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職場 > 工作計劃

教系部門工作計劃

〖摘要〗統一學科基本教學進度和教學計劃,防止教學速度過快。部門工作計劃怎樣寫?本站將給你特別精選了一篇十分實用的文章《教系部門工作計劃》,資料極其豐富具體,您可以借鑑一下。

全年工作的主題是提高質量,豐富內涵,彰顯特色。繼續以提高教育質量為中心,強化素質意識,強化晉位意識,強化團隊意識;以提升管理檔次為核心,強化文化建設,強化內涵建設,強化裝備建設;以提速教師成長為重心,強化課堂把握,強化教材把握,強化理論把握。加快向全市、全省一流、全國知名的教育強縣目標邁進。


教系部門工作計劃

一、教育質量實現明顯提升

質量是的內涵,是的回報。不提高是退、小提高也是退。繼續施行並修訂“三杯競賽”方案,體現不同學段特點,突出評價畢業年級。完善考核機制,加大獎勵力度。實行局長、股室、教研員承包學校制度,實行優勢學校幫扶薄弱學校制度,實行責任目標及風險抵押制度。

高中教育抓升學。抓高中必須抓大學聯考,看大學聯考主要看一中。一是突出教學中心。加強過程督導,抓實教學常規,推進教學改革。落實校長聽課制度,突出理念引導,突出方法指導。利益向一線傾斜,精力向一線側重。建立有利於發揮團隊優勢和以成績論成敗的津貼發放機制。二是加強大學聯考研究。加強大學聯考內容研究,梳理考點;加強複習策略研究,歸納方法;加強大學聯考方向研究,總結規律。積極引進與消化大學聯考資訊,豐富備考資源。三是推廣責任承包。落實優生、近線生承包機制;實現把關制與導師制雙落實;推行同年級同學科教師捆綁考核;落實學情會診、分層推進措施,實行學科學困生專門輔導制度;實行班主任、學科教師捆綁評價;實行會考優秀學生高中學業追蹤制度。

列支專項資金,重獎大學聯考貢獻突出學校,實現教師優績厚獎。創造條件幫助縣一中化解債務負擔。探索嘗試六溝高中、上板城高中多元辦學途徑。嚴控普通高中招生數量,嚴把普通高中招生底線。

義務教育抓素質。第一,抓素質必須抓全面發展。抓實習慣養成,重點培養學習習慣、生活習慣和行為習慣。培養積極的情感、健康的心態、正確的價值觀。建立課外組織,培養個性特長。重視音體美教學,重視理化生實驗教學。普遍開設綜合實踐活動課。選擇6所學校,落實“陽光體育”行動。第二,抓素質必須抓面向全體。落實因材施教,分層輔導。實施激勵引導、多元評價。關注留守兒童,關心單親子女,關愛“問題學生”。有計劃地開展青春期教育。實行嚴格的學籍管理制度。年輟學率嚴格控制在3%。第三,抓素質必須抓基礎知識。突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常識教學,突出基礎知識的演繹、衍生和延伸。通過把結果變成過程,實現把知識變成智慧。用知識觸動知識、觸動思想、觸動情感,使學習從迷濛走向覺醒,從低效走向高效,從負擔走向快樂。

職業教育抓就業。職業教育是就業教育,職業教育又是技能教育。以出口暢,帶動入口旺。一是明確辦學方向。積極探索技能型人才培養新途徑,面向市場,培養適用性人才;面向“三農”,培養農村科技能手。建立緊跟市場、貼近行業、依託企業的職業教育機制。二是加強就業指導。加強就業市場調查,加強就業市場監測。引導學生調整就業心態,合理降低就業預期。樹立“先就業、後興業、再創業”的就業觀,鼓勵學生自主謀業。三是落實就業跟蹤。關注學生就業滿意率、就業鞏固率,關注職技晉升,關注工資增長。

繼續擴大與縣外中等職業學校的聯合與合作。

德育是質量的決定因素。只有成人,才能成才。愛心、責任與正義是人類道德的基點。突出三項教育,實現多渠道、多形式,經常化、系列化。一是感恩教育。感恩父母、感恩師生、感恩同學,感恩學校、感恩社會、感恩自然。學前抓啟蒙,重感知;國小抓誘導,重行為;國中抓養成,重體驗;高中抓自醒,重內斂。二是生命教育。生命只有一次。尊重他人生命,尊重自己生命。對己嚴格,對物憐惜,對人感激。體驗予人玫瑰、手留餘香的快樂,體驗善待摩擦、握手言歡的愉悅。把挫折視為財富,讓優秀成為習慣,使禮讓積為品質。三是法制教育。堅持依法治校,堅持以法立校。落實警校共建制度,落實法制教育課程,落實德育教育機構。不準學生吸菸飲酒,不準學生進入網咖。不準走讀學生攜手機進教室,不準住宿學生攜手機進宿舍。

學習推廣趙存志既身入課堂又心入課堂、陳書田既懂教改又抓教改、張海軍既是專家又是實幹家和李詠梅既能高水平研究又能高效率組織的傑出典型。研究推廣綜合水平上檔次的上板城國中經驗、教學教研上層次的卸甲營現象、教學質量迅速崛起的六溝國中業績和教學水平持續攀升的逸夫學校足跡。

努力使全縣大學聯考成績高出全市平均水平,會考成績處於全市水平。國小和職教抓出“一招鮮”。

二、縣本教研形成獨有特色
以4+4n課堂教學模式為中心,以圓桌式排座和導學稿為兩翼,以三項研討為載體,推進並深化“一模兩翼三研”的教研機制。強化教材把握、改進課堂教學,提升教師素質。追求實際、實用、實效,形成縣本獨有特色。

“一模”抓深。嚴格遵循先學後教,以學定教,不學不教的原則。嚴格知識教學4個環節。追求自學有實度,交流有效度,質疑有深度,訓練有梯度。堅持低起點、小步伐、慢節奏。堅決落實“堂堂清”。努力培養髮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儘量“展示錯誤”,不該“沒有錯誤”。差異是一種教育資源。教過不等於學過,學過不等於學會,學會不等於會學,自讀文字不等於自讀課本。嚴格遵循學科規律,凸顯學科本質特徵,遵循學科教學的一般流程,體現學生學習的基本規程。以“學生是否學,是否學的積極,是否學會”評價課堂是否有效。依據4+4n課堂教學評價標準,分學段、分學科舉辦教師課堂教學大比武。
“兩翼”抓點。小組合作學習是教育思想和教學方式的深刻變革。創造條件實行小班額教學和圓桌式排座。注意學習小組建設,提高合作交流能力;注意組長使用培訓,提高指導交流能力。研究小組討論的時機、內容、形式,做到適時、適當、適用。加強小組分工、合作、交流、質疑的方法指導,做到有序、合理、高效。

導學稿是教師的教案、學生的學案、課堂的作業、複習的資料。提倡中學全面推行導學稿。落實先自備、再共備、然後己又備的“一課三備”制度,推行“問題化教案”——學生通過自學能發現和提出的問題;學生可能發現不了的問題;必須拋給學生的問題。統一形式,規範格式。學期末,評選縣級優秀導學稿,網上共享。

研究縣一中、逸夫學校推行圓桌式排座和導學稿的範例,挖掘劉清華、劉衛民和張秀雲實踐圓桌式排座和導學稿的經驗,以點帶面,全面提高。

“三研”抓實。課前研討具體化。研究教材,教材是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的集結體。把解讀教材作為課前研討的絕對前提,追求作者、編者、教者意圖的統一。落實課前研討的8項內容。研究學生,學生是教學的原點。把研究學生作為教學的絕對起點,追求教材、教師、學生的和諧互動。讓精彩的備課成就精彩的課堂。

案例研討規範化。(1)教學目標的全面、準確與具體。(2)體現4+4n模式思想或流程。(3)重點、難點的有效突破。(4)學生質疑的深度、參與的廣度和當堂檢測的達成度。(5)學生學習的學科要求。(6)預設與生成的差異。(7)研究方法,探尋規律。(8)實現靈活模式的構想。

統一學科基本教學進度和教學計劃,防止教學速度過快。

主題研討系列化。年內,以“怎樣進行師生交流”為主題,全縣統一組織4次論壇、沙龍、講座活動。建立局、校、組分層負責的主題研討、課前研討、案例研討機制。年內,圍繞“一模兩翼三研”評選10名校本教研優秀校長。開展10次“把握教育真諦,傾聽思想聲音”的《人民教育》讀後感活動。

每學期,研訓員講觀摩課6節,骨幹教師講示範課4節,一般教師講研討課2節,新教師講彙報課2節。教師間聽課20節,被聽課不少於4節。鼓勵教師間經常評課,推行校長推門聽課,倡導教研員隨機點課。支援教師上好常態課。

三、文化升級凸顯四個重點

文化管理是管理,文化競爭是最根本競爭。凸顯四個重點,體驗文化內涵,追求文化認同,傳承文化積澱,實現文化自覺,力促文化升級。

秩序。繼續踐行“制度規範行為—行為培育傳統—傳統積澱文化—文化潤澤制度”的管理文化鏈條。在校內,嚴格上樓下樓秩序、出操集會秩序、就寢就餐秩序,不喧譁、不吵鬧、不追逐;在校外,強調責任意識、公德意識、規則意識,守交通規則、講文明語言、知禮儀榮恥,不苟且、不霸道、不掠奪。課堂上,專心致志、積極主動;活動中,張揚個性、盡顯活力。

整潔。圍繞整齊、潔淨、清新、明麗目標,實現環境育人功能。一是連續使用力量,與勤工儉學相結合,與建設實踐基地相結合,精心打造“園林化”校園。二是用心使用教室、宿舍、辦公室和學校設施,做到空氣清新,乾淨整潔,沒有亂塗亂抹,沒有亂扔亂放。三是規範師生儀表,衣著得體,落落大方,無濃妝豔抹,無奇裝怪發。

課堂。先進的文化內涵,定讓課堂產生無窮魅力。一是關注學生學習。教育的祕密在於激發啟動學生髮展的內動力。通過主體主動參與,實現主體對客體的感知,實現舊知識、舊經驗對新知識、新意義的接納,實現新結構的生成。把“聽到的容易忘、看到的記得牢、親自做過並講給別人聽學得”作為教學規則,實現教的嚴謹,學的深刻。二是遵循教改本質。從教育原點出發,從學生個體出發。尊重學生質樸、純真、可貴的原始思維,在討論中學習,在爭論中思考,在質疑中醒悟,輕鬆、緊湊、靈動、新鮮,增強課堂本真的魅力。三是強化小組文化。教學以小組為基點,活動以小組為基礎,評價以小組為基準,在競爭中爭先,在合作中創優。探索課堂教學新秩序。沒有尊重,只有紀律就成了專制;只有尊重,沒有紀律就成了放羊。

標識。掌握文化標識,陶冶師生性情,打造學校精神,形成學校特色。人人知曉淵源、人人解讀深刻。細化規章,規範言行。開展“文化表徵我解讀”、“名人故事大家講”、“我看學校精神”主題演講競賽等活動,以“文”化人,實現“知行合一”。收集整理各校各種標識,並評比表彰。

通過文化建設,實現校有特色,教有特點,生有特長。

圍繞文化升級,修訂學校文化建設達標升級標準,開展學校文化建設達標升級活動。舉辦學校文化建設第三次大拉練,評選學校文化建設先進單位10個。

四、資金投入側重內涵發展

圍繞教育內涵發展,加大投入力度,落實投入政策,調整投入方向。重點加強學校生活設施、教學設施和交通設施投入。

生活設施方面。以寄宿學校為重點,改善師生生活條件。一是改建、新建寄宿制學校取暖、供水和洗浴設施,解決取暖溫度低、熱水供應少,師生洗浴難等問題。二是加強學生餐廳建設,重點解決面積不足、裝置簡陋和露天打飯問題。三是著手衛生室建設。年內,完成規模學校衛生室建設,配備必備藥品和專業醫務人員,承擔簡易傷病處理、衛生防疫、心理輔導和健康教育工作。
教學設施方面。一是配備多媒體教學裝置和更新計算機教室。爭取國家專項資金、通過多元投入為全縣學校配備多媒體裝置,按照裝備年限和老化程度,三年內完成全縣所有計算機教室更新,按40%的編制標準,為教師配備教學用膝上型電腦。二是加強資訊中心網站硬體建設。充實優質遠端教育資源,實現裝置質量升級,執行速度升級,網路資源升級。三是加強實驗室裝備建設。著眼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完成通用技術實驗室和理化生實驗室裝備。按分組實驗標準,補充配備實驗儀器。完成上谷、安匠、三十家子國中和承希學校實驗室裝備建設。

交通設施方面。一是改車補為購車。劃撥專項資金,嘗試為部分學校配備校車。二是籌建校車運營公司。統一排程,統一核算,統一標識。建立校車檔案,推行校車准入和淘汰制度。三是著眼“跑堂”教師生活困難和經濟壓力,給予必要補貼。

完成上谷國中綜合樓工程;完成安匠、二溝、新杖子、山神廟、黃杖子國小教學樓工程;謀劃擴建逸夫學校,謀劃籌建進修學校;謀劃籌建城東、城西兩所公辦幼兒園;謀劃籌建頭溝國中餐飲樓。

五、教師發展著眼機制創新
創新教師學習機制。一是建立青年教師成長檔案,明確發展目標,制定成長規劃。二是深化教師讀書制度,人均一份教學刊物,學校固定教師讀書日、交流日。年底評選縣級“百佳”讀書教師。三是落實教學反思制度,培養反思習慣,提高反思質量。教師每週寫一篇教學反思,每月寫一個教育故事。倡導開展網上交流。四是夯實教學基本功,開展板書與粉筆字、語言與標準話、作圖與簡筆畫三項內容的“四千教師大練兵”活動。分學科舉辦全縣教師基本功大賽。

創新業務研訓機制。一是,著眼於“大教研”建設,整合教研室和教師進修學校、專家型校長和特級教師、市級知名教師和縣級骨幹教師資源,開展大培訓、舉辦大講堂、進行大視導、實現大提高。強化資訊資源應用,蒐集整理優質教育教學資源,按季開展導學稿、教學反思、學科課件評優活動。二是,通過增加一批、保留一批、淘汰一批的辦法,重新確定縣級骨幹教師。十二月底,使縣級骨幹教師增至800人。落實骨幹教師每學期兩次業務講座制度、落實骨幹教師與年輕教師“一對二”結對子制度,發揮示範引領作用。支援特崗教師成長,照顧特崗教師生活,創造條件使優秀特崗教師脫穎而出。年底,評選出德藝績“三星”特崗教師50名。三是,以異校同課為主要形式、以增強教師實際教學能力為主要目標,開展送教下鄉、聯校支教和集中培訓活動,大家談、大家思,提高研訓針對性,時效性。

寒假期間,邀請省內外專家開展中大學聯考備考輔導;暑假期間,藉助“山莊”,邀請全國教育知名人士,在縣城舉辦學術研討活動。

創新師德建設機制。教師是道德的化身,校長是道德的嚮導。抓好師德是本職,不抓師德是失職。首先,加強班主任的選配。班主任的境界決定學生的境界。建立班主任工作機制——資格准入,學習研討,工作例會,評價激勵;明確班主任工作條件——思想本質好,業務水平高,奉獻精神強;研究班主任工作策略——理念篇,班級篇,藝術篇,師愛篇。七月初,組成百名班主任工作講師團巡迴演講。同時,開展萬人評師德活動。學生評教師,教師評校長,社會評學校。完善學生、家長、教師、社會多元化師德評議體系。建立工資晉級、職稱評聘、評優評先與師德建設掛鉤機制。教育是培養生命的事業。教育需要愛,也需要愛心方法。第三,繼續嚴格教師行為“六禁止”。禁止酒後進課堂、禁止課上接打手機、禁止向學生推銷資料、禁止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禁止有償家教、禁止諷刺挖苦家長。另外,禁止公辦學校教師在工作日期間到校外教育機構兼職兼課。違反師德的行為一經查實,嚴肅處理。

暑期,對教師普遍進行免費身體檢查。年內,在縣城團購200戶教師公寓。切實解決貧困教師生活困難和子女工作安置。支援工會工作,辦好教工之家。繼續舉辦教職工籃球賽和師生藝術節。

六、整體改革繼續縱深推進

分配方面,實施績效工資。本著多勞多得、優績優酬的原則,發揮工資分配的激勵功能,向農村教師、一線教師和貢獻突出的教師傾斜。設立農村教師補貼,提高班主任津貼標準。區別崗位,分類考核,制定統一的績效考核參考標準。年中,召開學校績效工資工作經驗交流會。

管理方面,打造年級管理實體。擴大年級自主權,落實年級內部用人權、分配權、考核權,將年級組打造成集教學、教研與管理為一體的教學實體和責、權、利統一體。明確教務、德育、後勤部門職責,強化中心意識。解決部門責任不清、權力不明、推諉扯皮問題;解決年級組各自為政、自閉自負現象。

考核方面,統一考核評價體制。確立以業績為主的綜合評價體制。將“兩評四考”、教職工績效考核、年度考核有機結合,考核標準、考核辦法、結果使用相互聯絡,定性與定量考核、捆綁與個人考核、過程與結果考核等多種考核方式整體統一。將特崗教師納入“兩評四考”範圍。

機構方面,增設專職監督組織。完善扁平化管理,強化校長負責制,設立專職監督組織,有人有權有責,直接對校長負責。及時檢查、督促、反饋並通告
七、縣域教育追求綜合統籌

縣域教育既要提高質量,又要調整結構;既要實現較快發展,又要轉變發展方式;既要重點發展,又要均衡發展。
職教中心擴大規模。一是制定積極政策。拓寬招生渠道,靈活招生模式。繼續國中 “2.5+0.5”分流,試行高二後分流,限制學生外流。實現當年招生1000人,學校規模2500人。二是辦好骨幹專業。充分利用現有優勢,打造機制骨幹專業,突出電子電工品牌專業。三是加大控編執行力度。增加專業教師數量,制定專業教師標準,提高專業教師待遇。暑假後,新增“控編執行”數量10名。四是落實免費政策。加大宣傳力度,加大監管力度,加大扶持力度。
普通高中提高質量。嚴格生源質量,嚴控生源外流;從嚴學籍管理,從嚴教學管理;加大引進吸收力度,加大教研教改力度;提高獎勵標準,提高扶助力度。單設高中教學成果獎50萬元,直補教師。
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一是師資均衡。嘗試城鎮優秀教師到薄弱學校支教。縣城學校不再新進教師。二是生源均衡。重新制定招生規劃,嚴格執行劃片招生,嚴禁跨區域無序招生;著力學校實際,打造學校特色。三是裝備均衡。統一標準,統一購置,統一裝配。均衡發展不等於平均發展。打造安匠、下板城、上谷、三溝、頭溝5個優質學區,實施教育示範區和示範校工程。

學前教育穩步發展。一是基礎設施建設。加大日託園設施建設,保證30%收入用於園內裝備。創造條件實現幼兒園延時服務。二是共同體建設。深化縣幼兒園與學區中心園、中心園與規範園支教結對。三是師資隊伍建設。補充專業教師,提高自聘教師待遇。四是規範民辦園。統一辦園資質,統一業務指導,統一督導檢查。
“六一”前後,舉辦青少年活動中心“青竹”管絃樂隊專場演出。年內,評選規範化日託園10所。
特殊教育特殊發展。弱勢群體需要強勢關愛。實行特教學生免費教育。把“絲帶繡”做成產業,做出品牌,做大影響。加強康復訓練,加強技能訓練,加強生活訓練。研究教法,分類要求,區別評價。
黨的建設。黨建工作與教學工作同時考核、同步獎懲。開展“一名黨員、一面旗幟”競賽,在黨員教師中培樹質量典型、管理典型、師德典型。“七一”前在教師黨員中評選教研能手、師德標兵各15名。繼續舉辦慶“七一”文藝活動。

安全監管。吸取安匠國中“12·8”事件教訓。向管理要安全,向技防要安全,向問責要安全。落實更加嚴格的“一崗雙責”制度、責任追究制度。實行安全工作每週通報制度。

家長學校。全面啟動家長學校,認真制定活動計劃,落實經費裝置保障。組建縣級家教講師團。密切家校聯絡,促進家校合作,實現家校共育。

財務管理。杜絕亂收費,控制招待費,不設賬外賬,禁設小金庫。專款專用,校財校用。提高學區公用經費標準。嚴格執行學校財務“三人共籤”制度。

標籤:教系 部門 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