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演講稿

2020學生國旗下演講稿範文

演講稿3.12W

  2020學生國旗下演講稿範文




很快就要迎來新學期開學,開學的時候,我們就經常會用到國旗下演講稿,今天小編就與大家分享中學生國旗下演講稿範文,僅供大家參考!

2020學生國旗下演講稿範文

1細節決定成敗,規範贏得成功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這天我講話的題目是《細節決定成敗,規範贏得成功》。

期中考試的硝煙已經散去,留下的酸甜苦辣供我們慢慢品嚐,當我們對這次考試進行盤點的時候,親愛的同學們,你能從中得到一點什麼啟發嗎

以前有位同學在考試後告訴我:這次考試題目並不難,但是由於一些小的原因,例如粗心大意、書寫潦草等原因,使他的成績並不理想。在每次考試後,總有一些同學因為粗心、審題不清等原因而失去該得的分數。顯而易見,這些都是一些細節問題將我們同學打敗的。

細節體現一種認真態度,具體到我們的生活中去,就是養成一種良好的習慣。海爾總裁張瑞敏說:什麼是不簡單把每一件簡單的事做好就是不簡單;什麼是不平凡能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在海爾廠區上下班時工人走路全部靠右走,沒有其它企業員工潮進潮出的現象,完全按交通規則,可很多企業沒做到,海爾卻做到了。這就是素質,海爾人的素質,在小小的走路這一細節上就體現出來了!對我們同學們來說,就是將我們該做的事盡我們的努力去做好,一屋不掃,是很難去掃天下的。

泰山不拒細壤,故能成其高;江河不拒細流,故能成其深。親愛的同學們:細節是一種功夫,需要我們日積月累,從點滴做起。如果誰忽略細節,誰就不可能真正取得成功;誰在細節上用了心,那麼就可能贏得非凡的人生。從某種程度上說,細節影響品質,細節體現品味,細節顯示差異,細節決定成敗。

同學們,在這個百舸爭流、千帆盡過的時代,如果沒有良好的習慣為基礎,任何理想的大廈都難以建立起來。而習慣恰恰是由生活中的一個又一個的細節的不斷積累所構成的。而做好細節,又需要規範來指導我們,在此,我們就應當樹立起這樣的觀念:細節決定成敗,規範贏得成功。在平時的生活和學習中,務必改變心浮氣躁、淺嘗輒止的毛病,改變大而化之、馬馬虎虎的毛病,將大概、彷彿、幾乎、似乎、將近、大約、大致等等從我們的字典中去掉,做每一個細節嚴格的執行者,將細節做精,將細節做亮!

謝謝大家!


      2與時間賽跑的人

教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

今日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與時間賽跑的人”。

薛其坤,薛寶釵的薛,知其一不知其二的其,扭轉乾坤的坤,薛其坤,清華大學副校長,物理系主任,他的團隊2013年首次發現量子反常霍爾效應。這一成果,在國內外引起很大關注,被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稱之為“諾貝爾獎級”的科研成果。

薛其坤怎樣實現成功的夢想呢?

幾乎所有認識薛其坤的人都明白他每一天過著“7—11”的生活,即早上7點到晚上11點持續地工作。他的學生以往心裡較勁“想趁著自我年輕,和薛教師比一比,看誰先到實驗室,誰最終一個離開”,但多年來幾乎沒人能贏。這是一種近乎苦行的“修煉”,薛其坤從中體會到的是歡樂而非痛苦。一年365天,他幾乎沒有節假日。可是對薛其坤來說,那個小小的實驗室才是他的歸宿。清華大學物理系前系主任朱邦芬院士說“我與其坤一齊出差,晚上12點回到北京,他仍堅持要去實驗室再看看,我自問做不到這樣的堅持。”

在薛其坤看來,他最缺少的就是時間。在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薛其坤和他的團隊花費整整4年時間。他說:“全世界從事實驗物理研究並取得重要成就的人無一例外是刻苦的。”

此刻,他把更大的期望寄託在學生身上。他要求他們把實驗技術做到極致,基本功練紮實。他告訴學生,“7—11”的生活不是誰都能夠。你若不能深入其中,這樣的刻苦便是一種痛苦,最終會讓人崩潰;你若進入了這個科學的世界,便能從中獲得歡樂,這樣的堅持便是一種享受。

應對記者,薛教授說道:“當你的實驗資料比別人更準確、更漂亮時,那種歡樂,你能體會嗎?當你把一個複雜的龐大的儀器用得像騎自行車一樣熟練時,那種自如,你能體會嗎?當你的研究獲得突破性進展時,那種驕傲,你能體會嗎?”

前段時間,谷歌的人工智慧alphago與韓國棋手李世石的對弈備受關注,而在這背後推動圍棋人工智慧發展的卻不能不提到一位中國的教授------陳志行。1992年退休前,他是中山大學化學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量子化學,出版過《有機分子軌道理論》,然而將圍棋與計算機結合在一齊卻是在他退休之後的事情。謝絕學校的返聘,將自我喜歡的圍棋與計算機結合起來,自學程式設計,不斷地嘗試新的資料,半年後開發圍棋程式“手談”,接下來的十年裡陳志行教授和他的”手談”連拿六次國際冠軍,成為當時電腦圍棋程式的最強者,並於2000年出版世界第一部電腦圍棋專著,此時他70歲。對陳老先生來說,年齡從來不是限制他前進的原因,新的知識,新的突破是他不斷前行的動力。

2016年2月,美國科學家宣佈首次直接探測到引力波,而參與研究的幾百名科學家除了包括清華大學的研究所外,也有一個剛剛大四的中國本科生羅家倫,20出頭的年齡就已經能夠在舉世矚目的科研成果中留下自我的名字,背後的辛苦與付出可想而知。

不管是剛剛嶄露頭角的少年研究者,或是事業成熟的中年科學家,抑或是已近暮年的教授,無一不在爭分奪秒,汲取新的知識,創造新的世界,我們又怎敢落後?

親愛的同學們,學習從來都不會是簡便的,與時間賽跑的路上有那麼多出色的靈魂在前方指引著我們,陪伴著我們前行,又怎樣會孤獨呢?優秀的人那麼多,而你也能是其中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