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職場 > 工作總結

樹莓產業發展考察詳細報告總結

 

以富民為目標,以農業結構調整為主線,大力發展樹莓特色主導產業,闖出了一條政府引導推動、公司主導帶動、農民主體參與的成功之路,其經驗和做法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以下是本站收錄的一些範文,希望能為大家提供幫助。

樹莓產業發展考察詳細報告總結

一、樹莓簡介

樹莓為薔薇科植物,在果樹分類學上屬漿果。樹莓含有多種維生素,營養價值高,號稱“果中黃金”,尤其是抗癌防癌物質含量豐富,是一種待開發的天然保健果品和藥品資源。樹莓成為一種正在大力開發栽培的新興果樹,享有第三代“水果皇帝”的美譽。樹莓種植容易,產出效益高。樹莓栽植後,第二年即具有一定產量,3至4年進入盛果期,經濟壽命可達15-25年,一般畝產量可達800公斤左右。樹莓一般6月上旬開採,7月中旬基本結束,前後一個多月。從果型上看,樹莓有紅、黑、黃、紫等顏色,果實重量一般在5-10克,最大的可達20克。樹莓也是生產食用天然色素好原料。樹莓果實的含糖量與蘋果、梨、柑橘、楊梅等水果相似,氨基酸含量高於蘋果、葡萄,其抗衰老物質及抗癌物質鞣化酸的含量高於現有任何栽培水果,一次定植,可結果多年,在醫療、美容、保健方面有著廣泛用途,根莖葉也具有藥用功效。樹莓既適合成片集約經營,也適合農家庭院和山邊荒坡零散種植,適應性強,樹莓枝葉濃密,花期果期長,可美化環境,保持水土,具有良好生態經濟效益。

二、區樹莓產業發展情況

區人工栽培樹莓始於二十世紀七十年代。2002年,從專門從事漿果國際經營的澳頓公司引進樹莓品種,在樂農莊園試種1000畝取得成功後,2004年,開始大面積種植。主要分佈在祝家街道、李相街道、深井子街道、王濱鄉,現已發展5000多農戶種植,面積4.15萬畝,佔全區耕地總面積的51%。區已成為國內最大的樹莓種植基地,佔國內種植面積的60%以上。主導品種有費爾杜德、澳洲紅、哈爾赫茲、秋紅。當地樹莓畝產量平均達800多公斤,2008年市場平均收購價格每公斤9元,平均畝產值7200元,畝均純收益為6000元左右,是種植玉米大田作物的10倍以上。2009年,儘管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樹莓平均收購價3.4元,平均畝產值5240元,畝均純收益也在4000元左右。區已形成了“公司+基地+農戶”較為完整的產業鏈條,被當地農民譽為增收致富的“綠色工廠”。

三、區發展樹莓產業主要做法和經驗

在樹莓發展過程中,區委、區政府明確“一個目標”,制定“兩個零”扶持政策,採取“三化”、“三個同步”的做法,有力地推動了該區樹莓產業的發展。

在樹莓發展的起步階段,區委、區政府制定樹莓產業發展規劃,確定到2012年樹莓發展目標為10萬畝,出臺“兩個零”扶持政策,具體為:一是“零投入”。即對首批種植戶免費提供種苗(700元/畝),免費提供水泥杆、鋼線等配套設施(約1200元/畝),扶持樹莓擴大種植規模。二是“零風險”。即樹莓種植未掛果的2-3年,對無收益的農戶財政每年按300元/畝的標準給予補助,同時,加大財政補貼力度,進入盛果期的樹莓全部參加了政策性農業保險,增強了樹莓抗風險能力。農戶基本上實現了“零投入”、“零風險”種植樹莓,極大提高了農民種植樹莓的積極性,使樹莓種植走上規模化發展之路。

在樹莓發展的規模化階段,區委、區政府採取“三化”(產業化、品牌化、標準化)、“三個同步”的做法,促進產業轉型升級。

一是樹莓發展與基礎設施建設同步。區財政按照每畝1700元的標準配套樹莓生產基地水、電、路、渠等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基本做到了“渠相連、路相通、旱能灌、澇能排”,全面提高了樹莓綜合生產能力,破解了靠天收的“瓶頸”。特別是投入1500萬元,為4500畝樹莓核心示範基地配套小管出流節水灌溉設施,即可節水節電、降低成本,又能提高抗災能力、旱澇保豐收,全面提高畝均收益。

二是樹莓發展與技術進步同步。為全面推廣使用樹莓新品種,區委、區政府建立祝家樹莓種苗繁育中心,高起點、高標準配備了代先進的繁苗、加工設施裝置,如水源熱控溫系統、微噴(霧噴)系統、空氣迴圈系統、自動式室內遮蔭設施、移動式栽培苗床、先進的組培裝置、土壤檢測裝置和農藥殘留檢測裝置,以及大容量冷庫和速凍果、果汁、果醋、果酒等多條加工生產線。無論苗木繁育、生產種植、產品深加工的技術水平和現有的科研硬體條件、規模在國內同類產業中都處於領先水平。目前已成功實施培養基配置技術、外植體處理技術、愈傷組織誘導分化的光溫控制技術、組培苗馴化技術、全光霧噴繁苗技術、鮮果速凍技術和貯藏技術、果汁生產技術、果醋生產技術、果酒生產技術,而且在生產中大力推廣樹莓種植基地的安全控害技術、標準化生產技術等。基地年繁育苗木能力可達800-1000萬株,年加工鮮果能力已達5萬噸。基地科技貢獻率達到70%以上,基地實施的種苗繁育、生產栽培、果品加工等技術和規模在國內都處於領先地位。搭建科技服務平臺,依託遼寧省果樹科學研究所對國內外樹莓資源進行調查、引種、栽培實驗、組織培養、繁育推廣,目前已總結出樹莓栽培管理及種苗繁育技術規範,具有專案實施所需技術平臺的能力。與瀋陽農業大學、金陵農業大學、遼寧省林科院等科研院所聯合,實行優勢互補,共同開發。特別是瀋陽農業大學組建了博士生工作站,發揮技術優勢、人才優勢,幫助區提高樹莓栽培管理水平、制定病蟲害防治措施、引進新品種等工作,使科研成果優先在區推廣應用。推進標準化生產,樹莓種植從種苗繁育到栽植施肥,全部採用生態技術,肥料一部分來源於區內畜牧養殖中的畜禽糞便,一部分由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統一採購供應,病蟲害防治採取物理和生物方法,全過程進行生態化和綠色無公害生產,確保樹莓品質優良。開設紅樹莓網站,宣傳樹莓產業發展新成果、新成就。

三是樹莓發展與深加工和出口同步。在區的樹莓深加工龍頭企業有新大地集團、今日集團、文草莓製品有限公司。近年,又新引進君奧、德興2家實力企業落戶區。特別是新大地集團,在南塔街道營城子村樹莓深加工區建成3.2萬平方米的標準廠房、庫容3萬噸的冷庫和4500平方米的研發中心。在祝家街道佟家峪村建成6500平方米的廠房、庫容為5000噸的冷庫,年加工能力達到5萬噸。2006年樹莓種植基地通過GAP認證,速凍產品生產通過HACCP認證。公司產品達到日、韓、歐盟等國家和地區出口標準要求,獲得紅樹莓清澈型果汁及果醋飲料、紅樹莓混濁果汁飲料、樹莓果醋飲料及其製作方法、藍莓果醋飲料專利、紅樹莓營養保健酒及其製作方法等多項發明專利。樹莓鮮果及以樹莓為原料開發的紅酒和飲品系列產品已投入市場,遠銷日韓、歐盟等國家和地區。

區發展樹莓產業“一個目標”、“兩個零”、“三化”、“三個同步”的做法和經驗,對我縣下一步推廣樹莓種植有很好的借鑑意義。

四、我縣發展樹莓的打算

(一)我縣樹莓種植現狀:我縣種植樹莓始於2008年初,鳳麟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與瀋陽農業大學合作,引進樹莓種苗,在雙墩鎮湖濱村租地建立了集中連片300畝樹莓種植示範基地。陶樓鄉、水湖鎮個別農戶零星少量種植。目前全縣樹莓面積約350畝,總體規模較小。鳳麟公司生產的樹莓果一部分以鮮果銷往超市、賓館、醫院等,一部分自制加工成果汁,供不應求,市場前景好。

(二)樹莓產業發展打算

1、明確發展目標。瀋陽農業大學全國樹莓著名專家戴漢萍教授數次來我縣實地察看其提供的樹莓苗大田長勢、適宜性、抗逆性、產量與綜合性能,對我縣氣候特徵,地形地貌,土壤型別、旱澇季節等自然條件因素深入瞭解分析後認為,只要品種對路,樹莓在我縣種植是可行的,表示願為樹莓發展提供種苗和技術上的幫助。區樹莓產業發展的強勁勢頭和好的經驗做法,進一步增強了我縣發展樹莓產業的信心。計劃通過幾年的努力,全縣樹莓種植面積到2010年實現2000畝;到2011年突破5000畝;到2012年,達到10000畝。規模位居全國第二,將我縣打造成“北有草莓、南有樹莓”的全國漿果大縣。

2、加大財政扶持力度。借鑑區“兩個零”的做法,縣財政對面積上規模、水平上一流的“四有”、“五新”樹莓標準化生產示範園區給予一定的扶持,每畝獎補1200元(其中租金補助500元∕畝,種苗獎補700元∕畝),並納入年度財政預算。

3、強化科技支撐。積極與瀋陽農業大學和區開展合作,通過購進外地種苗,自主脫毒組培繁育,科學篩選確定性狀優良、適宜性好、抗性較強、產量高、易於種植的品種2-3個,作為我縣的主推品種。同時,面向全國科研院所和先發地區,聘請技術專家,緊密聯絡合作,為我縣樹莓生產全過程提供技術指導,培育樹莓鄉土人才和種植能手,促進技術轉化推廣應用。

4、加強示範引導。按照行政推動,市場化運作的發展原則,引導和培育種植大戶、專業合作組織、企業等,建設一批具有一定規模的生產基地,堅持“種則見成、成則見效、首戰必勝、典型引路”的要求,吸引和帶動一般農戶參與種植,由點擴面,壯大規模。同時,報社、電臺、電視臺等新聞單位要加大對樹莓生產實用技術、優良新品種、致富典型的宣傳力度,儘快在全縣形成樹莓發展的良好氛圍。

5、開展產業化經營。制定優惠政策,改善投資環境,引進和扶持一批科技含量高、輻射帶動能力強的企業,從事樹莓保鮮、貯藏、加工、銷售等活動。鼓勵農民成立專業協會或合作組織,形成“公司+基地+農戶”、“公司+協會(中介組織)+農戶”的比較完備的樹莓產業發展格局,走出一條規模化生產,產業化經營,市場化開發的發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