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職場 > 職場規章制度

**縣2020年精準扶貧勞動力培訓工作方案

為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脫貧攻堅重要論述、參加甘肅人大代表團審議和視察甘肅時重要講話精神以及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脫貧攻堅決策部署,切實提高我縣就業扶貧工作質量,促進精準扶貧勞動力培訓順利開展,根據中共甘肅省委甘肅省人民政府《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的實施意見》(甘發〔2018〕20號)、慶陽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慶陽市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實施方案(2019-2021年)的通知》(慶政辦發〔2019〕82號)檔案精神,特制定本方案。

**縣2020年精準扶貧勞動力培訓工作方案

一.總體目標

2020年全年計劃培訓12840人,主要分為以下幾類:

(一)精準扶貧勞動力培訓。全年培訓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5400人,其中就業技能培訓4400人,農村實用技術培訓1000人。

(二)專項培訓。全年各類專案培訓2800人:其中勞務品牌培訓800人,創業培訓500人,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培訓500人,兩後生培訓1000人。

(三)東西部協作培訓。全年東西部協作培訓600人:其中就業技能培訓500人,貧困村創業致富帶頭人培訓100人。

(四)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培訓。全年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培訓4040人。

二.培訓原則

1.堅持培訓物件精準。以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勞動力為重點,兼顧有培訓需求的農村轉移勞動力和企業職工,建立實名制培訓臺賬,對號入座,精準培訓。

2.堅持創新培訓形式。根據全縣勞動力分佈情況,充分利用現有條件,採取集中培訓與分散培訓相結合,外出參觀與實踐操作相結合,不斷創新培訓形式、靈活培訓手段、豐富培訓內容,提升培訓效果。

3.堅持明確市場導向。以促進就業為目標,開設市場需求的專業,突出培訓的實用性,強化培訓的專業性,提高培訓的實效性,確保勞動力就業創業穩定。

4.堅持立足產業發展。圍繞我縣特色產業和優勢產業發展實際,分專案、分割槽域、分批次開展培訓,著力強化培訓的針對性和時效性,為我縣產業可持續發展集聚人才、積蓄後勁。

三.培訓安排

(一)精準扶貧勞動力培訓

1.就業技能培訓

①培訓物件:我縣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男16-60週歲,女16-55週歲)中有相關技能培訓需求的人員。

②培訓內容、培訓時間及補貼標準:

按照《關於2019年精準扶貧建檔立卡勞動力培訓補助標準的指導意見》(甘人社廳發〔2019〕6號)檔案要求,焊工、電工、中式烹調師、中式麵點師、牛肉麵製作5個工種培訓時間不得低於18天,補貼標準為每人3000元;
育嬰員、鋼筋工、砌築工3個工種培訓時間不得低於12天,補貼標準為每人2000元;
電子商務、家政服務員、保安員3個工種培訓時間不得低於10天,補貼標準為每人1000元;
駕駛員c1培訓以取得駕駛證時間為準,補貼標準為每人3000元。

③培訓證書:培訓合格後,發給培訓合格證書;
同時在《甘肅省職業技能鑑定工種目錄(31個)》中的工種,必須進行職業技能鑑定,發給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資格證書。

④培訓機構:通過公開招標等方式確定培訓機構,培訓機構需具有辦學資歷,專業化程度較高、證照齊全、辦學實力強、教學管理規範、社會信譽良好,年培訓規模達到200人次以上,無不良誠信記錄和違規辦學記載。

⑤資金來源:扶貧整合資金。

⑥資金撥付:培訓機構培訓結束後,由人社局組織驗收,對於驗收合格的人員,培訓機構提供稅務發票等資料,按照招標結果撥付培訓資金。

⑦培訓任務:4400人。

⑧責任部門:縣人社局

⑨完成時限:除駕駛員培訓9月底完成任務外,其他培訓4月底全面完成任務。

2.農村實用技術培訓

①培訓物件:我縣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男16-60週歲,女16-55週歲,學生除外)中有實用技術培訓需求的人員。

②培訓內容及培訓時間:主要開展中藥材、萬壽菊、文冠果、蘋果栽植等種植和養牛、養羊、養豬、養雞、養兔等養殖及防疫技術為主的農村實用技術培訓,培訓時間不低於7天。

③補貼標準:按照《甘肅省就業補助資金》(甘財社〔2018〕67號)檔案中相應工種補貼標準,農村實用技術培訓按照實際產生費用報賬,原則上每人補貼不超過檔案規定標準。

④培訓證書:培訓合格後,由培訓責任部門發給培訓合格證書。

⑤資金來源:就業補助資金。

⑥資金撥付:培訓結束經人社局驗收後,由培訓部門提交培訓花名冊、資金申請報告,人社局局務會研究後,報財政局撥付資金。

⑦培訓任務:1000人。

⑧責任部門:團縣委(100人)、縣科協(110人)、縣科技局(160人)、縣果業局(110人)、縣農技中心(100人)、縣農機局(110人)、縣畜牧局(100人)、縣種子管理站(100人)、縣農廣校(110人)。

⑨完成時限:4月底全面完成任務。

(二)專項培訓

1.勞務品牌培訓:按照省市當年下發的勞務品牌方案中規定的培訓工種、培訓時限、培訓證書、培訓機構要求,開展培訓工作。

①補貼標準:按照《甘肅省就業補助資金管理辦法》(甘財社〔2018〕67號)檔案規定進行補貼。

②培訓機構:通過政府採購方式確定培訓機構。

③資金來源:就業補助資金。

④資金撥付:培訓結束經婦聯、就業局驗收後,由責任部門提交稅務發票、培訓驗收表、培訓花名冊、資金申請報告及中標通知書、培訓協議(合同)等向人社局申請資金,經人社局局務會研究後,報財政局撥付資金。

⑤培訓任務:800人。

⑥責任部門:縣婦聯(200人)、縣就業局(600人)。

⑦完成時限:6月底全面完成任務。

2.創業培訓:

①培訓內容及物件:主要是對有創業願望和具備一定創業條件的農村貧困勞動力開展創業知識和能力培訓,採取集中培訓的方式,重點開展創業意識、創辦企業、企業註冊、稅務登記、人員管理、資金管理、市場營銷及消防安全、勞動維權知識等技能培訓,模擬企業生產、交易、宣傳、管理、財務等業務操作過程形式,開展gyb(產生你的企業想法)、syb(創辦你的企業)、iyb(改善你的企業)、eyb(擴大你的企業)、siyb(創辦和改善你的企業)等學習演練。

②培訓時間和補貼標準:培訓時間為10天,按照《甘肅省就業補助資金管理辦法》(甘財社〔2018〕67號)檔案規定進行補貼,每人1300元。

③培訓機構:通過政府購買確定培訓機構。

④資金來源:就業補助資金。

⑤資金撥付:培訓結束由就業局負責驗收,驗收合格後,就業局提交中標通知書、培訓協議(合同)、稅務發票、培訓驗收表、培訓花名冊、資金申請報告等申請資金,人社局彙總後報財政局撥付資金。

⑥培訓任務:500人。

⑦責任部門:縣就業局。

⑧完成時限:6月底全面完成任務。

3.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培訓:按照省市農業農村部門當年下發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方案中規定的培訓內容、培訓時限、培訓證書、培訓機構要求,開展培訓工作。

①補貼標準:按照農業農村部門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方案規定進行補貼。

②資金來源:省農業農村廳專項資金。

③資金撥付:培訓結束由縣農業農村局、農廣校負責驗收,驗收合格後,提交財政局撥付資金。

④培訓任務:500人。

⑤責任部門:縣農業農村局、縣農廣校。

⑥完成時限:8月底全面完成任務。

4.兩後生培訓

①培訓內容:主要是對農村“兩後生”開展學歷教育培訓,通過2—3年的中、高等職業院校學制教育,經畢業考試和職業技能鑑定合格,核發畢業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

②培訓時限和補貼標準:對貧困戶“兩後生”每人每年補貼1500元,補貼2年。

③資金來源:扶貧資金。

④培訓任務:1000人。

⑤責任單位:縣扶貧辦、縣教育局。

⑥完成時限:9月底全面完成任務。

(三)東西部協作培訓:其中就業技能培訓500人,貧困村創業致富帶頭人培訓100人。

①培訓物件:我縣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男16-60週歲,女16-55週歲)中有相關技能培訓需求的人員。

②培訓內容、培訓時間及補貼標準:

按照《關於2019年精準扶貧建檔立卡勞動力培訓補助標準的指導意見》(甘人社廳發〔2019〕6號)、《甘肅省就業補助資金》(甘財社〔2018〕67號)檔案要求,焊工、電工、中式烹調師、中式麵點師、牛肉麵製作5個工種培訓時間不得低於18天,補貼標準為每人3000元;
育嬰員、鋼筋工、砌築工3工種培訓時間不得低於12天,補貼標準為每人2000元;
電子商務、家政服務員、保安員3個工種培訓時間不得低於10天,補貼標準為每人1000元;
創業致富帶頭人培訓培訓時間不得低於10天,補貼標準為每人1300元。

③資金來源:東西部協作資金。

④培訓證書:培訓合格後,發給培訓合格證書。同時在《甘肅省職業技能鑑定工種目錄(31個)》中的工種,進行職業技能鑑定,發給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資格證書。

⑤培訓機構:通過政府購買確定培訓機構,培訓機構需具有一定的辦學資歷,專業化程度較高、證照手續齊全、辦學實力強、教學管理規範、社會信譽良好,年培訓規模達到200人次以上,無不良誠信記錄和違規辦學記載。

⑥資金撥付:培訓機構培訓結束後,由就業局組織驗收,對於驗收合格的人員,按照招標結果撥付培訓資金。

⑦培訓任務:600人。

⑧責任部門:縣就業局。

⑨完成時限:6月底全面完成任務。

(四)職業能力提升行動培訓:依據《鎮原縣職業能力提升行動方案(2019-2021年)》開展培訓。

①培訓物件: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培訓的重點群體主要有企業職工、農村轉移就業勞動者,特別是新生代農民工、城鄉未繼續升學初高中畢業生(即“兩後生”)、下崗失業人員、退役軍人、就業困難人員(含殘疾人)、貧困勞動力和貧困家庭子女。

②培訓內容:企業組織對全體職工開展消防、職業道德、安全等崗前培訓;
特種作業人員開展安全技能培訓、在崗培訓和轉崗培訓等方面普通培訓;
企業組織員工(包括進城務工建檔立卡貧困戶等人員)參加初級工、中級工、高階工、技師、高階技師崗位技能提升培訓。同時,鼓勵企業設立職工培訓中心,積極與職業院校共建實訓基地、教學工廠等,積極建設培育一批產教融合型企業。支援各類企業特別是規模以上企業建設職工培訓中心,廣泛開展企業職工技能培訓,提升產業工人素質和整體技能水平。面向下崗失業人員、退役軍人、就業困難人員(含殘疾人)、婦女群體,開展就業技能、職業技能提升等專項培訓。在企業開展新型學徒制、現代學徒制培訓,2020年完成40名新型學徒人員培訓。

③培訓機構:

企業職工培訓中心。主要開展本企業職工的技能提升和轉崗培訓等

職業院校。職業院校應在辦學許可核定的專業範圍內組織開展相關或相近職業(工種)的職業技能培訓。

各類社會培訓機構。通過政府購買、委託等方式,通過培訓機構進行職業技能培訓。

④補貼標準:按照《慶陽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關於深入推進職業技能提升行動有關工作的通知》(人社發〔2019〕309號)補貼標準進行補貼。

⑤資金來源:就業補助資金和失業基金。

⑥培訓任務:4040人。

⑦責任部門:縣就業局。

⑧完成時限:4月底完成任務的80%,8月底全面完成任務。

四.組織安排

1.培訓時限

所有培訓從2020年1月1開始,4月底完成全年任務的80%,9月底全面完成培訓任務。

2.人員組織

培訓物件的組織由各鄉鎮負責落實。各鄉鎮、責任部門、培訓機構要根據任務分配按照要求利用春節前後外出務工人員集中返鄉的有利時機,積極組織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勞動力參加培訓,嚴格篩選人員身份資訊,紮實開展培訓工作。其中就業技能培訓的培訓機構要在招標後協議確定的鄉鎮開展培訓事宜;
職業能力提升培訓中企業自主培訓的,由企業負責組織人員開展培訓,通過政府購買確定的培訓,由責任部門和培訓機構共同組織實施培訓。

3.資料整建

行政村資料:行政村培訓花名冊、行政村勞動力臺賬。

鄉鎮資料:各村培訓人員花名冊。

培訓機構資料:培訓計劃報備材料(備案表、合同);
培訓教師相關資質證件;
培訓課程安排表;
培訓學員報到冊或入學登記表(報到當天手寫花名冊);
培訓學員身份證影印件;
培訓學員花名冊(確定好的列印版培訓花名冊);
培訓學員考勤表;
培訓滿意度測評表;
培訓證書存根或留樣(以上9項資料統一裝訂存放)。培訓全程視訊錄影、培訓照片資料、培訓學員領取交通費、生活費補貼花名(以上4項資料另外裝訂存放)。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縣上成立鎮原縣脫貧攻堅領導小組轉移就業專責工作組2020年精準扶貧勞動力培訓工作領導小組,由縣委常委、組織部長安鵬祥、縣委常委、縣政府副縣長李存任組長,縣人社、財政、教育、農業農村、林草、扶貧、科技、婦聯、團委、科協等部門主要負責人任副組長,19個鄉(鎮)長、縣人社局、教育局分管領導,就業局、農廣校、農機局、農技中心、畜牧局、果業局、能源辦、種子管理站、環衛局、工信局、住建局、交運局、衛健局、市場監督管理局、應急管理局、退役軍人事務區域性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辦公室設在縣人社局,具體負責辦理日常業務。縣人社局建立工作協調製度、培訓情況通報制度,及時溝通情況,協調解決培訓中出現的有關問題,形成由縣人社局牽頭,責任單位和培訓機構密切配合、上下聯動、共同推進的工作格局。各鄉鎮、相關單位和培訓機構要高度重視,嚴格落實鎮原縣脫貧攻堅領導小組辦公室檔案精神,切實增強精準扶貧勞動力培訓工作的緊迫感和責任感。承擔任務的縣直相關單位、培訓機構要及時和鄉鎮政府銜接溝通,制定具體培訓方案,落實培訓計劃,增強培訓的精準性,提升培訓輸轉一體化程度,各鄉鎮人民政府要精心組織培訓物件按時參加培訓,登記參訓物件外出務工情況,確保4月底完成培訓工作任務的80%,9月底前全面完成工作任務。

(二)創新培訓方式。各責任單位和培訓機構要按需求開展精準培訓,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一是開展分層次培訓。對有勞動能力並有務工需求的青壯年開展就業技能培訓,對有創業願望的開展創業培訓,對有一定勞動能力的農村留守人員開展實用技術培訓。二是開展差異化培訓。對於電工、焊工等難度較大的培訓工種,培訓機構根據學員接受能力在基礎培訓的前提下開設技能提高班,確保參加培訓的人員學有所成。三是選單式培訓。根據各鄉鎮特色產業類別,由參訓物件根據自身需求“點菜”,形成培訓、鑑定、輸轉、增收“四位一體”服務模式。

(三)提高培訓質量。緊緊圍繞全縣精準扶貧重點區域和重點群體,有序推進精準培訓。在培訓群體上,以青壯年勞動力、新成長勞動力等人群為重點;
在培訓內容上,結合前期需求摸底情況,圍繞產業優勢、現代服務業等產業發展,分類預測用工需求,合理制定培訓計劃,實現市場需求和勞動者就業願望有效對接;
在培訓時間上,嚴格執行國家相關規定,各類培訓工種不得少於最少培訓時間要求,培訓要全程錄影;
在培訓質量上,要組織開展培訓滿意度調查,聽取、吸收參訓人員意見和建議,努力提升精準培訓質量,堅決杜絕參訓人數、培訓時間弄虛作假,一經發現,嚴肅追究責任。

(四)做好培訓宣傳。各鄉鎮、培訓部門和培訓機構要將培訓政策、證書發放裝袋、培訓電話回訪和十九大精神、脫貧攻堅政策、鄉村振興戰略等納入課程安排,要讓培訓物件對培訓政策全面瞭解。精準扶貧勞動力培訓工作是以就業為導向,目的在提升勞動者技能水平,讓他們務工多一條渠道、多一條選擇,或者能夠幫助提升勞動者在家務農、照顧老人孩子的能力;
所有培訓都是免費開展,不向學員收取任何費用,並針對特定物件發放一定的交通費、生活費補助;
培訓結束後,建檔立卡貧困戶培訓證書要及時裝入戶內資料袋,農戶的培訓情況要和行政村、鄉鎮所有統計資訊保持一致;
培訓部門和培訓機構的資料要嚴格按照要求建立和裝訂,一樣不能多,一樣不能少;
培訓回訪是考核檢查培訓工作的重要措施,做好學員的思想教育和宣傳解釋工作是保證培訓效果的一項主要內容。

(五)嚴格責任落實。培訓工作要在鎮原縣脫貧攻堅領導小組轉移就業專責工作組2020年精準扶貧勞動力培訓工作領導小組指導下進行。縣人社局建立培訓督查通報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對各鄉鎮培訓情況進行督查通報,並將結果作為鄉鎮和部門目標管理考核的重要內容。培訓結束後將召開全縣2020年精準扶貧勞動力培訓工作總結會,表揚先進,批評後進。承擔培訓任務的縣直相關單位、培訓機構要在每期培訓開班前2個工作日內將培訓人員花名報縣人社局審查,在培訓結束後3個工作日內向縣人社局或專案主管部門提出驗收申請,由縣人社局和專案主管單位牽頭,會同相關單位對培訓資料整建、培訓質量等進行考核驗收,對培訓不達標的要及時進行整改,並終止培訓合同,取消培訓資格。對承擔培訓任務的縣直相關單位培訓質量不達標的,除進行整改外,還要在全縣範圍內通報批評。各鄉鎮要加強對培訓機構的監管,及時組織參訓人員,協調落實培訓場地,銜接培訓機構制定培訓計劃,跟蹤督查培訓情況,嚴格核查每期參訓人員資訊,堅決杜絕重複和超齡培訓問題發生,對培訓工作進展慢,培訓質量不達標的鄉鎮和單位,要嚴肅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

(六)確保資金安全。2020年我縣勞動力培訓資金主要來源有縣級扶貧整合資金、人社部門就業補助專項資金、失業基金,各鄉鎮、各責任部門、各培訓機構要嚴格按照相關要求,將資金用於培訓事宜,堅決杜絕弄虛作假、套取培訓資金等現象發生,一經發現,將嚴肅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