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職場 > 述職報告

送教隊個人述職述廉

鄉下的空氣那麼清新,鄉下的天空那麼湛藍,鄉下的校園是一幅畫,鄉下的孩子是一首歌,鄉下五月的美景讓人們更加流連忘返。我們小語送教隊,選擇這清香嫋嫋的黃金季節,兵分多路,把一幅幅《鄉下人家》的田園美景,相繼獻給了全縣九所二類鄉鎮學校和一所三類鄉鎮學校的師生們,給一個個原本美麗的校園錦上添花,讓一朵朵開得正豔的鮮花再綻笑顏。我縣小語教壇上這又一道靚麗的風景,再一次的閃亮顯身,讓我們再一次的靜心回味,潛心反思。

送教隊個人述職述廉

在自我行動中成長

一、修煉內功,走向專業化

縣國小語文送教隊,自20XX年4月成立以來,圓滿完成了全縣四類、三類、二類鄉鎮中心校的送教任務。其間,活動逐步得到了縣教委相關領導的關注和認同。這個團隊也一直受到教科所所長王朝武的高度重視,他除了平時予以關注之外,每次活動之前,都給予隊員們極大的鼓勵並提出具體的要求。教科所副所長冉建容更是自始至終參與其中,和隊友們共同踐行著同伴互助。至於這個團隊的發起人、組織者肖素碧老師,則傾注了更多的心血與汗水。48名隊員,都一直保持著積極向上的良好心態,本著“提升自我、服務同伴”的宗旨,努力學習,不斷充實自我,完善自我,大家一直認為:小語送教隊發展的希望,在於每一名隊員的專業成長質量,而質量只有在深度學習中不斷修煉內功,才能得到提高,才能真正走向專業化。所以,隊員們通過不同的途徑修煉著內功:

1.自主學習。隊員們在平時的工作中,除了努力完成好自己的教育教學任務外,還時時通過讀書、上網、寫部落格、寫讀書筆記、互動交流等形式獲取專業知識。同時,通過爭取外援贊助,優化學習資源,《國小生拼音報》報社和《學語文之友》雜誌社給每位隊員贈送了《讓孩子踏上閱讀快車道》、《如何讓孩子愛上作業》等實用型前沿資料,有力地促進了隊員們更快地走向專業化。

2.集中培訓。在每次送教之前,全體成員都要接受一次專業培訓,如:20XX年12月9日,教科所特別邀請了渝中區教師進修學院的小語專家王小毅老師來以《踏上語文教師專業成長之路》為題做了講座,讓全體隊員接受了一次專業的洗禮,激發了隊員們的工作熱情,增強了隊員們的成長意識,堅定了隊員們的職業信念。20XX年4月1日,又請時任縣教委組織人事科科長的陳雄書記作了題為《教師教育與教師專業發展》的報告,讓隊員們進一步瞭解了國內外教師教育發展現狀,更加明確了教師教育與教師專業發展的目的、意義、重要性以及發展思路。

3.競賽推進。20XX年4月1日,送教隊組織全體隊員參加了以1——3年級小語教材的生字為內容的硬筆書法競賽和以60篇“普通話水平測試作品”為內容的普通話比賽活動,由縣內相關專家組建的評委分別評選出了一等獎2名、二等獎5名、三等獎8名。這次活動從語文教師基本功入手,既展示了每位隊員的個體才能,又體現了送教隊的整體水平。既是對隊員們過去實力的充分肯定,又是對隊員們進一步提高語文素養的有力鞭策。

二、精心準備,活動精細化

為了讓送教活動得以順利進行,能獲取最大限度的成功,我們從準備階段開始就力求做到精細化。活動前做到了“四個明確”:一是送教物件明確,即全縣九個二類鄉鎮中心校和因為縣城學生分流到實驗二小而變成三類學校的巷口鎮中心校,共十所學校。二是時間、任務明確,即20XX年4月26日(個別特殊情況作適當調整)上午:1.看學校隨堂課1節;2.上課:四年級下冊第21課《鄉下人家》2節;3.與觀摩教師互動議課。下午:1.做《審視職業理想提升職業熱情》講座;2.組織參會的語文教師填寫調查問卷。三是分工明確,從內容上分主持、上課、講座、調研總結四個大組,並分組研討落實送教任務及注意事項。從送教地點又分為10個送教小組,在同一時間分別奔赴不同學校展開同一內容的送教活動。四是要求明確:第一,團結協作,努力打造“提升自我服務同伴”的團隊精神。第二,注重禮儀,從細節做起,為送教隊樹立良好形象,身體力行,學有所獲,載譽而歸。第三,各組組長負責合理安排本組具體的往返時間、乘車地點、就餐、與送教學校銜接等具體事宜,保證二類學校全鎮語文教師全員按時到中心校參加活動。第四,送教活動結束以後,各小組主持人抓緊寫出高質量的通訊報道稿,並及時上交主持組組長鄒勝發老師稽核發表。第五,總結組於送教活動完畢之後一個月內寫出全面具體的書面總結報告交教科所。第六,各送教小組自備相機拍攝送教活動精彩情景,並在通訊報道稿中有所選用。同時,不管是哪一個環節,要求隊員們都得精心準備,反覆練習,認真琢磨其中的每一個細節後方可出場。

三、關注過程,強化自我反思

送教活動的過程,也正是隊員們自我學習和提升的過程,所以大家在活動過程中隨時做到自我反思,認真總結,從而提煉出對我縣國小語文教學甚至國小教育發展有意義的東西。

隨堂聽課見證成敗得失

本次送教活動中,送教隊員們在學校老師沒有任何準備的前提下,相繼聆聽了各校共計40餘節隨堂語文課,走進真實的課堂、常態的課堂,瞭解到了真實的教學現狀:

課堂常規管理——課前學生準備好上課所需物品,課中能夠進行合理擺放,老師普遍關注學生規範的坐姿、準確的握筆動作、大方的口語表達……良好的課堂秩序、和諧的課堂氛圍使課堂教學的效果較好。

課堂學生活動——“課堂活動是學生活動的課堂”,這是白馬國小一位老師發出的感慨。在這些常態課中,多數教師都有意識的將課堂還給學生,學生是課堂的主體。的確,評價一節課,我們應該從課堂活動中關注學生是否是本節課的主人,學生是否真正參與其中,各個層次學生知識的掌握情況,教師在活動中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等。可是“以教師為主體”、“不放心學生”、“把學生當成接受知識的容器”等現象在一部分教師身上依然存在。許多教師雖然寫出了具有創新理念的教案,甚至連每一個活動的具體內容、細節都備在上面,但是上課卻按部就班,教師問什麼學生就答什麼,枯燥地執行教案的全過程,師生的互動成了空話,一堂課從表面上看確實完成了任務,上課者滿意聽課者高興,實際上卻失敗了,這樣的課堂缺乏激情和創新,學生全部掉進教師事先設定的圈套中,哪裡還有創造潛力?也就是說教師仍然在課堂起主宰作用,依然是“紅花”,而學生仍然是“綠葉”。我們應該清楚,課堂互動是不可預知的,要參照教案又不能忠實於教案,教師要靈活處理預設與生成的關係,才能真正優化課堂教學效益。

學生合作學習——幾乎所有的課堂上,我們都可以看到小組討論式的合作學習。老師一宣佈小組討論,整個教室就沸騰起來。但仔細觀察,就可以發現這樣幾種現象:有些學習小組的學生搶著各說各的發現,人人都急於表述自己的思想,結果導致誰都沒有注意傾聽;有些學習小組中,發表意見者往往只是一些優秀的學生,他們常常會為某個觀點爭得面紅耳赤,而其他學生則端端正正的坐著,一言不發,冷眼觀戰,還有的甚至做起與課堂無關的事。可見,教師儘管重視並提供了孩子合作與交流的時空,但對孩子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顯然重視不夠,研究不夠,指導不夠,落實不夠。

教師知識教學——很多教師在教學中,重視了知識的傳授,卻忽略了方法的指導。“教是為了不教”,教師要重點關注學生語言組織表達能力的培養、思維能力的培養,教給學生多種學習方法,起到舉一反三的作用,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