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觀後感

最新影片《建軍大業》個人觀後感五篇

觀後感1.07W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同樣中國革命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是因為老一輩革命先烈才有了我們如今這般的安寧和諧。那麼《建軍大業》的觀後感怎麼寫呢?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最新影片《建軍大業》個人觀後感五篇,以供參考。
最新影片《建軍大業》個人觀後感五篇

影片《建軍大業》個人觀後感

巨集大敘事、激烈場面與微小細節、人性人情相結合,是該片的突出特點。影片的題材,決定了巨集大敘事的風格和必不可少的激烈場面,生與死構成了該片的基調,血與火染成了該片的底色。“4.12”大屠殺中敵人的瘋狂殘忍、共產黨人和工人階級的拼死搏鬥,充滿著吶喊呼號、腥風血雨,讓觀眾強烈感受到沒有革命的武裝就沒有革命者的生存,必須建立自己的軍隊。八一起義、三河壩之戰,炮火連天、槍林彈雨、血肉橫飛,場面非常震撼,特別是呈現了爆炸後的火焰躥升至三層樓高的壯烈奇觀,以及蔡晴川率領200名戰士與敵軍血肉拼搏,最後忍著重傷拉響引爆器,200個炸點轟然巨響,烈焰騰空,以真實震撼的視聽體驗,帶領觀眾近距離感受建軍之初的苦難和犧牲,由衷地敬仰我軍元勳和犧牲的無數先烈。

      影片還善於採擷微小細節展現人性的光輝,直戳觀眾心窩和淚點,讓人感受到戰火硝煙之下仍不乏細膩溫情,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三河壩戰役中,朱德率部血戰強敵、堅守三天後準備撤離時,決定留下200人斷後,掩護主力轉移,朱德發表了兩分鐘慷慨激昂的演講,做出了“父留子走、兄留弟走”的決定,面對生死抉擇,出現了人人爭當斷後的感人場面,有的士兵高喊:“我是孤兒我留下”,有的受傷失去了小臂仍堅持敬軍禮,最後200勇士全部壯烈犧牲,他們的壯舉驚天地泣鬼神,不但令革命者為之心靈震撼、肅然起敬,甚至震撼對手的人性出竅,敵酋錢大鈞看到慘烈的戰場後,也動容地下令“為所有黃埔生厚葬”。又如,毛澤東與楊開慧分別時,楊開慧“不要回頭”和“十年不回,我等你一輩子”等臺詞,飽含十年生死兩茫茫的悲慼和深情,令人潸然淚下。

       影片由香港劉偉強執導,韓三平任總策劃兼藝術總監,黃建新任監製,他們啟用了一大批年輕演員,有的不到二十歲,從外形上接近當時劇中人物年齡,從演技上,他們也都蠻拼的,不但幾個主要人物毛澤東(陳燁飾)、周恩來(朱亞文飾)、朱德(黃志忠)、賀龍(王景春)、蔣介石(霍建華)等,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而且過去鮮為人知的盧德銘、蔡晴川、汪壽華、範桂霞、斯氏兄弟等,都被年輕演員們演繹的有聲有色,讓這些幾乎被人遺忘的革命先烈們在建軍90週年之際復活,走進觀眾視野,獲得他們應有的榮耀。

影片《建軍大業》個人觀後感

著對黨的忠誠,來看《建軍大業》,體會著那血與肉的歷史。我能想象,那時候的天空的顏色、河水的顏色、泥土的顏色;我能想象,那時候的將軍的面容、士兵的面容、百姓的面容;我能想象,那時候的戰前的聲音、戰時的聲音、戰後的聲音;我還能想象到許多那時候的事物,都是那一堵堵承載著歷史的牆,告訴我的,我彷彿聽見了戰時將軍的指揮聲;我彷彿能聽見士兵戰鬥時的咆哮聲;我彷彿能聽見一顆顆手榴彈爆炸的聲音。戰爭是恐怖的,但沒這紅色的恐怖,就不會有今天這樣和平的生活。我必須去珍惜這份幸福,握住這份幸福。

看完了《建軍大業》,我的心情其實也是非常的複雜。我慶幸自己出生在黃金時代,我也為那些逝去的英靈默默哀悼。血染紅的旗在我的心中飄蕩,戰爭,好像就發生在昨天,離我很近;又好像發生在幾萬年前,離我很遙遠。心中有說不完的感慨。如果戰爭之苦加與我身,我又會如何去面對,會像前人那樣英勇神武嗎?答案是肯定的,如果我身處那時,也一定會為了自己的國家,自己賴以生存的土地獻上一份力量,這份力量,也許不是去拼刀子,但我也一定會用自己的方式,為它做出貢獻,不論是那時,還是現在。

即便是和平當下,我也要以自己的方式,去愛自己的國家,自己賴以生存的土地。我在做的是,面對這幸福;我要去做的,是保護這幸福;我的理想,是讓更多人體會到這幸福。我不是政治家,我只是一個學生,對於這樣的幸福,我想讓更多人感受到。我們和前人最大的區別就是他們沒有我們所有的幸福,我們沒有他們那麼多經歷,我們能感受到他們的經歷,他們卻不能體會我們的幸福。

通過《建軍大業》強烈地驚醒了睡在這幸福中的我,讓自我深刻的意識到這幸福的存在,這份幸福,就在我的身邊,無處不是。我必須將這份幸福,傳遞下去。軍旗升起的地方,是我生長的地方。我為這片土地感到驕傲!我為這份幸福感到美好!

影片《建軍大業》個人觀後感

8月3日晚,我院觀看了《建軍大業》,波瀾壯闊的近代歷史和感動人心的電影內容讓我久久不能忘懷。

一、青年黨員應端正入黨動機

影片中,賀龍同志積極入黨的場景讓我印象深刻。賀龍同志一顆紅心希望能夠加入中國共產黨,為受苦受難的人民伸展正義,解救人民於苦難之中。當週恩來同志拜訪他、希望他加入南昌起義時,賀龍同志抵制了蔣介石整個漢陽兵工廠和各種軍領銜榮譽的誘惑,堅決協助中國共產黨,並在周恩來同志的鼓勵下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在周恩來和賀龍同志擁抱的那一刻,我聯想到現代年輕同志的入黨動機。在當時的特殊時期,積極入黨是希望能找到組織,找到志同道合的人,共同消滅敵人、建立新中國;而現在的和平年代,老一輩革命前輩的那股熱情,那股渴望,那股為天下百姓謀利益的堅忍不拔之志,永遠值得我們年輕一輩學習。我們青年黨員積極入黨,是為了繼承老一輩先烈的革命精神,是為了繼往開來、努力奮鬥,是為了共建中國夢。

二、青年黨員應時刻嚴格要求自己

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粟裕等同志在影片中時刻嚴格要求自己,時刻牢記天下蒼生和孫中山先生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教誨,在敵強我弱的嚴峻形勢下,黨員同志們團結在一起,擰成一股繩,組織工農共同革命。他們遠離家鄉,不怕吃苦,時刻體現著艱苦樸素的本色,與國民黨軍的驕奢淫逸對比顯著。他們無時不忘黨員身份,頑強奮鬥,在群眾中起模範帶頭作用。作為新時代的黨員,我們不能忘記我們的身份,我們不能忘記我們的責任,無論身在何時何處,都應堅守自己的人生信仰,不被外界利益所誘惑。人生的意義不在於能活多久,而是做多少有意義的事!

三、青年黨員應敢於創新

一個民族要發展需要創新,一個國家要興盛需要創新,一個人要走的高遠需要創新。影片中的毛澤東同志敢於在大會上提出自己的意見,提出自己的想法;周恩來同志一次次的脫險,一次次的廣納人才,是因為他敢於創新的大腦;三河壩大戰中的朱德同志以三千人抵擋敵軍三萬大軍,是因為他敢於創新作戰方略和果斷的決定,看到他勝利後流下的淚水,我對這位將軍肅然起敬。作為一名青年黨員,更要敢於創新,敢於有自己的聲音,敢於走出一條不一樣的路。

作為一名青年黨員,堅定信仰是對黨忠誠、對人民負責的思想前提。青年黨員要在豐富多彩的實踐中終生恪守對黨忠誠、對人民負責,謀人民利益、建群眾感情、學為民本領、幹富民實事,夯實自身健康成長的思想政治基石。列寧說:“要成就一件大事業,必須從小事做起。”立足當前,從我做起,把今天的努力同實現共產主義的明天聯絡起來,立足自己的本職工作,從我做起,以主人翁的責任感,為國家強盛,為民族興旺,不辱使命,竭誠以赴。

影片《建軍大業》個人觀後感

懷著對黨的忠誠,來看《建軍大業》,體會著那血與肉的歷史。我能想象,那時候的天空的顏色、河水的顏色、泥土的顏色;我能想象, 那時候的將軍的面容、士兵的面容、百姓的面容;我能想象,那時候的戰前的聲音、戰時的聲音、戰後的聲音;我還能想象到許多那時候的事物,都是那一堵堵承載著歷史的牆,告訴我的,我彷彿聽見了戰時將軍的指揮聲;我彷彿能聽見士兵戰鬥時的咆哮聲;我彷彿能聽見一顆顆手榴彈爆炸的聲音。戰爭是恐怖的,但沒這紅色的恐怖,就不會有今天這樣和平的生活。我必須去珍惜這份幸福,握住這份幸福。

看完了《建軍大業》,我的心情其實也是非常的複雜。我慶幸自己出生在黃金時代,我也為那些逝去的英靈默默哀悼。血染紅的旗在我的心中飄蕩,戰爭,好像就發生在昨天,離我很近;又好像發生在幾萬年前,離我很遙遠。心中有說不完的感慨。如果戰爭之苦加與我身,我又會如何去面對,會像前人那樣英勇神武嗎?答案是肯定的,如果我身處那時,也一定會為了自己的國家,自己賴以生存的土地獻上一份力量,這份力量,也許不是去拼刀子,但我也一定會用自己的方式,為它做出貢獻,不論是那時,還是現在。

即便是和平當下,我也要以自己的方式,去愛自己的國家,自己賴以生存的土地。我在做的是,面對這幸福;我要去做的,是保護這幸福;我的理想,是讓更多人體會到這幸福。我不是政治家,我只是一個學生,對於這樣的幸福,我想讓更多人感受到。我們和前人最大的區別就是他們沒有我們所有的幸福,我們沒有他們那麼多經歷,我們能感受到他們的經歷,他們卻不能體會我們的幸福。

通過《建軍大業》強烈地驚醒了睡在這幸福中的我,讓自我深刻的意識到這幸福的存在,這份幸福,就在我的身邊,無處不是。我必須將這份幸福,傳遞下去。軍旗升起的地方,是我生長的地方。我為這片土地感到驕傲!我為這份幸福感到美好!

影片《建軍大業》個人觀後感

《建軍大業》——主旋律電影,因眾多“小鮮肉”明星的加盟,增加了更多的看點。但是看完電影才體會到,邀請小鮮肉們出演,不僅是因為明星效應,更重要的是年紀相當呀。

影片裡,周恩來29歲已在為國家奔走,粟裕不到20歲就在南昌起義中奮勇殺敵,盧德銘少年英才23歲掩護戰友犧牲……忽然覺得,這部電影在某種意義上也像是屬於他們的青春片。我們的青春裡,安放著校園生活的美好,戀愛的甜蜜和煩惱,找工作的辛苦與充實,買車買房的苦惱和糾結,這是屬於我們這代人的生活,平凡而瑣碎,難免有些憂愁和焦慮,但總歸還算平穩、踏實。但是他們的青春,卻是風餐露宿,喊打喊殺,刀光劍影,用生命和鮮血去賭明天的波瀾起伏。

幾次起義後,主力部隊的大部分兵力折損了。今天的我們,不用擔心主要將領們的結局,不用擔心戰役失敗的後果,安然享有這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和平果實。而當時還是“小鮮肉”的他們,和熱血不減的朱德、賀龍將軍等英傑,還不知道未來是生是死,光明何時到來。

整個觀影的感受,除了戰爭場面的“燃”,對我來說,更多的是觸碰到這些歷史上的英雄們青春年少時鮮活的形象。粟裕和林彪在會議門口站崗時的鬥嘴,顯得少年意氣,生動活潑。歐豪飾演的葉挺,網路爭議很大,但年輕時的葉挺將軍,是不是有可能就是這麼狂拽酷帥?國共雙方的戰鬥中,雙方很多將士都是黃埔軍校的同學。曾經友好相幫的同學,選擇了不同的立場和信念,而不得不兵戎相見,以命相搏。這一點讓人感慨。然後再度慶幸,還好和平年代的我們,不用面對這樣殘酷的抉擇。

感恩先輩們替我們負重前行。但其實也很羨慕,那時年少的他們,青春裡有崇高的理想有堅定的信仰,有滿腔的熱血不怕犧牲。這應該是現在的我們難以企及,甚至難以理解的精神高度吧。想想我們的人生,若是隻剩追名逐利,世俗生活,是不是也太乏味了一些?主旋律的電影,往往談不上拍得多麼發人深省。但是,我們需要時不時去觸碰這樣一段歷史,被提醒著,曾經有過這些人,熱烈地點燃過他們的青春和生命。他們的青春雖然燃盡了,我們的青春還應該繼續燃起來呀,把握他們沒有擁有過的機會,讓自己的生命也活出儘可能大的價值。這應該是我們這代青年,對於歷史的回答。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也許是之前期待過低的原因,看完居然覺得還行?!全片從412事件開始,歷經八一南昌起義,秋收起義,三河壩戰役,直到最後三灣改編,真正建立了我黨領導下的工農革命軍,即解放軍的前身。

本片主演朱亞文,黃志忠,劉燁(演技線上的老戲骨們),重要配角各個人氣小生,這裡要特別表揚昊然弟弟,在一眾8090後青年演員裡演技炸裂,下一個影帝就是你了!朱亞文是繼我的法蘭西歲月以後第二次扮演周恩來總理,駕輕就熟的他,演技無可挑剔。黃志忠(朱德)老師在片中演了很多主旋律,演技很自然很真實。全片最大亮點是每個人的名字旁邊都備註了年齡,那個兵荒馬亂的動盪年代,我們PLA的原始股東們,都是意氣風發的同學少年,每個鮮活生命的倒下都讓人扼腕嘆息,盧德銘如若活到建國後肯定是元帥的軍銜了吧。歐豪表現的痞氣十足的葉挺將軍是一種全新嘗試,除了歐豪比當年的將軍足足小了五歲,整體感覺還好。最後的最後,我要為現哥陳等等打CALL!顏值即是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