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觀後感

《心靈點滴》觀後感醫護工作者心得體會兩篇

觀後感1.69W

我想人心都是肉長的,醫患關係中為什麼醫生被稱為天使?因為仁愛。本站準備了《心靈點滴》觀後感,歡迎閱讀!
 

《心靈點滴》觀後感醫護工作者心得體會兩篇

 

《心靈點滴》觀後感

心理科醫生Dr. Chambers來到北京跟Fellows進行了為期一週的以患者為中心的交流。臨走時他向我們推薦了一部電影《心靈點滴》,所以我才有幸看到這部令人印象深刻的電影,並感觸頗深。

電影根據真人真事改編,故事描述的是一位中年男人帕奇.亞當斯由於父親去世後孤苦伶仃心情憂鬱最終因抑鬱被送入精神病醫院,然而精神分裂的室友卻使在那裡“相對正常”的他抓狂,在精神病院,通過在那裡的觀察和與人交流,他卻逐漸發現傾聽別人和在乎對方是多麼的重要,他靜下心來認真地傾聽室友,並通過以“莫須有”的方式解除了室友的恐懼,並從中體驗到了幫助別人是何等的快樂,於是他立志做名醫生以幫助更多的人。

在醫學院校中,出於真心為患者著想和解開患者的心結,帕奇進行著一個個在校長看來“瘋狂”的舉措,害的自己差點失去學位,但堅定的他最終贏得了人們的認可並自己成功創立免費醫療組織為病患排憂解難。

在精神病院,當帕奇面對一名被大家認為瘋癲的老頭子的手指被問及:到底有幾根手指的時候,他才明白打破思維定勢認真傾聽對方看到的居然和自己原先認為的完全不同,同時,幫助別人卻又是開啟自己和別人溝通的一條捷徑。聯想我們每日在面對病人的時候,反問自己是否在全身心地傾聽病人和了解病人真正需要的東西,答案並不全是肯定的,每一個病患,都帶著各種各樣的不舒服和想法來到醫院裡,而作為家庭醫生的我們,恐怕僅僅給病人開具處方緩解症狀遠遠不夠,我們還需要足夠的觀察力,通過“察言觀色”真正地瞭解病人的顧慮和擔心,不要讓自己被“思維定勢”所困,同時能夠找到和患者有效溝通的途徑。

“醫生就是一個幫助另外一個人的人,一個可探訪及治療病患的可信且博學的朋友。”“死亡不是我們醫生的敵人,如果我們要挑戰疾病,應挑戰其中最嚴重的:冷漠。”“一個醫生的使命不僅是避免病人的死亡,而更是增加病人的生活品質,這就是為什麼當你治療疾病本身的時候,你有輸有贏,而當你治療“病人”的時候(把病患當做一個人而非疾病),我敢說你總是贏的。”當帕奇在醫學委員會審判時說著這些慷慨激昂的話語時讓人心潮澎湃,也讓我更加堅定了那個信念:所謂“治病救人”的說法著實有道理,儘管我們開的藥方治療的是疾病本身,但最終我們需要救助的卻是人而非病,是一個個有想法有感情的人,機械地計算治療劑量研究疾病機理遠遠不能完成救助人的目的。

以上的陳述,使得我感到作為醫生而幫助病患遠沒有想象的那麼簡單,我們需要傾其真心想患者之所想,念其所念,真正心繫患者,踐行“常常總是安慰”,必定會使醫患溝通更加順暢。

誠然,當今社會的患者不都是那麼“天真無辜”,有些時候有些患者也讓醫生寒心,醫患關係尤其在中國前所未有的緊張,作為醫生的我們,可能很多因素都不能掌控,但通過電影還原的“原始醫患關係”,讓我們在遭遇患者不理解和麵對艱難的醫患溝通的時候,可以反問一下自己:自己所做是否已經做到心繫患者,若答案是肯定的,那麼無論何時何處,我們可以問心無愧。

電影《心靈點滴》觀後感

正如美國特魯多醫師的墓誌銘一樣,“偶爾會治癒,常常是幫助,總是在安慰”。這才是一名醫生的職責所在。去治療那些我們能夠治癒的,去幫助那些我們無法治癒的人安詳地走完生命的最後旅程,去安慰那些備受疾病折磨痛苦的患者,這才是我們從醫真正的目的所在。正如現代醫院的前身是起源於古代修道院、救濟院或寺廟,現代醫生起源於基督教的神職人員一樣,現代醫學自誕生伊始,其目的就是傳教式的慈善與施予。那時的醫學遠不及現在發達,所謂的醫院通常僅僅是提供清潔的環境、良好的空氣、冷熱浴、充足的食物和取自聖泉未受汙染的水。醫生肩負著神祇,從古至今一如既往的用自己的所能、用自己的真誠,無私地幫助他人。

醫學不是萬能的,儘管醫學一直的不斷的進步,仍然還是有很多疾病至今是醫學無法治癒甚至無法解釋的。一名醫學生從入學起就被灌輸和浸染著征服疾病的信念,彷彿一名醫生的使命就是去挑戰醫學難題,妙手回春,讓病患起死回生。可死亡是人類的必然歸宿,這是大自然的客觀規律。醫學是無法戰勝死亡的。正如韓啟德院士在中國科協第16屆年會的特邀報告中所講的那樣,“我們現在的醫療出了問題,不是因為它的衰落,而是因為它的昌盛,不是因為它沒有作為,而是因為它不知何時為止。在宗教強盛、科學幼弱的時代,人們把魔法信為醫學;而在科學強盛、宗教衰弱的今天,人們把醫學誤當作魔法。”

醫療的飛速發展帶來的是層出不窮的新藥、新技術、新裝置在臨床的嘗試與應用,而同時帶來的則是更多的不良反應率、更嚴重的副作用和充滿未知的風險。在面對死亡的時候,患者真正需要的其實並不是無休止的、不惜一切代價的醫學手段,而是一種陪伴他走到終點的人文關懷。在讓病患身上插滿搶救的管路時,我們應該反思,我們到底是在幫助患者,還是在加重患者的痛苦;我們到底是讓他逃離死亡,還是延長他死亡的過程;還是單單為了履行我們心中單純的治病救人的信念。患者不僅需要忍受疾病所帶來的痛苦,同時還要承受我們的診療所帶來的痛苦。現在的醫學模式已經發展成為生物-心理-社會模式,而醫生所面臨的最大的敵人不是疾病,不是病人,更不是病人家屬,而是我們對於病患心理、社會屬性的冷漠和忽視。正如吳階平曾說過的那樣,“醫生要看生病的人,而不是單單看人生的病”。

因此,我們從醫最重要的本領不是手術刀,不是藥品,而是我們的人文關懷,是我們通過對病人的言談舉止傳遞給他們的鼓勵和信念。再好的手術刀和藥品都無法最終戰勝死亡,而唯有我們的關懷能夠幫助病患減輕對死亡的恐懼和對疾病的痛苦。

同樣想以韓啟德院士在中國科協第16屆年會的大學生見面會上的講話作為結尾。“我想人心都是肉長的,醫患關係中為什麼醫生被稱為天使?因為仁愛。只是我們現在的醫生有時候就忘了這很根本的一條,認為醫生就是掌握技術來給你看病,成了這麼一個簡單的事情。其實,醫生能夠真正通過技術來解決病痛的是少數,多數情況下我們的醫療技術還不足以解除病人的病痛,這種時候靠你對病人的誠實,靠你對病人的關心和同情心,盡你所能的幫助,來取得病人的理解。如果你不能解決他的問題,他又覺得你高高在上,我認為這會給醫患關係帶來不好的影響,也是我們現在很多醫護工作者做得很不夠的地方。

現在,我們的醫學缺乏人文關懷,離人文精神越來越遠,離開這個,那醫學的宗旨自然也漸行漸遠,這一點我覺得我們應該要特別注意。”

與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