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觀後感

有關寒假觀看電影《八佰》觀後感優秀三篇

觀後感1.69W

《八佰》是戰爭題材影片, 你是不是也被中國軍人的那種毅力,堅持不懈的精神所打動呢?趕緊動筆把你的感受寫進觀後感吧,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有關寒假觀看電影《八佰》觀後感優秀三篇,以供參考。

有關寒假觀看電影《八佰》觀後感優秀三篇
《八佰》觀後感

今天我懷著一顆激動的心,參加了學校組織的愛國主義教育活動,觀看了一部振奮人心,令人動容的電影《八佰》。

這部電影中的每個人物都是有血有肉,不畏犧牲的英雄。它主要講述了淞滬會戰時期,國民革命軍第88師524團留守上海四行倉庫,與英租界只有一河之隔,孤軍奮戰四個日夜,誓死保衛祖國防線的事情。整個過程扣人心絃,還有許多情節讓我們不由的流下了淚水。

這一段是最讓我振奮的————當時四行倉庫已被日軍包圍,而且到處都是激烈的轟炸聲,然而駐守倉庫的國軍就連一面國旗都沒有,這時河對岸有人把國旗綁在自己的身上,冒著生命危險把它交給到了戰士手中,國軍英雄不懼犧牲把國旗在四行倉庫的頂層高高升起,民眾們也為此而感到振奮,他們在不停地歡呼,每個人都咬著牙,含著淚!

這時日軍也發動了更加瘋狂,殘暴的進攻。為了應對日軍的進攻,英雄們也組織了敢死隊,他們把炸藥綁在自己的身軀上,前仆後繼,用自己的血肉之身阻擋了日軍的一次次進攻。對岸的民眾看到此景都憤怒的攥緊了拳頭,真想衝上去同他們一起戰鬥,此時的人們心中是多麼的憤怒,多麼的悲痛!而我們的英雄又是多麼的英勇,多麼的無畏!

日軍眼看久攻不下,又開始用轟炸機對倉庫狂轟亂炸,他們的目的就是想炸掉我們的國旗,摧毀我們的意志,而我們的軍人毫不退縮,他們用鮮血和生命保住了旗幟,他們也用自己的行動告訴全世界:中國不會倒,中國不會亡。

影片結束時,我的心一直是激動的,憤怒的,拳頭也是緊握的!

最後我想說:同學們,如今,我們生活在和平年代,父母、老師把最好的都給了我們,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努力呢?珍惜當下,努力學習,懂得感恩,報效國家!向為了和平而流血犧牲的先烈致敬!

《八佰》觀後感

電影《八佰》根據1937年抗日戰爭期間淞滬會戰的最後一役---著名的四行倉庫保衛戰這一真實事件改編,講述了八佰壯士堅守上海四行倉庫的故事。

四行倉庫位於上海蘇州河北岸,隔岸相望的是繁華的租界。1937年8月,淞滬戰役爆發,中日雙方几十萬大軍拼死搏鬥兩個多月,到10月底,國軍撤離上海,僅留下一支堅持最後抵抗的部隊,他們是國民黨政府軍第八十八師二五四團第一營的全體官兵。掩護大部隊撤退後,為保住閘北的最後一塊陣地,他們奉命進入四行倉庫,與日軍血戰四天四夜,用自己的血肉之軀拼死抵抗侵略者的炮火,擊退敵人多次進攻,威震敵膽,譽滿中外,被譽為"八佰壯士"。壯士們重新振奮了因淞滬會戰受挫而下降的中國軍民的士氣;他們無畏犧牲、浴血奮戰、寧死不屈的民族氣概振奮國人、震驚世界,在民族危亡的時刻,以己之力保家衛國,譜寫了一曲悲壯昂揚的愛國主義讚歌。

影片中最感人的一幕是,當日軍企圖炸燬倉庫牆壁、即將強行攻入的時刻,機槍連的戰士排著隊、身上綁滿炸藥,一個個喊著自己的名字、喊著“娘,孩兒不能盡孝了!”跳下去與敵人同歸於盡,以肉身捐軀衛國,阻止了敵軍的進攻。那些鮮活的生命、爹孃的孩子,轉瞬間就沒有了……非常悲壯、震撼!對岸觀戰的何香凝等愛國人士和百姓們無不動容、掩面而泣。

《八佰》全篇的戰場群像是以一群小人物的心理刻畫展現,在家國情懷、民族危難之際,小人物隨之成長,以細膩的心理寫實手法層層遞進情感。在不同小人物的成長過程中,也反映著當時各種型別和群體不同的內心活動。更是以一條河作為天堂和地獄分界的諷刺,呈現出戰爭年代大多數民眾由麻木轉變為全民抗日的內心變化。這部影片中你記住的不是一個人、兩個人,而是一個群體,記住的是他們向死而生的精神。整部影片有多個事件不斷地、有層次地烘托宣揚愛國情懷,故事流暢、細膩,同時也很悲壯。電影的觀感帶入性很強,彷彿觀眾就在經歷著這場殊死搏鬥。“隔岸相顧,盼願再無喧囂。”“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震撼人心,牢記歷史,勿忘國恥!

影片中有兩處鮮明的對比。一是蘇州河兩岸,一邊是炮火紛飛、殘垣斷壁,一邊是燈火通明、歌舞昇平;一邊是地獄,一邊是天堂。河的北岸,戰士們在殊死與敵軍搏鬥,明知生之渺茫,依然堅持戰鬥;河之南岸,租界裡的人們無不為戰士們捏著許多汗,捐贈食物火線支援,打退敵人時民心大振、暫時失利時黯然神傷。有富家子弟冒著子彈衝過橋對面送東西,倒在血泊中;有知識分子憤慨不已,拿出私藏槍支,向日軍開槍。面對著中華民族共同的敵人,大家都拼了。

二是影片結尾出現今天上海的嶄新面貌,與昔日破敗蕭條的戰場形成鮮明對照,是在告訴人們,歷史不能忘記,沒有八佰壯士、以及無數為國捐軀、奮戰殺敵的勇士們,就沒有今天美好繁榮的生活。和平年代,我們需要被喚醒這種民族精神,以拳拳之心熱愛我們的祖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而努力奮鬥。

《八佰》觀後感

看完這部電影,心裡會湧動出一股豪情。

就好像是透過螢幕,我親眼看見這些勇敢的戰士,民族的英雄,用鮮血,用生命喚醒了我。

在這部電影中,沒有準確的主人公;確切地說,每一位奮戰到最後戰士都是主人公。

面對日軍無法用手榴彈炸開的鐵板,一名戰士毅然選擇將炸藥綁在自己身上,面對子彈,迸開的血花也不值一提;他的犧牲絕不是無謂的掙扎,無用的表演。每一位高聲報下自己的名字,伴著轟炸聲消失在血煙中的戰士,都是無畏的英雄。

一開始,百姓隔岸觀火,硝煙瀰漫到眼前,卻依舊毫無警戒之心;但這其中有一直憂心耿耿的民眾,他們一直在做自己能做的事。這讓所有人都看見,這場戰鬥不是這單單四百人的戰鬥,是全中華民族的戰鬥。

而在最後,向租界撤退之時,他們面對彈雨無所畏懼;我坐在椅子上,看見他們身後濺起的血霧,腦中忽然浮現魯迅先生的話:“苟活者在淡紅的血色中,會依稀看見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將更奮然而前行。”

是的,在這血色之中,我真正看見了希望,那希望穿越時間,燃燒在我胸口之左;這八佰人,是真真正正的中國人,他們前行在血霧之中,喚醒了沉睡的、麻木的人民。

八佰,不止是八佰人,更是八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