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演講稿

國小生消費者權益日演講稿通用2022

演講稿3.14W

今天就是3.15消費者權益日了,那麼國小生你的演講稿都準備好了嗎?是不是寫起來很是頭疼呢!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國小生消費者權益日演講稿通用2022,僅供參考,歡迎大家的參閱。

國小生消費者權益日演講稿通用2022

國小生消費者權益日演講稿通用2022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明天是3月15日,大家知道這是一個什麼日子嗎?是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消費者權益日,顧名思義,就是維護廣大消費者權益的日子。早在1962年3月15日,美國總統肯尼迪就提出了消費者的四項權利,1983年,國際消費者聯盟組織決定將每年的3月15日作為國際消費者權益日。1987年,我國消費者協會被接收為正式成員。從這一年開始,每年的3月15日,我們全國各地都要舉辦大規模的宣傳活動,用各種方式介紹消費知識和有關法律常識,以喚醒和提高消費者的自我保護意識。如今,3.15它已是一個標誌,飽含著公理和正義;它也是一種聲音,傳遞出對平等與誠信的呼喚。

可能有些同學認為:維護消費者的權益是父母們的事,離我們小孩子還太遙遠。其實不然,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都有過消費的經歷吧,例如,到超市購物,到美食城消費,到文化園買學習用品,在小商販的攤上買小吃或小玩意兒……這時候,我們就扮演了一個消費者的角色。可能平時你還遇到過這樣的尷尬:花了大價錢買文具用品卻買了個劣質產品。到小攤上買小吃一飽口福,卻吃出了毛病,吃壞了身體等等。這個時候,你是自認倒黴默不作聲還是理直氣壯地去找商家或有關當事人理論一番討個說法呢?我想,你一定會選擇說法吧!這就對了。可見,3.15消費者權益日和我們每個人都是息息相關的,它應該是我們大家共同關注的一個日子。

那麼,作為國小生的我們又該怎樣維護自己的權利不被侵害呢?讓我們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從瞭解必要的法律知識開始,逐步培養法律意識,懂得用法律的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同時,我們還要提醒大家,不要購買無生產日期、無質量合格證以及無生產廠名稱的三無產品;不要購買地攤上的糖果、飲料等食品;不要購買盜版的圖書和音像製品,拒絕假冒偽劣商品,保護自己的生命健康權,做到綠色消費、科學消費。讓我們的生活充滿陽光,讓我們的生命因安全而更精彩!

國小生消費者權益日演講稿通用2022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內容是保護環境,綠色消費。

隨著社會文明程度的提高,人們保護環境的意識在不斷增強,環保已成為當今人們追求生活質量的一種時尚,追求綠色、崇尚自然、返璞歸真也是人們所追尋的一種生活方式,與此同時,綠色生活成為了新世紀的時尚,綠色生活也在我們的生活中悄然興起。環保產品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青睞。商場裡,家電類的無氟冰箱、超靜音空調、低輻射電視機,裝修家居,有對身體無毒害的綠色塗料、裝飾材料;穿著舒適、透氣性好的天然純棉織物上都印有“100%純棉免燙”字樣;飯店裡也打出了“全天然、純綠色”的廣告來招攬顧客;野菜一時也成為了餐桌上的新寵,這完全符合了人們的現代環保消費觀。如今“綠色消費”大行其道,然而從實際情況看,有相當一部分人走進了誤區,認為“綠色消費”就是“消費綠色”。典型的表現為:一說“綠色消費”,就單純的理解為吃、穿、用都要“全天然”,就是國家珍稀保護動物也照吃不誤。但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一聽到關愛自然,保護生態,則茫然甚至不以為然,由此可見,他們所為的綠色消費行為只是從自身的利益和健康出發,而決非考慮對環境的保護,有的甚至是以犧牲破壞環境為代價,消費習慣、生活方式中與環保理念相悖的東西比比皆是,這不僅對環境造成了破壞,而且也違背了“綠色消費”的.初衷。

什麼才是真正的“綠色消費”?“綠色消費”更深刻的內涵是指在消費過程中要符合環保理念,符合可持續發展要求,其基本要求是在消費過程中,注重對垃圾的處置,對野生動植物的保護,抵制使用一次性木筷、餐具及塑料製品等一切對環境保護造成破壞的行為,在追求舒適生活的同時,要注重保護環境,節約資源,不僅要滿足我們這一代人的消費需求和健康,同時,還要保證子孫後代同樣和我們擁有一個美好的家園,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綠色消費”。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實行綠色消費,保護生態環境,建設美好家園,要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拯救一片綠色,喚醒一片天空,儲存一泓清水,自覺做到綠色生活,綠色工作,綠色生產,共同建立我們的綠色未來。謝謝大家。

國小生消費者權益日演講稿通用2022

老師們,同學們:

早上好!今天我演講的主題是“知法、懂法,遵法”。

今天是第x個x3.15”消費者權益日,1983年,為了擴大消費者權益保護的宣傳,使之在世界範圍內得到廣泛重視,促進各個國家、地區消費者組織的合作與交往,更好地開展保護消費者權益工作,國際消費者聯盟組織確定每年3月15日為“國際消費者權益日”。

1991年3月15日,中央電視臺經濟部的編導們在激情和探索欲的鼓動下推出現場直播“‘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消費者之友”專題晚會。首屆“3.15晚會”雖然曝光力度還不夠大,形式也並不完善,但為消費者正確維護自身權益起到很好的啟蒙作用,消費者們的維權意識被喚醒了。

古代中國是“人治”社會,人們的法律意識特別是維權意識很淡薄,粱啟超說:“我國成文法之起源不可確指,然以數千年之思想往往視法律與命令同為一物。”沒人喜歡命令,然而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法律卻讓人擁護,它給社會發展提供了一定的秩序和保障,但同時更要求人們首先能自我約束,就像西方某位著名思想家曾說的那樣,“你首先得約束你自己,然後才能獲得更大的自由”“一個人”生活在“人們”中,而“人們”不會讓“一個人”為所欲為,所以必得加以約束,剔除為“人們”所不能容忍的行為,思想才能自由地穿梭其中做一切想做的事。

柏拉圖認為,對於有意志的公民來講,法律的統治並不具有強迫性,而是體現了國家的良善願望。“如果法律能完全導致至善或至少是能部分地達到這樣的目的,這些法律我們都應該執行。”而由上面“3·15”晚會的事實也可以看出,我國法律體現了國家“讓人民當家做主”的良善願望。

作為有意志、有思想、追求自由和民主的青年公民,我們是需要維權,但同時也必須知法、懂法、守法,才能遵照法律維護自己的權益。

我的演講完了,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