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職場 > 工作總結

爭創文明城區工作總結

爭創文明城區的建設不僅關係到國家的穩定,而且維繫著一個社會、一個家庭的未來。因此爭創文明校園是學校教育教學一個永恆的主題。我校在教育局領導的關懷和支援下,在建立活動中做了一些工作,總結如下:

爭創文明城區工作總結

一、健全工作制度,加強班子建設。

1.統一認識,建立健全領導組織。

學校把建立工作列入學校工作議事日程,並以 “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為指標,全面貫徹落實上級精神,加強學校管理。在統一認識的前提下,學校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副校長為副組長,行政和工會負責人為成員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領導小組,切實做到校長親自抓,分管領導直接抓,全體教師共同抓,團支部、工會協助抓,使建立工作有了強有力的組織保證。

2.統一思想,營造濃烈的建立氛圍

明確文明建立工作的重大意義,按上級工作部署,學校領導小組,制訂了建立工作計劃、安排了活動內容,櫥窗、名人名言匾框、宣傳標語、黑板報,全部突出文明建立的中心內容。通過召開校會、主題班會、開展團隊活動、社群活動、宣傳中國公民基本道德規範、學唱公民道德歌、貫徹小公民道德牽手行動計劃、發出致家長的一封信等,在社會設點宣傳,參加社群建立活動,清除非法張貼廣告等等,營造了濃烈的建立氛圍。

二、重視三結合,完善教育網路

學校、家庭、社會是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工作基礎。我區通過抓好五個環節的建設,發掘各自優勢,加強互動配合,著力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搭建平臺、構築陣地,形成整體聯動的工作格局。

(一)以學校為主渠道,紮實開展德育教育。學校牢固樹立德育為先的理念,把德育工作擺在首要位置,貫穿於整個文明建立的各個環節。

1.開展傳統文化活動與責任教育相結合

一位教育家說:“活動是育人的渠道,沒有活動也就沒有教育”。

我校致力於傳統教育多年,以書法、圍棋、楹聯教育為切入點,與責任教育相結合,在書法和責任教育認識基礎上制定各年級不同目標,低年級學生“良好姿勢我會做、漂亮的漢字我會寫”;中年級“規範、端正、整潔地寫漢字,是學生終身學習能力的基礎”;高年級“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具有熟練的寫字技能和初步的書法欣賞能力,是我的責任”。通過課程實施和活動的開展,學生們不僅掌握了正確的握筆、寫字的姿勢還寫得了一手漂亮的漢字,同時練習書法,可以鍛鍊學生做事認真、沉穩、有始有終的品格。日復一日,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便會在不知不覺中養成。還通過組織各種比賽來深化責任教育,“我是誠信好少年”的書法比賽、“誠實守信”主題徵聯、講故事、書法繪畫、誠信手抄報等活動,收集“誠實守信”的格言警句徵集活動。結合責任教育內容和節假日開展不同專題的徵聯活動,如:開展“感恩母親”、“建立和諧校園”、“我與責任”、“交通安全”等題目的徵聯比賽。不但通過比賽使學生得到了傳統文化的滋養而且更讓其體驗到了責任與感恩。

開展傳統文化教育要寓教於樂,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體驗責任。學生每天進行書法天天練,每週開展徵聯,每月舉行書法對抗賽活動。學校相繼成立了春芽書社、春芽棋社、春芽聯社,充分挖掘和發揮他們的天賦,促進他們德、智、體全面發展。在活動中既讓全體學生接受民族傳統文化的滋養,又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感受祖國優秀文化對他們產生的深遠影響。

2.利用節日開展教育活動

為了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意識充分利用重大節日、紀念日,深化主題活動,培養隊員們的良好道德品質。我校長期堅持組織少先隊員、走出校門,參加社群服務活動,為建立和諧社會盡一份力量。3月“學雷鋒月”,每班有多位同學利用休息日進入社群做好事,以此帶動全體少先隊員讓雷鋒精神永存於心,以實際行動弘揚雷鋒精神,少先隊員們還開展文明衛生宣傳等活動,大力弘揚尊老敬老社會風尚,五月份作為感恩月,堅持開展 “情滿五月 感恩母親”為主題的活動,將同學們常常因學習的忙碌和父母的嬌寵而忽略的“對親情、對母親、對生活、對社會”的感恩之情又再次點燃,在家庭,開展"孝敬父母、體驗親情"活動。提倡主動分擔家務,幫助父母洗碗、做飯、洗衣、疊被、掃地,培養自理、自立能力;引導他們孝順父母、尊敬長輩,向父母道一聲辛苦、為父母捶捶背洗洗腳、製作一個小禮物送給父母、給父母過生日、關心父母的身體健康,理解父母、感謝父母,培養孝心,學會感恩;不挑吃穿,不亂花錢,不盲目攀比,養成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好習慣。重點開展了“感恩父母”親情體驗活動——為父母做一件事。孩子能在家裡幫助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學會了孝敬父母,感恩父母。加強了孩子和父母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增進了孩子與父母之間的感情。同時,也增進了家校聯絡,加強了家長對學校的信任。 家庭因學生的感恩、明理而更充滿愛意。每年9月10日,少先隊都組織學生幹部為老師們精心自制賀卡,寫上節日的祝福,送上真情的花束,讓濃濃的師生情誼縈繞在校園。

3.奉獻愛心,把友愛傳遞出去。

學校大力開展獻愛心活動。對於校內需要幫助的同學,學生總會真情投入,毫不吝惜。班級成立互幫互助小組;領導、黨員和後進生、失親生建立一幫一對紅;將各班後進生的幫教工作落實到人,通過促膝談心,解決具體困難,促使其進步。由於學校在後進生轉化工作上環環相扣,事事有人理,時時有人管,堅持依法治校、以德育人的理念,使他們在學校健康成長。學校對困難學生在物品和財力進行無私的奉獻近萬元。

20XX年,我校同學為雲南旱災捐款23000多元,為青海玉樹地震捐款2萬多元,以表達自己的愛心。學校在體育館和英才點子公司開展了成長心連心活動家長學生共計1200多人蔘加,通過此項活動,學生責任感更加強了,家長和學生之間感情拉近了,通過此項活動學生感言很多,當場還為困難家庭捐款數千元。、賑災捐贈活動,極大的激發了同學們感恩、友愛、互助、奉獻的道德意識,也培育了他們自強不息、團結拼搏,無私奉獻的民族情感,弘揚了中華民族“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傳統美德。

4.加強德育常規管理

我校嚴格按照相關制度要求,狠抓學生儀容儀表和日常行為規範,對一切與“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活動精神相悖的問題發現一例解決一例,堅決營造一個健康、有序的校園環境。經過德育的調查總結,我們歸納出當前校園內學生身上的存在的問題,並通過校園廣播和校園網予以公佈,要求全體學生認真開展 “革除陋習、重塑自我”的批評與自我批評活動,要求大家嚴格遵守新《中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發現自身存在的問題並加以改正,爭做“健康文明小模範”。

在文明建立活動中,強化日常行為規範養成教育。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學校將行為規範教育作為創文明單位的起點,常抓常新。新生一進校,向學生進行《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和《國小生守則》的貫徹與落實。每班的教室都懸掛《規範》、《守則》。德育組要求人人熟知,並組織這方面的知識競賽,要求中高年級學生對照《規範》制定個人計劃和班級文明公約。為了更好理解和執行《規範》,學校開展了“創雙優”活動,即將做、創、建文明集體及個人的活動分解落實到每個班級、每個個人身上,努力創造精神面貌好、教育質量高、校園環境美、管理規範的良好育人氛圍。其次,學校健全護校值班制度和導護制度,黑板報、衛生、自行車管理的檢查制度,加強了文明禮儀崗、文明監督崗,實行了胸卡佩戴制度,通過“校園動態”、“《五項評比》檢查情況一覽表”兩塊黑板及時予以反饋公佈落實情況,評比打分。正是因為常規管理的及時到位,日常行為規範養成教育的成效才能在校園的每個角落得以充分體現,才使得青少年文明程度大幅度提高。在正常教育教學活動中,我們也抓住一切機會開展對學生的道德素質教育,學校開展魔力金蘋果賽,為了從小培養學生的文明衛生習慣,培養學生愛學校、愛家鄉的良好品質。我們在國小生中開展不亂扔亂丟廢棄物,培養文明、良好的衛生習慣。在1-3年級國小生開展在校園內撿拾廢紙,大風颳來的白色垃圾等雜物,爭做環保小衛士活動。各班每週表彰,學校每月表彰。學校定期組織4—6年級學生到社群撿拾白色垃圾,清除非法小廣告、開展學雷鋒為社群服務活動,培養文明習慣,並開展“魔力金蘋果”表彰活動。大力營造學校“天天是育人之時,處處是育人之地,人人是育人之人”的德育氛圍,不斷提升校園的文化品味。

5.開展心理活動,走進學生的心靈。

對於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已引起了廣大老師的高度重視。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小組。全體任課老師在學科教學中關注學生的內心世界,有計劃地對全體學生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同時,抓好幾個重點,例如,特殊生和後進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並建立了有關心理健康輔導記載。學校的“知心姐姐信箱”也啟動,收到學生來信幾十封,心理健康老師分別從學生的不同角度回信。學校的“心靈家園”諮詢室也給學生心理疏導提供了一個很好的途徑,前來諮詢的學生也越來越多,我們老師都能給予科學有效的心理諮詢和輔導,使他們儘快擺脫障礙,調節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強自我教育能力,解決了一些學生的心理困惑。

(二)以家庭為基礎,抓好人生“第一課堂”。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中具有重要作用。一年來,我們不斷拓展家庭教育工作領域,創新家庭教育工作載體,加強對家庭教育的指導和服務,家庭教育水平不斷提高。

一是注重對家長的教育培訓。我們緊緊抓住家庭教育這一環節,開展家長教育工程,加強對家長的教育培訓,一年來共開展活動4次,共有1000餘名家長接受了家教新理念的培訓,

二是積極拓展家庭教育陣地。學校成立了家長學校,還成立了特色工作家長委員會,建立了家長委員會議事制度,邀請有經驗的家長作經驗交流,聘請專家向家長“傳經授道”,共同討論和解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中的新問題新情況,通過依託家長會、家開放日、網上論壇等多樣化形式,傳播家教知識,搭建溝通橋樑,此外,家長學校還與幼兒園、學校同步開學,開學後結合實際需要,不定期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使家長學校在幫助家長提高科學育子水平的同時,將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有機結合起來。

三是利用文明建立活動提升家教水平。一年來,我們在全國文明城區建立過程中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納入到文明家庭、學習型家庭等建立活動中,開展了愛心直通車、道德廣告、家庭格言進社群、家教諮詢服務、我與文明同行少兒演講、努力營造良好社會氛圍,大力提升未成年人教育成效。僅舉2個案例:案例1:“三結合”教育中,我們發現有50%的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方法不當,做錯事不是打就是罵,天天指出孩子的缺點。如:五年級一學生,每天總是垂頭喪氣,做什麼事都不積極,無所謂。老師找家長一談到孩子,家長就指著孩子罵。罵的孩子抬不起頭。針對這一現狀,學校要求教師對本班的這一類家長要進行家庭教育的方法輔導。告訴家長:在表揚中成長的孩子充滿自信,而在批評中成長的孩子缺乏自信,甚至充滿惡意和仇恨。應該給孩子多鼓勵、少揭短、有耐心。家長也察覺到自己教育孩子的方法簡單、粗暴,虛心接受了老師的建議。經過“家校聯絡卡”的跟蹤互訪,老師耐心的疏導,家長髮現自己更少生氣了,孩子也更乖了。

案例:2:新課程要求家長能配合老師共同輔導孩子的學習。有一部分家長只看分數,不關心孩子的學習過程,另有一部分家長想輔導但又不知道怎樣輔導。學校要求教師能幫助家長適當學習一些輔導孩子學習的科學方法。如:指導孩子正確的讀書、寫字知識,怎樣激發孩子閱讀課外書的興趣等。在“家校聯絡卡”中這種家教指導很多。如:一年級一家長為孩子不愛學習、不愛看書很著急,老師教她:“你要堅持每天半小時和孩子同時同看孩子喜歡的有意義的課外書,看誰記得多;每天堅持用生字卡片和孩子比賽認讀生字,看誰認得多;你每天和孩子一起互相出口算題,看誰能考倒誰,你每週和孩子到書店去看書,然後經常和孩子一邊散步,一邊將故事,孩子一定會喜歡看書的。一段時間後,孩子的媽媽高興地對老師說:“玲玲變成了一個小書迷!”家長高興,老師高興,孩子更高興!

(三)以社群為平臺,實現德育教育無縫連結。社會教育社群化是當前一個發展趨勢。我區堅持把社群作為加強和改進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設的平臺和依託,著力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為基礎,以思想道德實踐為途徑,以幫助未成年人思想道德養成為目標,社群呈現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整體推進的良好態勢。我們讓學生把文雅品味帶回家,讓家長和孩子一起下圍棋,一起參與學校的徵聯活動,一起研究寫毛筆字;同時把品味帶給親友,當親友的生日、重大節日或喜慶的日子,學生把自撰的對聯,送給親友表達心意;把品味帶給社會,每年春節前夕師生上街給村民寫春聯,師生自編的對聯健康向上,溝通了村民的感情,促進了社群精神文明建設。傳統文化活動得到了家長及社會的認可,使學校形成傳統文化教育特色,書法、圍棋、楹聯已納入課程並編寫了校本教材,確立了科研課題。學校多次開展“朝陽與晚霞”、“爭做小楹聯手”、“書法賽場”等活動。村委會也關注學生文明教育,如每年開展京劇進校園活動。

通過爭創文明城區活動,我校學生對如何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如何做一個文明學生、如何做一個對社會有益的人,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學會了感恩父母、感恩他人、感恩社會;培養了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總之,本次活動促進了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在學生身心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使學生思想道德品質有了很大的提升。一年來在全國、市區級書法、楹聯、圍棋、繪畫、歌舞比賽中有267人次獲獎,學校獲得“天津市中國小四項棋類大賽優秀組織獎”;李振芝老師被評為“塘沽‘十佳’班主任稱號”;學校被評為“天津市優秀家長學校”、“塘沽第二十四屆科技周先進集體”、“塘沽自制文明手抄報活動優秀組織獎”。“全國和諧校園”、“全區綜和治理先進單位“等光榮稱號。

標籤:爭創 城區 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