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職場 > 工作總結

民族團結進步月總結6篇

好習慣一生受益,所以大家一定要經常寫一寫月總結,記錄月總結的主要目的,是讓我們對自己的工作情況有清楚的認知,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民族團結進步月總結6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民族團結進步月總結6篇

民族團結進步月總結篇1

為鞏固和深化示範州成果,紮實有效開展好10月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活動月活動,努力營造良好的民族團結和諧氛圍,促進我縣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根據州民建辦通〔2020〕13號檔案精神,我局及時安排部署,並與縣直相關部門配合,積極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活動。現將活動開展情況總結如下:一、提高思想認識,加強組織領導。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活動是做好民族工作、營造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良好氛圍、促進民族和諧的重要舉措。上級檔案精神下達後,我局及時抓住活動主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大力營造宣傳輿論氛圍。深入機關、社群、學校、企業等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宣傳教育活動。二、廣泛開展,動員各方參與。圍繞學習貫徹民族政策法規,切實增強各族群眾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築中國夢的思想理念,按照檔案精神我局積極多形式進行民族團結宣傳活動,認真執行民族團結十五進(進機關、進企業、進社群、進鄉鎮、進學校、進宗教場所、進軍(警)營、進景區、進園區、進紅色教育基地、進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進示範戶進示範商鋪、進示範街道、進兩新組織)。進一步加強社群居民民族團結意識和法治教育,向社群幹部居民發放宣傳資料500餘冊,張貼民族團結宣傳標語100餘張,宣傳效果提高,增強民族團結宣傳的感召力和影響力。大力開展以普及民族理論、民族政策、民族法律法規的教育活動,利用流動人口多的大好時機,組織我局全體幹部在縣城主街道開展宣傳教育活動,採取懸掛宣傳橫幅,發放宣傳資料《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貴州省宗教事務條例》、《民族宗教政策法律法規選編》等多種形式。在縣委黨校少數民族幹部培訓班上,專題安排我局民族事務股幹部到黨校給學員講解了《民族理論和民族政策法律法規》、《貴州省宗教事務管理條例》及我縣宗教工作基本情況等方面的內容。在日常工作事務中,我局多次深入社群、村寨和各宗教場所開展調研和宣傳活動。一直到10月份,就分別到龍吟鎮、新店鄉、青山鎮、樓下鎮、江西坡鎮等少數民族聚居鄉鎮開展民族、宗教領域矛盾糾紛排查和調處等各項事關團結穩定的工作10餘次,直接受教育群眾5680餘人(次)。突出先進典型宣傳。大力宣傳近年來湧現出的民族團結先進典型,積極引導廣大幹部群眾學習先進典型,牢固樹立三個離不開的思想,爭做維護民族團結、社會穩定和國家統一的模範。今年我縣推薦6家單位在黔西南州民族團結進步建立活動中湧現出來的模範集體。三、開展扶貧幫困,關心少數民族發展。通過教育扶貧、政策宣傳,我局通過少數民族發展資金幫助幫扶村理清發展思路,銜接落實相關政策,培育特色優勢產業,增強發展後勁,採取多種培訓措施,使他們掌握一技之長,提高就業本領。投入73萬元在龍吟鎮修建3條產業路,投入2萬7千隻烏金雞在六個鄉鎮發展養殖,投入100萬元在羅漢鎮入股分紅,投入20萬元在新店鎮辣椒種植,投入100萬元在新店社群養殖豬。堅持把民族宗教政策法規宣傳教育融入到對口幫扶的各項具體工作之中,緊緊圍繞促進民族團結、構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開展宣傳教育活動,要運用發展的事實、典型的事例,讓各族群眾從今昔對比和身邊變化中,感受黨和政府的關心關懷,增強五個認同,形成民族團結的導向,引導各族群眾把力量凝聚到發展生產、改善生活、勤勞致富上來,切實發揮對口支援工作的政治和社會效應。

民族團結進步月總結篇2

2018年,縣發展改革局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中央、省委、市委民族工作會議精神,紮實推進我縣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縣建設,按照《鹽邊縣建立全省民族團結進步同步全面小康示範縣工作方案(2018-2020)》(鹽邊民創辦〔2018〕1號)、《鹽邊縣民族團結進步同步全面小康示範縣建立活動六進實施方案》(鹽邊民創辦〔2018〕2號)、《鹽邊縣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建立活動宣傳方案》(鹽邊民創辦〔2018〕3號)等檔案精神,結合我局實際,積極開展相關工作,取得較好成效,現將2018年民族團結進步建立工作總結如下:

一、加強領導,精心安排部署,確保民族團結進步建立工作落到實處

我局始終把學習宣傳、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民族工作的一系列思想理論作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民族工作的首要政治任務,列入重要議事日程,成立了組織領導小組,制定建立活動的實施方案及措施,建立長效機制。局領導班子高度重視民族團結建立工作,親自安排部署建立工作,並安排具體工作人員負責建立工作日常事務。領導幹部帶頭學習民族理論和政策,要求全域性幹部職工深入學習宣傳會議精神,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新形勢下民族工作的要求、主要任務和政策措施上來;要求領導幹部要不斷提升貫徹落實黨和國家民族政策的自覺性和堅定性;要求班子成員和全域性職工要緊盯各級黨委、政府關於進一步做好新形勢下民族工作的意見及重點任務,抓住重點、突破難點,結合我局實際,全力助推少數民族加快發展。

二、加強學習宣傳教育,努力營造民族團結濃厚氛圍

我局以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學習宣傳民族團結進步建立活動的內容,將民族政策法規及各級領導講話精神納入了職工例會學習計劃。

1.加強馬克思主義民族觀、黨和國家的民族理論政策法規的學習,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中關於民族團結的論述,普及民族知識,提高各族幹部貫徹執行黨的民族政策、民族法律法規的能力和水平,增強各族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維護民族團結的自覺性和堅定性。

2.認真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的民族政策法規,圍繞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的主題,進行廣泛的民族政策、民族理論、民族知識宣傳教育活動,推動民族工作向基層延伸,向縱深發展,使三個離不開的思想深入人心,營造濃厚的民族團結氛圍。

3.保障各民族群眾合法權益。尊重少數民族風俗習慣、宗教信仰和民族傳統文化,保障各族群眾的合法權益,各族幹部職工團結和睦、關係融洽

4.以設立宣傳欄等形式積極開展統一多民族國情和民族團結進步的宣傳教育,樹立三個離不開的思想,不斷增強四個認同和五個維護的自覺性。在12.4憲法宣傳日、安全生產月等活動期間,積極宣傳《憲法》、《民族區域自治法》等相關法律法規,使人民群眾進一步提高民族團結意識。

5.在單位內部通過開展座談會、走訪慰問少數民族幹部等形式,讓局各族幹部職工感受到局黨組的關懷和民族團結大家庭的溫暖,積極營造濃厚的民族團結氛圍。

三、注重實效,把民族團結進步建立工作與實際工作密切結合

根據縣委、縣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深化民族團結進步建立活動奮力建設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縣的實施意見》(鹽邊委發〔2018〕6號)要求和《鹽邊縣建立全省民族團結進步同步全面小康示範縣工作方案(2018-2020)》(鹽邊民創辦〔2018〕1號)責任分工,我局結合實際,積極配合相關部門做好相關工作。一是深入實施民族地區和邊遠貧困地區發展規劃,促進民族地區跨越發展。二是大力實施精準扶貧道路硬化等專案,推動民族地區交通能力建設;三是加強民族地區水利工程建設,構建民族地區飲水保障體系;四是大力實施民族地區農村電網升級和輸變電線路改造工程,全面提升農網供電能力和供電質量,著力解決供電不足的問題,全面完成戶戶通電工程。

四、存在問題和下一步打算

2018年,我局民族團結進步建立活動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依然存在的一些問題:一是建立工作延伸不到位,建立活動深耕細作不足;二是建立活動不豐富,未充分發揮自身優勢開展建立活動。

在下一步建立活動中,堅持多層次、全方位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建立活動,對建立活動進行全面督查,發現問題,整改問題,為下一階段工作開展做好謀劃,努力在全社會形成各民族共同團結進步、共同繁榮發展的良好局面。

民族團結進步月總結篇3

海西州大柴旦在建立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州先進地區程序中,創新觀念發展經濟,主動作為改善民生,上下聯動維護穩定,因地制宜打造品牌,民族團結進步建立工作呈現四大亮點,打造出民族團結進步建立工作柴旦品牌。

經濟穩步執行。全面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海西改革發展工作會議和州委十一屆十四次全會精神,按照十三五規劃和3411發展戰略部署,適應和把握新常態,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經濟提質增效為目標,積極謀劃,攻堅克難,經濟執行總體態勢基本平穩。2017年上半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1.8億元,同比增長12.4%。集中開復工專案71個,總投資125.43億元。下達專項資金專案5個,下達專項資金3208萬元。

民生不斷改善。落實資金1330萬元實施馬海村白水溝牲畜飲水工程等5個專案,完善牧民生產生活設施,確保農牧民增產增收。投入33.1513萬元用於市政設施更換與維護,預算3000萬元,對柴旦鎮區0.9萬平方米的空白地帶、道路沿線進行綠化和補植補栽,全面完成鎮區綠化面積30%的目標。投入52.5萬元,對鎮區進行全覆蓋式噴灑防治,有效降低病媒生物密度,防止傳播疾病的發生和流行。

社會穩定和諧。進一步健全完善預警預防、排查調處,綜合化解、責任追究等制度,通過走訪、暗查、摸排等多種形式,認真開展矛盾糾紛大下訪大排查大調處活動,及時發現化解各類矛盾糾紛,將矛盾糾紛化解在苗頭、萌芽狀態和初始階段。在全區組建5支治安聯防隊伍,3個專業調解委員會,3支治安資訊員隊伍,11個人民調解委員會,4支治安志願者隊伍。目前,共化解勞資糾紛8起,處理8起。

品牌日益形成。結合柴旦地區交通樞紐實際,圍繞打造高原旅遊小鎮目標要求,完成大柴旦雪山溫泉一期專案,並已投入運營,正成為柴旦地區旅遊品牌。計劃投資1.6億元大柴旦溫泉自駕車營地建設專案和大柴旦草原風情度假莊園專案,已完成規劃設計,正在辦理土地調規手續。計劃投資6億元大柴旦水上雅丹地質公園專案,一期投資3.6億元。通過實施一系列旅遊專案,對全區民族文化傳承、保護及弘揚起到積極推動作用。

民族團結進步月總結篇4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國家各族人民團結互助,和睦相處,共同生活在一個團結友愛的他家庭裡,各民族之間有平等、團結、互助的社會主義民族關係,一直以來,我校的民族團結教育工作繼續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的通知,憑藉民族團結教育讀本,利用每月一次班會、一次團會,每週升旗儀式時間積極開展民族團結教育工作,通過舉辦民族歌曲演唱、民族舞蹈表演、民族團結主題班隊會、民族團結知識競賽等活動,引導青少年學習民族歷史,瞭解民族文化,提高民族團結意識,弘揚民族精神,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民族團結月總結。我校在民族團結教育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成立領導小組,抓好指導,紮實有效地開展好民族團結教育活動,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黨支部書記為副組長,政教主任、教導主任、團支部書記、級部主任為成員的“民族團結教育教育”領導小組,形成了校長總責親自抓,分管領導主要抓,政教主任、團支部書記、級部主任、班主任直接抓,全體老師共同抓的良好格局,保障民族團結教育活動落到實處,收到實效。

二、利用教材引導學生了解民族歷史文化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每個民族的歷史、文化、宗教、風俗習慣都猶如一顆顆璀璨的明珠向世界折射出耀眼的光芒,要讓學生了解我國56個民族的歷史文化,讓它們知道歷史文化的奪目光彩喚醒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我校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選擇適合的教材,利用每月一次班會、一次團會,每週升旗儀式時間積極開展民族團結教育工作,主要做法是:

1、雙語學生以《中華大家庭》教材為主,通過教師引領學生閱讀教材,讓學生從《中華大家庭》讀本中認識了各種民族和他們的生活風俗以及各民族獨特的文化,知道了各民族歷史文化是我國曆史寶

庫中的一塊耀眼的瑰寶,它吸引著世界各方人士對我國民族文化教育的喜愛,

2、漢族學生以《民族常識》教材為主,通過教材的閱讀,讓學生從《民族常識》讀本中瞭解了中華民族的構成,掌握了我國的國情,從小就在心靈中塑造我們各民族大統一的國家的意識和民族精神。

三、開展主題系列活動,提高民族團結意識。

瞭解民族,學習民族的歷史文化,其目的是讓學生在瞭解學習中增強民族的自豪感,提高民族團結意識。豐富多彩的團隊活動為開展民族團結教育拓展了天地,主要開展的活動有:

1、利用校園廣播站,開展“少數民族人物故事”演講活動。

2、以國慶節為契機,開展了“知我民族、愛我中華”手抄報比賽和黑板報比賽。

3、通過週一的國旗下講話,宣傳了黨的民族政策和民族英雄事蹟,工作總結《民族團結月總結》。通過活動,激發了學生了解民族知識的興趣,更增強了他們對民族文化的喜愛之情。

民族團結和祖國統一是促進各民族共同繁榮,是關係國家前途命運的重大問題,讓我國各民族大團結的優良傳統代代相傳,讓尊重民族、團結民族意識在青少年的心底紮下根成為學校的艱鉅任務,我校在以後的工作中,將不斷總結工作經驗,認真組織開展民族團結教育活動,讓56個民族的燦爛文化在他們的'心靈中播下“中華民族是一家”的種子。

民族團結進步月總結篇5

今年9月,是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第63個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州委、州政府決定結合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深入學習宣傳中央、省、州民族工作會議精神,特別是學習宣傳習近平總書記在延邊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凝聚人心,鼓舞幹勁,形成合力,為加快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步伐營造氛圍。

一是深入貫徹落實黨和國家的民族政策。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民族工作的意見》、《國家民委關於推動民族團結進步建立活動進機關、企業、社群、鄉鎮、學校、寺廟的實施意見》精神,《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民族工作的實施意見》以及省民委《關於深入推進全省民族團結進步建立工作的實施意見》,抓住實施《長吉圖規劃綱要》、《國務院關於支援中國圖們江區域(琿春)國際合作示範區建設的若干意見》和西部大開發戰略、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的歷史機遇,用好用足國家賦予的優惠政策,按照提速、攻堅、轉型、進位總要求,全力推動延邊經濟社會加快發展。

二是繼續深入開展黨的民族理論、政策、法律、法規宣傳教育活動。在機關、在黨校以及各種培訓班次上,深入宣傳州各領域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典型的感人事蹟;系統宣傳黨的民族政策、民族理論、民族知識;大力宣傳在黨的民族政策光輝照耀下,全州各項事業取得的巨大成就,大力宣傳我國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優越性和黨的民族政策給各族群眾帶來的實惠,進一步增強各族幹部群眾的光榮感和自豪感。

三是圍繞民族團結六進活動,紮實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建立活動,將民族團結進步事業不斷引向深入。立足民族團結進機關、進企業、進社群、進村屯、進學校、進軍(警)營、民族情創業促就業、機關幹部學說朝鮮語、愛民固邊、民族團結進步示範雙百工程、扶貧攻堅等載體活動,積極引導全州各族幹部群眾積極參與建立活動,在全社會唱響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的主旋律,形成人人關心、人人蔘與民族團結進步建立的良好氛圍。探索社會組織參與民族團結進步建立活動的方法路徑,做到民族團結進步建立全覆蓋。

四是大力宣傳民族團結模範事蹟。結合省委宣傳部、省文明辦、省民委聯合開展的評選《吉林好人·最美民族團結之星》活動,在省、州、縣(市)媒體上大力宣傳他們在平凡崗位上做出的突出貢獻,大力宣傳他們在民族團結進步工作方面的好做法、好經驗,認真加以總結推廣,在各地各部門形成學習先進、爭當先進的濃厚氛圍,教育和引導各族群眾牢固樹立三個離不開、五個認同意識,培育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五是貫徹落實好《吉林省清真食品管理條例》,維護少數民族群眾利益。採取多種形式加大《吉林省清真食品管理條例》宣傳力度,提高各族群眾知曉率。民宗部門要積極與相關部門、協會溝通聯絡,協同推進清真食品市場監督管理工作,加強清真食品檢查,嚴厲查處違規行為,切實維護少數民族群眾利益。

民族團結進步月總結篇6

20xx年以來,我省牢牢把握民族工作主題,認真貫徹黨的民族工作方針政策,堅持以人為本,抓好日常和平常工作,在全社會廣泛深入地開展了一系列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民族團結進步建立活動,有力的促進了全省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發展。

一、強化基礎建設,為建立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一是加強領導機制建設。全省各級黨委、政府將民族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初步形成了民族工作研究機制。在省領導協調下,省民委兼職委員單位進一步加大了對民族工作的支援。省民委建立了與少數民族代表人物聯絡交友制度,委主要領導定期與市、縣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聯絡,形成了聯絡溝通機制。20xx年,省人大聽取審議了省級政府關於全省民族工作報告,給予了充分肯定。

二是加強幹部隊伍建設。堅持把做好民族工作重在平時、重在交心作為衡量幹部隊伍建設的標準,通過聘請高層次領導、專家授課、與中國社科院合作舉辦民族宗教知識系列講座、請省民委兼職委員單位開辦系列講座、到民族工作先進省、市學習考察等方式強化對黨政領導、民族工作幹部、少數民族代表人士的培訓,不斷提高他們的政治素質和

工作能力。省民委建立了與市、縣兩級黨政領導聯絡溝通機制,共同推進工作。同時,各級黨委加強對少數民族幹部、少數民族代表人士的教育培養。全省現有少數民族市廳級幹部4人,縣處級120餘人。省、市、縣三級少數民族代表、委員均超過了少數民族的人口比例數。

三是加強基層建設。不斷推動基層執法主體建設,推動市、縣建立健全管理網路和兩級目標責任制,初步形成了主體在縣,延伸到鄉,落實到村,規範到點的工作格局。按照工作任務重、工作有特色、經費缺口大的原則,省民委逐步加大對市、縣(市、區)和社群、聚居村建立活動工作經費支援。

二、強化宣傳教育,築牢民族團結的思想感情基??

全省各級黨委宣傳、統戰和政府民族工作部門密切配合,積極探索推進民族團結進步建立活動的途徑和方法。20xx年,省委宣傳部、省委統戰部、省民委印發了《關於貫徹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建立活動經驗交流會精神進一步推進我省建立活動的通知》,對全省建立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20xx年,廣泛開展了民族團結進步建立示範單位活動,召開了全省民族團結進步建立活動經驗交流會,命名了首批18個全省民族團結進步建立活動示範單位並授牌;20xx年組織了民族團結進步模範評選活動,大力宣傳民族團結進步模範的先進事蹟,全省有6個集體、8名個人被國務院授予全

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營造了民族一家親的和諧氛圍。

一是集中開展宣傳。全省連續12年集中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活動,通過發放宣傳資料手冊、開闢民族團結專欄、組織知識競賽、製作播放主題宣傳片、微電影等方式,加強黨的民族理論政策、民族法律法規和基本知識的宣傳教育,廣泛宣傳建立活動中湧現出的先進事蹟,教育引導各族人民不斷增強四個認同、三個離不開思想,強化少數民族群眾的公民意識、國家意識和法律意識,進一步增強了幹部群眾做好民族團結進步建立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二是搭建活動平臺。以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民族文化健身活動、民族節日慶祝等重大活動為平臺,不斷擴大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影響力,全省各市通過開展民族文化藝術節,比團結、比發展、比貢獻競賽活動、民族團結一家親征文比賽、民族團結,社會和諧書畫作品展、民族團結進步演講比賽、清真食品烹飪大賽、慈善募捐等活動,拉近了黨委政府和少數民族群眾、少數民族和漢族群眾之間的距離,激發了各族群眾維護民族團結,爭當先進模範的熱情。

三是突出六進活動。堅持面向群眾、面向基層,積極動員各族群眾廣泛參與民族團結進步建立進學校、進機關、進鄉村、進社群、進企業活動。學校建立豐富多彩,

全省大中專學校積極為少數民族學生搭建成長平臺,組織多種活動,促進少數民族學生與漢族學生的溝通交流,不斷增強學生們的民族團結意識和集體歸屬感;長治市組織開展了民族大團結、共築中國夢青少年民族團結主題教育活動;山西大學附屬中學把建立活動作為學校教育主旋律,圍繞建設偉大祖國,建設美麗家鄉主題,組織藏班學生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考察社會主義建設成果、開展漢藏學生手拉手、舉辦藏文化節等系列活動,在各族學生心田播下了民族團結的種子,使他們從小感受、理解、學會了民族尊重、民族平等、民族進步的真正內涵。今年,學校被命名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建立活動示範學校。社群建立活動蓬勃開展,20xx年長治市充分發揮少數民族代表人物在促進民族團結進步建立工作中的積極作用,在民族宗教界開展一崗雙責社會履職活動,組織民族宗教界代表人士分組包片少數民族聚居社群,通過建立工作機制,協助黨委和政府做好團結穩定工作,當好少數民族群眾的連心橋、穩壓器和暖心人。一年來,成功化解各類社會矛盾30餘個,整合幫扶資金90餘萬元,救助困難群眾210餘人。同年,長治市城區被命名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建立活動示範單位。省屬國有企業把建立活動納入企業精神文明一體化考核,形成了較為完善的建立工作機制。在落實黨的民族政策、營造團結氛圍、助推企業發展上起到了積極作用。農村建立富有

特色,翼城縣北關村被確定為全國唯一的村級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示範基地。六進活動的深入開展,促進了各民族相互學習、相互幫助、相互尊重、共同進步,構築了各族人民共促團結、共謀發展、共建和諧的良好局面。

四是高度重視對口援疆工作。20xx年至20xx年,省財政撥付資金6.55億元實施援疆專案61個,提高了各族群眾生活水平,增強了受援地內生動力,促進了民族團結,為推進x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作出積極貢獻。

三、強化民生服務,增強建立活動的實效性

近年來,全省各地堅持建立活動與促進少數民族經濟社會發展相結合,與保障少數民族合法權益相結合,與維護社會穩定相結合,堅持把重點放在加快發展改善民生上,放在溫暖人心爭取人心上,讓少數民族群眾切實體會到了黨和政府的溫暖,既激發了少數民族群眾促進民族團結、參加祖國建設、服務回報社會、維護和諧穩定的積極性和自覺性,也增強了少數民族群眾對黨和政府的依賴和信任。

一是大力發展少數民族經濟。加快少數民族聚居村脫貧致富步伐。五年來全省累計投入專項發展資金7009萬元。42個聚居村的基礎設施得到顯著改善,一村一品種養殖產業初步形成,科技培訓機制更加完善,少數民族群眾生活水平明顯提高。20xx年全省少數民族聚居村農民年人均收入為5262.4元,特困村由2010年的10個減少為8個,3個村

被國家民委確定為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保護與發展試點村。全面落實國家扶持少數民族特需商品定點生產企業的優惠政策。全省29家民品企業近3年享受國家優惠利率貼息資金2.35億元,生產補助和技改貸款貼息1270萬元,有效提升了企業服務少數民族地區和少數民族群眾的能力,20xx年企業實現銷售收入151.24億元,完成納稅1.83億元。依法推動清真食品業健康發展,20xx年,全省清真食品業年產值在1000萬元以上的大型清真食品加工企業19家,擁有全國馳名商標2個,山西省著名商標5個。民族經濟的快速發展,增強了民族團結進步建立的物質基礎。

二是積極促進少數民族社會事業協調發展。實行少數民族學生會考照顧政策,積極改善民族國小和山大附中西藏班辦學條件,投入專項資金,幫助西藏班學生改善學習生活條件。注重涉及民族團結文藝作品的挖掘和創作,新編歷史劇《傅山進京》在第四屆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演上取得了優秀成績。精心培育推廣少數民族傳統體育專案,在第九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上成績突出。

三是切實保障少數民族的合法權益。全省形成了在重要節日各級黨委政府都要慰問少數民族代表人士和救濟困難戶的關懷慰問工作機制。依照國家有關政策為符合條件的少數民族公民恢復民族成分。尊重少數民族風俗習慣,在城市建設規劃中將回民公墓列入其中,予以保障;依法加強清真

食品監管,各市都成立了清真食品安全工作領導組,建立了清真食品監督員隊伍,太原、陽泉、晉中、晉城等市將具有清真飲食習慣的少數民族群眾的肉食補貼列入財政預算,維護了少數民族群眾的合法權益。

四、創新服務管理,做好流動少數民族群眾工作

我省始終把少數民族流動人口的服務管理作為開展建立活動的重要內容,堅持在平時、交心上下功夫,從組織領導、工作原則、工作機制等方面安排部署,努力把工作做深、做細、做實,贏得了各族群眾的理解、支援和擁護。

一是加強保障機制建設。省委、省級政府2010年出臺了《關於認真做好x籍少數民族群眾來我省務工經商服務管理工作的意見》;20xx年頒佈實施了《山西省流動人口服務管理辦法》,對少數民族流動人口參加社保、子女入學等方面依法依規作出了安排部署;20xx年成立了山西省x少數民族群眾服務管理工作小組,建立了山西省x少數民族群眾服務管理工作制度。全省各地各部門也制定了具體的貫徹措施,為做好少數民族群眾服務管理工作、促進流動少數民族群眾待遇平等,維護其合法權益,提供了組織、政策保障。

二是堅持服務為先。各地各部門堅持服務親情化,管理精細化,實現了單一管理向服務與管理並重的轉變。通過成立少數民族聯誼會,建立少數民族服務站,發放聯絡卡、結對幫扶、舉辦文體活動、走訪慰問等方式盡力為流動少數民

族解決就業、就醫、就學、司法等方面的困難,促進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陽泉市創立了12345工作法(1是緊緊抓住流動人口中的代表人士;2是依靠市伊協和清真寺;3是落實清真肉食補貼待遇享受、就業培訓服務、子女上學入園服務;4是建立市、縣(區)民宗部門上下協調,與有關部門左右協調,輸入地和輸出地協調,與相鄰市縣跨界協調四大協調機制;5是實現引匯入寺、引導遵紀守法、引導社群發揮作用、政策諮詢引導、引導依法維權,實現少數民族流動人口服務和管理立體化、全覆蓋);晉中榆次區在繁華市場為x籍少數民族群眾劃片設立專門的經營場所;臨汾市建立健全由民族、公安、工商、城管等相關職能部門、伊協和外來少數民族代表人士參與的外來少數民族聯誼會和聯席會議制度,定期對外來少數民族代表人士進行政策、法律法規和城市管理規定的培訓,提高外來少數民族依法經營、文明經營和服從城市管理的自覺性。長治市開通民族一家親微信服務平臺,形成了三必清、三必談、三必幫的三個三工作法(即:強化溝通,做到來源地清、暫住地址清、職業清;強化聯絡,每週一次電話聯絡、每月一次見面聯絡、每年一次座談聯絡;強化服務,做到就業困難、辦理手續、生活困難必幫),20xx年被國家民委評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建立示範單位。

五、強化日常督導,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堅持底線思維,堅持依法行政,經常性地對全省民族團結建立活動進行督導,培養典型、推廣經驗,加強日常不穩定因素排查,及時清除隱患。各級各部門完善了應急處突領導機制和工作預案,在處理涉及民族因素的矛盾糾紛時,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什麼問題,就按什麼問題處理,全力維護民族團結、社會穩定。我省已連續多年未發生較大規模涉及民族因素的群體型事件。

總之,我省建立活動開展以來,注重發揮學校、鄉村、社群和企業的主渠道作用,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也應該看到,建立活動還存在許多不容忽視的問題,如活動進展不平衡,大部分單位活動開展手段單一,創新不足,拓展延伸不夠等等。同時,山西面臨走出轉型新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任務,在發展過程中,加快推進少數民族經濟社會事業大發展,是事關全省轉型綜改和社會穩定大局的重要課題。因此,大力營造各民族和諧發展的社會環境,不斷加強對民族團結建立活動的領導,引導各族群眾和睦相處、共同進步,任務艱鉅。

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將在打基礎、謀長遠、見成效上下功夫,以圓好團結夢,追尋發展夢,實現中國夢為根本任務,更加有力地推動少數民族經濟社會事業又好又快發展,更加有力地推動民族工作社會管理和服務創新,為鞏固和發展民族團結,維護社會穩定作出新的貢獻。

標籤:民族團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