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評語

工會建立送溫暖幫扶工程長效機制經驗材料

評語2.83W

   三年來,**市總工會在市委和自治區總工會的領導下,在各級政府和部門的支援下,以職工為本,深入實施送溫暖工程,通過深入調查研究、豐富工作內涵、創新工作模式、整合社會資源等形式,努力推動送溫暖工程實現動態化、常年化、長效化和社會化“四個轉變”,在促進企業經濟發展、職工再就業、困難職工幫扶、農民工維權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2004年以來,全市共籌集送溫暖資金1752.48萬元,慰問困難企業1427家次;
慰問職工、下崗失業人員和離退休人員71970戶次,其中困難職工43587戶次、勞動模範543戶次、農民工4923戶次。全市各級工會還通過多種途徑向21317人次的職工和下崗失業人員進行了政策諮詢,為2850名困難職工提供了互助醫療服務,為487名困難職工子女提供了助學服務。**市總工會分別於2003年、2005年和2019年榮獲全國送溫暖工程先進單位、全國工會系統“四五”普法先進單位和2019年全國再就業工作先進單位。

工會建立送溫暖幫扶工程長效機制經驗材料

一、深入開展調查建檔,實現困難職工管理由靜態型向動態型轉變

掌握困難職工的第一手資料,是把溫暖送到困難職工心坎上的前提和基礎。近年來,我們通過構建全市困難職工動態管理檔案,為送溫暖決策工作提供科學依據。一是健全困難職工基本情況檔案。對困難職工群體的年齡、收入來源、技術特長等20多項情況進行詳實紀錄,做到一人一檔、一戶一卡,每季度進行定期調查更新,並且根據實際需要不定期更新。二是健全就業服務檔案。對每位困難職工的貧困原因進行記錄和分析,瞭解他們想知道什麼、想學習什麼、想從事什麼職業,提出切合他們自身實際的脫困舉措。三是健全困難職工思想情況檔案。市總工會連續五年召開了困難企業黨政工座談會,向不同系統、不同行業的黨政工領導及時瞭解困難職工思想情況,並採取有效措施,預防突發性和群體性事件的發生。四是健全特困職工跟蹤檔案。各級工會根據實際情況對本單位的特困職工進行跟蹤調查、及時報告,將已經脫困的特困職工及時退出特困職工檔案,為新出現的特困職工及時建立檔案。目前全市已建立困難職工動態管理檔案的基層工會超過900家。

二、切實加強載體建設,促進送溫暖活動由年終型向常年型轉變

困難職工需要元旦春節的溫暖,更需要一年四季的常溫。我們主要通過加強困難職工幫扶中心等五個載體建設,推動送溫暖活動逐步實現經常化和日常化。一是加強困難職工幫扶中心建設。目前我市已經建立了兩級幫扶中心,其中市級幫扶中心1個,縣區級幫扶中心13個。三年來,各級幫扶中心共接待來信來訪職工10577人次,受理各種困難救助1843件,接受政策諮詢2753人次,提供法律幫助267件,為593名困難職工協調補繳了各種保險費,為389名特困職工協調辦理了享受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二是加強職工醫療互助保障體系建設。截止目前,全市參保職工累計達15萬多人,參保、續保份數達105185份。2005年和2019年,我們分別為1000多名市屬基層工會幹部和1300名困難職工每人購買了一份重大疾病保險,為廣大困難職工群眾和工會幹部築起醫療保障中的第二道防線。為了最大限度地組織職工參加醫療互助保險,最大限度地降低職工的醫療費負擔,我們累計投入的醫療互助保障宣傳經費達20多萬元。三是加強工會優惠服務基地建設。在全區率先啟動了 “工會會員優惠服務基地”建設,目前,我市已建成包括市第一、二、四、五人民醫院,**百貨大樓股份有限公司,廣西**康邁商業有限責任公司和市工人文化宮邕貿職業技能培訓學校等7個工會優惠基地。四是加強經常性醫療救助機制建設。積極開展“關注農民工、愛心送健康”系列公益活動。2019年5月聯合**望州醫院、**長江醫院等醫療單位向農民工贈送了1100份免費體檢卡。積極開展2019年農民工防暑降溫專項檢查慰問活動,共發放慰問金額36080元,慰問農民工6010人,發放健康諮詢資料2980份。五是加強突發性事件幫助制度建設。2019年7月,由於受強熱帶風暴的影響,造成我市部分單位、職工財產嚴重損失。我們根據受災情況,及時為17個市屬基層工會受災損失嚴重的職工發放慰問金11.93萬元,解決受災職工的燃眉之急。

三、不斷豐富工作內涵,推動送溫暖工作由時效性向長效性轉變

 豐富送溫暖工作內涵是實現工作由時效性向長效性轉變的關鍵。近年來,我們通過不斷豐富工作內涵,從單一的元旦春節慰問,發展到常年送溫暖;
從簡單的困難補助發展到醫療救助、優惠服務和法律援助;
從單純的經濟救災發展到技能培訓、推薦就業和送文化、送政策;
增強了困難職工的“造血”功能,使許多困難職工得以解困。

(一)加大源頭參與力度,開展切實有效的政策幫扶

首先是主動聯絡、積極參與制定與困難職工切身利益相關的各種政策法規,認真提出修改意見,從源頭上最大限度地維護困難職工群體的利益。近年來,**市人民政府相繼出臺了《**市城市居民臨時困難救助暫行辦法》、《**市城市醫療救助辦法》等政策檔案,這些政策檔案都充分採納了工會提出16條意見和建議,為解決困難職工的社會保險、再就業、子女入學問題起到了重要作用。其次,我們還加大調查研究力度,形成了《**市虧困企業下崗職工、困難職工基本情況調查及建議》、《**市虧損國企內部存在問題調查及建議》、《**市失業職工申報民政救濟的建議》等調研報告,為政府涉及困難職工群體的決策工作提供了有力依據。

(二)廣泛開展技能培訓,千方百計推進就業再就業工作。

加強職工技能培訓,幫助他們樹立自強意識,推動就業再就業政策的實施,是送溫暖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三年來,我們共培訓下崗失業人員10310人次,為下崗失業人員進行職業介紹13043人次,經培訓和開展職業介紹促進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9990人次。

1、努力推動再就業政策的貫徹落實。2004年以來,我們先後印發了2400本《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工作政策檔案彙編》,5000份《下崗失業人員創業指南》,3000份《最低工資規定》和6745份就業跟蹤卡(含職業介紹信)等宣傳資料,並長期通過《**工運》大篇幅刊登政府再就業優惠政策。在開展大量宣傳工作的同時,我們還加強了基層工會幹部的就業政策培訓,僅 2019年市總就先後組織了186名困難企業工會幹部深入學習掌握再就業的18個配套檔案。在吃深吃透政策的基礎上,組織基層工會幹部深入下崗職工家庭進行政策講解,積極引導職工樹立職業無貴賤的思想,從而樹立自強自立的競爭意識。

2、全面加強再就業培訓基地建設。主要通過強化“四個基地”作用,全面開展技能培訓。一是以市總職工學校、市文化宮邕貿職業技能學校等為基地,為下崗失業人員長期開設養殖、烹飪、服裝裁剪等培訓班。二是以市總工會、直屬工會、基層工會三級培訓網路為基地,分層次開展技能培訓。目前全市建立工會下崗職工、農民工就業培訓機構15個,培訓基地35個,2019年全市各級工會共舉辦各類就業培訓班386期。三是以農民工流動夜校的基地,因地制宜地開展生產技能、安全知識、勞動法規等講座,全市累計有4.5萬人次農民工在夜校接受了培訓。四是以行業工會培訓中心為基地,定期邀請高階技師免費為職工開展有針對性的行業技術技能培訓,提高職工的學習能力和創業能力,目前已累計培訓近萬人次。

3、積極探索困難職工再就業的途徑。三年來,我們通過聯合地方稅務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工商聯等部門分別舉辦了下崗職工再就業現場招聘會、利客隆超市專場招聘會和“民營企業招聘周”等就業招聘活動。參加活動的各類企業達496家,提供各種崗位15591多個,進場求職人數多達18990人次,簽訂就業意向的有5575人次,其中相當一部分是下崗職工。我們還通過組織跨地區勞務協作努力開闢就業途徑,市教育工會與學校聯合建立的培訓基地2019年共培訓職工1500人次,通過向外省勞務輸出推薦就業,就業率高達100%。

(四)深入開展文化送溫暖活動,提高農民工的綜合素質

我們以農民工藝術節和職工文化進工地等系列活動為載體,以農民工的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為主要內容,深入開展文化“送溫暖”活動。一是打造農民工文化藝術節新品牌。2005年以來,我們已聯合市文化局等部門連續舉辦了兩屆農民工文化藝術節,在50多個工地累計開展了80多次藝術展示活動,參加活動的農民工達達10萬多人,深受到廣大農民工群眾的歡迎。農民工藝術節已成為我市農民工維權的品牌。二是設立農民工流動圖書站。目前,我市已經建立了4個農民工圖書流通站,首批送入各大工地的圖書雜誌達4000多冊,電子圖書卡有1000多張。三是深入開展職工廣場文化活動。近兩年來,我市各縣區和市屬企業工會共開展職工廣場文化活動200多場,參與職工達20多萬人次。2019年春節期間,市總工會還組織人員深入到三個建築工地,開展為農民工送電影活動。

(五)創新工作模式,開展形式多樣的金秋助學活動

採取靈活多樣的方式開展助學幫扶。截止目前,**市總累計資助困難職工子女上學489人,發放助學金76.67萬元。我們的主要做法有:一是做助學活動的最先知情者。依靠工會組織網路優勢和比較完善的困難職工檔案,明確掌握困難子女上學情況,這是我們搞好金秋助學活動的堅實基礎。二是做助學活動的最佳協調者。充分發揮工會聯絡面廣的優勢,協調有關單位合力助學,形成整體優勢。2005年以來,通過我們的協調,市總工會機關工會、市國土資源局機關工會、市財政局機關工會等7個市直機關單位與7個困難職工家庭結成了助學幫扶對子。三是做助學活動的最好資助者。我們不僅是通過資金直接資助困難職工子女上學,還通過聯絡提供勤工儉學崗位、捐贈書籍和學習用具、聯絡減免學雜費、幫助申請助學貸款等形式開展形式多樣的助學活動。

四、著力整合社會資源,推進職工幫扶工作由工會型向社會化轉變

做好新形勢下的送溫暖幫扶工作必須充分利用社會資源,有效運用法律、政策、行政、經濟、輿論等手段,做到多方參與、合力幫扶。一是建立社會化多方籌集資金模式。我們積極從納入政府財政預算、社會各界捐助、專項基金撥款等方面籌集幫扶資金和物資,建立資金來源多元化的送溫暖幫扶資金籌集模式。近年來,我市工會困難職工幫扶工作每年都能從政府得到100萬元左右的資金支援。此外,僅2019年我們就募集到社會資金20.35萬元。二是建立多部門困難職工幫扶聯動機制。聯合勞動保障、衛生、司法、教育等部門,共同做好對困難職工家庭的救助幫扶工作,推動將農民工納入社會保險範疇,把困難的農民工納入幫扶救助範圍,加大對困難職工特別是單親困難女職工、困難勞模的幫扶力度。三是建立與民政局季度聯席會議制度。我會加強與民政局合作,聯合召開困難企業工會主席座談會,聯合深入企業進行調研,對低保工作中存在的隱形收入界定標準不統一、特殊困難的職工家庭應納入低保範圍等問題向政府有關部門提出意見和建議。四是建立職工維權熱線和市長熱線互動通報制度。我會與市信訪局建立了互動通報協調機制,加強“12351”職工熱線電話與市長熱線電話的互動通報,對涉及勞動法律、法規和政策的諮詢,對職工需要幫扶及解決生活困難的求助,對侵害職工合法權益行為的控告,對職工群體緊急突發事件和重大安全事故的報告等事件進行協同處理,2019年共處理事件7起,取得滿意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