水。它原始投資少,無動力消耗,執行成本低廉,汙水處理結果達到中水標準。由於人工溼地與當地自然環境相互協調,可建設溼地公園,構成新的景觀。

三是加大打擊盜採盜運鐵礦石的力度並搞好所破壞的地貌、植被的生態恢復。實行公安、地礦等部門聯合執法,對非法採礦點一律炸燬,對採礦機械一律處理掉。發動和組織當地村民參與對礦產資源的管理,有關鎮村應結合本地實際,積極推進採礦地區各村的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發展特種種植、綠色養殖、生態旅遊等產業和專案,向荒山要糧、要果、要富裕。

(三)因地制宜,構築生態產業支撐

每個村應根據全縣農業主導產業和區域特色產業的發展規劃,緊扣農民增收這個中心,突出培育並強化生態農業、民俗旅遊等主導產業,推廣農牧結合式、種養結合式、農林結合式,以及綜合式、庭院式等多種小型生態經濟模式,打造密雲的“有機魚生產村”、“有機果品村”、“生態旅遊度假村”、“休閒觀光村”。結合生態文明村的建設,加大投入和從業人員的培訓,提高民俗旅遊村的檔次和水平。要利用國家有機食品認證的良機,開發本地高附加值的綠色食品。爭取村村都有主導產業,戶戶都有致富專案,並按照“一個產業、一個發展思路、一項實用技術、一套扶持措施”的辦法,推進廣大農民的持續增收,儘快實現小康目標。

(四)以人與自然和諧為目標構築良好人居環境

一是加大中心村的投入建設,形成良好的人居環境,吸引自然村人口向中心村集中。今後,應由政府統籌規劃農民的住宅建設,以減少農民單家獨戶的投入,如地基、給水、排水等可作為公共設施工程統一規劃建設,節省資金和能源、資源消耗,提高公共設施的利用率。

二是通過規劃設計,綜合開發,科學合理地安排居住的各種配套設施,儘可能地做到住宅與周圍環境的協調統一。大力做好改廁工作,推廣水衝式環保廁所;創造條件,逐步使農村居民生活區與畜禽飼養區分離,杜絕生活汙染和各種傳染病的發生;要大力推廣使用節地、節能、節水、治汙等生態環境新技術,採用綠色環保建材。

三是根據生態人居環境的要求,把村莊綠化與村莊建設、美化環境結合起來,逐步做到“村在林中,人在綠中”的目標,要儘可能選擇和採用本地特色樹種、花卉,在搞好綠化美化的同時,促進本縣相關產業的發展。農村道路硬化要因地制宜,具有滲水、集雨的功能。充分體現環保的特點。

(五)以綠色消費為導向,開發可再生清潔能源

政府統一指導農村再生能源開發,引入市場競爭機制,採取縣內外招標或委託的形式,吸引技術實力雄厚、經驗豐富的專業能源公司參與密雲的沼氣、太陽能等清潔能源的開發利用。按照“誰開發、誰經營、誰受益”的原則進行運作,在推廣中應做到以下幾點:

一是加大宣傳力度,通過播放科教片、組織參觀、推廣太陽能和沼氣使用的示範典型引導農民。

二是以養殖業的發展促進沼氣池的建設利用。

三是成立清潔能源物業服務中心或在鄉鎮一級確定相對穩定的專(兼)職技術服務人員,經常深入農戶面對面指導,解決農民在建設、使用中遇到的困難與技術問題。技術人員可兼職經營沼氣池和太陽能裝置配件業務,方便群眾購買配件。

四是在完善好原建的基礎上大力抓新建,並充分考慮到財政的實際承受能力,防止片面追求數量。

(六)在專項資金的投入和使用上注重實效,抓住重點

為了確保環境優美鄉鎮和生態文明村建設的順利進行,縣政府已明確縣財政每年撥款4000萬元,五年共計2億元。有關部門在加強有效監管,防止濫用、挪用的同時,應科學安排好專項資金的使用,把有限的資金用到刀刃上,對重點村、重點專案進行重點扶持,不搞撒“芝麻鹽”。應對改水改廁,垃圾消納、清潔能源推廣等關鍵性專案加大投資力度,做到投一筆便有起色,落一處便有效果,使有限的資金真正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鎮政府也要安排相應的配套資金,並吸納農民自有資金用於生態文明村建設。

標籤:鄉村 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