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演講稿

學習支樹平局長講話的心得體會

演講稿1.19W

學習支樹平局長講話的心得體會:

學習支樹平局長講話的心得體會

以服務落實和諧質檢詮釋服務型政府建設

——學習支樹平局長在全國質檢資訊化工作會議上講話的心得體會

摘要:質檢資訊化建設是《質量監督檢驗檢疫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中的重要內容,質檢資訊化不僅是推動質檢事業科學發展的源動力,也是實現質檢應急常態化部署的有力手段
。遵循物聯網資料聚合意義上的產業發展方向,借鑑雲端計算面向服務的模式,以服務導向來規劃質檢監管體系的發展方向,以服務型監管介入“基層”,擴大“監”的範疇,達成強化“管”的目的。以面向社會統一、一站式的服務推進監管“條”的資訊共享,規範和推動監管“塊”的積極質量監督行為。在執行質檢“十二五”規劃過程中,凸顯以服務強化組織管理,以服務深化監管力度,以服務細化監管顆粒,實現常態化監管機制的管理創新模式。

關鍵詞:服務型政府質量監督服務監管融合

物聯網應用雲端計算服務

前不久,國家質檢總局資訊中心領導向我們介紹了質檢系統資訊化建設的發展情況。同時,我們又認真學習了支樹平局長在全國質檢資訊化工作會議上的講話全文,深感資訊與質檢工作的密不可分與必不可少,從中學習到很多質檢資訊化建設的理論知識與科學內涵。

下面是我們在學習總局領導講話中的點滴體會,拋磚引玉,供大家討論。

重點關注

新聞說到底就是一種資訊的索取與傳播。政府形象,百姓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幾乎所有都涉及質量的問題,都離不開資訊的傳播。資訊傳播的速度快慢,百姓對政府方針政策正確、快速的瞭解與認識,又決定著社會和諧與政府形象。國務院領導曾在一次講話中強調:質檢工作就是代表著政府的形象。因此國家質檢總局局長支樹平一番關於質檢資訊的講話令人深感其重要性與前瞻性。質量與資訊影響著社會穩定,質量與資訊又涉及政府形象。在理論上理解支樹平局長這篇關於質檢資訊的深刻論述,就能從具體工作中感知一種行為、一種情感:身為國家質檢總局局長的支樹平,為什麼上任不久就把關切的目光投向了最具資訊前沿的12365質量熱線?為什麼他如此堅定地要求在質量工作規劃中,儘快地使12365熱線成為質檢工作的“生命線”?楊剛副局長在具體工作中,甚至提出了“限時”完成這項工作。

巨集觀要求

8月25日,支樹平局長在全國質檢資訊化工作會議上指出“推進質檢資訊化建設,根本目的在於服務,通過服務提高質檢效能,通過服務滿足公眾需求。”質檢總局在貫徹黨的十七大報告關於“加快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建設服務型政府”精神過程中,理解其中“推行電子政務,強化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工作方法,其實質是推動電子政務的戰略導向從提高行政效率的“工具”、“途徑”層面,轉變為促進服務型政府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服務導向已成為新時期我國發展電子政務的基本出發點,服務導向的電子政務不是按照政府部門的指令來提供服務,而是面向使用者的需求及條塊資訊歸屬來提供整合後的一站式和一體化服務。我們從這個角度認識質檢打造面向全國的服務型監管平臺,就是在以服務強化監管的同時,凸顯以服務強化組織管理,以服務加大監管力度,以服務細化監管顆粒,實現常態化監管機制的管理創新模式。

支局長語重心長地告誡我們要“提高為社會公眾服務的水平。當前重點是抓好12365舉報處置指揮系統共建共用。12365是群眾表達質量訴求最直接、最有效的渠道,是打擊質量違法行為最快捷、最有力的抓手。全國12365系統共建共用工作,要按照進度抓緊落實,力爭2019年底有一半以上的地方聯網試執行,2019年底全面實現全系統聯網。這是對人民群眾態度問題,必須當做一項硬任務來抓。如果不能面對老百姓的舉報投訴,何談人民質檢?何談質檢為民?群眾的資訊都找不到,你接不到群眾資訊,光憑你監管,那是絕對不行的。必須讓人民群眾有了問題找質檢,有了問題能找到質檢。一年12個月365天,質檢天天在你身邊。必須給老百姓一個視窗,這樣老百姓才能感覺到質檢的存在。”

12365質檢門戶

通過建立質檢統一門戶,在服務過程中強化“監”的溯源能力,保障“管”的實時有效。網際網路上的非實名制言論形式,使群體行為可以非常敏感地依賴於個體行為;
典型例子是前段時間,一個來自網上的消費者抱怨悄然轉變為一場嚴重的企業公共關係危機,使某世界著名企業的ceo出面道歉,至今“某某門”給這家企業帶來的惡劣影響還遠未結束。這可能令那些反應遲緩的企業大吃一驚。一個企業歷經歲月艱辛建立起來的公眾與行業信任,可能被一夜摧毀。

在質檢方面通過強化溯源能力,可以及時發現和研究那些因為質量、投訴處理效率等問題觸發的相關事件,使其將整體問題區域化,區域問題區域性化,區域性問題細節化成為可能,實時發現及消化社會矛盾於個體,進而做到消化複雜問題於無形。這是政府迫切需要的資訊科技手段,彌合社會矛盾的有效方法,具體問題實體解決的新思路,是以社會管理模式創新完成“和諧社會”構建的科學發展觀的具象體現。

2月,總書記總書記指出:“當前我國既處於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又處於社會矛盾凸顯期,社會管理領域存在的問題還不少。從總體上看,我國社會管理領域存在的問題,
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階段性特徵的集中反映。”在社會轉型期間往往會存在不斷擴大的不穩定群體。於是,心態的包容性取代財產穩定性成為防止社會矛盾的重要因素。質量監管一個重要工作就是預防公眾心態受到網際網路輿論的激化。質檢門戶的建立是通過服務過程獲取個體與廠家互動的統計資料,以及時的“疏”來明確並發現監管的具體目標,同時從質量監管服務過程的實踐中,達成和完善質檢內部各條塊間逐漸形成的資訊共享及協同配合。

具體實踐

支局長在講話中強調:“要抓好總局應急指揮中心的規劃建設,建成覆蓋總局、省、市、縣局及檢驗檢疫分支機構的應急指揮系統,提高應對突發事件的處置能力。”服務型政府建設,能夠最有效地推動行政管理體制的改革及優化。“抓好質量工作是永恆的主題”也意味著質檢應急必須完成常態化部署。我們依託於物聯網產業發展的大環境,基

於電信運營商基礎設施的建設,整合資源,從優化企業服務成本角度完成質檢類社會應急的物理部署。以綜合成本優勢引導質檢範疇內企業應急體系及應急聯動處置體系的不斷強化及完善,即以服務推動監管機制的常態化部署。同時質檢應急的常態化部署從平戰結合的角度,以全國廣域部署的規模化、標準化管理處置體系,為國家其他部門提供“平戰結合”的協同作戰體系基礎。

支局長針對質檢資訊化建設任務的艱鉅性明確指出:“資訊化是一個龐大系統,頂層設計很重要,所以要把實施質檢資訊化‘十二五’規劃與落實國家重大資訊化專項規劃密切結合,把資訊科技與質檢業務深度融合,高起點地做好資訊化建設的規劃,比如金質工程(二期)規劃的立項,進一步做好電子檢驗檢疫主幹系統的規劃建設。”支局長在講話中強調“質檢資訊化的基本要求就是要情況明、資料準、處理快。”並多次提到質檢資訊化要關注物聯網泛在計算等新興技術產業成果對質檢資訊化建設的支撐。物聯網產業是基於我國在全球最具規模的通訊網路,集合並延伸相關技術的典型應用,以社會總擁有成本的集約化、規模化,向社會低成本提供先進生產力;
強化政府對文化、經濟生活的溯源能力,優化社會管理模式,提升社會管理的預見性、計劃性和處理事務的智慧程度。這種通過雲端計算這一軟體產業面向服務的創新商業模式,面向資訊的深度融合、廣域延展的資料聚合意義上的物聯網應用,實現廣義的監管與服務的有效互動,應該是我們質檢體系建設中應吸收的積極元素。《規劃》中明確在金質工程基礎上加快推進二期建設,建設統一、共享、聯動的質檢電子政務體系,通過一體化系統平臺規範質檢體系服務監管形式。在面向企業以服務形式繼續加強監管類業務系統建設的同時,逐步建立和完善以組織機構程式碼為基礎的實名制資訊共享平臺,強化質檢資訊溯源能力。從面向質檢管理服務物件的統一服務角度進一步完善質檢各部門條塊間的業務協同和資訊共享,以質檢政務內網、外網和公共服務門戶網間的交互發展,全面提高電子政務支撐政務業務的能力,為國家電子政務和電子商務應用系統提供豐富的資訊應用技術支撐。

措施保障

支局長在講話中清晰地指明:“我們要加強資訊基礎設施建設,普及資訊化基本裝備,加快資訊源、資訊傳輸網路、資訊應用系統的開發應用,重點抓好巨集觀質量分析資料庫、企業基礎資料庫、質量信用資料庫等質檢基礎資料庫群建設,建立資訊收集和反饋的快速通道,以數字化建設提升資訊化的水平。”在《質量監督檢驗檢疫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中對質檢電子政務體系也明確提出完善八大資料庫,提供六大功能應用系統,優化五大網路,建設四大保障體系。特別是要通過面向社會的統一服務平臺,將其中的監測分析類業務系統、巨集觀決策類業務系統、12365行政執法系統、政務公開類業務系統、社會應急類業務系統、內部管理類業務系統,這六大應用系統在服務過程中優化資訊共享模式,強化資訊共享程度,在資訊共享的同時收穫資訊資產增值及管理模式優化的社會化成果。

支局長在講話中反覆強調12365的作用,我們的理解是從情感上反映了國家質檢是人民質檢的理念,從技術上是在要強化質檢門戶的建立,針對質檢管理體系中的具體需求,實現公眾有產品質量問題訪問質檢門戶,質檢門戶定位相關責任人。“必須給老百姓一個視窗,這樣老百姓才能感覺到質檢的存在。另外就是兩家要聯起來,避免重複建設,因為這個主要平臺是質量技術監督局,檢驗檢疫你開發一個終端,然後你和質量技術監督局現有的東西聯起網來,現在非常便捷,資訊化不難解決,加一個連線通道,然後一些發檢驗檢疫的東西就送到檢驗檢疫了,大家一起共享共用。其實這也跟我們建設和諧質檢、大質檢,我們兩家的融合、合作,都是意義多多的事情,必須把它抓好”。通過監管與服務深度融合的服務創新監管形式,進一步拓展“金質工程”。

支局長明確指出:“要通過金質工程把全國質量技術監督業務聯絡起來,用電子檢驗檢疫系統把全國檢驗檢疫業務聯絡起來,用12365系統把全國質檢系統投訴舉報、諮詢服務和應急指揮聯絡起來。要通過網路化建設,將總局與省局、直屬局,再到市縣局和分支局,以及主要監管企業、監管場所連線起來,還要將質檢系統與地方的資訊系統連線起來,以網路化建設促進互聯互通、資源共享。”學習這段講話,人民質檢與百姓生活的息息相關充分地得到了體現。

目標實現

12月3日中央政治局常委周永康在全國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工作座談會上指出:“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不能就管理抓管理,必須統籌規劃設計。要統籌經濟發展、民生改善、社會穩定,針對老百姓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針對影響社會和諧穩定最突出的問題,對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進行系統研究、整體規劃,一年一年、一屆一屆地往前推進。要注重觀念的轉變、要素的整合、資源的整合、方法的改進,努力破解各種體制性障礙、機制性束縛、保障性困擾,使社會管理在創新中加強,在加強中創新。”

支局長在講話中明確指出:“從政府工作層面來講,政府如何在資訊化條件下,更好地發揮巨集觀調控、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職能,發展電子政務也面臨新的挑戰。”政府資訊化不在於是否政府為主要出資者,以社會價值最大化為主導方向的資訊化系統工程就是政府資訊化工程,其中商業機構關注商業價值實現,保障專案長期可持續發展,政府是社會價值組織,必須關注社會價值實現,質檢公共服務平臺是典型的政府資訊化工程,我們應積極吸收物聯網應用及雲端計算服務的發展模式,依託我國公共通訊服務體系,通過ict技術手段部署質檢專網應用,在物聯網範疇以系統化、規模化、集約化的發展形式,向社會提供質檢監管服務支撐平臺。全面貫徹執行王岐山副總理在9月“質量月”提出的“質量是基礎,安全是底線,抓好質量工作是永恆的主題。要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堅持以人為本,走質量強國之路,努力提高質量管理水平,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行業性質量安全風險的底線”重要指示,依循我國物聯網發展總體規劃,以通訊服務形式延展質檢的監管服務,通過監管與服務交替深化,解決質檢監管體系中普遍存在的諸多“政府之不及,企業之不能”的相關問題,在質檢領域詮釋黨中央“以人為本”、建立“和諧社會”的執政理念,以服務落實“質檢強國”的總體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