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觀後感

紀錄片《中國》觀後感範文三篇

觀後感7.08K

  紀錄片《中國》以生動的影像,再現不朽人物;以文化的自信,探尋中國精神,回溯對今日中國最具深遠影響的人和事。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紀錄片《中國》觀後感範文三篇,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紀錄片《中國》觀後感範文三篇

紀錄片《中國》觀後感範文1

  近日,紀錄片《中國》在湖南衛視和芒果TV播出。在黃金時段暫停堅持多年的青春偶像電視劇,播出自制歷史人文紀錄片。對於多年來形成的收視定位,這是一個冒險。但是,情勢所迫,湖南衛視也不得不試圖轉型。但這種轉型值得肯定和鼓勵。

  紀錄片《中國》的登場,是在2020這不平凡的一年對中國和中國人的感恩回饋——在危難之時力挽狂瀾的民族,值得被讚揚,也值得被記錄。

  紀錄片《中國》以思想與制度為主線,挖掘從春秋時期開始,對今日中國最具有影響力的人和故事,並通過電影化的拍攝手法,再現中國歷史群星的個人選擇及閃耀瞬間,向大眾展現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

  當代中國正經歷著我國曆史上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也正在進行著人類歷史上最為巨集大而獨特的實踐創新。當今時代,最為鮮明的時代特色,就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域性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歷史交匯。“兩個大局”的交匯,構成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最為巨集闊的時代背景。

  紀錄片《中國》並非是傳統意義上的通史,它帶著強烈的主觀色彩和濃烈的思想感情,是從當代人的眼光觀望文化歷史的一種選擇。不僅如此,《中國》也是一次長視訊精品路線嘗試:在製作上,採取了目前紀錄片領域的最前沿技術;在敘事上,放棄傳統紀錄片的線性結構,採用從中間開啟和人像展覽式的戲劇結構;在風格上,不討好當今長視訊的種種流行,特別強調儀式感,特別強調偉大的人物及其典型場景。這是一部有文化門檻、需要歷史儲備的作品,也是一部能讓人汲取能量的紀錄片,召喚大眾從歷史學習,把責任、使命放到實踐裡面去。

  紀錄片《中國》用由淺入深、妙趣橫生的語言,回溯中華文化淵源,講述中國歷史變遷。在偉大的歷史發展道路中,找尋中華民族的勇氣之源、力量之源、自信之源。

紀錄片《中國》觀後感範文2

  它與以往大多數紀錄片不同:不侷限於某一段歷史、某一個主題或者某個事件的講述。“瞭解自己從哪裡來,幾乎是每個人都會有的好奇心。”讓我們一起走進《中國》,開啟了一次滿載信仰與心血的尋根之旅。

  中華文明博大精深,數千年的歲月從未斷流,橫亙千年的中華文明歷史,記錄了太多星河璀璨,如何選擇和取捨,成為《中國》面臨的第一道難關。

  它採用以思想和制度的發展為主線的結構方式,挖掘每朝每代中對今日中國最具有影響力的人和故事,再現中國歷史群星的個人選擇及閃耀瞬間。通過他們的命運,映照出歷史的流變,以點帶面展現中國歷史、中國精神、中國價值和中國力量。

  紀錄片《中國》第一季,春秋時期的一集,講述了兩個故事:

  第一個是孔子拜會老子的故事,勾勒出中華文化最偉大的思想圖景;

  第二個便是陳蔡之厄,展現了中國精神早期最嚴峻的時刻。

  《中國》並沒有按照刻板的線性結構展開,而套用了戲劇化的方式從中間開啟,先由春秋戰國時代講起,慢慢向後來的盛唐時期時期延展,第一季用12集將這幅歷史畫卷徐徐展開。

  解決了結構問題,《中國》背後的創作團隊面臨的第二道難關,是如何將這些僅僅存在於文字中的歷史,用視覺化的方式表現出來。

  創作團隊把舞臺擺在大自然、錄音棚裡,讓紀錄片《中國》呈現出的每一幀如詩如畫。

  《中國》邀請到原全國青聯常委、北京演藝集團首席演出官、著名主持人周濤擔當配音,這也是歷史紀錄片第一次啟用女聲配音。

  另一個“第一次”是在視聽技術方面,《中國》採用8K高清晰度的拍攝,運用全境聲前沿技術,配以屏保級的精美畫面和情感充沛的音樂。

  在總導演李東珅和聯合總導演周豔看來,“梳理漫漫來時路,不只是為了瞭解歷史知識,更是為了走好今天和未來的路。”

  以古人的奮鬥與逐夢故事為尺,我們從中汲取力量,不僅可以增進對中國悠久歷史的瞭解、令視野更加開拓,更能增強身為中華民族一員的自豪感。

  中國人,千山萬水走過,

  風霜雨雪經過

  再回首,已是千年

  統一的中國氣象萬千

  不朽的思想傳承至今

  碰撞、吸收、交匯、融合

  當歷史積蓄千年的力量被點燃

  這片土地載滿了希望與榮耀

紀錄片《中國》觀後感範文3

  由湖南衛視、芒果TV、北京伯璟文化聯合出品的大型歷史紀錄片《中國》(第一季)於12月7日起,每週一至週四19:30,在湖南衛視、芒果TV雙平臺播出。

  紀錄片《中國》以思想與制度為主線,挖掘從春秋時期開始,對今日中國最具有影響力的人和故事,並通過電影化的拍攝手法,再現中國歷史群星的閃耀瞬間,向大眾展現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

  《中國》第一季,跨越了從春秋到盛唐的千年時間

  我們以思想和制度的發展為主線,12集,分為四個大的歷史時期和主題,講述了中國原生思想的誕生、國家制度的奠基、多民族與多文化的融合,直至全面鼎盛之世的到來。

  分集結構取決於總體思路:中國在分、統、亂、治中,形成了一個大一統的多民族國家。不同歷史時期,都為此在某一個維度建立了深厚積澱。

  春秋戰國(1-3集):這是中國原生思想孕育誕生的時期

  在人類思想大爆發的軸心時代,中國大地上雙星閃耀,老子的“道”與孔子的“儒”,成為中國思想的原點。在紛繁複雜的社會大潮和無休無止的觀點論爭中,諸多質樸而深邃的見解噴薄而出,為中國文化帶來長久的自信和從容,也塑造了中國人的精神家園。

  秦漢(4-6集):這是一個統一的國家成長壯大的時期

  郡縣制管理體系的建立和大一統思想的開啟,奠定了中國國家形態的根基。在秦漢兩代激盪著朝氣與雄心的歲月中,逐步確立了以中央集權為核心的國家制度,以儒家思想為核心的意識形態,這如同兩根堅實的支柱,撐起一個胸懷天下的大國,並從此在世界東方屹立不倒。

  魏晉南北朝(7-10集):這是多民族國家形成的波瀾壯闊的時期

  衣冠南渡,鮮卑漢化,佛法東來,胡漢融治。不同地區、不同族群、不同文化,在這一時期不斷碰撞、匯聚、彼此吸收、交融。最終,南北方的融合、各民族的融合、多元文化的融合,這些深刻而緊密的聯結,為中國注入新的強勁活力,在紛亂中醞釀出浩大奔湧的新氣象。

  隋唐(11-12集):這是歷史積蓄之力勃發、鼎盛綻放的時期

  當一代代人蓬勃向上的視野被開啟,在分、統、亂、治的交替中,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國家再次生機盎然。隋是一個短促而華麗的巔峰,也是一個偉大時代的序曲。之後,唐帝國撲面而來,逸興遄飛的雍容氣度漫天展開,一場風度萬千的文明盛宴永遠地留在了歷史中。

  “在紛繁複雜的社會大潮中,在無休止的觀點論證中,在苦難中,在希望中,許多質樸而深邃的見解逐漸生根發芽、成長壯大,直至結出碩果”。在周濤飽含深情的解說下,“眾聲”百家爭鳴的故事暫告一段落,而隨著時間車輪的前行,《中國》的歷史故事還在繼續書寫。