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觀後感

地震科普攜手同行直播觀後感300字7篇

觀後感7.45K

我們在寫觀後感的時候,可以聯絡我們的現實生活,當我們觀看完一場影片後,應該有不少感觸,可以書寫一篇觀後感,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地震科普攜手同行直播觀後感300字7篇,供大家參考。

地震科普攜手同行直播觀後感300字7篇

地震科普攜手同行直播觀後感300字篇1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團結互助是我們遇到危險和需要幫組別人的一致選擇,也是我們的道德體現。

對於人禍,我們打可以提高警惕或者多加小心去減輕或避免,但當天在發生時我們只能咬牙承受,不過天災無情人有情,2010年青海玉樹發生地震,知名企業家曾敏傑先生在聽聞青海發生地震時慷慨解囊,為災區捐贈帳篷和生活用平等救災物資,不僅如此,曾先生捐贈過救災物資後,不顧個人安危,成為救災搶險隊伍中的一員,前往仍有餘震發生的災區儘自己最大努力救助當地沒有脫離危險的受災群眾,不過不幸的是,曾先生在玉樹的一個遠寨中遇難!

面對災難,我們每個人出一份薄力,這股力量在乘以十三億,那將會一股無與倫比的力量。不管多大的困難,再除以十三億,那就是一份微小的困難,問題很快便會迎刃而解。當聽聞玉樹地震的訊息,社會各界馬上行動起來,積極為災區募捐善款和捐獻救災物資,義無反顧的自發組織去當志願者前往災區救災搶險,而曾敏傑先生就是其中一員。

青海玉樹發生地震的訊息不知如何傳到曾敏傑先生的耳中,但現在我可以想象得到的是:曾先生當時會放下手頭的工作,腦袋裡想的是如何幫助那些災區的受災民眾,讓他們儘快脫離危險轉移到安全地帶,當他慷慨解囊給災區捐款捐物後可能看到災區的新聞報道覺的自己出的力還是太少,不如自己也去加入救災隊伍中 ,不就可以救助更多的災民可以讓更多的生命得救,能從廢墟下拉出一個就是多挽救了一條生命啊。

本著這樣的目的,曾先生以最快速度前往災區,當曾先生到達災區看到的是一片慘淡,入目滿是斷壁殘垣的景象馬上參與救援行動救出一個有一個鮮活的生命,最後再一次救援中遇難。

他為我們樹立了一個良好的榜樣,我們要向他學習,我們應記住他在心中!

地震科普攜手同行直播觀後感300字篇2

今天,我向你們展示怎樣面臨危害。

在建築物遇到危害時:要往空曠的地方逃生;蹲在小衛生間等小間的地方;靠近承重牆角或柱子旁;躲在堅固的傢俱下面或旁邊;把書包、軟墊等放在頭上,用毛巾衣物遮住口鼻;但千萬不能乘做電梯。

在戶外遇到地震時:要遠離危險建築,在開闊地帶蹲下或趴下;避開可能有墜落物的地方;避開可能滑坡的地方;如果遇泥石流,向垂直於泥石流的前進方向奔跑;遠離江、河、海,以防海嘯。

被埋在廢墟下時:堅定求生信念,相信一定能獲救;就地取材,加強支撐;儲存體力,穩定情緒,延長生存時間;用敲打水管等方法向外聯絡求助;處置外傷出血,等待救援。

建築物遇到火災時:背向煙火,通過安全出口向建築物外跑,不要乘坐電梯;用溼被、毯等裹住身子,矇住口鼻,降低身姿再衝出去;門外著火,用溼布、棉被等矇住向火的門窗;樓層不高,懸繩子及代用物逃生。

在野外遇到火災時:判別著火的位置、距離、風向、風速;垂直於風向方向逃生,脫離火區的威脅;清出一塊消火區,在消火區內順著風向趴下用衣物裹住頭部;逆著風向,迎著火頭,以最快的速度,衝過火區。

遇到洪水時:關閉電源,準備應急物品和漂浮工具;就近登上牢固的高大建築;跑往高處,注意避開滑坡和泥石流;被洪水沖走,利用一切漂浮物;情況不明,不要貿然通過河溝;呼救待援。

在戶外遇到狂風時:就近尋找躲避場所;避開可能的倒塌和墜落物;防止被風颳走造成的傷害。

在野外迷失方向時:不慌張,不亂跑,等待惡劣天氣後辨認方向;原地呼救待援。

請珍惜生命。

地震科普攜手同行直播觀後感300字篇3

震後很有可能餘震,而且餘震的位置未必是震源很近的位置。所以學習自救是地震後很重要的措施之一。

地震發生時,至關重要的是要有清醒的頭腦,鎮靜自若的態度。只有鎮靜,才有可能運用平時學到的地震知識判斷地震的大小和遠近。近震常以上下顛簸開始,之後才左右搖擺。遠震卻少上下顛簸感覺,而以左右搖擺為主,而且聲脆,震動小。一般小震和遠震不必外逃。

由此可見,地震,雖然目前人類還不能完全避免和控制,但是隻要能掌握自救互救技能,就能使災害降到最低限度。總結有以下幾點:

1.保持鎮靜在地震中十分重要,有人觀察到,不少無辜者並不因房屋倒塌而被砸傷或擠壓傷致死,而是由於精神崩潰,失去生存的希望,亂喊、亂叫,在極度恐懼中“扼殺”了自己。這是因為,亂喊亂叫會加速新陳代謝,增加氧的消耗,使體力下降,耐受力降低;同時,大喊大叫,必定會吸入大量煙塵,易造成窒息增加不必要的傷亡。正確態度是在任何惡劣的環境,始終要保持鎮靜,分析所處環境,尋找出路,等待救援。

2.止血、固定砸傷和擠壓傷是地震中常見的傷害。開放性創傷,外出血應首先止血抬高患肢,同時呼救。對開放性骨折,不應作現場復位,以防止組織再度受傷,一般用清潔紗布覆蓋創面,作簡單固定後再進行運轉。不同部位骨折,按不同要求進行固定。並參照不同傷勢、傷情進行分類、分級,送醫院進一步處理。

3.妥善處理傷口擠壓傷時,應設法儘快解除重壓,遇到大面積創傷者,要保持創面清潔,用乾淨紗布包紮創面,懷疑有破傷風和產氣桿菌感染時,應立即與醫院聯絡,及時診斷和治療。對大面積創傷和嚴重創傷者,可口服糖鹽水,預防休克發生。

4.防止火災地震常引起許多“次災害”,火災是常見的一種。在大火中應儘快脫離火災現場,脫下燃燒的衣帽,或用溼衣服覆蓋身上,或臥地打滾,也可用水直接澆潑滅火。切忌用雙手撲打火苗,否則會引起雙手燒傷。消毒紗布或清潔布料包紮後送醫院進一步處理。

5.同時要預防破傷風和氣性壞疽,並且要儘早深埋屍體,注意飲食飲水衛生,防止大災後的大疫。

地震科普攜手同行直播觀後感300字篇4

地震災害是世界上造成人們經濟損失最嚴重和人員傷亡最多的自然災害之一。我們要加強對地震科普知識的學習,正確地掌握避震和自救、互救的方法。

我們要聽地震預告,學會看地震發生前的預兆,比如:動物們的異常驚飛、逃竄、狂叫等,也可以預防災害的發生,以防在先及早報告、撤離。

當地震發生時,房屋倒塌後所形成的室內三角空間,往往是人們得以倖存的相對安全地點。特別是在樓房內的人,選擇廚房、衛生間等空間小的地方,還有不易倒塌的空間、牆角、桌子、床下等堅固傢俱空間的地方都可以避震。及時得用坐墊等保護好頭部,不要盲目跳樓,使用電梯等。我們一定用科學的方法來保護好自己和家園,共同防止災害的發生。

今天是學校防震演習的日子,全體師生都參加了。具體的情況老師已經一遍又一遍地交代了我們每個同學。“地震來了”廣播中傳來老師急促的喊聲。我們迅速將書包頂在頭上“嗖”地往外竄,每個同學都不想落後,發瘋似的往操場上跑去,老師則在一旁有條不紊地維持秩序和疏散學生們。全校師生在規定的時間全部撤離,我們一定要學會自救。

我們還要多看防震減災的書籍。把防震減災的知識告訴身邊的每一個人,讓這些知識一傳十、十傳百,讓每個人都知道在地震來到時,人人都知道如何保護自己,減少地震給我們帶來的災害。讓這些知識伴隨我們每一個人,讓我們每個人都有防震意識。

我們是祖國的建設者、保衛者,讓我們快快行動起來,共同防止災害的發生。“防震減災,人人有責”讓我們共同祝願明天的地球更加光明,更加燦爛!

地震科普攜手同行直播觀後感300字篇5

3月24日,四川省中國小安全教育日暨“地震科普攜手同行”主題活動啟動儀式在甘孜州康定市實驗國小舉行,向該校師生捐贈了一批防震減災科普讀物。省地震局副局長、應急管理廳副廳長(兼)江小林,甘孜州副州長馮俊鋒等領匯出席。

“地震科普攜手同行”主題活動是中國地震局會同國家教育部、民族宗教委、科協等部門聯合開展的防震減災科普重要活動。根據此次活動的總體安排,四川省“地震科普攜手同行”主題活動決定以甘孜州為試點,爭取通過“一年試點、三年推廣”全面提升社會公眾的防震減災科學素養。

江小林在講話中指出,實踐證明,提升社會公眾防震減災科學素質是減輕地震災害風險、減小地震災害損失的有效途徑。做好新時期防震減災科普工作,是推進四川民族地區防震減災工作的現實需要,是提升民族地區群眾防震減災科學素質的迫切需要。

江小林強調,此次“地震科普攜手同行”主題活動以中國小校為核心陣地、以學校師生為重點物件、以民族地區為主要區域、以增強能力為根本任務,以“五個一”系列活動:捐贈一套書、舉辦一場講座、舉行一次演練、開展一次主題班會、培養一名傳播師為主要內容,對於提升全省社會公眾防震減災科學素養具有重要意義。各級應急、教育、民宗、科協等相關部門要提高思想認識,採取務實有效的舉措,提供必要的支撐條件,紮實推進主題活動開展。

江小林希望試點學校認真組織開展好“五個一”系列活動,把防震減災科學知識納入中國小校安全教育綱要,實現防震減災科普常態化,充分發揮“教育一個學生、影響一個家庭、帶動整個社會”的科普效果,為建設平安四川作出應有的貢獻。

地震科普攜手同行直播觀後感300字篇6

一個偶然間,我曾看到過這樣一個場景:一隻蜻蜓在產卵中,也就是我們所謂的點水,一不小心,掉到水裡了,但它仍努力掙扎,最終,它達到了目的,終於再次起飛了,我仍不願離開,只當欣賞湖水,平靜的湖水,碧綠的樹木,讓我陶醉在其中,忽然,這一切的沉寂忽而被打碎,那隻蜻蜓又飛回來了,而且這隻蜻蜓的飛行也不比上次,就在我疑惑它又飛回來時,那隻蜻蜓像自投羅網似的,再次落入了水中,再也沒有飛起來。我驚呆了,便無心再看風景,走罷——最美的風景已經看完了。

在這次中國奧運年當中,發生了一次駭人聽聞的地震——汶川8.0級大地震。這次地震摧毀了四川的許多房屋,家園,拆散了許多親人,家庭。但是許多汶川人民活下來了,他們靠著堅強的意志活下來了。溫總理親自領導抗震救災,十幾歲女孩在廢墟中用手電照明看書,一位母親為救孩子獻出了寶貴的生命,解放軍戰士二十四小時從不間歇地搶救人民,這一個個鮮活的畫面,不得不叫我們感嘆,不得不叫外國人拍手叫好,不得不叫人感動的淚流滿面。

或許我們可以經常在電視上看到這樣一個畫面,一位母親因失血過多兒只能保她和孩子其中一個,那位母親會毫不猶豫的說保住孩子,並且央求家人說要孩子。其中可見母親的偉大,無私。或許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很難發現母愛的存在,但我們只要細細觀察,母愛便隨處可見。家中母親為我們做飯,做家務,下雨時母親為我們送傘,當我們犯錯誤時,母親耐心教導我們,此皆有愛。則令我們不得不讚嘆道:母愛最偉大!

細看一遍,蜻蜓為產卵而溺於水中,地震中母愛充分地顯示了出來,生活中母親對我們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正如冰心所說的“母親是荷葉,我們是荷花。心中的雨來了,誰來為我們遮蔽風雨——母親”。

地震科普攜手同行直播觀後感300字篇7

2008年5月12日是一箇中國人民難以忘卻的日子。四川汶川發生了里氏8.0級的大地震,導致69197人遇難,374176人受傷!看著這串龐大的數字,很是讓人揪心。

有些人堅持地震離我們很遠,我們這裡不會發生地震的觀念。其實,地震在我們的生活中是不可避免、無處不在的,地震是極其頻繁的,全球每年發生地震次數約五百五十萬次,地震的破壞力也是是非常大的。包括汶川地震、唐山地震、玉樹地震等等,以前的、近幾年的大小地震都帶來了無可挽回的損失。

我們國家雖然不是地震頻發地帶,但是,如果面對可怕的地震,我們應該怎麼做呢?地震是自然災害,當然,地震也不只有天然地震,人工地震也是地震的主要的原因。人工地震就是由於工業爆破、地下核爆炸、過度開發資源等等原因,增加了地殼的壓力,地震也會發生。

作為我們國小生,我覺得我們首先應該做到的就是要低碳生活,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帶動身邊的人,減少對地球資源的浪費,減少開採,不給地殼帶來壓力一旦發生了地震,我們該怎麼辦呢?首先,我們要以鎮定的心態面對地震,發生地震了不要慌,如果來得及先跑到空曠的地方。如果來不及,就用枕頭護住頭部,躲到桌子或床下,儘量減少地震給自己帶來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