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演講稿

憶傳統演講稿最新7篇

演講稿2.52W

無論是誰在演講,都是要提前準備好演講稿的,優秀的演講稿可以對觀眾起到引導的作用,幫助觀眾更好的理解主題,下面是92範文網小編為您分享的憶傳統演講稿最新7篇,感謝您的參閱。

憶傳統演講稿最新7篇

憶傳統演講稿篇1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我演講的題目是“祖國明天更美好”。

金秋十月,丹桂飄香,在收穫的季節裡,我們迎來了偉大祖國__歲的生日。萬民同慶,舉國歡騰,神州大地,普天歡慶各族人民的偉大節日。

__年前的這一天,中國偉大領袖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從此,中國人民邁開巨大的步伐,意氣風發地走在社會主義大道上。

是啊!僅僅__年,祖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記得那條通往家鄉的路,我五歲時還是一條泥路,十歲時變成了柏油路,現在成了寬闊的水泥馬路,兩邊不再是簡陋、低矮的平房,而是一排排花園式的別墅。中國的變化難道不使全世界人民刮目相看嗎?!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__週年,中國人民不會忘記,__年前那些難忘的熒幕形象:小兵張嘎、狼牙山五壯士、閃閃的紅星中的潘冬子、平原游擊隊中的李向陽、紅巖中的江姐、許雲峰、紅色娘子軍中的吳瓊花、紅蓮……不僅喚醒了一代人對過往歷史的懷念,而且呼喚著和平年代中的英勇和堅貞。__年可以讓一個豆蔻女兒成為一個耄耋老人;__年,可以將一個呀呀學語的孩童變為已過花甲的老人;__年,可以讓兩代人先後走過“而立”……

記得20__年7月13日的晚上,那是一個不眠之夜。當宣佈北京作為20_年奧運會舉辦城市時,中國人贏了!流淚了!誰會容忍美國轟炸我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誰會容忍日本教科書隨意改寫“南京_”的事實?一個具有幾千年文化歷史的中國,它受過非人的侮辱,使它變得更加堅強,更加長盛不衰。為什麼?因為中國人民有堅韌不拔的意志,有堅持不懈的精神,能夠經受住百年的磨難,又怎會害怕挫折呢?

憶傳統演講稿篇2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為大家演講的題目是《弘揚熱愛勞動傳統美德,爭做知榮明恥優秀少年》。先給大家講一個故事:從前,一戶人家有兄弟倆,父母去世後,哥哥只給了弟弟一把鋤頭,就把弟弟趕出了家門。弟弟拿著鋤頭,來到一座山上,搭了間草棚,開始了辛勤的勞動。哥哥霸佔了所有家產,整日遊手好閒、大吃大喝,沒過幾年,就把家產賣光了,成了靠要飯過日子的乞丐。一天,哥哥走到一座山前,看到半山腰有戶人家,便上前敲門,想要點飯充飢。誰知開門的竟是弟弟。哥哥見弟弟生活相當幸福,便問:“你離家時只拿了把鋤頭,怎麼現在有這麼多家產?是不是爸媽生前給了你很多錢?”弟弟笑著說:“是啊,爸媽給了我兩棵搖錢樹。”哥哥忙問:“搖錢樹?在哪兒?”弟弟伸出手說“這就是——每棵樹上五個杈,不長葉子不長芽,只要不怕勞累苦,衣食住行都不差。”原來弟弟的幸福生活來自於辛勤的勞動。哥哥羞愧地低下了頭。講到這裡,大家應該都明白了,我要說的是:勞動創造財富,勞動創造幸福,勞動創造美好的生活。我們每一位少先隊員都應牢記“勞動光榮,懶惰可恥”,積極參加勞動,倍加熱愛勞動,爭當知榮明恥、尚榮拒恥的好少年。

可在我們的生活中,不愛勞動、不珍惜勞動的小朋友還真不少:有的同學在家裡不愛勞動,早上起床後要爺爺奶奶為他擠牙膏,上學放學時要爸爸媽媽給他背書包,吃飯也要長輩給他盛飯端碗,過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日子,是名副其實的“寄生蟲”。有的同學在學校裡也不愛勞動,遇到班級大掃除就往後躲,碰到同學有困難就假裝沒看見,輪到自己有難處,就總想著別人來幫忙,是名副其實的“小懶蟲”。有的同學不懂得珍惜別人的勞動,媽媽辛辛苦苦洗乾淨的衣服,穿不了幾天就面目全非;老師語重心長的教導,也常忘到九霄雲外;同學們剛把教室打掃乾淨,他丟起廢紙來就好比“天女散花”,是名副其實的“小害蟲”。

這些都是好逸惡勞的表現。也許有同學會說,爸爸媽媽說,我的任務是認真學習,沒有時間去勞動;也許有同學會說,我爸爸媽媽能掙很多錢,不需要我勞動。可你們明白嗎,丟掉了勤勞的美德,即使長著漂亮的雙手,也只能是“行動的矮子”;只會享受別人的勞動成果而不願勞動,遲早會與我故事中的那位哥哥一樣,淪為生活的低能兒。

“小喜鵲造新房,小蜜蜂採蜜糖,小螞蟻搬家忙”。動物們都懂得勞動創造幸福生活的道理。勞動使我們的雙手更靈活,勞動使我們的心靈更純潔,勞動使我們的生活更幸福,勞動使我們的未來更美好,讓我們牢記榮譽觀,爭做熱愛勞動的優秀少年,讓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我們身上發揚光大!

謝謝大家!

憶傳統演講稿篇3

同學們、老師們:

早上好!

中國傳統文化中,何為需要繼承的精華,何為應該摒棄的糟粕。中華古詩詞便是中國傳統文化之一,它能夠歷代被人們奉為經典且不斷流傳,便證明它具有其獨特的價值和文化價值。是中國文化最燦爛的瑰寶之一!在這辭舊迎新之際,我們將迎來慶元旦—詩歌朗誦會。

看過一個個節目,覺得自己班的節目在他們面前實在是微不足道,覺得自愧不如,真香找個地洞鑽進去。其它班花樣繁多,有的班一部分人硬著音樂,合著節拍,跳起了舞蹈,舞姿翩翩,有些班有才華的人還彈起了古箏,優雅無比;有些班還將古詩詞邊唱邊拍手,節奏清脆;有個班最具有特色,跳起了橡皮筋,有意思吧!總而言之,老師為這次比賽奮進了心思,同學們則下盡了心思!

我們班實在沒有特色,也就迎著節奏將《弟子規》背了出來,毫無特色可言,況且還不止我們一個班背。既要上場了,心情是既緊張又興奮,心怦怦的跳著,似乎下一秒鐘就會跳出來了。只希望,表演能夠順利地進行下去!如我所願,表演成功,臺下響起了了熱烈的掌聲。我終於明白了,我們沒有輸,贏不一定要贏在花樣上,我們應在氣勢上,只有我們的吟誦,才最符合“經典”兩個意義深重的字!

“教五子,名俱揚………”那聲聲傳遞古詩詞的聲音,扔不時在我耳畔響起。中華傳統古詩詞源遠而流長,極富有深刻的意義,它本身富有內涵,那短小的篇幅,卻蘊含這許多深刻的道理,膾炙人口,廣為流傳。它是我們人生路上的良師益友,文化上內外都會受益匪淺。直到現在,我還回味無窮!

憶傳統演講稿篇4

同學們,大家好!

不知道同學們有哪些能列舉出我國的傳統節日的?

也許,你們早已經習慣了聖誕節的狂歡,習慣了在“父親節”送給爸爸小禮物,習慣了在“母親節”向媽媽表達感激之情。其實,一年365天,還有許多印有“中國”標籤的傳統節日,如春節,端午節,中秋節等。這些傳統節日折射著古老的中國文化,象徵著豐富的`華夏文明,閃耀著龍的傳人無窮的智慧。

6月23日(農曆五月初五)是今年的端午節。端午節是我國傳統節日的代表,它的歷史可追溯到端陽,午日節,重五節,女兒節,天中節,龍日等。民間紀念端午節的習俗很豐富,較普遍的慶祝形式有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還有懸鐘道像以驅邪,掛艾草以避邪驅瘴,佩香包驅瘟等。每一項端午習俗背後都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內涵,留存著獨特的文化記憶。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這首出自當代詩人文秀筆下的《端午》,道出了端午節與屈原的淵源。

傳統節日是一個民族的身份證和文化標籤。然而今天,當我們的生活被高科技元素充斥時,人們也多多少少冷落了傳統節日,丟失了對文化傳統的記憶。

同學們,再有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就是一年一度的端午佳節了。你們想用什麼方式紀念這個綿延兩千年的傳統節日呢讓我們從今年端午節開始,重新拾起對中國傳統節日的關注,賦予中國傳統文化更多的新元素,用自己的力量,拯救傳統節日習俗,讓中國文化逐漸被世界上更多的人認識和接受,畢竟,“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憶傳統演講稿篇5

大家都知道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端午節。那端午節到底是怎麼來的呢?端午亦稱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稱"端五"也就如稱"初五";端五的"五"字又與"午"相通,按地支順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時為"陽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陽"。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稱重五,也稱重午。此外,端午還有許多別稱,如:夏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等等。

端午節的別稱之多,間接說明了端午節俗起源的歧出。事實也正是這樣的。關於端午節的來源,時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種說法,諸如:紀念屈原說;吳越民族圖騰祭說;起於三代夏至節說;惡月惡日驅避說,等等。迄今為止,影響最廣的端午起源的觀點是紀念屈原說。在民俗文化領域,我國民眾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

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粽;南方則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浙江嘉興粽子為代表。吃粽子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而且流傳到日本及東南亞諸國。

中國的傳統文化源遠流長!

憶傳統演講稿篇6

當我問你:“節儉是什麼意思?”時,你當然會不假思索地回答我的提問:“那還不簡單,節儉不就是勤儉節約的意思嗎?我記得我們一年級的時候就學過了!”是的,節儉的意思我們一年級時就學過了。那時,老師對我們說:“小朋友們,我們要節約飯菜,節儉一些,節儉就是勤儉節約,大家得節約水電!”老師的教誨我們都牢牢記在心中,但是我們又做到了哪些呢?

一天的課間休息時,我去洗手間,出來之後,我習慣性地洗手。這時,一名同學大開了水龍頭,把頭鑽進水中,然後又把頭拿出來,水龍頭沒關,那名同學的頭猶如狗尾巴似的甩來甩去!我看見牆壁上貼著“節約水資源,緊關水龍頭”十個顯眼的大字,再看看那名同學的舉動,我嘆了一口氣!然後伸手把水籠頭關緊了。

節儉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之一,它包含著我們中國人的形象,風貌。還表現了中國是一個禮儀之邦!當你沒有關緊水龍頭時,你是否想到了那些缺水地區的情景;當你開著計算機、空調、電扇、電視時,你是否看到了停電時恐懼的畫面;當你看見一套十分漂亮的衣服,父母捨不得買,而你又嚷著要買的時候,你是否又想到了父母掙錢的辛苦!少買一個玩具,少吃一次零食,甚至少用一根筆芯,你都能節省下一點兒,當這些不起眼的一丁兒、一點兒、半分、半毛積累起來時,你會發現你擁有了一大筆財富!

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之一——節儉!讓我們一起手牽手,肩並肩,把節儉的美德一代又一代地傳下去!

憶傳統演講稿篇7

老師們、同學們:

端午節,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酒,龍舟下水喜洋洋。這些,都是曾經端午節上最熱鬧的活動,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社會節奏的加快,外來文化的大舉入侵,中國人不再眷顧流傳幾千年的中國傳統文化,而是將目光轉向了“聖誕節”“愚人節”這樣的節日,面對這種現狀,我們不得不感到悲哀,發出“端午節是否不再姓“中”這樣的疑問。

無庸諱言,這些年來,我國的傳統節日,似乎總離不開吃。端午節吃粽子,清明節吃青團,元宵節吃湯圓,中秋節吃月餅,春節更不在話下——大魚大肉讓你吃到不想吃。農耕社會對飢餓的恐懼,形成了我國傳統節日最鮮明的風俗——吃。如今,滿足了溫飽需求的人們正在奔向全面小康,什麼時候都有的吃,想吃多少都可以,傳統節日的吸引力一下子失去了特有的魅力。

在繼承傳統文化方面,我們守著“聚寶盆”卻不善於保護和挖掘。比如文字,當代青年有幾個熟識並能運用繁體字?連文字都不認識又如何瞭解古代文化?再比如造紙,我國造紙工業化生產的結果是傳統手工業的流失,許多高質量的宣紙要到日本或韓國才能買到,他們不但繼承了我們的傳統造紙技術,還有新的發展。就拿端午節來說,它已融入各個臨近國家的文化中,形成了獨特的生命力——在新加坡,每年端午節舉行的國際龍舟邀請賽聞名於世;在韓國,端午節被稱為車輪節,是插秧結束後祈求豐年的日子。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中國人著眼於創新,卻往往容易忽視對傳統的堅持,文化的缺失必然導致精神斷層甚至扭曲,而精神文明的再次斷層又將帶來什麼?有句話說的好: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面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今天,該如何保護與繼承我們的傳統文化,顯然已是一個不容迴避的問題。而現時的洋節興盛與傳統節日衰弱間的反差,更凸顯了這個問題的迫切性

其實,不光是傳統節日,整個中國民族民間文化的生存環境如今都面臨著經濟全球化和現代化的挑戰。一些西方發達國家憑藉強大的綜合國力,先進的科技手段和發達的文化傳播手段,積極傳播西方的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對包括中國在內的發展中國家的民族民間傳統文化生態造成了一定的衝擊。

中國的傳統節日五彩繽紛,文化內涵豐厚,留存著人類獨特的文化記憶,對祖先創造的歷史文化遺存,必須懷有敬畏之心,必須高度重視。我們是中華民族的棟樑之才,中華文明需要我們共同傳承。同學們,不要冷落了中國自己的傳統節日,讓華夏文明在中國徹徹底底的紅火起來吧!

標籤:演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